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7 再别康桥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7 再别康桥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
1、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新月派代表诗人。
1920年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听课,度过了一段真正悠闲的生活。
徐志摩是个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
他很快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
这里,波光潋滟,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碧空如洗。
风光旖旎的康河岸边,他仰卧在有星星一样的黄花点缀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
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这段美好的生活令他魂牵梦绕。
再度回到母校,再次见到昔日的美景,怎不让他激动万分?可很快又要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风光秀丽的母校,怎不让他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他写下了这首小夜曲般的抒情诗作。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2、知识储备
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的情感。
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
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
作者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物象――意象――意境
3、朗读。
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4、给加点字注音
青荇.()长篙.()漫溯.()笙.()箫
5、整体感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离别对象上与本诗有何区别?
(2)、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二、合作探究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任选一角度试分析。
A、从色彩分析
B、从画面分析
C、从动词分析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读一读,试从押韵和节奏方面作分析。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试分析。
三、拓展延伸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试从绘画美和音乐美的角度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四、小结本课。
本课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五、当堂检测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六、作业
背默课文。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7 斑羚飞渡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
2.感知斑羚飞渡的过程,体悟飞渡场面的悲壮。
(教学难点)
3. 学习老斑羚那种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因为拥有年轻的生命而自信满怀,我们因为爱和被爱而幸福着。
但是,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我们决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唯一的情感的生灵,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向我们演绎的是一曲动物世界的生命绝唱,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去触摸那扣人心弦的惨烈与悲壮。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沈石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作协理事。
其动物小说别具一格,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代表作有小说《圣火》、《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等。
2.走近斑羚
斑羚,别名青羊、山羊,羚羊的一种,形状和山羊相似,雌雄都有角,四肢细长,跑得快,耐干渴,角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等作用,所以常被人捕杀。
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字音字形
逞.能(chěng)恍.惚(huǎng)剖.开(pōu)
娴.熟(xián)炫.目(xuàn)对峙.(zhì)
湛.蓝(zhàn)悲怆.(chuàng)稚.气(zhì)
巡.视(xún)衔.接(xián)苍穹.(qióng)
4.词语解释。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维,是。
谷,穷尽,指困境。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筹,筹码,计数的用具。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心甘情愿】心理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儿勉强。
常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一尘不染】借指环境非常清洁。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一群斑羚被狩猎队所追杀,被逼到了戛洛山的伤心崖上。
当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但后来,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的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
2.理清“斑羚”飞渡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
起因:一群斑羚被狩猎者追杀,被迫逃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
经过:起初斑羚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后在镰刀头羊组织指挥下,它们一老一少搭配飞渡伤心崖。
结果:斑羚群以牺牲老斑羚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
3.斑羚飞渡经历了哪四个过程?
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
(二)深层探究
1.文章从哪可以看出斑羚已陷入绝境?
明确:文章开头设置了悬念,“逼”“伤心”等字可看出。
第二段中形象的比喻(对山的),斑羚的跳跃能力等可看出斑羚群已无路可逃。
2.文中的这些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斑羚,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明确: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
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小斑羚”等,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半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
这一点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3.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明确:镰刀头羊,因为它成功地指导了这次飞渡。
4.斑羚飞渡”时,“我们”在干些什么?人类在这件事中充当着什么角色?
明确:谋杀与欣赏谋杀、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大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
5.找出文章议论抒情的语段,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样?
明确:议论抒情的语段“我没想到,在面临种族灭绝……走向死亡”,表达了作者浓郁的溢美敬重之情。
6.讨论本课的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通过对斑羚的细致描写,热情赞颂了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歌颂了斑羚的身上所体现的可贵的整体精神。
四、课堂小结
为了种族的生存,老斑羚选择了死亡,老斑羚用死为下一代斑羚搭起了生命的桥梁,在人类的历史上,也有许多人为了民族,为了人类的明天毅然选择了死亡。
如今我们也面临一个新的选择:如果人类忽视了动物的生存,那么动物灭绝之后将是人类。
所以,不论是自己的生命,还是他人的;不论是人类的生命,还是动物的;我们都应该学会敬畏生命!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设计
任选其一:
1.请你给掉下悬崖的老斑羚写几句悼词。
示例:纵身一跃,你是山谷间最美的弧度;舍生忘死,你是天边最美的一抹朝霞,你把希望留给新的希望,你的精神得以延续,绵绵不绝,历久弥香!
2.请你给飞渡过去的小斑羚们写几句你最想说的话。
示例:你们获得了新生的机会,你们肩上背负着振兴种族的重任。
你们的生命是用另一半
老斑羚的生命换来的,你们一定不要辜负它们的心愿,希望你们冲破重重困难,振兴种族!不要让在天堂的长辈们失望。
记住老斑羚们的希望,让你们种族繁衍壮大起来。
让生命活出光彩,活出意义,活出价值。
3.请你给猎人们写几句你最想说的话。
示例:面对如此悲壮,猎人朋友们,你还能举起你们的枪吗?它们是我们的朋友,善待它们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揣摩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2.品读斑羚飞渡的细节描写,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珍爱自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一群斑羚飞渡了伤心崖,体会了动物间那种令人震撼的悲壮与浓情,这节课我们仍将追随这斑羚们的足迹,进一步去感受、去体会,使我们心中的动物形象更加凄美、更加灿烂。
二、合作探究
(一)深层探究
1.作者是如何描写斑羚飞渡的?(找出关键动词)
明确:斑羚飞渡只是几秒钟的时间,作者抓住关键动词描述了惊心动魄的飞渡场面。
半大斑羚:跃,跳,(位置:前,高)猛蹬,起跳,落获得新生
老斑羚:勾,蹿跃,(位置:后,低)坠落走向死亡
2.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明确: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
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3.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明确: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
“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
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4.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
并说说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是一种生的希望。
彩虹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②飞渡时与彩虹相映,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飞渡的悲壮美;③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二)语言品析
1.如何来理解“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明确: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斑羚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2.如何理解“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
明确:“一些人类在此情景下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斑羚在这方面举动却胜过了一些人类所以震惊。
3. “它走上去了,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这句话中,灿烂只是指那一道弯弯的彩虹吗?
明确: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的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三)反思感悟
1.你从“斑羚飞渡”中感受到了动物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给了人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牺牲精神、团队精神、智慧、勇气与尊严、渴求生存权利;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保护自然,和谐共处
2.老斑羚为了下一代的自我牺牲精神,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如父母、长辈等。
3.斑羚在面临险境时的从容镇定,飞渡时的秩序井然,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自己在碰到险境时,应该怎么做;人类是否遵守秩序等。
4.由斑羚飞渡的整体精神,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动物如大雁、狼群等,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5.由斑羚的舍己为人精神,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关爱弱小,珍视生命等。
6.人类捕杀斑羚,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善待动物等。
四、课堂小结
感谢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感谢父母、师长,让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学会感恩。
同时,我们应学会关爱,懂得尊重,善待动物,珍视生命。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设计
1.假如你是一只小斑羚,在成功飞渡后,会怎样想?怎样做?请以“假如”为题,写篇心理活动片段。
要求:说真话,诉真情。
示例:远离人类,因为人类太可恶,是危险的动物;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前辈的付出是可敬的,要坚强要活下去,不能让前辈的牺牲白费;自己要不断努力,做最好的斑羚,发展种群。
找一个人迹难至的地方,好好锻炼,提高飞渡等逃生的能力,以免自己的种群灭绝。
2.课下改写《斑羚飞渡》结尾。
示例:他想,人啊,为什么要把我们逼上绝路?现在可如何是好?我该怎么办?臣服于人类?不,我不能让自己成为他们的盘中餐,不能在罪恶的枪口下结束生命!还是,用最后一丝力气,看是否能飞渡过去,可是,如果过不去,那可怎么办?还是像其它的先辈,走向死亡,可我的死又意味着什么?他回头看了看后面的猎人,又向对面的山崖山崖上望了望幸存
的小斑羚。
许久,他迈开步子,跳下山崖。
落叶的飘落只是为了新芽的生长,当毛毛虫化蝶的一刹那,蝴蝶已经死去。
斑羚们用这种特别的方式保护了下一代,希望人们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伤害了新芽和他们身后的蝴蝶。
七、教后反思
在上完课后,纵观整个课堂,不得不承认存在以下缺陷:
1.课堂节奏一路匆匆,虽有学生的感悟,但趋于表面化。
本节课明显看出学生自主利用的时候过少,讨论探究的机会基本没有。
整节课节奏匆忙,都是我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缺少静静地感知时间。
2.学生朗读不足。
语文课应有朗朗的读书声,何况我想让这一环节成为亮点。
但在这节课中,学生朗读时间不足,自读活动不足,因而在开展朗读比赛时没有成功。
导致对文本的感知不深不全。
不仅仅是这节课,在我的整个教学生涯中,都要不断的向优秀老师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让自己能够不断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