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文化运动探究学案汇编

合集下载

《新文化运动》参考教案

《新文化运动》参考教案

《新文化运动》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掌握新文化运动期间的重要人物、代表性思想和著作;(3)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研究;(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思想观念的异同;(3)运用史料实证,培养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2)理解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民族自信等价值观的倡导;(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新文化运动期间的重要人物、代表性思想和著作;(3)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思想观念的内涵及其联系;(2)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3)新文化运动在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书籍、历史文献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关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2)展示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图片、文献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新文化运动期间的重要人物及其代表性思想和著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思想观念的异同;(2)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分析新文化运动期间的重要人物、代表性思想和著作;(3)阐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5. 史料实证:(1)让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培养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组织学生进行史料分析,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新文化运动》参考学案1

《新文化运动》参考学案1

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历史背景:⑴政治:帝国主义者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独裁统治,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找新的出路。

⑵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要求。

⑶思想文化:一方面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与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另一方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使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提高。

2、兴起:⑴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⑵主要阵地:《新青年》⑶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人⑷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⑸核心思想:民主、科学⑹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思考:北京大学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课本)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德先生”与“赛先生”——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⑴“德先生”与“赛先生”指民主和科学⑵民主和科学的内涵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政体等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⑶观点总结: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⑷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目的、评价(结合94页知识框陈独秀的一段话)①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使中国富强起来。

②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

但是有些偏激。

2、“打倒孔家店”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⑴旧道德、新道德含义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⑵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原因根本: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新文化运动学案

新文化运动学案

高一历史学案(第14星期第1课时)组编:孙静◆校对:李续赏◆审核:专题三:(二)新文化运动【内容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目标】1.学习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认识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3.评价新文化运动,提升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4.学生通过将新文化运动和上节内容比较得出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并从整体上梳理出近代先进的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5.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进步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课堂学习探究】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背景(1)政治方面:中国处于的统治之下。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及辛亥革命使深入人心。

(4)阶级方面: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队伍的日益壮大。

(5)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

(直接原因)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1915年,在上海创办《》,(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等人。

(3)前期指导思想:。

(4)中心:。

【资料卡片】★材料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当时统治者为什么要颁布《通令尊崇孔圣文》?后来为此发生了什么事情?答案提示:尊孔复古。

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新文化运动。

【学习思考】★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答案提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资料卡片】“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及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答案提示: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

《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三、知识链接1、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的思想变革。

2、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四、新课导入同学们,当我们回顾中国近代的历史,会发现这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探索的历程。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如同一股清泉,为沉闷的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就是新文化运动。

那么,新文化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它又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五、学习过程(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1)政治方面①北洋军阀统治黑暗,民族危机严重。

②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经济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与民主共和观念产生冲突。

2、兴起标志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兴起。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强调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新文化运动倡导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文学形式的创新。

《新文化运动》精品学案

《新文化运动》精品学案

《新文化运动》精品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口号、代表人物。

3、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学习难点:理解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一、自主学习:(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大小字图文结合,在课本上勾划,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记下发现的问题组内交流)1、找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找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代表人物。

2、找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3、找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4、找出鲁迅和胡适的代表作品。

二、合作探究:1、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2、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研读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局限性3、近代化探索有什么特点和启示三、课堂小结:知识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5分钟)课堂检测: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敬告青年》B.《每周评论》C.《新青年》D.《民报》2、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A.宣传马克思主义B.与洋务派论战C.与立宪派的论战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3、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鲁迅④胡适⑤毛泽东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6、请回答: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2)图二是《青年杂志》,该杂志从第二卷即改名为什么它在这场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3)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4)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为了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推行孔教。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一、导入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摩登史上一次具有深遥影响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

本节课将盘绕新文化运动展开讨论,让同砚们了解其背景、内容和影响,深入探讨其在中国近摩登史上的重要塞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3. 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三、进修过程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起源- 请同砚们简要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包括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 请同砚们思考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有哪些因素推动了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发展。

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请同砚们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封建礼教的反对、对科学、民主、自由等摩登思想的倡导等。

- 请同砚们介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如胡适、陈独秀、鲁迅等,分析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贡献。

3.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请同砚们讨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对封建社会的撼动、对摩登思想的传播等。

- 请同砚们思考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摩登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遥影响和启迪。

四、教室讨论1. 你认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它在中国近摩登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2. 你认为新文化运动在当今社会还有哪些启迪和借鉴意义?3. 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有什么看法?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当今社会还有哪些启迪?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新文化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解了它在中国近摩登史上的重要塞位和意义。

希望同砚们能够进一步深入钻研,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不息探讨其对当今社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案2: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2: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标要求】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自主学习】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混乱。

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

2.目的: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领域的革新运动。

3.开始的标志:年,在上海创办(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代表人物:、胡适、、鲁迅。

5.主阵地:《》和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1.口号:与,是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2.内容:(1)思想解放:抨击和,猛烈抨击以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代表文章:鲁迅《》)(2)提倡和。

(3)文学革命:提倡文学,反对文学,以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性质(地位):是一次伟大的运动。

4.影响(评价):(1)进步性:动摇了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局限性:对于中国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课堂小结】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

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达标训练】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A.宣传马克思主义B.与洋务派论战C.与立宪派的论战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青年》B.《中外纪闻》C.《民报》D.《申报》3.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4.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A.民权和平等B.民主和科学C. 新道德和新文学D.民主和自由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1915 陈独秀《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北京大学二、民主科学旧道德旧文化孔子狂人日记民主科学新旧白话文思想解放封建道德礼教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传统文化【达标训练】1.D2.A3.C4.B5.A。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近代化的探索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线索之一。

知能演练提升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地点是()A.北京B.上海C.南京D.武汉3.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B.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准备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出路4.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历史时期。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历史时期”是指()A.君主立宪时期B.民主共和时期C.民主科学时期D.尊孔复古时期5.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主要阵地B.旗帜C.代表人物D.影响6.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这一主张( )A.开启了新文化运动B.使中华传统文明逐渐消失C.发展了三民主义D.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7.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磨难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9.高跃同学在一宣传栏里看到下列四位历史人物的画像,他想拟一主题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这一主题可以是( )A.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B.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者C.新文化运动的干将D.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10.面对时代的号召,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学案2 新文化运动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学案2 新文化运动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答案
重点精讲
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延续? (1) 辛亥革命虽然完成了政治体制变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部分 完成了反封建任务,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 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多数国民思想愚昧,而新文化运动正
是启蒙国民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冲击愚昧专制,冲破传统伦理道德束缚,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什么要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
答案
探究点3 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材料 思考 如右图 (1)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新文化运动反对
旧道德,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传统道德? 答案 说明:封建礼教行将就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原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 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 民主共和。
重点精讲
1.前期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有何关系?
(1)民主与科学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
“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2.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
“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
重于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
解析答案 返回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解答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 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 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解答
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 解答 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次预演。新文化运动传播各种新思想,

(完整版)新文化运动(学案)

(完整版)新文化运动(学案)

新文化运动【课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预习案】1.材料一: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反动的政治势力想革命势力猖狂反扑,妄图复辟帝制。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比如:1913年,袁世凯大肆推行尊孔复古,并下令各地学校恢复尊孔读经。

1914年,袁世凯还得孔庙举行祭孔大典,到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材料二:一战期间,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以便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根据材料和教材回答:材料一体现了当时的什么现象?在该情形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会怎么做?2.阅读课文第一目的最后一段,归纳总结并标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和中心。

4.阅读教材,划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探究案】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里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孙文473,陈独秀173,蔡元培153,段祺瑞45,胡适45,梁启超29,吴佩孚27,李大钊25,章太炎10,冯玉祥7,袁世凯5,康有为,3黎元洪1,孔子1,庄周1,诸葛亮1,曾国藩1,汉武帝1。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1918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精神。

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高中历史5.21《 新文化运动》学案(1)(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5.21《 新文化运动》学案(1)(岳麓版必修3)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一、情景导入:民国初年政治上演出了一幕由共和而专制甚至沦为帝制的怪剧。

中国向何处去?这是先进的中国人都在深刻的思考的问题。

目光敏锐、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化运动。

二、预习展示:三、合作探究:1、为什么在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2、《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还有谁?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3、陈独秀为什么要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4、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为什么他们把斗争矛头指向孔子和儒家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的实质是?5、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文学革命的内容有哪些?四、精讲点拨:五、当堂达标: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包括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

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A.《新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B. 《新青年》以民主、科学思想为其主旨C.《新青年》歌颂了十月革命 D. 《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3.右图为北大校园的雕塑,其造型来源于“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英文头一字母“D”“S”的变体。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A.民主与自由 B.平等与自由C.民权与科学 D.民主与科学4.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当时文学革命的内容包括①提倡白话文;②文学要为工农服务;③使用简化字;④建立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5.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新文化运动教案一、引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它在20世纪初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目标、影响以及对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一份新文化运动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 传统文化的困境:在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陷入了传统文化的困境,科举制度的衰落、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2. 革命思潮的兴起: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中国人民开始寻求新的思想和文化,西方的现代化理念和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三、新文化运动的目标1. 推翻旧文化观念: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推翻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的束缚,提倡民主、科学和自由的思想。

2. 倡导科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改变中国社会的现状。

3. 提倡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的传播,呼吁人民参与政治决策,争取权利和自由。

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 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打破了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2. 促进社会进步: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的步伐,促使人们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提倡科学和民主。

3.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新文化运动强调个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独立思考问题,不再盲从传统观念。

五、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1. 教育内容的改革: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动了教育内容的改革,加强了对科学知识的教育。

2. 教育体制的变革: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教育体制提出了质疑,呼吁改革教育制度,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3.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新文化运动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思辨,不再僵化地接受教育。

六、新文化运动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新文化运动,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新文化运动》参考教案

《新文化运动》参考教案

《新文化运动》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原因和主要内容。

2. 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 培养学生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认识,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原因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3.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4.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2.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文化运动中的具体案例,如《新青年》杂志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 详细讲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如民主、科学、新文学等。

4. 介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5. 分析新文化运动中的具体案例,如《新青年》杂志的创办等。

6. 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背景、原因、内容和代表人物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场景,如《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过程。

2. 邀请历史专家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

3. 安排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让学生直观感受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氛围。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回顾,思考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

新文化运动学案范文

新文化运动学案范文

新文化运动学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起因;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和主张;3.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新青年》创刊号的封面和一些重要文章的摘录,引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起因。

2.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和主张,了解一些重要人物和他们的观点。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下来,并准备分享给全班。

3.讨论:组织全班讨论,让每个小组依次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学生分享,引导他们深入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对封建道德观念的挑战等。

4.扩展:通过图片、视频、文献等资料,进一步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实践与传播,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5.深化:通过分组小研究,让学生深入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其中一个方面,如新诗、新小说、新戏剧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

通过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6.总结:让学生总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和主张,并回答一些问题,如新文化运动为什么称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7.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等。

2.通过学生的小组分享和交流活动,观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对学生的小论文进行评阅,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撰写能力。

四、教学反思:1.学习内容是否有足够的挑战性,是否刺激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学习过程是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能否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是否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新文化运动》学案5(人民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学案5(人民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2.掌握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和社会上的影响。

学习内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20世纪初,中国传统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积弱的清朝政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民间的反抗潮流日益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一批志士学者开始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并试图通过革新来挽救中国社会。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和文化革命,它推翻了封建社会的束缚,开创了反对封建主义和推进现代化的思想和文化。

它对中国的文化、思想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主张“实用主义”,反对“经世致用”,认为只有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

同时,它也呼吁人们摆脱旧有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性解放。

推崇民主新文化运动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推进民主化。

它主张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民主,倡导人民当家作主、平等权利、自由发言,呼吁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进步的国家。

革新文艺新文化运动倡导“文以载道”,认为文学艺术应该传达当代的精神和价值观。

同时,它也抨击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缺陷,提倡现代化的文学艺术。

因此,新文化运动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之一,大量新文学作品涌现。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拉开了中国新思想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展。

在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不仅打破了封建主义道德的枷锁,也扩展了人们的思想空间,推动了中国思想的多元化和现代化。

在文化上,新文化运动振奋人心,引发了文化革命的高潮,带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在社会上,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化运动和进步思想,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推翻了封建社会的束缚,开创了反封建主义和推进现代化的思想和文化。

《新文化运动》参考教案

《新文化运动》参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新文化运动》学科领域:历史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民族危机等,引发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b. 主要阵地:《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c. 重要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d. 文学革命:白话文取代文言文e.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解放、文化繁荣、马克思主义传播等3. 教学步骤:a. 引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b. 介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民主、科学思想的核心。

c. 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重要人物。

d. 分析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让学生认识到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重要性。

e. 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展开小组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新文化运动。

4.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分析、评价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新文化运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书籍、图片等3. 网络资源:为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提供更多查询途径。

4. 视听设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 对比分析:让学生比较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异同,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新文化运动吗?它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什么影响?2. 让学生观看一段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视频或者播放相关音频,引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3. 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进修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进入进修状态。

2. 进修新文化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摩登史上的重要塞位。

3. 进修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包括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贡献。

4. 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改革,以及对摩登文化的推动和影响。

5. 开展相关讨论和思考:请学生就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行讨论,展开思考和交流。

四、教室练习1. 请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或资料,撰写一篇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读后感或者心得体会。

2. 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和重点,强调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塞位和影响。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关注时代潮流,不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六、作业安置1. 安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

2.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小论文,展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七、拓展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资料和文献,拓展知识面。

2.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学术钻研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深入思考,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不息探索和创新。

愿大家在进修中获得收获,成为具有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的优秀学子!。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历史意义,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思想,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思想,如民主、科学、民族主义等,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教师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进行讲解。

5. 案例分析:分析新文化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引导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思路、观点阐述,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文化运动》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论文、书籍、纪录片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如历史图片、文献等。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小组研究:分组研究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了解他们的生平、主要思想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2. 辩论赛:组织学生就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思想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八年级历史教案)新文化运动学案3

(八年级历史教案)新文化运动学案3

新文化运动学案3
八年级历史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着作。

熟练记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体会新文化运动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远影响。

●二、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学习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填充: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①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等思想观念,新旧思潮冲突。

②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采
取。

③先进知识分子认为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造。

2、经过: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年,陈独秀创办《》杂志。

旗帜
“ ”(德先生)“ ”(赛先生)
主要阵地
《》杂志
代表人物
陈独秀、、、等
内容
前期
提倡,反对;
提倡,反对;
提倡,反对;。

新文化运动学案与课堂探究

新文化运动学案与课堂探究

1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学案【课程目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背景: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归纳。

如:3.经济上,在 期间, 得到发展。

1.政治: 2.思想:二.兴起概况1、兴起标志是什么?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______3、前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主要阵营及活动基地是什么?原因? 5.《新青年》的影响如何?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一)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新文化运动的核心1.民主的内涵? 2.科学的内涵?(二)“打倒孔家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礼教、旧道德1.陈独秀发表的文章指出“打倒孔家店”的实质是什么?2.其中,反封建礼教最为猛烈的人物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三)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原因: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 才能普及。

2、概况:①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提出文学改革的主张,提倡____,反对____,提倡 ,反对 。

②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__ __,从而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四)文化平民化在教育界,民国初年,面向群众的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已有初步发展,这些教育活动主要是针对 。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______思潮。

四.评价: 1、积极方面:2、局限性:2 问题探究1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这段话反映了陈独秀怎样的态度? (2)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探究2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是否适用于今天?怎样正确对待儒学?问题探究3材料一 萧声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活动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教师设问:依据材料,结合教材,思考大力宣传民主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设问:观察图片上的信息,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宣传科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设问:依据三则材料的变化,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提倡新道德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设问: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教材,思考新文学的实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玄同为了反孔而主张“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第4卷第4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教师设问:依据材料,结合教材,思考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