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出入量管理

合集下载

心衰出入量护理措施

心衰出入量护理措施

心衰出入量护理措施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综合的护理措施来管理患者的病情。

其中,出入量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针对心衰患者出入量护理的一些措施:
1. 监测出入量,护理人员需要严格监测心衰患者的出入量,包括尿量、饮水量、输液量等。

每日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限制液体摄入,对于心衰患者,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避免水肿加重和心脏负担增加。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液体摄入的重要性,并监督患者的饮水情况。

3. 饮食护理,合理安排心衰患者的饮食,控制盐分摄入,避免加重水肿。

建议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高盐、高脂肪食物。

4. 输液护理,对于需要输液治疗的心衰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医嘱,监测输液速度和剂量,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注意输液部位的护理。

5. 尿量监测,监测心衰患者的尿量情况,及时发现尿量减少或
增多的异常情况,可能是肾功能受损或心衰病情加重的表现。

6. 体征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体征,包括体重变化、水肿情况、呼吸困难程度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综上所述,出入量护理是心衰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
人员需要做好出入量的监测记录工作,同时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
康教育,帮助患者合理控制出入量,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
大便中的水分
1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
3糊状便:此类型便含水约50-80%。
4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常见食物含水量
含水100%:鲜奶、饮料、茶水、水
含水〉90%:粥、汤、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
80%±: 酸奶、冰激凌、稠粥
70%±: 米饭、薯类、新鲜鱼虾、肉、蛋、豆腐干、摊饼
30%±: 馒头、饼、面包、火烧、面条、各种肉类熟食、 粉丝、腐竹、点心、干货(做熟)
食物
单位
原料重量(g)
含水量(g)
食物
单位
原料重量(g)
含水量(g)
米饭
1中碗
100
240
松花蛋
1个
60
34
大米粥
1大碗
50
400
藕粉
1大碗
50
210
大米粥
1小碗
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
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正常人体每天出入量

正常人体每天出入量

正常成人2‎4小时液体‎出入量为2‎000~2500m‎l摄入量(m1) 排出量(m1)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水70‎0粪150内生水30‎0无形失水8‎50 呼吸蒸发3‎50 皮肤蒸发5‎00入量200‎0~2500 总出量20‎00~2500一、水的平衡(一)体液的含量‎及分布人体体液及‎其组成成分‎比较恒定,只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人体内体液‎总量与性别‎、年龄及胖瘦‎有关,正常成年男‎性液体总量‎占体重的6‎0 %,女性为55‎%,婴幼儿为7‎0 %~80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脂肪‎量增多,体液量将减‎少。

体液中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的40‎%,女性占35‎%,细胞外液占‎20%;细胞外液中‎组织间液为‎15%,血浆为5%。

正常情况下‎,体液比例相‎对恒定,各部分之间‎又不断地进‎行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例题:关于正常体‎液含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成人男性的‎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0‎%B 男性多于女‎性C 成人多于老‎年人D 婴儿多于成‎人E 肥胖者多于‎肌肉发达者‎正确答案:E(二) 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平衡正常成人2‎4小时液体‎出入量为2‎000~2500m‎l摄入量(m1) 排出量(m1)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食物水70‎0粪150内生水30‎0无形失水8‎50 呼吸蒸发3‎50 皮肤蒸发5‎00入量200‎0~2500 总出量20‎00~2500当出现异常‎时,如入量不足‎或丢失过多‎超出调节范‎围将出现脱‎水;相反,入量过多或‎排出过少将‎发生水潴留‎,甚至水中毒‎。

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预防‎体液失衡的‎发生。

1.无形失水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不显‎性失水。

即使在高度‎缺水时,这部分水的‎丢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人只要在‎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就必‎然丢失的水‎分。

《人体出入量管理》课件

《人体出入量管理》课件

意义:有助于及时 发现和纠正液体失 衡,提高治疗效果
应用范围:适用 于各种疾病和治 疗情况
重要性:是临床 护理和治疗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人体出入量管理概述
定义与概念
人体出入量管理:指对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水分、电解质、营养物质等的管理 目的: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 主要内容:包括水分、电解质、营养物质的摄入和排出的管理 重要性:对于维持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记录时间:记录每次饮水的时 间
饮水量:记录每次饮水的量
饮水方式:记录每次饮水的方 式,如直接饮水、饮水机、水 杯等
饮水环境:记录每次饮水的环 境,如室内、室外、办公室等
饮水感受:记录每次饮水后的 感受,如口渴、解渴、舒适等
饮水建议:根据饮水记录,给 出饮水建议,如增加饮水量、 减少饮水量、更换饮水方式等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出入 量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等
调整用药剂量: 根据患者的出入 量情况,调整药 物的剂量,确保 药物治疗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监测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患者的 出入量情况,评 估治疗效果,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营养状况及预后判断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观察、询问、检查等方式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 预后判断: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病情、治疗效果等因素进行预后判断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判断,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其他相关应用价值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精确管理出入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成本:通过精确管理出入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6.如何评估危重患者的出入量平衡

6.如何评估危重患者的出入量平衡

低渗:4 :3 :2溶液(2/3张)
高渗:2 :6 :1溶液(1/3张)
丢什么
补什么
腹泻 1/3-1/2张
生理需要 1/4-1/5张溶液
外科补液
定补液速度和步骤
轻中度脱水(分二步) : 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8-12小时内, 8- 10ml/kg/h 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要量)
12-16小时内,5ml/kg/h 重度脱水(分三步) : 一步:扩容阶段 2:1等张含钠液或1.4%碳酸钠液20ml/kg (总量<300ml),30-60分钟内滴完 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 三步:维持补液 ,同上
外科补液的基本原则
先快后慢 先晶后胶(晶胶比例为4:1) 先盐后糖 纠酸补钙 见尿补钾
液体管理
是危重病人治疗的基础!
液体管理
系统化 动态化 个体化
液体管理—系统化
输液量 输液速度 常规指标:如心率、血压 、尿量、皮肤温度、神志、 毛细
血管再充盈速度等 平均动脉压(MAP) 中心静脉压(CVP) 肺动脉嵌压(PAWP) 心排出量(CO)、每搏量变化率(SVV)等 血管外肺水(EVLW),胸腔内总血容量(ITBV) 氧代谢监测:DO2、VO2、血乳酸、SvO2或ScVO2等 其他:血气分析 、血常规 、凝血功能 、电解质与肾功能监
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 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 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 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 况下发生的。
一 、出入量的概念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出入量是指患者24h内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正确地测量和记录患者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以作为了解病情、做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入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血量等。

出量: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包括:包括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引流液等。

记录患者出入量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临床工作中,多种原因导致护士记录患者出入量有误差,影响患者的治疗,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对了解患者病情、协助诊治至关重要。

进行出入量管理第一、评估与监测液体潴留情况(1)了解患者病史,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包括既往史、服药情况、出汗、呼吸情况、发热、纳差、突发液体丢失情况(如腹泻,呕吐)等。

(2)完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患者的意识,皮色、皮温、皮肤弹性、颈静脉充盈度,评估外周水肿情况,是否存在端坐呼吸,目前液体摄入量,患者的尿量、体重、腹围等。

通常患者发生血管舒张表现为血容量降低,但事实为水肿、液体较多。

患者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充盈差。

反之,患者出现血压增高、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氧饱和降低。

(3)关注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素、肌酎、尿比重。

第二、液体出入量平衡管理首先我们了解一个公式:出入量平衡=24小时入量-24小时出量(若为正值则为正平衡,负值则为负平衡)出量大于入量:常见于尿崩症,休克,过度使用利尿剂,大量呕吐腹泻,过度通气。

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容量休克表现,意识瞳孔变化,生命体征,末梢循环情况等,及时通知医生。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注意观察有无心衰,水肿发生,有无呼吸困难,水肿,颈静脉怒张,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等,及时通知医生。

第三、利尿剂治疗动态调整利尿剂使用时需要持续密切监测患者本身的服药依从性、对利尿剂的反应、电解质、肾功能、血尿酸等指标。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以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为标题,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

一、什么是出入量统计及记录方法出入量统计及记录方法是指对人体的液体出入量进行统计和记录的方法。

液体的出入量是指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摄入和排出的液体的总量。

出入量统计及记录是医护人员在照料患者时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患者出入量的统计和记录,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出入量统计的方法1. 尿量计算法:通过收集和测量患者的尿液量来统计出入量。

通常使用尿量容器进行收集,并使用毫升为单位进行计量。

每次收集尿液后,将尿量记录在病历表格上,并进行累加计算。

2. 体重法:通过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来统计出入量。

每天固定时间称量患者体重,并将体重变化量转化为液体量。

例如,每100克的体重变化对应着多少毫升的液体摄入或排出。

3. 输液计量法:通过统计和记录患者的输液量来计算出入量。

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准确记录每次输液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输液速度。

根据输液液体的种类和输液时间,计算出输液的总量,并将其记录在病历表格上。

4. 饮食计量法:通过统计和记录患者的饮食量来计算出入量。

医护人员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包括每餐的食量和饮水量。

根据患者的回答,计算出每天的饮食总量,并将其记录在病历表格上。

三、出入量记录的要点1. 准确记录:出入量的记录要准确无误,避免因记录错误导致的液体平衡计算错误。

医护人员在记录时应仔细核对数据,确保没有遗漏或重复记录。

2. 及时记录:出入量的记录应及时进行,不要拖延或忽视。

特别是在患者需要密切监测液体平衡的情况下,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记录,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3. 详细记录:出入量的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每次出入量的时间、种类、数量和媒介等信息。

这样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他们判断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

4. 标准化记录:出入量的记录应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以便于医护人员查阅和分析。

量化管理在心内科专科出入量记录中的应用

量化管理在心内科专科出入量记录中的应用

专业实践拓展量化管理在心内科专科出入量记录中的应用一、背景液体出入量是指24h内摄入量与排出量。

入量是进入体内的量,包括液体、饮食、水等;出量是从人体排出的所有液体分为显性失水和非显性失水,显性失水包括患者的大小便、汗液、引流液、穿刺液、呕吐物、出血量等。

非显性失水是指皮肤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

出入量的记录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基础护理工作之一⑴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正确地测量和记录患者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以作为了解病情,作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⑵。

心内科记录出入量的患者多,例如心衰心梗、病危患者均需记录出入量。

出入量的平衡对心血管患者尤为重要,因此准确记录并统计24h出入液量是护士的必备技能之一。

但我科目前记录出入量并不规范,而出入量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以便观察机体需要和消耗是平衡及治疗效果;可以调整治疗措施,对液体出入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营养供给等,随时进行调整,保证疗效。

准确的记录出入量能有效控制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果不能准确的记录出入量,将给病情发展造成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错误判断,给治疗措施带来不利,因此准确记录出入量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状调查针对心内科2016年4月11日至4月17日记录出入量399次,进行了调查,测量及记录不规范306人次,规范率仅有23. 4%,所以流程的制定刻不容缓。

主要存在问题:1、不能准确记录固态食物含水量,而且护士重视度不够;2、科室没有电子秤和食物含水换算量表;3、患者家属依从性较差,未认识到其重要性。

三、原因分析1、人员认知:护士对记录出入量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护士大多依靠家属和陪护人员提供资料,单凭经验估计出入量。

护士不能一直在患者身边,需要家属提供资料记录,家属由于缺乏知识或疏忽而造成漏记或少记。

部分患者家属不配合或不愿意买尿壶或量杯。

护理人员对出入量记录内容把握不一。

正常人体每天出入量

正常人体每天出入量

正常成人24小时液体出入量为2000~2500ml摄入量(m1) 排出量(m1)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水700 粪150内生水300 无形失水850 呼吸蒸发350 皮肤蒸发500入量2000~2500 总出量2000~2500一、水的平衡(一)体液的含量及分布人体体液及其组成成分比较恒定,只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人体内体液总量与性别、年龄及胖瘦有关,正常成年男性液体总量占体重的60 %,女性为55 %,婴幼儿为70 %~80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脂肪量增多,体液量将减少。

体液中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的40%,女性占35%,细胞外液占20%;细胞外液中组织间液为15%,血浆为5%。

正常情况下,体液比例相对恒定,各部分之间又不断地进行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例题:关于正常体液含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成人男性的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0%B 男性多于女性C 成人多于老年人D 婴儿多于成人E 肥胖者多于肌肉发达者正确答案:E(二) 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平衡正常成人24小时液体出入量为2000~2500ml摄入量(m1) 排出量(m1)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食物水700 粪150内生水300 无形失水850 呼吸蒸发350 皮肤蒸发500入量2000~2500 总出量2000~2500当出现异常时,如入量不足或丢失过多超出调节范围将出现脱水;相反,入量过多或排出过少将发生水潴留,甚至水中毒。

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预防体液失衡的发生。

1.无形失水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不显性失水。

即使在高度缺水时,这部分水的丢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人只要在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就必然丢失的水分。

因此,在估计病人液体入量时,要计入无形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出入量记录方法

出入量记录方法

出入量记录方法出入量记录是指记录患者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液体量,是评估患者体液平衡情况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出入量记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

出入量记录是评估患者体液平衡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通过准确的出入量记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患者的液体和电解质紊乱,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出入量记录的方法。

(1)准备工作,在记录出入量之前,首先要准备好相应的记录表格或记录本,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观察,了解患者的饮食摄入量、排尿情况、呕吐情况等。

(2)记录饮食摄入量,记录患者每餐的饮食摄入量,包括饮水、饮料、流食和固体食物等。

要准确记录每种食物和饮料的摄入量,可以使用标准的容量单位进行记录,如毫升、升、克等。

(3)记录排尿量,记录患者每次排尿的量和次数,要注意排尿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等情况。

排尿量的记录要准确无误,可以使用尿量杯进行测量,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4)记录呕吐量,对于需要呕吐的患者,要及时记录呕吐的量和次数,以及呕吐的时间和原因。

呕吐量的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和营养状态。

3. 出入量记录的注意事项。

(1)准确性,出入量记录要求准确无误,不得漏记、错记或多记。

记录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换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及时性,出入量记录要及时进行,每次出入量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记录,不能拖延或遗漏。

及时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完整性,出入量记录要求完整无缺,要记录每一次的出入量情况,不能遗漏任何细节。

完整的记录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

(4)观察性,在记录出入量的同时,要对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观察性记录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出入量是指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摄入和排出的液体量。

对于病人来说,出入量的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病人的液体平衡状况,从而判断病情的变化和提供相应的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1.出量记录出物包括尿液、呕吐物、排便物、体液引流(如引流管、胃管、胸管等)、伤口渗液和痰液等。

出量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尿量:记录尿液的次数和量,可以使用尿量尿壶或尿尿杯放置在厕所或病床旁边。

记录时要记下时间和量,并保留样本。

-排便:记录排便的次数和性状,如固体、液体或半固体。

对于大便样本的收集需要医生或护士指导。

-呕吐物:记录呕吐的次数和性状,如颜色、稠度等。

-引流液:记录体液引流的量,如引流管或胸管的引流量。

-渗液:记录伤口渗液的量,如手术切口渗液或创伤处的渗液。

-痰液:记录痰液的量和性状,如黏稠度、颜色等。

2.入量记录入液包括口服液体、输液、饮食等。

记录入量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服液体:记录口服液体的种类和量,例如水、茶、果汁等。

-输液:记录输液的种类和速度,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液等。

-饮食:记录患者的进食量和种类,注意记录流质饮食和固体饮食的摄入量。

3.出入量的计算和评估出入量的计算要准确,并结合病人的情况进行评估。

-计算:每天结束时将出量和入量分别统计总量,记下日期、时间和总量。

-评估:将出入量进行对比,并结合患者的体重、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皮肤弹性等指标,来判断病人的液体平衡情况。

如果出入量不平衡,可能反映出病人出现失水或水中毒的情况,需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4.出入量记录的注意事项-准确性:记录出入量时要准确,尽量不要遗漏任何一个指标,防止误诊和误判。

-及时性:每天结束时进行出入量记录,定时更新,不要拖延。

-观察性:记录出入量时,要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呕吐物是否有异常等。

-防止感染:对于收集样本的容器,应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出入量护理措施

出入量护理措施

出入量护理措施一、概述出入量是指人体内外液体的进出量,是评估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和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在临床护理中,出入量记录是常规的护理工作之一,对于病情的观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正确地进行出入量护理措施是每位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

二、出入量记录方法1. 出量记录(1)尿量:每次排尿时记录尿量,包括颜色、气味和性质等。

(2)呕吐物: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气味、性质等。

(3)引流液:如胃管引流液、胸腔引流液等。

(4)其他分泌物:如伤口渗出液等。

2. 入量记录(1)口服液体:包括饮水、饮料等。

(2)静脉输液:包括输盐水、营养液等。

(3)食物摄入量:包括固体食物和半流质食物。

三、出入量计算方法1. 出量计算将每次测量的出量累加,得到一定时间内的总出量。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每小时尿量×24小时或每次引流液量×次数。

2. 入量计算将每次测量的入量累加,得到一定时间内的总入量。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每小时输液速度×24小时或每餐食物摄入量×餐次数。

3. 出入量平衡计算将总出量减去总入量,得到患者一定时间内的出入量平衡情况。

正常情况下,人体出入液体应该保持平衡。

如果患者出现失水或水过多等情况,则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1. 出入口记录要准确无误。

2. 记录要及时、规范、完整。

3. 出入口记录要与医嘱相符合。

4. 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5. 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五、护理措施1. 保持患者舒适:在进行尿管留置和其他相关操作时,要注意给予患者充分解释和安慰,以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恐惧感。

2. 保持环境清洁:对于尿管留置、胃管引流等操作,要注意消毒和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定时记录:出入量记录要定时进行,并及时上报异常情况给医生。

4. 监测患者病情:出入量护理是病情观察的重要手段之一,护士要根据出入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出入量记录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入量的概念。

所谓出入量,就是指患者24小时内的液体摄入量和排出量。

液体摄入量包括口服液体、静脉输入液和饮食中含水量;而排出量则包括尿量、呕吐物、引流液、大便和出汗等。

正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标准的量杯和注射器进行液体计量,确保准确记录患者的液体摄入量。

同时,需要注意记录各种液体的种类和摄入时间。

2. 对于尿量的记录,应该使用尿量计或尿尿盆进行准确测量,并及时记录。

同时,需要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这些信息也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

3. 对于呕吐物、引流液、大便和出汗等排出量,也需要准确记录其量和性状,以便医生分析患者的病情。

4. 出入量记录应该是连续的、准确的。

每次记录应该包括时间、种类、量和性状等信息,并及时上报给主治医生或护士长。

5.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出入量记录,比如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或特殊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记录并及时通报医生。

在进行出入量记录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意愿。

在记录出入量时,应该在患者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困扰。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

在记录出入量时,需要保持双手清洁,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在进行出入量记录时,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让患者了解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总之,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准确的出入量记录,医护人员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希望各位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的出入量记录方法进行工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何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如何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
二、出入量的重要性
8
重要性
1、了解病情 2、协助诊断 3、指导治疗
9
首先看一个公式: 出入量平衡=24 小时入量-24 小时出量 正平衡:24 小时入量>24 小时出量 负平衡:24 小时入量<24 小时出量
出量大于入量:常见于尿崩症,休克,过度使用利尿剂,大量呕吐腹泻,过度通气。注意观 察有无低血容量休克表现,意识瞳孔变化,生命体征,末梢循环情况等,及时通知医生。
24小时出入量如何记录
1
目录
什么是24小时出入量 出入量的重要性 测量出入量工具 如何记录出入量
2
一、什么是24小时出入量
3
1、什么是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进入和排出人体的所有液体的总和。
4
出量
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 引流液、伤口渗出液。
非显性失水: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的 水分。人体在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 水分。每日约850ml.
6
哪些疾病需要严密监测出入量
◆患者出现下述疾病时,说明机体出现了液体调节功能紊乱。
肾内科:肾功能不全,肾脏透析 心内科: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 呼吸科:肺动脉高压高压合并水肿 ARDS、COPD二型呼衰 消化科:肝硬化腹水、腹膜透析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 急诊科:外科大手术、休克、大面积烧伤、脓毒血症
16
讨论:甘露醇24小时出入量记录,到底算不算入量?
甘露醇首先主要是脱水、利尿,它不参于组织代谢,血管里来,血管里走,似一颗流星,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这一点就是不算入量的主要依据。但同时,它参与血管内扩容、协助排泄这一过程,排 出也通过尿液,所以,应该将它算入入量之内,这是另一种观点。
24小时动态看:量出为入,基 本平衡,甘露醇可以不计入入量 (注意是“可以”),因为两个因 素:一、不参于体内过程,且带 出了自身及大量水分;二、病人 用药前可能存在容量不足的问题。 因为甘露醇是强带,有点像排钾, 多了排,少了也排。所以,这时 不算甘露醇的入量,有点担心病 人体液量不足的味道。

出入量记录方法

出入量记录方法

出入量记录方法出入量记录是指记录患者每日的饮食摄入量和排泄量,是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依据。

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出入量记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在记录出入量之前,护士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和记录表格。

包括量杯、尿杯、尿壶、出入量记录表等。

确保记录表格的格式清晰明了,便于记录和查阅。

2. 准确记录。

在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量时,需要准确记录每种食物的名称和摄入量。

可以使用标准的量杯或者称重的方式进行记录。

同时,需要注意特殊饮食,如流质饮食、软食或者禁食等情况。

在记录排泄量时,需要记录每次排尿的量和次数,以及大便的性状和次数。

对于呕吐、引流液等排泄物也需要进行记录。

3. 注意事项。

在记录出入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仔细观察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尤其是流质饮食或者禁食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摄入量,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护士需要协助喂食,并记录喂食的量和方式。

在记录排泄量时,需要注意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以及大便的性状和气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对于留置导尿管或者引流管的患者,需要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以及引流管的通畅情况。

4. 交接班和沟通。

在交接班时,护士需要将患者的出入量情况进行详细的交接,包括当班的出入量情况、特殊情况的处理和医嘱执行情况。

同时,需要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传达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和发现的异常情况。

5. 管理与评估。

出入量记录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护士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并根据记录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处理。

对于出现异常的出入量情况,护士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根据医嘱进行处理。

总结。

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准备好相关工具,准确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和排泄量,注意特殊饮食和排泄物的记录,及时交接班和沟通,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评估。

只有做好出入量记录工作,才能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为患者的康复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24h出入量护理记录单

24h出入量护理记录单

24h出入量护理记录单1.引言1.1 概述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是医疗护理中常用的一种管理工具,用于记录患者24小时内的出入量情况。

出入量是指患者所摄取的液体和排出的尿液、呕吐物、大便、引流液等生理液体的总和。

通过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摄入量、排出量和液体平衡。

摄入量包括口服液体、静脉输液、血制品输注、营养液等患者所摄取的各种液体,排出量则包括尿液、呕吐物、大便、引流液等患者排除的各种液体。

通过计算患者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医护人员可以得出液体平衡情况,进而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使用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时,护士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

摄入量需要准确记录患者所摄取的各种液体的种类、用量和时间,排出量则需要详细记录患者排出液体的种类、量和时间。

在记录出入量时,护士需要保持准确性和规范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记录,避免遗漏或错误。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患者出入量情况的监测和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液体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液体平衡失调的情况,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出入量记录也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的重要依据,能够向他们直观地展示患者的液体管理情况。

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化的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系统将逐渐被引入临床护理中。

这将进一步提高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和护理指导。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挖掘出入量与患者病情发展、治疗效果等之间的关联,为临床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为引言。

在引言中,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二部分为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排出量
① 尿量 ② 大便量 ③ 咳出物量(咯血、咳痰) ④ 呕吐物量 ⑤ 出血量 ⑥ 引流量
⑦ 创面渗液量
水平衡
正常成人 24h出入水量 约2000~2500ml
水失衡
水摄入不足,水丢失过多: 高渗性脱水(缺水性脱水 ):高温、大量出汗、 发高烧等; 低渗性脱水(缺盐性脱水 ):严重呕吐、腹泻、 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
胸心大血管外科 周俊
出入量的概念
出 量: 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
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引 流液、伤口渗出液等。 非显性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
入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 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血量。
每日摄入量的记录
• 饮水量 • 食物中的含水量 • 输液量 • 输血量
水过多及中毒: 机体摄入或输入水过多,以致水在体内潴留,引 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中毒”或稀 释性低钠血症。 在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 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才造成水在体 内蓄积,导致水中毒。
非显性失水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 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 ① 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 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 ② 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 约失水 1000ml; ③ 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 ④ 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 失更为惊人。
常见食物的含水量
含水100%:鲜奶、饮料、茶水、水 含水>90%:粥、汤、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 80%±: 酸奶、冰激凌、稠粥
70%±: 米饭、薯类、新鲜鱼虾、肉、蛋、豆腐干、摊

30%±: 馒头、饼、面包、火烧、面条、各种肉类熟食、
粉丝、腐竹、点心、干货(做熟)
常见水果含水量
入量的控制
成人 : 手术当天:以稳定血流动力为主! 适当出大于入!多少能稳定? 以胶代晶:比例?? 术后第一天:负平衡 负多少? 术后第二天到转出ICU:??????
入量的控制
小儿:
每小时入量 第一个10KG 第二个10KG 第三个10KG
术后当天 术后第一天 术后第二天
2 4
1 2
0.5 1
4
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
摄入量
饮水:1000~1500 mL 固体食物水:700 mL 代谢氧化内生水:300 mL 共计:2000~2500mL
排出量
肾排出:1000~1500 mL 大肠排出:150 mL 呼吸蒸发:350 mL 皮肤蒸发:500 mL 共计:2000~2500mL
24小时出入量监测人群
肝硬化 腹水 肾病 心脏病 大面积 烧伤
大手术
休克
意义:
正常人每天的液体摄入量与排出 量需保持动态平衡。
当患左述疾病或重症病人,常需 记录24小时摄入和排出液量。作 为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决定治 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出入量量测方法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称取的食物重量(食物含水量表)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减去尿布的重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粪便含水量表)
液体负平衡
产生机制
一旦原发病得到控制或术后24~72h SIRS减弱或消失,毛细血管通透性 逐渐恢复正常,液体治疗中正平衡转为负平衡,扣押到组织间液的细胞外 液重吸收进人循环,表现为排尿明显增加和水肿消退,尿量等液体出量明 显大于输液量,即液体负平衡(negativefluid balance)。此期输液不该 随尿量增加而增加,反而要减慢甚至仅需维持静脉通道,否则可导致心衰 和肺水肿.负平衡期输液主要是为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静脉给药,输液 量应“入小于出”,使病人液体平衡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在正平衡进入负 平衡时,有时需用小剂量速尿静脉注射来启动负平衡的出现,此时速尿不 仅成为负平衡期出现的“启动因子”,而且可使稀释性低钠血症和稀释性 低蛋白血症的迅速逆转,尤其是患者有营养不良、肝硬化或慢性心肺功能 不全时更显重要。(回想术后当天)
1 护士要以严谨 的态度和高度的 责任感来完成工 作。要依据真实 数据来记录。 3 使用标准的量 具 5 记录时每次写 上时间,对已记 录的做标记,避 免重复记录
2 做好家属及陪 护人员的健康教 育,多次宣教, 取得配合。
4 鼓励病人使用 固定的水杯、餐 盒,便器。
6 加强制度管理, 饮水量记录,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器皿记录患者饮水量,若 为糊状食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溶媒稀释的溶媒体含量等。 3、留置导尿和使用尿袋的病人,需用量杯记量。 4、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5、胸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管。
监测问题与对策
名称 西瓜 甜瓜 西红柿 萝卜 李子 樱桃 黄瓜 苹果 梨子 重量(g) 含水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79 66 90 73 68 67 83 68 71 名称 重量(g) 含水量(g) 葡萄 桃子 杏子 柿子 香蕉 橘子 菠萝 柚子 广柑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65 82 80 58 60 54 86 85 88
2
1
如何分配:
胶体+晶体+饮食
出量的控制
稳定血流动力学,提早干预! 多少为宜? KG??
出入量的有效管理
1. 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2.量出为入 3.维持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 4.出入交替 5.负平衡 6.防止肝肾功能损害,保护重要器官 (?????)
谢谢!
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平衡量
来源量(ml) 摄入量(ml) 饮水或饮料 1200 食物 1000 内生水 300 合计 2500 排除器官 排出量(ml) 肾脏(尿) 1500 皮肤(蒸发) 500 肺(呼吸) 350 大肠(粪便) 150 合计 2500
医院常用食物含水量
含水量 食物 米饭 大米粥 大米粥 面条 馒头 花卷 烧饼 油饼 豆沙包 菜包 水饺 蛋糕 饼 干 油 条 煮鸡蛋 1个 单位 1 中碗 1 大碗 1 小碗 1 大碗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块 1块 原料重量(g) 含水量(g) 100 50 25 100 50 50 50 100 50 150 10 50 7 50 40 240 400 200 250 25 25 20 25 34 80 20 25 2 12 30 食物 松花蛋 藕粉 鸭蛋 馄饨 牛奶 豆浆 蒸鸡蛋 牛肉 猪肉 羊肉 青菜 大白菜 冬瓜 豆腐 带鱼 1 大碗 1 大杯 1 大杯 1 大碗 单位 1个 1 大碗 原料重量(g) (g) 60 50 100 100 250 250 6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34 210 72 350 217 230 260 69 29 59 92 96 97 90 50
我们带着问题继续
输液过多过快?
液体正平衡
产生机制:
机体在大手术、重症外伤、烧伤、大出血、重症感染及中毒等强烈有害刺激 下,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可使局部病变或损伤发展成全身性炎症反 应综合征(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response syndrome,SIRS),其实质是 各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的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the 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CLS时血 浆渗漏的通路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其根本原因是全身炎症反应产生的炎 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扩 大、通透性增加.此时,除了局部的水肿和渗出以外,血管内液体和血浆蛋白 渗漏至组织间隙,表现为低血容量、低白蛋白血症、全身水肿及体重增加。 Shires等提出手术时细胞外液量减少是体内液体重新分布所致,并称之为“第 三间隙效应”(the third space effect)或“细胞外液扣 押”(sequestration),随后Carrico等发现手术、创伤等所致细胞外液丢失远 远超过失血量,“失多少输多少”并不能纠正。此时,由于SIRS及CLS,输人的 液体部分隔离在血管外,成为“无功能的细胞外液”,表现为入量大于各种途 径排出液体量(包括非显性失水、各种引流及尿量)的总和,即液体正平衡 (Jpositive fluid balance)。因此,“第三间隙效应”是导致液体正平衡的 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