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撤点并校的思考

合集下载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摘要】“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以来,高校资源不均衡、学生心理健康受影响、课程质量下降、师资队伍稀缺、地区经济发展受阻等问题逐渐凸显。

资源聚集于少数名校,导致各地区高校发展不均衡,学生面临心理压力增加,课程质量下降,师资队伍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

在政策调整方面,应加强高校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教育公平,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未来,应该着眼于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为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撤点并校政策、高校资源、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质量、师资队伍、地区经济、调整建议、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撤点并校政策在中国教育领域被广泛实施,旨在优化高校布局,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撤点并校是指将两所或多所高校进行合并,撤销冗余的学科专业,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高校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政府也希望借助撤点并校政策,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撤点并校政策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与争议,如高校资源不均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质量下降、师资队伍稀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需谨慎考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避免可能的不利影响。

1.2 政策内容“撤点并校”政策是指校点结构调整和学校合并的政策,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政策规定,学校应根据学生数量、教学质量等因素,适时撤销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校点,进行学校整合,提高教学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增加,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学校合并可能导致高校资源不均衡。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必要性教育是配合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作为具有9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节约教育投入成本和教育资源的集约化使用,从2001年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以来,国家推出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撤点并校”的重要决策。

摒弃“村村办学”“麻雀学校”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从办学体制教育质量和教育投资上看,农村小学传统的“村村办学”“麻雀学校”的办学布局将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农村小学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生源数量越来越少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教育不规范的现象,有些地区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加之,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使得大量学生外流;还有许多留守儿童,被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到大城市就读等原因都造成了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

“村村办学”——村小布局分散;“麻雀学校”——班额小,学生人数少。

在增加学校设备等教学设施上,政府投入大量经费,致使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2]近年,为了改变生源数量少,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目的,“山村小学“走上了撤并的道路。

(二)农村小学仅享有“低质资源”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首先,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是属民师转正或直转,大多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专业技能薄弱、学历偏低和老龄化现象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农村的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些教师四十岁以上者居多,很难接受新观念、新方法,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滞后,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

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审视与反思

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审视与反思

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审视与反思摘要:撤点并校政策是国家为了对农村地区进行教育改革、优化农训教育资源、缩进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从而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

文章从学理上分析了农村地区实施撤点并校的历史背景,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政策实行原因,并且将政策实行的整个过程分为酝酿、起步、调整、暂定四个阶段,探究政治的演变历程,进一步掌握政策整体,从而基于相关主体对农村地区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对政策实施的十余年进行审视反思,为现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农村基础教育;审视与反思一、引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也加速发展。

教育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教育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决定这这个国家的未来。

教育,不仅能使个人学习到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提高自身的高德和素养,更是能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从而服务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配置教育资源、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提升教育质量,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这些问题亟待改善和解决。

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党和政府不断对教育进行深化改革。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出生人口大幅减少,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的人数急剧减少,导致了农村地区出现了招生规模小、办学条件差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的中小学。

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教育部门致力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集中,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或者省城和县城迁移,随着而来的是农村的适龄儿童也大量涌入城市,这不仅仅导致了农村教育生源的骤减,更加重了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运动,这项教育运动涉及全国7亿多农民、1.27亿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752万农村专任教师[1],在历经十余年后于2012年宣告结束。

撤点并校政策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的核心政策,笔者从撤点并校政策的演进过程出发,对撤点并校政策变迁进行历史梳理,并根据政策实施过程中效果的客观分析来找出每种效果产生的原因,以期对今后科学合理的布局农村中小学校提供有益帮助。

一、撤点并校政策演进历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开始进行,但是国家在全国范围正式颁布实行是在2001年,由于调整中出现一系列问题,2012年教育部宣布暂停。

“撤点并校”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个具体的调整措施,撤点并校政策变迁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该政策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全面正式开始而进入公众视野,该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酝酿—起步—调整—暂停四个阶段。

(一)撤点并校政策的酝酿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上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及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双重任务,农民子女基本上接受到九年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家长迫切期望其子女能够接受与城镇孩子同等质量的的教育,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对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进行重新布局调整,优化整合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而此时我国农村中小学大部分仍实行的的是“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分散办学的模式。

这种办学格局很大程度上与各地农村学龄儿童的数量不匹配,农村很多规模过小的中小学和教学点出现,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不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农村教育资源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并且90年代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然而我国此阶段的农村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化的进程,农村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与城镇化水平不适应。

尤其是1998年,我国多数省份开始在农村地区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改革主要围绕着减人、减事、减支来进行并乡、并村、并校[2]。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摘要】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适应和交流困难以及家庭教育参与度下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完善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师资培训和支持、以及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的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资源分配、师资力量、学生适应、家庭教育、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师资培训、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农村教育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是指将原有的多个小规模农村小学合并成一个大规模学校,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质量。

这一举措通常是由于农村人口减少、学生规模小、学校资源匮乏等原因所致。

撤点并校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08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分类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学校资源整合,优化师资结构,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举措,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撤点并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如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适应和交流困难、家庭教育参与度下降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撤点并校的影响,解决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支持,促进学生适应和交流,提高家庭教育的参与度。

只有全面掌握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小学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至此结束。

1.2 问题提出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虽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教育质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由于学校撤并导致学生数量增加,学生适应和交流困难,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习惯产生影响。

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校设施陈旧,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西部农村_撤点并校_的思考

西部农村_撤点并校_的思考

2001年起,一个旨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随后就出现大规模“撤点并校”。

回顾将近八年的“撤点并校”,有成功的地方,譬如东部经济发达靠近城市农村的“撤点并校”还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西部农村“撤点并校”也照搬就值得思考了。

西部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首先应该从教育规律角度着眼规划实施,进行资源整合,特别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均衡教育资源,这是积极的,因此也会成功的;反之,如果是从经济投资角度考虑,也不能回避乡镇拮据财政,仅仅从经济投资效益去规划和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效果都不会很好;现在东西部的基础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撤点并校”受人诟病就是由于最初的指导思想基本是从经济投资效益角度考虑的。

教育公平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教育本身而言,教育规律属于全局的问题,经济投入效益是局部的问题,因此势必局部要服从全局。

一些具体的问题值得关注:教育资源均衡从教育管理角度思考并不是“一刀切”的,绝对公平是做不到的,现在的矛盾是差距越来越大。

教育资源均衡的概念是允许地区之间存在一些差别,但是必须要满足教育部的教育行政规范,学校要通过合格评估,教师也必须经过合格认证,这是底线。

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而今最大的差距还是在教师问题上。

从教育公平角度考虑,实现资源均衡,西部以及偏远农村的教育人均投入可能会高于同一个地区城市的投入,因为这里人口稀少。

显然西部绝大部分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偏少,这些地方的义务教育难以为继,省教育主管机关需要深入调查这个问题,合理调整偏远农村的教育投入,以保证教育公平。

同时,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的力度还须增大。

西部一些地方出现“一师一校”,或者“校舍一排排,学生不如老师多”的现象,这些学校是坚持还是撤并是需要深入分析研究的。

人口减少是一个原因,其中有随父母流到外地打工,这是正常的流动,但是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孩子就到县城或者镇上规模较大的学校,这就是“择校”,这是不符合就近入学的原则,因此属于不正常的现象。

对撤点并校的多视角思考

对撤点并校的多视角思考

对撤点并校的多视角思考摘要:在撤点并校“成风”背景下,小学撤并问题成为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话题。

通过对陕西省某农村地区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抽样走访调查,了解到撤点并校在实施过程和操作方面引发的问题。

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积极探索保留改建部分小学的路径建议如下: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幼儿园小学一体化教育管理;改善办学条件。

关键词:农村教育;撤点并校;保留;改建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71-03“撤点并校”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2001年起,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

撤点并校,集中办学,致力于推进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但在撤点并校“成风”背景下,撤点并校在实施过程和操作方面引发了诸多问题。

一、撤点并校的原因农村生源减少的客观事实引发了撤点并校现象的自然产生,集中规模办学的主观诉求促成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

撤点并校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生源减少,学校资金不足,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而撤并,这个属于自然撤并;另一方面是为了集中办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而实施撤并,这个属于政策撤并。

农村生源减少有两种类型:自然减少和机械减少。

自然减少是指农村学龄儿童的减少,这种减少主要是计划生育的成效和农民抚养子女的成本增加迫使其转变观念导致的人口出生率降低。

机械减少是指农村学龄儿童的流失,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孩子转入县城或城市学校。

笔者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造成农村学龄儿童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是父母外出打工携带孩子外出上学;二是家长认为县城或城市教育质量优于农村,希望孩子在好的环境里接受好的教育,遂将孩子转入县城;三是孩子想接受县城或城市教育,一种是觉得县城或城市教育好,想更好地学习,一种是出于虚荣攀比的心理,看见别的同学转到县城或城市,也要求进城上学。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运动,这项教育运动涉及全国7亿多农民、1.27亿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752万农村专任教师[1],在历经十余年后于2012年宣告结束。

撤点并校政策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的核心政策,笔者从撤点并校政策的演进过程出发,对撤点并校政策变迁进行历史梳理,并根据政策实施过程中效果的客观分析来找出每种效果产生的原因,以期对今后科学合理的布局农村中小学校提供有益帮助。

一、撤点并校政策演进历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开始进行,但是国家在全国范围正式颁布实行是在2001年,由于调整中出现一系列问题,2012年教育部宣布暂停。

“撤点并校”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个具体的调整措施,撤点并校政策变迁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该政策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全面正式开始而进入公众视野,该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酝酿—起步—调整—暂停四个阶段。

(一)撤点并校政策的酝酿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上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及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双重任务,农民子女基本上接受到九年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家长迫切期望其子女能够接受与城镇孩子同等质量的的教育,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对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进行重新布局调整,优化整合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而此时我国农村中小学大部分仍实行的的是“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分散办学的模式。

这种办学格局很大程度上与各地农村学龄儿童的数量不匹配,农村很多规模过小的中小学和教学点出现,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不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农村教育资源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并且90年代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然而我国此阶段的农村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化的进程,农村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与城镇化水平不适应。

尤其是1998年,我国多数省份开始在农村地区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改革主要围绕着减人、减事、减支来进行并乡、并村、并校[2]。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几点思考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几点思考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几点思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我国人口总数很大的比例,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教育的得失。

正因如此,我国党和政府长期高度关注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过去的那种“一村一校”的学校布局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按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我市在上级精神的指导下,对本市的学校进行了合理的布局调整,我镇农村小学的撤点并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乡镇教师,我目睹了我镇小学的布局调整过程。

调整之前,我镇有小学八所,分散在几个较大的村子,经过几年的撤并,最后合并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中心小学。

亲历并观察这一过程,我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我认为学校布局调整后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

一、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调整以前,各村的小学校舍都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大部分的学校校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雨雪天气,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上课提心吊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过去,无论学校规模大小,都要有校舍建筑和教学设备等固定投入,以及教师、管理人员的投入,这样使教育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调整后,我镇在原来的镇完小的基础上建设了高标准的教学楼,新的教学楼结实坚固,抗震能力强。

学生搬进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不论什么天气,都能安心地学习。

过去学校分散时,各小学基本没有餐厅,学生的午饭都靠从家里带,学校没有伙房,不能为学生热饭,就餐时只能吃凉的。

新的餐厅设备齐全,干净卫生,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

学校为学生编排了合理的菜谱,为正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期的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农村撤点并校产生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撤点并校产生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撤点并校产生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我国把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作为重要政策,一方面采取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仍坚持以人为本。

在实施国家农村撤点并校政策时,也明确要求保护贫困家庭孩子的自由受教育权。

然而,推进农村撤点并校,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贫困家庭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教育的受教育权。

首先,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带来的学校极其不平等。

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使贫困家庭孩子的学校资源分配变的更加不均,有的学校教学设备现代化,有的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资源都得不到。

这样的不平等,使贫困家庭孩子在获得教育上处于劣势,使同龄孩子在学习技能的发展上出现差距。

其次,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带来的学校环境恶化,使贫困家庭孩子的学习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学校规模缩小,校园设施落后,学校管理水平降低,学习环境也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在一些撤点并校学校里,学生们可能出现教室过少、厕所设施落后、饮用水不卫生等问题,使孩子们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变得更难。

- 1 -。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之“理性纠错”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之“理性纠错”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之“理性纠错”摘要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有利有弊,人们对其毁誉参半。

撤点并校有利于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降低生均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但随之而来的校车安全、农村学生上学难等问题亦不容忽视。

因此,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问题。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之错在于其导致教育不公凸显、教育责任转嫁、学生发展受损、教育资源浪费、乡土文化断裂等问题。

对这些错误认真反思并进行理性纠正,是保证撤点并校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理性纠错。

进入新世纪,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出现了大量规模小、生源少、条件差、质量低的“麻雀”学校,这类学校的存在与教育领域倡导的均衡发展、提高效益等理念格格不入。

因此,对农村中小学过于分散的布局进行调整显得十分必要。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自此,席卷全国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运动拉开帷幕。

这项政策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降低了生均教育成本,但是随之而来的校车安全、上学难、辍学率回升、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

马克思指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

①目前,人们对于教育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倍加关注。

从表面上看,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提升了办学效益,可以为农民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但是,这种教育效益的提高导致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有些孩子会因此而失学。

很多农村家庭教育成本增加,远远超过免收学费、书本费带来的实惠,农村贫困家庭受到更加不公正的教育待遇。

当政府以提高效益为出发点实施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伤害了农民利益的时候,政府就应该启动补偿机制,实现利益关系的重新平衡,确保教育公平。

②令人遗憾的是,政府并未采取补偿措施,农村家庭享受公平教育之希冀再次破灭。

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撤点并校”的思考

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撤点并校”的思考

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撤点并校”的思考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撤点并校”是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

“撤点并校”政策从地区内小范围的进行到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推行,已经实施了十多年,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是带来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撤点并校中小学校布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进程。

通过“撤点并校”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背景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就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紧张;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不均衡等。

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开始,伴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逐步落实和国人生育观念的变化,学龄人口开始持续减少;而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大规模流动。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规模日渐萎缩。

这样造成了对原本就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同时,国家的税费改革使得县乡级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这种税费改革客观上就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基础教育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县及县级以上政府都希望通过压缩校点、扩大学校规模,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以减轻财政压力。

再加上受到撤乡并镇并村等行政区划改变的影响,长期以来依赖行政区划进行中小学布局的格局被打破。

村级行政区划的改变对小学的影响较大,以扫盲和“普九”为主要目标的“一村一校”的教学点分布格局得到改变;乡镇行政区划的改变对初中的影响较大,改革后的每一个乡或镇只有1—2所初中。

在这些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始自发地进行小范围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

之后,在中央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指导下,农村中小学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起来。

“撤点并校”的双重思考

“撤点并校”的双重思考

“撤点并校”的双重思考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进或重新走进课堂,最近部分省市开始恢复已撤的小学或教学点,拟借此补救“撤点并校”留下的“后遗症”,此举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

所谓“撤点并校”,就是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

此举意在通过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突破农村基础教育瓶颈,提高教育质量。

历史来看,“撤点并校”政策有合理性、必要性,从一些地方的实际结果来看,此举也起到了提升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地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撤点并校”在实际工作中走样变形。

有的地区把“撤”“并”当成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唯一目的,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等政策精髓及实施条件置若罔闻,盲目甚至强制推行“撤点并校”,从而引发了一些问题。

下一步,各省市如何实施“撤点并校”政策,我们暂且不论。

从这件事中,我们倒是可以汲取一点经验教训。

具体来看,学校撤还是不撤,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本着“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一最高原则;同时,在公开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确保“撤点并校”工作更科学合理、更贴近实际。

现在,部分省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此前的一些不当做法适当纠偏,这种工作思路是值得肯定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因为“撤点并校”中出现的一些不当做法,就将“撤点并校”政策一棍子打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撤与不撤,都应充分尊重农村的实际情况,严格撤并程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对国家和民族具有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代人,可以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进而促进地区和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们当慎之又慎。

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思考摘要:近年来,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但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合并后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路途遥远、安全隐患、农民负担加重、班额过大、住宿管理等从而引发人们对此的思考。

关键词:撤点并校;农村教育;调整影响200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原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适当合并,实施学校撤并政策。

近年随着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部分地区,集中力量改善了一批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合并后的中心学校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当地的教师队伍质量与教育教学水平也得以提高。

但是,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合并后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路途遥远、安全隐患、农民负担加重、班额过大、住宿管理等。

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就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做一浅析。

一、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给寄宿生和非寄宿生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一些非寄宿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上学路程变远,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路途遥远,道路难走,有时加之风雨天气,加重了学生上学的安全隐患,同时来回路途费时费神,尤其小学生年龄幼小,身体弱,遥远的上学路程,劳累了身体又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这就对这些非寄宿学生造成了上学难的影响。

其次,寄宿学生,由于资金有限,不少学校勉强提供寄宿,其条件也非常简陋,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小学生心理还不成熟,自理能力较差,他们还离不开家长的关爱与呵护,家长还应尽量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撤点并校”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撤点并校”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学 校 的正 常运 转遇 到 了重 重 困难 。问题 的在 于政 府 种 教育 资源 ,使 人力 资源 与物 力资 源完美 结合 ,才 投入 “ 新 学校 ”扩 建 的资金 不 足 以满足 新增 加学 生 能从整体上 实现教 育教学的优化。
( 二 )杜 绝 不合 格 车辆接 送 学 生 ,彻 底 消除校
致这 些地 区的很 多学 生 出现上 学难 问题 。政府 有关 车安 全 隐患 。要 杜绝 校车 的安 全 隐患 ,要 求 政府将
部 门还没 能 建立起 安 全可 靠 的校 车运行 系统 ,且学 校 车 系统建 设作 为基 本公 共服 务体 系 的一部 分 ,把 校 的住 宿条 件也 无法 满足 学生 的需 要 ,许 多农 村学 校 车 纳入学 校 后勤保 障 系统 ,教 育部 门要 承担责 任 生 只能选 择 搭乘 “ 三 无黑 车 ”往 返 ,存 在 很大 安全 主体 的地位 。校车 运营 体制则 采用 政府 和市 场相 结 隐 患 。 由于 农村 路况 差 ,加上 有 些 “ 黑 车” 司机 的 合 的模 式 ,将 运 营业 务 进行公 开 招标 ,审核 有 资质 安全 意识 淡 薄 ,屡屡 违 规超速 超 载 ,导致 交通 事 故 的公 司配 合运 作 ,政府 在整个 过 程 中要 加 强引导 、 时 有发 生 ,酿成 惨祸 。有些学 校 租用 社会 车辆 接 送 管理 、监督 。 ( 三 )整 合 全部教 育 资 源 ,优化教 育教 学。教 孩 子 ,而车 辆安 全性 、司机 资质 没有 保 障 ,营运 者 为 压低 成本 常 常严重 超 载 ,遇 到雨雪 天气 ,山路 泥 育资 源 的整合 不 能局 限于简 单 的合并 ,要 根据 不 同 校 泞 湿滑 ,发 生交 通 事故 的机 率就 更 大 ,这对 学生 的 地 区 、不 同学 校 的实 际情况 ,发 展适 合 自身 的 “

对撤并学校的几点思考

对撤并学校的几点思考

对撤并学校的几点思考-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撤点并校已走过10年时间,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下称)中提出“撤点并校,举办寄宿制”开始,这项规模浩大的撤点并校迅速而直接地改变了中国乡村教育,影响到每一个农村家庭。

关键词:布局调整;办学效益;寄宿制政策初衷:一方面,布局调整,在提高办学效益、教学质量、促进普及、教育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利益驱使下,往往无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导致的后果是2000-20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减少了一半。

隐形的后果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产生了住宿、伙食、交通费等,因孩子太小,家长弃工陪读,增加了房租成本;走读学生,也增加了交通、小吃零花钱。

布局调整的后果:一是出现新的“上学难”;二是出现“应对难”;每年应付上级各部门的种种检查和验收;验收过后,学校强作笑颜还是老样子。

三是校舍闲置破败,很少利用,校舍从此永远消失,孩子上学问题无人问津,失学便成为农村教育的“瓶颈”。

四是家长陪读,撤并导致学生背井离乡,安全隐患随之而来,出现家长陪读、接送孩子的现象。

50%的中小学在布局调整中停办,学生得去远离村子4~5公里远的寄宿制学校上课。

适龄儿童不能入学,学前儿童仍在家中待学。

另一方面,大量新生涌入寄宿制,因无相应的教学硬件和师资,造成人满为患;更有甚者,农村孩子转入到县城小学,使农村学生少,办学规模小,投入少,濒临倒闭的绝境。

为什么政策的初衷和现实有如此大的差距?虽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总体应当肯定,但在撤并中存在工作简单化、程序不规范,以及撤并后办学条件没跟上等问题。

其实《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的,比如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基于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理性反思

基于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理性反思

7巾阈壊牯報晴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1赵远航J A2001年开始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重新调整,简称“撤点并校”,从撤点并校实施到2012年被叫停,我国几乎每过一个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撤点并校的背后是功利主义极度盛行的表现,是看似功利实则愚昧的做法。

对撤点并校的理性反思有助于改进教育主管部门“一刀切”,的做法,更有利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我国城乡教育结构的均衡发展。

引言: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率在不断下降,以及农民工进城的浪潮,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源不断减少,再加上我国农村教育布局不合理,教育质量低下,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有关部门在2001年开始实施了撤点并校,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校车安全问题,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问题,学生上学成本增加,学生的辍学率升高等问题强烈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对这些问题背后原因深层次的思考有助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既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的的假设是“经济,他们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少的出高的回报.他们注重的就是效率,效率上是 是在教育政策的实施中教育教育率的率。

与经济人假设内在逻辑不一致的的是多的多的的是以不计多数人的少的全可以无视。

正如赵汀阳所言:“要想最大化我国农村中小学撤点校的实是的,我的教育政策是少的的,多好教育不是以立马变现的效益所能决定的,首先,正如张楚廷先生教育就是教育”。

的确,教育就是教育这句话不是没有意义的重言式命题,教育就是教育既是一种无可奈何被逼之下的说法又点明了教育的真正任务。

教育不应该过多受到文社会环境的制约。

教育它本身就是它的目的,如果硬把文社会当中的任务,指标强加在教育上本身对教育,是一种摧残。

“教育是教育的不是教育以完全独立于社会之外,而是说的是我不要人为的去干涉教育,老子的“无为”思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面对自然事物不要人为的去干预,顺着自然事物的发展规律会有作为。

农村撤点并校产生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撤点并校产生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撤点并校产生的问题及建议农村撤点并校是近几年来政府多次实施的改革措施,本文将对此分享一些观点,以期引发关于农村撤点并校的讨论。

一方面,农村撤点并校有一些益处。

首先,这种措施可以帮助减少学校的运营成本,因为降低学校的承载量会减少费用,如工资、电费、水费等。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因为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会因少量学生而得到改善。

再次,撤点并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因为如果合并学校,更多的资源可以用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但是,中国农村撤点并校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撤点并校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活动空间,因为学校的校区会变小,学生们就没有那么多空间来活动了。

其次,撤点并校会影响学生的安全,因为距离变得更远,其他村庄的学生将被转移至较远的校招,可能会存在安全风险。

此外,撤点并校也可能引发心理上的问题,由于学校环境的变化,学生也许会感到不安、焦虑或无助。

因此,中国农村撤点并校的改革可以说是双刃剑,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一些举措。

首先,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用来维持学校的基本设施,以确保学校的课堂安全。

其次,政府应该制定一些特殊的措施,以帮助有需要的家庭,如补贴和抵押贷款等,以帮助转移到较远地区的学生。

此外,政府还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为拆点后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和体育教室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最后,政府应该针对拆点后的学校来进行心理咨询和培训,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还应建立一个数据库,记录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习惯,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国农村撤点并校是一项有益的改革,但也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以及更多的教育资源。

只有这样,中国农村撤点并校的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引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平与效率视野下农村“撤点并校”的影响及思考万芳【摘要】本文以“撤点并校”政策解析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写起,分别从公平与效率角度下分析了该政策给农村中小学学生、教师、当地政府与农民带来的好处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对该政策未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公平;效率;一、“撤点并校”政策的缘起2001 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其中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该条具体规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即是所谓“撤点并校”。

1这个政策产生的背景是由于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不断的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义务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目前的办学体制上看,农村中小学传统的“村村办学”的办学格局在未来的日子里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于是2001年起,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二、从公平角度分析“撤点并校”政策的现状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应包含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而且是三者的统一体。

教育起点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即受教育权利的公平。

教育权利是人的发展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这种权利应该公平地被每一个人所享有,包括公平地享有个人发展所必须的教育资源,公平地享有对高级教育利益的竞争机会权等。

教育公平首先体现在基础教育上,只有缩小在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地区差距,才能谈到更高层面的教育公平,其中的关键是要将九年义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改变西部边远省份及经济落后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

教育过程公平的主观方面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公平对待每个教育对象。

2(一)“撤点并校”的优势1.教学条件趋于公平1百度百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view/2990502.htm?fromTaglist2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6—2007 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投入较少,学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这样的学校被称为薄弱学校。

薄弱学校的存在侵害了部分农民子女收教育的公平权利,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公平性、平等性的要求。

要使“普九”成果得以巩固和提高,必须改造和消除农村的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的各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观,虽然与城市教育相比,还有一些欠缺,但在总体上与先前相比,尤其是在给学生提供教学条件上,已大大超过了以前,基本趋向教育机会的平等化。

实现规模办学,新的布局调整激活了教育资源,改造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效的整合了教育资源,提升了办学品位,也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2.师资队伍得到有效改善“教育作为一种认识,是学生的认识。

在教学中,学生认识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由教师领导进行的。

”4也就是说,教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主导因素。

有了教师才有了教育,受了教育才能成才。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分散且薄弱,特别是偏远小村,一所学校一个老师的“单人校”不乏几十所,还有“夫妻校”、复式教学等类型的学校。

教师数量不足,并且教师的学历也比较低,有的仅仅收到过高中层次的教育就进行教学。

学校只能为学生开设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或者一个教师负责一整个年级的课程。

学生同样交学费,却无法享受到好的教师资源,更别说优质教育。

部分学校还会因为农忙等事情,随意调整上课时间,甚至停课。

这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

“撤点并校”后,由于学校数量的减少,教师数量相对增多,学校就可以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优先聘用优秀教师任教,在教学资源方面优化了教师队伍,逐步改善农村师资薄弱现象,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加高学历教师数目。

(二)“撤点并校”的劣势1.教育资源流入不均研究发现,在撤点并校进程中存在教育资源配置向示范性高中、重点初中、中心小学倾斜的情况,个别地方甚至把建设“窗口学校”作为政绩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认为,政府对中小学应当实行公平的财政政策,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配置向名校、强校倾斜的不公平做法。

5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做法直接妨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制约着教育公平理想的实现。

3熊向明,中小学布局调整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先锋网,2007 年,10 月15 日4王策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113 页5熊向明,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反思[J],中国教育先锋网,教育与经济,2007 年,10 月15 日2.家庭承担教育成本提高“撤点并校”从表面看来农村学校战线缩短,教育经费开支减少,农村教育成本下降;实质上,对那些因学校被撤并而被迫转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教育成本却因为撤点并校而大大地增加了。

这些学生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上学,与从前相比,家长需要额外再支出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等费用,还要承担学生走读带来的安全风险,这严重加大了贫困家庭的负担。

国家对贫困学生虽然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但对于学生上学所需用的所有费用来说只是蜻蜓点水。

如果学生在村里上学,农民就可以减少这部分费用。

许多父母不放心孩子,学校附近出现父母租房“陪读”现象;这在其它地方也存在类似现象6,这无形中也投入了教育成本。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对当地农民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上学,农民就难以承担这么重的经济负担。

3.师生比例过大“撤点并校”后,学生相对集中在一起,尤其镇、县地区的学校出现了班额过大的情况。

本来一个教师管理整个班级35左右的学生,“撤点并校”后,班级人数增加到60左右人。

并且随着学校寄宿制的实施,管理难度更是大大增加。

教师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同时管理学生的生活,而且还是那样庞大的一支队伍,自然身心疲惫,致使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据业内专家分析,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2006 年调查显示:超过8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1%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5%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2%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7%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

同时显示,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

7三、从效率角度分析“撤点并校”政策的现状“效率”原本为经济学名词, 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

在一般的物质生产领域, 这一比值的大小是可以检测的。

教育作为特殊的产业部门, 其效率有些可以直接检测, 而有些则不尽然。

因为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育的“投入”既包括资金的投入也包括精神的投入, 教育的“产出”也包括经济的产出和精神的产出, 因此, 教育效率也应包括经济效率与精神效率, 而精神6周维平,创建农村寄宿学校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后的前路思考[J],农村教育,2006 年,第4 期7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教师生存状况分析[J] ,新浪教育,2006 年效率的大小是难以用数字权衡的。

教育的经济效率是指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即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教育的精神效率是指教育投入所产生的精神结果。

8(一)“撤点并校”的优势1.加大教育投入,集中教育资源近年,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主要依靠乡镇,包括教育附加费、教育集资和县乡一级的财政拨款三部分,但实际上县乡财政拨款极少,主要依赖于向农村征收教育附加费和进行教育集资,换句话说,完全是农民自己掏腰包,在维持庞大的农村基础教育系统。

“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部分人数较少的农村中小学被关闭,教师、学生被整合到较大型的学校,这样就集中了教育资源,减轻农民负担,提升教育效率。

2.改造薄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目前的情况是农村大部分人都在城市打工,子女也随之来到城市读书,再加上农学学校布点分散,所以许多农村学校都是小班教学,一人一班、一人一年级的现象非常普遍,浪费了师资。

同时,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学历偏低和老龄化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对于国家提出的关于教育的新政策新理念没有时间进行解读,一味的按照陈旧的思路进行教学,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原有的学校被整合到附近大型学校,班级规模会得到应有的扩充,教师质量也会大大提升。

3.聚集教育经费,创建良好环境国家每年按生均下拨给学校公用费用,农村中小学由于生源数量较少,得到的公用费用额度较低,不能或仅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又由于学校点多面广,危房改造、校产修缮、教学及生活设施添置等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分散后,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无疑增加了教育成本,加重了政府和农民的负担。

“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学生数量增加,使得大型学校得到更多的公共费用,那么用于增加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的资金也会更多,能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撤点并校”带来的问题1.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这一前提,升学率不升反降撤点并校后,一些学校的布局不合理,边远贫困地区,尤其是那些一村一校的地区,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把学校撤并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些农村的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长途8李慧,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再探[J],,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3期跋涉离家住校。

为了安全,有的孩子由家长常年接送,有的由母亲随同租房陪读,有的举家搬迁,既影响生产,又增加负担,有些农村干脆劝孩子退学、务农或打工,间接导致了升学率的降低。

2.大量农村中小学被撤并并兴建寄宿制学校,浪费了原用公共教育投资“撤点并校”政策的初衷,似乎以为会“既便宜又实惠”,比如坚信会使教育资源获得更合理的配置;会提升教育质量;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等。

但事实证明,上述期望,都没有实现。

“撤点并校”之后,貌似优秀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备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但随之而来的浪费问题,更加严重。

其一,原有的教育资源大量闲置废弃。

虽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但事实是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贯彻。

其二,县级财政投入虽然锐减,但其他相关财政支出猛增。

最直接的财政支出,就是扩大校舍和兴建寄宿制学校。

3.过早的寄宿生活,严重威胁农村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不仅极大改善了项目地区的办学条件,为“两基”攻坚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基本解决了中西部农村地区学生“进得来”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