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以“一滴水”的视角,描绘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丽江的独特魅力,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他们对丽江的了解可能有限,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丽江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培养自己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2.突破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分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丽江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张丽江的图片或一段丽江的视频导入,引起学生对丽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享自己对丽江的认识和感受。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谈谈自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
一滴水经过丽江1.引言《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部纪录片,通过记录一滴水在丽江地区的流动过程,展现了丽江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本文档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介绍丽江的地理环境、水资源的重要性、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丽江的地理环境丽江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6°55′~27°59′,东经99°57′~101°15′。
丽江地势较高,海拔在2400米至5600米之间。
丽江的地形以高山之巅和江河谷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森林资源丰富。
3.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丽江地区也是至关重要的资源之一。
丽江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周边的山脉和河流。
这些水源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饮用水、灌溉水和发电水力资源,还形成了丽江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4.丽江的自然景观丽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纪录片《一滴水经过丽江》通过记录一滴水在丽江流动的过程,展示了丽江的美丽风景。
片中展现了丽江河流的奔流之势,长江和流入中国境内、大美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六大河流相交于丽江地区,形成了江河平原和大连珠段江流发育区两种典型的地貌。
此外,纪录片还展示了丽江地区的高山湖泊和瀑布。
片中呈现的虎跳峡、玉龙雪山、拉市海等自然景点充分展示了丽江地区的壮丽美景。
5.丽江的人文风情丽江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还有独特的人文风情。
纪录片《一滴水经过丽江》通过记录水滴在丽江周边小镇和村庄的流动过程,展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
纪录片中展示了丽江的古镇护城河和石桥。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市场为丽江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另外,纪录片还展示了丽江当地的人们生活方式和传统手工艺。
片中展示的丽江纳西族的传统舞蹈、刺绣工艺和茶艺表演,充分展示了丽江的独特文化。
6.结语纪录片《一滴水经过丽江》通过记录一滴水在丽江的流动过程,展示了丽江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丽江的地理环境为其景观和文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水资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3.体会并感受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水的象征意义,体会与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2.掌握水的行踪,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难点)【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云南丽江秀美风景图片。
2.导语:丽江,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风景如画,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丽江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跋山涉水,像一滴水一样,缓缓地流过丽江,去领略她的魅力与风采。
二、作者介绍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
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
2016年10月21日,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三、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
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
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
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
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四、基础知识⑴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驿道yì蜿蜒wānyán矗立chù翡fěi翠⑵解释成语矗立:高耸地立着。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说课稿《20-一滴水经过丽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说课稿《20-一滴水经过丽江》一. 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独特的游记,以一滴水的视角,讲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
通过一滴水的旅行,学生可以感受到丽江的独特魅力,了解丽江的历史文化,培养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游记这种文体不再陌生。
但游记的写作特色和技巧,以及文中涉及到的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语言、感受丽江的魅力为主,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游记这种文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增强保护自然、传承文化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语言,感受丽江的魅力。
2.突破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图片展示、视频介绍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丽江的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丽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丽江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课文中的丽江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4.欣赏语言: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游记文体的特色。
5.写作指导: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0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0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0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一滴水的视角,讲述了丽江这座古城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独特,富有想象力,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读。
但他们在文本解读、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丽江这座古城的了解可能局限于旅游风光,对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可能把握不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旨思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感受课文的诗意和审美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诗意和审美韵味,体会作者对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描绘。
2.原因:课文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需要学生仔细品味、深入挖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起旅游过的美丽古城,激发他们对丽江的兴趣。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奇妙之旅。
3.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意象、描写手法和主旨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启发。
5.展示:选取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6.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突出课文的要点和难点,采用关键词、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加深理解。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滴水经过丽江》。
在此之前,我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展现了丽江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风情。
这篇课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增强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丽江的风光片,让学生进入丽江的美丽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读写结合法: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首先,通过展示丽江的风光片,让学生感受丽江的美丽风光。
然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丽江的了解和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我将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我会注重引导学生从细节中体会丽江的美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探讨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解决疑问。
4. 写作训练: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理解之后,我将安排写作训练,让学生以“我眼中的丽江”为题,写一篇短文。
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滴水从冰川融化、流经丽江、最终融入大海的历程。
课文以水的视角观察和描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展现了丽江的独特魅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丽江的美,提高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是,他们对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不多,可能对课文中的某些描述感到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激发他们对丽江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丽江的美,提高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丽江,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
3.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他们对课文的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对丽江的向往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关注一滴水的旅程,思考水的特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简介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2. 介绍一滴水的旅程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一滴水的旅程,思考水的特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步骤1. 展示丽江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2. 提问:你们对丽江有什么了解?谁来说说一滴水的旅程是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特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讨论一滴水在丽江的旅程中所经历的变迁。
第二章:一滴水的起源和特性的探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一滴水的起源和特性,理解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一滴水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2. 一滴水的特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一滴水的形成过程和特性。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一滴水的特性和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实验演示:展示一滴水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一滴水的起源。
2. 讲解一滴水的特性,如透明度、溶解能力等,并通过实验展示其特性。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一滴水的特性和作用,探讨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一滴水的流动和变迁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一滴水从源头到海洋的流动过程,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环节。
2. 一滴水从源头到海洋的流动过程及其所经历的变迁。
三、教学方法1. 图解展示:通过图解展示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环节。
2. 故事讲述:通过故事讲述一滴水从源头到海洋的流动过程。
四、教学步骤1. 图解展示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环节,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概念。
最新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珠河中学陈楠一、说教材地位及教学目标的设定《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游记,学习时,除了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外,还要通过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同时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不同的语言风格。
本篇课文可以算是游记中的异类,不写人的游览而写水的经历,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入大江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感情饱满而含蓄,耐人寻味。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基于教材及课标要求,制定如下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
2.把握本篇游记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
3.品味作品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进入情境,跟随水滴游览丽江,通过文字来感受丽江的独特魅力。
2.合作探究,归纳文章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丽江自然景观及人文风情的热爱,感受通过文字表达感情的美好与感动。
2.引发学生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考,让我们的心灵一直在路上。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适时点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同时,注重文章整体到段、句、词的深入剖析。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如水的音乐中,朗读课文,带入情境。
《一滴水经过丽江》 说课稿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滴水经过丽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的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散文。
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这篇文章构思新颖,语言优美,充满了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文所在的单元以游记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游记作品,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同时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本文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散文学习基础,但对于游记这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此外,学生对于丽江的了解可能相对有限,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他们对丽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2)学习作者以独特视角展开描写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丽江的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一滴水的游踪。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丽江的美。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写丽江的独特构思和深刻寓意。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朗读指导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和语言之美。
2、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生字词等问题。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一、说课前的准备本课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的第二十课,题目叫做《一滴水经过丽江》。
在准备说课之前,我充分研读了教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本课的情境、课堂教学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波涛汹涌的金沙江、宁静神秘的玉龙雪山和历史悠久的丽江古城。
(2)理解一滴水的行程,认识水的宝贵,强化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总结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1)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及包容与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波涛汹涌的金沙江、宁静神秘的玉龙雪山和历史悠久的丽江古城。
(2)理解一滴水的行程,认识水的宝贵,强化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1)理解水的循环过程;(2)建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1)给学生呈现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图片内容;(2)教师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视与保护的讨论。
2.阅读学习与分析(15分钟)(1)让学生看动画片,观察“一滴水”的行程;(2)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沙江、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的风貌,理解一滴水的过程;(3)分组小讨论,学生自主总结一滴水的行程及沿途风景。
3.学习总结(10分钟)(1)学生自主总结一滴水的行程,走到百川之源,思考水是怎么形成的?水的重要性是什么?怎样保护水资源?(2)教师点拨学生在总结中的不足,引导学生加深对水资源保护的理解。
4.拓展活动(10分钟)(1)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天然美景,探讨如何保护这些环境;(2)向学生介绍西南少数民族文化。
五、教学反思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如图片引导、动画片学习、小组讨论等,旨在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一滴水的过程和沿途风景,并引导学生保护水资源、爱护环境。
同时,我也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课件教学
3.文章第四段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 写小水滴满怀憧憬,充满信心去旅行,为下文写小水滴在 丽江古城的见闻做铺垫。
4.文章第十一段,作者写道:“在这里,我有些犹豫。”一滴水 为什么会犹豫?
【答案】 丽江古城美景众多,个个都令人流连忘返,使一滴水难以 取舍,从侧面说明了丽江古城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1.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怅___惘_、__哀__伤__(_或_ : __失__望__、__遗__憾___、__怀__念__、___痛__惜的) 情感。
2.阅读第③-⑦段文字,将“故乡消失的风物”填写完整。 故乡消失的风物有:老家屋后的梅林,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妈妈 洗菜、洗衣的水井,井__边___开__着__小__花___的__龙__眼__树_,____树__下__静__卧___的__水;牛长满水草 的河渠,_____碧__绿__的_;稻充田满欧陆风情的街巷、教堂;“我”北上求学时走 过的通向江边的石阶道,_______轮__渡__起___航__的__汽__笛__声___(或___:__闽__江等的。帆影) 3.根据第⑨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 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 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 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 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 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 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B】把所有的西 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 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 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说课稿《一滴水经过丽江》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学的×××,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滴水经过丽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语文课程标准》在八年级阶段对阅读提出要求:1.加强朗读,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2.初步学会从内容、形象、情感、语言、写法等角度鉴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创造性理解。
3.能联系文化背景和生活体验,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一)单元教学要求《一滴水经过丽江》是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属于自读的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收录的五篇课文都是以.游记为主,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二)文章特点及地位《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先生写的一篇游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滴水经过漫长的等待游过丽江的一段旅程,展现了丽江的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闲的人文风情,抒发了作者对丽江的向往与热爱!作者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而是在朴素的文字中自然流淌,寓深情于质朴的语言描写中,被奉为经典,它在教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⑴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理解并积累生字、词。
理解“水”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掌握文中“水”的行踪,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学习仿写游记类作品,掌握一般游记的写法。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环保生态意识,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为保护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追求幸福人生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为有效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掌握文中“水”的行踪。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0.《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0.《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精编】一. 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是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文章以一滴水的视角,描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通过一滴水的旅行,让学生了解丽江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对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有一定的把握。
但学生在理解丽江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文章的美,同时注重对丽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培养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文章中描绘的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2.原因:文章中的描述较为抽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丽江的自然风光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想去哪里旅行?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感受一滴水的旅行历程。
3.讲解: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6.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以“一滴水”为主题的作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滴水经过丽江自然风光 -> 抽象描述历史文化 -> 具体讲解民族风情 -> 图片展示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
本课是一篇关于“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说课指导文,主要描述了一滴水从北极融雪的冰川深处,穿越世界各地,抵达丽江,欣赏到玉龙雪山背后梦幻般的风景,由此引发学生对自然美好的热忱和爱护之情。
说课要求学生在观看神奇风景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自然美好的内涵,并将它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所以说课认为这一文章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唤醒自然文明意识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课从一滴水的来源开始,从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中让学生了解到世界的繁华,并说明一滴水的变化多姿多彩。
随后,这一滴水抵达了丽江,被景区的秀美景色所吸引,学生可以欣赏到玉龙雪山背后梦幻般的风景,可以感受到宽阔的自然造景。
说课认为,此景象熔融到了学生欣赏它,感受它,臆想它的心底,此时此刻,他们既有幸存在并沐浴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中,又有深深的崇拜加上强烈的情感,每一滴水似乎都能勾起他们深深的感受;
此外,本课还关注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理解自然美好的内涵,唤醒自然文明的意识,让学生深刻知晓爱护自然的重要性,学会对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在说课时,教师可以从展示自然美景上入手,让学生欣赏了美丽的景色后,从图画中体味自然美好的内涵,并将之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总之,本课关注重视学生如何从一滴水的旅程中,真正的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并且理解到自然的珍贵,及时唤醒和引导学生对自然爱护的态度。
只要教师在说课前,能正确的认识好学生的学习特点,并适当的采取调动学生情感的方法,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可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03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行文思路,梳理“水” 的足迹;把握课文新颖的 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 这种写法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圈划、批注、朗读佳句,全 面了解丽江独特的魅力;通过品 味语言、文本细读,感受“水”视 角的情思与妙趣,进而感受作者 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丽江的喜爱, 并培养热爱源远流长的 民族文化,学会观察生 活、热爱生活,懂得记 录平凡的美好。
有了以上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很快就进入我设置的情境中,想要 快速进入文本,去探索这一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二)背景链接,走近阿来
介绍作者阿来以及阿来与丽江的情缘,交代本文写作背景。
作者介绍
阿来,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 康市,中国当代作家 。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 说创作。1994年冬,完成首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1998年,《尘埃落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 凭借《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3月,当 选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 会主席团委员 ;同年,出版长篇小说《空山》。2014年, 出版长篇非虚构作品《瞻对》 。2018年,凭借《蘑菇圈》 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2019年,长篇小说 《 云中记》创作完成 。同年,《尘埃落定》入选“新中国70年 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21年4月,担任第四届宝珀理想国 文学奖评委,同年,6月3日,担任首批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大 使。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 化传承与理解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 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
的散文,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五单元新选的一篇游记散文,这是一篇别具一格游记,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对古城丽江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进行描绘,构思新颖,视觉独特。
表现作者对丽
江的喜爱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
培养知识和技能: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风光,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重点: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难点:会作者化身为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
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
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假如自己是一滴水,经过哪些地方,看到哪些风景
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受自然凝练的语言风格
拼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鉴赏
跟随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去游览丽江,领略丽江古城的魅力。
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导入课文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
作家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
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
今天我们就来赏读这篇佳文——《一滴水经过
丽江》吧!
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主编过《科幻世界》。
代表作有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2016年,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
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
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
常高的旅行胜地。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
节奏,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
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
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
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一滴水”实际上指作者自己。
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
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中“经过丽江”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一滴水的经历)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
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很快,我就和更多
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
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
“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的经历。
)
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
3、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一滴水的游踪(以地点变换为线索安排结构)
4、.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的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游览四方街。
第三部分(16):写“我”奔向金沙江,作为一滴水,完成了游历丽江的行
(二、).再读课文,品读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
1、让学生联系文中景物描写,说说最喜欢哪出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时,教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
(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的美,这滴水向往美,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是为了去追求这美好的地方。
作者借一滴水来表述自己的心愿,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
(三、)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
(启发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学学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写作特色)
(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艘船、一辆车·······的角都来写作
板书:
这是---------------的丽江丽江游记
这是---------------的一滴水叙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