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实验探究的八种方法

物理实验探究的八种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
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
因此,亦称科学观察。
实例:水的沸腾: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蟋蟀知了鸣叫是的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利用比较又可以进行鉴别和测量。
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法有三种类型:1异中求同的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同点。
2同中求异的比较。
即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异点。
3同异综合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
实例:象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
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
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
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
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等。
三、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与实验调查法

三、观察产品使用现场
调查人员到产品用户使用地观察调查,了解产品质量、性能及用 户反映等情况,实地了解使用产品的条件和技术要求,从中发现产品 更新换代的前景和趋势。
观察调查市场信息的主要内容
一、观察顾客的行为
了解顾客行为,可促使企业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促 销方式。所以,调查者要经常观察或者摄录顾客在商场、 销售大厅内的活动情况,如顾客在购买商品之前,主要观 察什么,是商品价格、商品质量还是商品款式等;顾客对 商场的服务态度有何议论等等。
二、观察顾客流量 观察顾客流量对商场改善经营、提高服务质量有很大
观察调查法的特点
观察调查法是调查员凭借自己的感官和各种记录工具,深入 调查现场,在被调查者未察觉的情况下,直接观察和记录被调查 者行为,以收集市场信息的一种方法。观察调查法简称观察法。
观察法不直接向被调查者提问,而是从旁观察被调查者的行 动、反应和感受。其主要特点有:
1、观察法所观察的内容是经过周密考虑的,不同于人们日 常生活中的出门看看天气、到公园观赏风景等个人的兴趣行为, 而是观察者根据某种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搜集市场资料、研 究市场问题的过程。
实验观察是在人为设计的环境中进行的观察。例如,如果要了解商 场售货员对挑剔顾客的态度反映情况.调查人员可以以顾客的身分去购 物,并有意识地做一些事或说一些话以刺激售货员作出反应,从而获得 调查人员所想了解的情况。
非实验观察是在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所有参与的人和物都不受控 制,跟往常一样。例如,调查人员在自然状况下观察商场售货员接待顾 客、提供服务的过程。
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观 察 法实验 法

二、观察法的分类
(一)直接观察法 (二)间接观察法
(三)质的观察法 (四)量的观察法
三、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一)客观性 (二)全面性
(三)典型性 (四)针对性
四、观察法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一)观察准备 (二)实施观察 (三)整理观察材料
实验法 一、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
实验法有别于观察法、调查法等研究 方法,就在于实验法不仅是一种获得资 料的方法,而且,它是通过人为地设置一 定的情境和有意图地控制和操作某些变量 ,从而发现和揭示有关变量之间因果关系 的一种研究方法。
由于实验法可以人为地控制有关条件,使 得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实验法可以使研究者观察到在自然条 件下难以观察到的现象。 (二)实验法可以重复进行验证。 (三)实验法可以把某些特定的要素分离出 来,从而比较容易观察它的效果。 (四)由于实验是可控的,因此它比较便于 测量,从而使研究结果验设计原理 (二)实验误差及误差的控制
(一)实验设计原理
1、指标的有效性。 2、指标的客观性。 3、除此之外还有指标的精确性和 指标的灵敏性。
(二)实验误差及误差的控制
1、在实验设计阶段容易造成误 差的主要 原因 2、在实验实施阶段容易造成误差的主要 原因
思考题: 1、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2、实验设计原理
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观 察 法
一、观察法的概念和特点 二、观察法的分类 三、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四、观察法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一、观察法的概念和特点
1、观察法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 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2、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 察对象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 象。
3、观察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观察工具 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一种科学研究 活动。 4、观察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1.法布尔,法国,对昆虫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观察法。
2.弗里施,奥地利,对蜜蜂色觉的研究;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
3.廷伯根,英籍荷兰,他利用模型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证明了银鸥幼雏求食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
4.劳伦兹,奥地利,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
二、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
2.实验法: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改变了动物的生活条件,是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
3.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是在实验法中离不开观察。
探究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探究案例:炎热的夏天,太阳尽情地把热洒向大地;风也懒得吹了,路旁的大树也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听,夏天独特的声音响了起来,知了,知了……蝉在炎热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当气温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合作交流:如果你想知道温度与蝉鸣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你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答案:主要采用实验法。
师生互动:上述方法与观察法有什么区别吗?答案: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行为;实验法是在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存条件下进行的。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典例】 下列给定的几个场所中,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最好场所是( )A.野外自然状态下B.动物园C.实验室D.任何地方思路分析:观察法是对动物不施加任何条件,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答案:A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来总结一下吧。
研究性学习—实验法和观察法

实验一:证明假设A:枫叶变色可能与温度有关。 把一棵小枫树种在一个花盆里并放入生长温室。尽管是 夏天,室外温度很高,仍旧可以把生长温室调节到秋天的温 度,白天约14℃,夜晚约3℃。 如果确实看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就能确定仅靠温 度的变化便能使叶子发生变化吗?毕竟实验室中的树和外 界的树还是有差别的,实验中的枫树叶子的变红是不是因 为它生长在小的花盆中所引起的呢?是不是因为自然光和 温室中的光不一样而引起的呢?(单组实验) 这种不确定性表明必须设计一些更复杂些的实验,至 少应该种两棵树。应该选择相似的树,且花盆的大小应该 保持一致,把它们放置在相同的温室中,在同一时间浇水。 然后,再做这样一个实验,一个保持在正常的夏季温度 (22℃),而另一个的温度调节到秋天的温度(14℃)。 (等组实验、对比实验) 设计等组实验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好方法。
依次切除青蛙的左前腿、右前腿、左后腿、右后腿, 观察到青蛙听到声音后向前跳跃的距离依次减小,最后不 动了。 通过以上实验,他认为自己的假设得到了验证。
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 选定研究问题
► 建立实验假设 ► 选定实验对象和实验的范围
► 实施前测
► 实施实验因子 ►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采取控制无关因素的措
研究性学习常用方法(一)
观察法与实验法
科 学 观 察 法
► 迈克尔·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化学、 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 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但却 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人成就,堪称刻苦勤奋、 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对于青少 年富有教育意义。
“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
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法拉第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能力突破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1.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1)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研究,终于写就《昆虫记》一书。
他在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繁殖等。
如开篇的“屎壳郎推粪球”,讲得极为详细,包括了那些食粪虫如何制作、滚动和食用粪球等;在描写两只圣甲虫如何争夺一只粪球时,情节也非常复杂。
【例1-1】法布尔用观察法观察动物的行为时所采用的条件是()A.进行一定的实验对照和比较B.野外的自然状态C.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D.对所观察的动物施加一定的外界影响解析:(2)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是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他在对动物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很有成就。
用实验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廷伯根是英籍荷兰动物学家,是研究海鸟行为的科学家。
他发现银鸥幼雏在饥饿时,就会去啄亲鸟的喙,触发亲鸟反吐食物,饲养幼鸟。
这种行为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廷伯根利用模型研究表明,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例1-2】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蜜蜂是色盲,只能辨别物体形状B.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C.蜜蜂只能辨别黑白两种颜色D.蜜蜂只能识别鲜艳的颜色解析:答案:B(4)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劳伦兹(K.Lorenz,1903—1989)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刚孵化出来的雏鸭或野雁就能够行走,离开巢时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此后再也不会跟随其他的动物了。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学习行为。
劳伦兹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不是母雁而是劳伦兹,结果他本人成了野雁的学习对象。
在他走开时,野雁竟排队跟在他的后面,可见野雁已经认识劳伦兹了。
劳伦兹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探究教育研究方法之实验法

探究教育研究方法之实验法一、实验法实验是指由研究者对一个变量进行操纵和对结果的有控制的观察和测量来实现的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在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法也是非常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区别在于观察法是在不改变或者不影响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的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实验法却要对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进行人为地控制或主动地干预。
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设,通过人为地控制教育现象中的某些因素,从而探索变量之间某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来教育实验有三个必要的条件:(1)基于一定的理论和假设;(2)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某些因素;(3)论证某种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得出因果关系是教育实验研究结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育实验研究的关键术语控制(control):是指掌握住某个或者某些变量,不使其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控制是实验研究的核心和精髓,没有控制就没有实验研究。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是指由研究者选择并操纵的用以改变特定条件的变量,它是实验研究中被施加了某种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是指受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被试在某些方面产生相应变化的变量,也叫做结果变量。
因变量具有可变性和可测性的特点,恒定的变量是不能够成为因变量的,因变量必须是可测的,研究者才能够根据因变量的变化确定研究的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experiment research)有两个定义性特征:操纵自变量与控制外来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
实验法具有六个显著特征:理论驱动式的研究假设;在干预、控制和/或对照组中,使研究被试在统计上等值;对所有的被试统一、逐个地实施由研究者控制的干预;对每个因变量进行测量;使用推断统计;严格控制条件和相关变量。
二、实验法的类型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研究和自然实验研究两种类型。
《社会研究方法》讲义教案第7章实验法

配方法至少有两个优点:①在匹配方法中我们很难就哪些变量是“重要变量”达到认同;②大多数统计技术都是用来分析随机化实验的结果的。如果不这样做,实验结果就很难用这些统计方法来加以分析。
7.3 常用实验设计
在社会研究中使用实验法,实验者所面临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这样一来,就有了对实验的不同设计。设计不同,能够排除的非实验刺激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常见的实验设计,从中我们可以具体体会到控制组是如何起到排除非实验刺激影响的作用的。
如果一个实验,除了研究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外,还有如下干扰因素对因变量起作用,使实验结果无法得到正确解释,则该项实验的内在效度就比较差。在社会研究中使用实验法,由于实验者和实验对象都是有意识的人,所以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是:①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因果关系很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这些变量很难实施控制。②对社会因素很难明确界定和测量。前述经典设计和索罗门三组实验设计提供了解决内在无效度的思路。
7.1实验法及其特点
一、社会现象研究中的实验
讲到实验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实验室实验。在社会现象的研究中,实验室实验也不鲜见,特别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然而,并不是所有实验都需要实验室。实验固然也是我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方式,不过社会调查研究更多采用的是所谓实地实验,即在日常社会事件中进行的实验。
一、单一实验组实验
单一实验组实验是只有实验组而没有控制组的一种简单实验方法,它直接出于因果联系的基本分析逻辑Y(X)。因为仅有一组对象,在自变量出现前可视为实验中的“控制组”,在自变量出现与起作用后它便成了“实验组”。因此,单一实验组实验的逻辑是把实验对象前后测之间的差异(可称为差分)全部归因于实验刺激,显然,这种方法只能在因变量Y很少受到实验刺激以外的其他影响时才能考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