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基本特性
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二节系统的基本特性

“盲人摸象”这个成语,现在通常用来形容什么 现象?
盲人摸象现象
“盲人摸象”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事物观 察不全面,知了解一部分情况没有从系统的整体性 把握。
巴拉扎克雕像好像 少了点什么?
请问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
一堆沙子、钢材、水泥和绳索散放在一起成就没 有意义。如造成一座悬索桥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
3.2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一、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集合性) 2、相关性:(关联性) 3、功能性:(目的性) 4、环境适应性: 5、动态性:
系统的基本特性
(探究一)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基本属性,系统不是元素或部分的简 单集合相加,而是一个的有机整体 系统强调整体效应,各组成部分要服从于整体功 能和效益的需要。 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系统的整体功能是 各组分(元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于该悬挂系统,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C ) 复选题
A.可以作为汽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B.具有支撑功能,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能使汽车更好地适应多种路况
D.不利于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解析:B汽车的悬挂系统具有支撑功能,体现了系统的功能性而不是动态性。 D该悬挂系统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稳性,防颠簸也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能。
2.“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B)
A正确
B错误
系统的整体性理解1:
在用系统论分析问题的情况下, (1+1>2)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认为,木 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 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
(木桶的短板效应) 部分影响整体。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 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 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构成组织的各个 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 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的:通过本次导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系统的定义、系统的边界、系统的目标、系统的环境、系统的输入、系统的输出等方面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系统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二、导学内容:1. 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整体,这些部分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系统的关键特点包括互相联系的部分、相互影响的部分、整体性、目标性和环境性等。
2. 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是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在边界内的部分称为系统的内部部分,边界外的部分为外部环境。
系统的边界是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信息和物质交换的通道。
3. 系统的目标:系统的目标是系统运行的方向和目的,是系统运作的动力源泉。
系统的目标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在实际应用中,系统的目标应当明确并与系统的其他要素相一致。
4. 系统的环境:系统的环境是系统外部的各种条件和要素,对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产生影响。
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系统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来维持系统的稳定和良好运行。
5. 系统的输入:系统的输入是系统从环境中获得的各种信息、能量和物质等资源,用于满足系统内部各个部分的需求和实现系统目标。
6. 系统的输出:系统的输出是系统内部经过加工转化后向外界释放的结果,包括产品、服务、信息等。
系统的输出对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状态和系统整体的效果。
三、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系统的认识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对系统的概念、边界、目标、环境、输入、输出等基本特性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系统的特性展开深入思考和交流,让学生理解系统的复杂性和整体性。
4. 示例分析:设计一个系统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诊断,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点2第一章第6节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知识点2第一章第6节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在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对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包括了系统的开放性、闭合性、动态性、稳定性、层级性、多样性、整体性等。
系统的特性主要包括:1.开放性:系统与其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系统能够从环境中获取输入信息,通过处理和转换这些信息,输出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结果。
3.动态性:系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它具有发展的潜力、能力和趋势。
系统内部的要素和相互作用随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系统的状态也会随之变化。
4.稳定性:系统有一定的稳定状态,可以通过反馈机制自我调节和维持其稳定状态。
当系统内部的要素和相互作用保持稳定时,系统就具有稳定性。
5.层级性:系统具有层次结构,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每个子系统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并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子系统。
层级结构使得系统的复杂性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和理解。
6.多样性:系统内的要素和相互作用是多样化的。
系统中的要素和相互作用可以包含不同的类型、状态、关系和特征,使得系统具有多样性。
7.整体性:系统是一个集合整体,整体的性质和行为不能简单通过各个要素的性质和行为之和来解释。
系统具有的整体性质和行为是由各个要素和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研究系统的特性时,需要运用一些分析方法来深入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常用的系统分析方法包括:系统动力学、系统辨识、系统仿真、系统优化、系统灵敏度等。
系统动力学是研究系统结构、行为和动态变化规律的方法。
通过建立系统的动态方程,可以模拟和预测系统的行为和变化趋势。
系统辨识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识别系统的结构和参数的方法。
通过辨识系统的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特性和行为。
系统仿真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仿真实验,模拟和观察系统的行为和变化。
仿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和分析系统,优化系统设计和运行。
系统优化是为了达到其中一种最优目标,通过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使系统的性能和效益最大化。
贝塔朗菲总结的系统的基本特性

贝塔朗菲总结的系统的基本特性贝塔朗菲总结的系统的基本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即系统在精神、情感和行为上的基本特性,以及这些特性是如何影响和支撑系统的动态状态的。
其中,贝塔朗菲总结的这6种基本特性分别为:1)认知能力;2)适应性;3)体系结构;4)熵(序列);5)自治;6)通信。
这些特性是构成复杂系统的基础构建块,在基本的认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认知能力指的是系统的能力,能够感知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改变环境和状态,从而达到自身的目的。
举个例子,一只老鼠在它的洞穴里,能够通过不断的观察,探索和寻找,找到出路;它通过感知,理解之前所有的行为,并以此来做出它自己的决定。
适应性是指系统能够通过不断观察和响应环境的变化,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演变,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目标。
举个例子,一棵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寻求最适合自身的生长条件。
体系结构是指系统的内部结构,它是系统的支持构架,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是系统运行的基础。
举个例子,一台电脑的体系结构包括一系列的硬件组件,它们通过软件与外部的输入和输出设备相连接,进而实现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熵(序列)是指系统中的混乱程度,它是系统运行状态的有效衡量标准。
因此,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随机性,以达到最高的熵值,以保证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
自治是指系统的能力自主的决定它的活动和行为,以达到自身的目标。
举个例子,一台机器人可以自主判断和使用它的传感器来检测它自身的位置,并作出适应当前环境的行为。
最后,系统必须能够进行通信,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通信具有三种层次,即内部,内部与外部以及外部之间的通信,从而使系统能够获取外部环境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自身行动的信号。
例如,一群蚂蚁之间的沟通,它们找到食物的路径只能通过沟通的方式才能实现。
因此,贝塔朗菲总结的这6种基本系统特性,不仅是复杂系统的基础构建块,更是驱动复杂系统运作的重要动力。
它们不仅体现在各个层次的认知过程中,更是仪表系统的运行的核心特性。
3.2—系统的基本特性

相关性
• 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 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 州的一场龙卷风。”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 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 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 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 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 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目的性
汽车车速过快或过慢都会格外耗油,两者之间有 个最适当的速度,即经济速度(巡航速度)。你能 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目的性
系统都是以实现某种功能为目的的,这是区别 这一系统与那一个系统的标志。 设计和分析一个系统时,必须先弄清其目的, 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现实系统。系统 的多个目标有时不完全一致,甚至矛盾,这就需要 协调,寻求平衡或折衷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其 目的。
第二节
系统的分析
一、系统的特性
“阿波罗”登月计划
•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把 载人飞船送上了月球,飞船和运载火箭共有700 多万个零件,这些零件本身都很一般,没有一个 是新研制的,但正是这些一般的零件按照一定的 结构组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了能把人送上月球的 性能优越的飞船。
体现了系统的什么特性?
小结: 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以系统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系统的思维思考世界
巴尔扎克的塑像:
传说,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给 整体性 文学家巴尔扎克雕了一座塑像,塑 像雕好之后,大受人们的称赞,人 不能离开整体去分析系统的任何一个组成 们特别对雕塑巴尔扎克的一双手赞 部分 不绝口,都说这双手太逼真、太生 动了。罗丹听到人们的议论后,却 毫不犹豫的从塑像上砍去了这双手。
请解释:
系统基本特征

系统基本特征
系统的基本特征有:
1、群体性特征:系统是由系统内的个体集合构成的。
2、个体性特征:系统内的个体是构成系统的元素,没有个体就没有系统。
3、关联性特征:系统内的个体是相互关联的。
4、结构性特征:系统内相互关联的个体是按一定的结构框架存在的。
5、层次性特征:系统与系统内的个体之关联信息的传递路径是分层次的。
6、模块性特征:系统母体内部是可以分成若干子块的。
7、独立性特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相对独立的。
8、开放性特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又会与其它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9、发展性特征:系统是随时演变的。
10、自然性特征:系统必遵循自然的、科学的规律存在。
11、实用性特征:系统是可以被研究、优化和利用的。
12、模糊性特征:系统与系统内的个体之关联信息及系统的自有特征通常是模糊的。
13、模型性特征:系统是可以通过建立模型进行研究的。
14、因果性特征:系统与系统内的个体是具有因果关系的。
15、整体性特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超越于系统内个体之上的整体性特征。
2.3.2系统的基本特性

巴尔扎克
根据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解释表中所列的现象.
现象
原因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三个人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每个人都是 两个和尚抬水吃, 其组成要素之一,如果三人之间的协作 三个和尚没水吃. 关系处理得不好,反而办不好事情.
三个小皮匠顶个 三个小皮匠构成一个整体,整体的功
诸葛亮
能大于单独个体功能之和.
一着不慎,全盘皆 在一个系统中,局部对整体的制约,部
输
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甚至还
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丢卒保车
为了整体的利益,要敢于舍弃局部利益.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或系统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如:建筑物的梁柱关系 钢材中的碳含量的高低与强度、硬度、韧 性的关系。 案例:厨具安装
相关性: 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设计和分析一个系统时,必须事先弄清其目的,
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现实系统。 当系统存在多个目标时,要从整体协调的角度出
发寻求平衡,以获得整体上的最佳效果。
沙发VS床 床
沙发
沙发床
沙发床
沙发床
(4)动态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水中的红树林:众多的 气根,像章鱼爪一样延 伸开来。 卧地松:生活在高山上,由于风雪等阻力 而无法向上生长,只得沿地面扩张。
中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马上行动
1、谈谈“春捂秋冻”的道理。
人自身是一个系统,春天穿多一些是对冬天的 一种适应,秋天穿少一些是对夏天气候的和向 冬天过渡的一种准备。两者都是为了使人的身 体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而不致于生病。
(1)整体性:系统最基本的特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 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 (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2. 掌握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目标性、整体性和互动性等特性。
3. 能够运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互相联系的、互相作用的各种组成部分组成的整体,这些部分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和互相依存的干系。
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明确定义的边界,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实现系统的目标。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1. 开放性: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互动,系统是开放的。
系统的开放性使得系统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2. 动态性: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干系,系统是处于不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系统的动态性使得系统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3. 目标性: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通过互相协作和协调来实现系统的目标。
系统的目标性使得系统能够有序地运行,实现系统的使命和目标。
4. 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干系,系统的整体性使得系统能够协调一致地运行。
5. 互动性: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干系,系统的互动性使得系统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导学方法:1. 理论讲解:起首介绍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特性,让学生了解系统的观点和特点。
2. 实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目标性、整体性和互动性等特性。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对系统的理解和应用,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导学过程:1. 自主进修: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目标性、整体性和互动性等特性,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3. 教师点拨: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系统的基本特性》课件

负反馈
通过负反馈机制,系统能够自我调节和恢复平衡。
正反馈
正反馈机制会增强系统中的某种变化,导致系统 进一步偏离稳定状态。
系统的控制性
1
监测
监测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
2
分析
分析监测数据并识别潜在问题。
3
调整
采取措施进行调灯片课件将介绍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定义、分类、要素、层次结构、 稳定性和控制性。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整体,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系统的分类
1 物理系统
由物质组成,如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
2 抽象系统
由概念和思想组成,如社会系统和信息系统。
系统的要素
输入
系统接收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 和能量。
处理
系统对输入的信息和能量进行 处理和转换。
输出
系统将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到外 部环境。
系统的层次结构
金字塔结构
系统按照层次结构组织,较高层次的系统由较低层 次的系统组成。
网络结构
系统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变化或干扰时能够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第二节 系统基本特性

【系统思路】系统的具体目标之间有矛盾时,要从 系统的目的出发,进行协调。
4.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在分析认识系统时,不仅要看 到它的现在,还要看到它的未来, 掌握系统的发展规律,从而预测系 统的将来。
5)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 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 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并 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部各部分 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要适应环境的变 化而变化。 系统只有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 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
【系统思路】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整体效应, 必要的时候要舍得抛弃部分而保留整体。
(3)三个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三
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又说明了什么?
【系统思路】系统不是各个元素(组分)的 简单相加。如果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 互作用协调好,就能得到“1+1>2” 的效果。 反之亦然。
2)相关性
各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了系统, 从而实现了整体的功能。
(2)巴尔扎克的塑像:
罗丹的作品《巴尔扎克》
罗丹这样做的目的何在,雕塑家的这一行为 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让人们看到其它的美所在。不能离开整体去分析任何 一个组分,一个系统组织的好不好,就看它的整体功能实 现的怎样。罗丹砍去雕塑双手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注意雕像自行车为什么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
当外部环境条件变化时(路况改变-跋山 涉水,市场需求变化-舒适休闲),自行车就 必须更新换代(如增加新的功能,提高性能、 舒适度),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系统思路】要不断完善系统,使系统能适 应新的环境。
马上行动
谈谈“春捂秋冻” 的含义:
这是环境适应性的体现:由于人自身就是一 个系统,春天多穿一些是对冬天的一种适应和 衔接,秋天穿少一些是对夏天气候的衔接和向 冬天过渡的一种准备。两者都是为了使人的身 体逐渐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而不至于生病。 (随着外界气候的变化,人们必须能适应周围 的环境,借助物质资料,才能保持和恢复人的 活动。)
系统的特性

系统的特性
系统一般具有如下的特性:
(1)整体性。
系统是个整体,元素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的排列起来组成系统,从而产生出系统的特定功能。
(2)层次性。
系统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系统和元素是相对的概念。
元素是相对于它所处的系统而言的,系统是从它包含元素的角度来看的,如果研究问题的角度变一变,系统就成为更高一级系统的元素,也称作子系统。
(3)目的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一定的目的或目标。
(4)稳定性。
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5)突变性。
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6)自组织性。
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7)相似性。
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系统具有相似性,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8)相关性。
元素是可分的和相互联系的,组成系统的元素必须有明确的边界,可以与别的元素区分开来。
另外,元素之间是相互
联系的,不是哲学上所说的普遍联系那种联系,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联系。
(9)环境适应性。
系统总处在一定环境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系统和环境之间总是在发生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系统基本特性

山地车采用了结实的车架和避震结构,能 “翻山越 岭”,经受颠簸,适合各种路面,环境适应性强。
汽车在雪地行走轮胎要加链条,这是为什么?
一般汽车在雪地上会因为打滑而无法正常行走, 因此在轮胎上加链条是起防滑作用,使汽车环境适 应性增强。
马上行动
1、谈谈“春捂秋冻”的道理。
人自身是一个系统,春天穿多一些是对冬天的一种适应,秋
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系统最基本的特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 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
下所没有的。
如一堆沙子、钢材、水泥和绳索散放在一起成就没
有意义。如造成一座悬索桥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
整体性:非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 例:一支球队
系统内部的协调和配合状况,直接影响系统整体功 能的实现。
案 例 分
思考:请分析王维家的厨房装修与厨具安装出 析 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忽视系统的相关性,家庭装修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 程,各项工作乊间、各种设施乊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它 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只有从它们的相关性出収,处理好 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事半功倍。
运用系统的观点,你会如何设计厨房的装修?
过度収展畜牧业,导致绿洲变成荒漠。
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当地政府颁布了禁止大量捕杀野狼的 法令,这是什么道理?
狼捕杀羊、野兔等食草性动物,使其数 量减少,从而起到保护植被的作用。
系统思路:系统的各个元素、组分的变化会对其他的元素、 组分起影响。
生态系统的相关性
(3)目的性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设计和分析一个系统时,必须事先弄清其目的,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为文学家巴尔 扎兊做雕塑时大受人们的称赞,特别
3,21系统的基本特wh

一,整体性
• 怎样评价系统 • 要素对系统的作用 • 怎样评价要素
整体性案例
1为什么钢筋混凝土有强大的功能? 2单个网眼能抓到鱼吗?
3,剪子功能大于刀子
例4,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 载火箭是由700多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都 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 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功能? 各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了系统,实现 了整体的功能。
例7,木桶效应
•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 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 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 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 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 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 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 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例5,巴尔扎克的塑像:
罗丹的作品
罗丹这样做的目的何在,雕塑家的这一行
为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系统思路】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整体效应, 必要的时候要舍得抛弃部分而保留整体。
例6, 辩论:在一个系统中,各要素好,则整 体性能是否好? ①某球队有的是球星,但他们各打各的,最终这个 球队打不赢一支普通的球队。说明了什么? 谈一谈世界杯足球赛 ②某校毕业班学生学习很紧张,有一位教师为了提 高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他充分利用自习、晚修等 时间给学生补课。请你谈谈他的做法是否正确?为 什么?
例8,订纽子的故事
例8,带开关的插座
9,领兵布阵
10武松与方腊
• 武松为什么断了一只胳膊?
11纸牌实验
• 视频
3,系统的基本特性
系统的5个基本特性有:
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标性 4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A,系统是一个整体,他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简单 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 状态下所没有的。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 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1,评价一个系统好不好,要看整体功能。 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 和。(对于有效系统而言)1+1》素或整体的功能的发挥。 3,评价一个要素好不好,不能离开整体,要看要素 对实现整体功能的作用。可以取舍一些对整体功 能有害的要素。
通用技术第三章:系统的基本特性课件

4.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于运动变 化和发展之中。
有助于使我们不仅看到系统的现状,而且看到 系统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预测系统的将来,掌握 系统的发展规律.
5.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 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 系统特性的改变,并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 系统内部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
系统的基本特征
复习
1.系统含义: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 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 要素:是构成系统最主要的元素. 部分:是相对于系统的整体而言.
2.构成系统的三个条件 : 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 分)才能组成系统. 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按照一 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系统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 能中所没有的.
本节小结
系统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性 5.环境适应性
1.骆驼的双峰的储蓄功能是为了在干旱的 沙漠中生存;北极熊身上厚厚的毛和脂肪的 保暖作用是为了在寒冷的北极生存;竹节虫 与树枝相似的体态的隐蔽作用是为了不易让 捕食者发现。这主要说明了系统具有( ) A.目的性 B。整体性 C.相关性 D.环境适 应性 2.如果把主板、显卡 CPU、显示器、键盘、 鼠标、硬盘、内存条等材料散放在一起没什 么意义,但如果将他们有机的组装成一起, 就变成一台电脑,这体现了系统的 ( ) A.整体性 B.动态性 C.目的性 D.适应性
3.从系统的基本特性看,区别收音机和电视机的主要标 志是 ( ) A.系统的整体性 B.系统的目的性 C.系统的相关性 D.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4.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人心齐 泰山移”, 这主要说明了系统具有( ) A.目的性 B.整体性 C.相关性 D..环境适应性 5、“你的眼睛只有长在你的脸上才漂亮啊。”这话体现 了系统的(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 适应性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导学案》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2. 掌握系统的开放性、目标性、动态性、辨识性、整体性等基本特性。
3. 能够运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部分组成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以实现某种目标或功能。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1. 开放性:系统与外部环境互相作用,接受外部输入并产生输出。
2. 目标性: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或功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运作。
3. 动态性:系统是处于不息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4. 辨识性:系统有明确的边界和组成部分,可以被识别和区分。
5. 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大于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部分之间互相作用形成系统的整体性。
导学过程:一、系统的定义(10分钟)系统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进修系统?请同砚们思考并回答。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30分钟)1. 开放性:请列举几个例子,说明系统如何与外部环境互相作用。
2. 目标性:请思考一个系统(例如学校),它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系统需要做哪些事情?3. 动态性:举例说明一个系统如何表现出动态性。
4. 辨识性:请画出一个系统的边界和组成部分,说明系统的辨识性。
5. 整体性:请诠释为什么系统的整体性大于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三、系统的应用(40分钟)1.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例如交通拥堵),运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该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小组讨论,展示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导学总结:系统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希望同砚们通过今天的进修,能够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特性,能够灵活运用系统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进修系统的应用和拓展。
贝塔朗菲总结的系统的基本特性

贝塔朗菲总结的系统的基本特性穆勒贝塔朗菲(MoritzBethaloff)是一位杰出的德国物理学家、系统理论家,他提出了一套基本的系统特性,用来帮助更好地理解系统的本质特性和机制。
他的理论模型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指导设计和管理各种系统。
贝塔朗菲总结的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复杂性、灵活性、智能性、分离性、整合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可更新性和可操纵性。
首先,复杂性表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元素和关系组成。
这些元素之间有着许多相互关联的关系,为管理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
其次,灵活性指系统需要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以满足新的环境、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系统的能力也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管理者需要经常对其进行修改和更新。
第三,智能性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系统行为的特征,表明系统能够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处理复杂的问题。
智能性提供了系统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基础,管理者需要经常更新系统,以使其具有最新的技术。
第四,分离性表明系统可以将不同的功能和组件分开,以减少耦合度,减少管理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第五,整合性表明,系统组件可以被有效地整合起来,获得最大的效率和可靠性。
第六,开放性表明系统可以被其他系统访问,以实现跨系统的组合和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功能性和成效。
第七,可扩展性表明系统可以通过增加组件或实施新技术来提高其功能,并以此来应付面临的新挑战。
第八,可更新性表明系统可以定期更新,以保持最新的技术和功能,从而满足新的环境、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最后,可操纵性表明系统可以被管理者操纵,以满足其期望的行为表现,从而获得良好的成效。
贝塔朗菲总结的系统的基本特性为系统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用来理解系统的本质特性和机制,并利用这些特性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务必重视系统的复杂性、灵活性、智能性、分离性、整合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可更新性和可操纵性,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本质特性和机制,并积极有效地管理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的基本特性》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的地位及作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是广东科技出版社,《通用技术》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共分2个课时,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已经对系统及系统的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对系统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而且也为以后系统的优化、系统的设计等教学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实验探究,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理论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系统的基本特性
难点:应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问题
四、教学设计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和设想,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一)新课引入:(2分钟)
复习:大千世界,系统无处不在。
什么是系统?教师拿出自己的手机,问:老师的手机是一个系统吗?为什么?
学生:因为它满足了构成系统的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第二,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这个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
问:那么系统有什么特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系统的基本特性。
(二)新课教学:
1、学生阅读教材:系统的基本特性,初步认识系统的基本特性。
(3分钟)
2、师生一起来探究系统的特性。
(25分钟)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
(1)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700多万个零件组成。
这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功能?(各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了系统,从而实现了整体的功能。
)(2)传说,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给文学家巴尔扎克雕了一座塑像。
塑像雕好之后,大受人们的称赞,人们特别对雕像上巴尔扎克的一双手赞不绝口,都说这双手太逼真、太生动了。
罗丹听到人们的议论后,却毫不犹豫地从塑像上砍去了这双手。
罗丹这样做的目的何在,雕塑家的这一行为给你以怎样的启示?(让人们看到其它的美所在。
不能离开整体去分析任何一个组分,一个系统组织的好不好,就看它的整体功能实现的怎样。
罗丹砍去雕塑双手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注意雕像的整体,而不仅仅是注意这双手。
)
1)整体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他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如一堆沙子、钢材、水泥和绳索散放在一起成就没有意义。
如造成一座悬索桥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
学生活动2:
(3)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当地政府颁布了禁止大量捕杀野狼的法令,这是什么道理?(狼捕杀羊、野兔等食草性动物,使其数量减少,从而起到保护植被的作用。
)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或整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系统的各组分或元素只要有一个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元素和组分实现其功能。
相同的道理,为了使野生动物园的羚羊更有活力、生命力更强,可以引进狼或豹子等肉食动物。
学生活动3:
(4)人们为什么要发明自行车?自行车为什么要有刹车功能?自行车的作用是提高速度,使人们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而刹车的作用却是减速,两者相矛盾。
为什么还要刹车呢?(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如下陡坡),行车速度和安全要求这两个具体目标产生了矛盾,就得通过刹车来减速,进行协调,从而保证自行车更好地到达目的地。
)
3)目的性
系统都是以实现某种功能为目的的,这是区别这一系统与那一个系统的标志。
设计和分析一个系统时,必须先弄清其目的,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现实系统。
系统的多个目标有时不完全一致,甚至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寻求平衡或折衷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其目的。
学生活动4:
(5)家用电冰箱不能紧贴墙壁放置,汽车在雪地行走轮胎要加链条,这是都为什么?(冰箱放置与墙保持距离,目的是有一个适当的散热空间,从而保持正常工作。
一般汽车在雪地上会因为打滑而无法正常行走,因此在轮胎上加链条是起防滑作用。
)
(6)自行车为什么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
(当外部环境条件变化时(路况改变-跋山涉水,市场需求变化-舒适休闲),自行车就必须更新换代(如增加新的功能,提高性能、舒适度),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
4)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并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部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系统只有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
(7)一块石头看起来是静止的,可时间长了也会风化。
5)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是动态的,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静止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系统是不存在的。
任何系统都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只是有的系统表现的不明显。
3、反馈
思考:下列事例体现了系统的什么特性?
(1)人们往往希望汽车跑得又快又省油,但车速过快会格外耗油,有个折中的最适当的速度叫经济速度,最省油。
(2)过度发展畜牧业,导致绿洲变成荒漠。
(3)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要经常给机械手表上链,即上发条。
(6)春捂秋冻。
五、教法与学法
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自学——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归纳总结”循序渐进的综合启发式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能积极的活跃起来。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系统与设计
第二节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系统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动态性
七教学反思
1、首先,教师自己要加强技术素养的修养,要在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多钻研,多探索,吃透《课标》和教材,以增加自己的“技术”面。
2、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通用技术课的教学,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效率更具有极大的优势,也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
3、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和思想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创造性地实践,让其施展才华,大显身手,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畅谈设计方案,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最大发展,学生的“技术素养”也在无形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