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一塌糊涂~最美3D低多边形艺术作品,没有之一~
教师3d 创意设计赛获奖作品
教师3d 创意设计赛获奖作品教师3D创意设计赛获奖作品近日,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教师3D创意设计赛中,一件作品脱颖而出,荣获了大奖。
这件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并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这件作品名为《未来教育之舟》,由一位来自某小学的教师设计制作。
整个作品呈现出一个巨大的船体,船体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和细节。
船体上方是一个巨大的帆,象征着教育的力量和未来的希望。
整个作品采用了鲜艳明亮的颜色,给人一种活力四溢、充满生机的感觉。
《未来教育之舟》不仅在外观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内部设计上也别具匠心。
船内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功能。
有一个科技区,展示着最新最先进的教育科技设备;有一个图书馆区,陈列着丰富多样的图书和教育资源;还有一个实验室区,供学生们进行各种实验和创新活动。
整个船舱内部设计紧凑而合理,充分利用了空间,给人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
这件作品的设计理念是将未来教育的各个方面融入其中,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科技区的设立,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教育科技产品,提高他们对科技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通过图书馆区的设置,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知识和信息资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信息素养。
通过实验室区的建立,学生们可以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和创新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件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寓教于乐、启发思考的作品。
它通过独特而精美的设计语言,向人们传达了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展望。
它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自己学习中去,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它向教师们传递了一种教育的理念,即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这件作品的获奖不仅是对设计师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鼓励和支持。
它向全社会展示了教师们对于未来教育的关注和努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契机。
相信在这样的努力下,未来教育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多元化和富有活力。
低多边形风格在设计中的应用
百家争鸣AIJIAZHENGMINGB46 Mar. 2016 MAGAZINE低多边形设计也叫低面设计,英文译为Low-Poly。
低多边形设计最早产生于计算机三维建模,为了获得较快的渲染速度而在电脑三维图形中具有用较少的多边形面。
这种设计风格在早期三维建模和动效设计中就被广泛采用。
如果说,早期的低多边形设计是迫于当时较差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而为了渲染时相对较少的细节会缩短渲染时间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低多边形设计就已不再是为了提高渲染速度而“低边”,它更多的是具有了些许怀旧与复古意味。
与此同时,与早期的低多边形设计相反的是,低多边形设计采用较少数量的不规则多边形,打造出的是一种棱角分明,简约的晶格化艺术风格。
近二十年计算机运算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三维图形运算能力也呈几何倍增长。
以往单纯追求质感精致、圆滑的审美观也有所改变,“低多边形”这种设计风格在设计领域又流行起来。
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逐渐放弃高多边形,转而钟情于低多边形设计。
产生于计算机三维建模的低多边形风格,如今已经全面风靡于广告、产品、饰品、家具、建筑等等设计领域。
一、低多边形设计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所有的三维建模都需要借力多边形。
模型的多边形越多,细节愈加圆滑丰富。
低面建模设计与传统三维建模不同的是,它使用的多边形相对较少。
简约、棱角分明、立体为基本特征的低多边形设计给人一种封闭、冷硬的感觉。
现代计算机技术使得模型能保持高分辨率,同时,渲染技术、光照效果等使的三维模型看起来更加真实接近实体。
当然,模型使用的多边形越少,细节也就越模糊。
所以,低多边形设计风格的三维模型的细节表现上就有所欠缺。
但,正是这种光影丰富、边缘锋利以及几何诠释有机形体等诸多审美趣味的风格正好也满足了现在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要求。
它摒弃了很多装饰性的细节,但由此带来的是这种几何的棱角所传递了一种科技和通信的信息。
低多边形建模设计的代表人物是Timothy J.Rey nolds。
交大附小3D作品图片展示
我我的3D我的梦与3D的美丽邂逅作者简介杨梅,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马家中心小学教师。
喜欢绘画,钟情3D,擅长创意美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科技辅导员”,业余时间进行3D建模、剪纸和手撕画创作,独创了光影剪纸。
关于绘画的文章《闲涉丹青梦一生》于2017年2月在《教师报》发表。
她学习3D旨在传播创新教育,尽一人之微弱星火,点燃并拨亮孩子们心中的创意明灯。
杨梅老师现为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知名创客导师,同时担任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初级中学蒲公英3D创客空间校外辅导员。
她的3D作品特色是:科技艺术相融合,诗情画意咏经典,场景建模有气势,语文味浓是靓点。
她的人生格言是:诗意栖居,美美生活。
去年金秋时节,我有幸参加了交大附小的乡村教师访名校“浸入式”培训,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九天时间,但是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十三朝古都的雍容文明,交大附小教育人的儒雅敬业,尤其是氤氲于交大附小的浓浓的科技创新气息使我倍感新奇。
培训期间,交大附小以她“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给培训学员安排了丰富的科技体验活动,我最感兴趣的就是3 D 绘画和3 D 打印技术。
九天的培训,太多的感触,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
城里的孩子可以接触到国际最前沿的新兴科技,而农村的孩子目前连上一节专业的艺体课都是奢望,更别提什么高科技了。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文明的主要传播和传承者。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但我也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我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薪火相传的从教初心,所以我决定学习3D ,在家乡传播创新教育,以一人之微弱星火,点燃并拨亮孩子们心中的创意明灯。
美丽邂逅 学习初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技艺的掌握都必须勤学苦练。
正如冰心老人所言,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从去年初识3D 到现在小有所成,短短一年时间,我不仅学会了3D 绘画,还学会了3D 建模技术。
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赏析
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赏析在全球范围内,裸眼3D技术正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和观众的喜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全球26个知名的裸眼3D案例,并对其进行赏析。
1.帝国大厦“上班族之歌” 3D建筑装置艺术这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地标建筑,通过裸眼3D技术将上班族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大厦外墙上。
观众可以在不佩戴任何3D眼镜的情况下,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画面,增加了互动性和观赏性。
2.迪拜国际机场裸眼3D广告这个案例主要是将裸眼3D技术应用于机场广告牌,吸引旅客的注意力。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观看到立体的画面,营造出独特的广告效果,增加了机场的氛围和旅客的购物兴趣。
3.伦敦奥运会开幕式3D电视直播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采用了裸眼3D技术进行电视直播,使观众可以在家中观赏到逼真的奥运会开幕表演。
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增加了观看的乐趣。
4.日本东京巨蛋3D演唱会这个案例是日本东京巨蛋展示裸眼3D技术的典范。
观众可以在演唱会现场欣赏到震撼人心的裸眼3D演出,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演唱会的氛围中,增强了观看的观赏效果。
5.夏洛特爵士球场3D看台广告夏洛特爵士球场采用了裸眼3D技术制作的看台广告。
观众可以在比赛期间观看到立体的广告内容,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比赛中,增加了观看的乐趣和购买的欲望。
6.香港迪士尼乐园裸眼3D娱乐项目香港迪士尼乐园通过裸眼3D技术制作了多个娱乐项目,如3D动画电影、3D游戏等。
观众可以在乐园内欣赏到逼真的裸眼3D效果,增加了游客的娱乐体验和乐趣。
7.美国洛杉矶星光大道3D明星雕像美国洛杉矶星光大道采用裸眼3D技术制作了明星雕像,观众可以在大道上观赏到立体的明星形象。
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和观看的乐趣。
8.德国柏林电影节裸眼3D电影展映德国柏林电影节为观众展映了多部裸眼3D电影,观众可以在不佩戴任何3D眼镜的情况下观看到震撼人心的视效。
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9.上海世博会裸眼3D科技馆上海世博会设置了裸眼3D科技馆,观众可以在馆内欣赏到各种裸眼3D展示和实验。
100幅_三维立体画(压缩版)
珍藏了一些三维图片,与同趣者分享(共 76)
一个六角星一个人在游泳
戒指
(从图片外侧看,田螺)
一朵红花
一箭穿心 , 是个粉色的大心
一张中国地图
海豚穿圈
比较简单没什么不过把图立体了
佳人鱼
一个风帆 ( 样子像 )
一朵菊花
一朵花
一条近似草绳打打结的样子
立体的雪松
三个吕字型的东西
两朵花
螺旋桨
一条鱼
两条鱼
数字: 2003
数字: 99 还有澳门的标记还有
一朵花
感觉是抽象派的近似削苹果不停的苹果皮
两只恐龙
3个箭头
福倒
一片树叶
一个女人化口红
一朵花
电脑
一个锤子
一个纸飞机
一个骷髅头
春
一个各个面有洞的中空正方体
斧子劈柴
2个辣椒
2个崛起的尖的
一只袋鼠。
基于视知觉原理的“低多边形”数字艺术风格审美探析
基于视知觉原理的“低多边形”数字艺术风格审美探析摘要:“低多边形”艺术风格是近年设计作品常见的艺术设计风格,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探讨“低多边形”风格的成因、发展和特点,运用视知觉原理分析“低多边形”艺术风格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通过研究“低多边形”数字艺术风格,研究艺术风格衍变的深层次原因,使其更好地展示及应用于设计领域。
关键词:视知觉原理低多边形数字艺术风格阳光学院/吴冬原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孕育出一批独特的数字艺术风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在在动画设计、界面设计、图形图像设计中看到不少由几何多边形构成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从视觉上看起来有大量未经过细化的块面,风格硬朗、简约兼具半抽象半立体的个性特点,色调饱和度高,光感柔和。
这种风格因其外形的构成效果,被称为“低多边形”艺术风格。
这些低多边形是由折线、尖角构成的,以一种尖锐的感觉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刺激。
一、“低多边形”艺术风格的缘起“低多边形”的名称翻译来自于low polygon ,也称之为Low Poly ,Low Poly 风格也被用来描述一种低多边形构成风格的作品或者视觉效果,它的出现被数字艺术家们视为一种复古的风潮。
Low Poly 原是三维建模中的术语,在计算机运算速度较不发达的八九十年代,游戏开发者在创建三维模型的时候通过使用相对较少的面来制作的低精度模型,来实现美术效果和游戏运行速度的平衡。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硬件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数据量也成倍增长,数字艺术作品的画面精度也就越来越接近高,游戏画面力求给人以真实场景的感受,那种粗糙的棱角分明的模型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受到移动设备硬件的限制,低多边形建模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线当中,为了适应移动设备的发展,游戏开发者重新回归做低多边形的游戏美术,这种风格回归也是一种有别于旧式的块面感。
“低多边形”风格的作品虽然保留了低模、少面数和棱角分明的特点,但是却使用了新的渲染和光照手段,将物体复古地还原出来。
3.4问题解决策略:归纳-2024—2025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图形”,图1有6个基本图形,图2有12个基本图
形,图3有20个基本图形,猜想:图5有
个基本图形;
∙
教学过程
实践应用
∙
解:(1)由所给图形可知,图1的周长为:
12=1×7+5;图2的周长为:19=2×7+5;
图3的周长为:26=3×7+5;图4的周长为:
33=4×7+5;…,依次类推,图n的周长
−
第1个等式:
− ,
= − ,
− ,
…
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第6个等式:
(2)写出你猜想的第个等式
,由此可计算的结果为
;
(用含n的式子表示).
教学过程
实践应用
例2.观察以下等式.
第1个等式: × × × + =( + × + ).
教学过程
回顾反思
∙
(1)如果长方形内有100个点呢?一般地,如果长方形内有个
点呢?
(2)你还能提出并解决什么问题?
(3)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思考有什么好处?通过简单情形归纳一
般性结论,你有哪些经验?
教学过程
实践应用
∙
例1.【规律探索】观察以下等式:
=
−
第2个等式: ��
−
第3个等式: =
北师大2024版数学七年级(上)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4.问题解决策略:归纳
归纳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2017巨幅3d壁画 3d画作品
《苏州民俗风情-荷塘悦色》
万氏兄弟首次创作大型历史题材4d画《苏州民俗风情》,创作期间与当地的历史专家、 民俗专家合作,搜集了大量关于苏州民俗的资料,用错觉艺术的形式再现苏州风情, 首次创作360度环绕视觉观赏4d画,狭窄的墙面一下子变得无比宽阔,观众站在画中 360度观赏,再次打破4d画的视觉形式,历史不再孤独被欣赏,观众可以参与艺术互 动,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历史。 这幅画作充满乡村气息,能够让大家感受和村民一起在莲藕地中感受拔莲藕的乐趣。
《生命奇迹》
在日前开展的户外艺术嘉年华上,国内首对错觉艺术家万氏兄弟在新虹桥中心花园推出了最新3D地画 《生命奇迹》。此次作品主要围绕绿色、生命为主题,生命是无穷无尽,而春天是生机勃发创造力萌发 的季节,一棵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大树为汲取养分,将树根深深插入地底,连地表面都因坚韧的树根而塌 陷,作品中奇幻、惊绚的表现场景让您置身其中,会将您带到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不可思议的世界,这 就是错觉艺术的魅力,现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拍照留念。
突破吉尼斯纪录巨作《时尚之都、理想之城》
2012年2月18日,万氏兄弟(万以琚、万以珩)以全长148.63米的画作《时尚之都、理想之城》,打破了
之前创下的128.7米得记录,创世界最长3D立体地画吉尼斯世界纪录。当天上午11点。来自英国的世界吉 尼斯验证官对这幅3D地画进行了现场验证,证明了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3D地画,并且宣布“这是一项新的 吉尼斯世界纪录”,《时尚之都、理想之城》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场近万人见证了这一刻。
《黑豹归来加强版》
这是别克集团邀请为其新车君威GS·智驱豹创作的另一副震撼的3D地画,面积更大,
300方左右,地点选在北京的华贸广场,以黑豹为主题,让观众感受一下更高的气势!
涂抹在街头的艺术风暴——街头3D绘画
涂抹在街头的艺术风暴——街头3D绘画图/Edgar Müller山崩地裂、悬崖陡峭、水流湍急,往前一探究竟,仿佛站在即将坠落的悬崖边,一不小心就掉落下去,被火海吞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己是身处于城市中还是大自然?自本世纪开始,我们的眼球便常常被这样的景观冲击,然后发出阵阵惊呼。
Edgar Müller,来自德国街头绘画大师,用他手中的粉笔和五颜六色的颜料,在许多城市的街头留下大作,每次都引得一片惊呼。
完美的透视和构图,让他的街头3D 作品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2007年夏天,他在加拿大大草原艺术节上的作品几乎让他红遍全球,那幅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街头3D画《把街流变成河流》,面积达280平方米,将加拿大小城穆斯乔的一条街道变成了清澈的河流和瀑布。
那个夏天,几乎每个3D爱好者都在讨论那个美丽的“瀑布”。
2008年8月9日,为纪念德国戈尔登国际街头绘画大赛三十周年,Edgar Müller 创作了《火山》。
8月21日,他受邀为苏格兰小城Dun Laoghaire举行的“世界文化节”创作,而那件作品就是更广为人知的《冰河世纪》。
他用了3天时间,在助手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件完美的作品。
这个20岁就以再现卡拉瓦乔的《以马忤斯的晚餐》夺得戈尔登国际街头绘画大赛冠军、获得“街头艺术大师”称号的天才少年,从25岁开始正式投身街头3D 画。
他早期的作品与Kurt Wenner等类似,以经典人物和故事为主,间或有一些趣味小品。
后来,他突破局限,开始绘制大幅街头3D作品,为许多知名企业设计装置艺术。
2006年,他曾受Johnnie Walker公司邀请,到台湾为绿牌瓶子创作街头绘画,因台湾禁止在街头随意涂画,他与合作者不得不先将作品画在画布上,然后再在画布周边铺上瓷砖,造成画在街上的样子。
涂鸦文化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之后迅速波及欧洲,且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已有一群涂鸦爱好者以此为生,以独特的涂鸦艺术表现自己的主张及个性,并很快引起社会、媒体,以及主流艺术传统艺术文化界的注意,学院派艺术家随之跟进,创作方式也由原来的即兴涂抹转变为制作大型精致的卡通绘画图像。
令人叹为观止的3D画
3D街头地画在中国
2005年,国内首位3D街头地画艺术家齐兴华 (Micheal Qi)将3D街头地画艺术引入中国,他 的首张地画《漩涡》(原名:与一个坑)在--北 京(北京大学、北京鼓楼、清华大学、颐和园、 圆明园、)等地都做过现场展示,并引起了一定 规模的轰动效应。近两年他的3D地画又参加了奥 运会等展览,和在网络等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下, 3D街头地画已渐渐为大众所熟悉和接受,具备了 一定的认同度与美誉度,但总体来讲这种艺术形 式在中国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大众对这种艺 术形式仍然具有强烈的好奇感,对这种新兴的艺 术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
目录
3D街头 画 历 与发 笔3D‹[ 画绘 骤
关于3D街头地画的几个问题
3D街头 画
1:3D街头地画的历史与发 展3D街头地画的起源
• 1: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效果一直是人类视觉艺术的 焦点问题,尤其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解决该问题成为艺术进 步和艺术史书写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文艺复兴及其之后 的教堂壁画、天顶画、市政大厅、贵族寓所和别墅都成为 极好的模拟场所。3D街头地画可看作这一艺术逻辑在当 代的重要发展和延伸。所谓3D街头地画,顾名思义就是 将画作展示于地上以求得立体的艺术效果,或直接以地面 为载体进行绘画创作。3D街头地画,则将“艺术效果特 殊化”的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它以室外地面为媒介,利 用平面透视的原理,制造出视觉上的虚拟立体效果,令参 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D街头地画中的景物立体、 细腻、逼真,往往能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 1.立体画是什么视觉原理? • 立体画与普通画种比较起来最特别的地方在 于它的透视原理与普通绘画不同。正常的绘画, 画面的透视安排没有参照欣赏者本人站位的视点, 它的画面构成只是以画面本身的透视为依据,而 立体画则是参照了欣赏者的站位视点,整个画面 的构成以人的视点为视觉原点,使得立体画不仅 仅是一幅画还成为一个真实的视觉空间,欣赏者 可以融入到画面当中。站在最初设计的最佳视点 使用相机进行观看可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而 用肉眼从其他角度进行观看画面则是拉伸变形的。 只有从相机里才能正常的观看到画面的形象。这 样的对比反差会让立体画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 从而引起观者的视觉共鸣,加深观者印象。
带上你的相机,360°玩转3D魔幻展
C文化ulture视觉Vision玩转3D想体验被血盆大口的恐龙攻击的感觉吗?想在茂密的竹林里来一场空中奔跑吗?想和来自非洲大草原的大象来次亲密接触吗?想与南极的小企鹅摇摆共舞吗?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都可以在“青岛国际3D魔幻艺术展”里实现了!这个炎热的夏日,顿时被3D魔幻艺术展掀起了一股活力、斑斓的风潮。
带上你的相机,来一场眼球的大冒险吧。
当独特的裸眼3D效果遇上被“定格”的你,又将在青岛奥帆博物馆里会上演怎样有趣的故事呢……带上你的相机Take Your Camera to Visit the 3D Magic Art Show■撰文/韩海燕 图片提供/国际. All Rights Reserved.几年前,欧美一些城市出现了一种特立独行的街头艺术,行人在街上走着,好端端的路面上就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深洞”,洞口下各种土质层颜色也一并露出来,行人就如同站在“深洞”的入口,眩晕感立即涌来,这就是红极一时的由欧美艺术家创造的“地画”。
明明是一幅普通油画,为何让路人玩得不亦乐乎?因为那是现实与虚拟的巧妙结合,在这里你既是导演,又是画中的主人公。
只需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开拓你的思维,运用你的肢体语言,摆出各种妙趣横生的姿态,与画中的元素一起进入裸眼3D的魔幻世界,利用视觉在大脑半球的功能差异体验一场美妙的立体作品,让你行走在奇幻的空间,走进栩栩如生的3D魔幻艺术世界。
3D魔幻世界,共享趣味盛宴说起裸眼3D艺术,它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幻视艺术运动,艺术家们用手中的画笔配合最新的3D超维手法来绘制图案,并且辅助灯光折射的作用和新奇的创意构想,打破了二维的视觉界限,让欣赏者的视觉与平衡感产生一种错觉,并形成一种视觉认知盲点,其感知交融的冲突在瞬间形成荒谬的美感和真实感,这种艺术形式被称为是一种融合透视学、设计学、几何学及心理学的艺术形式。
这类画展也被称为新型的立体画展,是一种新颖的互动性展览,在作品的展厅内,观众可以通过巧妙的站位,进入3D视觉营造的立体空间,表现出真人和画面融为一体的奇特效果,完全打破了立体绘制与二维视觉界限,所以,这是一场既可以看得开心,又可以玩得快乐的展览。
齐兴华 3D画绘出心艺术
齐兴华 3D画绘出心艺术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7年第11期◎本刊记者王碧清在北京望京,记者见到了中国首位3D画家——齐兴华。
嘻哈的装扮,随身佩戴一只耳机,动感十足。
一副黑框眼镜,仿佛在压制着他内心的狂野和叛逆。
3月初,他受邀参加“DubaiCanva——迪拜之布”国际3D画艺术展,作为展览中唯一一名中国代表画家,齐兴华带着作品走出国门。
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迪拜。
作为中国唯一的参赛艺术家,他即兴创作的《迪拜的秋千》获得了极大的赞誉。
释放梦想的力量2004年,还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读大三的齐兴华在网上看到来自美国的一幅3D画作,瞬间,他的目光被吸引了过去。
“那画很有意思!”从特定角度看过去,画作灵动逼真,视觉冲击力令人震撼,齐兴华的声音有些兴奋,第一次看到3D画时的相见恨晚之意溢于言表。
不过,3D画种类繁复,比如3D墙面画、3D地画、3D全景画等等,画风叛逆、鲜活、多变,对于学院派的他来说,依然有些“非主流”的意味。
但新的创作方式,意味着未知和挑战,齐兴华还是决定一试。
而且,他还大胆决定,要创作一幅3D画的毕业作品。
《漩涡》——中国第一幅3D地画由此而生。
尽管最初,齐兴华的3D作品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但他却找到了绘画的方向,从此在3D艺术创作中一往无前。
四创吉尼斯世界记录2008年,齐兴华受北京奥委会邀请,创作了3D绘画《古龙今韵》。
他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画,让大家感受到中国之美。
那时的他毕业之后获得留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的机会,但在会议、程序等日常琐事的夹击下,齐兴华选择辞职。
他觉得比起担心没有收入这些“小”事,他更在意的是能否自由自在地创作。
2010年,辞职不久的他创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3D绘画——《象牙塔-屠龙街-皇帝的新装》,画面有535平方米。
之后,受万达集团邀请,齐兴华在广州再次打破纪录,创作出892平方米的《狮门峡谷》。
每一次的创作都需要比普通画作更为精准的计算和研究,齐兴华指着3D地画《古龙今韵》介绍道:“比如你看这幅画,你的直观视觉感受是这个水的平面部分很大,后端的瀑布比较小。
有趣的三维线汽车雕塑,来自英国艺术家Benedict Radcliffe
有趣的三维线汽车雕塑,来自英国艺术家Benedict Radcliffe 有趣的三维线汽车雕塑,来自英国艺术家Benedict Radcliffe 如果这样的汽车真正的投入生产,跑在大路上的话那一定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的,也会吸引很多时尚人士购买吧!吼吼!#创意设计##美术#。
爱乐活文化艺术平面设计。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437f2b33c1ad813b31074324?from=wenku/?from=wenku。
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赏析
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赏析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赏析1. 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是一座古罗马时期的露天体育场,采用裸眼3D技术,使观众能够在观看角斗士比赛时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角斗士与野兽之间的激烈战斗,增强了观赏体验。
2. 中国长城-中国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采用裸眼3D技术进行展示,使游客可以在不离开家门的情况下,身临其境地欣赏长城的壮丽景色。
通过裸眼3D技术,观众可以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和壮丽,仿佛亲身置身于长城之上。
3. 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也是采用裸眼3D技术展示的一个典型案例。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清晰地看到金字塔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伟大和神秘。
4. 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代广场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商业中心,也是一个采用裸眼3D技术展示的地方。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清晰地看到时代广场的繁忙街道和高楼大厦,感受到纽约的独特魅力。
5. 巴黎埃菲尔铁塔-巴黎埃菲尔铁塔也是一个采用裸眼3D技术展示的地标性建筑。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清晰地看到铁塔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感受到巴黎的浪漫和魅力。
6. 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一个采用裸眼3D技术展示的世界级艺术中心。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清晰地看到歌剧院的外观和内部设计,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7. 东京塔-东京塔是一个采用裸眼3D技术展示的著名景点。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清晰地看到塔的外观和周围的城市景观,感受到东京的现代化和繁华。
8. 印度泰姬陵-印度泰姬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采用裸眼3D技术进行展示。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清晰地看到泰姬陵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感受到印度古代文明的辉煌。
9. 柏林墙-柏林墙是一个采用裸眼3D技术展示的历史遗迹。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清晰地看到墙的外观和周围的环境,感受到柏林分裂时期的历史和情感。
10. 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一个采用裸眼3D技术展示的古希腊建筑群。
lowpoly风格描述
lowpoly风格描述
Lowpoly风格是一种以简化的、多边形构成的艺术风格。
它通常以有限的面数和角度来呈现物体和场景,营造出一种抽象和简约的感觉。
这种风格经常用于游戏、动画和插图中。
在Lowpoly风格中,物体的表面通常由平面多边形组成,而不是光滑的曲线或复杂的细节。
多边形的边缘会被强调出来,形成锐利的边界,从而增加了物体的立体感。
颜色也常常是块状的,使用明亮、饱和的调色板,以突出多边形的几何形状。
Lowpoly风格的特点是简洁、清晰和易于辨认。
它可以通过消除不必要的细节和细微变化来传达一个物体的基本形状和轮廓。
这种风格常常给人一种抽象和艺术化的感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爱和趣味性。
总的来说,Lowpoly风格是一种以简化的几何形状和明亮的颜色为特征的艺术风格,它在游戏、动画和插图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呈现出独特而有趣的视觉效果。
1。
三维设计作品鉴赏
第三章三维设计作品鉴赏第一节三维设计鉴赏导读“三维”是指长度、宽度与高度,因而三维设计一般是指涉及到到体积与空间形态的造型活动。
具体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包装设计和展示设计;工业设计中的手工艺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设计中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
人类最初的三维设计应属于手工艺制作,但就现代三维设计而言,其最大的推动力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批量生产与大众消费。
工业革命后,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使传统的设计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新的设计道路。
由于受到建筑风格的影响,复古思潮统治着18世纪下半叶的设计活动,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此时比较流行。
1851年,在英国举行的“水晶宫”世界工业博览会成为影响三维设计发展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次年,普鲁士人散帕尔出版了名为《科学、工业与艺术》的小册子,意识到当时艺术与工业相分离的状况,提出新艺术(艺术设计)应该建立在接受和采用机械化的基础上。
19世纪70年代,正当欧洲的设计师在为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伦理与美学以及装饰与功能的关系而感到困惑时,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已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的工业化精神。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他最先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了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1919年德国的包豪斯学校的建立是现代主义真正确立的标志。
它所确立的现代工业设计原则——在大工业基础上实现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它所奠定的现代设计教育构架、以机器生产为技术背景的现代主义美学观和艺术风格,都对世界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3-1-1)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三维设计走向成熟期。
设计理论正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设计是不说话的推销员”等简单的公式中解脱出来,成为包含技术因素、人文因素、美学因素和商业因素于一体的科学。
1961年,美国人德雷夫斯出版了《人的度量》一书,建立了作为设计师基本工具的人机学体系,人机关系也成为三维设计评价的重要内容和评价标准,功能主义大行其道。
低多边形风格在生活中的应用
低多边形风格在生活中的应用低多边形风格,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就是把东西简化成几何形状,嘿,真是个有趣的玩意儿。
你想想啊,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这个风格,像是你吃的冰淇淋,那个圆圆的球,拿在手上,感觉特别清爽。
这种风格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有趣,就像小时候玩的拼图,轻松简单又让人开心。
对了,还有那些视频游戏,你见过吗?那些角色都是用简单的多边形构成,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那种画风让人怀念,真是勾起了一堆童年回忆。
再说说家具设计,哇塞,低多边形风格也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哦!现在的桌子、椅子,很多都是用这种风格设计的,特别容易搭配,家里看起来时尚又不失个性。
想象一下,坐在一个看起来像是用几何图形拼出来的椅子上,朋友们来你家串门,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那种“哇,太酷了!”的感觉,简直不要太赞。
简单的设计让打理变得轻松,擦擦就干净了,真是懒人的福音!说到艺术,低多边形风格在这里简直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画家们用这种风格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像用色块拼成了一幅幅画,五彩缤纷,独具特色。
看着这些作品,心里总会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它不需要太多的细节,反而能让人更容易地去理解画家的心思。
一幅简单的低多边形画能比复杂的画更打动人心,像是在说:“嘿,看,我就是我!”再聊聊科技吧,嘿嘿,低多边形风格在科技产品中也大显身手。
那些手机、电脑的界面设计,很多时候都用上了这种风格,简洁明了,功能一目了然,用户体验简直不要太好。
有时候感觉,设计师们就是想让我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不用绞尽脑汁去找按钮,轻松点击就好,太人性化了!想想那种清爽的界面,看着都觉得心情愉悦,真的是好设计!低多边形风格在时尚界也能找到它的身影。
各种衣服、配饰,有的甚至设计得像个立体的几何体,穿上身,简直就像走在时尚尖端的模特。
走在街上,回头率百分百!这种风格不仅好看,还能展示个性,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有些设计师就是这样,把简单和时尚结合得恰到好处,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数字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学”与“美学”之境——以《水浒英雄孙二娘》作品为例
人文研究摘要:《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运用CG技术制作小说人物形象,是传统文化和数字艺术结合的一大亮点。
这样既重新定义了传统拍摄,又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效果,更延伸了影视、动画、数字媒体等行业的內容。
《水浒传》人物形象数字化的过程需将写意过程写实化,这种作品之间的意境转换,无论是从文字到图形,还是从写意到写实,都离不开CG技术对于文学形象的再次重构。
关键词:CG重构三维度诗意空间运用CG技术制作人物角色,是在数字插画技法基础之上运用软件真实模拟角色、场景的实用技术。
这一技术不仅可以被运用于影视和动漫行业,而且可以被用于复原一些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形象。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运用CG技术制作小说人物形象,是传统文化和数字艺术结合的一大亮点。
运用CG技术制作小说人物形象既重新图1图28势1•11定义了传统拍摄,又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效果,更延伸了影视、动画、数字媒体等行业的内容。
文章深入剖析数字艺术作为新的视觉手段在美学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期探索出一条艺术创新之路,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一、立体造型写实之美首先,笔者搜寻各种相关资料,结合数字技术中英雄人物的普遍形象(图1,2),开展人物造型设计。
传统文学著作中的女性英雄形象往往既有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气。
东方哲学讲究“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内而外的一种自我修为。
如,戴敦邦创作的孙二娘形象,以水墨写意的手法折射出东方传统文化的傲然风骨(图3)。
水浒作品人物形象数字化的过程需要将写意过程写实化,而西方美学关注外表和现象的真实,讲究对造型艺术的自由提炼和运用,以达到表现事物内在的目的。
这种作品之间的意境转换,无论是从文字到图形,还是从写意到写实,都离不开CG技术对于文学形象的重构。
笔者运用可视化的手段达到创作目的。
定位好形象设计,接下来就是重构立体数字形象模型,即建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的一塌糊涂~最美3D低多边形艺术作品,没有之一~
Mat Szulik是一位来自波兰雷布尼克的自由插画师、3D 艺术家。
在2007年至2011年曾在OS3 Multimedi做动态
设计师,2012年-2016年去了游戏公司做了艺术总监,目前一直是自由艺术家状态。
他的技能可以用全才两个字来形容。
即会3D中的建模、动画、设计、3D Max,也会概念艺术设计,动画,数字绘画,插画,动态图形以及程序和网页设计。
在众多的技艺中,最能用作品体现他厉害的地方是3D低多边形作品的表现。
就像我题目中提到的“是最美的,没有之一。
”低多边形是目
前网上比较流行的一种3D艺术表现形式。
其特点是面少,低细节,高精度渲染,后期配以柔和的光效。
大家都知道多边形建模是高精建模中一个过程,3D建模几乎都是需要借
力多边形的。
模型的多边形越多,细节也就越多。
然后,再通过3D软件的圆滑工具平滑菱角,最后定型,完成对一个物体和角色3D模型的创建。
而低面建模设计则不同,建模阶段会尽量较少的使用面来表现形体,呈现简洁,抽象的效果。
注重材质,渲染和后期的光效,塑造一种菱角,冷硬的美感。
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纸质手工艺品,感觉很复古。
目前,
大家看到的这个世界各地风景系列作品,是2015年时候为阿联酋的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创作的一组插画。
之前我们曾分享过一次,所以这次我们倒序放置。
先看最新的,然后看原来的。
从概念设计,草图到最后的成品都是Mat一个人完成,最后用Max与Vray渲染输出。
或许大家认为这种低多边形的模型,渲染上可能要简单些,其实不然,在材质上制作上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驾驭不了,很容易出现大面积块面的曝光。
另一方面对于这样一个面对成人群体观众的作品,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避免卡通化,而且要让画面给人以前卫,还不能失去其原有地点的地域风情。
上面这些是此系列的第二部分。
在2015年的时候,作者创作了第一部分。
▼
下面这幅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幅,是为一个音乐品牌创作的。
▼
这是作者作为艺术总监为一款风格独特的空战游戏创作的。
作者负责的2D,3D,建模,纹理,渲染。
▼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Mat Szulik个人作品《线》2.0版本。
▼作者个人作品Polywood V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