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小学数学四年级课程纲要
审定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
审定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必修课程
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授课时间:65课时左右
授课对象:郑州市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莉/郑州市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
课程背景
本学期课程内容丰富,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
分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在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比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己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
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并学会用距离和方向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课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学校小学适用年级六年级总课时数60课时日期2019年8月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前期阶段,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主要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会解决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
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六年制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六年制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四年级(每周5课时)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求未知数x。
(3)乘、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
积的变化。
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
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求未知数x。
(4)四则混合运算。
中括号。
三步计算的式题。
(5)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
十进制计数法。
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运算定律。
简便运算。
(6)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意义、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的近似值。
加法和减法。
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注: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二)量与计量年、月、日。
平年、闰年。
世纪。
24时计时法。
角的度量。
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
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
射线。
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垂线。
画垂线。
平行线。
画平行线。
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简单数据整理。
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列综合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要求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
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
2.会笔算多位数加、减法。
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学会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必修适用年级:六年级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时:57课时左右【课程总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位置,圆,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一)数与代数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五单元百分数(二)空间与图形第一单元位置、第四单元圆(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扇形统计图(四)数学思想方法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五)数学综合应用1.确定起跑线;2.合理存款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1、分数乘法;2、分数除法;3、圆;4、百分数【课时安排】(大约57课时)一、位置(2课时)二、分数乘法(12课时)1.分数乘法----6课时2.解决问题----4课时3.倒数的认识-----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三、分数除法(13课时)1.分数除法------5课时2.解决问题------3课时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四、圆(9课时)1.圆的认识-------2课时2.圆的周长--------3课时3.圆的面积--------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确定起跑线1课时五、百分数(14课时)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课时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六、统计(2课时)1.扇形统计图(1课时)2.合理存款1课时七、数学广角(1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1.分数乘、除法(2课时)2.百分数(1课时)3.空间与图形、统计(1课时)【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课时1:开学前教育,巩固上课应遵守的纪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程纲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课程纲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1)班3.授课时间:2023年9月15日,星期四下午第3节4.教学时数:1课时(40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得出结论。
3. 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讨论。
4.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重点: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解决办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2. 难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解决办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3. 重点: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解决办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大小关系,并通过比较和排序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4. 难点:分数的混合运算。
解决办法:采用分步教学法,先让学生掌握单个分数的运算规则,再逐步引入分数的混合运算,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四、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本节课将使用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学生在课前应预习相关章节,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分享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教学设计设计者:学校: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课时:1课时设计者:背景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前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基本完成整个小学阶段对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和相关计算的学习,为学习分数的乘除法,及比的相关内容做好铺垫,进一步促进数感的形成和运算能力的提高。
本学期六年级学生还需要探索圆形,丰富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
六年级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已经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大部分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并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同伴之间也逐渐会交流合作、自主探究。
但是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信心。
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情景,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四则运算,能探索和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认识数学的价值。
2.通过观察、操作,了解有关圆的知识,会用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几何直观,发展形象思维。
3.通过动手操作和语言描述,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能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4.通过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内容单元单元专题学习内容课时课程内容调整说明开学第一课⊙分享《课程纲要》 1 ⊙增加:了解、规划本期学习1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2⊙增加:1.画图表示分数乘法;2.分数乘小数。
分数乘分数 1小数乘分数 1分数混合运算 2解决问题 4整理和复习 22 位置与方向(二)位置与方向(一) 1 位置与方向(二) 23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 1 分数除法4 解决问题 4 整理和复习 14 比比的认识 35 圆圆的认识 2 圆的周长 2 圆的面积 2 扇形 1 整理和复习 1确定起跑线 16 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 百分率,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4 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 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6 整理和复习 17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 1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节约用水 1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29 总复习自主复习 4 测试 2 评价 1实施1、通过分享学期《课程纲要》,认识《课程纲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学期中尝试对照学期《课程纲要》进行自我评价,逐步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与目标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与目标一、教学大纲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算;- 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理解和掌握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能够理解和运用平面图形的性质,进行面积的计算;- 能够理解和运用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理解和运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乐学、善学;-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能够科学学习。
三、教学内容3.1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分数的运算;- 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小数的运算;- 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百分数的运算。
3.2 平面图形- 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 四边形的性质和计算;- 圆的性质和计算;-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3.3 体积和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体积和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3.4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 数据的图表表示。
四、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最终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教学课时: 70课时 (义务教育)
设计者:蒋颖 /郑州经开区曹古寺小学
一、课程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课程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除法和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求倒数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
2.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和小组活动,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初步形成统计观念。
5.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和教师引导,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课程评价。
六上数学全册课程纲要、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授课时间:60课时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六年级数学老师背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内容及目标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素养的提高。
通过对课程标准和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通读,我就个人的看法对本册教材以知识树的方法做全面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教材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既注意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目标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运用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能够叙述圆的特征和性质,能够使用圆规画圆,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直径,半径与圆的面积、周长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面积。
能够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
6、认识倒数和百分数,能够求一个数的倒数,会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计算;能够正确解决有关分数,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能够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相关的统计信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介绍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根据殷校长要求,假期中我们数学组综合各备课组梳理的数学课程进行了对比和整理。
下面就由我来向大家汇报交流。
一、课程目标: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第二学段(4-6年级)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历数据的收集.理和分析的过程,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经整掌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掌握六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课程内容第一单元:整数-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认识-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整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分数- 分数的认识和表示法- 分数的相等和比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第三单元:小数- 小数的认识和表示法- 小数的相等和比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 点、线、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认识- 四边形和三角形的认识- 七种常见图形的认识和特征第五单元: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的应用题第六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数据的图形表示-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教学建议-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和思考- 多使用示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组织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自主研究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评价方式- 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 期中和期末考试- 课堂小测和小组合作任务- 研究笔记和作品展示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的简要内容和教学建议。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六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小学六年级数学
一、课程目标
1.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整数、小数、分数、运算规则、几何和统计等。
2.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为初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1.数的概念:复习整数和小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2.运算规则:复习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规则,学习复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3.几何:学习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图形特征和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
4.统计: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5.问题解决:通过实际问题的解析,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6.复习:定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三、课程进度
每周安排五节课,每节课时长约40分钟。
每节课包括新知识讲解、例题解析、课堂练习、学生展示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四、课程评估
每个月进行一次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计算能力。
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言、讨论和交流。
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游戏、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定期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4.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和作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单元课程纲要六年级上册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授课时间:10课时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左超锋屈建萍背景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内容与实施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课程的实施课程内容课时课程资源学习活动课程纲要 1 分享本课程纲要分数乘法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2 1.教材2.教师编制的口算试卷3份3.郑州市教育信息网班班通中的学习资源1.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算法。
2.运用旧知迁移,利用转化的方法,总结分数乘法计算方法。
3.在练习中,通过反馈、纠错,最后能比较熟练进行分数乘法的运算。
分数乘分数 2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1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2 1. 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问题2.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
1.解答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已知是总量几分之几的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
教材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及解题的两个步骤,并以学生叙述解决思路的方式提示出先求什么。
然后列出算式,让学生求出结果。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2补充: 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教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小学课程标准及要求
六年级上册数学:小学课程标准及要求一、课程标准1. 数与代数- 了解整数的概念和性质,能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
- 掌握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能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 理解小数的概念和特点,能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 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进行代数式的计算。
- 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几何- 掌握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性质,能够辨认、绘制和测量平面图形。
- 理解三角形的性质,能进行三角形的分类和测量。
- 了解四边形的性质,能进行四边形的分类和测量。
- 理解圆的性质,能进行圆的绘制和测量。
- 掌握坐标系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 理解空间图形的性质,能进行空间图形的分类和测量。
3. 数据与统计- 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 理解频数、频率和众数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 了解折线图、条形图和饼图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小学课程标准及要求,课程标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和数据与统计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应用能力、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以及数据分析、统计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门课程,全面发展自己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第一年级:一、数的认识与比较1. 认识0~10的数字和数量关系。
2. 能够辨认0~10的数字并正确书写。
3. 学习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4. 能够在10以内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序和分类。
二、加减法初步1.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及其运算法则。
2. 能够口算0~10以内的简单加法和减法。
3. 学习使用算式表示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三、简单的几何图形1. 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 能够正确观察、辨认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
四、日常计量1. 认识长度、质量和容量的基本计量单位。
2. 学习使用相应的计量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
五、数的分解和组合1. 学习将给定的数进行各种加法分解,并进行简单的组合。
2. 能够用简单的算式表示分解和组合过程。
六、数的关系1. 认识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
2. 能够判断数的大小关系,并用符号表示。
第二年级:一、数的加减法深化1. 学习0~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能够进行简单的进位与退位计算。
3.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1. 认识乘法和除法的符号及其运算法则。
2. 能够口算0~10的乘法表。
3. 学习通过乘法和除法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三、分数初步1.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初步运用分数的知识。
四、形状和图形的认识1. 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
2. 学习观察、辨认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
五、时间和日历1. 认识时钟的读法,能够读懂整点和半点的表达。
2. 学习使用日历进行日期的计算和表示。
第三年级:一、整数概念1. 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2.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整数和负整数。
二、加减法运算1. 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2. 能够运用整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分数运算1. 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
1-6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类型:基础课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数学上册》授课教师:授课时间:56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知道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并认识整时。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一、准备课(2课时)二、位置(2课时)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四、认识图形(一) (2课时)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六、1l~20各数的认识(4课时)七、认识钟表(2课时)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歌曲、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活动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5、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6、对孩子进行多鼓励,少批评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方式:1、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
2、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审定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审定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必修课程材料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授课时间:65课时左右授课对象:郑州市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张莉/郑州市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课程背景本学期课程内容丰富,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
分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在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比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己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并学会用距离和方向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_小学数学四年级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_小学数学四年级课程纲要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设计者:吴志平翟少茹日期:2013年9月1日总课时:60课时课程类型:必修课学生、教材及其资源背景分析: 从四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学习,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
本册教材是对上册教材所学习的知识的提升与加强。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生活经验,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复习内容,常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目标: 1. 数与代数认识更大的数: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乘法: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并能进行估算;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认识加法、乘法运算律。
除法: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的应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图形与几何线与角:能识别线段、射线和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图形的变换: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方向与位置:能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具体情景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统计与概率统计: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小学数学四年级
课程纲要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设计者:吴志平翟少茹日期:20XX年9月1日总课时:60课时课程类型:必修课学生、教材及其资源背景分析:
从四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学习,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
本册教材是对上册教材所学习的知识的提升与加强。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生活经验,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复习内容,常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目标:
1.数与代数认识更大的数: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乘法: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并能进行
估算;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认识加法、乘法运算律。
除法: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的应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图形与几何线与角:能识别线段、射线和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图形的变换: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方向与位置:能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具体情景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统计与概率统计: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综合应用: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
1、大数的认识(11课时)
2、角的度量(4课时)
3、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6、统计(3课时)
7、数学广角(4课时)
8、总复习(5课时)
实施对策:
数与代数:注重从现实情景中让学生逐步体会数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获得对大数的感受;使学生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鼓励运算方法的多样化;利用计算器来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规律。
图形与几何:注重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的生活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和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运用观察、操作、想象、思考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运
动、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度量等,使学生体验更多的刻画现实世界和认识图形的角度和工具。
统计与概率: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结合具体情景和动手实验,使学生体验不确定现象。
综合实践应用:利用专题性的实践活动,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注重对平时作业的评价,在家校联系单上及时给与表扬;
以四人小组为评价小组,分阶段评价学生的数学课堂表现;
重视对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并对成效好的同学给以及时表扬,树立榜样;
有效利用“数学之星”的评比机制,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1.每单元教学内让完成后及时进行知识检测与补缺;期中、期末进行综合知识检测;
2.一学期里适当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竞赛(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本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