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矛盾性分析与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林外史》中的矛盾性分析与解读

作者:刘嘉豪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主要以《儒林外史》中的矛盾性分析与解读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儒林外史》相关内容与情节为依据,从生命思想中,功名富贵和清高不俗的矛盾、日常生活中,仗义和势力之间的矛盾、举止观念中,精神自由和封建礼数之间的矛盾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并探讨,提高《儒林外史》中的矛盾性解读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儒林外史》;矛盾性;分析;解读

作者简介:刘嘉豪(2000.5-),男,汉族,重庆市垫江县人,现就读于重庆市西大附中银翔实验中学,并于高中期间先后获得多次区级雷锋式好少年,是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1

《儒林外史》是清代文学中一篇具有时代特征的经典小说,其借助特殊的讽刺写作手法,鲜明地体现出明清时期设立的八股取士制度,反映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实性。而作家吴敬梓在受到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进一步在小说中融进时代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展示出《儒林外史》中存在的矛盾性,以下为笔者对《儒林外史》中矛盾性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具体如下:

1.生命思想中,功名富贵和清高不俗的矛盾

八股取士制度如同浊流影响着人们自身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大多数士子存在道德丧失、灵魂玷污的现象,以追求名利、不顾及思想道德为手段,作者向我们展示出诸多人物形象,以画龙点睛的方式揭露了当时社会被追求名利所同化,凸显出缺少廉耻心的社会风气[1]。其中有一些人走进仕途,比如范进或者鲁编修。这些人在没有走进仕途之前,出身比较贫寒,具有淳朴的性格,然而由于长期受到腐朽观念的影响,逐渐发展为令人惋惜的人物。范进在追求人生理想期间,多次考试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在垂暮时期,才考试中举,但是当时的社会上仍存在科举考试不中,消耗了毕生的时光也没有取得成功的现象。

杜少卿作为古今中外的奇人,其勇敢地对封建权威进行质疑,打破一些封建思想的约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其制定了人生信念,也就是逍遥自在做好自己。这是由于其看破的社会,不因富贵感到喜悦,也不因贫穷感到悲伤,然而其和随遇而安的人格持对立的态度,充

分展现出自身的豪放,体验着真实的生命。此外,这种形象的刻画也是吴敬梓自身精神上的一种创造,体现其思想新高度,激励着世人思考与分析,树立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念。

2.日常生活中,仗义和势力之间的矛盾

在科举制度思想下,世人对少年时期可以登得高第的人表示羡慕,暮年中举,因长时间不得意,只要中举,便会身价大大增加。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诸多士子追求名利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促使社会上的人们越来越趋炎附势,然而在慷慨正义的驱使下,仍存在着以救死扶伤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在小说中,作者不仅描写出少部分的士子经历穷困走进仕途的两个极端问题,体现出走进仕途期间要经历的苦痛,还描写而出贫穷人民与士子对走进仕途者态度的强大转变,揭示社会中人们内心的本质,也就是势力风气。

周进在六十岁之际,仍然是一个童声,在教书期间,每年仅仅获得十二两银子,却被解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走进买卖的市场中,之后为了考试不惜口吐鲜血,引起众多商客的注意,进而帮助其凑足二百两银子,由此促使周进考入进士,正式走进仕途。还有身怀正义的代表者,比如庄绍光以及马纯上等,其为人正义,善于帮助他人,這些情节都反映出仗义和势力之间的矛盾。

3.举止观念中,精神自由和封建礼数之间的矛盾

在小说内在一层的思想观念中,作者注重个性发展的理念和封建礼数的真假道学之间的矛盾。比如王玉辉在受尽举业的煎熬,体会过举业的苦痛之后,其生活在社会时代中的最底层,三女儿做出了以死殉夫的举动,公婆费力阻止,但是王玉辉却支持自己的女儿,在女儿殉夫之后,其以仰天大笑的行为表现对这件事情的态度[2]。后来其在外出期间留意到山水,感到内心的心伤,不禁泪珠在面部滚落,由此体现出人性依旧存在,只不过被封建礼数遮住了双眼的问题。

此外,部分遵从封建礼数的人经常表现出说一套、做一套的生活思想,比如在范进的母亲去世之后,原本按照封建礼数应进行三载居庐,然而其听取了乡绅的话语,直接脱掉孝服,跑到知县内部打秋风;且在宴席上的表现是:周进拒绝使用象牙著与瓷杯,使用白色的竹筷子吃碗中的虾丸子,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当时社会中士子和举人心中推崇封建孝道的虚伪,鲜明的呈现出在举止观念中,精神自由和封建礼数之间的矛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儒林外史》中的矛盾性分析与解读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通过生命思想中,功名富贵和清高不俗的矛盾、日常生活中,仗义和势力之间的矛盾、举止观念中,精神自由和封建礼数之间的矛盾三个方面的分析,彰显出悲喜交加的社会中人类命运,饱含着时代中社会的某些心态特征。可以被深入思考的是以打破以往封建礼数思想为基础

的积极精神追求,以及心系国家的人物,且在这部小说的背后,暮鼓晨钟值得人们深思与分析,号召人们彻底突破封建思想,创建出光明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徐章婧. 儒林外史中三位与科举有关的女性形象分析[J]. 汉字文化, 2018, No.207(13):46-47.

[2]韩星亚. 科举制度与《儒林外史》士林风貌研究[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