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智慧课堂的三个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智慧课堂的三个融合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张五芳
中文摘要:
教学是一种流动的艺术,语文教学更需要追求艺术性。文章即从语文课堂的整体出发,以“预设与生成”“整体与细部”“科学与艺术”为抓手,深入浅出地阐述语文课堂的智慧,加上教学案例的点染,巧妙地实证了课堂的融合度与艺术追求。
关键词:
智慧课堂融合
课堂是生命与生命遇合,思想与思想交流的所在;语文课堂更是师生生命绽放、智慧碰撞的地方!因此,语文教师本人怎样在生命课堂中调配个人才智,激发学生灵动的智慧,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那是在2007年常州市首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的答辩现场。评委们在观赏了我预先制作的课件后,提出了质疑:“张老师,你的课件制作如此精美、完备,可见预设非常充分。那么,在真实的课堂,你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呢?”
当时,我选上了九年级的小说作品《孤独之旅》(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长篇小说的节选,约3500字。)考虑到文章篇幅很大,所描述的上个世纪60年代苏北农村的事情。所以,我针对文本做了充分的预设:在课堂导入时播放节选部分故事的开头与结尾的电影,一是把学生带到那个时代的农村(芦苇满地),二是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探索欲望。而后又借助电子板书来整理文章的思路、赏析文章的写法。
于是,我这样回答评委——
我想借助于曹文轩先生的观点“感觉是思维的前提”来阐述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我企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来激发的学生的两种感觉:理性思维感觉、艺术思维感觉。理性思维的指向是“一”,即“统一认识”。艺术思维的走向是“多”,即“多样经验”。
我借助于电子板书,主要是带领学生统一认识,明确: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描写抽象事物最佳方法是“多角度多侧面烘云托月”。
这两块板书,看似预设,但恰恰给学生余留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既然小说阅读的方法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么学生自然也就可以在课堂上有自己的阅读角度。比如,抓住题目中的“旅”字,还可以读出“生存之旅”“希望之旅”“奋斗之旅”“梦之旅”等;而这些答案也是对文本的多元解
读,是符合小说的本意的。
既然描写抽象事物的最佳方法是“多角度多侧面烘云托月”,则学生就有更多的余地,从文章中寻找到其他切点来解读“孤独”的样子!
这样学生对“孤独”的认识也产生了多样化的理解。而这正是我想达到的目标:老师做一点,学生学多点。
这样理性思维感觉与艺术思维感觉互通,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就自然地揉于一体了。
二、整体与细部的融合
在有限的45分钟内,教师很容易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纷繁芜杂的展示课;而究竟重点、难点是什么,自己含含糊糊,学生一头雾水。
智慧的老师,总是紧抓文本,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循序渐进式地牵引学生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面的赏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过好解读文本的关、创作构思的关。
还以《孤独之旅》为例。基于小说的篇幅很长,我决定先从解读简约的标题入手,来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情节——
(一)解“孤独”阅读全文
1、(先观看一段影片导入)是的,影片给我们展示了《孤独之旅》的开头和结尾。那你想不想知道中间部分的内容?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杜小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孤独?(学生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2、回答交流:
杜小康经历了:情感孤独环境孤独生存孤独灵魂孤独
(二)解“旅”字解读情节
看来小康是整个被孤独包围了。然而标题上还有个“旅”,“旅”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经历、体验)大凡旅程,总要经历很复杂的东西。对于小康,它还是一趟什么样的旅程呢?
1、老师先作个示范:它还是一趟“生存之旅”
杜小康经历了“家败失学放鸭收蛋”
2、请仿照老师的样子,以“之旅”为抓手,再读课文,然后与同桌讨论后形成你的答案。
学生可能的答案:
(1)成长之旅:杜小康从“小学生流浪儿放鸭仔男子汉”
(2)求学之旅:杜小康从“失学盼学入学勤学学成”
(3)情感之旅:杜小康从“迷茫想家恐慌孤独平静坚强”
其他还有如:梦之旅、希望之旅、心灵之旅等。
3、小结: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板书,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观文如看山又超越看山。看山总是看了这边的风景,便丢了那边的景致。
观文却可以突破这种局限。只要我们用心抓住几个合适的抓手,便可从不同角度观览全文的美景,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4、整合:大家都说得非常有道理。老师认为它还是一趟孤独的奋斗之旅——这趟旅程的开端:走进孤独;发展:害怕孤独;高潮:享受孤独;结局:走出孤独。这正是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在以孤独为底色的征程中,生存的需要、求学的愿望、情感的变化促成了心灵的成长与成熟。联系这两者的是杜小康精神从单纯走向丰盈,灵魂从孤独走向充实。这就是孤独之旅的真正内涵。
这样,我很顺利地引领学生对小说进行了程序井然的整体阅读。
接着,我就势指着电子板书,引导学生作文本细部的欣赏——
5、我们一起来观察板书,你还有什么发现?
行文如爬山。作者象一个老到的导游,牵引我们从山脚一路往上攀爬,越往高处,景色越奇越美。老师把这种行文法叫做“爬坡式构思法”,你同意吗?
6、过渡:然而老师还要告诉你的是:行文如爬山又超越爬山。聪明的作者总是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带我们去探索一山的神秘与美丽。如果把孤独当作一座山,这座山可不好爬,因为它是一种抽象的情绪。作者的聪明,正在于他善于借助各种形象的东西来展示孤独的面容,这就是烘托艺术。我们将用抓切点的方式来品读文章中的这一烘托艺术。
(三)抓切点品读烘托艺术
1、老师先给大家作个示范:
水:绵长的河水(小康的惆怅)狂暴的雨水(成长的舞台)
辛酸的泪水(成长的见证)通红的血水(成长的代价)
水为全文铺设了感伤的基调,烘托了小康内心孤独感的深重。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四人合作,挑一个你们喜欢的切点,用散文化的语言交流你的答案。
芦苇:芦苇无边芦香四溢芦丛追鸭芦根滴血
(芦苇的宽阔无边,看似烘托生命的渺小,实则反衬杜小康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声音:水声鸭声牛叫或狗吠(没有)哭声大叫声(永恒的水声、偶然的几声鸭叫,越发显现出周围的寂静与空旷,越发突出小康内心的恐惧。牛叫或狗吠则是他对家的期待。哭声是所受的委屈与孤独的宣泄。)
其他还有:鸭群、月亮、风暴等。这些切点为全文铺设了浓浓的感伤的基调,形象地揭示孤独的面孔,烘托小康灵魂的挺拔与意志的不屈。可见形象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
3、小结:所以说“绘文如画山”。作者用一支生花的妙笔,借助形象的力量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绘画孤独的真面目。他让我们看到:正是孤独,锤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