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怎样培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文章论述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其创新能力培育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3)4-0-01

一、现实解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何以必要

1、现代社会的发展呼唤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对一个国家、民族是多么的重要,而对企业和个人亦是如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创新能力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无不依赖于它永续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而这些又依赖于企业拥有一大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当下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员工。这些无不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承担着为企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学中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应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当下的特点催促加快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笔者亲历的教学可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一般都

拥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将来就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他们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时习惯有例可循,缺乏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须不知他们将来在企业中很可能充当人力资源管理人士、推动变革者、业务伙伴者、领导者等多重角色,这些都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变革能力、人力资源各模块操作能力等等,而这些都离不开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因为创新能力是其它能力发展的“源头活水”——不断创新是一个人快速成长、成才前提,是一个人获取技能、生成素养的基本条件。所以针对当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欠缺的弊病,加强他们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当务之急。

二、实践探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更新观念革新方法,培育学生课堂上的创新意识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秉持着“重沿袭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仍然是单向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缺乏,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革新方法,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重视创新意识培育”的教育观,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重视互动交流式教学,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朋友,教师在教学活动只充当引导者、顾问的角色,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实践的主体、

创新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唯有此,才能让大学生充分发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充分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来,变被动的学习者为主动的接受者和积极的吸纳者,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挑战师道尊严,在学习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

(二)改革实验教学中的流弊,完善实验教学建设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融合的重要环节,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室模拟办公环境下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反复演练有利于大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超越理论的“窠臼”,延伸到实际技能的掌握,以满足企业和各类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要。而目前许多高校仍未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实验室,从而使得该专业大多数学生直至毕业都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人事测评软件十分陌生;而且现在拥有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的大学很少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多开设一些验证性实验,须不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加快高校硬件设施建设,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实验室,而且要加大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两类实验的力度,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训练,自身创新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提升。

(三)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样一门创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来说,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对于组织设

计、薪酬设计、绩效评估方法的重新审视方面都需要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分析方法,所以,立足于学生的创新理念,探讨开发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因此,我国高校要加强科技创新的相关场所和设备建设,为大学生进行科学创新活动提供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要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扶持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具有重大前景价值科技创新活动品牌,吸引更多热爱科研、喜欢创新的同学参与进来。要建立大学生申报、立项、经费、指导、评审、验收、转化等制度为科技创新活动“保驾护航”,使他们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

(四)多方通力合作,积极探索多种社会实践模式

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的衔接与合作,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开辟“绿色通道”。如产学研结合实践模式,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学习——科研——就业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合作模式”等等。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譬如虽然高校拥有较多的科研成果,然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和国外的大学相比仍然很少,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样的年轻学科,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的案例就更少了,为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科研成果需要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过程,这样就容易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麻烦,所以企业在选择和高校合作时就会有更多的顾虑。因此这就更需要高校加强和企业沟通,与其建立

长期的合作机制,才能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总之,我国高校要善于与各方社会力量加强合作,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萍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9(31):79—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