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节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幼儿的思维
(6)固定性。
幼儿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认死理”
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幼儿初期,由于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只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但到了幼儿晚期,不少幼儿开始能够对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进行初步认识。
(三)幼儿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的发展
概念、判断与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幼儿思维基本形式的发展特点也体现出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第七章幼儿的思维
第一节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难点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物学家在某个地区发现了一-些海洋化石后,他们能够分析推测出这个地区几百万年以前曾经是海洋,或者离海洋很近。
为什么天上能下雨,雨水是从哪里来.....
因此,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不断发展。
三、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
从3、4岁开始,幼儿经常会问“是什么?”或“为什么?”的问题,好奇、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
提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表现,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对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
第7章第2节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第七章第二节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幼儿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想一想,如何为幼儿创设活动的环境?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
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一、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
幼儿主要是对事物的个别或外部的特征进行概括,对事物表面的具体形象的特征进行概括.例如:幼儿对人、马和虎的概括是根据外表特征进行的。
他们的理由是,人、马、虎都有身子,有头,有脚等。
从6岁起,特别是7岁以后,儿童的概括逐渐不以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为依据,而是根据人、马、虎都是有生命的、活的、能生长的等本质属性来进行概括。
这说明幼儿的概括水平主要处于表面的、具体形象的感知阶段,并开始逐步向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方面发展.幼儿的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幼儿掌握的一些词,基本上是代表事物的某个或某些具体特征,而不是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如幼儿概括的“儿子"就是指像自己一样大的小孩子,而不包括长着胡子的叔叔等。
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如上述幼儿对人、马和虎的概括,是根据它们的外部特征进行的。
3.概括不准确幼儿概括不准确主要表现:(1)概括的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
(2)概括的外延不适当,往往有过宽(如,认为“家具"是“用的东西”)或过窄(如“儿子"只包括小孩)。
幼儿概括水平比较低,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各种概念的掌握。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幼儿的这一特点,这是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
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的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二、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思维总是由于出现问题而产生.幼儿阶段常常对许多事物表示好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
《幼儿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幼儿的思维
第三节 幼儿期思维的发展
一、超越感知运动阶段 二、“自我中心”方式 的思维方式 三、单维度思考 四、具体形象的思维 五、思维的情绪化 六、简单转换式的推理 七、逻辑思维的萌芽
第四节 幼儿思维特点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
一、理解与引导 1、理解 2、引导
二、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1、各种感知运动经验 2、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识 3、提供适宜的交往机会
概念、判断、推理 四、思维品质:
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流畅性、新异性、自 我监控
第二节 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1、感知运动性思维 2、感知运动阶段的特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象征性思维 2、象征性思维与感知运动思维 的区别 3、象征性思维能力的进步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四、正式的运算阶段(11岁以后)
第七章 幼儿的思维
学习目标 1、懂得思维的心理学定义 及其本质特征 2、从六个方面分析思维的品质 3、理解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4、针对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应采取的态度和行为。 重点概念:思维 概念 判断 推理 思维品质
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阶段“自我中心”
第一节 思维的基本概念
一、思维的心理学定义 二、思维与解决问题 三、思维活动的形式:
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教案
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教案教案二: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发展规律;2.学习如何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3.使用适当的活动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4.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准备:1.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材料;2.幼儿的思维发展的活动设计;3.幼儿的思维发展评估表。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讲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发展规律,引导幼儿家长了解幼儿的思维水平和发展阶段,并强调幼儿的思维能力具有可塑性和可发展性。
2.提问:你们觉得幼儿的思维和大人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3.引导幼儿讨论思维的含义和作用,激发幼儿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
步骤二:讲解与示范1.通过图片、实物或者故事,介绍一些能够锻炼幼儿思维能力的活动,如拼图、迷宫、问题解决等。
2.讲解如何设计适合幼儿思维发展的活动:活动目标明确、活动内容符合幼儿认知水平、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角色转变等。
步骤三:实践与操作1.小组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问题解决活动。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如何用四根火柴摆出一个正方形?”让幼儿分组合作,尽量找到解决办法并进行展示。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并记录他们的思维表现,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等方面。
步骤四:总结1.回顾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让幼儿家长了解幼儿的思维水平和发展阶段,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2.强调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步骤五:评估1.教师根据观察记录的结果,使用幼儿的思维发展评估表对幼儿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并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
2.教师与幼儿家长共同讨论评估结果,并制定下一步的教学和家庭活动计划。
教学延伸:1.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思维激发的游戏和活动,如拼图、数学游戏、问题解决等,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思维活动,让幼儿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各种思维技巧和方法进行解决,如让幼儿设计一个小型城市,考虑交通规划、环境保护、人口分布等问题。
(幼儿学前教育)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资料)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开展第六节学前儿童思维全然过程的开展一、学前儿童分析综合的开展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而在头脑中获得对客观事物更全面更本质的反映的过程。
在不同的认识阶段,分析和综合有不同的水平。
对事物感知形象的分析综合,是感知水平的分析综合。
随着语言在幼儿分析综合中作用的增加,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
幼儿在分析综合活动中,还不能把握事物的复杂的组成局部。
对3-6岁儿童来说,要求分析的环节越少,相应的概括就完成得越好。
实验向幼儿提出了任务:第一组需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综合一一分析形状和颜色两个环节。
第二组需要分析的只有一个环节——形状。
实验结果证明,第一组被试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尝试次数比第二组多一倍。
前面我们谈到幼儿思维的片面性等特点,和思维过程中分析综合水平有关。
幼儿只能从一个片面看问题,对他们来说,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那么感到困难。
二、学前儿童比较的开展比较是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进行比照,并确定它们的异同。
比较是分类的前提,通过比较才能进行分类和概括。
学前儿童对物体进行比较,有以下特点和开展趋势:〔一〕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局部儿童起先不善于查找物体的相应局部,他们常常按照物体的颜色进行比较。
比方,要求儿童比较一幅图上的两个小孩,他们会说:“小围裙是绿色的,喷水壶也是绿色的。
〞能够说,他们还不能比较。
问一个小孩:“你大,依旧她〔站在旁边的女孩〕大?〞答复:“我也大,她也大。
〞说明她还没有形成比较的概念。
4~5岁幼儿逐渐能够找出物体的相应局部,并进行比较。
但他们只能找到两三个相应局部。
例如,他们对图上两个小孩作比较时指出:“那个小孩戴了帽子,那个小孩没有戴帽子〞或“那个小孩手里拿着皮球,那个小孩手里没有拿皮球“等等。
说完这些后,他们就去看物体不相应的局部,孤立地说出每个局部的名称或属性。
〔二〕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幼儿倾向于比较物体的不同之处。
幼儿心理第七章-思维精PPT课件
思维的工具:感知与动作
v 直行观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 这 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 为突出。3~4岁儿童身上有所表现。
17
ppt精选版
❖例:
❖ 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 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
❖ 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 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 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 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 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 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
❖ 一块=一百
29
ppt精选版
❖(6)固定性 思维缺乏灵活性,常常“认死理”。 例:
❖ 孩子=小孩 ❖ 小明争抢小强一个玩具,老师拿来一个同
样的玩具给小明,小明说什么也不要。
30
ppt精选版
(三)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
1 定义:是指运用概念(词),根据事物逻 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 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如:老虎是一种动物。 鱼会游泳 蜜蜂不是小鸟。
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
19
ppt精选版
2.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
⑴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⑵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思维只能 在动作中进行,表现为 “先做后想”、“ 边做边想”、“做就是想”动作停止,思维 也结束。
⑶思维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也不 会预见行动的后果。
20
ppt精选版
(二)具体形象思维(3~6、7岁)
❖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 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 理由来说明。
❖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 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 也可以是 5张桌子或5把椅子。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一节思维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备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并不是在出生时都已具备的,而是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发生发展的。
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或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较晚,他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思维的发生,说明儿童已经具备了人类的各种认识过程。
二、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思维发生以后,不是孤立的进行活动,它参与感知和记忆等认识过程,使这些认识过程发生质变。
由于思维的参加,知觉已经不是单纯的反应事物的表面特征,而成为在思维指导下的理解了的知觉,儿童的知觉也就变得复杂化。
同样,思维的参与使儿童的机械记忆发展成为意义记忆。
三、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绪、意志、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思维好似儿童的情绪或动越来越复杂,出现了恐惧情绪、关爱情感、道德情感等高级情感,这些情绪和情感都与对事物的理解密切相关。
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出现了意志行动的萌芽,也使儿童开始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性后果。
四、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思维的发生使儿童具备了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反映的可能,从而出现了一时特征的初级形态,开始出现不同于动物的心理特征。
儿童通过思维活动,在理解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中,逐渐的认识自己。
第二节思维的发生及发展趋势一、思维发生的时间及标志:儿童的思维在2岁左右发生,发生的标志是出现最初的语词概括。
儿童的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直观的概括:儿童最初对物体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主要是颜色)进行的概括。
这时的语词只是代表某一物体的名称,没有概括的功能。
比如,小孩说的“灯”只是代表他自己房间里的那盏灯,而不是代表所有的“灯”。
第二阶段:动作概括阶段:儿童学会了用物体进行各种动作,逐渐掌握各种物体的用途。
儿童使用物体的动作,使儿童的概括方式发生显著的改变,儿童不再根据颜色来概括各种不同的实物,开始根据形状来概括。
幼儿的思维(公开课)PPT课件
11
-
5、(案例分析)一个孩子在画画,先画了一条直线, 可是画着画着,他画成了苹果,最后又变成汽车。
请从幼儿思维发展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答案要点:
根据案例中孩子画画的特点看,他的思维处于直 观行动思维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其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常 表现为先做后想,边做边想 行动没有事先的计划和 预定的目的,也不会预见行动的后果。所以,他画画 时,先画成一条直线,画着画着,又画成了苹果,最 后又变成汽车。
4
-
3 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
❖(2)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 提高。
❖(3)思维的产生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 会性的发展。
总之:思维是高级的认识活动,是智力活动的 核心。思维的发生和发展使幼儿的整个认识 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5
-
二 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及趋势
第七章复习 幼儿的思维
1
-
考纲目标 ❖1 思维的概念、特点、作用。 ❖2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3 幼儿思维特征及在活动中的应用。
2
-
近五年高考分析
时间
题型
分值合计
2012年 填空题(3 分) 案例分析题(16分) 19分
2013年 单选题(3分)
3分
2014年 单选题(3分) 填空题(3分)
❖发生的年龄阶段:3~6、7岁(即幼儿期)
❖凭借的工具:表象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3 抽象逻辑思维——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 关系进行的思维。
❖发生的年龄阶段: 6、7岁以后
❖凭借的工具:语言
7
-
儿童思维发展趋势
ways-of-thinking
根据抽象水平,将小朋友取得旳概念分为上级概 念、基本概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
【研究结论】小朋友最先掌握旳是基本概念,由 此出发,上行或下行到掌握上、下级概念。例如, “树”是基本概念,“植物”是上级概念,“松 树”、“柳树”是下级概念。小朋友先掌握旳是 “树”,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详细些旳上、下级 概念。
1.抽象概括性差 【案例分析】分析下列案例,归纳幼儿概括能
力发展旳特点
1.年龄小旳幼儿看到红积木、黄木球、火柴棍漂 浮在水上,不会概括出木头做旳东西会浮旳结论, 而只会说:“红旳”、“小旳”东西浮在水上。
2.问一幼儿:“一切果实里都有种子,萝卜里 面没有种子,所以萝卜……(怎么样?)”,有旳 小朋友立即回答说:“萝卜是根”,“萝卜是长 在地上旳”
征
(三)根据思维发明性旳不同 1.常规思维:用常规旳措施来处理问题 2.发明思维:用发明性旳措施来进行。如艺术家、
作家、导演、设计师,均需要高水平旳形象思维
三、思维旳品质 1.思维旳广度
指思维旳广阔性,指要善于全方面地考察问题, 从事物旳多种处样旳联络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
2.思维旳灵活性 随机应变,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灵活利用,指外 在旳条件发生变化,主体采用灵活旳方式,以适 应变化旳环境。
从判断论据看,幼儿起先没有意识到判断旳根据, 后来逐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己旳判断根据。幼儿 早期小朋友虽然能够作出判断,但是,他们没有 或不能说出判断旳根据,或以别人旳根据为根据, 如:“妈妈说旳。”“老师说旳。”,他们甚至 于并未意识到判断旳论点应该有论据。
伴随幼儿旳发展,他们开始设法寻找论据,但最 初旳论据往往是游戏性旳或猜测性旳。幼儿晚期, 小朋友不断修改自己旳论据,努力使自己旳判断 有合理旳根据,对判断旳论据日益明确,阐明思 维旳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
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幼儿的思维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一)直观行动思维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1.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2~3岁的孩子直观行动思维表现非常突出,3~4岁幼儿身上也常有表现。这种思维更多依赖一定的具体情境,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对动作的概括。处于这种思维水平的孩子离开了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例如,当手里有一个娃娃时,她就会想起抱娃娃并玩娃娃家的游戏,当娃娃被拿走以后,她的游戏也就结束了。
(一)幼儿的思维以其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1.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幼儿初期,即3岁左右,思维仍保留很大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情动商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自身的行动。
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具体性。
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幼儿在思考问题时,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
3~6岁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例如,这个阶段的幼儿在开展游戏活动、扮演各种角色、遵守规则时,主要是依靠头脑中的有关角色、规则和行为方式的表象。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思维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儿的认识方面,它还渗远透到幼儿的情感、社会交往和个性等方面。思维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幼儿的情感深刻化;使幼儿通过对情况的判断做出决定,并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从而增强责任感和自制力:对他人需要的理解使得幼儿学会同情、关怀、谦让、互助: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使幼儿知道自我,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第七单元 学前儿童的思维
认识活动,是智力的核心。 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
实用文档
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间接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
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 知觉:鲜花非常美丽 思维:根据思维推断春天来了。
事后,老师给这次测试起了个题目:“人的想像力
是怎样丧失的?!
实用文档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过程而言 的,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代表性 的、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华莱 士(Wallas,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 即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 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
判断: 直接判断(长的漂亮是好人) 间接判断(做好事的是好人)
实用文档
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1)从判断形式来看,学前儿童的判断从以直接 判断为主开始向间接判断发展。
(2)从判断内容来看,学前儿童的判断从反映事 物的表面联系开始向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发展。
(3)从判断根据来看,学前儿童的判断从以自己 的主观感受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开始向以客观逻辑 为依据发展。
猫头鹰长着两只脚
鸟长着两只脚
实用文档
大雁长着只两脚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推理形式:三段式。 鸟长着两只脚(大前提) 猫头鹰长着两只脚(小前提)
猫头鹰是小鸟(结论) 通过专门教学,大班幼儿可以掌握三段式 逻辑推理。
实用文档
三段式逻辑推理训练 1. 鱼是用鳃呼吸的,鲸鱼不用鳃呼吸, 所以鲸鱼…… 2. 鸟是有羽毛的,蝙蝠没有羽毛, 所以蝙蝠…… 3.一切果实都有种子,萝卜里面没有种子, 所以,萝卜……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第七章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第七章
【实用版】
目录
1.儿童兴趣的重要性
2.儿童兴趣与思维的关联
3.如何培养儿童的兴趣
4.兴趣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5.结论
正文
第七章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
1.儿童兴趣的重要性
儿童时期是思维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兴趣则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儿童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因此,关注儿童的兴趣对于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儿童兴趣与思维的关联
儿童的兴趣与他们的思维发展密切相关。
当他们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时,他们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3.如何培养儿童的兴趣
培养儿童的兴趣,首先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爱好。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此外,创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环境,以及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活动资源,也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兴趣。
4.兴趣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兴趣对儿童思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兴趣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另一方面,兴趣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富有创意。
此外,兴趣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和坚定。
5.结论
儿童的兴趣对于他们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培养儿童的兴趣,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 第二节 幼儿思维与幼儿活动
直觉行动思维: • 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 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 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 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 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 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 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 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
•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 (一)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 的活动。
• 1、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 动材料。 • 2、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 • 3、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教具,可以有效 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度,并提高幼 儿的信息思维能力 • 4、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 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 • 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 括的水平。
• 幼儿对人、马和老虎的概括是根据外表特征进行 概括,理由是它们都有身子 • 7岁以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活的,能生长的本 质特征。 • 幼儿的概括水平主要处于表面的,具体形象的感 知阶段,并开始向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方面发展
皮亚杰-三座山实验
• • • •
幼儿思维概括的三个特点 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2、概括的特征很多事外部的,非本质的 3、概括不准确
• 概括水平比较低,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各种 概念的掌握。
幼儿对鸟的概括
鸽子长着两只脚
猫头鹰长着两只脚
大雁长着只两脚
鸟长着两只脚
• 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 • 问题情境:那些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能激 发幼儿提出问题的情境或环境。 • 教学组织的活动能否成为幼儿的问题情境, 这与问题的选择(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 因此: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 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 思维的特点。 • 引申:(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幼儿心理学教案-幼儿的思维
(五)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1.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形象
2.对事物的理解表面化、简单化、刻板化
课堂小结
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
(一)直觉行动思维在幼儿期继续发展
(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
(三)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四)判断和推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1.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
讨论:妈妈做法错在哪?如何做有益儿童思维发展?
案例3
听同事说“芭比娃娃”非常好玩,于是,贝贝妈也给女儿买了一个。果真见女儿抱着芭比娃娃非常高兴,一边给她梳头,一边给她穿衣,一边不停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娃娃?”妈妈刚开始很耐心地告诉她“这是芭比娃娃。”可是,这一天下来,她竟然问了十几次同样的问题。妈妈有些不耐烦了,冲着她大声地说:“告诉你,这是芭—比—娃—娃,记住了吗?”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D创造性思维
3.“燕子低飞要下雨”反映了思维的()。
A直观性B间接性C概括性D创造性
4.“气象学家通过卫星云图和仪器检测等科学方法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这体现了思维的()。
A具体性B概括性C间接性D行动性
课后作业
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具体事例,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
3.思维与言语
思维离不开言语,思维主要借助言语来实现,言语是思维的主要载体。
言语也离不开思维,只有通过思维,言语的各种功能才得以实现。
(二)思维的特性
1间接性:思维活动不反应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
2.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1.知道思维的概念、思维的特点以及思维的种类。
2.知道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思维的三种形式。
3.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4.初步掌握如何培养学前儿童思维能力。
5.知道言语和语言的概念,了解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6.初步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特点。
7.初步掌握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水平。
小明是某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这一天,爸爸去幼儿园接小明时,幼儿园王老师向爸爸夸奖小明的聪明伶俐。
爸爸说:“还聪明?他简直太笨了,太让我失望了。
”老师问爸爸为什么这么说。
爸爸说:“我教了他简单的加减法。
结果当我问他2+2=?时,他根本答不上来。
”这时,老师蹲下来问小明:“明明,现在老师这里有4颗糖,要分给你和真真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一样多,应该怎么分呀?”小明看着老师手里的糖,很快地答道:“分给我2 颗,分给真真2颗。
”爸爸纳闷了,小明能够把4颗糖分给两个小朋友,为什么他就算不出2+2=?呢?案例中小明能够把4颗糖分给2个小朋友,却不能算“2+2=?”,也就是说他能做除法却算不出加法,这涉及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的问题。
思维是心理学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复杂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思维?学前儿童思维具有什么特点?思维与言语有什么关系?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有何特点?如何对学前儿童思维与言语进行培养?本章将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论述。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概念1.定义简单地说,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与感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不同的是,感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特性和外部联系。
而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感知觉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但是,人的思维是在对事物的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思维就不可能发生。
反过来说,人的感知觉也不能离开思维,知觉只有经过思维后才有意义。
幼儿园思维游戏与活动方案 幼儿园思维
第一部分:概述1.1 幼儿园思维游戏与活动方案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阶段,儿童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通过游戏与活动,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一套丰富多彩的思维游戏与活动方案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认知能力的培养2.1 认知训练的基本原则在幼儿园阶段,认知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事物的准确认识和理解。
2.2 游戏推荐:认知拼图认知拼图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的认知训练游戏。
通过拼图的过程,幼儿能够学会观察、匹配和辨认,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2.3 活动推荐:认知探索日认知探索日可以设立各种角色扮演、室内外寻宝、探索小动物等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自实践来认知周围的事物,开拓自己的认知领域。
第三部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3.1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幼儿园阶段的关键发展能力,在游戏与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他们激发内在潜能,丰富自己的思维世界。
3.2 游戏推荐:想象创作画想象创作画是一种能够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游戏。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画画表现自己的想象世界,培养自己的艺术和创造能力。
3.3 活动推荐:创意手工制作创意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手工制作,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
第四部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4.1 团队合作能力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过游戏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2 游戏推荐:合作拼图合作拼图是一种需要幼儿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的游戏,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协调能力。
4.3 活动推荐:团队合作挑战团队合作挑战活动可以设置各种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幼儿通过协作完成任务,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二节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幼儿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想一想,如何为幼儿创设活动的环境?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
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一、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
幼儿主要是对事物的个别或外部的特征进行概括,对事物表面的具体形象的特征进行概括。
例如:幼儿对人、马和虎的概括是根据外表特征进行的。
他们的理由是,人、马、虎都有身子,有头,有脚等。
从6岁起,特别是7岁以后,儿童的概括逐渐不以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为依据,而是根据人、马、虎都是有生命的、活的、能生长的等本质属性来进行概括。
这说明幼儿的概括水平主要处于表面的、具体形象的感知阶段,并开始逐步向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方面发展。
幼儿的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幼儿掌握的一些词,基本上是代表事物的某个或某些具体特征,而不是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如幼儿概括的“儿子”就是指像自己一样大的小孩子,而不包括长着胡子的叔叔等。
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如上述幼儿对人、马和虎的概括,是根据它们的外部特征进行的。
3.概括不准确幼儿概括不准确主要表现:(1)概括的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
(2)概括的外延不适当,往往有过宽(如,认为“家具”是“用的东西”)或过窄(如“儿子”只包括小孩)。
幼儿概括水平比较低,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各种概念的掌握。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幼儿的这一特点,这是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
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的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
二、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思维总是由于出现问题而产生。
幼儿阶段常常对许多事物表示好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那些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提出问题的情境。
教师组织的活动能否成为幼儿的问题情境,这与问题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如果问题很容易,幼儿不加思索就能解答。
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活动。
因而,也就不能成为问题情境。
如问6岁的幼儿:2多还是1多?这个问题对6岁的孩子来讲就不能成为问题情境。
但如果问题太难,超出幼儿的理解范围,幼儿不明白问的是什么。
这对幼儿来说,也不能够引起他们的思考,因而也不是幼儿思维的问题情境。
如:“什么是质数?”这样的问题就不会使幼儿产生思维活动。
因此,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不断发展。
三、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从3、4岁开始,幼儿经常会问“是什么?”或“为什么?”的问题,好奇、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
当幼儿遇见他不理解的事物时,他就会提出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
”当幼儿提出“为什么?”或“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时,它不仅仅说明幼儿想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说明幼儿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
由于提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表现。
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对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
四、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一)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想一想,幼儿初期思维特点是怎样的?在实际中应该如何对待?幼儿初期的思维特点仍带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在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活动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
没有充分的玩、教具和活动材料,幼儿的活动将不会有效地开展。
小班幼儿的游戏和活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戏材料与玩具提供的水平。
因此,为了很好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提供活动的各种物质材料。
其次,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
幼儿初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与活动,因此,组织幼儿开展的各种活动应该是幼儿能亲自动手的,而且,应该认识到幼儿的这种思维特点,允许幼儿边操作边思考。
再次,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度,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还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
(二)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
这是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
1.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各种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是幼儿思维的基础。
因此,要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2.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要重视玩教具的鲜明、形象、生动性。
五、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一)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是思维的基本操作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思考的过程。
在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也不相同。
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事物的分析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具体特点。
随着语言在幼儿分析综合中作用的增加,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分析综合。
在丰富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观察具体事物,让幼儿充分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综合。
例如,幼儿通过对蚯蚓的观察,感知到蚯蚓身体是一环一环的,所以它们的活动方式是爬或是蠕动。
再如,幼儿通过对某一张纸在水里下沉得快的现象观察,分析出其原因是“这张纸吸水快”。
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是在实际的活动中对具体事物进行充分感知而获得发展的。
(二)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比较是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进行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
比较是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
比较是进行分类的前提。
幼儿对物体比较能力发展的特点表现为:①幼儿初期还不善于找出物体之间相应的部分。
如,比较两幅图中的两个孩子。
幼儿初期的儿童还不会找相应的部分,如对两个孩子的帽子进行比较,对两个孩子手里拿着的东西进行比较等等。
他们会说“这个小朋友戴着帽子,那个小朋友的手上拿着枪”。
幼儿中期、晚期能够逐渐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
②幼儿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幼儿通过对物体的操作,能够对具体事物的特征直接感知,进行直接对比,找出物体之间的不同之处,或相同之处。
通过对物体相同之处的概括与判断,幼儿能够逐渐对事物进行分类。
幼儿中晚期,分类能力逐步开始发展起来。
如,对一堆插片,幼儿通过摆弄,可以把具有相同形状的插片归类,把这堆插片按形状分为不同几类。
在整理物品中也能够获得比较具体物体的经验。
如幼儿可以学会比较游戏材料的相同与不同,把游戏材料归类;把相同颜色的橡皮泥归放在一起,把相同形状的纸张放在一起等。
通过操作和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可以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
本章主要论述的是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幼儿思维的基本形式也体现出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概念、具体概念。
具体性和形象性是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
幼儿在判断事物时常从事物外在或表面的特点出发。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是孤立的,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理解往往是表面的,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含义。
应该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水平的不断发展。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思维?举例说明。
2.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3.试用你所学的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的知识分析下面的事例:一个孩子在画画,本来说画一只小鸟,可是画着画着,他画成了苹果,最后又变成汽车了。
4.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到幼儿园去观察幼儿的游戏或其他活动,结合你的观察分析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5.幼儿园为什么要坚持正面教育,成人为什么不要对幼儿说反话?试用所学有关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的知识分析一下。
6.对幼儿为什么必须注意运用直观性的原则?7.说一说你对“问题情境”的认识,它与幼儿园工作有何关系?8.请从思维的角度分析幼儿为什么爱提问题?9.请你试着从下面的图形中选出一个图,将其填在问号处,使图形的排列符合规律。
想一想你是如何进行思维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