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思想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思想概述

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

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痛斥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为

“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批评甚烈。其对孔子思想有所损益,政治思想中突

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 ,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并非完全偶然。

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

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宇宙

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一、天道观

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

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

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荀子 ?天论》)。

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

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 ?天论》)。

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强本而

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 故明

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 ?天论》)。

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

而用之”的控制、发行、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

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

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

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 ?天论》)。

荀子的这一系列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

一帜,它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二、认识论

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 ?解蔽》 ),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 (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 (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心”(思维)是认识的重要阶段,“也心,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荀子?解蔽》)。认为,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蔽”的形式很多,有:“欲为蔽,恶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

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 ?解蔽》)要解蔽就须“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之谓虚”(《荀子 ?解蔽》)。

如做到了“虚壹而静” ,也就可以达到“大清明”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

以为“行”高于“知”,“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 ?儒效》)。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荀子强调“实”是“名”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制

名以指实”(《荀子 ?正名》)的观点。

三、人性论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

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

可事, ,, 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 ?性恶》),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

劳而欲休”(《荀子 ?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 ,“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 ?性恶》)。而人性的“善”则是

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 ?性恶》)。“善”

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

者也 ,,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 ?性恶》)。

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

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 。“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

伪则性不能自美” ,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荀子 ?礼论》)。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

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四、礼论

“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

荀子提出,“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

分界”,“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

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

也。”(《荀子 ?礼论》)荀子认为,“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 、“送死”、“祭祀”、“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 (“养人之欲”)和“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

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 ,同时也

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饰,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荀子 ?礼论》)

五、教育观

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

性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能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 ?劝学》)。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 ?劝学》)。

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 ?劝学》)。荀子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居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并强调“学”的目的就在于“为”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 ?劝学》)。

荀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兼通诸经,应劭《风俗通》螳臂当车谓:“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清儒汪中著有《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 ,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荀子是先秦非常重

要的儒学家、大学者,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其地位比较高,但自宋代以后,理

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来。但荀子的思想

学说还是具有颇为深广的影响,如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

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