李清照词两首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ppt课件(39张)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ppt课件(39张)](https://img.taocdn.com/s3/m/087eede1524de518964b7dad.png)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李清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分为前后两期。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 故国、 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 旧事的深情眷恋 的深情眷恋。 旧事的深情眷恋。
《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 下片由远及近, 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 表达出三种境界。 寻寻觅觅” 写人的动作、神态; 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 清清” 写环境的悲凉; 凄凄惨惨戚戚” 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 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 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 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 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 过雁” 下阕用“黄花” 梧桐” 细雨” 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 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 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 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共35张PPT)
![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a287ea4a7302768f993939.png)
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
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精选版课件ppt
2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 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 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 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 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 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 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 华赡,逼近前辈。”
学 科网
精选版课件ppt
1
•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 人,济南章丘人,婉约 派代表词人。有《易安 居士文集》《漱玉词》 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 《声声慢》、《一剪 梅》、《如梦令》等。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
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
精选版课件ppt
3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 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 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 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 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 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 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 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 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精选版课件ppt
4
1127年赵明诚南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精选版课件ppt
32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精选版课件ppt
15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 伊世珍《琅嬛记》载: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 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 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 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 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曰:‘只有三句绝佳’。
李清照词二首PPT课件
![李清照词二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16edf6b307e87101f696ef.png)
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 注》。
2020年10月2日
3
诗词人生:易安出生于宦臣之家,少年
时代快乐的生活,在她的词中表现出明
快清新的风格,她那时的生活大概都是
在家园子里度过的吧,那座园子一定有
架她常常去玩耍的秋千,她说“蹴罢秋
千起来慵整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
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2020年10月2日
7
鹧鸪天·桂花
▪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 李清照24岁时,其夫赵明诚奔父丧,加上 当时的党争的连累,曾屏居乡里多年,从 作品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于这一时期。
2020年10月2日
8
2020年10月2日
9
▪ 1.朗读、背诵,并思考:词中的桂花具有 怎样的特点?
▪ 提示:“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活脱脱一个 娇倦自适,天真活泼又害羞的女孩子状,
▪ 在这首小词中鲜明至几百年后的今天。易安后适 明诚,琴瑟和谐,常赌茶翻书,收集金石。其间 明诚亦有外出为宦,易安的思念化作词句,婉转 愁肠,相思之苦,莫以为甚。“休休,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光唱过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 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
李清照(1084-1155?),号 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 南市)人。南宋女词人。她 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 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严分 词与诗的区别,重视词自身 的艺术特点,提出 “词别是 一家”之说(见《词论》)。
1084-1155?
2020年10月2日
1
▪ 其词现存七十多首,前期作品多写闺情相 思,写其悠闲生活 。如《如梦令》(昨 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 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 吹箫》(香冷金猊)等都表现对爱情的向 往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韵调优美,风格 热情明快。后期(南渡后)作品多抒发孤 寂凄凉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 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凄凉。如 《武陵春》(风往尘香花已尽)、《菩萨 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念奴娇》 (萧条庭院)、
2020年10月2日
3
诗词人生:易安出生于宦臣之家,少年
时代快乐的生活,在她的词中表现出明
快清新的风格,她那时的生活大概都是
在家园子里度过的吧,那座园子一定有
架她常常去玩耍的秋千,她说“蹴罢秋
千起来慵整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
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2020年10月2日
7
鹧鸪天·桂花
▪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 李清照24岁时,其夫赵明诚奔父丧,加上 当时的党争的连累,曾屏居乡里多年,从 作品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于这一时期。
2020年10月2日
8
2020年10月2日
9
▪ 1.朗读、背诵,并思考:词中的桂花具有 怎样的特点?
▪ 提示:“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活脱脱一个 娇倦自适,天真活泼又害羞的女孩子状,
▪ 在这首小词中鲜明至几百年后的今天。易安后适 明诚,琴瑟和谐,常赌茶翻书,收集金石。其间 明诚亦有外出为宦,易安的思念化作词句,婉转 愁肠,相思之苦,莫以为甚。“休休,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光唱过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 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
李清照(1084-1155?),号 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 南市)人。南宋女词人。她 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 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严分 词与诗的区别,重视词自身 的艺术特点,提出 “词别是 一家”之说(见《词论》)。
1084-1155?
2020年10月2日
1
▪ 其词现存七十多首,前期作品多写闺情相 思,写其悠闲生活 。如《如梦令》(昨 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 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 吹箫》(香冷金猊)等都表现对爱情的向 往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韵调优美,风格 热情明快。后期(南渡后)作品多抒发孤 寂凄凉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 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凄凉。如 《武陵春》(风往尘香花已尽)、《菩萨 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念奴娇》 (萧条庭院)、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最好版本)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最好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39351709cc175527072208d3.png)
读《声声慢》,整体把握全词 的内容和写法。 • 《醉花阴》写于前期,是写给丈夫 赵明诚的,《声声慢》是后期的作 品。 •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 表现作者悼亡之悲、怀旧之哀、家 国之痛。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 满纸呜咽。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 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李清照 词 两首
李清照:
(1084-1151),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 南人,南宋杰出的女 词人。父亲李格非很 有学问,母亲王氏知 书能文,文学气氛浓 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 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 学艺术成就。
公元1101年,李清 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 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 石学,且能诗词。婚后 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 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 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使他俩成为“志同道 合”、“相敬如宾”的 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 诗意的幸福生活。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 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 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 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 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 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 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 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李清照现存词近50 首,创作以南渡为界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从愁 情角度分析: 前期词:家愁、情愁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后期词:国破家亡之忧 颠沛流离之苦 超越时空的孤独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c76a6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e.png)
《声声慢》首句:连叠十四字,统纳全篇, 并突出了诗人百无聊赖,心神不定的神态,表现 诗人悲深愁绝的痛苦心情,诗人连遭不幸,于是 她苦苦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然而,找到的只是 “冷冷清清”,而“凄凄惨惨戚戚”更看出痛之 深。全诗抽绎难尽的愁思,便由此延展而出。
课堂讨论
3、两首词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请谈谈你 的感想。
课堂讨论
1、这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 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
《醉花阴》前期 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课堂讨论
1、这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 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
《醉花阴》前期 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声声慢》后期 对国破家亡夫死,受尽折 磨,颠沛流离的深沉哀叹。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 “黄花”不失孤芳自赏的情调、诗酒自遣的 潇洒; 后 “满地黄花堆积”,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 零的处境,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伤。
课堂讨论
4、同是写“愁”,两词有何不同? ①前 以“愁”发端,后 以“愁”结。 ②愁之风神不同,人之形象迥异。 ③“黄花”及“酒”类似,情调心境迥异。
前 “酒”是相思的载体,是才情的伴侣,表达 一个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后 “酒”是凉薄的安慰,是生存的一丝寄托, 词人欲借酒暖身,却融化不了心头的冰霜。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薄雾 浓云 玉枕 纱厨 淡酒 黄昏 西风 黄花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薄雾 浓云 玉枕 纱厨 淡酒 黄昏 西风 黄花
后:淡酒 晚风 归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黄昏
链接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常用意象,例 如:“、夕阳”、 “流水、落花” 、“鸿 雁”等,它们都代表了什么呢?
课堂讨论
3、两首词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请谈谈你 的感想。
课堂讨论
1、这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 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
《醉花阴》前期 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课堂讨论
1、这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 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
《醉花阴》前期 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声声慢》后期 对国破家亡夫死,受尽折 磨,颠沛流离的深沉哀叹。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 “黄花”不失孤芳自赏的情调、诗酒自遣的 潇洒; 后 “满地黄花堆积”,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 零的处境,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伤。
课堂讨论
4、同是写“愁”,两词有何不同? ①前 以“愁”发端,后 以“愁”结。 ②愁之风神不同,人之形象迥异。 ③“黄花”及“酒”类似,情调心境迥异。
前 “酒”是相思的载体,是才情的伴侣,表达 一个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后 “酒”是凉薄的安慰,是生存的一丝寄托, 词人欲借酒暖身,却融化不了心头的冰霜。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薄雾 浓云 玉枕 纱厨 淡酒 黄昏 西风 黄花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薄雾 浓云 玉枕 纱厨 淡酒 黄昏 西风 黄花
后:淡酒 晚风 归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黄昏
链接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常用意象,例 如:“、夕阳”、 “流水、落花” 、“鸿 雁”等,它们都代表了什么呢?
李清照词两首PPT
![李清照词两首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64f2b4c77da26925c5b0aa.png)
对李清照的评价: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
(zhi)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 大宗矣。(《四库提要》)
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
大晟(sheng),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 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
李清照的词独具风貌,被后人 称为「易安体」。 主要特点: 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 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 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 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 内涵。 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 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 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 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知人论世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 铸
赏析上片
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
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 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 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 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 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 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 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 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 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 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 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 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 与相思情怀。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 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 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 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 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 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 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 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 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 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525d38b4daa58da0114a8d.png)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 安居士。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生活经历与词风变化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 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 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中期婚后生 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词中多表现的是 一种相思之愁;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 深沉。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
意象,通过想象连缀形成完整的意 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问: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
样的情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问:上阙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 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
凉
“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
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 心感觉孤独凄凉。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 节,赵明诚至仰天山 罗汉洞观月,流连忘 返;李清照独居青州 归来堂,重阳赏菊, 无人相伴,故作此词, 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 的内容。为什么?
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 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 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孤寂难耐之情。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妙在何处?
人比黄花瘦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 是原因,瘦是结果。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 人物形象。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A
朗读,当堂背诵。
情感基调
愁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 忧郁
《声声慢》
家国之愁
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
意象,通过想象连缀形成完整的意 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问: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
样的情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问:上阙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 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
凉
“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
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 心感觉孤独凄凉。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 节,赵明诚至仰天山 罗汉洞观月,流连忘 返;李清照独居青州 归来堂,重阳赏菊, 无人相伴,故作此词, 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 的内容。为什么?
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 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 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孤寂难耐之情。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妙在何处?
人比黄花瘦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 是原因,瘦是结果。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 人物形象。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A
朗读,当堂背诵。
情感基调
愁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 忧郁
《声声慢》
家国之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 事抒情等。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雨
梧桐
-
23
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以“淡酒” 衬托难以释怀的浓愁。
-
24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
5
•丈夫病逝、再嫁遇人不淑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 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 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 死的悲惨生活旅程。这期 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 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 继遗失或被盗。再嫁张汝 舟,却遭骗,离婚被判刑 两年。
•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
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
临安去- 世。
6
概括李清照的生平经历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
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正易安作也。”
试分析其”绝佳“在何处?
-
14
赏析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这三句先以“销魂”点神伤, 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 落笔结出一个“瘦”字,运 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 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 形象和愁苦的神情。
-
15
链接:【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
•
•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 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 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
(节选)
-
16
小结: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 中最形象的体现。
词人由愁生凉,满怀寂寞之意;因 凉而形瘦,一片忧郁之情,由此,我们 知道了,词人的愁是一种闺怨之愁,是 因相思而致的寂寞忧郁。
-
12
下片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以 “东篱把酒”独酌赏 菊排遣孤独,衬托出 词人寂寞惆怅的离愁 别绪。
-
13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 伊世珍《琅嬛记》载: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 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 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 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 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曰:‘只有三句绝佳’。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闺怨”的传统题材,用 以表现女子的生活和情感。但作者多为男性,故 所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是代替女子们说话。 李清照是女词家,她的“闺怨词”是独书自我的 生活和心灵。她的出现使- 词坛放射一道特别瑰奇9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南 内容:闺情(离愁)
渡 前
词风:清丽明快
• 国破 • 家亡 • 流离失所 • 词作遗失 • 遇人不淑 • 孤独终老
-
7
“千古第一才女”、“李三瘦”
• 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 第二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醉花阴》
• 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 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
8
李清照的词作风格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 创制了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 “易安体”。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 中李易安”、“千古创格、绝世奇文”
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凉、低沉
-
10
背景简介:
李清照创作这首词时 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 而她留在青州老家居住。 爱情甚笃的夫妻暂时分别, 李清照写这首词给赵明诚, 以寄相思。
-
11
上片赏析
以“愁”开篇,寓情 于景,渲染一种凄清惨淡 的氛围,衬托出思妇孤独 寂寞、百无聊赖之感。
“凉” 字一语双关, 表面上写玉枕纱厨难御 秋夜寒凉;更指独居家 中,丈夫不在,内心感 觉孤独凄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秋风渲染愁情
-
25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秋天的雁,南归雁,从北方来的雁,从 故乡、故国来的雁啊!应当知道些许故乡 和故国的消息吧?想到自己流离失所,故 国国土沦丧,岂不伤心?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
3
嫁入名门→婚后伉俪情
深、琴瑟和鸣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
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
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
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
夫妇在一起常常诗酒唱和、
赌书泼茶。赵明诚很晚才出
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
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
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
4
之情。
书稿遗失、金石被毁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 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 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 高宗即位南下避难,建立了 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 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 十五车渡江奔往建康。不久, 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 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
-
1
•易安故居
有漱 在大
后玉 垂明
主集 杨湖
遗中 深畔
风, 处,
。金
趵
石
突
录
泉
里
边
,
,
文
故
采
居
-
2
名门才女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 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 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 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 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 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 近前辈。”
-
17
前期代表作品赏析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18
前期代表作品赏析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 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26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
27
雨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结论:梧桐、雨是凄凉的象征
-
28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作品。易安结缡未 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 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19
李
清
照
-
20
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
21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具体 指哪些愁,结合背景加以分析?
飘孀晚 亡 零居景 国 之之之 之 苦悲凄 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