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26、左手倚一衡木(同“横”,横向 ) 27、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同“豪”,冬天鸟)兽身上的细毛
28、曲终收拨当心画(同“划”,用拨子)拨 2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同“花”,花朵 )
30、扁鹊望桓候而还走(同“旋”,掉转 ) 31、秦王还柱而走(同“绕”,环绕 )
32、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
10、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同“才”刚刚 )
11、仓鹰击于殿上(同“苍”青色 )
12、齐与楚从亲( 同“纵”合纵 ) 13、既陈而后击之(同“阵”布阵 ) 14、屈平既绌( 同“黜”罢免) 1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同“德”感恩,感谢恩惠 ) 16、一夜飞度镜湖月( 同“渡”,渡过 ) 17、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同“尔”,你的)

82、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
83、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同“晻”暗沉沉 )
84、顷之,烟炎张天(同“焰”火焰 )
85、日以尽矣(同“已”已经 )
86、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同“犹”像 ) 87、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 同“矣”啊 )
88、皆阳应曰( 同“佯”假装)
8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 )
通假字
1. 召有司( 官员 )案图(同“按”,察看 ) 2. 愿伯具(详细地)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背叛 ) 3、设九宾于廷(同“傧”,迎宾的人)
4、汉军罢,弗能追(同“疲”,疲乏 ) 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散开 )
6、不复一一自辨(同“辨”,辨别 ) 7、焉用亡郑以陪邻( 同“倍”,增加 ) 8、不( 同“否” )者,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 将要 )为所( 被 )虏 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同“曝”晒 )
98、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同“猝”突然,仓促) 99、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同“债”债务 )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通假字大全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于郑人盟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荆轲刺秦王》5.日以尽矣矣,通“已”。

6.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9.具告以事具,通“俱”。

1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内,通“纳”,接纳。

1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1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13.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14.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必修二《氓》15.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16.于嗟鸠兮于,通“吁”。

17.犹可说也说,通“脱”。

18.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采薇》19.岁亦莫止莫,同“暮”。

20.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

21.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棘,通“急”。

《离骚》22.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23.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24.何方圜之能周兮園,通“圆”。

25.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26.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

《孔雀东南飞》27.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28.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短歌行》29.契阔谈䜩䜩,通“宴”。

《兰亭集序》30.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赤壁赋》31.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游褒禅山记》32.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33.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3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以颁,通“斑”。

35.涂有饿莩涂,通“途”,道路。

《劝学》36.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37.虽有槁暴有,通“又”。

38.参省乎己参,通“叁”,多次,表概数。

【考试总结】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含出处)

【考试总结】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含出处)

【考试总结】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含出处) 1.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3.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4.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6.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披散,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7.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崤之战》)8.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9.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0.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1.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12.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13.雠: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14.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 15.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16.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18.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9.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20.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21.衡:①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高中必修三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高中必修三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高中必修三文言文通假字整理一、《琵琶行(并序)》1、原文:钿头银篦击节碎。

译文: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

通假字:篦,通“鎞”,表示“钗子”。

2、原文:曲终收拨当心画。

译文: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

通假字:画,通“划”,用拨子拨。

二、《寡人之子国也》1、原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通假字:无,通“毋”,表示“不要”。

2、原文:直不百步耳。

译文: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

通假字:直,通“只”。

3、原文: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

通假字:颁,通“斑”,花白。

4、原文: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译文: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通假字:涂,通“途”,道路。

三、《劝学》译文:即使而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通假字:有,通“又”,表示“再”;暴,通“曝”,晒。

2、原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通假字:知,通“智”,表示“才智”。

3、原文:君子生非异也。

译文: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设没有什么不同。

通假字:生,通“性”,表示“资质,禀赋”。

4、原文:輮以为轮。

译文:用火烘木,使它弯曲成车轮。

通假字:輮,通“煣”,表示“用火烘木使弯曲”。

四、《过秦论》1、原文:合从缔交。

译文: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

通假字:从,通“纵”,表示“合纵”。

2、原文: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译文: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

通假字:弊,通“敝”,表示“困顿、失败”。

3、原文: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持精锐的武器呵问,盘查过往行人。

通假字:何,通“呵”,呵问。

译文:秦始皇已经去世了。

通假字:没,通“殁”,死。

5、原文: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

通假字:倔,通“崛”,表示“崛起、兴起”。

6、原文:赢粮而景从。

译文:如影随行地跟着。

通假字:景,通“影”,表示“影子”。

7、原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

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

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一、通假字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二、古今异义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三、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2)命遂命酒(命:吩咐,命令)命曰[琵琶行](命:取名)(3)为因为长句(v 写、作)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5)幽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6)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7)暗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偏听则暗(糊涂,愚昧)四、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2、省略句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送客(于)湓浦口使(之)快弹数曲沉吟放拔插(于)弦中3、被动句感斯人言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2.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3.一词多义(1)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数罟不入洿池(密)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扶苏以数谏故(屡次)(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4)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5)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百发百中(发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6)兵非我也,兵也(兵器)穷兵黩武(军事力量)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士兵)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文言文通假字

文言文通假字

文言文通假字文言文通假字 11、共通供,供给2、阙通缺,侵损3、说通悦,心服4、知通智,聪明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5、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6、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7、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8、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9、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0、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1、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2、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3、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4、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5、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6、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高三语文文言文常见通假字

高三语文文言文常见通假字

高三语文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必备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敝”;疲惫,衰败。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汝见我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宁可共载不?”材:同“才”;才能。

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

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通假字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通假字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
“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藏。

“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

“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通假字 高三语文

通假字 高三语文

必修上下册中的通假字必修上册1.輮以为轮:2.虽有槁暴: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或师焉,或不焉: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8.山川相缪:9.须臾成五采:10.多平方,少圜:必修下册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无以也:2.鼓瑟希,铿尔:3.莫春者,春服既成:4.王说:5.为长者折枝:6.刑于寡妻,至于兄弟:7.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8.盖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2.砉然向然:13.技盖至此乎?14.批大郤导大窾:15.共其乏困:16.失其所与,不知:17.距关,毋内诸侯:18.张良出,要项伯:1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22.令将军与臣有郤:23.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三:24.遂散六国之从:25.河海不择细流:26.藉寇兵而赍盗粮:27.称心快意,几家能彀?28.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29.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30.翼日进宰:31.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32.不复一一自辨:33.暴霜露,斩荆棘:选修教材中的通假字1.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3.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4.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5.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6.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7.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8.客得之,以说吴王9.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10. 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11. “离骚”者,犹离忧也。

12.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3.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14. 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15.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16. 凿地为坎,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通假字大全表高中

通假字大全表高中

高中通假字大全《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 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

(莫,通“暮”)39.彼尔维何。

(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高中文言文的通假字和技巧

高中文言文的通假字和技巧

高中文言文的通假字和技巧在高中学习文言文时,通假字和一些阅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很多字在现代已经不再使用,但在文言文中仍然经常出现。

因此,了解通假字和技巧可以辅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通假字通假字是指在文言文中,一个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发音和意思,这些发音和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完全一致。

掌握通假字有助于我们理解古文的真正含义,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通假字。

1、辞• 泽: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只有“泽”一种读音和意思,但在文言文中,除了“泽”还有一种读音“辞”,表示富足、丰厚之意。

例如:“天下大为辞”意为天下大为丰厚富足。

2、间• 间: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种读音和意思,但在文言文中有两种读音,“间”和“阐”,分别表示空隙和说明的意思。

例如:“微博饰晋间”意为轻薄的微言大约在陈述事实和说明意义之间。

3、类• 累: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种读音和意思,但在文言文中有两种读音,“累”和“类”,分别表示负担和种类的意思。

例如:“晨兴夜寐,以务累功”意为清晨起床,直到深夜才休息,以便完成重要的工作。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通假字,掌握了这些通假字,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将会更加流畅自然。

二、阅读技巧1、首尾呼应法文言文往往注重结构和对称,这种对称往往体现在文章首尾。

因此,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采用首尾呼应法,较容易掌握作者的思路和重点。

例如:“夫古之采淫者,其志也,本于彼采妇人之便,以为己便也”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采用了呼应的方式,可见作者的话题是古代男子采取妇人的行为,责备他们的利己和不道德。

2、了解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文言文注重修辞和韵律,因此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例如,借代和借喻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用于比喻事物和扩大表达的范围,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华云之白露”。

3、注意上下文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上下文,一些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更好地理解。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及例句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及例句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及例句
以下是高中文言文中的一些常见通假字及例句:
1. 案:通“按”,审察、察看。

例句: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 罢:通“疲”,疲劳。

例句: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
3. 颁:通“斑”,头发花白。

例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4. 板:通“版”,字版、木板。

例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
5. 暴:通“曝”,晒干。

例句: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劝学》)
6. 趣:通“趋”,往、赴、趋向。

例句: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梦游天姥吟留别》)
7. 缪:通“缭”,连结、盘绕。

例句:山川相缪。

(《赤壁赋》)
8.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编制。

例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9. 诎:通“屈”,弯曲。

例句: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10. 取:通“娶”,娶妻。

例句: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孔雀东南飞》)。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课件
通假字的情况 一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 二 根据字音推断 三 根据字形推断

一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
1.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仓促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3.某所,而母立于兹 。 “而”通“尔”,你(的)

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
人乃寤而请之。
文中的通假字有: 傍——旁 不——否 坐——座 乡——向
嘿——默 亡——无
息——熄 寤——悟

请完成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一)实词(解释词义)
【注释】①直突:笔直的烟囱。②上行:上座。③功次: 功劳的 等级。④录:记住,指邀请。
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评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
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
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③坐,而不录④言曲突
通 文 假 言

字 之
通假字

本字 古人在书写时本应该使用的字。 通 通用之意。 假 借用之意,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替代本字。

“通假”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 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 个字,在解释通假字时我 们一般用“通”来表示, 如“A通B”。

通用字
假借字
古今字
本无其字,同音替代

1.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张衡传》) “员”通“圆”

高中教材通假字清单

高中教材通假字清单

高中教材通假字清单必修一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劝学》)2.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劝学》)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劝学》)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劝学》)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师说》)6.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师说》)7.举酒属.客。

(“属”,通“嘱”)(《赤壁赋》)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赤壁赋》)9.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赤壁赋》)10.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赤壁赋》)11.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通“适”)(《赤壁赋》)12.杯盘狼籍.(“籍”,通“藉”)(《赤壁赋》)13.自余为僇.人。

(“僇”,通“戮”)(《始得西山宴游记》)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通“趋”)(《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二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通“曝”)(《六国论》)2.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六国论》)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通“倘”)(《六国论》)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无”,通“毋”)(《六国论》)5.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缦”,通“慢”)(《阿房宫赋》)6.万几.宸翰之宝。

(“几”,通“机”)(《林黛玉进贾府》)必修三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缙”,通“搢”)(《指南录后序》)2.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指南录后序》)3.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陵”,通“凌”)(《指南录后序》)4.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见”,通“现”)(《指南录后序》)5.主辱,臣死有余僇.。

(“僇”,通“戮”)(《指南录后序》)6.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有”,通“又”)(《五人墓碑记》)7.独五人之皦.皦,何也?(“皦”,通“皎”)(《五人墓碑记》)8.敛赀.财以送其行。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共100个)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共100个)

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1.案通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颁通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板通版:字版,雕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4.暴通曝:①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②暴露,显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5.桮通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6.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被通披:①披散。

“屈原至于滨,被发行吟泽畔。

” ②穿上。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8.敝通弊:①困顿,失败。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②弊通敝,破旧,谦词。

“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

”9.辩通辨:差别。

“此小大之辩也。

”10.不通否:①副词,不。

“或师焉,或不焉。

”②疑问语气词,吗。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1.采通彩:色彩。

“须臾成五采。

”12.裁通才:时间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13.钞通抄:抄写。

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14.雠通仇:①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②仇恨。

“仇雠敌战之国也。

”15.绌通黜:罢免官职。

动词。

“屈平既绌。

”16.从通纵:①合纵。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②与“横”相对。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7.道通导:引导。

动词。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18.当:①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②当通倘,如果。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9.得通德:感激。

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0.度通渡: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

”21.堕通隳:毁弃。

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22.反通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23.奉:①通俸,俸禄。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②通捧,捧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24.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5.盖通盍,相当于“何不”。

高考语文通假字一览(1篇)

高考语文通假字一览(1篇)

高考语文通假字一览(1篇)高考语文通假字一览 1食:同“饲”;喂。

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矢:同“屎”;粪便。

名词。

“然与式:通“拭”;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名词兵车不式。

逝:通“誓”;发誓。

动词。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受:同“授”给,与。

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孰:同“熟”;煮熟了的。

形容词。

“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孰:同“熟”;仔细。

形容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说高兴,愉快。

形容词。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__.说:同“悦;高兴。

形容词。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同“悦”;愉快。

高兴。

形容词。

“而民说之,”说:同“悦”;愉快。

形容词。

“秦王不说。

”竦:同“耸”;高。

形容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太:通“大”;大部分。

形容词。

“死者太半。

”汤:同“烫”:用热水焐。

动词。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田:同“畋”;打猎。

动词。

“今王田猎于此。

”帖:同“贴”;用标签标出。

动词。

“不用,则以纸帖之。

”帖:同“贴”;粘附。

动词。

“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名词。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同“途”,道路。

名词。

“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涂:同“途”;道路。

名词。

道路。

名词。

土:同“仕”作官。

动词。

“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橐:通“托”;托付,委托。

动词。

“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顽:同“玩”;开玩笑。

动词。

“我又不同你顽。

”亡:同“无”;不,副词“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亡:同“无”;不。

副词。

“亡何国变,宁南死。

”亡:同“无”;没有。

副词。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亡:同“无”,没有。

副词。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无”;不。

副词。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副词。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罔:同“网”;罗网。

名词。

例句中作动词,即张开罗网掳捉。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惟:通“唯”;应答声。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本店铺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1.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2.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1、衣冠士女,下迨(dài)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江苏高三文言文知识点

江苏高三文言文知识点

江苏高三文言文知识点一、通假字1、鼓瑟希(希通稀)2、莫春者(莫通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二、词类活用1、端章甫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鼓瑟希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4、可使足民足:使动,使……富足5、曾皙后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3、且知方也(古:正道、正理,今:方向、对方、方法等)4、如五六十(古:或者,今:如果)5、如其礼乐(古:至于,今:如果)6、异乎三子者之撰:动词作名词,才能三、词语古今异义1、加之以师旅(古:泛指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2、比及三年(古:等到,今:比较、紧靠、依附等)3、异乎三子者之撰(古:才能,今:写作)四、句式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3、尔何如?(宾语前置)4、何伤乎?(宾语前置)5、为国以礼(状语后置)6、尔何如?(宾语前置)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五、一词多义(一)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5、以俟君子(而,连词)(二)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词尾)(三)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六、文学常识1、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5、荆轲刺秦王1. 秦王必说见臣2. 今日往而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6、鸿门宴|1. 距关,毋内诸侯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 令将军与臣有郤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悦——矣——返——环——猝——-震——供——拒——纳——智——邀——早——背——隙——彰——必修二4、《诗经》两首1. 氓之蚩蚩2. 匪来贸丝3. 于嗟女兮~4. 犹可说也5. 隰则有泮6. 岁亦莫止7. 彼尔维何8.5、离骚1. 偭规矩而改错2. 忳郁邑余侘傺兮·3. 何方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入以离尤兮6. 芳菲菲其弥章6、《孔雀东南飞》并序1. 箱帘六七十2. 蒲苇纫如丝3. 终老不复取~7、诗三首1. 契阔谈8、兰亭集序1. 悟言一室之内8、赤壁赋)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 山川相缪3. 举酒属客4. 举匏樽以相属9、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措——宴——吁——返——晤——脱——奁——凭——畔——韧——缭——暮——娶——嘱——甫——罹——¥必修三4、蜀道难所守或匪亲8、国人之于国也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无失其时#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劝学1. 輮以为轮2. 虽有槁暴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10、过秦论1. 外连衡而斗诸侯2. 合从缔交3. 赢粮而景从4. 锄櫌棘矜5.百有余年矣11、师说。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或师焉,或不焉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智——授——毋——性——否——斑——横——途——纵——煣——影——又——耰——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1. 拜送书于庭2. 召有司案图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12、苏武传^1.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2.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与旃毛并咽之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5. 请毕今日之驩6. 空自苦亡人之地7. 信义安所见乎13、张衡传|1. 员径八尺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3. 傍行八道4. 形似酒尊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廷——沾——弆——按——诀———欢——熟——襟——无——否——叛——现——穆——毡——圆——擒——旁——樽——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5、藤王阁序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6、逍遥游1. 北冥有鱼2. 三餐而反3. 小知不及大知~4. 此小大之辩也5. 而征一国者6. 旬有五日而后反7. 而御六气之辩8. 汤之问棘也是已7、陈情表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衡——几——溟——消——返——智——辨——能——又——变——矣——悯——伶仃——褥——~选修部分庖丁解牛1. 砉然向然2. 技盖至此乎3. 善刀而藏之项羽之死)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文言文复习专题——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复习专题——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复习专题——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本文是关于文言文复习专题——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感谢您的阅读!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犹如,如同)4.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酒)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名词。

)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猝。

形容词。

)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同“畔”)1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同“暮”,年末)"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

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通"浊"肮脏,水不清。

形容词。

) 14.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15.忳郁邑余挓傺兮。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16.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通“服”,保持)17.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18.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19.椎床便大怒。

(椎,通“捶”,捶打)"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第一个椎:通"锤",兵器。

名词。

第二个椎:通"锤",用铁锤20.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结实)21.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22.虽与府吏要。

(要,通“邀”,约)23.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24.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旁边)吾灵尚依旁汝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广义的通假字概念通假字是文言文里的一种重要的文字现象,是约定俗成的,不是任何一个字都可以随便写通假字的。

中学文言文教学其实运用的是广义的通假字概念,把“古今字”“异体字”也纳入“通假字”中。

具体包括如下几种:1、狭义的通假字,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本来应该用“早”字,可是写书的人却用了个“蚤”,前者习惯上叫本字,后者习惯上叫通假字。

又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亡”通“无”)(读音相差甚远)2、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

‛(“莫”通“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3、异体字,音同义同,形不同。

‚俛.首帖耳‛(“俛”通“俯”)二、根据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来分类,有如下几种:(1)通假字是本字的一部分,如:‚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

‛(善——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性)‚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樽)‚直上载公于上坐。

‛(坐——座)(2)通假字和本字的一部分相同,字形相近,如:‚秦王不说。

‛(说——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震)‚孝公既没。

‛(没——殁)‚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被——披)(3)通假字和本字字形不同,但读音相同,如:‚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横)‚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斑)(4)通假字和本字字形不同,但读音相近,如:‚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邀)‚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又)‚如有营,予佐尔贾。

‛(贾——价)‚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乡——向)(5)通假字和本字字形不同,读音也不同,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罢——疲)‚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谪)‚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一、指出下列文段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曲突徙薪(《汉书〃霍光传》)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旁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尔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③坐,而不录④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①直突:笔直的烟囱。

②上行:上座。

③功次:功劳的等级。

④录:记住,指邀请。

答案:不——否息——熄乡——向亡——无邪——耶寤——悟二、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通假字的本字。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城予赵。

本字: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本字:③植其杖而芸.。

本字:④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本字:⑤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本字: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本字:⑦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本字:⑧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本字:⑨秦王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本字:⑩贾家庄为巡徼所陵.迫死。

本字:答案:“案”通“按”,“炎”通“焰”,“芸”通“耘”,“火”通“伙”,“不”通“否”“得”通“德”,“殴”通“驱”,“振”通“震”,“还”通“环”,“陵”通“凌”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⑪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通假字:本字:⑫汝识之乎?通假字:本字:⑬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通假字:本字:⑭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通假字:本字:⑮善哉!技盖至此乎?通假字:本字:⑯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

通假字:本字:⑰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通假字:本字:⑱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假字:本字:⑲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通假字:本字:⑳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通假字:本字:⑴距关,毋内诸候。

通假字:本字: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假字:本字:⑶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假字:本字: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通假字:本字:⑸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假字:本字:答案:1、“庭”通“廷”2、“识”通“志”3、“直”通“值”4、“邪”通“耶”5、“盖”通“盍”6、“决”通“诀”7、“裁”通“才”8、“指”通“旨”9、“具”通“俱”10、“翼”通“翌”11、“距”通“拒”,“内”通“纳”12、“信”通“伸”13、“曷”通“何”14、“景”通“影”15、“厌”通“餍”四、(附录)高中文言文所涉及的通假字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弊:通“敝”;疲惫,衰败。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材:同“才”;才能。

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采:同“彩”彩色,颜色。

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藏:同“脏”脏腑。

名词。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唱:通“倡”;倡导。

动词。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绌:通“黜”;罢免官职。

动词。

‚屈平既绌。

‛从:同“纵”;与“横”相对。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读:通“逗”;即现在的逗号,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堕:通“隳”;毁弃。

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归来。

动词。

‚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奉:通“俸”俸禄,薪俸。

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贾”;商人。

名词。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华:同“花”。

名词。

‚焜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惠:同“慧”;聪明。

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溷:同“混”、“浑”混浊。

形容词。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疾:同“嫉”;嫉妒,憎恨。

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纪:通“记”;记载。

动词。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简:同“拣”;挑选,选拔。

动词。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

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介:同“芥”;小草。

名词。

‚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列:通“裂”;分裂。

动词。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

‚而直为此廪廪也。

‛录:同“碌”;平凡,乎庸。

形容词。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女:同“汝”;人称代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畔:通“叛”;背叛,离开。

动词。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旁:通“傍”依附。

接近。

动词。

‚吾灵尚依旁汝也。

‛齐:同“剂”;量词,例句中为名词。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禽:通“擒”捕捉。

动词。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取:通“娶”。

动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阙:通“缺”;缺点。

名词。

‚必能裨补阙漏。

‛声:通“伸”;陈述,说明。

动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识:通“志”,标志,记号。

名词。

‚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食:同“饲”;喂。

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孰:同“熟”;仔细。

形容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太:通“大”;大部分。

形容词。

‚死者太半。

‛田:同“畋”;打猎。

动词。

‚今王田猎于此。

‛帖:同“贴”;粘附。

动词。

‚对镜帖花黄。

‛惟:通“唯”;只,只有。

副词。

‚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文:同“纹”;纹路,纹理。

名词。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希:同“稀”;稀少。

形容词。

‚鼓瑟希,铿尔。

‛郤:同“隙”;隔阂,嫌怨。

名词。

‚令将军与臣有郤。

‛县:同“悬”挂着。

动词。

‚胡瞻尔庭有县廛兮?‛羞:同“馐”;食物名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燕:通“宴”;安逸,安闲。

形容词。

‚燕坐于华堂之上。

‛阳:同“佯”;假装,表面。

‚皆阳应曰:‘诺’。

‛益:同“溢”;涨水。

动词。

‚澭水暴益。

‛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

名词。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曾:同“增”;增加。

动词。

‚曾益其所不能。

‛知:通“智”;聪明,智慧。

形容词。

‚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属:同“嘱”;嘱托、托付。

动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著:同“着”,穿。

动词。

‚著我旧时裳。

‛转:通“啭”;鸟宛转地叫。

动词。

‚蝉则千转不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