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三化学元素周期律.docx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到8]。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稀有气体突增)]。

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起着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正价+1→+7;负价-4→-1,稀有气体为零价]。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说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周期性变化不是机械重复,而是在不同层次上的重复。

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突然变大是同稀有气体原子半径测量方法与其它原子半径的测量方法不同。

O、F没有正化合价是因为它们非金属性强。

例题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顺序排列的是:A、Na、 Mg、 AlB、Cl、 S、 PC、Be、N、 FD、Cl、 Br、 I解析:Na、Mg、Al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A 错误则B正确,Be、N、F无规律比较,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D正确。

答案:B、D。

二、几种量的关系(1)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2)|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例2、元素R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 2n -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解析:由H n RO 2n -2知R 的最高价为+(3n -4),R 在气态氢化物中为负价:-[8-(3n -4)]=-12+3n 。

三、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1)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A12O 3A12O 3+6HCl=2AlCl 3+3H 2O A12O 3+2NaOH=2NaAlO 2+H 2O(2)两性氢氧化物:既能跟酸起反应,又能跟碱起反应的氢氧化物。

例:Al(OH)3, 2Al(OH)3+3H 2SO 4=Al 2(SO 4)3+6H 2O A1(OH)3+NaOH =NaAlO 2+2H 2O 四、重点、难点突破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的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半径从左至右渐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如:Na>Mg>Al>Si ;Na +>Mg 2+>Al 3+。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注:①元素重要化合价的变化中O一般无正价,F无正价,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关系;②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仅适用于非金属元素)③金属无正价④有些非金属有多种化合价,如:C元素有+2,+4,-4价(在有机物中也可以有-3,-2,-1价);S元素有+4,+6,-2价;Cl元素有-1,+1,+3,+5,+7价;N元素有-3,+1,+2,+3,+4,+5价。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这种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c.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比较1:①镁与2mL1mol/L 盐酸反应②铝与2mL1mol/L 盐酸反应32222l 6l 2l l 3g 2HCl MgCl H A HC A C H ↑↑+=+反应比较容易M +=+反应更加容易所以金属性:l Mg A > 比较2:⑴钠与水反应(回忆)⑵镁与水反应【实验5-1】2222222()22()Na H O NaOH H Mg H O Mg OH H ++↑++↑冷=碱性:2aOH Mg(OH)N >金属性:Na Mg Al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非金属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如果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容易且稳定,则证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反之,则非金属性较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l r F C >>B >I对于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如2i l S P S C 、、、等非金属单质与2H 反应渐趋容易,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432i l S H PH H S HC <<<上述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2334244i l H S O H PO H SO HC O <<<非金属性:i l S P S C <<< 结论: a g l i l N M A S P S C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5)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二轮复习】专题十二二轮专题之元素周期律表doc高中化学

【二轮复习】专题十二二轮专题之元素周期律表doc高中化学

【二轮复习】专题十二二轮专题之元素周期律表doc高中化学课题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考纲要求〔1〕把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

〔2〕以第3周期为例,把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把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重、难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基础知识1、元素周期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元素周期律,事实上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1〕结构第1周期:________种元素三个短周期第2周期:________种元素第3周期:________种元素周期〔7个横行〕第4周期:________种元素三个长周期第5周期:________种元素第6周期:________种元素一个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__________个主族〔含短、长周期元素〕:ⅠA 族-ⅦA族__________个副族〔只含长周期元素〕:ⅠB族-ⅦB族族〔18个纵行〕_________〔包括8、9、10三个纵行〕:Fe、Co、Ni等9种元素_________:He、Ne、Ar等6种元素(2)应用①推测元素的性质:常见的题目是给出一种不常见的主族元素〔如砹、碲、铋、铅、铟、镭、铯等〕,或尚未发觉的主族元素,估量该元素及其单质或化合物所具有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依照该元素所在族的其它元素的性质,找出递变规律加以估量。

②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查找物质〔农药、半导体、催化剂等〕。

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1)电子层数=________________(2)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核内质子数=______________(4)负价绝对值=8-____________〔限ⅣA-ⅦA〕4、〝位-构-性〞之间的关系结构――核电和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周期、族――位置性质――物理性质,元素、单质、化合物、离子性质5、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依照原子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元素周期律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 H2SiO3 (含氧酸)酸 弱酸 性强弱
H2SO4 强酸
元素周期律
通过上表分析,能得出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与 非金属性变化情况如何?
元素周期律
14Si 15P 16S 17Cl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SiO2 P2O5 SO3 Cl2O7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元素周期律
2、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Mg的是:( BC )
A、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Mg最外层有2个电子
B、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
C、碱性NaOH >Mg(OH)2
D、 Na不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
元素周期律
3、已知铍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铍的核电荷数大于硼的核电荷数 B. 铍的金属性比锂强 C. 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弱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碱 性
NaOH 强碱
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 氢氧化物
结论: Na Mg Al
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律
Si 单质与氢气反 应的条件 高温 P S 加热 Cl
磷蒸气 与氢气 能反应
H3PO4 中强酸
光照或点燃时 发生爆炸而化 合
HClO4 最强酸(比硫 酸酸性强)
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1.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律
对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进行研究,是 否发现某些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 布呈周期性变化。(由1-8)
元素周期律
+1
0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一节课时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二、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与结构1.原子序数(1)含义:按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为周期。

(2)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横行)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

②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分类(3短4长)短周期:包括第一、二、三周期(3短)。

长周期:包括第四、五、六、七周期(4长)。

(2)族(纵行)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②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③分类④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第ⅠA 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 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ⅣA 族:碳族元素;ⅥA 族:氧族元素。

课时2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1.原子结构(1)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__1__。

(2)递变性:Li ―→Cs ,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3.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用R 表示碱金属元素)单质R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如Cl 2+2R===2RCl 与水反应:如2R +2H 2O===2ROH +H 2↑与酸溶液反应:如2R +2H +===2R ++H 2↑化合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ROH ,且均呈碱性。

(2)递变性具体表现如下(按从Li→Cs 的顺序)①与O 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如Li 与O 2反应只能生成Li 2O ,Na 与O 2反应还可以生成Na 2O 2,而K 与O 2反应能够生成KO 2等。

(完整word版)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完整word版)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圆满word 版)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精华版),1 / 1湖南省长郡中学远程管理学校资料§— 9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俄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跟着原子序数的递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跟着原子序数的递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

一、元素周期表的构造第一周期 2周期数 =电子层数短周期第二周期 8第三周期 8周期第周围期 18长周期第五周期 18第六周期 32(镧系)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不圆满周期 第七周期( 32)(锕系)主族( 7 个) Ⅰ A~ Ⅶ A 主族元素中: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族序数(除 O 、 F )族副族( 7 个)Ⅰ B~Ⅶ B第Ⅷ族 ( 1 个)三个纵行 (最高价 + 最廉价)绝对值 = 80 族 ( 1 个)罕有气体元素(从第四主族出现负价)二、元生性质的递变规律非金属性最强(小大F非 最原子半径变小金高属非金属性加强( ( 大价元非 非氧 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加强最素金 金 化高气 原 (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坚固性加强)属 属物 金 价态 的 属 子元 元 氧氢 半素 素水 性化化 径气 气 原 非化 增物物 变态 态 子 金物 强的的 大氢 氢 半 属的水稳化 化 径 性碱化定物 物 变 增 性 原子半径变大物 性的 的 小 强增的减 金属性加强酸 稳 强酸弱大性 定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加强性)减 性(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坚固性减弱)弱 增增Cs强) 强大小)金属性最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主族R 金属 R(OH) x元素R→R 2O xR 非金属H 8-x RO 4 元素气态氢化物H 6-x RO3非金属→ H x R ( RH x ) X 代表元素最廉价的绝对值R元素怀化市长郡湖天中学、怀化市第一中学、怀化市第五中学。

元素周期律总结

元素周期律总结

★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

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 族 二、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①七主七副两特殊,三短三长一不全1.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氧化性)递减,非金属性(还原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2.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周期 第七周期 (26)(锕系) 第一周期 2 第二周期 8 第三周期 8 第四周期 18 第五周期 18 第六周期 32(镧系) 主族 (7个) ⅠA~ⅦA 副族 (7个) ⅠB~ⅦB(III B 共32种)第Ⅷ族(1个) 三个纵行 0族 (1个) 稀有气体元素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3.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4. 原子、离子半径的比较1.原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

2.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对照稀有气体原子结构,可归纳为“阴前阳下,径小序大”。

5、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①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越易,其金属性就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③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④单质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⑤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

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第二节__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__元素周期律

1、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化学式为HXO4,这种元素的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A)
A、HX C、XH3
B、H2X D、XH4
2、 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 数和为4,则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为( C)
A、4 B、5 C、6 D、7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
1-18号元素主要化合价递变规律
最高正价:+1→0
最高正价:+1 → +5
最低负价:-4 → -1 →0
最高正价:+1 → +7
最低负价:-4 → -1 →0
科学探究1
原子 电子 序数 层数
1~2 1
电子排布 化合价变化
最外层电 最高或最低化合
子数
价的变化
1~2
+1~0
3~10 2
+1~+5 1~8
氧化物


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递变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3.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4.元素的化学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内容: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K为最外层时不超 过2个) ; (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电子数 不超过32个电子;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 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 最低原理)。
总结1至18号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中无中子的原子: 11H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

高三化学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高三化学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周期:3个(第1、2、3周期)
周期
7个
长周期:4个(第4、5、6、周期,
周期表 (七个横行) 其中第7周期为不完全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16个 (共18个纵行)
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A. 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 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 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价数
⑤ (d)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半径由大变小
1半
2径
3
由 小
4
变 大
5
6
7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




Al Si



Ge As
逐 渐
增 强
Sb Te
增 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Po At
再见
网上订花 买花 订花 网上订花 买花 订花
A、非金属性强弱为: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为X、Y、Z
C、原子半径大小是:X<Y<Z
D、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
3.指出原子序数为5、17、20、35的元素的 位置在哪里?(用周期和族表示)
4.下列各组原子序数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 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 )
7、 X、Y、Z为短周期三种元素,已知
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又知三种元 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4,而质子数 总和为28,则三种元素为(D) (A)N、P、O (B)N、C、Si (C)B、Mg、Al (D)C、N、P

第五章 第二讲 元素周期表

第五章 第二讲 元素周期表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 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 Na>Mg>Al>Si,Na+>Mg2+>Al3+,S2->Cl-。 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 Li<Na<K,Li+<Na+<K+。
序号 元素种数 0族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最多容纳32种元素,目 前排了32种元素
2 2
8 10
8 18
18 36
18 54
32
86
(3)族 ①主族:由 短周期 的族(第18列除外)
列序 1
ⅠA
元素和 2
ⅡA
长周期
元素共同组成 16
ⅥA
13
ⅢA
14
ⅣA
15
ⅤA
17
ⅦA
主族序 数
②副族:仅由 外) 3 列序 族序 数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五章 元素周期律 第二讲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周期表 2.了解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质量数 - 中子数 。 2.元素周期表形成 (1)编排原则: ①把 电子层数 相同的元素按 原子序数 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 成一横行,共有 7 个横行。 最外层电子数 递增的顺 ②把不同横行中 电子层数 相同的元素按 18 纵行。 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共有 (2)周期 短周期 长周期
3.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 为l∶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A与D的原子序数之 和等于B与C的原子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B________,D________。 (2)A、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与C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 C的氢氧化物与1 mol B单质在一定条件 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盐、水及一种气体,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B、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时,溶液中所有离子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周期律表

元素周期律表

(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E值增大。但个别元素 的E值出现反常现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 ①③ ①E (砷) > E (硒) ③E (溴) > E (硒) ②E (砷) < E (硒) ④E (溴) < E (硒)
(3)估计1mol气态 Ca 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 419 738 E值的范围________< E <______ 8 电子稳定结构 (4)10号元素 E 值较大的________________
二、多视角地认识(非)金属性 多视角地认识( 2.1、金属性判定 、 2.1.1、电离势。 电离势。 电离势 注意:金属性指气态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注意:金属性指气态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金属活动性指 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二者基本一致, 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二者基本一致,极 少数例外, 少数例外,如 Sn 、 Pb 2.1.2、原子结构 、 设电子层数为 n 最外层电子数为 q 当 q/n<1时,为金属 时 当 q/n=1时,为准金属(氢除外) 时 为准金属(氢除外) 2.1.3、周期表的位置 、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有上到下,金属性增加。 同主族,有上到下,金属性增加。 最强的金属为铯( ) 最强的金属为铯(Cs)
2.1.4、依据实验 依据实验 与水(或酸)的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越易越强 与水(或酸)的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Na 冷水, 冷水,剧烈 Mg 冷水, 冷水,缓慢 沸水, 沸水,迅速 与酸, 与酸,剧烈
Al
与酸, 与酸,迅速
实验:把去膜的镁带投入到滴有酚酞的冷水中,现象是 实验:把去膜的镁带投入到滴有酚酞的冷水中, 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酚酞变红, 然后,煮沸, 然后,煮沸,现象是 有气泡,酚酞变红,镁带逐渐溶解 再冷却至室温, 再冷却至室温,现象是 红色褪去 原因是 氢氧化镁的溶解平衡逆移,且溶解度降低 氢氧化镁的溶解平衡逆移, 将其投入到NH4Cl(aq)反应方程式为 Mg+2NH4+=Mg2++2NH3+H2 将其投入到 ) 将去膜的镁铝合金投入到盐酸中反应更剧烈的原因是 形成原电池

高三化学知识元素周期律

高三化学知识元素周期律

高三化学知识元素周期律高三化学知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揭示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律对于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题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基本原理、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要归功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在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他发现,当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时,元素的性质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这一发现极大地简化了化学学习和元素的研究。

基本原理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元素的电子排布。

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和排布决定。

根据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地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子半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地变化。

在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同一族内,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电负性:电负性是指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地变化。

在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在同一族内,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3.价态:元素的价态也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在同一周期内,元素的价态从左到右逐渐增加;在同一族内,元素的价态相同。

4.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性质也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在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化合物性质从左到右逐渐变化;在同一族内,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相同。

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并将其分为若干个周期和族。

周期表中的水平行称为周期。

每个周期代表了元素原子的一个电子层的填充。

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从第1周期到第7周期。

在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原子半径、电负性等性质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地变化。

族也称为族系,是周期表中的垂直列。

族代表了具有相同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周期表共有18个族,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和1个第Ⅷ族。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后,就重复出 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原子半径从大 到小的变化,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 周期性变化。
问题: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与物 理中的周期性变化有何不同? 不同: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更高层次 上的重复,呈螺旋形上升。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正价 从+1到+7,负价从-4到-1相 似的变化趋势,也呈周期性的变化。
问题:
同一族元素的性质相似,且随着核电 荷数增大,元素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 律,那么各族元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 内在联系?
如何找有关的规律?
过去有人曾经按照原子质量把元素 排队去找规律,但结果失败了。经 过不懈努力人们才发现元素的性质 与核电荷数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 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 素编号,这个序号叫做元素的原子 序数。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也随着原子 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二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就叫做元素 周期律。
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规律呢?
三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最外层的电子数。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1--2个 1---8个
Na Mg Al Si P S Cl Ar 1---8个
结论:由于最外层的电子的排布呈周期性的 变化,所以使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
哲学观点:
1、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物质的性质与结构有因果关系 3、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 的普遍规律
练习题
1、同NH4+中含的质子数、电子数都相等 的阳离子,它的原子序数是: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K12教育文档)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K12教育文档)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1.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X的意义:ZNa中,Na原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11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2.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对于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K层为最外层时,从1个递增至2个)而呈现周期性变化.(2)元素原子半径从大至小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因测定的依据不同,而在该周期中是最大的).(3)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从+1价递增至+5价(或+7价),负价从-4价递增至-1价再至0价而呈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还原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原子,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金属的相互置换)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两性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如A12O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12O3+6H+=2A13++3H2O A12O3+2OH-=2A1O2-+H2O[两性氢氧化物]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如A1(OH)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l(OH)3+3H+=2A13++3H2O A1(OH)3+OH-=A1O2-+2H2O [原子序数为11—17号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至下排成纵行,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其分类如下:短周期(3个):包括第一、二、三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周期(7个)长周期(3个):包括第四、五、六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共26种元素(1999年又发现了114、116、118号三种元素)(2)某主族元素的电子层数=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3)第六周期中的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4)第七周期中的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大多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族 ]在周期表中,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做一个族.(1)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分类如下:①既含有短周期元素同时又含有长周期元素的族,叫做主族.用符号“A”表示.主族有7个,分别为I A、ⅡA、ⅢA、ⅣA、VA、ⅥA、ⅦA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2、13、14、15、16、17纵行).②只含有短周期元素的族,叫做副族.用符号“B”表示.副族有7个,分别为I B、ⅡB、ⅢB、ⅣB、VB、ⅥB、ⅦB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1、12、3、4、5、6、7纵行).③在周期表中,第8、9、10纵行共12种元素,叫做Ⅷ族.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价为0,称为0族(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8纵行).(2)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列,包括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故又叫做过渡金属.(3)某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与化合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族序数的奇偶关系](1)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奇数个电子,处于奇数族.如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而其化合价有-1、+1、+3、+5、+7价,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元素位于第ⅦA族.(2)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偶数个电子,处于偶数族.如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而其化合价有-2、+4、+6价,最外层有6个电子,硫元素位于第ⅥA族.[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a.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易到难;c.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由难到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

高三化学元素周期表复习

高三化学元素周期表复习

答案
D
且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 Y 元素的原子半径,则 Z 元素的原
子序数大于 Y 元素的原子序数。由此得出三种元素原子序数
的关系为 Z>Y>X。
规律方法 以上规律对于原子、离子之间的半径比较 均适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同周期中相邻非金属 原子半径不具有可比性,因测定依据不同。
即时巩固 2 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Na+<Mg2+<Al3+<O2- B.S2->Cl->Na+>Al3+ C.Na<Mg<Al<S D.Cs<Rb<K<Na
考点二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思维模型
例 2 X 和 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构,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
和 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 元素的原子半
径小于 Y 元素的原子半径。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
序数的关系是( )
A.X>Y>Z
B.Y>X>Z
C.Z>X>Y
原子,可用符号 表示。
。 。

和一定数目
的一种
质子数
(2)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3)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

②在自然界中同种元素的各种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


中子数 (或
相同
基本不 变
质量数)
考点一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问题 1:如何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
答案 D
解析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质量 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质子数决定元素 种类,质子数与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
规律方法 元素、核素、同位素 这三个概念相近,容易混淆,可采用 右图区分。但应注意: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高 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第二十四页,共43页。
科学探究2:元表的性质和原子序数间的关系。
实验1:镁与水的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未加热时无现象,加热溶液变红色
Mg+2H2O==△Mg(OH)2+H2↑
实验2:镁和铝与盐酸的反应
现象
Mg 剧烈反应生成气体
Al 较迅速反应生成气体
第十一页,共43页。
5.原子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后,其电子层结构发 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原子形成阳离子后,要减少一个电 子层,形成阴离子后电子层数不变,但最 外层电子数增多,它们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
第十二页,共43页。
科学探究一
填写教材P14~15表格:
第十三页,共43页。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1—2号元素,从H到He只有1个电子 层,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到 序3—数1的0号增1子元1大—序素,1数2,最8个号的从外,元增L层i素大而到电个,,N子达,e从最数有而到N外目2达a个稳层由到到电1电定A个稳子子r结增定层有数加构,结3目个到随构由电8原个1子子个,层增,加随到原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 现 周期性 变化。
第二十一页,共43页。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原子 电子 序数 层数
1~2 1 3~10 2
11~18 3
最外层 电子数
12
原子半径 的变化(
不考虑稀有气 体元素)
———
最高或最低化 合价的变化
+1 →0
1 8 大→小 +1→ +5 - 4→ - 1→ 0
总结
一.位置 和结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教学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纲扫描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离子团的含义;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的构成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了解化学键的定义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3、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高考预测[《学海导航》p16例1、23]从历年广东高考来看,该部分知识的考察的主要方式有:通过某些元素来考查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相关计算;以及对同位素、元素、核素的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相对结构的考查结合元素的质子数以及相应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或者拓展至该元素对应的酸或者碱的化学性质的考查。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相应的元素对应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的考查。

广东近几年一般有2道选择题,一为简单送分的相关概念的理解,二为“位构性”的选择型小推断。

由于高考改革为理科综合,本部分的考查可能会继续考选择型小推断,也有可能借鉴全国理科综合的一般考法,出一道与本部分相关的推断大道,这样可能提高试卷的覆盖面和容量,复习训练时要注意此类习题。

学法导航解决这部分习题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1、认真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以及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能够与对应的实例相对应进行理解记忆。

解题时常用“概念对比法”或者“反例否定法”。

2、对元素的表达方式、以及元素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书之间的计算关系多做练习,特别注意题目中对该元素的表达方式。

3、理解记忆前20号元素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对应的原子序数及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更要对于与这20种元素同主族的元素的符号、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递变规律。

4、熟练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的递变规律;以及同电子离子之间的半径大小比较。

5、熟练记忆各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以及他们的部分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6、这部分知识通常以元素推断题出现,旨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断能力。

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采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提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断范围,大胆尝试、猜测、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

典例精析1.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解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C项正确;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63-2-8-8-18-18=9,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A项、B项均正确;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来计算,D项错。

2.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映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C.离子的还原性:D原子及离子半径: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根据题设条件推知W为Cl、X为F、Y为Al、Z为Na。

选项A,Al、Na同周期,根据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Na的金属性大于Al。

选项B,HF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HCl。

选项C,Cl―的还原性大于F―。

选项D,Cl―的半径大于Na+、Al3+。

答案B。

随堂训练[1-6为单选,7-8为双选]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钙离子的电子式Ca2+B.甲基的电子式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D.NH4I的电子式:2.我国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抗导向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正式在上海、广州两家医疗机构投入临床使用,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

下列关于碘131I说法正确的是A.131I是一种新元素B.131I的摩尔质量为131gC.该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2D.这里所涉及到的碘,指的是碘元素的一种新单质3.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原子序数和为32,Y、Z在同一周期但不相邻,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X、Y两元素能形成化合物Y2X、Y2X2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C.Y、Z所在周期的所有元素中Y的金属性最强D.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可能存在同素异形现象4.几种短周期元素部分性质的数据见下表:元素性质元素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原子半径0.741.601.521.100.991.860.75最高正化合价无+2+1+5+7+1+5最低负化合价-2无无-3-1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⑥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⑤的单质(M)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2H2O=2MOH+H2↑C.⑥是该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①、⑥号元素只能形成一种白色化合物5.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C.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6.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7,X、Y在同一周期,X+与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7.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B.A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稳定性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D.高温下,A单质能置换出C单质8.A、B、C、D、E、F为短周期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 同主族且能形成离子化合物EA,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

D的核电荷数是B的最外层电子数2倍,单质F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B.F与D形成的化合物熔点高,可以与某种酸反应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F》C》DD.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D9.X、Y、W、Q都是短周期元素,已知Y、X、W、Q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X、Y同周期,X、W同主族,W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X、Y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W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1)写出X、Y、W、Q所代表元素的符号。

X、Y、W、Q(2)W元素的单质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制备该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3)Y元素的某种单质通入酸性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同时生成Y 元素的另一种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Y、W、Q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盐,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10.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A、C同主族,只有C是金属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C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化合物C2B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3)化合物CDB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其水溶液显碱性。

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该化合物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4)A单质、B单质和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可以设计成一种燃料电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往CD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后,再滴加碘化钠,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1.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的名称为;(2)若C→D为化合反应,则此时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4)写出反应③的电极方程式:阳极;阴极。

(5)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①②③反应中属于△H>0的反应是_______。

(填序号)12.A物质的微粒是由四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中共有22个电子,A可溶解在水中;由A分解所得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C为常见的气态单质;甲、乙为金属单质,常温下乙不能溶解在H的浓溶液中;G、I的溶液均呈碱性。

一定条件下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1)单质C的电子式。

(2)A极不稳定,受撞击时立即发生分解反应且放出大量热而爆炸;A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①从反应热的角度分析,通常状况下能否由B、C化合成A;②写出Zn与A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④中每消耗1molF,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是。

13.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其中,I是第三周期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1)A的化学式为,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当有0.3mol电子转移时,生成G的物质的量为。

(4)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5)G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腐蚀,写出其发生腐蚀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惰性电极电解C的稀溶液时,阴极产生标况下的气体11.2L时,阳极产物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阳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