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1.50
0.99 1.00
0.95
0.97
0.97
1.00
0.97
FEV1 (L)
0.50
导入期
安慰剂
800μg 布地奈德
0.00
0
2
6
10
时间(周)
洗脱期
14
16
• 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纳入14例稳定期慢性气流受限的受试者(平均年龄66)接受安慰剂治疗4周, 随后接受布地奈德400μg吸入治疗8周,评估布地奈德对FEV1的影响。
从新共识看 雾化吸入疗法的合理应用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目录
01 新版共识更新背景 02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装置的正确选择 03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04 从新共识看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05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治疗的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
在慢性气道疾病治疗中, 雾化吸入疗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沙丁胺醇7.5mg和2.5mg均显著改善急性哮 沙 丁 胺 醇 5mg 和 2.5mg 相 比 , 使 患 者 恢 复
喘患者FEV1,但两者疗效之间无差异
PEFR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7.5mg 2.5mg
P>0.05
6.0
P=0.684
4
4.0
3.32
2.0
FEV1 (%预计值)
恢复PEFR所需时间
推荐药物
• 特布他林 • 沙丁胺醇
中国已上市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
药学特性
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在数分钟 内起效,1h达到峰值,疗效持 续 4-6h 沙丁胺醇:数分钟内起效,11.5h,达到峰值,疗效持续 4-6h

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专家共识

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专家共识

表1 布地奈德与丙酸氟替卡松大致等效剂量 (5岁及以下儿童)(μg)
低剂量 中等剂量 高剂量
• 布地奈德混悬液
250-500 >500-1000 >1000
• 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 125-250 >250-500 >500
地塞米松
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构上无 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 受体结合发挥治疗作用。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 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短 ,因此,地塞米松较难通过吸入发挥局部抗炎作用,不常 规推荐用于喘息性疾病。
• 3.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国内已有专用吸 入剂型,但儿科临床应用经验有限,尚须进一步验 证。
(四)抗病毒药物
•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是毛细支气管炎常用治疗措施之一。
• 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已有临床使用经验,但尚 无儿童雾化吸入推荐剂量,其有效性也需进一步证实。
• 利巴韦林:以200 μg/L气雾浓度(雾化液浓度20 mg/mL)吸入
• 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会(RACGP)2008年推出的毛 细支气管炎管理循证指南指出,有反复喘息症状的患 儿,可以考虑使用SABA吸入治疗。
• 鉴于对全球多项研究结果的分析,无论是否为病毒 性毛细支气管炎,均不推荐常规使用SAMA,但鉴于 我国有较多的临床实践报道,医生可酌情使用。
• 最新的Cochrane数据分析显示,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
高剂量吸入激素才可能 启动非经典途径,快速起效
两种糖皮质激素受体特性比较 胞内受体
定位
细胞浆
膜受体 细胞膜
数量1 解离常数1
75-90% 19.5nM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版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版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 雾化吸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
起效迅速
疗效佳
全身不良 反应少
无需患者 刻意配合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疗法相比口服、肌注和静脉注射有多种优点
然而,我国雾化吸入治疗尚不规范
20
40
60
80
100
尿皮质醇抑制率(%)
氟替卡松
丙酸倍氯米松
曲安奈德
布地奈德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21项研究,评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24h后尿皮质醇水平
布地奈德在妊娠期和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得到认可
激素种类
FDA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妊娠安全分级
布地奈德 (雷诺考特,普米克令舒,普米克都保)
B (在变应性鼻炎或哮喘妊娠妇女可应用的药物最高安全级别)
不良反应
BDP
BUD
局部
口咽念珠菌感染
培养阳性率较高
2%~4%
声音嘶哑
<2%
1%~6%
咽喉炎(咽喉痛)
14%
5%~10%
支气管痉挛咳嗽
<2%
<3%
声音嘶哑
<2%
1%~6%
全身: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吸入激素:0.2~2.0 mg)
尿皮质酮水平(24 h)
低于丙酸氟替卡松1.9倍
低于丙酸氟替卡松4.3倍
目前临床雾化吸入主要为SAMA 异丙托溴铵为常用的SAMA吸入制剂 需注意:复方异丙托溴铵不能与其他药品混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
布地奈德
无活性的布地奈德-21脂肪酸酯
布地奈德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十六:雾化吸入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19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十六:雾化吸入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19
❖ 经典途径:指GS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细胞质内糖皮质激 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形成活化的 GS-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启动基因转录,引起转录增加 或减少,改变介质相关蛋白的水平,对炎症反应所必需的细胞 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经典途径属于延迟反应, 一般需要数小时起效。
物主要在肺部和气道产生作用,而作用于全身的副反应少 ❖ 在理化特性上具有“两短一长”的特点:在气道黏膜表面停
留时间短、血浆半衰期短和局部组织滞留时间长。 ❖ 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主要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 steroid ICS)、短 效β2受体激动剂(short acting
❖ 非基因途径:是GS直接作用于细胞膜膜受体,数分钟起效。 但膜受体的数量仅占受体总量的10%-25%,且解离常数远 高于细胞质受体的解离常数,因此,需要大剂量ICS才能启 动非经典途径。
常见雾化吸入药物的合理应用-ICS
药学特性 ❖ 理想的ICS应包括以下几个特点:1.空气动力学粒径<5um,
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受体亲和力高,肺内滞留时间长,蛋白 结合率高,系统清除快等;2.ICS体内过程:ics吸入后,部分 经气道在肺部沉积而发挥肺部的抗炎效应,而其他大部分沉 积在口咽部。3.ICS生物利用度是经气道吸收入血(肺生物利 用度)和经肠道吸收入血(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总和。 ❖ 具体代谢过程见如下:
beta2 receptor agonists SABA)、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 (SAMA)和黏液溶解剂等几大类。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 药物配伍与常用雾化联合方案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药物配伍与常用雾化联合方案 ❖ 表1中除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乙酰半胱氨酸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专家共识解读-2018年修订版:药理篇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专家共识解读-2018年修订版:药理篇

Heijink IH, et al. Respiratory Research, 2016, 17(1):2.
雾化输出效能高
布地奈德药物微粒适宜,有助于提高雾化效能
布地奈德1 2微米左右类圆形颗粒, 增大与组织接触表面积
丙酸倍氯米松1 长约10微米的针状
快速起效
小结
布地奈德 水脂平衡 快速起效
迅速 溶解1
6分钟
抑制哮喘气道炎症 快速起效2
10分钟
临床情况 显著改善3
60分钟起
快速溶解 透过气道 粘液毯
动物模型, 与空白药物相 比,布地奈德 显著抑制气道 肥大细胞脱颗 粒作用
布地奈德起效快: 必要的亲水性1+高剂量启动非经典途径2 研究结果证实可快速获得肺功能改善3
目 录 CONTENTS
01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02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有效控制哮喘的药理学基础 03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安全性数据良好的药理学基础
布地奈德分子结构的特点:发挥临床疗效的基础
布地奈德(BUD)
丙酸倍氯米松(BDP) 丙酸氟替卡松 (FP)
布地奈德碳21位游离羟基 • 保留ICS必要的亲水性, 更易透过气道黏液层,发挥快速抗炎作用,对照组模型组来自模型组 +BUD
模型组 +FP
*:P<0.05 **:P<0.01 模型组 vs. 模型组+FP:无显著差异
一项细胞实验研究,通过测量气道上皮细胞在不同环境下培养后的跨膜电阻,判断气道上皮屏障功能。分组环境包括:对照组,刺激物组,刺 激物+布地奈德组,刺激物+氟替卡松组。刺激物类型包括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等。
1.Edsbäcker S.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06;98(6):523-36. 2.申昆玲, 等.临床儿科杂志. 2018,36(2):95-107.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或戴上面罩,开开启 力装置
氧气驱动,调整大小 6-8l/分
连续雾化吸入1520min,检测不良反
应并及时处理
治疗结束后,漱口, 口腔护理、拍背
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 按需调整方案
注意事项
雾化器、呼吸管道及雾化面罩等应专人专用,推荐一 次性装置;
提议指导患者采用正确旳呼吸方式;
治疗前若患者涂有油性面膏需清除,嘱咐患者勿让药 液或气溶胶进入眼中以降低刺激;
注意:剧烈震荡可使药 液加温,可能影响药物 稳定性
超声振动膜剧烈 震动,使药液经 过固定直径旳细 小筛孔挤出,形 成细小颗粒
吸入装置与药物选择
一、常用雾化装置类型
吸入装置与药物选择
二、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国内已上市雾化剂型ICS涉 及 布 地 奈 德 ( BUD) 和 丙 酸倍氯米松(BDP)
单词
单字
不能讲话
精神状态
可有焦急尚平 时有焦急或烦 有焦急、烦躁 嗜睡或意识模



出汗


大汗淋漓
辅助呼吸肌活 常无 动及三凹征
可有
常有
矛盾呼吸
哮鸣音
散在,呼吸末 响亮、弥散 响亮、弥散 无 期
二、A级
呼吸频率
20-30次/min
II级 >30次/min
III级 >30次/min
• 异丙托溴铵为常用旳SAMA吸 入制剂
• 需注意:复方异丙托溴铵不能 与其他药物混在同一雾化器中 使用
药物
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常用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比较
起效时间 达峰时间 连续作用
(min)
(h) 时间(h)
5~15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一、概述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雾化吸入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如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作用强、安全性高等,广泛应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尤其是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等疾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

该疗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同时,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还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深受患儿及其家长的青睐。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药物选择、剂量控制、疗程设定等。

制定一份关于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对于规范临床操作、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共识旨在总结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领域的应用经验,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针对不同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方案。

同时,本共识还将关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副作用与风险,为临床医师提供全面的用药指导,确保患儿在接受治疗时能够获得最佳疗效和安全保障。

1.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概述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是儿科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尤其在年幼儿童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雾化吸入是指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转化为气溶胶形式,使药物随着呼吸气流进入体内,从而实现对气道的直接作用。

这种疗法以其可靠疗效、良好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在儿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主要使用的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这是治疗气道急、慢性炎症的常用药物。

ICS的不同剂型,如压力定量气雾剂、干粉剂和雾化吸入混悬液,在临床应用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以其独特的优势,如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作用强,药物浓度高,且全身不良反应小,成为了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式。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ppt实用课件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ppt实用课件

二、常用雾化吸入方案及剂量推荐
• 哮喘急性发作时应规律给予SABA吸入治疗,间断按需可显著缩
短住院时间免得、降低雾化治疗的次数,减少心悸的发生。
• 与单药治疗相比,重度哮喘急性发作,联合SABA和SAMA治疗 可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率,对于轻中度哮喘尚存在争议。 一般建议SABA单药使用,当效果不佳时再考虑联合雾化治疗。
目前尚无循证依据 支持使用SAMA治疗 毛细支气管,但我 国有较多的临床应 用经验,因此必要 时可酌情添加
SABA
黏液溶解剂 SABA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
重症患者适时全身 使用糖皮质激素
SABA
添加糖皮质激素
表3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推荐药物剂量
布地奈德混悬液 氟替卡松混悬液 硫酸沙丁胺醇 硫酸特布他林
中肾成上药腺注素• 射:液(乙:加不或酰常不规加半推3%荐胱高渗氨盐水酸)有:利于国控制内婴幼已儿毛有细支专气管用炎症状吸,但入不常剂规用型于哮,喘/但喘息儿治疗科。 临床应用
经验有限。
4、抗病毒药物
• 毛细支气管炎80%以上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是常用治疗措施之一。
• 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已有临床使用 经验,但尚无儿童雾化吸入推荐剂量。
在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方面:
a)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一项地塞米松治疗 儿童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Meta资料分析证实,糖皮质 激素可有效作用于住院及门诊患者,使ICU转入率下降。
b)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30min后,可显著减轻患儿急性 喉气管支气管炎评分,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c)布地奈德也可用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治疗。
• b)最新的Cochrane数据分析显示,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婴幼 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尤其是在患病后24h 内。

糖皮质激素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0)

糖皮质激素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0)

糖皮质激素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0)自从1929 年人类发现可的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以来,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急诊医生也越来越多地面临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包括全身使用和雾化使用,本共识旨在指导和规范急诊医生的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使用。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特性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为类固醇(甾体,steroids),由三个六元环与一个五元环组成.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包括内源性的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以及外源性的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

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与人体内源性皮质激素功能相同,为短效制剂,同时具有糖和盐皮质激素活性,因此适用于生理性替代治疗,但用于抗炎治疗时,水钠潴留不良反应明显。

此类剂型结合球蛋白的能力强,游离激素水平较低,对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轴的危害较轻,临床上主要用作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但因其抗炎效力弱,作用时间短,不适宜用于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氢化可的松较可的松更适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

其中,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溶媒为水,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溶媒为酒精,后者用于酒精过敏者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且与部分头孢类抗生素一起使用时可能导致双硫伦样反应.外源性的泼尼松(强的松)等加强了抗炎作用,降低了水钠潴留,并且作用时间延长,为中效制剂.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剂型。

其中泼尼松龙(强的松龙)较强的松更适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

外源性的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更加强化抗炎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水钠潴留,并且作用时间更长,为长效制剂。

但HPA轴抑制作用长而强,不宜长期使用,只适合短期使用,因此不适用于治疗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都可安全地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各剂型糖皮质激素比较见表1。

二、糖皮质激素急诊使用时应注意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2。

1 诱发和加重感染是急诊使用激素最为担心的不良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使机体防御机能降低,易诱发感染和使潜在的病灶扩散.尤其是当泼尼松>15 mg/d 时,可能损伤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功能。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细胞外 细胞质 cGR 延迟反应(基因/经典途径) 蛋白质合成
L B D D B D
mRNA A B
皮质类固醇 E D Hsp9 0 NF-κB AP-1
C
L B D
D R B E 反应(非基因/非经典途径)
G. Horvath et al.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effects on the airway vasculature in bronchial asthma.Eur Respir J 2006; 27: 172 –187
2003年起,我国《儿 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 规》和《儿童支气管 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也把吸入疗法作为防 治哮喘的首选疗法6.7。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 开始应用选用β 2受体激 动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和 使用ICS防治哮喘复发。
吸入疗法嗣后被《全美哮喘 2011年,中国儿科 诊治规范》、《全球哮喘防 专家制定了《糖皮质 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 治创议》(GINA) 4.5 , 《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 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8,并于2014年进行 等指南广泛推广使用。 了修订
在局部产生负压将药液吸出并形成雾粒。增加气流
速度可使雾化输出量增加,缩短雾化时间。一般雾 化液为2-4ml,可在5-10min内输出4ml药液。氧气驱 动流量宜为6-8L/min。 超声雾化:颗粒大,热效应可能影响药物活性,不适 用于喘息性疾病药物雾化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启动非经典途径快速起效
雾化吸入疗法原理
吸入药物以气溶胶形式吸入气道,与 气道上皮接触而发挥药效。直径1-5μm微 粒最为适宜。大则截留于口咽部,小则随 呼气排出体外。目前常用的布地奈德(BUD) 混悬液是FDA批准的唯一用于雾化吸入的 GCS,可达到上述要求。

儿科门诊雾化吸入护理实践专家共识PPT课件

儿科门诊雾化吸入护理实践专家共识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儿科门诊雾化吸入护理实 践中可能会引入更多智能化技术,如智能雾化器等,提高 护理效率和舒适度。
个性化护理方案
针对不同年龄段、病情和个体差异的患儿,制定更加个性 化的雾化吸入护理方案,以满足患儿的特殊需求。
跨学科合作与培训
加强儿科、呼吸科、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合作,开展跨学科 培训和交流,共同推动儿科门诊雾化吸入护理实践的发展 。
能。
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效果
护理质量检查
定期对雾化吸入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包括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 患儿舒适度、家属满意度等。
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
建立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对雾化吸入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 良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和改进。
护理效果评估
定期对雾化吸入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治 疗依从性等,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家长认知度不足
部分家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认知度不足,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 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设备配置不完善
部分地区儿科门诊雾化吸入设备配置不完善,影响实践工作的开展 。
改进方向与目标
01
02
03
加强护士培训
提高护士对雾化吸入护理 实践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 识水平,确保实践效果。
提高家长认知度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 对雾化吸入治疗的认知度 ,减少负面情绪对治疗效 果的影响。
操作步骤
1 2
核对患儿信息
核对患儿姓名、年龄、诊断等信息,确保无误。
解释操作过程
向患儿和家长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 事项,取得配合。
3
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
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协助取坐位或半卧位。

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0.10.20(1)

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0.10.20(1)
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 雾化吸入疗法是应用雾化吸入装置,使药液形成粒径0.01-10μm的气溶胶微粒,被吸入并沉积 于气道和肺部,发挥治疗作用
• 雾化颗粒直径对药物沉积位置有直接影响
有效雾化颗粒直径:0.5-10μm
口咽部:5-10μm
肺部:3 -<5μm
肺泡:<3μm 50% ~60%沉积于肺泡
01 新版共识更新背景 02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装置的正确选择 03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04 从新共识看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05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治疗的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
新共识推荐: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ICS)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SABA)
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 (SAMA)
不同雾化颗粒直径的沉积位置不同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2: 雾化吸入药物需具有“两短一长”的特点
雾化吸入药物的理化特性
药物经雾化吸入后可产生局部及全身 作用,理想的雾化吸入药物主要在肺 部和气道产生作用,而作用于全身的 副反应少,在理化特性上具有“两短 一长”的特点
优于其他种雾化吸入装置
优点:雾化效率高,残留药量少(0.1-
0.5ml),安静无噪音
• 筛孔的直径可决定
• 药物不受管道液体倒流污染 • 可随时调整雾化吸入药物剂量
产生药雾颗粒的大
缺点:需电源(电池),可选设备种类较 小

目录
01 新版共识更新背景 02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装置的正确选择 03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04 从新共识看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05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治疗的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完整版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完整版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完整版慢性气道疾病的雾化吸入给药方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氟替卡松等。

大剂量雾化吸入激素可部分替代全身激素,减少全身激素的不良反应。

①成人:布地奈德每次0.5~1 mg,每日2 次;中重度患者每次1~2 mg,每日3 次。

②儿童:轻中度,在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的基础上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每次1 mg)作为起始治疗,bid,必要时4~6 h 重复给药1 次,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酌情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维持7~10 d。

中重度:在第1~2 小时起始治疗中,联用雾化吸入大剂量布地奈德(每次1 mg,每30 min 雾化吸入1 次,连用3 次)能显著降低住院治疗率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并有效改善肺功能,在非危及生命哮喘急性发作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但病情严重时不能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轻中度急性发作的医院(急诊室)处理:反复使用吸入性SABA 是治疗急性发作最有效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雾化吸入SABA 和短效胆碱M 受体拮抗剂(SAMA)雾化溶液,每4~6 h 1 次。

中重度急性发作急诊室或医院内的处理:首选吸入SABA 治疗。

初始治疗阶段,推荐间断(每20 min)或连续雾化给药,随后根据需要间断给药(每4 h 1 次)。

对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或经吸入性SABA 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SABA 联合SAMA 雾化溶液吸入治疗。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ICS中度或重度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4 mg·d-1、8 mg·d-1和静脉应用泼尼松龙40 mg·d-1临床疗效相当,疗程5~7 d。

➤支气管扩张剂初始治疗方案可选择SABA 联合或不联合SAMA,中重度推荐联合应用SABA 和SAMA。

使用空气驱动的雾化器优于氧气驱动的雾化器,原因在于可以避免PaCO2升高的潜在风险。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是目前治疗慢性气道炎症常用、有效的药物。

近三十年来,随着ICS 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和普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防治获得了较大的成效。

目前,ICS的不同剂型,如压力定量气雾剂(pressurized metered-dose inhalers,pMDI)、干粉剂(dry powder inhalers,DPI)和雾化混悬液,在临床应用中均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在不同疾病的儿科患者中,应根据病情、年龄选用不同剂型的ICS。

本共识仅针对ICS 雾化混悬液的吸入治疗。

吸入疗法的最早应用可以追溯到40000年以前的印度,随着19世纪手持式玻璃球雾化器的发明、1956年pMDI 的发明,吸入疗法从此广泛应用于临床。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英国开始应用吸入疗法防治哮喘,并最终选用β2受体激动剂(β2receptor agonist,β2RA)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和使用ICS 防治哮喘复发.随着临床治疗上的广泛应用,已证实吸入疗法具有起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小、无创伤、无痛苦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

嗣后被GINA(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等国际哮喘防治指南广泛推广使用.2003 年起,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和《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也把吸入疗法作为防治哮喘的首选疗法。

在国外,临床研究已相继证实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从而在儿科的呼吸道相关疾病(特别是过敏性疾病)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能有效减少全身糖皮质激素用量、减少住院率、减少患儿的缺课时间。

近年来,我国很多医院均建立了专门的雾化治疗中心,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也已成为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必须指出的是,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也面临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如:①医务人员对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认识不足,即便了解到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但对于如何选择药物以及如何配伍药物都存在着疑问;②如何选择合适的雾化设备,应用射流(压缩泵)雾化还是超声雾化也存在困扰;③如何根据不同疾病和病情宣传推广规范、合理的治疗理念,包括家庭雾化吸入的管理,以便使患儿更安全和获得更佳的疗效;④在不同儿科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婴幼儿喘息、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气管插管术中和术后等的治疗中,尚需对ICS 雾化吸入的剂量、频次和疗程作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化。

儿童常用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常用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
4/1/2017
4.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以200ug/L,气雾
浓度(雾化液浓度20mg/ml )吸入11h,共用4天。由于 应连续吸入,需在封闭空间 进行,故不常规推荐。其适 应症是明确的病毒感染。
4/1/2017
5.其他
中成药注射液:雾化吸入使用的临床
经验及基础研究均不足,疗效的可靠 性及安全性均有待验证,不常规推荐。
. 化使用。有临床应用报道。 (2016)无雾化剂型,对视网 膜毒性较强,雾化时接触眼睛 容易造成损伤;遇血液迅速失 活,不能用于咽部、肺部手术 患者;有报道该药对肺组织有 损伤,吸人气道内可致炎症加 重并诱发哮喘。故不适合雾化
4/1/2017
4/1/2017
4/1/2017
4/1/2017
注意
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液体经雾
化吸人到体内,也有可能导 致肺积液过多(肺水肿), 或气道内附着的干稠分泌物 经短时间稀释后体积膨胀, 导致急性气道堵塞。
4/1/2017
影响雾化吸入治疗的其他非药物因素
1、认知和配合能力:患者的认知和配合能力 也决定了是否能有效地运用雾化器。无论使 用何种雾化器,只要患者正确使用装臵,则 所达到的临床效果相似
4/1/2017
5.其他
3%的高渗盐水:国内外循证医学表
明,3%的高渗盐水能有效缩短急性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住院时间,有效 降低毛支患儿临床症状评分的严重程 度。使用方案为毛支轻症患儿每天使 用3-4次,直至出院。重症患儿可采 取连续8次3%的高渗盐水雾化后,改 为每天3-4次,直至出院。如果使用 3%的高渗盐水48-72h患儿临床症状 不缓解或有刺激性呛咳,应停用。支 气管哮喘患儿禁用(易气道高反应)。

儿科门诊雾化吸入护理实践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儿科门诊雾化吸入护理实践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使用雾化吸入设备,提高治疗依从性。
并发症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一旦发现并发症迹象, 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治
疗。
评估患儿状况
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 了解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和影响。
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根据患儿状况采取相应 的救治措施,如给予抗 过敏药物、吸氧等。
05
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
儿科门诊雾化吸入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number {01} 汇报人:xxx
2024-01-05
2023版)解读
目录
• 雾化吸入治疗概述 • 雾化吸入药物选择与使用 • 护理操作规范与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 • 总结与展望
01
雾化吸入治疗概述
雾化吸入治疗定义与原理
02
雾化吸入药物选择与使用
常用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1 2
3
糖皮质激素
通过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缓解呼吸道炎症,改善通气功能 。
β2受体激动剂
激活气道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少肥 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和介质的释放,舒张支气管, 缓解哮喘症状。
抗胆碱能药物
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 管、减少黏膜液分泌的作用。
药物准备
核对医嘱,准备正确的药物和剂量,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
检查流程
开机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测试雾化吸入功能是否正常,调整合适的雾化粒度和气流量。
患者评估与教育指导内容
患者评估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过敏史等相 关信息,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配合 程度及心理状况。
针对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进行 心理疏导和安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 从性。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全文)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全文)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全文)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lCS)是目前治疗慢性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

近30年来,随着lCS在儿科酌临床应用和普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防治获得了极大的成效。

目前,ICS的不同剂型,如压力定量气雾剂(pMDI)、干粉剂( DPI)和雾化混悬液,在临床应用中,均已显示m良好的疗效。

在不同疾病的儿科患者中,应根据病情选用不同剂型的lCS。

吸入方法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的印度l11,随着19世纪手持式玻璃球雾化器的发明。

1956年pMDI的发明,吸入疗法从此广泛应用于临床。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英国开始应用吸人疗法防治哮喘,并最终选用p:受体激动剂(32RA)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和吸人糖皮质激素防治哮喘复发。

随着临床反复试用,发现吸入疗法具有起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小、无创伤、无痛苦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

嗣后被《全美哮喘诊治规范》、《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简称GINA)[2.3]、《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等指南广泛推广使用。

2003年起,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和《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也把吸入疗法作为防治哮喘的首选疗法[4-5]。

在国外,有关临床研究已相继证实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并在儿科的呼吸道相关疾病(特别是过锨性疾病)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能有效减少全身激素的应用,减少住院率,减少患儿的缺课时间。

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雾化吸人疗法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我国已有很多医院门诊建立了专门的雾化中心,糖皮质激素雾化吸人疗法已成为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必须指出的是,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手段也面临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如:①医务人员对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认识不足,即便了解到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但对于如何选择药物(布地奈德混悬液/地塞米松)以及如何配伍药物都存在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lch MJ, et al. Evaluation of Inhaler Device Technique in Caregivers of Young Children with Asthma. Pediatric Allergy, Immunology, and Pulmonology,2010, 23(2): 113-120.
在因哮喘导致急诊或住院的哮喘患儿(年龄≤8岁)中, 非雾化方式吸入糖皮质激素相比,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显著降低哮喘再发风险相关
哮喘再发风险 的风险比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 vs 其他非雾化方式吸入激素治疗 95%可信区间 相对风险降低
0.47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 专家共识 (上)
CONTENTS
吸入疗法概述及常用给药技术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吸入疗法发展史
吸入疗法最早 可追溯到 4000年前的 印度1。
1956年pMDI 的发明,吸入 疗法从此广泛 应用于临床。 1997年,英国胸科 协会制定了《雾化 器治疗的最佳实 践》,2001年,欧 洲呼吸疾病协会制 定了雾化器使用的 指南2,3 2003年起,我国《儿 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 规》和《儿童支气管 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也把吸入疗法作为防 治哮喘的首选疗法6.7。
与储雾罐+MDI相比, 使用雾化器总错误率和主要错误率更低
30
25
P<0.001
总错误率(%)
20 15
24.8 15.9
主要错误率(%)
P<0.001
10
15.6 8.5
5 0
储雾罐+MDI 雾化器
在154例1-6岁的哮喘患儿中调查吸入疗法的使用情况, 其中储雾罐+MDI组110例、雾化吸入 组44例,结果表明,雾化吸入装置使用正确率更高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10):745-753. 2.申昆玲,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511.
不同吸入给药方式的装置
pMDI(气雾剂)
pMDI+储雾罐
DPI(干粉剂)
1.苏长海, 卢立山. 吸入法治疗哮喘发展史[J]. 中国药师, 2008, 11(8):985-987. 2 The Nebulizer Poject Group of the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Standards of Care Committee. Current best practice for nebuliser treatment. Thorax 1997;52(Suppl 2):S4–S16. 3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nebulizers. Eur Respir J, 2001, 18: 228–242. 4.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Vancouver (WA):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12. [EB/OL]. 5.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 5 years and younger. 2009.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J]. 2004, 42(2): 100-106.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10):745-753. 8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1): 86-91.
吸入疗法是目前哮喘治疗中首选的给药方法1,2
雾化吸入是常用的吸入方式之一
<0.5 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 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排出于体外
直径1~5 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
>5 μm的微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 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
吸入药雾微粒的形态也影响药物在气道内的分布,如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Budesonide inhalation suspension,BIS)时,呈不规则形状的药雾微粒 更易进入下呼吸道 2。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 国开始应用选用β2受体激 动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和 使用ICS防治哮喘复发。
吸入疗法嗣后被《全美哮喘 诊治规范》、《全球哮喘防 治创议》(GINA) 4.5 , 《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 等指南广泛推广使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1年,中国儿科 专家制定了《糖皮质 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 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8,并于2014年进行 了修订
Nebulizer(雾化器)
喷射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
滤网式(mesh)雾化
雾化吸入对患者的配合性、协同性要求少
与其他吸入装置相比,雾化吸入:
对患者协同性无要求 潮式呼吸即有效 可使用高剂量 可调整剂量 不释放CFC 可同时辅助供氧 可实现联合药物治疗(若药物之间无配伍禁忌)
Dolovich MB, Ahrens RC, Hess DR, et al. Device Selection and Outcomes of Aerosol Therapy: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merican College of Asthma, Allergy, and Immunology Chest, 2005,127:335-3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