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智慧课堂的三个融合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一、整体构建思路在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时,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整体构建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整合教学资源。
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 构建互动学习环境。
利用智能设备和教学软件,构建一个互动性强、学习氛围好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3. 个性化学习支持。
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4. 教学管理和评估。
利用智慧教育管理系统,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1. 多媒体教学资源。
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如图书、影视、音频等,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 跨学科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科之间的融合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也能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
3. 文化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
通过语文教学,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4. 创新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一些新颖的、接地气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三、互动学习环境的构建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构建互动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这一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1. 利用智能设备和教学软件。
利用智能设备和教学软件,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和体验感。
2. 互动教学方式。
采用各种互动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同学互动等,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习效果。
4. 合作学习与分享。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教育形势也在不断改变,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啊,提升教学质量。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课内学业负担,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成长的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教育也是其中一个重点领域。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阶段,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智慧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发展目标。
本文就“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引言:提高教学效率是新课改的关键目标之一,是实现教育突破的重点。
智慧课堂主要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加强数字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的融合,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教师可从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课堂互动和教学成果反馈等几个方面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挖掘数字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互联网的诞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小信息差。
小学语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能力。
小学是学生好奇心重,探索欲望十分强烈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结合信息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当我们学习到《江南》这首诗歌时,作为教师可以很快地理解到诗歌中所描绘的江南景色和传达的人文情怀,但是学生只从字面上理解,是很难受感受到其中的意境的。
因此,教师可以搜集网络上相关的视频资源或者文字资源,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对江南景色形成一个立体的感受,能够更好的深入到文本中。
教师可以在视频播放完毕后,让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理解中的“江南”以及所见的“江南”是否一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文字中所传达的情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挖掘更多的符合教学实际的数字资源,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直接的方式去真切地感受文章的情感内涵,从而实现智慧课堂的搜检。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作者:师福霞来源:《中国新通信》2024年第10期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智慧课堂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趋势。
智慧课堂是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技术的支持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生动呈现给学生,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应用智慧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智慧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例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能对智慧课堂的认识不够充分、相关设备可能不够完善、技术应用可能不够灵活等。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智慧课堂应用效果,以推动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实践与应用一、引言智慧课堂是指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黑板板书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口头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容易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而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并通过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在智慧课堂中,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或手机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屏幕监控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课堂进行个性化辅导和互动交流。
因此,智慧课堂的实施能显著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其教学现状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兴趣。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
智慧课堂让初中语文教学增智提效
智慧课堂让初中语文教学增智提效作者:肖婷婷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23年第03期【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初中语文【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9-0093-02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智慧课堂植入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核,其交互性转变了传統语文教学容易向学生单方面灌输知识的倾向。
同时,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与知识之间的交流碰撞,知识变得更加具体,而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一、教育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内容和特点(一)教育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内容在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学生将学会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智慧课堂的引领,学生的知识获取更加明确,教师的教学也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效果。
智慧课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精简教材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明确,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二)教育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特点1.促进师生有效交流在智慧课堂建设模式下,语文课堂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探索使用互联网技术及成果,因为有些互联网上的内容,学生懂的比教师还多,教师的虚心接受能够与学生之间达到心灵上的互通;而在课下,师生之间也可以共同观看教师在网上上传的视频,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满足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需求。
2.提升语文知识的丰富性智慧课堂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新生事物使语文课堂更加灵动、富有生机。
智慧课堂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能够获取各方面更有效的语文教学资源,通过教师的有效挖掘和总结,能够筛选出更多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和身心发展要求的知识,及时更新的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要求。
3.提升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在智慧课堂模式下,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动态的交流形式,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更便捷。
基于智慧课堂的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探究
基于智慧课堂的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探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课堂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语文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
以下将详细探讨这一方面的内容。
一、智慧课堂的特征智慧课堂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情境化: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智慧课堂能够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
2. 智能化: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课堂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分析,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
3. 交互式:智慧课堂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学生可以在线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提高学习效果。
二、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在智慧课堂中,语文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体验:通过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2. 内容适配性:借助于大数据等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精准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策略,提高教学内容的适配性。
3. 教学效率:通过智慧课堂的评价功能,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施策略为了实现基于智慧课堂的语文教学评一体化,以下是几个实施策略:1. 加强技术应用:学校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优化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使评价更加公正、全面。
3. 强化师生互动: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和思考,同时也要及时回应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4. 深度融合教学与评价: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融入评价元素,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和评价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5.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智慧课堂进行语文教学和评价。
“智慧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
“智慧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1.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学习活动。
长期以来,传统语文课侧重于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讲授。
“讲课”“上课”“授课”“教学”等说法都是强调教师的“讲”,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与“受”的不平等关系。
这种教法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整体性。
2.重答案结果,轻解题思维过程。
将现成的结论性的知识、方法传授给学生,这种讲解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是一种浅层次的讲解。
以教师的浅层讲解代替学生的深层体验,就会剥夺学生感受理解产生相关情感,形成自我认识的权利,没有体现课堂的民主性和生成性。
3.重知识概念,轻能力素养提升。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们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识记背诵、静态解题技巧的训练提升,而忽视了动态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染熏陶和能力素养的培养提升,背离了新课程标准的初衷,而成了两维甚至一维目标。
4.重课堂流程,轻智慧创新乐趣。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一套流程化的教学步骤,如导入新课、作家介绍、写作背景、字音字义、整体感知、段落研读、布置作业等等。
这些教学流程和教学经验确实为模式化的教学、流程化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但是在过度强调课堂教学流程的同时,可能也忽视了启迪学生智慧,引领创新思维这一课堂最大的闪光之处。
二、“智慧课堂”给语文课带来的乐趣和活力智慧课堂借助云平台和学生平板电脑,助推语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变革,也带来课堂教学主体、教育空间的变化,推进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智慧课堂的推行,将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学习的终端,为课堂自主学习提供了更智能、更高效、更深入的环境。
借助智慧课堂的力量,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教育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而通过教师课前导学,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自主研讨提问,课下自主复习巩固等形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为提高,课堂的活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较大的提升。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锻炼了整合知识的能力,而整合知识的过程就是在锻炼自己信息收集、信息鉴别、信息提炼、信息表达的能力。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语文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优化和创新。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结合,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生动且有趣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并对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
一、智慧课堂的基本构建理念1. 科技手段的运用:智慧课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比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个性化教学:智慧课堂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下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 互动和合作:智慧课堂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智慧课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二、智慧课堂的实施策略1. 优化教学资源:积极引入优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比如动画、影视资料、网络文献等,为语文教学注入更多的生动、直观的元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助,比如智能作文评阅、智能问答系统等,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辅导。
3. 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采用游戏化教学、项目化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师培训和支持:提供针对智慧课堂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培训和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
三、智慧课堂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1. 教师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提升:智慧课堂技术的引入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支持。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智慧课堂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
智慧课堂的利用,可以让教师从微观的角度去进行某一知识点的有效讲解,从而将教学知识解析的更为透彻,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手段。
因此,致力于智慧课堂的探索,打造智能高效的学习生态环境,有利于拓宽教师教育教学新思路,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智慧课堂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
智慧课堂的利用,可以让教师从微观的角度去进行某一知识点的有效讲解,从而将教学知识解析的更为透彻,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手段。
因此,致力于智慧课堂的探索,打造智能高效的学习生态环境,有利于拓宽教师教育教学新思路,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本文就智慧课堂教学的应用展开探讨,从而带领学生开启智慧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
1、智慧课堂与语文学科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慧课堂的运用,利用视频化教学激发学生潜在的吸引力和兴趣。
通过图文结合、声音视频相互渲染等表现形式,能够快速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学生字时,可采用网络广播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应用声音、动画展示生字的结构,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此字的结构、部首、音节、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不同颜色的动画变化将字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多层次活动,从而达到认知生字的目的。
对个别没有学会的学生可通过“屏幕监控”实施分组教学的办法,达到个别指导、针对训练的目的。
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反馈信息,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从根本上实现因材施教。
2、智慧课堂与语文学科的结合,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语文课堂的效率取决于学生上课时的热情程度,语文是一门较为枯燥并且乏味的课程。
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方法,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摘要:智慧课堂是基于信息技术、没接资源、师生智慧而建立的一种全新育人生态,其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对各类智慧型、智能化认知工具的利用,来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为其个性化、多元化、丰富化学习的开展而搭建平台。
而语文学科显著的基础性、工具性、综合性特性,以及其在学生认知发展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智慧课堂在其教与学实施中的实践,更具现实意义。
基于此,教师应以深度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为铺垫,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感染力、丰富性、多元化,使学生在教师智慧性教学设计的驱使下,选用最易被自己所接受,且最为符合自身身心特性、认知规律的方式开展智慧型学习。
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认知路径。
使学生在智慧课堂的助推下,积极融入课堂生态,深度开展语文学习,以逐步达到塑造语文核心素养,获得身心健康发展的认知目的。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实践;运用;策略智慧课堂是建立在智慧教育基础上的全新教育思想,其不仅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直接运用、直观体现,更为师生智慧交融搭建了平台,创设了条件。
而通过对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可使学生语文学习的开展,由单一性、枯燥化向丰富性、多元化视域迈进。
其不仅可引领教师从微观视觉出发,借助多种智能化认知工具开启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探究,且进一步打破了时间、空间对学生认知的局限与束缚,为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学习铺设了广阔路径。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智慧课堂的打造,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方式必然会无限丰富,科学高效,且更衣促进其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与认知交互,来实现对高质量、高效能课堂生态的营造,来促进学生的认知潜能开掘,学习兴趣激发,内在涵养塑造。
因此,教师应以充分应用诸多智慧型、智能化认知辅助工具为依托,着力于对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与打造。
使教学中所涉及的诸多学习内容、语文知识,以别样视觉、多元途径迁移至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同领域,让学生在参与智慧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认知蜕变,更好发展综合素养。
融合智慧教育理念的智慧课堂探索
融合智慧教育理念的智慧课堂探索智慧课堂是一种融合了智慧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智慧课堂的概念、特点以及实施方法,并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及特点智慧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课堂与先进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实现教育教学的智能化、个性化和互动化。
其特点包括:1. 教育教学智能化:智慧课堂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和学习过程的智能化辅助,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 学习互动化:智慧课堂通过网络、平板电脑等设备,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启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学习资源丰富化:智慧课堂通过网络资源、教育软件等,丰富学习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教学评估精细化:智慧课堂通过在线测验、学习数据分析等手段,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评估和个性化的辅导。
二、智慧课堂的实施方法实施智慧课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1. 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课堂需要配备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平板电脑等硬件设施,以及教育软件、学习平台等软件设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和教学所需的工具和环境。
2. 教师培训与支持:教师是智慧课堂的核心实施者,需要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智慧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工具,提高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3. 教学内容创新:智慧课堂需要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学科知识和教育理念,设计符合智慧课堂特点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学校管理支持:学校需要提供资源支持和管理保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推动智慧课堂的全面实施和持续发展。
三、智慧课堂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智慧课堂的实施对教育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影响:1. 提升学习效果:智慧课堂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智慧课堂的阅读教学“三步九环节”教学模式
基于智慧课堂的阅读教学“三步九环节”教学模式作者:王劲松马玲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第04期我校是安徽省第二批翻转课堂项目研究示范校,在此基础上,2018年又启动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语文组学习了智慧课堂领域国内的研究成果,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理论结合实践,经过反复修正,摸索出基于智慧课堂的阅读教学“三步九环节”的教学模式,其中“三步”指课前、课中和课后。
“九环节”指课前三个环节:推送预习资料(课件、微课、预学案等)、学情反馈、设计教学方案;课中五个环节: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检测提高;课后一个环节:推送作业。
现以《赤壁赋》为例进行具体阐释。
一、课前研判学情,推送助学资料环节一:推送预学资料智慧课堂倡导以学定教,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课前展开积极主动的自学。
为了帮助学生自学,教师在课前把设计好的预学案通过平台推送给学生,同时还可推送课件、微课等助读资料。
这些资料包含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赤壁赋》助读资料1.课件将苏轼的一生特别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经历制作成课件,其中穿插类似黄州“一词二赋”的一些名作,便于学生了解苏轼其人及时代背景。
2.微课利用微课介绍“赋”的文体知识,演示有感情朗诵这篇文章。
3.预学案(1)识作者苏轼(1037—1011),字______,号__________,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饮食、服饰、金石、园林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学识广博。
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2)知背景苏轼因“________”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
这段时期,苏轼创作了三篇千古杰作——一词二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文体赋: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体。
智慧课堂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与模式构建
智慧课堂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与模式构建内容提要:智慧课堂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次全新的突破,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将“智慧”二字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改善当前教学场景中师与生、教与学的互动与体验,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元灵活。
智慧课堂应用于语文教学,优势明显。
构建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助力语文教学的推进工作,让本来枯燥乏味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智慧课堂;语文教学模式;优势;构建。
近几年,国家和省市的教育部门的教育信息化规划文件均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应以深化应用为核心,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作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大规模线上教育成为现实场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智慧课堂势不可挡。
当今社会进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培育了良好的土壤。
智慧课堂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推动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促进学习者转识为智、智慧发展。
一、智慧课堂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的能力,而智慧课堂的应用可以助力语文教学的推进工作,让本来枯燥乏味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资源整合效率化。
智慧课堂应用于语文教学能够最大限度整合教学资源,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接受到同等的教育,打破了地域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改变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智慧课堂通过体系化的模式改变以往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利用智能化的教学手段让语文知识更加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不论是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中教学工作、还是课后的查漏补缺工作都能够顺利有序且智能化地完成。
智慧课堂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智慧课堂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智慧课堂”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应用越来越多。
2018年教育部下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了积极实施智慧教育的发展战略。
这里,笔者就“智慧课堂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作一点浅显的讨论。
1智慧课堂的起步1.1概念智慧课堂的含义,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有不同的理解。
其主要核心内容是: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课堂教学内容及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对学习数据推送分析,精准掌握学情以智能调整教学策略,重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最大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真正实现优化高效课堂。
1.2智慧课堂的特点随着新技术与课堂教学不断融合发展,智慧课堂的应用更加完善、功能逐步升级,其核心特点如下。
(1)能力与情感培养。
在教学目标上以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力,同时充分体现师生情感与智慧交流;(2)课堂模式重构。
智慧课堂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数据精准掌握学生学习状况,针对性地给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3)资源共建共享。
智能云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分层分类存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上传或下载各类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4)数据分析及智能管理。
智慧课堂通过汇聚数据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完成即时评价,学科老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1.3智慧课堂的构建智慧课堂主要由“环境、模式、评价”三部分构成。
(1)智慧课堂环境的选择智慧课堂最便捷和实用的典型环境是“云-端”形式,也有“云-边-端”拓展形式。
“云”就是指智能云服务,是基于智能云提供课程资源管理、网络学科教研、学生学习空间等服务;“端”即智能终端,包括教师、学生学习终端和学校、家长管理终端。
通过“云-端”构建的基础应用环境最终目的是实现基于技术开展智慧的教与学应用、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
为此,一般学校都会考虑选用易于管理且相对固定的学习平台和终端设备来开展教学。
(完整版)解读智慧课堂
(完整版)解读智慧课堂引言概述:智慧课堂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育方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智慧课堂的概念、特点、优势、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1.1 智慧课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
1.2 智慧课堂包括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等方面。
1.3 智慧课堂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二、智慧课堂的特点:2.1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2.2 互动性教学:通过互动式教学平台,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3 实时反馈: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三、智慧课堂的优势:3.1 提高教学效率:数字化教学工具和资源可以匡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展示教学内容。
3.2 激发学习兴趣: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3.3 培养综合能力:智慧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智慧课堂的应用:4.1 在线教学平台:如MOOC、在线直播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
4.2 互动式教学工具:如智能白板、教学软件等,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4.3 数据分析和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更科学的评估和反馈。
五、智慧课堂的发展趋势:5.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教学系统将会更加智能、个性化。
5.2 融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和智慧课堂相结合,实现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5.3 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智慧课堂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模式,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总结:智慧课堂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将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智慧课堂将会在未来教育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互联网+教育”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为了对教学生态进行改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在课堂中引入很多智能设置,逐渐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于是“智慧课堂”应运而生。
“智慧课堂”通过把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使教学环境更加智能化,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改变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基于此,本文先分析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存在的问题,再阐述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语文教学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逐渐和语言课堂产生融合。
新时期的教育思想要求小学要全面推广“智慧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最终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存在的问题(一)、老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模式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其实施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
小学语文老师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念,不知道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课堂,对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认识不足。
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学习别人的技术和课件,就是不愿意自己动手做,这对老师教学质量影响很大。
而且不利于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教学。
在构建智慧课堂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目标,并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科学选定教学内容。
千万不要照搬照抄,机械地学习其它教师的教学内容,最终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难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二)、计算机设备使用寿命较短在小学语文智能教室中,由于电脑设备的使用年限较短,还有对其工作原理不熟悉,加上智能教室的硬件设备不完善,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智慧课堂的成本。
一些教师因为受技术水平的制约,不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造成教学器材的快速损耗。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很多老师对计算机的使用非常熟练,但是对于投影仪等设备就比较陌生了,投影仪如果使用不当,会严重减少其使用寿命。
教智融合,建设小学语文趣味课堂
教智融合,建设小学语文趣味课堂【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人文学科,旨在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
而教智融合理念,提倡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构建高效的“智慧课堂”。
教智融合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创造一个互动化、趣味化的空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易于进行。
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教智融合模式进行分析,探索教智融合促进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智融合、趣味课堂、教学策略前言:信息化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铺天盖地的涌现在教学课堂中,使得教智融合的课堂模式成为主流。
小学语文教学在讲解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转化,也就是说学生要在生活中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更需要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指导工作,让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因此,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智融合模式教学时构建语文趣味课堂,在提升学生语文兴趣的基础上,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同时,能够响应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通过“快乐教育”的教学模式,构建趣味化的小学语文课堂,促进小学语文教育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优势(一)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的快速改革,促使教育界逐渐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着手建设有效课堂。
所谓以学生为主体,是指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实践和反思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重要性。
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趣味化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更多合格的新时代人才。
(二)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趣味化语文课堂通过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智慧课堂”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
“智慧课堂”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等多媒体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灵活运用智慧平板,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智慧平板其实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运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应由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决定,不能仅仅为了好看好听而制作与文本无关的课件。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智慧课堂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超文本功能、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为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
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运用智慧平板,引领学生走进智慧课堂,会切实地助力语文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让孩子们在自主操作中有新鲜感和成就感,从而愿学、乐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均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一、智能书写,方便操作在传统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筆一画地板书生字,不仅速度慢,而且粉笔灰尘大,危害师生身体健康;另外,就算是语文老师,很多也无法做到书写规范,这样的识字写字教学效果并不好。
智慧课堂的“智能书写”给我们带来了福音,老师只需在白板上用手指写字,即使写得不规范,但它能进行智能转换,转换过的字美观漂亮,教师再结合这样的字进行指导,学生观察得一目了然,书写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此外,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可以借助“智能书写”立即写出词语,然后点击词语百度搜索,立即就出现词语的意思,学生掌握方便快捷,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到了高年级,课文的篇幅越来越长,如果把阅读的任务全部放在课堂上,课堂会显得特别挤。
因此,我常利用平板,将课前导学以作业的形式上传并布置,让学生先进行有支架有明确方向的预习,进行一部分基础练习;然后将自己准备的课件与练习上传到课堂教学,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直接下载,这样会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此时进行一定有针对性的提问,便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语文智慧课堂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语文智慧课堂作者:向彩霞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22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开始影响到教育理念、文化和生态。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
在此,结合智慧课堂实践给语文课堂带来的变化,谈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语文课堂如何呈现出“智慧”的特点。
一、视野开阔化教育信息化使教学应用覆盖了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了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了全体学校,丰富了教学资源。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利用泛在学习环境,选择需要的优质资源,共享丰富的信息。
例如,在教学《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一课时,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找到最新的某位校长或名人的演讲,或相关的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行对比学习。
这些丰富的共享资源,极大地拓宽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生在课堂上突然生成的问题,往往就是一个智慧的火种,教师应及时点燃它。
例如,在《离骚(节选)》一课,一位学生提出“想听听《离骚》是怎么唱的”,虽然教师事先并无准备,但是智慧课堂可以打破备课的局限,使学生的需要得到及时满足。
教师还可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楚辞的特色,感受中国传统吟唱的魅力。
二、模式创新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线上线下得以结合,也使课内课外的结合更加紧密,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教师可利用适当的教育平台、交互式一体机、移动终端等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资源,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由此而来。
在翻转式语文课堂上,教师可提前设计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制作发布相关微课或其他学习资源,也可通过网络监控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单,提高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则常采取小组合作、模拟情景、学生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深层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智慧课堂的三个融合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张五芳中文摘要:教学是一种流动的艺术,语文教学更需要追求艺术性。
文章即从语文课堂的整体出发,以“预设与生成”“整体与细部”“科学与艺术”为抓手,深入浅出地阐述语文课堂的智慧,加上教学案例的点染,巧妙地实证了课堂的融合度与艺术追求。
关键词:智慧课堂融合课堂是生命与生命遇合,思想与思想交流的所在;语文课堂更是师生生命绽放、智慧碰撞的地方!因此,语文教师本人怎样在生命课堂中调配个人才智,激发学生灵动的智慧,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预设与生成的融合那是在2007年常州市首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的答辩现场。
评委们在观赏了我预先制作的课件后,提出了质疑:“张老师,你的课件制作如此精美、完备,可见预设非常充分。
那么,在真实的课堂,你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呢?”当时,我选上了九年级的小说作品《孤独之旅》(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长篇小说的节选,约3500字。
)考虑到文章篇幅很大,所描述的上个世纪60年代苏北农村的事情。
所以,我针对文本做了充分的预设:在课堂导入时播放节选部分故事的开头与结尾的电影,一是把学生带到那个时代的农村(芦苇满地),二是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探索欲望。
而后又借助电子板书来整理文章的思路、赏析文章的写法。
于是,我这样回答评委——我想借助于曹文轩先生的观点“感觉是思维的前提”来阐述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我企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来激发的学生的两种感觉:理性思维感觉、艺术思维感觉。
理性思维的指向是“一”,即“统一认识”。
艺术思维的走向是“多”,即“多样经验”。
我借助于电子板书,主要是带领学生统一认识,明确: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描写抽象事物最佳方法是“多角度多侧面烘云托月”。
这两块板书,看似预设,但恰恰给学生余留了足够的思维空间!既然小说阅读的方法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么学生自然也就可以在课堂上有自己的阅读角度。
比如,抓住题目中的“旅”字,还可以读出“生存之旅”“希望之旅”“奋斗之旅”“梦之旅”等;而这些答案也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是符合小说的本意的。
既然描写抽象事物的最佳方法是“多角度多侧面烘云托月”,则学生就有更多的余地,从文章中寻找到其他切点来解读“孤独”的样子!这样学生对“孤独”的认识也产生了多样化的理解。
而这正是我想达到的目标:老师做一点,学生学多点。
这样理性思维感觉与艺术思维感觉互通,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就自然地揉于一体了。
二、整体与细部的融合在有限的45分钟内,教师很容易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纷繁芜杂的展示课;而究竟重点、难点是什么,自己含含糊糊,学生一头雾水。
智慧的老师,总是紧抓文本,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循序渐进式地牵引学生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面的赏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过好解读文本的关、创作构思的关。
还以《孤独之旅》为例。
基于小说的篇幅很长,我决定先从解读简约的标题入手,来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情节——(一)解“孤独”阅读全文1、(先观看一段影片导入)是的,影片给我们展示了《孤独之旅》的开头和结尾。
那你想不想知道中间部分的内容?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杜小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孤独?(学生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2、回答交流:杜小康经历了:情感孤独环境孤独生存孤独灵魂孤独(二)解“旅”字解读情节看来小康是整个被孤独包围了。
然而标题上还有个“旅”,“旅”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经历、体验)大凡旅程,总要经历很复杂的东西。
对于小康,它还是一趟什么样的旅程呢?1、老师先作个示范:它还是一趟“生存之旅”杜小康经历了“家败失学放鸭收蛋”2、请仿照老师的样子,以“之旅”为抓手,再读课文,然后与同桌讨论后形成你的答案。
学生可能的答案:(1)成长之旅:杜小康从“小学生流浪儿放鸭仔男子汉”(2)求学之旅:杜小康从“失学盼学入学勤学学成”(3)情感之旅:杜小康从“迷茫想家恐慌孤独平静坚强”其他还有如:梦之旅、希望之旅、心灵之旅等。
3、小结: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板书,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观文如看山又超越看山。
看山总是看了这边的风景,便丢了那边的景致。
观文却可以突破这种局限。
只要我们用心抓住几个合适的抓手,便可从不同角度观览全文的美景,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4、整合:大家都说得非常有道理。
老师认为它还是一趟孤独的奋斗之旅——这趟旅程的开端:走进孤独;发展:害怕孤独;高潮:享受孤独;结局:走出孤独。
这正是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
在以孤独为底色的征程中,生存的需要、求学的愿望、情感的变化促成了心灵的成长与成熟。
联系这两者的是杜小康精神从单纯走向丰盈,灵魂从孤独走向充实。
这就是孤独之旅的真正内涵。
这样,我很顺利地引领学生对小说进行了程序井然的整体阅读。
接着,我就势指着电子板书,引导学生作文本细部的欣赏——5、我们一起来观察板书,你还有什么发现?行文如爬山。
作者象一个老到的导游,牵引我们从山脚一路往上攀爬,越往高处,景色越奇越美。
老师把这种行文法叫做“爬坡式构思法”,你同意吗?6、过渡:然而老师还要告诉你的是:行文如爬山又超越爬山。
聪明的作者总是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带我们去探索一山的神秘与美丽。
如果把孤独当作一座山,这座山可不好爬,因为它是一种抽象的情绪。
作者的聪明,正在于他善于借助各种形象的东西来展示孤独的面容,这就是烘托艺术。
我们将用抓切点的方式来品读文章中的这一烘托艺术。
(三)抓切点品读烘托艺术1、老师先给大家作个示范:水:绵长的河水(小康的惆怅)狂暴的雨水(成长的舞台)辛酸的泪水(成长的见证)通红的血水(成长的代价)水为全文铺设了感伤的基调,烘托了小康内心孤独感的深重。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四人合作,挑一个你们喜欢的切点,用散文化的语言交流你的答案。
芦苇:芦苇无边芦香四溢芦丛追鸭芦根滴血(芦苇的宽阔无边,看似烘托生命的渺小,实则反衬杜小康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声音:水声鸭声牛叫或狗吠(没有)哭声大叫声(永恒的水声、偶然的几声鸭叫,越发显现出周围的寂静与空旷,越发突出小康内心的恐惧。
牛叫或狗吠则是他对家的期待。
哭声是所受的委屈与孤独的宣泄。
)其他还有:鸭群、月亮、风暴等。
这些切点为全文铺设了浓浓的感伤的基调,形象地揭示孤独的面孔,烘托小康灵魂的挺拔与意志的不屈。
可见形象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
3、小结:所以说“绘文如画山”。
作者用一支生花的妙笔,借助形象的力量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绘画孤独的真面目。
他让我们看到:正是孤独,锤炼了小康,也成就了小康!那浸透着孤独感的一切,既困扰、磨难过他,也教养、启示过他。
小康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加冕仪式。
它使我们坚信:孤独对人是有益的,它可以使强者心灵更健壮。
只有战胜孤独,才能战胜自己。
这样,我又顺利地从细部对学生进行赏读文本的能力进行了一番锤炼。
当然,被细读后的文本看似有些杂乱,于是还得回到整体。
我是这样做的——(四)评孤独品味人生意义1、小康是终于从孤独中走出来了。
后来,他怎样了呢?请观看影片。
2、在校门口做着小生意的小康,有羞涩感吗?为什么?孤独净化了他的心灵,孤独之旅锤炼了他的意志,使他敢于去面对人生的一切困难挫折。
3、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成年的小康会做些什么?4、假如你是成年杜小康,请用一句话为在座的青年朋友谈谈你对孤独价值的认识。
看,我又自然地借助两个推想题,把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对“孤独”的理解引向纵深。
“卒章显志”,我也达成了整合全文的目标。
如此,由整体到细部,由细部到整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课也就完成得特别顺畅。
三、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在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课堂里度过。
所以,每天一节课45分钟的语文课堂,对科学与艺术的追求,就显得尤其重要。
科学的设计,可以使我们赢出更多的有效时间,给学生读、品、悟、的机会。
艺术的点染,可以使我们匀出更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思、评、判的空间。
把两者结合起来,则可真正使语文课堂变成一段流动的艺术。
在《孤独之旅》的授课现场,我一方面娴熟地操作着媒体,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知、体验苏北农村的生活情景。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选择了两分半钟的电影,把学生一下子带到油麻地小学,并尽快地投入到文本的大海中徜徉。
又借助于形象的电子板书,具象地展现小说的主要情节及构思艺术,这样既节约了时间,由紧凑了教学板块。
最后把文本之外的一段电影再插进来,使学生对经历了“孤独之旅”磨练后的杜小康又有一个全新的了解,进而很好地提升对主旨的解读,也得到了人生的启迪:孤独也是一种美。
因为孤独的存在,生命才有真正的意义。
因为经历孤独,即是经历成长!而整个课件的制作,我以蓝色天空、茫茫水域、深深芦荡为背景,意境悠远;在开头、过渡、结尾处配合“乡愁”那绵长而哀怨的音乐,气氛忧伤;加上我个人清幽而略带诗人气质的语调,较为深厚的媒体素养的展现,整堂课的意境优美,可观、可赏的亮点很多。
最终这堂课获得了常州市首届教师教育能力技术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所以,科学与艺术就像两位巨人,他们从一座山的两面向上攀爬,最终在峰顶会合,并完美地融为一体。
我想,如果我们能努力尝试,在每一堂语文课上,使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时间与空间巧妙搭配、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是智慧的、灵动的、也是散发着生命异彩的课堂。
让我们共同追求!参考文献:《艺术感觉与艺术创造(上)》(曹文轩 2008百家讲坛语言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