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国际体系
沿着历史脚步看东西方国际体系
沿着历史的脚步看东西方的国际体系摘要:东亚的“朝贡体系”和西方的“条约体系”历来被诸多学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在历史层面、制度层面和对外关系层面得到启发。
但是,一个世界何以被分成两个个性鲜明的体系,二者又是怎样发展融合成今天的国际关系体系的?要知道“为什么”就必须从其本源“是什么”,发展条件“是什么”来考虑。
这便是本文的写作思路:以时间为纵轴,横向比较东西方体系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比较中联系实际产生的思考。
关键词:朝贡体系;条约体系;农业文明;殖民扩张中图分类号:k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2“如果不谈奴隶,不谈附庸经济,欧洲是不可理解的。
同样,如果不谈其国内的未开化民族和国外的藩属,中国也是不可理解的。
”——西方史学家布罗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往往带有厚重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
在统治与被统治民族之间形成纳贡关系,是世界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社会关系的不平等也源于所有的文明都建立在纳贡关系而不是血亲关系之一事实之上。
但奇怪的是,西方国家慢慢形成了由军事征服而产生的条约关系,东方则以中国为代表形成了以双方自愿为主要原则的朝贡关系。
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脚步看看东西方的国际体系。
一、东西方文明的起源(公元前3500年——公元5世纪)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世界上陆续出现了主要的文明发源地。
他们分别是: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米诺斯文明(希腊);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1500年的黄河流域文明(殷商时期)。
这几个文明发源地在其婴儿期几乎是一样的模式:诞生于大河流的冲击平原,开始于农耕、驯化动物。
他们都经历着农业革命,并伴随着技术进步使人口增多、村落逐渐发展为城市。
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共同促使城市的产生和文明的形成。
这一时期是几大文明共同走完的第一步。
在接下来更漫长的岁月里,由于“家庭环境”不同,这几大文明发源地的发展方向开始分道扬镳。
东亚国际体系
一.国际体系
国际体系的结构方面,一般最重要也最引人注意的是国际
权势的基本分布状况及其重大变化,它们在现代尤为突出 地表现在强国的数目、规模及其事实上的等级排列,表现 在强国的兴起、衰落及其力量对比更替。
国际体系规范指在不同程度上调节或校准体系组成单位相
互作用的规则或习惯。作为国际关系所依据的基本前提或 价值取向,它们可以是明晰的、也可以是隐含的,可以是 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它们多少实际规范了国际行 为,是无政府的国际社会具有起码或更高程度秩序的一大 原因。
一.国际体系
体系组成单位的政治性质主要涉及政治权力的外在合法限
制程度、政府形态、一般社会成员在其对外关系中的作用 以及为实现对外目标而动员其资源的方式。国家政治性质 的变迁非常深刻和显著地影响了对外政策目标之形成及其 手段之选择,并通过一而再地急剧增大国家可以运用的资 源规模以及触发越益民族大众性的意识形态,决定性地塑 造了国际冲突的现当代形态。 国际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外交、贸易、对抗、战争等方式。
二.东亚国际体系
10.对朝贡体系的评价
三.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 比较
国际体系的环境
界限 结构
规范
体系组成单位的政治性质 相互活动方式
参考文献:
陈尚胜主编:《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思想、制度与政策》,山东大学
出版社,2007年。 陈尚胜主编:《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 2004年。 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正毅:《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正毅、迈尔斯· 卡勒、高木诚一郎:《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 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时事出版社,2008年。 张锋:“解构朝贡体系”,《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2期。
论中日关系的历史
论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两国之间有相互交流,友好往来,也有兵戎相见的对抗,特别是近代以来两国既有战场上血雨腥风的较量,也有"冷战"状态下的对峙。
最近几年两国虽在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但在政治领域,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上两国存在很多分歧,这些分歧严重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中日关系的历史,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一,东亚朝贡式等级体系下的中日关系。
这一时期双边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中强日弱。
中国以其先进的社会文化制度等吸引着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从而使得该体系相对稳定,来自内部的挑战力量极小[ii]。
第二阶段是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
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传统的东亚朝贡体制被外力所打破,日强中弱的局面逐步形成。
该时期又可分为两阶段:一是1937年以前的东亚格局,这是日本逐步成为东亚霸主,并与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东亚时期;二是二战结束以前的日本单极统治下的东亚国际体系,应当说,这一时期为日本势力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是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历史问题最多的时期,中日关系中的多数历史问题,就多是这一阶段所遗留下来的。
第三阶段为冷战时期的中日关系。
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受外部势力的影响比较大,因而出现了国际格局表面上比较缓和、稳定,不稳定潜流又同时存在的状态。
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2年以前,中日处于敌对状态;二是冷战结束以前的中日关系平稳发展阶段。
当今的中日关系,这一时期是东亚两强并立格局逐步形成的阶段。
中日关系表现出一种既斗争又合作的状态。
中日关系已呈现出一种复合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双方有着广阔的合作基础。
但从另一方面看,中日之间还存在许多矛盾,如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经贸问题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或多或少与历史问题有一定的联系,而每一个问题的激化,都会影响中日关系的良性发展。
同时,与这些问题相联系的又是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问题,因而在处理中日关系过程中,首要的是正确对待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
作者: 王培培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出版物刊名: 社科纵横
页码: 115-11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8期
主题词: “朝贡体系” “条约体系” 殖民扩张
摘要:"朝贡体系"是古代东亚地区的国际体系,其最明显特征是以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双边"封贡关系"为结构,"封贡关系"体现出古代中国文化和经济的优越性以及对周边的吸引力。
"条约体系"取代"朝贡体系"一方面源于殖民列强将原来的"朝贡国"纳入"条约体系",另一方面也伴随着晚清中国的半殖民化。
西方殖民列强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将后者的领土、主权以"合法的"形式转移到殖民列强手中。
面对殖民扩张,以文化和经济吸引力为基础的"朝贡体系"逐渐被殖民扩张的"条约体系"所取代,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优势。
国际关系概论(2)
level of analysis:体系层次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hat emphasizes the impact of worldwide conditions on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and human welfare.
2、国际体系
(三)国际体系的特征
►
►
►
现实主义学者认为是无政府状态。国际无政府 状态的根源在于各国间缺乏一个国际权威能够 垄断军事等暴力手段。 自由主义学者认为是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依赖, 或者是国际社会,或者是无政府状态。 激进主义学者则认为是国家之间的“阶层分 化”。
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区别
国际社会 性质 无政府社会 Anarchic society 国内社会 有政府社会 Hierarchical society
(二)不同理论流派如何看待“国际体系”
1、现实主义 体系结构:各国之间的权力分布状况(“极”,详见国际格局部分)。
Realism : the pessimistic theory derived from the assumption that because humans are born to seek self-advantag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doomed to be an endless struggle for power involving war.
几个典型的国际体系
► 东亚国际体系:朝贡体系 ► 欧洲国际体系:
维也纳-梅特涅体系(1814) ► 全球国际体系: 凡尔塞-华盛顿体系(1919) 雅尔塔体系(1945) Yalta conference: The 1945 summit meeting, with Franklin D. Roosevelt, Joseph Stalin, and Winston Churchill to resolve postwar territorial issues and voting procedures in the United Nations to collectively manage world order.
东亚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与地区一体化
徘徊 不前。
关键词 : 东亚 国际体 系; 东亚 国际体 系领 导权; 区一体 化 地
作者简介 : 燕军(9 8 ) 男 , 张 17 一 , 山东曹县人 , 成阳师范学 院历史文化学院讲 师, 西北大学 中东研 究所博 士 , 事国际 从
冷 战后 , 区一 体化 成 为 国际关 系 中一个 引人 地 注 目的 现象 , 区一 体 化 组 织 在 推 动 本 地 区经 济 、 地 社 会 、 化 进 步 , 调 地 区 内 国 家 同 其 他 国 际 组 织 文 协
和大 国 的关 系方 面扮 演着 积 极 角色 。
朝 贡 关 系 为 纽 带 的 东 亚 国 际 体 系 一 直 延 续 到 中英
但 东 亚 地 区 在 一 体 化 方 面 却 远 远 落 后 于 欧 洲
和北 美 , 2 自 0世 纪 7 一 8 O 0年 代 以来 , 亚 地 区 经 济 东
一
直 保 持 着 高 速 增 长 , 为 全 Βιβλιοθήκη 经 济 最 富 活 力 的 地 成
区 , 区 内 贸 易 也 相 当 活 跃 。不 过 , 亚 地 区 由 于 地 东
府 的 外 交 政 策 , 行 “ 便 侵 略 外 交 ”, 国 和 朝 鲜 实 乘 中 就 成 为 其 扩 张 目标 。 甲午 战 争 中 国 的 失 败 和 日本 的 胜 利 使 得 东 亚 国 际 体 系 由 过 去 一 直 以 中 国 为 中 心 逐 渐 转 变 为 以 日本 为 中 心 , 日本 以 此 为 契 机 开 始 在 东 亚 大 力 发 展 以 日本 为 中 心 的 帝 国 体 系 , 终 在 2 最 0世 纪 3 0年 代 推 出 以 日本 为 中心 的 “ 东 亚 共 荣 圈 ” 设 想 , 在 大 的 并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维护国际体系秩序的方法
理想主义-建立世界政府(一战后的国 际联盟)
现实主义-实力均衡(欧洲协调、冷战) 马克思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变
第三世界的依附地位) 自由主义-建立国际制度(联合国)
(三)国际格局对行为体的影响
1、相同格局,不同等级地位的国家受 约束不同(在一超多强格局里,美国 受到的约束小于中国。中国从世界第 8上升到第2,同一格局对其影响发生 变化。)
2、不同格局,相同等级地位的国家受 约束不同(超级大国在两极格局中受 约束大于一极格局。第三世界在冷战 后的难以运用不结盟的策略。)
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是无政府性。 国家间交往是自然过程,在无人为 约束的情况下也是无秩序的。
国际无政府性源于各国之间缺乏一 个国际权威能够垄断军事暴力手段。
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的体系差别是 有无政府。内战的国家的社会体系 是无政府性质。
“中心-边缘”体系
无政府 性质
(二)国际体系的社会属性是等级性
国际货币基金(欧洲是总裁, 中国10年特别提款权3.72%, 第6位)
以文化为基础的西周五服体系
(三)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区别
性质 等级依据 行为准则 法律效率 军事暴力 安全保障
认同感
国际社会 无政府 实力 从林法
缺乏强制力 无垄断 自助
无全球认同
国内社会 有政府 权力 契约法
强制实施 垄断于中央政府
基本形态间的变异(Hybrid)则受战略关系 影响。
一超多强(冷战后),多强分散为一极,但 如果多强结盟为一方则为两级
两超多强(齐楚争霸)两极/三极 无超多强(战国七强)两极/多极 有超无强(西周)一极/两极
宗藩体系:古代东亚地区国际秩序运行及特征
作者: 崔思朋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出版物刊名: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页码: 35-42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2期
主题词: 东亚地区;宗藩体系;运行手段;秩序特征
摘要:历史上,东亚地区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
对于东亚地区国家关系名词表述较多,有“宗藩”“朝贡”“职贡”等词汇,但“宗藩体系”一词在其演变过程中,成为概括中国与周边番邦与属国之间关系的总称,用其来概括古代的东亚国际秩序应更为贴切。
在这一体系中,作为宗主国的中国享有崇高的地位,各藩属国与中国之间等级有序。
东亚宗藩体系的出现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同时也经历发端、发展、成熟、稳步推进、鼎盛及衰落等不同阶段。
作为宗主国的中国通过政治上的吸引、经济上的往来、文化上的影响、军事上的征讨手段等维持着这一秩序。
宗藩体系是古代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主要表现,相比于西欧封建时代的战乱频发,东亚地区的秩序是较为和谐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也与宗藩体系影响下的国际秩序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秩序维持了上千年,其所运行的手段包括武力征服、文化教化、利益吸附、宗教笼络等军事、政治、文化策略,这一体系也是有其封闭性、秩序性及稳定性等特征。
古今东亚世界国际秩序
古今东亚世界国际秩序——论其对当今中日关系的启示中国拥有悠久的自成体系的文明,是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秩序的主导者,并在东亚形成了帝王秩序——朝贡秩序。
周边邻国定期向中国皇帝称臣纳贡,成为天朝的藩属。
中国授予朝贡国金银印章,提供政治承认、优惠贸易和安全保障等公共物品。
正是在中国的引领下,东亚才迈进了文明时代。
尤其是明朝之后朝贡秩序也延伸到东南亚和东北亚,成为包容整个东亚地区的国际秩序。
我认为古代东亚世界国际秩序主要由以下特征:以古代中国为核心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朝贡秩序;以文化为载体奠定了整个东亚世界的基础;文化是古代东亚世界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整个东亚世界文化圈的形成始于先秦时代,在隋唐时期走向兴盛。
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汉字、儒学、佛教文化和律令制度,其文化辐射范围包括今天的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
文化分别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影响了当时甚至是当下的东亚世界国际秩序。
中国的兴盛为日本走向文明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源泉,日本在汉代之后逐步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时代与朝贡秩序的雏形时代。
从汉代到唐末,日本不断有人到中国学习政治文化和制度,促进了本国基本体制的确立和发展。
19世纪中期之后,随着中国的衰落和西方现代国际秩序的侵入,东亚秩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西方用坚船利炮发动了一系列对华战争,将中国强行纳入到其主导的秩序中。
中国经历了从天下一统向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转变,即从中国之世界向世界之中国转变。
面对这种大变局,中国和日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
日本则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开始接受西方国家的基本特性,开始成为侵略中国的先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占领日本,开始谋划主导东亚格局,同时奠定了美国和日本在军事和经济上的长期合作关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对外开放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开始进入国际分工的序列。
中国多边合作体系与美国双边同盟体系在东亚的矛盾与兼容
中国多边合作体系与美国双边同盟体系在东亚的矛盾与兼容祁怀高
【期刊名称】《国际问题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美国主导的双边同盟体系与中国主张的多边合作体系在东亚并存,东亚国际体系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
这两种体系本质上是对立与矛盾的.但在现实中谁也无法取代对方。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东亚这两种国际体系将在矛盾中磨合与兼容.推动东亚局势朝着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
【总页数】8页(P9-16)
【作者】祁怀高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
【相关文献】
1.美国的东亚同盟体系:态势、趋向及意图 [J], 杨光海
2.双边同盟体系制约下的东亚地区主义:困境与趋向 [J], 刘昌明
3.东亚安全合作的困境--论美国亚太同盟体系与东亚地区主义的并存 [J], 汪雯婷
4.东亚合作的构建——论进程中的东亚地区主义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兼存 [J], 李晓娴
5.东亚合作的构建——论进程中的东亚地区主义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兼存 [J], 李晓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维斯特伐里亚体系之前的欧洲国际关系
1566年的奥斯曼帝国
• 3、伊斯兰国际体系:随着伊斯兰教的 传播而展开,不区分宗教与世俗领域, 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构成 一个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圣 战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 4、美洲殖民地体系
近代世界始于15和16世纪之交,欧洲海外扩张、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欧洲中世纪的国际秩序特征: 1、大量异质的政治实体间的交织重叠的权力关系(政治分 裂);天主教会、神圣罗马帝国、王国、封邦、贵族领地、 自由城市等 2、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基督教共同体”)的认同 欧洲中世纪的国际秩序规范: 由神学传统(基督教传统)、帝国传统(罗马传统)与封建传 统(德意志传统)长久形成,体现在教会法、民法与习惯法 之中。 教会法包括萌发形态的主权定义、条约的不可违背性、正义战 争的条件、和平的维护与保证、中立者与非战斗人员的豁免 等。 习惯法:规范欧洲世俗社会的交往,包括贸易、航海、贵族交 往礼仪与战时行为方式等。 民法:罗马法的传承。
查理五世(1519-1556)时期的哈布斯堡帝国: 1、维持一个共同君主下的庞杂帝国,不触动各个组成部分原有的政制形态与国体 地位,不构建一套共同与单一的帝国组织。 2、首席大臣马可里诺-加提纳纳的欧洲霸权思想,一种对欧洲其它国家的领导地 位,而非直接控制式的霸权。 3、竭力维护天主教的正统地位,扑灭德意志的新教运动,领导基督教世界把土耳 其人逐出欧洲。 查理五世的欧洲称霸战争 法国-哈布斯堡帝国的战争: 法国的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坚持欧洲均势,构建法国的大同盟体系:东 方体系(与土耳其、波兰和特兰西瓦尼亚结盟)、中欧体系(瑞士、德意志新教 诸侯)、南方体系(威尼斯、教皇国与意大利的亲法城邦) 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查理五世在镇压德意志新教运动失败后,在奥格斯堡 与新教诸侯缔结宗教和约,确定路德教派的合法性,规定各邦诸侯拥有决定其臣 民宗教信仰的权利,即“教随国定”原则。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在继续,宗教分裂 也得到确立。 1556年,查理五世逊位,迫于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的要求,将哈布斯堡帝国一分 为二:其子腓力二世继承西班牙与其海外殖民地、尼德兰、意大利以佛朗什-孔 泰,斐迪南一世继承神圣罗马帝国帝位,领有哈布斯堡帝国的其余疆域。 1559年《卡托-堪布累起和约》,法国、哈布斯堡西班牙与英国缔约,法国放弃除 萨伏依、皮蒙特之外的所有意大利领土,结束法、西在意大利的争夺,“意大利 战争”结束,确立法、西两强的大致均势。
国际关系史资料
一.东亚封贡体系公元16世纪时,世界上并存着三大国际关系体系之一,以中国为主导.从前提来说,封贡体系下的国家关系是以和平外交为基础的。
在政治上,封贡体系内国家间的基本关系是册封和被册封,朝贡和被朝贡的关系,同时也有同盟的性质。
在本质上,这种关系虽然仍然是不平等的国家关系,但是,这种不平等不是建立武力征服的基础上的。
封贡体系中的双方承担一种双向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皇帝负有在周边国家中维持正当秩序的职责,并通过向藩属国王派遣使节主持其册封仪式和颁发皇帝诏书来承认这些国王的合法地位。
当这些藩属遭受外来人侵时中国要给予他们援助,当他们遭遇灾难时中国皇帝应派遣宣慰使节和颁布安抚诏令。
在藩属国一方,向中国皇帝表示臣服的具体形式是按时向中国皇帝“进贡”、请求册封其国王并奉中国为正朔——即按中国皇帝的年号及日月来记录历史。
在经济上,封贡体系下的东亚诸国,都从中国获得了贸易的实惠,其国家的经济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封贡体系下的进贡,主要是一种礼仪上的形式。
而经济上的封贡贸易往来,才是维系封贡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并因此而形成了一个东亚贸易圈。
封贡贸易有两层含义。
一个是由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以至封贡各国,只能在封贡体系下与中国进行贸易;另一个是由于前一个原因,封贡贸易是政府间的贸易,在伴随着海禁政策的封贡体系下,民间贸易难以开展。
在文化上,封贡体系促进了中国向东亚诸国的文化输出,并进而形成了东亚文化圈。
封贡体系兼备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重意义。
封贡制度,是一种以经济、文化交流达成政治目的的特殊体制。
政治上,中华正朔得到了东亚诸国的承认,经济上,东亚诸国从富庶的中国那里获取了贸易的实惠。
文化上,在儒家文化的教化下,东亚诸国纷纷从奴隶制国家进入封建制国家的序列。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这是东亚国家交往的一种常态。
这种封贡体系下的常态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840年才开始有所松动,而封贡体系的彻底崩溃,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二.大陆封锁1.大陆封锁:拿破仑采取1806~1814年间为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政治措施。
近代东亚的国际关系研究
近代东亚的国际关系研究是一个非常广泛而有深度的话题。
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东亚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明治维新的日本、清朝的灭亡以及中华民国的崛起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东亚的国际关系体系变得更加复杂,有许多国家在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势力。
首先,需要关注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帝国主义的存在。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列强开始在东亚扩张势力,经由起点,世界各地用形形色色的方式,涉及到社会、政治和经济。
西方列强在中国和朝鲜的扩张势力促使其他国家採取更加积极的外交政策,同时也导致了东亚的冲突。
例如,在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取得了对中国的胜利,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在东亚地区的影响不断地扩大。
然而,这也导致了相邻各国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其次,需要关注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生存危机”。
这在二战后的日本和韩国的历史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在二战之后,这些国家需要在战后重建时面对大量问题,例如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问题。
在面对这些生存危机时,一些国家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外交政策,减少与某些国家的联系,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例如,日本和韩国开始与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关系,以提高自己的外交势头。
这些合作关系不仅在经济上有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国家在地区内和国际上的地位。
再者,在中,需要关注到的第三个问题是“政治变革”。
在近现代的日本、中国和韩国历史中,政治变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这些国家中,政治改革一般是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来讨论的。
这些改革往往是在国际压力、民族主义、社会运动和其他原因的加持下推动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改革已经在这些国家中进行了。
例如,日本在1955年进行了宪法改革,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进行了经济、社会和政治上的大量改革,韩国也在1987年进行了宪政改革。
这些改革不仅有助于增强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国家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
国际关系史
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
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
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
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英法百年战争:英法两国于公元1337—1453年间断断续续进行的百余年战争。
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是王位继承问题,另一原因是英法领土纷争。
战争初期英王爱德华三世领导英国连连取胜。
公元1364年,法王查理五世继位后几乎收复全部失地。
公元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再次发动战争,攻占法国北部。
公元1429年,法国女民旗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
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
公元1453年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除加莱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
至此,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结束。
三十年战争(1)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2)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3)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东亚共同体建设——从秩序出发
但在拉登被杀之后,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的说法,我们可以理解为美国试图重新寻找到在亚太区域(包括东亚)的政治主导地位。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以双边机制实现对东亚地区的控制。
美国与自己的盟友之间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因此美国的盟友成为了美国在东亚战略的基石。
这种双边的关系建立在美国与各国间的关系好于各国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但是近年来随着东亚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美国与这些盟友之间的双边关系也出现了松动。
而在美国忙于处理中东问题的时候,中国通过经济外交和多边机制与东亚各国之间建立起了较为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上升,加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头衔,使得中国在地区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日本由于二战的遗留问题,虽然在积极寻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但是在政治上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
东亚各国往往也对日本抱有很强的戒心,不愿意让日本主导东亚的政治。
加之日本在二战后对美国的依附导致日本一直难以摆脱美国的阴影,只能在其背后寻求荫蔽。
这些因素都使得日本没有办法与美国甚至中国享有同样的话语权。
这也是日在提出东亚共同体的想法之后,又强调说东亚共同体不会将美国排除在外的原因之一。
但实际上,美国没有意识到,东亚走向共同体从一定程度上也将美国当做假想敌。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时,美国拒绝援助;不愿对金融投机者予以监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动机不纯、效果差劲;亚洲货币基金的提议遭封杀。
美国的这些表现使东亚国家对它寄予的厚望成为泡影,它们痛切地认识到,为了自己的经济安全和共同利益,必须组成自己的地区经济集团,东亚共同体的构想由此缘起。
日本试图通过东亚的联合来获得与美国的政治对等的筹码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显然会减弱美国对于东亚地区事务的影响能力,建立一套适合亚洲发展的政治秩序。
其对于维护整个地区的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与美国的单边秩序相抗衡是东亚共同体的一个隐含作用,如果将美国拉入到这个框架中来,甚至让美国成为实际上的主导,那么东亚共同体的意义也便大大削弱了。
20世纪前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
2 世纪前期东亚 国际关 系的演变 0
宋志勇
( 开大学 , 南 天津 30 7 ) 0 0 1
[ 关键词 ] 0世纪前期 ; 2 东亚 国际体系 ; 华夷秩序 ; 华盛顿体系 ; 大东亚新秩序” “
[ 摘 要 ] 0世纪前期 的近半个世纪 , 2 东亚的国际关系经历 了从列强共 同掌控 到 日本逐渐独 霸的过程 。在这一时期 , 日本始终
“ ra A i o PopryS hr” ae ni oi beteo t lhn n e e t g lE s A i e re wt Jpna G et s nC - r e t p ee b do s l y jcv f s bi ig dcm ni l at s nN wO dr i aa t a s i s tp c o i ea s a n a a h
t eh l h em. Bu ea g e sv n x a so it oiiso a a e i to g a d u i e p o i o o C i aa d te it r ain l t h g r s iea d e p n in s p l e f p n me t t srn n n f d o p s in f m h n e t a t c J w h i t r n h n n o
i h r tH a fo 0 h n ur n t e Fi s l f2 t Ce t y
S ONG i o g Zh -y n ( a ki n esy Taj 0 0 1 C ia N n a i rt i i 3 0 7 , hn ) U v i, n n
Ke r st ef s af f 0 h c n u y E s i tr ain l t c u e s s m f e ta i g o —n — t s ro n ig v s a tts y wo d : rt l t e t r ; a t ai e n t a r t r ; y t o c n r k n d n— d — s u r u d n a s s e ; h i h o2 As n o su e a l a i l a
近代东亚国际秩序
近代发生在东亚的重要战争
1: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开始标志着东 亚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开始逐步瓦解,以 西方列强为主导的近代东亚殖民体系开 始侵入东亚。 2: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清政府的 战败标志着东亚传统的宗藩朝贡体系彻 底瓦解。
近代发生在东亚的重要战争
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标志着近代东亚国际秩 序转型的完成,最终在东亚地区形成以英、美、 日、俄为中心以近代条约规范各国关系的近代 东亚殖民条约体系。
本项目研究意义及其理论依据
研究的意义:近代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构是如何对当代 东亚国际秩序发展和东亚各国关系造成影响的;当代 东亚各国应以史为鉴如何共同和平发展和睦相处;中 国如何在多变的东亚国际秩序中生存和发展。 理论依据:国际政治体系格局理论,地缘政治学理论。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 (2)诠释法。 (3)对比和分析相结合。 (4)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全方位整体分析。 。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四、课题的主要成果 五、项目的特色及不足之处
一、课题研究背景
19世纪至20世纪整个世界格局是:侵略和战争,破坏和 掠夺。东亚地区:西方殖民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日本帝 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东亚各国人民的反侵略 战争。东亚地区的格局一片混乱。 当今东亚地区的格局:中越南海问题,日韩岛屿之争, 朝韩的紧张关系,日俄岛屿之争,东亚地区的局势越趋 紧张。 东亚地区的格局总体上是分裂和对立,矛盾与纠纷从未 间断。 当今东亚各国如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建设和平与 友好的东亚新格局。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历史,了解历史 解决历史的遗留问题,消除矛盾和纠纷实现新合作。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
古代东亚的朝贡体系与国际关系
古代东亚的朝贡体系与国际关系在古代东亚,朝贡体系是一种特殊的国际关系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华文明、日本、朝鲜等国家与周边各国之间的外交交往中。
这种体系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通常以朝贡作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国际关系网络。
首先,朝贡体系是一种基于等级关系的国际交往模式。
在这种体系中,中国通常被视为天朝上国,其他国家则被看作是中国的藩属或附属国。
这种等级关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和天子皇权思想的基础上的。
中国朝廷对于朝贡国家的政治认可和资源赋予,使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核心。
相对而言,朝贡国家则通过朝贡向中国表示效忠,以获取官僚地位和财富回报。
这种等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古代东亚的国际政治格局。
其次,朝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产品丰富而多样化。
在朝贡体系下,由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商品需求,朝贡国家通常会贡献珍贵的特产,如药材、贵重的动植物等。
同时,中国也会回赠各种物品,如织物、瓷器等。
这种贡赋贸易促进了东亚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其次,朝贡体系也推动了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传播。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性被重视,朝贡国家也希望通过向中国进贡文物、书籍和学问来获取文化认同和知识。
中国朝廷以及一些知识分子会将自己的学问、艺术和文化传授给朝贡国家,涌入了东亚各国独特的文明。
同时,朝贡国家也向中国传播自己的文化,推动了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然而,朝贡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种体系中的等级关系使得朝贡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性受到限制。
他们需要通过对中国的效忠和朝贡来获取政治和经济回报。
其次,朝贡体系的存在使得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直接外交联系受到限制。
除了朝贡外,其他外国与中国接触的方式被限制,这对于独立的外交活动和互利合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总的来说,古代东亚的朝贡体系与国际关系密切相关,体现了国家间的等级关系、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
虽然这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亚地区的繁荣和互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远东)国际体系与中国古代对外政策
一.国际体系
1.国际体系的定义:国际体系为一批独立或比较独立的政治实体(现代早期以来主要是趋于并最终形成各自民族特质的现代国家)的集合,这些政治实体相当频繁地、按照大致规则化地过程相互作用。
2.国际体系的要素:国际体系的环境、界限、结构、规范以及体系组成单位的政治性质和相互活动方式
国际体系环境是指跨国的、有全局意义的技术、经济生产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状况,也是指这些根本性因素所发生的到头来深刻转变国际关系几乎所有方面的变迁。
国际体系界限主要指其地理和文化外延,或者说是它的范围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中心与外缘、同质与异质这样一些可以富有地缘与文化意义的概念。
国际体系的结构方面,一般最重要也最引人注意的是国际权势的基本分布状况及其重大变化,它们在现代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强国的数目、规模及其事实上的等级排列,表现在强国的兴起、衰落及其力量对比更替。
国际体系规范指在不同程度上调节或校准体系组成单位相互作用的规则或习惯。
作为国际关系所依据的基本前提或价值取向,它们可以是明晰的、也可以是隐含的,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它们多少实际规范了国际行为,是无政府的国际社会具有起码或更高程度秩序的一大原因。
体系组成单位的政治性质主要涉及政治权力的外在合法限制程度、政府形态、一般社会成员在其对外关系中的作用以及为实现对外目标而动员其资源的方式。
国家政治性质的变迁非常深刻和显著地影响了对外政策目标之形成及其手段之选择,并通过一而再地急剧增大国家可以运用的资源规模以及触发越益民族大众性的意识形态,决定性地塑造了国际冲突的现当代形态。
国际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外交、贸易、对抗、战争等方式。
3.以国际体系诸要素为框架的国际体系实例展示和分析
西周至战国末年的中华国际体系
希腊城邦国家国际体系
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半岛国际体系
近代欧洲国际体系
当代全球国际体系
二.东亚国际体系
1.中国的地缘人文优势
中国的空间优势:北纬23.5—66.5度的温带走廊是人类最活跃的地区。
古今大帝国和发达文明多集中在这个地区,人类主要以这条走廊为主要舞台。
现在大部分发达国家,新兴地区也集中在这个地带。
中国全境都在这条走廊范围内,这是中国在全球地缘空间内所处的绝好重要位置,这是人类最初的文明摇篮,是权势中心的土壤,是数千年来文明和权势中心移动的空间走廊。
中国的时间优势:人类的文明和权势中心是不断移动的,其移动方向主要是自东向西推进,从东方(中东、东南亚)—地中海—欧洲大陆—英国—北美,现在又在回归亚太地区。
中国的文明模式:中国具有多种经济结构,多种文明,具有宗教宽容传统。
2.东亚:
从地理上说,包括两个部分东北亚和东南亚。
东北亚一般是指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东南亚则包括中国以南,印度以东的中南半岛及南洋诸岛屿,即指现在的东盟十国和东帝汶。
从人种上说,是蒙古人种(因纽特人和美洲印地安人除外)居住的地区。
从文化上讲,大体是汉字文化圈影响所及的地区。
从经济上,是以农本和游牧经济为主的区域。
3.中国的地缘政治特征:
领土广阔,自成一体,是世界的地理中心。
西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难以逾越的青藏高原,西北部是漫漫的戈壁沙漠,东北部是茫茫林海,东部是太平洋。
环境相对封闭。
经济发达,是生产中心。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黄河、长江流域,孕育出了发达的农耕文明,是高级生活用品和生产方式的输出者。
地缘优越。
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中国具有重要和较好的战略纵深。
在欧亚大陆中,中国是唯一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俄罗斯直接为邻的国家。
中国处在亚洲的中心地位,它可以从四面八方吸收邻邦的技术、文化等,又可将自身的技术、文化传播到四邻,成为亚洲文明交流的中心、桥梁和中转站,是亚洲文明的传播者。
从政治意义上讲,是权势中心。
中国封建王朝的一国独大地位使其成为本地区的主导国,这种地位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中心论和优越感。
中国本土与边地在宗教、文化、民族、风俗、历史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而这些边地与周边邻国非常相近,有的甚至完全同文同种,相互的交流比较容易,易于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
4.东亚国际体系的实质:朝贡体系Tributary System
朝贡体系:朝贡体系建立在双向交往、沟通之基础上,包括朝贡一方的“称臣纳贡”
和宗主一方的“册封赏赐”双重内容,故称“贡封制度”更为贴切。
该体系是一种向心的、纵的上下关系。
它以中华帝国为中心,周围夷狄各国接受册封,后者向前者朝贡,前者羁縻后者。
它虽然是若干国家的联合体制,但其中各国相互之间并不发生直接联系,而是完全由对中华帝国的直接关系规定的一元化上下秩序构成。
大致可以划分为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一般性的朝贡关系(礼仪性的朝贡关系)、名义上的朝贡关系。
5.朝贡体系的起源与发展
朝贡体系的酝酿与雏形:先秦时代
朝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两汉至宋元
朝贡体系的成熟:明及前清(1840年)
朝贡体系的衰亡:晚清
6.朝贡体系的理论基础:华夏中心意识与大一统理念
华夏中心意识也称中国中心观或“天朝心态”,作为一种长期积淀而成的社会心理,华夏中心意识来源于自身文化的优越感。
它包括文化中心和地理中心两层含义。
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缺少与其他文明的对等交流。
华夏族在与文明程度较低的“夷狄”的冲突与交往中,日益增强了自身的文化优越感。
这样,夷夏之间的界限不仅没有泯灭,反而愈加分明。
华夏地理中心意识则是夏夷限域的地理格局在观念上的反映。
带有强烈的君臣尊卑色彩的大一统理念:既中国为宗主,以四夷为附庸的华夷一统观念。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产生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观念。
“四海一家,化被天下”,成为人们共同的心理趋向。
7.朝贡体系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朝贡礼仪
礼被用以调整对外关系,维持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体系,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朝贡礼仪,而且同样被组织的异常严密完整。
在中国封建君主看来,这种礼仪是贡使对皇帝表示尊敬和良好态度所必要的。
通过该礼仪,承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接受中央王国的优越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中国世界秩序的一个必要部分。
8.东亚国际体系的结构
中国(Middle Kingdom)—天朝(中心)
中国的边陲区(Frontier Zone)—组成地区随时间变化而异,由亚洲内陆游牧或半游牧民族等属国和从属部落组成,它们不仅在种族和文化上异于中国,而且处于中国文化区以外或边缘,有时甚至逼近长城。
汉化区(Sino Zone)—包括朝鲜、安南(越南)、琉球及日本(日本在某些短暂时期也属于此圈)
内亚区(Inner Asia Zone)—绝大部分的亚洲其他国家,包括暹罗(泰国)、吕宋(菲律宾)、缅甸等国
外亚区(Outer Asia Zone)—包括不臣服或不朝贡的亚洲国家,并泛指不定期朝贡的西方国家,如荷兰、葡萄牙等国
9.朝贡体系的特征与功能:
古代东亚国际体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和平主义性质。
第二、互利性。
第三、不平等性。
第四、封闭自守性。
功能:在政治上除了维护贡封双方各自的利益外,它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进行防御的一种手段。
(中原王朝陆基型的国土防御体系)在经济上它充当了贸易的工具。
在文化方面,它是“用夏变夷的途径”。
10.对朝贡体系的评价
三.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比较
国际体系的环境
界限
结构
规范
体系组成单位的政治性质相互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