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明代文人书房陈设:室雅翰墨香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是中国古典室内设计的代表,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以宫廷和富豪家庭为主要对象,追求华美、精致和讲究纹饰的特点。
下面将从家具、陈设和装饰艺术等方面详细介绍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在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中,家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明清家具以檀木、紫檀木和鸡翅木为主要材料,具有华丽的雕刻工艺和精湛的木工技艺。
家具的造型多为传统的架构,强调稳定、实用和美观。
例如,明清时期的大红木床,常见于富豪家庭的卧室,床头雕刻着吉祥富贵的图案,床脚的龙头和蟠龙雕刻都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除了家具外,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还注重陈设的摆放和装饰品的选择。
摆设的艺术是明清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审美,还是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明清时期,家中常常摆放着各种文房四宝,如砚台、笔筒、文板等,以及各种名贵的陶瓷器和玉器。
这些陈设物品的选材和设计都体现了主人的品味和文化修养。
在装饰艺术方面,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主要侧重于绘画和雕塑。
墙壁上常常挂着名家的山水画和花鸟画,营造出室内空间的雅致和和谐。
而雕塑作为另一种装饰手法,常常出现在家具和建筑的细节中,例如床头、窗花和楼梯扶手等地方。
这些雕塑作品以人物、动植物以及神话传说为主题,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特点。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以华丽、精致和讲究纹饰的特点著称。
家具的雕刻工艺精湛,摆设和装饰品选材讲究,绘画和雕塑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室内设计上注重光线利用和空间划分,营造出明亮、舒适和有序的居住环境。
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不仅为后世的中式室内设计提供了灵感,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第宅的陈设 - 内室、书斋、轩、馆、亭、榭、卧室的陈设
悬画宜高,斋中仅可置一轴于上。若悬两壁及左右对列最俗。长画可挂高壁,不可用挨画竹曲挂。画桌可置奇石,或时花盆景之属。忌置朱红漆等架。堂中宜挂大幅横披,斋中宜小景花鸟,若单条扇面斗方挂屏之类俱不雅观,画不对景其言亦谬。
置炉,平日坐几上置倭台几方大者一,上置炉一,香盒大者一。置生熟香盒小者二,置沉香饼之类,箸瓶一,斋中不可用-炉,不可置于挨画桌上及瓶盒对列。夏月宜用瓷炉,冬月用铜炉。
小室,几榻俱不宜多置,但取古制窄边书几一置于中,上设笔砚香盒薰炉之属,俱小而雅。别设石小几一以置茗瓯茶具。小榻一以供偃卧趺坐,不必挂画,或置古奇石,或以小佛橱供镏金小佛于上亦可。
卧室,地平、天花板虽俗,然卧室取干燥用之亦可,第不可彩画及油漆耳。面南设卧榻一,榻后别留半室人所不至,以置薰炉衣架盥匝厢奁书灯之属。榻前仅置一小几,不设一物。小方杌二,小橱一以置香药玩器。室中清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矣。更须穴壁一,贴为壁床以供连床夜话,下用抽屉以置履袜。庭中亦不须多植花木,第取异种宜秘惜者置一株于中,更以灵璧英石伴之。
天然几,是树根天然形,随其形巧做为几,是明晚期文人喜用的家具。
坐具,湘竹榻及禅椅皆可坐。冬月以古锦置褥,或设皋比(椅上铺虎皮)俱可。
明代第宅的陈设 - 内室、书斋、轩、馆、亭、榭、卧室的陈设
第宅的陈设,以上都是官书所载,厅堂正房各种活动时的家具位置和品名。
下面引用明代笔记杂缀一类的书中谈到的书斋、卧室、堂榭等等处所室内家具品名位置,几案上的器物,墙壁上挂的字画,都从美的角度设想,提出所谓“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的标准。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
左置榻床一,榻下滚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
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
冬置暖砚炉一。
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一,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
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
上奉乌斯藏金佛一,或倭漆龛,或花梨木龛居之。
否则用小石盆一……几置炉一,花瓶一,匙箸瓶一,香盒一……。
壁间当可处悬壁瓶,四时插花,坐列吴兴笋凳六,禅椅一,禅椅,僧人打坐用的椅子。
比一般扶手椅大而阔敞。
较之长椅,高大过半,斑竹亦可拂尘,搔背,棕帚各一。
竹铁如意一。
右列书架一,上置周易……备览书,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各若干轴,用以充架。
斋中永日据席,长夜篝灯,无事扰心。
书室里的家具,有长桌一,榻床一,床头小几,笋凳六,禅椅一,榻下滚脚凳一。
这里陈设的家具很简洁疏朗,清雅宜人,笋凳即竹制凳,禅椅是坐面宽阔有靠背可以趺坐养性的大型椅子,这类椅都是制作比较清新,没有成对的椅。
滚脚凳是脚踏的一种,但和一般脚踏不同,在《遵生八笺》中有解释:“今置木棍,长二尺,阅六寸,高如常,四枨镶成,中分一档二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凳中凿窍活装,以脚踹轴,滚动往来,脚底令涌泉受擦,终日为之便甚”。
按,此器有利血液循环,对行动不便的人有益。
位置之法,繁简不同,寒暑各异。
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
即如图书鼎彝之属亦须安设得所,方如图画云林清闼,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俱冷。
故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
书斋演变篇:从克己到闲情
《集古录》的体例著有《金石录》三十卷,编撰其所藏三代彝器及汉唐石刻。
赵明诚自小酷嗜收集古物石刻,妻子李清照与他同好,夫妻历年收藏积累甚富,以石刻为多,陆续有二千种,考文订史,录目跋尾,列异同,判是非。
当时的书斋娱乐已经非常丰富。
宋代词人周晋的《清平乐》曾描写书斋生活:“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
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
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其中除了提到读书、考据金石外,还提到了品香、插花、弈棋、饮酒、作诗、观梅、赏雪等雅事。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新开小室》中说:“并檐开小室,仅可容一几。
东为读书窗,初日满窗纸。
衰眸顿清澈,不畏字如蚁。
琅然弦诵声,和答有稚子。
余年犹几何,此事殊可喜。
山童报炊熟,束卷可以起。
”陆游在《渭南文集》中曾记载自己的书斋生活:“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由宋入元,知识分子的地位急剧下降。
蒙元政权不重文治,不开科举,文人仕途多阻,地位卑贱,遭遇不公,有志难伸,心理痛苦悲凉。
很多文人做了隐士、衙门小吏、书会才人,或者成为奔走于权门之间的游士。
在元杂剧中,很多描绘文人悲惨命运的情节。
不过,财力雄厚的文人书斋还是很讲究的,比如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他的清秘阁成为后世书斋的典范。
高濂曾在《遵生八笺》中这样描述倪瓒的清秘阁:“阁尤胜,客非佳流,不得入。
堂前植碧梧四,令人揩拭其皮。
每梧坠叶,辄令童子以针缀杖头,亟挑去之,不使点污,如亭亭绿玉。
苔藓盈庭,不容人践,绿褥可爱。
左右列以松桂兰竹之属,敷纡缭绕。
外则高木修篁,郁然深秀。
周列奇石,东设古玉器,西设古鼎尊罍,法书名画。
每雨止风收,杖履自随,逍遥容与,咏歌以娱。
望之者,识其为世外人也。
”(上)明代仇英《临宋人书册十四》(局部),来自《中国大师经典系列丛书·仇英》,中国书店, 2011年。
名家室雅兰香书法欣赏这样好的字真的不多见
名家室雅兰⾹书法欣赏这样好的字真的不多见室雅兰⾹--满室兰⾹添雅韵,⽆边春⾊聚华堂室雅兰⾹”出⾃郑板桥的诗词对联:“室雅何须⼤,花⾹不在多”。
和《陋室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异曲同⼯之妙。
现在多⽤于形容居住环境⾼雅⽽有格调。
中国书法作品苍劲有⼒,俊秀古朴,翰墨飘⾹,书风秀美,笔精墨饱,⽤笔秀雅尽显汉字之美,昭⽰着中国华夏⽂明的长盛不衰,展现了中国书法的魅⼒所在。
下⾯易从⽹就为⼤家推荐当代名家书法室雅兰⾹作品,供您品鉴、选购、收藏!国宾礼书法家观⼭书法作品《室雅兰⾹》 (作品来源:易从⽹)室雅兰⾹书法作品神韵⾃然,现在多⽤来形容家居环境优雅,观⼭此幅书法线条流畅,笔法苍劲有⼒,适合挂在家中或者办公室,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的作品,还能起到调节风⽔提升家居品味的作⽤。
送给朋友也是不错的选择。
(注:观⼭室雅兰⾹书法作品,是易从⽹定制最多的书法作品)陈振元⼊室弟⼦史洪亮书法《室雅兰⾹》(作品来源:易从⽹)史洪亮先⽣的这幅室雅兰⾹书法,字体端正平稳,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
有⼀种融⼊⼤⾃然的盎然情趣。
中书协会员刘光霞书法《室雅兰⾹》(作品来源:易从⽹)⾏书在众多字体中作为装饰其实是效果较好的⼀种,除去⾃带的⽂化⽓息之外,⾏书作品更多了⼀分艺术性在⾥⾯,刘光霞室雅兰⾹书法⼀经上线便备受推崇,更有书法爱好者来易从⽹定制其作品。
中书协会员史诗六尺横幅⾏书作品《室雅兰⾹》(作品来源:易从⽹)史诗⽼师的这幅书法室雅兰⾹作品,观赏性及艺术性都相对较⾼,挂在客厅、茶室等场合,是⾮常能彰显主⼈的⾼雅品位与⽂化⽓质的,⽽且收藏价值较⾼。
⽥英章⼊室弟⼦孔德⽂书法《室雅兰⾹》(作品来源:易从⽹)孔德⽂先⽣的楷书书法室雅兰⾹,传统功底深厚,既有帖学的优美,⼜有魏碑的朴拙,线条洒脱流畅,⽤于装饰给⼈⼀种典雅之美。
现如今,随着⼈们物质⽂化⽔平的提⾼,书法作品已逐渐从艺术殿堂步⼊平常百姓居室。
书法更是家居装饰必不可少的,家⾥客厅、书房、餐厅、卧室等处悬挂室雅兰⾹书法也是⼀⼤雅事,居室悬挂字画作品已成为⼈们愉悦⼼情、陶冶情操、提⾼修养的⼀种时尚。
千古绝对历代文豪书房对联精选精解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此联写得比较平淡通俗,自平淡中见真情,拣茶为友,筑室为书,反映了念书人的独特心态。
学校名称:韩国庆熙大学?????所在位置:韩国,学校设置类型:创建时刻:1949年学历:本科 研究生 语言学校性质:学生人数:33776人院校地址:
二十五、李璧瑜:
悲伤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
千古绝对:历代文豪书房对联精选+精解
一、陆 游: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自题“书巢”联。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念书有趣身忘老”之名句传世。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土!
二、左光斗: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题书斋联。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文那么花鸟怡性,嗜书晓理。非光斗不能为之。
治理者对城市居民作出了妥协。到北宋时,民房侵占街道的情形加倍频繁。《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跟群臣宴饮,回驾时通过通利坊,结果道路为民房所侵占,狭小难通,便下令拆除“侵街民舍”,以拓宽道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事此静坐
有情且赋诗
自题书斋联。此联朴素淡雅,像是随口吟和而成。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个地址没有美洒佳肴,有空来坐坐,喝杯清茶,兴致高了咱们就赋诗唱和。反映了旧时士医生的日常活动。
二十八、张 载:
夜眠人静后
早起鸟啼先
此联勉励自已抓紧时刻,刻苦念书。早起晚睡,实无益于身心健康。合理按排时刻是现代念书人应那时刻注意的,不可仿古。联语虽写得通俗流畅,但用字绝对符合楹联规那么,“夜对“早”,“眠”对“起”,“人”对“鸟”,“静”对“啼”,“后”对“先”,字字对应,无一遗漏。可见平谈中藏有奇诡。
明朝的文房四宝
明朝的文房四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明朝的文房四宝被认为是代表了明朝文化和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符号。
文房四宝是指毛笔、宣纸、墨汁、砚台四种文化用品。
它们分别代表着文学、书法、绘画和印章这四种艺术形式。
这四种文化用品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早期,但在明朝时期达到了它们的艺术高峰。
毛笔是文房四宝中的第一宝。
毛笔是用动物毛制成的笔,其毛质和制作工艺对于书法的品质和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明朝时期,毛笔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得毛笔逐渐成为了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代著名书法家如文征明、唐伯虎等人都是毛笔的忠实用户。
宣纸是文房四宝中的第二宝。
宣纸是中国四大名窑之一的宜兴紫砂的产物,是用树皮制成的极为细腻的纸张。
宣纸具有坚韧、透气、吸墨、不易变形等优点,是写字、绘画的理想材料。
明朝时期,随着文化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宣纸练习书法、绘画。
墨汁是文房四宝中的第三宝。
墨汁是用墨的颜色、浓淡和清浊推算出来的,同时墨汁还有很多种类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绘画和书法技法。
墨水是书写和绘画的主要颜料和材料之一,它具有浓淡适度、流畅自然、不易褪色、可以防水等特点。
明朝时期,墨汁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砚台是文房四宝中的第四宝,是一种制作精良的用于磨制墨汁的器具。
它是由硬石或者陶瓷制成的,有着不同的形状和款式。
砚台厚重坚硬,具有防潮、防虫、防霉、防火等特点,可以保存墨汁和研磨工具。
砚台在中国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代著名文学家兼书法家宋濂曾经说过:“砚台是文人爱好高雅的标志。
”综合上述,文房四宝是明朝文化和艺术成就的一种象征。
这些文化用品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使得它们在书法、绘画、印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文化遗产与中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同时也应该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保护。
明朝的文人雅集
明朝的文人雅集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人雅集成为了社交的重要场所,他们聚集在一起,畅谈文学艺术、诗词歌赋等,共同追求艺术与才情的境界。
文人雅集不仅仅是娱乐消遣的场所,更是表达个性与思想的重要平台。
一、明朝文人雅集的背景明朝的创立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文化艺术也随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文人们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并通过雅集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明朝政权注重士人才情,提倡文人士子的举荐和重用,使得文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望得到提升。
二、明朝文人雅集的组织形式明朝文人雅集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私人主办的小型雅集,也可以是朝廷或贵族主办的大型雅集。
不同规模的雅集有不同的规矩与仪式,但都共同追求文化的精神内涵。
雅集往往在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环境中进行,比如书馆、庭院或花园等。
参加雅集的文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邀请的,以确保能够有高水准的交流与较量。
三、明朝文人雅集的活动内容雅集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诗歌吟咏、曲艺表演、书法作品展览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诗词歌赋的朗诵和詹评。
文人们争相展示自己的才华,用诗词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引发他人的共鸣与思考。
同时,雅集也是一个评判文人才情的场所,人们会互相交流、较量,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四、明朝文人雅集的意义文人雅集在明朝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文人交流与互动的场所,有助于促进文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艺术创作的灵感。
其次,雅集是文人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能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此外,通过雅集,文人们还可以表达自己对社会和政治的关切,从而影响社会舆论和思潮的形成。
五、明朝文人雅集的代表人物明朝文人雅集中涌现了众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
他们的才华和影响力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杨慎、唐寅、文徵明等都是明朝文人雅集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文学、绘画等领域都有出色的成就,深受后人的推崇。
总结:明朝文人雅集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它为文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
书香·墨趣·砚韵---文房四宝史话
书香·墨趣·砚韵---文房四宝史话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 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房四宝乃是文人雅士挥毫泼墨、行文作画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人有“笔砚精良,人生一乐”之说,精美的文房用具,在古代文人眼中,不只是实用的工具,更是精神上的良伴。
笔:粗中有细柔中带刚文房四宝,笔居首位。
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
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毛笔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走来,至今兴盛不衰,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先秦书籍中没有“笔”字,而“聿”字早在商代就出现了,而秦始皇只是统一了笔的叫法,可见笔是早于秦代就存在了。
清乾隆青花矾红云龙纹瓷管羊毫笔明万历五彩龙凤纹瓷管羊毫笔和笔盒提到毛笔,人们往往会想起“蒙恬造笔”的故事,认为秦代名将蒙恬是毛笔的发明者。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日:“蒙恬造笔。
”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
“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
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
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唐代韩愈《毛颖传》以笔拟人其中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颖,秦始皇宠之,封毛颖为“管城子”。
后世又以“毛颖”、“管城子”、“毛锥子”、“中书君”、“龙须友”、“尖头奴”为笔的代称。
一九五四年,湖南省长沙市友家公山的一座战国墓群中,发掘出一支长约21厘米,直径为0.4厘米的毛笔实物。
该笔与现在使用的毛笔权相似,笔头用优质的免箭毛制成,毛长2.5厘米,笔杆亦系竹管,所不同的是笔头不是插在竹杆套内,而是用劈开的竹杆端部将笔头夹在其中,外缠丝线,再涂上漆。
这支埋入地下两千多年的毛笔,被认为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称为“战国笔”。
“战国笔”是否就是最早的毛笔,这也是个疑问。
历代百位名家书斋堂号集赏
历代百位名家书斋堂号集赏展开全文▲宋赵佶文会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斋号”就是书斋的名字。
为斋号命名,也算是中国文人志士的雅趣。
最早的书斋是没有名字的,到底是谁一时兴起,最先给书斋添上“斋号”,而今已经无从考证。
但“斋号”文化却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书斋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读书人可以忍受书斋简陋而狭窄,却不能容忍心灵的自由受到哪怕一点点拘束。
我们把书房称为书斋,是因为“斋”本义是斋戒的意思。
古人认为读书是件清心凝神的事,该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因而书房以多“斋”命名。
如王安石的“昭文斋”、蒲松龄的“聊斋”、刘鹗的“抱残守阙斋”、周作人的“苦雨斋”。
除了“斋”字,古人书房取名还有用堂、室、屋、楼、馆、阁、轩、舍、居、洞、庐、庵、簃亭、山房等等,各有寓意。
有的更是别出心裁,不限于此。
堂,许慎《说文解字》:“堂,殿也。
”其特征是高大、宽敞、明亮,所以文人学者起斋名用“堂”者颇多。
也有种说法,“堂”有学堂之意,书斋名里头带着“堂”的,有不少是在里面教学生的。
敢以“堂”为名,自然是大方之家,兼有老师的身份了。
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张大千的“大风堂”等。
阁,原本指置放物品的架子,宫廷里收藏图书,便以“阁”为宫之名,藏书家所造的楼也用“阁”命名。
“阁”因此也就有了“楼”的意思。
如唐伯虎的“魁星阁”、刘海粟的“存天阁”、吴青霞的“篆香阁”等等。
轩,从车旁,原指有帷幕的车子。
由其形引申为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辛弃疾的“稼轩”。
居,是居住的意思,书斋乃是文士生活起居的中心,因而文人书房不乏用“居”,如叶圣陶的“未厌居”、启功的“坚净居”等。
屋,本义是古代半地下穴居的顶部,汉代起引申为房屋。
文人书房用“屋”“书屋”命名,平实朴素,自有韵味。
如郑板桥的“青藤书屋”、夏丏尊的“平屋”、毛泽东的“菊香书屋”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少字用在斋号里头,如洞、舍、庐、亭、庵、簃、庋、牖、廛、榭、园、岩、巢、村、蓬、窝等等,此处也就不再赘述,而有些人取名,不限于此中,反而有趣,不妨一谈。
明式家具之文案清供谈:躲进书斋成一统
明式家具之文案清供谈:躲进书斋成一统严克勤“斋中清供”逐渐呈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相得益彰的显著特点,成为文人墨客点缀书案、玩赏自娱的清供陈设,也成为他们心寄林泉,超凡脱俗之人格精神的一种投射,是自然与自我在书斋中和谐共处的一种情感表征。
(图片提供:西泠印社)清乾隆剔红云蝠纹三层提盒,成交价898万元。
(图片提供:香港佳士得)文/特约撰稿严克勤编辑/陈桂湖人物名片>>>严克勤,画家、高级记者,北京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荣宝斋画院教授。
出版《仙骨佛心》、《游艺琐谈》、《严克勤水墨画选》等著作和画集。
雅玩是什么“玩”?我们在考察明式家具材质、工艺和审美等整体特质时,往往容易忽视几架、箱盒、屏风等文案清供的审美价值。
实际上,这些微缩版的明式家具,更能将明式家具高超的制作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堪称极品。
明式家具之所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主要在于其文质彬彬的别样质地,而这种特质的形成,又与文人的鉴赏把玩关系很大,因此有“雅玩”之说。
文案清供,作为旧时文人书房必备用品,正是文人雅士们燕闲生活的寄情雅玩。
与文案清供相匹配的几架座托等,虽然形制不大,但制作精巧,尤为读书人所喜爱,在明式家具的制作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文房清供的制作自汉代始,兴于唐宋,至明清更趋多样丰富,虽然年代不同,其形制和用途也有一些差别。
但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这种“斋中清供”也逐渐呈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相得益彰的显著特点,成为文人墨客点缀书案、玩赏自娱的清供陈设,也成为他们心寄林泉,超凡脱俗之人格精神的一种投射,是自然与自我在书斋中和谐共处的一种情感表征。
明末屠隆所著《考槃余事》中共列举了45种文具,集当时文房清玩之大全。
文中例举“笔床”云:“笔床之制,行世甚少。
有古鎏金者,长六七寸,高寸二分,阔二寸余,如一架然,上可卧笔四矢,以此为式,用紫檀乌木为之,亦佳。
”又例举“笔屏”云:“有宋内府制方圆玉花板,用以镶屏插笔最宜。
明清室内陈设
清代的床与明代的陈设格式区别较大。清代出现了不可移动的床,即炕和 架子床的结合体,这源于满族人喜睡炕的生活习惯。比较典型的是皇宫寝殿, 如乾清宫东暖阁,落地罩内楠木包镶床。
《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
厅堂
厅堂,是传统民居那种最为重要的室内空间,大约从周代开始,中 国就形成了前堂后寝的室内空间布局。而一般民居厅堂都选着向西 南的房间,表达对客人和长辈的尊重。从古至今,中国传统名句中 人们都以厅堂的空间和陈设作为重显荣耀、暗示家庭社会地位的重 要场所。到明清时期,逐渐成为了一个家庭住宅中礼仪文化和神权 化的场所,厅堂在整个家庭结构中已经成为家庭的精神和行为的统 治中心和权力中心、形象中心地位。
火炉汤瓶香匙火筷于西阶上,别置桌子于西,设祝版于其上。设盥盆悦巾 各二于阼阶之东。又设陈馔大床于东。”于此,不难窥探明代祭祀之时对于陈 设的严格要求。而且,一旦形成规矩往往不容随意更改。
相较于祭祀,内室、书斋、轩、馆、亭、榭、卧室的陈设个性化更明显一 些,具体情况在《遵生八笺》和《长物志》中都有所记述。
明清室内陈设
室内陈设,指在室内家具、生活器物、照明设施、装饰品等进行功能和审 美方面的综合规划和布置设计,起到美化居室空间,愉悦审美情操的作用。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室内陈设艺术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设计形制和设计理念逐步达到成熟和完善,是我国古代 传统民居室内陈设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具有很强的代表意义。
古代屋内陈设的书
古代屋内陈设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屋内陈设的书籍推荐:
《中国传统古建筑》: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室内陈设、家具摆设和装饰品等。
《古建筑的室内陈设与艺术》:本书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的室内陈设和装饰品,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建筑室内装饰研究》:这本书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建筑室内装饰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古代室内陈设有一定的帮助。
《明清室内陈设》:由朱家溍编著,书中对明清皇宫的室内陈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是了解明清时期室内陈设的重要参考书籍。
以上这些书籍都可以为你提供古代屋内陈设的详细知识和背景信息。
阅读这些书籍,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室内陈设的艺术和文化内涵,以及各个时期的室内陈设风格和特点。
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
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刘伟; 黄慧君【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茶空间; 文人; 明后期; 江南【作者】刘伟; 黄慧君【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81; 苏州大学江苏无锡 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9.1明后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多令有志之士失意,隐逸之风兴起,文人转向悠然自得的闲居生活,在追求“率性而行”和“独舒性灵”的思想、行为中,对品饮空间雅致化的追求与营造,为人所称道。
如果说哲理思考、文学创作、史学著述是传统文人安身立命的寄托方式之一,那么文人茶寮在文化生活史上应予特别的重视,因为饮茶生活无疑是文人灵感、性灵的最佳藉助物。
1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形态分析1.1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类型根据文人的行为活动、空间的功能、建筑类型等特点,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可以具体分为专室式、书斋式、亭榭与户外式三种类型(如表1)。
明后期江南文人在专室式的茶空间营造中,盖以雅静适雅为主。
在众多类型的品茗环境中,书斋式的饮茶空间是集结文人雅趣、赏玩趣事、性灵生活方式的中庸之道。
文人品茗,往往与抚琴、研磨、焚香等行为活动相联系,将单一的品茗行为与文人的诸多雅事自然联结的空间特性,使得室内的空间规划更加具体。
如名士费元禄的书斋,“鼌采馆”。
亭榭与户外式的文人茶空间,是与大自然最为接近的品茗场所。
在户外式的茶空间中,文人受山水自然的淘洗更为直接,形式更为多样。
这样的茶空间环境,也是文人茶空间最基本、原初的形态,是围绕茶与人之间互动产生的“氛围空间”。
尤其是舟中茗炉,更代表了一种仙人达道的忘我之境。
在晚明文人园林中是最为常见的。
寄畅园中的涵碧亭,便是亭榭与户外式的代表。
据宋懋晋的“寄畅园五十景图”册中的描绘(图1、图2),并结合王穉登在“寄畅园记”中的记述来看,此亭常作为园主饮茶观瀑的场所。
1.2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布局在明后期江南文人的茶空间中,室内陈设品大多具有可移动的特点,布局的可变性极强。
书斋资料——精选推荐
书斋资料《书斋·追古| 中国⽣活艺术展》将于明⽇在@国家⼤剧院开幕。
古⼈把书房称为“书斋”,它是⽂⼈雅⼠“外师造化、中得⼼源”的内在体现。
本次展览,以九间中国式书房与⼀间未来书房构成,并各选取⼀位古代⽂⼈墨客的书斋号,其中⽂征明“⽟磬⼭房”的构想,由李亚鹏以「上下」家具来进⾏表达,沉淀出⼀个书⾹盈袖、⼊韵⾝⼼之地。
古⼈把书房称为“书斋”,“斋”字有净化和静寂的象征,它是⽂⼈雅⼠“外师造化、中得⼼源”的内在体现。
近⼏年,“中国书房”这个名词传播⼴泛,反映了东⽅⽂化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精神⽂化空间“书房”对于⼈类⼼灵修复与提升的重要性。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唯⼀不变的是“书房因为有⼈才得以存在”,当我们关注空间中的每⼀本书、每⼀件器物时,仿佛会看到⼀位位充满品格与才情的⼈物,他们的⼼理能量让我们在这并不完美的世界中感受到⽣命的温暖和美的⼒量。
本次展览,以九间中国式书房与⼀间未来书房构成。
“九”在中国数字象征中有“⽆限”的意思。
九间中国式书房各选取⼀位古代⽂⼈墨客的书斋号,并由⼀位当代⽣活艺术家作为主⼈来进⾏设计。
呈现在空间中的书房场景,虽然没有⼈⽽⼜仿如有⼈在,是古与今跨时空的精神“对话”。
“未来”是任⼈畅想的,但也决定于我们⽣活的每个当下之中。
当智能时代来临,如果⼀个⼩⼩芯⽚植⼊我们的脑神经中就可以让我们拥有⽆穷知识,那时,“书房”的意义⼜将产⽣什么转变?或者我们会追问“知识对于⼈的⽣命意识有多⼤的作⽤?”并重新站在智慧的⾼点审视当下的⽣活。
⽣活美学,是⼀个可以把⼈⼼导向良善境界的载体。
我们的⽣活通过设计与艺术的结合,即可达到精神与物质的⼀体性,这也是中国传统⽂⼈精神给予我们的启⽰。
我们将以有形的⽣活审美⽅式为载体,逐步⾛向浑然⼀体的⽣命本质:“当您忘记⾃⼰是⽣活着还是在艺术中时,才是⼈⽣最为美好的状态”。
对“书斋·追古”这⼀主题的探索,其实是由我在⽣活中逐渐从⼼底⾥腾升出来的⼀个疑问⽽引起的。
文化明代文人书房陈设室雅翰墨香
【文化】明代文人书房陈设:室雅翰墨香明代文人笔记里对于书房家具的陈设有着具体的记载,对住宅的要求是:“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
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
” 中国古代文人无不重视书房的设置,尽管各自经济状况迥异,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特别是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形成,其中文人士大夫成为主流群体,他们崇尚高雅,讲究品味,不仅长于绘事,而且对于书房的陈设布置格外重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布局格调独具匠心,充满着闲情雅趣,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文人雅士们在这样的静室雅斋里读书评史、下棋对弈、吟诗作画、抚琴待友、烹茶款客……使精神得到超脱,陶然心醉。
陈洪绶吟梅图内外清雅的文人书房环境沈津为《长物志》写序说:“几榻有变,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
”这是对文人居室陈设的评价,也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
那么,明代的文人书房里究竟具有哪些陈设呢?据传世于今的大量的明代刻本的绘画插图及明代文人绘画中,可以看到当时文人书室雅斋内部的陈设,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为我们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提供了详实直观的资料。
明代文人笔记里对于书房家具的陈设有着具体的记载。
首先,书斋外的环境要极富有诗情画意,雅气十足,令人洗尽俗肠。
古人对住宅的要求是:“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
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然后,进入宅门内,则给人一种幽静雅趣的感觉:“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 松底有石,石欲怪;石后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 竹尽有室,室欲幽。
”最后,到了文人的书斋的内环境,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这样描述他的书斋环境,“书斋宜明静,不可太敞。
明净可爽心神,宏敞则伤目力。
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
明代室内陈设的特点
明代室内陈设的特点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室内陈设也反映出了明代社会文化的特点。
在明代的室内陈设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一、兴起了新的建筑和装饰风格。
明代的室内陈设和装饰风格相较于前代有较大的变化。
明代建筑注重平面布局的均衡和整齐,大量使用四合院作为住宅的基本形式。
四合院的院落分布合理,房间布局通风明亮,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装饰方面,明代借鉴了汉唐时期的建筑和装饰艺术,注重“层次感”和“空间感”,追求与众不同的美感。
二、注重家居摆设的功能性。
明代室内陈设非常注重家居摆设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明代人崇尚简朴的生活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实用性,家具和陈设品的设计通常以实用功能为导向。
明代的家具设计简洁而又精致,注重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兼顾了美观和舒适,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起居空间。
三、质朴自然的装饰风格。
明代的室内陈设追求“以朴为贵”,注重质朴自然的装饰风格。
明代的住宅装饰以原木、竹子、布艺等天然材料为主,注重回归自然、追求简约的风格。
明代人常常使用天然材料制作家具和陈设品,以增强室内空间的自然气息和与自然的连接。
四、色彩鲜明的装饰和图案。
明代的室内装饰以色彩鲜明的装饰和图案为特点。
明代人喜欢在家具、墙壁和地面等地方使用彩绘或者刺绣等装饰图案,以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艺术氛围。
这些装饰和图案常以红、黄、蓝等色彩为主,使整个室内空间显得活泼而富有活力。
五、注重室内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明代人注重室内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流线性。
室内的陈设品和家具的位置、大小、摆放都经过精心的考虑。
明代室内空间往往被明确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起居区、睡眠区、用餐区等,并且通过布置家具和陈设品,使各个区域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和流线,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和便利的起居环境。
总之,明代室内陈设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以质朴自然的装饰风格为主,色彩鲜明的装饰和图案为辅,追求室内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舒适性。
明代室内陈设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舒适生活和实用性的追求,展现出了明代社会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代书房摆设描写
古代书房摆设描写
古代书房是一个非常有文化气息的空间,摆设在其中的物品也都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下面是一些古代书房摆设的描写:
1. 书架:书架是古代书房里必不可少的物品,通常是由木材制成,雕刻着各种图案和字体,上面摆放着数不清的书籍和文献,让人感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2. 书桌:书桌也是一件必备的家具,与书架相辅相成。
书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笔、砚、纸、墨,还有各种印章和印泥。
桌子上有一只古色古香的笔筒,里面插着一支青花瓷笔,看起来非常雅致。
3. 屏风:书房里通常有一个屏风,这个屏风的材质也是木制的,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和文字,有的还会在屏风上挂着一些字画,让人感到古色古香的氛围。
4. 灯盏:书房里还有一个灯盏,这个灯盏通常是由青铜或黄铜制成,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和字体,里面点着油灯,让人感到一种温馨和安静的氛围。
5. 茶具:书房里还有一些茶具,这些茶具通常是由瓷器或陶瓷制成,上面也雕刻着各种图案和文字,让人感到一种古雅的氛围。
茶具上有一些茶叶和水壶,让人可以随时泡一杯清茶,放松身心。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明代文人书房陈设:室雅翰墨香
明代文人笔记里对于书房家具的陈设有着具体的记载,对住宅的要求是:“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
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
”
中国古代文人无不重视书房的设置,尽管各自经济状况迥异,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特别是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形成,其中文人士大夫成为主流群体,他们崇尚高雅,讲究品味,不仅长于绘事,而且对于书房的陈设布置格外重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布局格调独具匠心,充满着闲情雅趣,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文人雅士们在这样的静室雅斋里读书评史、下棋对弈、吟诗作画、抚琴待友、烹茶款客……使精神得到超脱,陶然心醉。
陈洪绶吟梅图内外清雅的文人书房环境沈津为《长物志》写序说:“几榻有变,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
”这是对文人居室陈设的评价,也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
那么,明代的文人书房里究竟具有哪些陈设呢?据传世于今的大量的明代刻本的绘画插图
及明代文人绘画中,可以看到当时文人书室雅斋内部的陈设,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为我们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提供了详实直观的资料。
明代文人笔记里对于书房家具的陈设有着具体的记载。
首先,书斋外的环境要极富有诗情画意,雅气十足,令人洗尽俗肠。
古人对住宅的要求是:“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
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
”然后,进入宅门内,则给人一种幽静雅趣的感觉:“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后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
”最后,到了文人的书斋的内环境,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这样描述他的书斋环境,“书斋宜明静,不可太敞。
明净可爽心神,宏敞则伤目力。
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
旁置洗砚池一,更设盆池,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
”
唐代刘禹锡虽只有一间简陋的书房,但《陋室铭》中有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还有明代的归有光,在年少时代曾厮守于一间极窄小的书斋,名曰项脊轩,“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
明代文人李日华,他理想中的书斋环境是:“在溪山纡曲处择书屋,结构只三间,上加层楼,以观云物。
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
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
东屋置道、释二家之书,西房置儒家典籍。
中横几榻之外,杂置法书名绘。
朝夕白饭、鱼羹、名酒、精茗。
一健丁守关,拒绝俗客往来。
”(见《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一》)
张瀚致仕后在杭州家居,屏居陋巷,营造小楼三间,在此饮食,往来应酬。
虽处城市,足迹不及公府。
小窗杂植花卉,四时常新。
初春,水仙开,金心玉质,梅花同放,清香幽远。
蔷薇满架,如红妆艳质,浓淡相间。
入夏,石榴吐焰,蜀葵花草木高挺,花舒向日。
莲花二种,并头、合莲。
绿叶亭亭,红花艳艳,香芬馥郁,芳妍可爱。
更有茉莉,馨香无比,花朵繁茂。
入秋,花茶花开,红浅二色;梅花虬枝如铁,苔鲜翠碧,点铺老干;菖蒲名荃,四时常青,历岁寒而不凋。
张岱在绍兴城内造梅花书屋、不二斋。
梅花书屋内,设卧榻,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
内植花草树木。
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梅骨古劲,岁寒而花;滇茶数茎,妩媚动人;窗外修竹,修影婆娑。
非高流佳客,不得入内。
不二斋,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罍,不称而具。
春时,四壁下全是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异木;夏日,建兰、茉莉香泽浸入,沁人衣裙。
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
入冬,梧叶落,腊梅开,
暖日洒窗,红炉正旺。
明代著名的藏书家胡应麟的藏书之室自称为“二酉山房”,书房的匾额由黎惟敬用古隶书题写。
书房之中,除藏书外,只有一榻、一几、一博山、一笔、一砚、一丹铅之缶而已。
每当亭得深夜,坐榻隐几,焚香展卷,就笔于砚,取丹铅而雠之,倦则鼓琴以抒其思,如此而已。
书房雅致生活,于此可见一斑。
书房内的家具器玩陈设
书房室内的家具器玩陈设,最能体现文人的精神内涵。
他们崇尚自然,讲究“精雅”,对于起居坐卧之具亦颇多关注,有的甚至亲操斧斤制作家具,注入了闲适淡雅、随遇而安、简而不繁的文人审美内涵。
传统的明代书房陈设是:“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
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
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
冬置暖砚炉上。
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
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上奉乌斯藏佛一,或倭漆龛,或花梨木龛居之。
否则用小石盆一……几置炉一,花瓶一,匙箸瓶一,香盒一……壁间当可处悬壁瓶,四时插花,坐列吴兴笋凳六,禅椅一,拂尘、搔背,棕
帚各一。
竹铁如意一。
右列书格一,上置周易……备览书,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各若干轴,用以充架。
”此处谈到书架上陈设的书籍,应大多为禅宗道学和医药本草等有关养生之道的书策,此外,还应有一些传世法帖。
作者最后讲到,“此皆山人适志备览,书室中所当置者。
画卷旧人山水、人物、花鸟,或名贤墨迹,各若干轴,用以充架。
斋中永日据席,无事扰心,阅此自乐,逍遥余岁,以终天年。
此真受用,清福无虚,高斋者得观此妙。
”综上所述,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书房里的陈设极为讲究,有几、桌、椅、屏帷、笔砚文具、琴、书几样,稍为风雅一些的会增加前代法书名帖,及一些古董时玩,这些元素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明代文人书房。
仇英《临宋人画轴》仇英的《临宋人画轴》就展示了一个并不奢华却意境别致的明代文人书房。
画面中心一屏一榻,屏是独扇的山水插屏,榻上坐一个文人,脚下是一个脚踏;床右侧置一靠几,既可靠在身后,又可搭放脚足。
画面右侧的书案、绣墩显然并非名贵木材制成,但案上书卷琴棋整齐有序。
床榻旁站一童子,手持注子向盏中注酒。
酒盏边除了果盘之外,又设砚台一方。
画面左下角是一个茶炉,纱罩下放着饮茶用的托盏。
明代文人经常在书房内召集文友,进行雅集活动。
在文人聚会时,通常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琴,因为要携琴访友;一是茶炉,要烹茶待客。
《养正图解:李太白匹配金钱记》《养正图解:李太白匹
配金钱记》,是一个典型的明代文人书房的内景,画面右侧正中,一位年轻文人正倚在一张画桌旁,一手执笔,一手抚纸,正准备挥毫泼墨,画桌做成四面平式,内翻马蹄足直落到地,造型简洁素朴,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文房清供。
文人背后是一架绘有山水花鸟的独扇大插屏,画面上芦荡深处,芦苇随风摇弋,水禽飞起,意境悠远,屏风后面是一张垂有幔帐的架子床,架子床后最里侧隐约可见一个顶箱立柜。
目光再转向室内左侧,可以看到由近及远依次为一张条桌,一个书格,小条桌上面放着茶壶茶具,书格高大宽敞,格分为四层,每一层上面都错落地摆着图书卷轴。
清乾隆皇帝也爱明式书房弘历鉴古图“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在明代文人手中,书房变成了一个兼及修身、怡情和养生的美好天地。
明代文人书房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
清代文人书房布局略微繁琐,但和明代文人书房保持了一种延续性。
上文提到仇英的《临宋人画轴》中,屏风的一边挂有一轴人物像,是图中主人公的写真,与主人公形成一高一低、神情如一的“二我”像。
清代乾隆帝大约很欣赏其中的文人雅趣,命宫廷画家以乾隆为模特儿绘制了一幅相似的作品,画中文士变成了方巾道袍的帝王。
乾隆题词“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这就是《弘历是一是二图轴》(也称《弘历鉴古图》)
与仇英作品相比,《弘历是一是二图轴》中的陈设细节有了
不小的变化。
画中,乾隆帝坐在一个罗汉床上,身后屏风上的《汀洲芦雁图》换作了一幅“四王”风格的山水,靠几换成了如意;纱罩下饮茶用的托盏,变成了玉璧和青铜觚。
原图平视的视角也变成了微微的仰视,前朝文士风流逸趣的书房,摇身变作堂皇富丽的宫廷书斋。
但是,房中家具摆放的总体格局没有变化,只是画屏对面的小盆景因为视角的关系,湮没在珍稀古董的光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