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给政府带来的新影响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与应对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与应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受到了新媒体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1.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政府公共关系需要及时向公众传递政策、法规等重要信息,而新媒体的快速传播能够更迅速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公众。
然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也带来了挑战,政府需要更加高效地应对信息的传播,以避免信息的失真和误解。
2.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政府公共关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渠道,如电视、报纸等,而是需要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
政府需要适应新媒体的特点,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3.公众参与度提高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公众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的意愿和能力得到提高。
公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政府需要更加重视公众的声音,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和需求。
政府公共关系需要更加注重与公众的互动和合作,以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二、政府公共关系应对新媒体的策略1.加强新媒体宣传力度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新媒体的认知和使用率。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新媒体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对新媒体的使用能力。
2.建立健全的新媒体管理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新媒体管理机制,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规范新媒体的使用行为,防止新媒体的滥用和误导。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积极回应公众关切政府应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和需求,及时向公众传递政策、法规等重要信息。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回答公众的疑问,解决公众的问题,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政务微博对政府形象影响探析
政务微博对政府形象影响探析Government micro blog influence on the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Analysis王秀红李悦1Wang Xiuhong Li Yue(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武汉湖北430068)(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College Hubei Wuhan 430068)内容摘要:政府形象是政府与公众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公众对于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业绩的综合评价与认知,而大众传媒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政务微博作为特殊的传媒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目前我国在利用政务微博塑造政府形象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十分必要,本文提出四点建议。
Abstract: Government's image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general public, is the public and the ruling government competence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cognition, and the mass media is the bridg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Government micro-blog as a special media to create a good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approaches. At present, China in the use of government micro-blog shaping the government image aspects of still exist lot of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for the problem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very necessary,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four-point proposal.关键词:政府形象,政务微博Keywords: the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government micro-Bo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的宝贵资产,对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微博的发展历程及对社会的影响
微博的发展历程及对社会的影响自2009年上线以来,微博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交媒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亿万用户的生活,改变着社会的面貌。
本文将从微博的发展历程入手,深入探究微博对社会的影响。
一、微博的发展历程2009年,新浪微博的上线,标志着中国社交媒体的诞生。
与此同时,腾讯微博也开始了它的尝试。
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微博逐渐成为了国内最流行的社交媒体之一,成为了表达和交流的主要平台。
2011年,微博用户数量突破2亿,到2019年底已经超过5亿。
微博的崛起,改变了中国的传媒格局,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二、微博的影响1. 信息传播与舆论监督微博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微博已经成为新闻舆论的重要平台,许多人通过微博获得第一手信息。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发布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观点和讨论问题,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
这种舆论力量也可以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扭转了传统的新闻监管格局。
2. 形成了粉丝经济微博上的明星或者网红可以通过开设账号,粉丝可以通过关注和点赞等形式支持明星。
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粉丝经济。
明星或者网红可以在微博上推广有关商品,同时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得粉丝的赞助和广告费,从而成为一个新的商业圈子。
3. 推动商业营销微博不仅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新的方式,商家也可以利用微博拓展其品牌与产品。
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品牌也投入了微博的营销活动中。
公司或品牌在微博上进行推广,可以更好地实现业务增长和产品推广,也可以成功地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营利。
4. 形成新的文化形态随着微博的普及,许多人也开始在平台上发布些个人的创作或者生活记录,微博已经成为了一个深受年轻人和文化领域的人所喜欢的创作与娱乐的平台。
成龙的微博被称为“电影学校”,让观众了解电影幕后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观影体验。
同时,一些新的文化现象也通过微博在人群中流行开来,如微博语言、微博萌宠等,文化层面的影响也有所体现。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与改进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与改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渠道。
政府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1. 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传播更加高效。
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公共服务的相关信息,如政策解读、办事指南等。
这样,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不再需要亲自前往政府部门或咨询热线,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2.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透明度新媒体的普及使得政府公共服务更加透明。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公开发布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政策执行情况等信息,让市民了解政府的工作进展和决策过程。
同时,市民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监督,增强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 拓宽政府公共服务的渠道新媒体的发展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新的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市民进行在线互动,解答市民的疑问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合作,共同提供公共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的途径1. 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
通过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新媒体运营和管理水平,确保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发布及时准确。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政府应根据市民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调研和市场分析,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优化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流程。
同时,政府还应注重创新公共服务的形式,如开展在线办事、远程教育等,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3. 加强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和沟通政府应加强与市民的互动和沟通,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
浅析微博舆论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浅析微博舆论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媒载体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以微博舆论特点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以期更好地利用微博平台促进我国的公共决策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微博舆论公共决策微博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舆论的形成方式。
自2010年微博开始参与“两会”报道到江西宜黄拆迁风波、钱云会事件、7.23动车事件,更多草根的“闲言碎语”从微博中发出声音,更为微小的声音在“围观”中不断集聚力量,微博舆论正考验着政府危机应对能力与执政智慧。
一、微博舆论的内涵及特点微博舆论属于舆论的一种,主要反应的是网民们以微博为传播载体而对社会生活领域以及社会公共事务所给出的意见、态度、情绪等的公开表达。
而这种舆论由于是通过微博这个特殊的传播载体所形成的,因此呈现出和传统的舆论所不一样的特点和态势。
微博舆论具有如下特点:(1)“把关人”理论的削弱理论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当“把关人”理论进入新闻学时,他的意义就在于大众传播媒介和传播者根据自己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对信息有目的的取舍和加工的活动。
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博的兴起大大的削弱了“把关人”效应。
微博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靠用户的采集和发布,虽然用户自身也存在着“把关”活动,但在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享有传播权的情况下,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都不尽相同,从宏观方面看,政治、经济等意识形态对微博信息的影响就被冲淡了。
有时,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传统媒体往往需要经过宣传部及其他部门的层层审批才能发布消息,甚至各家媒体只能发布统一规定的通稿。
而在微博上用户早已通过发布——转发的形式将此事渲染得沸沸扬扬。
因此在微博中,用户自身的媒介素养、道德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自身把关能力和个人媒介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
(2)“议程设置”理论的改变“议程设置”理论最早见于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在《舆论季刊》一篇论文名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里提出的。
新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与应用
新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政务公开方面,新媒体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与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一、新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1. 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新媒体的出现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直接。
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政务信息,公众可以及时了解政府的工作进展、政策解读等内容。
这种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提高了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2. 扩大政务公开的覆盖范围传统的政务公开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覆盖范围有限。
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政务信息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有网络接入,就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政务信息,参与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中。
3. 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新媒体平台提供了一个互动的空间,政府可以通过发布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
公众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可以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反馈,进一步改进政策和工作。
这种互动的机制有助于政府更好地服务公众,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二、新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应用1. 政务信息发布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政务信息,包括政策解读、工作报告、公告通知等内容。
这些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公众,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进展和政策动态。
2. 在线问政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在线问政活动,公众可以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向政府提问。
政府可以及时回复公众的问题,解答疑惑,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3. 征求意见和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征求意见和建议的信息,公众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可以根据公众的反馈进行政策调整和改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4. 互动活动开展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种互动活动,如线上讲座、在线答疑等。
互联网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
互联网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政府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新媒体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为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与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文将就互联网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互联网新媒体极大地拓宽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传播方式。
传统公共服务往往通过传统媒体或官方发布渠道进行宣传传播,而互联网新媒体则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务APP等平台直接发布公共服务信息,使信息呈现方式更丰富、更立体。
同时,互联网新媒体还能够通过推送、分享和评论等功能,将公共服务信息快速传递给广大市民,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二、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为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与接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提升了服务的效率。
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政府可以及时更新和发布公共服务信息,市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接收和查询相关信息,避免了繁琐的排队和等待。
同时,互联网新媒体还可以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在线预约、在线申请等便利功能,大大简化了办事流程,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三、拓展政府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互联网新媒体的普及和使用,极大地拓展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覆盖面。
传统的公共服务往往受限于时间、地点等因素,服务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而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政府公共服务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全天候、无地域限制的服务。
市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实现了民众参与的广泛性和深度。
四、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使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公共服务信息和运行情况,增加了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而市民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促使政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互联网新媒体还为市民提供了投诉和举报平台,加强了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监督和问责,增强了服务的公正性。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微博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也有很大的优势和意义。
本文将从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和意义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信息传递速度快微博是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社交媒体平台,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
只需一条微博,就可以瞬间传递到大量用户之间,将新闻内容迅速推送给广大网民。
这种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可以保证新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新闻传播更加及时有效。
2、较低的传播成本与传统媒体不同,在微博上发布新闻不需要像传统媒体那样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策划、拍摄、编辑、制作等成本较高的流程。
微博是一种免费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只需要拥有一个微博账号就可以发布新闻,降低了传播成本,能更好地让新闻走向市场。
3、个性化传播、精准影响微博中,每个用户都拥有自己的关注列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关注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人或组织。
因此,通过微博发布的新闻可以更加准确地传递给特定的人群,实现个性化传播,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4、多元化的表达形式微博是一种视、听、说、读为一体的多元化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多种表达形式,更全面地呈现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加生动、直观,吸引用户的注意和关注。
1、增加新闻传播的多元化2、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更好地满足了用户信息瞬时传递的需求。
同时,微博的出现也使得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能够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的积累、推送、沟通和互动。
这种传播效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和用户的认可和支持。
3、推动新闻传播与社会治理的结合总之,微博在新闻传播中拥有较多的优势和意义。
微博是一种快速且便捷的社交媒体平台,特别适用于新闻这种需要即时、简明、准确和互动的传播方式。
微博的应用既增强了新闻的传播范围和效果,又更好地践行了新闻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的目标,是新闻传播领域中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新型工具。
新媒体对政治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对政治传播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政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新媒体的出现为政治传播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一、新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形式。
它包括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博客等多种形式。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便利和广泛。
政治传播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报道,政治参与者可以通过新媒体直接与公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二、新媒体对政治传播的积极影响1. 提高政治参与度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参与政治的机会。
公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关注政治话题、参与政治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政治参与的门槛降低,公众更容易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增强了民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2. 加强政治信息传播新媒体的快速传播特性使得政治信息可以更迅速地传递给公众。
政治参与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政治信息,公众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政治动态。
政治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和多样化,有利于公众形成全面的政治认知。
3. 扩大政治参与范围新媒体的普及使得政治参与不再局限于特定群体。
传统媒体的门槛较高,只有少数人能够参与到政治讨论中来。
而新媒体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政治话题的讨论中,扩大了政治参与的范围,增加了公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三、新媒体对政治传播的消极影响1. 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新媒体的快速传播特性使得政治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在新媒体上,政治参与者可以随意发布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往往难以核实。
虚假信息的传播会误导公众,影响公众对政治的判断和决策。
2. 信息过载导致注意力分散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公众面临着大量的政治信息。
信息过载导致公众的注意力分散,很难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政治参与者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困扰,很难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
3. 网络暴力和谣言传播新媒体的匿名性和互动性使得网络暴力和谣言传播成为可能。
新媒体对于政府舆情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对于政府舆情管理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参与社会讨论的重要平台。
政府舆情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也受到了新媒体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府舆情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新媒体对政府舆情管理的影响1. 加速信息传播速度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政府发布的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到广大民众中,形成舆论的快速反应。
这使得政府在舆情管理中需要更加及时地回应和处理问题,否则舆情可能会迅速扩大并对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2. 增加舆论监督力度新媒体平台为民众提供了表达意见和监督政府的渠道。
民众可以通过微博、论坛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进行评价和批评。
这种舆论监督的力量使政府在舆情管理中需要更加谨慎和透明,以避免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抗议。
3. 扩大信息来源和多样化观点新媒体平台为政府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监测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和民众的讨论,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意见。
同时,新媒体平台上的观点也更加多样化,政府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以更好地管理舆情。
二、对策1. 加强信息发布和回应速度政府需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布信息和回应民众关切。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新媒体团队,负责监测和回应社交媒体上的舆情,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回应。
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布信息,增加透明度,减少谣言的传播。
2. 建立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政府需要建立科学、准确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意见。
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监测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和民众的讨论,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舆情风险。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开展民意调查和听取公众意见,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期望。
3. 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政府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舆情管理工作。
政府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开展舆情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以提高舆情管理的效果。
微博对司法的影响与应对
论微博对司法的影响与应对【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产生对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司法层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微博因其直接、多元、开放的特点既成为网民维护权益、实施监督的新工具,同时也为新时期司法建设提供了课题。
本文试从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结合微博的特点,比较微博对司法的正面与反面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微博;司法;影响微博客,自诞生伊始,就以其实时分享、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等特点成为新型的社交平台。
微博不仅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传媒格局,更因有数亿网民的集体参与而成为民意的发声地。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使用率过半,达到50.9%。
①根据《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在2011年发生的舆情事件中,微博成为第一大信息源,占到20%以上。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今后几年,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各类网络热点将持续升温,民众通过网络考问政府部门的频次和深度日益增加,迫使政府不断提升回应速度和回应质量。
③微博带来的社会舆论生成机制的变革和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方式的改变,给中国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纵观近几年来由微博发布继而引起全社会轰动热议的司法案件时有发生。
如何辩证看待微博对司法的影响,如何在不干扰司法的情况下达到民意的有效传递,又如何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对舆论进行监督与传导,这些都需要针对微博网络民意表达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与之相适的应对机制。
一、微博对司法的有利影响(一)空前直接的表达,成为维护合法权益的新渠道当前微博的一个主要的表达特点,就是直接性。
无需程序审批,没有时间地点限制,一个微博用户只要编写了不超过140个字的信息,并被取得了一定的关注,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发,最后形成整个社会的热议点。
这样的信息中不乏许多是有关自身权益的保障问题,当这些信息阐述的事件成为舆论焦点的时候,这些当事人本身的权益问题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人们迫切关注的对象。
微博对民主监督的利弊及政府的应对
微博对民主监督的利弊及政府的应对作者:胡敦诚来源:《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年第05期摘要:当今我国微博事业繁荣发展,微博网民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微博这一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更是在参政论政、民主监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由于网络信息繁冗复杂,大量的失实信息不仅阻碍了社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制造了相应的社会矛盾。
所以,严格规范微博民主监督、发挥社会促进作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微博;民主监督;政府应对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的信息表達方式,实现信息的制作、分享和传播。
在我国,微博作为网民上网活动及表达自我观点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更是起到了信息传达、参政论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一、微博的民主监督作用及其利弊(一)微博的民主监督作用微博民主监督作用是网民通过在微博平台对国家、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通过全体网民的关注、社会舆论对国家行政机关、政府管理机构等起到监督的作用。
它不仅拥有广泛关注、持续监督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信息传达失误、需要积极引导的不足。
(二)微博在民主监督中的优势1.信息时效性强,真正反映群众心声。
当今社会,媒体业蓬勃发展,媒体行业百花齐放。
其中,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规范,已逐步形成成熟业态。
但是,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媒体性质的规范,传统媒体一般在民主监督过程中,虽然也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相对网络新媒体,特别是微博等方式,自身确实存在着不足。
微博恰恰在对社会新闻的传播快速程度上,体现了充分优势。
2.以裂变式的方式,广泛传播民主监督信息。
传统的报纸和广电媒体,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的受众,但是相对于那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报纸和广电单位,更多的传统媒体单位影响力并不客观。
它们往往集中于某省,甚至某市县的范围。
社交媒体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社交媒体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它对政府公共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交媒体以其便捷、快速和广泛的信息传播特性,改变着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模式,塑造着舆论态势,也对政府的决策与治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社交媒体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社交媒体加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过去,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于传统媒体,信息受到时间、空间等限制,互动性不强。
而在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Facebook等平台向政府表达意见、提出建议,政府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政策解读、公众告知等信息,实现了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
其二,社交媒体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社交媒体平台以其强大的用户基数和信息传递效率,使得政府的政策和行政举措可以更快、更广泛地被公众了解和传播。
一条政府官方微博或推文,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海量用户浏览、转发和评论,形成舆论的扩散效应。
这种传播速度的加快,提高了政府公共管理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也进一步凸显了社交媒体在政府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其三,社交媒体丰富了政府获取公众意见的渠道。
传统上,政府获取公众意见主要依赖于公民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涉及面较窄,略显局限。
而在社交媒体的平台上,公众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与其他网友进行讨论和辩论,政府可以通过监测社交媒体上的舆情和关键词,快速了解公众的需求和诉求,进而调整政府公共管理的决策和措施。
然而,社交媒体对政府公共管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社交媒体的管理和监管力度。
社交媒体平台上存在虚假信息、谣言、恶意诋毁等不良内容的传播,这对政府形象和政策实施造成了负面影响。
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规范,整合资源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加强对谣言的辟谣工作,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新媒体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与变革
新媒体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与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受到了新媒体的深刻影响与变革。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变革。
一、新媒体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1. 提供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新媒体为政府公共关系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传播政府信息,而新媒体则包括微博、微信、博客、视频网站等多种形式。
政府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回应民众关切,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互动交流。
2. 增强政府形象塑造能力新媒体为政府形象塑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宣传成果,展示政府的工作成绩和形象形象。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公众进行互动,回应民众关切,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3. 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与参与新媒体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调查问卷、征求意见,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和决策。
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向政府提出问题、表达意见,实现与政府的直接互动。
二、新媒体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变革1.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政府公共关系的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发布信息,与公众进行即时互动。
这种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使得政府能够更加及时地回应民众关切,解决问题,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效率和效果。
2. 信息传播范围扩大新媒体的普及使得政府公共关系的信息传播范围得到了扩大。
传统媒体主要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而新媒体则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将信息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 互动交流方式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政府公共关系的互动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
传统媒体主要是单向传播,而新媒体则可以实现双向互动。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实时互动,回应民众关切,解答问题。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渠道。
政府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受到了新媒体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一、新媒体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政府公共服务的传递更加高效便捷。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政府可以将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发布在网上,市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获取所需信息。
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APP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公共服务项目等信息,市民可以通过搜索、订阅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避免了传统方式中的排队等待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新媒体拓宽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主要通过政府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渠道提供,受到时间、空间等限制,覆盖范围有限。
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限制,使得政府公共服务可以覆盖更广泛的人群。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政府可以将公共服务信息传递到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甚至国外,让更多的人受益。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各地的医生和教师,提高基层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新媒体增强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互动性新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互动性强,这为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改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市民进行实时互动,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服务。
市民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在线问答、投票调查等活动,与市民进行互动,增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然而,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新媒体的普及程度和使用能力存在差异,一些弱势群体可能无法充分利用新媒体获取公共服务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和服务不平等的问题。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影响和应对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政府公共事务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媒体的出现为政府公共事务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影响1.1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政府公共事务的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到大众,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性和广泛性。
这使得政府能够更加及时地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府公共事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1.2 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传统媒体主要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而新媒体则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政府公共事务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群。
这种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与公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1.3 公众参与度提高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公众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的机会大大增加。
公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到政府决策的过程中。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征集公众意见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提高政府公共事务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政府应对策略2.1 加强新媒体运营能力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的运营能力建设,培养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
政府可以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培训现有人员等方式,提高新媒体运营的水平和效果。
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运营规范和流程,确保新媒体的运营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
2.2 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和效果政府在发布信息时应注重信息的质量和效果。
政府应加强对信息的策划和编辑,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同时,政府还应注重信息的传播效果,通过精心设计的标题、配图等方式,提高信息的点击率和传播效果。
2.3 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政府应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在线问答、征集公众意见、举办公众听证会等方式,与公众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微”时代公共政策之“巨”变化——论微博对当前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信息化的蓬勃发展让处在这 个时代 的人们 感受到 了前 所未有的变化速度和潮流更 替。普通人 从过去科 技进 步的 被动接受者 已然成 为 当今社会 发 展 的推动 者。而微 博 , 正 是这一变化的有 力工具 。“ 微” 时代 的到 来 , 让 普通 公众 能 够以主人翁的姿态 参 与社会 发展 , 让 来 自社会 底层 的声 音 源源不断地传递 到公共 领域 里 , 一定 程度 上影 响着 公共 政
化 ‘ ‘ 微’ ’ 时代 公 共政 策 之 “ 巨’ ’ 变
论微博对 当前 中国公共政策 的影响
张 鑫
( 山东 大学政 治学 与公 共管 理学 院 , 济南 2 5 0 1 0 0 )
摘 要: 微博 由于其短 、 易、 快 的特性及 强大的互动 参与功能在 中国得到 飞速发展 , 成 为当代 中国社会 公
在社会转型期 , 中 国出现 的许 多公 共政 策 问题 本身 就
具有复杂性 , 微博的出现将这种 “ 复杂性 ” 演绎地 更加深刻 。
微博 的广泛使 用 , 使 大量 社会 公众 开始 关 注政策 问题 。加
省公众发布消息的时间 ; “ 易” 是指 微博 的操 作门槛很低 , 普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2— 0 3
一
21 一
XU EB A0
2 0 1 3年 4 月
山 东行 政 学 院学 报
J OUR NA L O F S I d 【 AN DO NG AC A DE MY O F GOV E RNA NC E
Ap r . 2 0 1 3 N0. 2 S e r . No . 1 2 3
2 0 1 3年 4月
山东行政 学院学报
J OU RN AL OF S HAN DON G AC AD E MY O F GOV E RNA NC E
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
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也逐渐向互联网化和社交化方向发展。
在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社交媒体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使用频率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社交媒体的重要性,开始采取措施积极利用社交媒体打造新形象。
中国政府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上的账号越来越多,通过发布视频、文字、图片等内容,向国内外用户传递着积极向上、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
例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多篇文章,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推广“一带一路”倡议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其次,社交媒体还为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中国政府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与全球各地的用户进行互动和对话,传播更加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
同时,中国政府还将社交媒体作为推广中国文化、旅游、商品的重要平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赢得了更多的外来投资和关注。
然而,在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社交媒体信息的互动性和瞬时性让政府难以控制信息流量,难以规避负面评论和各种流言蜚语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部分中国政府官员和机构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存在一定的自我表扬和夸大成就的现象,损害了政府形象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在社交媒体上积极推广真实、正面、立体的国家形象,加强信息披露和与用户的互动,积极回应用户的声音和需求,提升政府形象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重视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加强自我监管,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引导观众看到真实的中国,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信赖感和向心力。
总之,社交媒体时代对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只有通过勇于创新、积极应对的努力,中国政府才能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打造出更加正面、自信、开放的国家形象,引领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更高层次。
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
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也在不断地进行着。
社交媒体成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主要渠道,中国政府和机构也开始利用这一平台来推广国家形象,增加国家软实力。
社交媒体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宣传渠道。
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中国政府和机构可以直接与国内外受众进行互动,通过发布各类信息来宣传国家形象。
他们可以向用户介绍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名胜、科技创新等方面,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魅力和实力。
他们还可以发布国家政策和成果,以增加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交媒体也帮助中国塑造了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国家形象。
通过社交媒体,中国政府和机构可以展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创造力和包容性。
中国的美食、民俗活动、节日庆典等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向世界展示,增加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社交媒体也为公民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渠道,使他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参与社会讨论,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开明和民主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媒体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
由于社交媒体的碎片化特点,信息的传播往往注重短期效应和激发用户兴趣,存在一定的夸大和偏差。
这可能导致外界对中国的认知存在误解。
社交媒体平台的言论自由性也给中国形象的塑造带来了一些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不负责任的言论和恶意攻击可能会对中国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中国政府和机构需要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社交媒体时代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机遇。
通过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中国政府和机构可以宣传国家形象、展示国家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提升国际形象。
同时也需要面对社交媒体的挑战,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加强对言论的管理和监控。
只有这样,中国可以在社交媒体时代塑造出一个真实、全面和积极的国家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NO.1,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0微博时代给政府带来的新影响杨梦丹(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摘 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已经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5亿人。
2011年,微博用户年增长率为296%,使用率上升了24.9个百分点。
②微博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成为网民表达情绪、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现实社会,都迎来了一个——“微博时代”。
关键词:微博时代;政府;影响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1-0020-2一、微博带给政府的影响微博是什么?网友们做出了如下总结:1.微博是腐败的曝光机;2.微博是谣言的粉碎机;3.微博是真相的挖掘机;4.微博是自由声音的发动机;5.微博是民众微言的呼吸机;6.微博是社会空气的清洁机;7.微博是事件记录的影像机;8.微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永动机。
由于微博的原始特性,决定了它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带来了很多现实性的问题,对于政府的工作方式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微博时代带来的积极作用第一、更有利于“下情上传”中国历史的传承中,单薄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得群众与政府一直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
微博的出现,为这种“下情上传”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如果说传统媒体是党的喉舌,那么微博就是平民的话筒。
只要拥有一个账号,每个人都权利说自己想说的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
微博用户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传者,但现在他们变成传播者。
政府可以通过这个渠道了解到来自基层的消息,各种声音的言论,也为政府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这让政府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社会,从而促使政府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加科学合理。
2012年2月29日,新浪微博用户@经纬张颖发表了一条《一名癌症病人家属致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公开信》,此条微博在当天就登上了新浪微博转发榜,陆陆续续收到两万多条转发。
上海市政府看到这个微博后,市委书记俞正声就此微博所提出的问题回复了公开信。
这种做法在一方面解决了人们对医疗体制的疑问,另一方面也为上海政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负责任的形象。
这种形象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民众的信任和认可。
政府如果做到了正确的倾听、解决、应对舆论,能够使政府与民众之间减少距离感,关系更为融洽。
第二、使“上情下达”更为公开和高效微博作为一个公开的平台,不仅民众可以利用,政府也可以。
开微博,在解决问题、听民生的同时,又能成为政府上情下达的桥梁。
各种公开信息的发布,让政府的工作更透明化、公开化。
官民同时参与,可以保证对话的平等性。
2011年的“微博打拐”行动,极大的开发了官与民的潜质,官民合作才能最好的解决问题。
在微博中,官与民不是对立的,而是对等的。
目前,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还是单向传播,从媒体到受众,而微博现在的传播形式接近于一对一的双向互动,用户不仅可以收听到别人的意见,还可以与意见的发表者进行沟通。
这种互动性,使微博用户能够积极的参与话题的讨论。
第三、更好的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由于微博的“博”和“快”,以及微博的“匿名性”,在舆论监督上有独特的功效。
微博用户可以对政府以及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举报,这对中国的官员腐败行为揭露有重要意义。
“郭美美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群众的注意力从刚开始的郭美美在微博上的炫富行为,逐渐移到了对红十字会的资金使用情况产生怀疑,继而爆出更多的证据,最后导致中国红十字会不得不正视其内部存在的问题。
微博时代的到来,就要求中国政府以及执政党更加规范的进行工作。
微博中显露出来的问题为纪检监察部门提供了反腐线索,这种监督是高效且非常有必要的。
(二)微博时代带来的新问题 第一、现有的微博环境中存在隐患 目前,无论是微博的原作者,还是转发者,都不用对所传递的信息承担责任。
虽然还在国家的网络监控之中,但事实上,如果发布的信息中没有涉及“敏感词汇”,一般是不会审核信息内容的。
也就导致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信息,无论真假,无论偏颇与否,都可以在微博中发布。
微博的“可靠性弱”。
可以随心所欲的发布信息,有人认为是言论自由,是草根拥有了话语权,拥有了媒体接近权。
但实质上是利用网络中的大量信息形成社会舆论,然后利用大环境中的舆论给政府施压。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微博的传播中非常明显,多数人的态度,在微博一级级的传播中,影响下一级的人对待信息的态度,大多数人的情绪会压倒少数人,很多人在这种“被传染”的环境下,不敢再发表相反的言论和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以讹传讹的恶性循环。
另外由于微博字数限制,本身所包含的信息量其实很小,单薄的词汇、缺乏描述性的语言非常容易引发群众的猜疑和误解。
在对待社会事件的时候,容易出现被人断章取意,甚至歪曲事实的情况。
第二、微博时代对政府影响的方面 首先,已经存在的官方微博或者官员微博,很容易引发公共危机。
大连某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只关注了日本女星苍井空,溧阳卫生局局长发微博约美女开房等事件的发生不仅没发挥出官方微博的优势,反而暴露了问题,对政府的形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很多时候,政府对待危机事件的情况是:树欲静而谣言不止。
问题暴露后,杂乱无序的信息、汹涌的舆情,让很多当政者手足失措。
这些问题首先使中国政府处于“失信”状态,继而政府的态度又“失语”,最后则可能会导致“失控”。
另外,微博的运营主体并非官方,微博虽然算是新兴媒体,但它并不受国家的直接管控。
在日常的处理中主要依靠相关企业自身的监管,政府无法及时的掌握微博平台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NO.1,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1以党建示范点建设为契机 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于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实践蔡联群 章志图(温州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摘 要: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开展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创建和培育工作,对于彰显高校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推进党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高校党建创新有利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推进高校的学风建设。
高校党建创新要结合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而创新,结合网络时代的现实要求而创新,结合90后大学生的基本需求而创新。
作为首批党建示范点之一,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积极开展创新党校培养模式、创新党员考核制度、创新党员活动阵地、创新党建联系人制度、创新支部设置模式、创新党支部工作制度、创新建设支部工作品牌、创新党建进公寓制度、创新党建信息化工作等实践探索,收到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党建示范点;基层党组织;党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1-0021-3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党组织与时俱进、永褒活力的源泉。
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的高等院校,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具有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更加有效的示范作用。
2011年5月,浙江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了第一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创建和培育工作,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有幸被确定为全省首批17个高校党建示范点之一。
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认真总结基层党建经验做法,并加以深化提高,有助于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有助于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有助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高质量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有助于发挥优秀党组织的示范作用,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对于进一步彰显高校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扩大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的稳定性、安全性,在出现危机的时候也无法直接开展紧急对策。
二、面对影响政府应有的对策(一)国家宏观方面现在的中国,迫切需要对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言行。
网络监管必须要改进,不能因噎废食,在保证公民应该享有的话语权之外,更要明确规定对言论的负责性,每个人都要要为自己所说的话承担责任,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社会中的个人,都一样适用。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对所发表的言论负责的时候,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减少在信息传递中对受众的不良影响。
(二)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由于微博由企业直接控制,所以一定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管理”。
保持及时的、有效的沟通。
在可能出现危机的时候,及时的通过企业对事件进行引导;当发现虚假信息的时候,及时的辟谣;出现容易导致社会信任危机信息的时候,要查明源头,以备后用,绝对不能一味的“堵”。
(三)利用微博平台目前,有很多国家机关已经开通,并开始使用微博办公。
但从总体情况仍然处于:“信息不透明,手段不科学,态度不诚恳“的初级阶段。
政府以及机关单位,要合理的、高效的利用好微博这个平台。
利用微博的诸多优点,加强引导和管理,积极回应需求。
保持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信息渠道的通畅,最起码也要保证,在社会危机的时候,公众能够从官方获取充足的信息,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避免网络中的谣言,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出现。
(四)借力传统媒体 在微博上出现政府危机的时候,要注意与传统媒体紧密合作,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发展公共关系,借东风上位。
趁机信息公开化,换回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群众会认为是可信的、准确的真相,这就不会给谣言留下传播的空间。
(五)完善单位内部机制 政府公关是很重要的课题,目前也已经被充分认识到了。
但政府在如何去应对危机的时候,还是缺乏系统性的对策。
我认为,机关中的宣传部门应该肩负起这个责任,积极的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政府在“微博时代”中是被动的一方,所以要更努力通过微博等渠道,变被动为主动,推动事件向可控的方向发展。
另外一方面,宣传部门最好能借助微博平台,对自身形象进行必要的营销。
参考文献:[1]王颖吉,米金升.詹姆斯与李普曼大众传播研究的心理学转向 [J].新闻窗,2010(4).[2]李艳.“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公众舆论》的阅读札记[J].东南传播,2010(5).[3]蒋泽.大众传播时代拟态环境之弊[J].现代视听,2009(1).[4]曹劲松.论拟态环境的主体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09(2).[5]《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殷俊 孟育耀 维普资讯网[6]百度百科/view/1567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