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开展基层群众自治情况报告

XX村开展基层群众自治情况报告
XX村开展基层群众自治情况报告

XX区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

百村(居)示范活动总结报告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省、市计生协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百村(居)示范活动的工作部署,坚持早着手、细安排、求实效,全面开展基层群众自治百村(居)示范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确定指导思想,明确评估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按照国家、省、市计生协要求,将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纳入到整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会的作用。结合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实际,我区确定了XX镇、XX镇、XX街道、XX街道为示范镇、街,XXX村、XX村、….社区为示范村、居。

二、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评估标准。

根据省、市基层群众自治的具体要求,区计生协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工作目标和评估认定工作标准,制定印发了《XX区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百村(居)示范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各镇、街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

三、完善工作程序,总结工作成绩

区计生协在XX镇北XX村先行进行了试点,摸索出较为成功的经验做法后在全区各镇街全面推开。经过区、镇两级评估,XX村基层群众工

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网络。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并且配强配齐村计生协会工作班子,选配好村级协会小组长,健全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格局。由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协会会长、副会长、五老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及理事,把热心计生事业的种养能手,致富先锋等吸收为新会员。按照“五有”标准不断完善会员之家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各项制度,大力倡导婚育新风,使科学文明的生育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生力作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自治章程,与村民签订计划生育诚信承诺书,积极开展人口计生工作。一是建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并依托科技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百万会员学科技”等服务活动,使村民学到致富本领,提高了致富能力。二是利用两节、3.8、5.29、7.11、9.25、12.18等重大节日开展人口计生宣教活动。四是开展生育关怀救助,共救助了计生贫困户5户,折合人民6000币元。五是组织育龄妇女参加区、镇组织的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参查率达到95%,切实提高了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六是多年来在奖扶特扶、二胎审批及村里重大事情的决策过程中,协会认真行使监督权力,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全面而真实,村里的大事小情真正做到“公开、公正、真实”,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XX村在各级政府及村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计生协会群众自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计生诚信好,近三年无因计划生育问题引起的村民集体上访和严重违法事件,无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共终止妊

娠行为,无溺、弃女婴事件,无大月份引产和堕胎生育,无违法的收费和罚款。近三年来妇女总和避孕率、符合政策生育率和人口计生各项工作在本区居领先水平,群众满意率达到95%。

XX区计划生育协会

2010年10月15日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政策思考 (2008-07-13 11:41:45) 转载 标签: 杂谈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政策思考 一、事件回顾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乡村自治的传统,家族是传统乡村自治的核心组织。为了维持以家族为核心的乡村自治,族田、族产、宗祠、家谱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共产党成为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在城市基层也设立了居民委员会,参政不再是少数富有阶层的专利,广大基层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1978年,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时指出,要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1980年前后,广西宜山等地农村出现了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村民委员会,负责调解邻里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发展生产,效果很好。这些不同于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新兴组织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人的注意,1982年宪法充分肯定了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到了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日渐成熟。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正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列,被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 二、相关评论

评论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当代中国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当代中国有三种形式的自治制度: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自决权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政治制度。二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自治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政治制度。三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基层民主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基层群众民主参与问题的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 评论二,基层群众自治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基层群众自治就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按照平等、选举、公开、监督、多数人决定、法治等原则,按照一定程序,民主选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领导人,对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规范和实践活动,表现为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及对干部的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其目的就是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扩大、巩固地方政府、基层组织的权力来源与群众基础,改善地方政府、人大机关和群众自治体系之间的关系,在基层社会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从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基层社会政治生态。 评论三,当前中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成就和问题并存。当前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在城市和乡村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即农村的村民自治和城市的居民自治。随着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开展,各地城乡基层自治活动出现了各种实践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村委会成员的“海选”,村民代表会议的设立;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直选,等等。然而,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之间的矛盾形成的“两委”关系问题,乡—村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等等。更加严重的是,在许多乡村地区,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供给不足,乡村发展陷入停滞,农业发展缓慢,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社会失序等“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城市居民自治工作也不容乐观,在多数城市的社区建设中,居民自治还没有很好地实行,社区建设在很多城区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政绩工程,城市基层自治组织行政化色彩浓重,难以实现基层民主的目标。 三、政策献言

关于基层群众组织自治能力建设情况

一、关于基层群众组织自治能力建设情况 1、认真组织依法开展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2008年,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区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区Xx个村依法选举产生XX名村委会成员,其中主任XX人,副主任XX人,委员XX人。选举中,我们重点是坚持规范到位,在程序上不能有半点疏漏。在这次换届选举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围绕选举的重要环节,严把“五关”:一是严把选举委员会产生关。二是把好选举办法制定关。三是严把选民登记关。四是严把候选人产生关。五是严把选举投票关。重点抓了三点:一抓以证换票,即用选民证换票,保证一人一票,选票发放不乱;二抓秘密划票,各个选举会场设立秘密划票间,保证选民不受外界干扰自主填写选票;三抓当场唱票、计票,当场宣布当选结果。 普遍实行了“五个第一责任制”的工作机制,即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下乡工作组组长为“第一指导人”,农村支部书记为“第一执行人”,村民代表为“第一监督人”,村民群众为“第一参与人”。凡在选举过程中,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当选资格无效,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故意破坏选举会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规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在选举中,我们还积极推行积极推进“一票制”、“两委交叉任职”、“选举观察员”等行之有效做法,严格依法选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积极指导各村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按照《XX省村务公开实施办法》和《XX省村务公开目录(试行)》规定,指导各村村务公开在内容、形式、时间、程序和管理上做到“五规范”。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全区XX个村都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依法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并严格按照村务公开监督制度履行职责;各村除建立村务公开栏外,还设立有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并有专人负责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 3、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2008年,按照市里统一安排,指导各地完成了第三年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区XX个社区居委会共选举产生XX名社区居委会成员,其中主任XX人,副主任XX人,委员XX人。社区居委会直选试点成功进行,“票决制”普遍推行,社区居委会民主程度大幅提高。积极开展村(居)委会干部培训,2008年,对新当选的村(居)委会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2009年以镇(街办)为单位开展了年度培训,2010年全市组织开展了第一届社区居委会主任培训班,我区也组织了一次村(居)委会主任培训班,部分社区居委会主任还参加了省培训班。从2009年

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近期,我们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区部分街道、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对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和认识,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目前,城区共有基层党工委11个,党委10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361个,党员7475名。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势从总体上来讲是好的,呈现出不断加强和改进的趋势,特别近两年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实施“党建网联工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了新气象,发生了新变化,党员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建设“四宜”城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需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去研究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政治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部分单位党政“一把手”角色定位不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经济和业务工作割裂开来,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了业务工作上,忽视了支部书记的责任,对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不热心,存在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致使党建工作

与业务工作脱节,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二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和业务工作不够熟悉,对大局缺乏了解,找不到基层党的建设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三是有的尽管能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娶迎难而进的劲头不足,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组织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在农村,由于没有成规模的村办企业,村集体收入普遍较少,而村级债务负担比较重,据统计在28个村(菜场)中,年集体收入少于50万元的8个,入不敷出的村13个,年收入达到200万元的村仅有4个,集体经济薄弱使修路、敬老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同时群众由于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普遍存在“个人顾个人”思想。在社区,基本没有集体收入,而区财政下拔的办公经费一年仅8000元,连最基本的办公所需耗材都难以满足,社区党支部想组织党员开展一些活动,或奖励一些工作成绩突出的党员,都苦于经费无法保证和落实,许多想法、思路都“落空”了,久而久之,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二是“无地方办事”问题突出,这点在社区表现尤其明显,据统计,目前50个社区中还有2个社区没有办公场所,办公场所面积不足50平米的有23个,50-100平米的11个,阵地建设步伐仍较缓慢,如和济社区党委,现有党员234名,而借用的办公场所中党员活动室面积不足20平米,严重影响了组织活动的开展;三是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

————————————————————————————————作者:————————————————————————————————日期:

毛概期中作业 基 层 民 主 自 治 制 度 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班级:1204 姓名:白娟 学号:201204414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 ——从提出到现今的发展概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概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使基层群众实行四大民主、四个自我和享有四项权利。四大民主就是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自我就是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四项权利就是保障基层群众对一切基层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基层群众应该积极参与自治、学习自治、善于自治,不断提高自治能力,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基层群众依法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主体是基层人民群众,基层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参与决定着基层群众自治的成效。因此,要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尤其是难点热点问题,首先实行群众自治,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同管理,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使基层群众自治,在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历史发 展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 城市居民委员会这一重要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 初就在一些大城市中产生了。建国之初,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肃清一切敌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反动势力的破

第十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十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明确其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理解自治制度的发展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特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运行方式;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发展完善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的同时,结合具体案事例讨论“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现状”,分析其原因,理解相关法律制度健全完善的方向。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概述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以城乡居民(村民)一定的居住地为纽带和范围设立,并由居民(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一个群众性的社会组织,不同于国家政权组织和其他政治、经济等社会组织。 第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一个具有自治性质的社会组织,自治是它最重要的特色。 第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基层性的特点。 二、设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意义 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有

助于加强基层政权的建设;有助于城乡基层社区社会秩序的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基层政权的关系 1、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基层人大的相互关系 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方面看,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严格遵守和贯彻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依法参与有关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向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反映居民(村民)的意见和要求。 从基层人民代表大会方面看,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要依法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进行监督,保证宪法、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决定、决议在基层群众性组织内实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要帮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自治活动; 2、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基层人民政府的相互关系 根据《宪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基层人民政府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其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完善 第二节居民委员会 一、居民委员会的设置 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100户到700户的范围内设立,其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决定。 二、居民委员会的组织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5至9人,所有人员均由选举产生。其任期为3年,组成人员可以连选连任。 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应当采取民主的方法,不得强迫、命令。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居民会议是由居民委员会辖区范围内18周岁以上居民组成的居民自治的民主决策机构。居民委员会必须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凡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 城市居民委员会这一重要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在一些大城市中产生了。建国之初,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肃清一切敌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反动势力的破坏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要实现上述目标,建立有效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就显得极其重要。城市居民委员会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1949年底到1950年初,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由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防护队、防盗队和居民组等名称不一的群众性自治组织。1950年3月,天津市根据居民居住状况建立了居民委员会。同时期,在湖北省武汉市的部分街道也开始建立了居民代表委员会和居民小组。但是,此时居民委员会的特点是,各地的规模不太一样,职能也不统一,有的居民委员会的领导整日陷入繁忙的工作事务之中,有的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则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乱筹款、乱募捐活动等。 为了克服此类不正常的现象,1953年6月8日,彭真同志给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专门写了一个报告,即《关于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组织和经费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这一组织是需要建立的。 它的性质应当是群众性自治组织,而不是基层政权组织。 它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把工厂、商店、机关、学校以外的街道居民组织起来,在居民自愿的原则下,办理有关居民的公共福利事务,宣传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发动居民响应政府的号召,向基层政权反映居民的意见。居民委员会应当由居民小组通过选举产生,在城市基层政权或者派出机关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但它在组织上并不是基层政权的下属机关,因此,不应交付太多的事情让它办。 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同意了这个报告。此后,各城市都陆续建立了居民委员会组织,名称也逐渐趋向统一,其性质都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可供参考)

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篇一)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提高本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委员会关于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豫水文党〔**〕10号),结合本单位实际,驻马店局党总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督查指导,切实加强本单位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范党建基础,推进组织体系和班子队伍建设规范化 根据《中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委员会关于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的通知》(豫水文党〔**〕18号)等相关文件精神,按照程序规范、发扬民主的原则,我局积极完成了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目前驻马店局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名,包含退休党员15名。其中机关党支部党员39名,**水文局党支部党员10名,新蔡水文局党支部党员11名。党总支支委成员共5人,包括书记1人、副书记1人,纪检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兼青年委员各1人。机

关党支部支委成员共3人,包括书记1人,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宣传委员兼青年委员各1人。**水文局党支部支委成员共3人,包括书记1人,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宣传委员兼青年委员各1人。新蔡水文局党支部支委成员共3人,包括书记1人,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宣传委员兼青年委员各1人。基层党组织基本覆盖全部测站和测区水文局,组织机构健全完善、设置规范清晰。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合理、成员责任明确、工作能力过硬。驻马店水文局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进水文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加强党员管理,推进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 驻马店水文局党总支通过“三要、四先”等载体,使共产党员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是开展“三要”活动,激发党员工作热情。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广泛开展“党员勇于站在排头,要让群众看见党;党员带头弘扬正气,要让群众相信党;党员关心青年成长,要让群众靠近党”的“三要”活动。成立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坚的党员先锋突击队,确保在关键时刻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真正做到平常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时刻豁得出。二是规范党课教育,激励党员先锋

如何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如何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社会本091 于坤32号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和实施,和谐社会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和谐社会构建基础在于社区,而和谐社区的的构建离不开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管理的重要主体,它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区和谐稳定。而在当今社会,社区自治组织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很多社区并没有被社区居民所接受,导致很难更好地开展活动,如何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依托政府支持,提升自治能力 将包括城市社区在内的社区基层民主建设纳入国家民主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加强国家民主体制建设的同时,加强基层民主的开发和建设,即推进社区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过去党的基层执政方式中长期存在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或政社不分,党包揽一切事务的现象,这种执政方式直接延伸到城市街道和居委会。结果,不仅事实上削弱了居委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托政府的支持,提升社区的自制能力。 依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群众自治发展主要体现为“三自”(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发展。在这“三自“发展中,自我管理的发展是基础,是核心,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都是在实现自我管理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具有自主地位和能力的社会主体的日益成熟,自我管理的发展将主要体现为自我管理中的自治性的提高,亦即自我管理将更多地围绕着协调、整合和实现社区自身利益来展开。 二、完善组织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一)是进一步加强自治组织建设,完善自治功能。各社区普遍建立值班、巡查、走访等制度,使社区事务、居民诉求得到及时办理。在动迁和拆后遇到涉及到多数居民群众利益的事务,及时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或社区协商议事会议进行表决,让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同时充分发挥居民代表、楼院长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社区组织做好居民群众的思想工作,为促进社区工作顺利开展做出努力。 (二)是建立居民联系台帐,确保信息畅通。为加强对搬迁户的管理,各社区普遍对搬迁户进行摸排,详细登记其现在买房、租房地址、联系方式,及时掌握原社区居民的生活、工作动态。有的社区还向居民发放社区事务联系卡,实行社区事务流动办公、上门服务,确保居民办事方便,社区信息畅通。 (三)是明确属地管理,搞好工作对接。由于拆迁后人户分离情况严重,其绝大多数买房或租房到原社区以外的社区及其他区县的社区居住。这就需要在管理上工作对接起来。基于

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为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开展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活动打好基础。 一、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概况 党委下辖有11个党党支部,共有党员439人,预备党员 22人。通过调查,我们对全乡基层党组织进行划类分析,其中作用发挥好的党支部3个,占总数的27.3%;较好的5个,占总数的45.5 %;一般的2个,占总数的18.2 %;软弱涣散的党支部1个,占总数的9.1 %,总体较好,略有问题。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几年来,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委组织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我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乡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和大局,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建工作做到了实处。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领域。乡党委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不断更新党的基层工作理念。一是更新组织建设理念,注重研究各类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做到各有侧重、分类指导。二是更新党员价值理念,通过给在职党员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意识,拓展党员参与社会工作的领域,使党员的价值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得到体现。三是整合党建资源的理念,充分熟悉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增强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实施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对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3、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我乡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从教育培入训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自觉性。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了广大基层党员的素质,不断增强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 4、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乡党委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导学案 制作人:侯海侠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如何带领村(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 2、能力目标:通过为社区文明出谋划策,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 【学习重点】居委会及村委会如何自治。 【学习难点】如何准确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设计法和归纳法。 【学习过程】 课前自查自纠案 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基层民主管理形式,包括和。 1、我国的城市居民自治 (1)居民委员会的含义(性质、地位和作用) 是居民、、的基层自治组织。 (2)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形式和途径) ①选举:居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产生 ②决策: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必须提请讨论决定 ③管理和监督:实行、向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与质询。 (3)城市居民自治的作用、意义: 作用:居民合法权益,管理居民。调节居民维护纠纷,协助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义: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我国的村民自治 (1)村民委员会的含义(性质、地位和作用) 是居民、、的基层自治组织。 (2)村民自治的内容(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①村民选举:民主选举村干部,是村民自治的,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 ②村民决策:通过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参与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③村民管理:村民或,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管理日常事务。 ④村民监督:、、,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 二、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1、基层民主自治的重大意义 (1)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的最有效的途径。 (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 2、青年学生应自觉参与民主管理(重要性) 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和。 课上合作学习案 环节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 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p25探究下列问题(分组合作,时间5分钟) 1)什么是居民委员会? 2)居委会成员怎样产生? 3)居民如何对社区的大事进行决策? 4)居民如何规范自己和居委会干部的行为? 5)居民如何监督居委会干部的行为和居民的工作?

4.4基层群众自治教案

4.4基层群众自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感受身边的民主管理, 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了解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基层群众自治的现实问题,运用学科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管理中的人民当家作主,树立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一、导入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身边有人在考村官,那村官到底指的是什么?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职务的工作者。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你愿意去当村官吗?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国家公务员吗?村委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基层群众自治。 教师: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生了两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一次是“包产到户”,另一次就是“村民自治”,在农村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是什么?对,是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广大农民实行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作用是: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教师: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的自治组织,那村委会的最高代表是谁?对,是村委会主任?那这个村委会主任是政府任命的吗?不是,是村民选出来的。那是村民怎么选出来的?很好,是村民通过直接投票选举出来的。教师:村委会干部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教师:好了,村民通过直接投票选出村委会干部了。那以后的任何有关村里的决策是不是都由村委会主任说了算了?对,不是。那由谁说了算?对!由村民说了算!那村民怎么来参与决策呢?对,通过村民会议。比如今天大家坐在一起,开始商量个有关全村村民利益的事儿,最后有的人同意那样做,有的人不同意那样做,那最后到底同不同意怎么办?很好,最后举手表决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这就是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教师:村民通过直接投票选举选出村委会干部,通过村民会议参与本村的事务决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村民又是如何规范自己和干部的行为,管理日常事务呢?对,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这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管理村里日常事务的有效途径。 村委会委员、干部都是村民选出来的,那村民就有权监督他们的工作,通过什么来监督?对,村民可以运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监督村干部和村委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教师:这儿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一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村委会主任是国家公务员吗?(学生:不是。)为什么不是呢?那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村委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其设立目的是让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务,其最高代表是村委会主任,村委会不是国家政权机关,不是一级政府,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所以村委会主任不是国家公务员。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村委会的性质。 我们刚刚学习了,村民自治的组织是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的内容包括村民选举、村民决策、村民管理以及村民监督。这是在农村的基层自治组织。那在城市的基层自治组织又称之为什么呢?对,城市居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作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基层自治汇报材料

近年来,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在我省迅速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一是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含义及其表现形式;二是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与计划生育群众组织的关系;三是实现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的一些对策。 实行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使育龄群众成为计划生育的主体,让群众做计划生育的主人,育龄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生育行为,变“要我计划生育”为“我要计划生育”,这是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最高级形式。我们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30年历程来看,在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初期,为了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当时主要靠行政手段。后来,找到了“村为主”的方法,提出了“村民自治”。随着依法治国的方略的实施,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以及计划生育群众组织计生协参与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国家提出了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探索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高级形式。 实现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组织建设。村(居)委会人口计生组织网络健全,责任分工明确;计生专干或协会秘书长、小组长(中心户长、育龄妇女小组长、会员小组长)等职责清晰,待遇落实;服务宣传活动阵地建设达标。 二是制度规范。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公约、协议、承诺书等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并体现大多数村(居)民的意志;协议、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对等,无违法收费和罚款。 三是村(居)务公开。全面、及时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口计生法律法规政策及计划生育事务;定期组织村(居)民代表和协会会员评议计生工作;群众参与和监督的渠道畅通,群众参与率达80%以上。 四是宣传服务。宣传服务活动经常,育龄群众对人口计生法律法规政策、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社区集体资源的分配、使用能优先优待计生家庭;生育关怀活动扎实有效。 五是计生诚信。社区基本人口信息清楚;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基本落实,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80%以上,无大月份和选择性别引产;无出生瞒报、漏报;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0%以上,无政策外多孩生育。 六是文明建设。人口计生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幸福家庭以及和谐村(居)建设相结合,邻里互助、尊老爱幼、性别平等、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形成风尚;未发生因计划生育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村(居)民集体上访。 作为计划生育群众组织的计划生育协会,肩负着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的重要使命,在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优势和作为,我们从实践中得到的认识是: 一是会员众多。我省计生协会经过26年的发展,已有计生协会会员270多万。二是网络健全。目前,全省计划生育协会拥有近2万个协会组织、9万个会员小组。三是贴近群众。协会会员也是群众,本身就生活在群众中间,对群众的情况最了解,善于做不同群众的思想工作。四是示范带动。带头示范,宣传推动,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是协会会员其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计生协的成员中人才济济,由“五老”和致富能手、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要点梳理】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主体人民群众 领导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 依托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行为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实质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1)性质: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职能: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4)管理: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3.居委会 (1)性质: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职能: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4)意义: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发展基层民主 (1)原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2)实践: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 2.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1)民主选举 ①农村: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②城市: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2)民主协商 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 ②开展: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3)民主决策 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②要求: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4)民主管理 ①要求: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 ②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5)民主监督 ①原因: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②要求: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

毛概期中作业 基 层 民 主 自 治 制 度 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班级:1204 姓名:白娟 学号:201204414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 ——从提出到现今的发展概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概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使基层群众实行四大民主、四个自我和享有四项权利。四大民主就是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自我就是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四项权利就是保障基层群众对一切基层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基层群众应该积极参与自治、学习自治、善于自治,不断提高自治能力,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基层群众依法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主体是基层人民群众,基层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参与决定着基层群众自治的成效。因此,要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尤其是难点热点问题,首先实行群众自治,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同管理,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使基层群众自治,在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历史发 展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 城市居民委员会这一重要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在一些大城市中产生了。建国之初,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肃清一切敌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反动势力

社区自治组织基本知识

1、社区组织体系怎样构成? 答:社区组织主要由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站和社区配套组织等构成。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社区自治组织主要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共建理事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构成。社区服务站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分支机构,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用人主体。社区配套组织主要指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治安调解组织,以及各类社区民间组织。 2、什么是社区自治组织? 答:社区自治组织是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下,按照“社区自治”原则设立的,实行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社区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主要包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共建理事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均为三年。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决策层,民主决策社区重大事务,监督社区居委会工作,推选产生社区共建理事会组成成员;社区共建理事会是社区议事层,协商、监督社区重大事务;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管理,研究、决定、落实具体的社区自治项目。 3、什么是“选聘分离”的社区体制? 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选聘分离” 社区体制是指社区民主选举的主体组织(居民委员会)与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聘用主体、使用主体相互分离的社区体制。实行“选聘分离”的社区体制有利于理顺政府与社区之间、社区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有利于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回归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落实;有利于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管理,进一步推进职业化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4、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与社区服务站的性质与职能是什么? 答: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设立的具有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组织,一般承担公共管理与服务和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两大职能。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聘用主体,负责社区专职工作者评聘等经常性管理。根据工作需要,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设立分支机构,即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站承担党和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以及组织实施居民自治项目。社区服务站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用人主体,社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5843486.html,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来源:《百年潮》2011年第11期 1982年通过的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 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把宪法所确立的村民自治原则具体化。它和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相配套,标志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形成。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办好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扫除封建残余的影响,改变传统习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村民委员会是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记者:1982年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是1954年、1975年、1978年宪法中都没有的。请您谈谈1982年修改宪法时对此是怎样考虑决定的? 王汉斌:在宪法中规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这的确是1982年宪法第一次作出的。但是,通过群众自治,实行基层直接民主,不是1982年才提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时候,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一些城市的基层相继建立了居民委员会,协助新生的人民政权开展工作,并且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群众的这一创造引起彭真同志的重视。他对北京市和其他一些城市有关居民委员会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这是基层民主的一种好形式。1953年6月8日,彭真同志在给毛泽东主席并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我们搜集了各城市的材料和意见加以研究后认为:“街道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是需要建立的。它的性质是群众自治组织,不是政权组织。它的任务,主要是把工厂、商店和机关、学校以外的居民组织起来,在居民自愿原则下,办理有关居民的共同福利事项,宣传政府的政策法令,发动居民响应政府的号召和向基层政权反映居民意见。居民委员会应由居民小组选举产生,在城市基层政权或其派出机关的统一指导下进行工作,但它在组织上并不是基层政权的‘腿’,不应交付很多事情给它办。”毛泽东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同意了彭真同志这个报告。195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将城市基层居民自治制度确定下来。 记者:城市居民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的起步,后来又如何在农村基层实行村民自治的呢? 王汉斌:在广大农村基层如何保障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找到恰当的形式。解放初,农村基层设立了村公所,作为乡政府的派出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