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

合集下载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2课《说和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揣摩品析精彩词句,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1.揣摩品析精彩词句,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第2课时(共2课时)◆活动一:品析词句,感受学者形象导语:通过上一节课的课堂学习,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既是一位潜心于文学研究的学者,也是一位无所畏惧的革命斗士。

那么,在作者臧克家眼中,闻一多先生有着怎样的学者和革命家风范呢?本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读课文,走近闻一多先生。

1.提出学习要求:文章第3段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时的情景进行了详细描述,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第3段,完成下列任务。

(1)圈画出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2)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学者形象。

生自主勾画、批注,并交流展示。

预设:(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品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时的专注。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品析: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现闻一多先生对新知的渴望和他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

(3)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品析:这句话中的“吃尽”“消化尽”“远射”等词语,让我感受到了一多先生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的精神。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品析: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说明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是探索救国的道路,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5)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品析:这两句话将闻一多先生和杜甫对比,烘托了闻一多先生忧国忧民的思想和醉心于文学研究的刻苦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三、学习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注音衰微( ) 赫然( ) 迭起( ) 典籍( )弥高( ) 卓越( ) 校补( ) 函寄( )2.释词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目不窥园3.了解闻一多和臧克家二、课堂展示(一)预习检测(二)小组探究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他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这两方面矛盾吗?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当堂检测“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写闻一多挑灯夜读的情景。

第二课时一、预习搜集一篇闻一多先生的演讲稿,并背诵其中一个段落。

二、课堂展示(一)预习展示,学生演讲比赛。

(二)小组探究1.复习拓展细读全文,画出精碎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读文—复述—谈变化)明确: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学习目标1.学习精读。

2.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3.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精读课文任务一: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任务二:“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二)再读课文,了解写作手法任务三:文章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任务四: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关键语句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任务五:结合时代背景,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我们应学习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四)反思总结我的收获:我的疑问:三、效果检测(一)精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二)精读以下选文,完成以下问题。

说和做(节选)——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4)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5)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课文中生僻词汇的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汇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举例解释:
-在讲解闻一多先生的革命精神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依据,深入剖析其精神内涵。
-在分析文本表达手法时,教师可结合具体例子,如对比、排比等,向学生讲解这些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帮助学生识别和分析。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说和做”的基本概念。在课文中,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这是他在面对民族危机时所展现出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的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行动中都是身体力行的典范,他的行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及其背后的精神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言行一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作为榜样,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说和做”。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重要词句的解读:分析课文中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知行合一”等词句,理解其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以便学生更好地领悟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精神。
-文本结构与表达手法:使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掌握作者运用的表达手法,如对比、排比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时,可重点强调他在面对民族危难时的勇敢举动,以及其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闻一多先生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和“知行合一”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普通人的做法,帮助大家理解其背后的精神实质。

七级语文上册第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无答案)鲁教版

七级语文上册第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无答案)鲁教版

七级语文上册第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无答案)鲁教版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描述和讨论。

2、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法。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学习闻一多先生慎重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汹涌执著的爱国热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符合、崇拜品德和革命精神的掌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领悟表达中的抒情、描述和讨论。

【学习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学法指导】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慎重的结构、精当的抒情讨论,使这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这些特点我们在学要注意领悟生动形象、精练委宛、富于感染力和音乐美的语言。

【资料链接】1、闻一多( 1899-1946 ),湖北浠水县人,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曾参加学生运动,1922 年赴美学习, 1925反帝爱国为主题,1928 年初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 年,抗他留了一把胡子,起誓不获取抗战的成功不剃去,表示了抗战终究的信心。

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专制统民党特务杀戮。

【课时目标】认识闻一多和臧克家,朗读课文,识记词语,初步感知内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掌握。

)自主检测:(教师寄语:认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必然行!)1、注音衰微赫然迭起高标典籍弥高优异校补函寄漂白2、释词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专注贯注心会神凝绝然不同样一反既往大方淋漓3、自我议论,总结自读收获: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他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这两方面矛盾吗?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讨论明确:1、学者方面 2 、特点3、闻一多 1 、革命家方面 2 、特点3 、闻一多是一个的人,我从这里可以看出。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精神品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闻一多先生言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品质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有自信、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觉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下次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明确的讨论方向和问题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聚焦主题。
最后,关于课程总结,我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时,可以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言行片段,希望通过这些内容能够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责任感。在课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我意识到在讲述时,可能需要更多地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当时的处境和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背后的意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闻一多先生言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七年级语文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掌握一些双音节词语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5、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1、探讨研究法.2、朗读法。

3、语感品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反思一、导入提问:闻一多是谁?可以做适当补充.(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闻一多画像。

二、初读感知播放示范录音。

三、检查预习多媒体课件出示: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掌握情况。

四、研读探究1、问:那么,你们认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适时板书)2、课件出示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适时板根据资料简单介绍闻一多。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本节课为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三课,课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感受和认知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二、课程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言行举止,认识和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品格。

3.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表达能力,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领会文章中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并通过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进行深入探究。

2.难点:通过与闻一多先生不同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的比较,反思自己的现实生活,提高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和启迪。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通过阅读整篇文章,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成长、学习、思想转变的历程,了解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言行举止,感受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2.分析和讨论闻一多先生在面对生活困境、外界压力时的应对方式,探究其独立自主、勇于担当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3.利用教学投影仪进行图片展示,比较现实生活中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及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 教学方法1.教师讲述法:向学生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言行,读出文章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其情感和思想。

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小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自由发言,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通过对角色代入,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感悟一句话的内涵,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打开幻灯片,放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讨论:你认为这是哪个年代的街道,识别出其中有哪些文物和历史建筑?2. 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并重点记忆文章中的难点句、重点词语和涉及到的形象语言,为下一步展开探究铺垫,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第二课时教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第二课时教案

七年级语文学科教案1、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得当的技法以及夹叙夹议和表现手法。

2、品味重要句子,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3、感受闻一多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得当的技法以及夹叙夹议和表现手法。

2、品味重要句子,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感受闻一多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课前检测检查上节课所留的填空题2.新课导入复习导入,检查预习二、【自主学习】1.自学指导①自学内容:1、闻一多作为学者“说和做”都举了哪些例子?详略怎样安排?2、闻一多作为革命家“说和做”都举了哪些例子?怎么说的?②自学方法:读课文并思考问题③自学时间:前十五分钟④自学要求:自己完成,答案在课文中画出2.自学检测1、闻一多作为学者“说和做”都举了哪些例子?详略怎样安排?2、闻一多作为革命家“说和做”都举了哪些例子?怎么说的?三、【合作探究】1.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赏析句子,把握情感。

四、【检测提升】1.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一句话)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3、“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五、【课堂小结】1.知识梳理2.课堂评价3.课后作业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六、【课后反思】。

统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课时)教学详案

统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课时)教学详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详案第二课时一、导入闻一多先生,这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他的形象被臧克家塑造得多么鲜明,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合作探究教师给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讨论,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交流:“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他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交流:本来应是平淡的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而且“向地壳寻求宝藏”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介绍,而且是热情称赞了。

3.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交流:“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4.①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呖尽心血。

②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交流:①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

②“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交流:“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三、拓展延伸闻一多先生,这位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受到中华儿女的敬仰,中华儿女永远纪念他。

读完本文,请你为闻一多先生写两句墓志铭或写两句赞扬的话。

答案:1.开口说话,掷地有声;足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

2.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文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3.深夜提笔写校补,三更磨墨出杂论。

一口一心为自由,专为革命献一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布置作业]:
(1)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板书设计]: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课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备课人




知识目标
积累掌握双音节词和成语的读音与用法。了解臧克家、闻一多。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的思路,精致严谨的结构,过渡语段的作用。理解艰深语句的作用,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目标
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的高尚的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目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4.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略)
2探究学习:
(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说和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说和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二课时
课型
阶段1、确定学习重点
新授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字词,了解文章相关背景;2.梳理文章主要内容,感受闻一 多的品质和精神。
所确定的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可能理解的
1.能够结合文本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2.把握要点概括信 息
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 、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容总结闻一多的精神品质;
评估标准
核心问题
学生会提出的相关问 题
1.能否简洁、明了准 确地概括出关键词; 2.能否结合文章内容 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
形象;
作者是如何精当选 材,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来体现他的高尚 精神?(写作手法)
(1)选材的标准是什 么? (2)如何把相关素材合 理运用,更好的塑造 人物形象?
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
自悟(3分 练笔:设置一个写作主题:师生情,请 汇报展示学生条理清楚,语 素材积累以及筛选能
钟)
同学们写出尽可能多的素材
言简洁。

展示(3分 钟)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每个素材,从 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两个,并阐明理

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清楚地 阐述理由

检测学生的本课学习 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
1.字词及背景;2.感知课文内容
预期目标分析 可能理解却疏漏的 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行文?
可能不理解的
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 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阶段2、提炼核心问题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鲁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鲁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鲁教版初一上)
doc初中语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存词语,把握一些双音节词语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4、明白得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行。

5、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明白得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探讨研究法。

2、朗读法。

3、语感品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
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七、教学板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讲和做
学者→{做了再讲做了不讲}→优秀的学者。

↘口的巨人
革命家→{讲了再做}→大勇的革命家。

↗行的高标。

七年级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第2课时教学案

七年级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第2课时教学案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12.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第2课时班级:学生姓名:自学——质疑——解疑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作为学者、民主战士、诗人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感受其强烈的爱国之情。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自测——互查——互教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⑶“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⑷“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⑸“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展示——反馈——导学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2、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回答)?意思是什么?哪些语句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3、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怎样的治学态度?用一句话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学者形象。

研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他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2、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文中写他做了哪几件事?3、后期作为革命家方面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自测——反馈——点拨1、下列句子从描写角度看,各属于什么描写?(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2)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七年级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

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二. 朗读课文片段三、问题研讨:1、说说本文在选择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1)、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参加游行示威.....、群众大会演说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2)、精于剪裁。

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比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

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2、朗读课文片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1)、生动形象。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鲁教初中语文七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二)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鲁教初中语文七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技能目标: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3、情感目标: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学情分析学生预习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教学过程: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一、导入新课,抽层检测。

(5)俗话说的好“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就是说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主见、方法和准则。

这个单元记载的都是名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些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习臧克家的文章,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并且思考一下,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精神。

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15)听课文,朗读课文,整体了解全文大意并掌握基本的生词与课文基本结构。

四、共同探究,知识构建。

(15)整体感悟:1、臧克家、闻一多及其相互关系简介。

臧克家: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

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此后,他陆续出版十多部作品。

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想一想)1.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二. 朗读课文片段
三、问题研讨:
1、说说本文在选择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
(1)、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
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
.....
......、参加游行示
......、群众大会演说
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2)、精于剪裁。

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比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的剪裁,能有
力地突出中心。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

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2、朗读课文片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
(1)、生动形象。

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

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

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
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

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

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

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

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

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

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

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

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

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

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5)、夹叙夹议的写法。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

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

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

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

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

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3、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四、课外收集: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五、教师小结:
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完成课后第二题。

七、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