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牧的诗歌创作及其咏史怀古诗的理性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的诗歌创作及其咏史怀古诗的理性精神

一、晚唐士人心态与怀古咏史主题的兴盛

从唐敬宗和唐文宗时期开始,唐帝国出现明显的衰败倾覆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土地兼并,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国事无望,抱负落空,身世沉沦,使晚唐诗人情怀压抑,悲凉空漠之感常常触绪即发。这种抑郁悲凉,在晚唐诗歌的多种题材作品中都有体现。而咏史怀古类作品中尤为突出。晚唐诗人用一切皆无法长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的盛衰推移,普遍表现出伤悼的情调。这种伤古悼今,从中唐的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台城怀古》等篇开始,形成一股势头,随后晚唐有杜牧、李商隐、许浑、温庭筠、刘沧等人的大量咏史怀古诗创作。

咏史诗和怀古诗是有区别而又很接近的两类诗歌。咏史诗以历史为客体,以史实为对象抚事寄慨,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多为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感悟而作。怀古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览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盛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的目的。由于两者都是咏古,又时有交叉,界限并不是很严,而常常连在一起称为咏史怀古诗。

二、杜牧的诗歌创作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继承了祖父杜佑以《通典》为代表的经世致用之学,很想建功立业,有一番作为。在诗歌创作上,他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结合他的诗歌创作看,追求的是一种情致高远,笔力劲拔的诗风。他不满当时诗坛的绮丽俗艳的诗坛风气,但他风流多情,故而其诗能在俊爽豪迈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

杜牧诗文兼善,其诗歌存世四百馀首,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展现了复杂的社会现实和诗人多姿多彩的生活。

(一)政治抒情。作为出身世家又怀有雄心壮志的士大夫诗人,关心政治、关注国计民生的淑世精神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多方面的表现。他在《郡斋独酌》中表达自己的政治怀抱:

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有感国家的内忧外患,抒发了自己报国的愿望,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侵扰,发展农业,使百姓安居乐业,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能为国家作出贡献。简要地概括了杜牧一生的政治志向。

此外《河湟》一诗对河西、陇右之地被吐蕃侵占久久不能恢复表示愤慨;《早雁》诗以北方惊飞南来的早雁,比喻因遭受回鹘侵扰而流亡的边地百姓,在抒发对人民同情的同时,隐含对朝廷未能御侮安民的不满。

(二)怀古咏史。杜牧咏史怀古诗约40首,另外诗集中有不少属于咏史怀古的作品,还有许多即景纪行的抒情之作中,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1.借古讽今。针对晚唐政治现实的黑暗腐朽,杜牧常常运用诗歌品评历史,借古讽今,以历代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加以讽喻,其咏史绝句构思新颖,意味深长。如《过华清宫三绝句》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诗人选取典型的事实和特定的场景,运用艺术概括的手段,讽咏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故事,不仅总结了盛唐时代致乱骤衰的教训,而且批判了晚唐帝王荒淫享乐的现实,对当时社会的危机发出了警诫。多数是抒写对于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消逝的伤悼情绪。《登乐游原》《过勤政楼》《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赤壁》《华清宫绝句》等。

2.论史咏怀。杜牧的另一类咏史怀古诗则是直接发表议论,而且好作翻案语。即对历史上兴旺成败的某些关键问题进行精到的评论,从而使作品富有史论的色彩,甚至通过或然性假设对历史进行评说,体现出他本人的军事观点和政治谋略。如《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人完全以一个政治评论家的身份发表见解,对项羽的失败发表独特的观点,体现出抵掌谈兵的非凡气度。再如《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小诗运用条件假设的方式进行推论,就赤壁之战周瑜获胜的缘由提出新说。作者着意强调东风的重要,似乎置周郎才智于不屑,以调侃的措辞和语气表达新颖独到、出人意表的见解;然而他却决非仅仅为了标新立异,更不是执意要轻薄前贤,只是借以寄托他对自身才略的自负及其未逢其时、未得其便的叹惋。因而作品既是论史,又是抒怀,表现出新颖的史论和深切的感怀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这是杜牧咏史怀古诗的独到之处,这种带有反思和批判的理性精神,与此前重在抒发感慨的咏史怀古之作有了区别,直接影响了宋代咏史怀古诗的创作。

3.即景纪行诗中的历史感慨。如《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九日齐山登高》“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在即景抒情中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