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采用质性研究和个案研究方法的理由

合集下载

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案例分析方法

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案例分析方法

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案例分析方法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1.1 定义和特点1.2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1.3 质性研究的优缺点二、质性研究在报告中的应用2.1 为什么选择质性研究方法2.2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对比2.3 报告中质性研究的具体应用案例三、案例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3.1 定义和特点3.2 案例分析的主要方法3.3 案例分析的优缺点四、案例分析在报告中的应用4.1 为什么选择案例分析方法4.2 案例分析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对比4.3 报告中案例分析的具体应用案例五、质性研究与案例分析方法的结合应用5.1 质性研究与案例分析的联系5.2 综合应用案例分析和质性研究的优势5.3 报告中综合应用案例分析和质性研究的具体步骤六、案例分析与质性研究的改进与发展6.1 案例分析和质性研究的局限性6.2 当前案例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的改进6.3 未来案例分析与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1.1 定义和特点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方法更关注个体或群体的主观经验和观点,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手段,收集和分析定性数据。

1.2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观察、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等。

其中,访谈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深入了解其观点和经验。

观察方法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环境来获取信息。

文本分析方法则通过对书籍、报纸、广告等文本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隐含意义。

此外,理论分析方法是将理论框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问题进行推断和解释。

1.3 质性研究的优缺点质性研究的优点在于可以深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主观经验和观点,能够揭示问题的背后原因和动机,对于复杂的现象和过程具有解释性和描述性的优势。

此外,质性研究可以灵活地根据研究对象的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研究过程中还可以动态地发现新的问题和观点。

教育研究的方法范文

教育研究的方法范文

教育研究的方法范文教育研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分析、研究和评价教育问题的过程。

它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提高教育实践和政策的质量,推动教育和发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教育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是以观察和实证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

它侧重于收集和分析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客观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或推翻假设。

实证研究方法通常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对参与者进行控制、操纵和干预,以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引入不同的干预措施,通过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干预的效果。

实验研究通常需要严格的研究设计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面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描述和分析现象的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可以采用横断面调查或纵向调查的设计,以了解人们的态度、信念、行为和经验等相关信息。

调查研究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2.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个案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以获得对现象本质和意义的理解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强调对个案的详细描述和解释,通过对话、观察和文本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理解现象。

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个案研究、现象学研究和文献综述等。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对一个特定个体、组织或事件进行详细研究和描述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深入的观察、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式,获取对个案的全面认知,并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来理解和解释其中一种现象。

-现象学研究:现象学研究注重对现象本质和意义的理解,通过对参与者经验和行为的深入探索和描述,来披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意义。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搜集、整合和分析,以建立对一些研究问题的系统和全面的理解。

研究者通过文献综述来获取一些领域已有研究的整体情况,从而确定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3.行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问题为中心,通过参与者自身在实践中的主动参与和反思,来解决实践问题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方法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

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

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

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在学术论文中的应用在学术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回答他们的研究问题。

质性研究方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旨在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方法在学术论文中的应用。

1. 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质性研究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者需要清楚地定义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并验证是否适合使用质性研究方法。

例如,一个关于教育者对于学校暴力问题的观点和态度的研究可以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来探索个体经历和看法。

2.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质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小样本进行研究,以便深入了解个体的观点和体验。

研究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选择样本,如方便抽样、目的抽样或者理论抽样。

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观察和文件分析等。

3. 数据分析和解释在质性研究中,数据分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研究者通过不断的反复阅读和比较数据,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主题。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基于主题的分析、内容分析和议程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理解数据,并从中提取出重要的信息。

4. 结果呈现研究者需要将研究结果呈现给读者。

在质性研究中,结果通常以文字形式呈现,通过引用个体的观点和经验来支持研究结论。

为了保持整洁美观的排版,文章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引用格式,并采用合适的段落结构。

5. 结果的解释和讨论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收集的数据通常具有深入的细节和个体观点,解释和讨论这些结果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者需要解释为什么发现了特定的模式和主题,以及这些发现对研究问题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将质性研究结果与定量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对照,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6. 信度和效度的考量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需要考虑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可信度,而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为了增强信度和效度,研究者可以使用多个数据源、反馈参与者和同行评审等方法。

总结:质性研究方法在学术论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个案研究的优缺点简述

个案研究的优缺点简述

个案研究的优缺点简述
个案研究是一种珍贵的研究方法,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是一种深入探究某一具体个体或事件的研究方法,其优缺点如下:
优点:
1. 深入研究:个案研究是深入研究一个特定的个体、组织或现象,通过深入了解其背景、行为和情境,从而得出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2. 全面评估:个案研究方法可以全面评估一个个体、组织或事件的各个方面,例如其背景、历史、动机、行为和表现及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等。

3. 个体化:个案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的个体特点,能够对不同背景及情境下的个体及其行为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更能着眼于细节和差异。

4. 精准研究:个案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探究对象的动机、意图和行为背景等,从而能够比较精准的预测和控制特定行为和事件。

缺点:
1. 可能泛化问题:由于个案研究只聚焦在一个具体的个体或事件上,
而不是大量采样研究,因此,其研究数据比较有限,难以推广到其他
的更大的人群,局限性比较大。

2. 信息收集存在局限:由于个案研究涉及到少量的研究对象,因此,
信息收集缺乏扩展性,容易导致信息整体性不足,数据收集可能会出
现诸多的误差和偏见。

3. 操作复杂度较高:由于个案研究具有一定的操作复杂性,时长不一,因此也增加了研究的时间和成本。

4. 可能出现研究者主观性:由于个案研究主要出于研究者的观察和推论,因此也容易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存在研究结果偏向性问
题深。

综上所述,个案研究既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在毕业论文中,研究方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而质性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其定义、特点、常用的技术和步骤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收集和分析非数值型数据的研究方法。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关注的是研究对象的深层次特征、个体经验和意义构建等。

它注重对研究对象的全面理解和多角度分析,往往用于解决那些难以通过定量方法回答的问题。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1. 主观性:质性研究侧重于研究对象的主观体验和观点,强调研究者的主观解读和理解。

2. 描述性:质性研究并不试图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普遍规律,而是将重点放在对研究对象的深度描述和解释上。

3. 灵活性:质性研究方法适用于各种场景和研究对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以满足研究的实际需求。

4. 对象取决性:质性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往往是“说话的人”,即那些可以提供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个体。

三、质性研究方法的常用技术1. 访谈:访谈是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对话来获取他们的主观感受、观点和经历等信息。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半结构化的或非结构化的,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

2. 观察:观察是质性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收集技术,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互动和表现来获取信息。

观察可以是参与式的、非参与式的或结构化的,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做出选择。

3. 文献分析:在质性研究中,文献分析可以提供背景资料、理论支持和相关研究的参考。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和相关问题。

四、质性研究方法的步骤1. 研究设计: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制定研究计划和流程。

2. 数据收集: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技术,如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根据研究设计进行数据收集。

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教育管理

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教育管理

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教育管理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是一个动态的领域,研究者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来深入了解教育过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成果。

其中,质性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够深入地了解个别案例的特点、差异和个人经验。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特别聚焦于个案教育管理。

一、质性研究方法简介质性研究是一种基于文字、语言和视觉材料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索现象和问题的深层次含义。

相比于定量研究,质性研究更加关注个别案例的特征和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研究者通过参与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二、个案教育管理中的质性研究应用个案教育管理是一种以个别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并提升其学习成果。

在实施个案教育管理过程中,质性研究可以提供深入的理解和支持。

1. 深入了解学生需求个案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质性研究方法能够通过访谈、观察和记录个案学生的行为、言语和情感来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

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教育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制定个案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资源。

2. 探索个案策略有效性个案教育管理中采用的特殊策略需要不断评估和改进。

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进行个案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个案学生和教育者,分析他们的反馈和经验,从而评估特定策略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3. 探索教师角色和作用在个案教育管理中,教师扮演着关键角色。

质性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教师的态度、信念和行为对学生成绩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访谈和分析他们的反馈,可以揭示教师在个案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和责任,进而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培训。

4. 理解个案学生的学习成果质性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个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作品、表现,以及观察和访谈的数据,研究者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个案教育管理的效果和个案学生的发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民族志
• 人种学研究即在自然情境下进行长期的体验性 研究,使用无结构的方式收集资料,探究研究 对象的意义构建等。
• 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在自然场景下参与性观察 和面对面访谈的田野工作,反映文化的实物和 护理。
现象学
• 适用于了解生活经验本质的问题研究。 • 其目的是明确现象的本质和含义。护理领域中,
提问的原则和问题类型
• 重要原则:尽可能的自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 ,感觉比较轻松
• 问题类型: 开放型和封闭性 具体型和抽象型 清晰型和含混型 提问时要注意通俗化,贴近对方的心灵和生活
追问
• 基本原则: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 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为
• 追问的时机和度:尽可能使受访者的意愿表现充分 后在进行追问相关问题,自然而然的衔接;使访谈 进展自然,顺畅,按照受访者的自由联想进行下去
准确备定工访谈作的时间地点
受访者方便为主,感觉轻松,安全 访谈时间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不会 感到厌烦即 可
协商相关事宜 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课题 语言的使用 交谈规则 自愿原则 保密原则 录音问题
• 设计访谈提纲 使用访谈提纲一定要保持一种开放,灵活的态 度
保持开放的心态,准备接受访谈者不同的反应 ,按照对方的思路深入下去
目的
• 历史研究的方法用在护理领域以再现事件,分析 决策后面的原因,追寻导致目前事件的活动和影 响,分析进程的科学背景和渊源,发现事件的起 始动力和序列,分析一个人的想法,设释一位领 袖的影响,从而理解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背景下的护理。
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应用
• 历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查阅资料 。研究者也可以访谈相关的人物、回顾和分析录 像带或电影资料、探访事件发生的地方、实物考 察。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开放性的研究方法,用于深入理解现象的本质、特征、意义和背后的关系。

在论文写作中,质性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问题,提供详细的数据和背景信息。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并讨论在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一、什么是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非数值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背景信息和特定情境的理解。

通过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质性研究方法提供了丰富而深入的数据,可以帮助研究者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步骤1. 研究设计: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质性研究方法。

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个案研究、现象学、资料分析、文本分析等。

2. 数据收集: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和技术。

常用的数据收集技术包括访谈、观察、问卷调查、文件分析等。

通过这些技术,研究者可以收集到详细的、全面的数据,并保持开放的态度,以便发现新的观点和问题。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发现数据中的模式、主题和关系。

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包括内容分析、主题分析、理解归纳等。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应该持有批判的态度,不仅仅从数据中发现问题,还要考虑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4. 结果报告: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在结果报告中,研究者应该清晰、准确地描述研究过程、分析结果和结论。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用具体的数据和案例,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三、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论文写作1.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质性研究方法。

对于不同的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

例如,如果研究的是某个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可以选择现象学方法;如果研究的是某个案例的个体经验和观点,可以选择个案研究方法。

2. 数据获取和整理:通过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方式,获取详细的数据。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引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的心理学流派,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

在研究方法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如个案研究、访谈和观察等,以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世界和经验。

本文将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一、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个案研究通过深入了解个体的经历、行为和思维过程,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对个体的全面理解。

研究者可以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和文献研究等方式收集个体的信息,并通过分析和解释这些信息来揭示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轨迹。

个案研究的优点在于可以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世界,提供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然而,个案研究的结果具有局限性,不能推广到整个群体。

因此,在使用个案研究时需要注意结果的适用范围,避免过度概括。

二、访谈访谈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研究者通过与被研究者的对话,了解其主观体验、内心感受和个人观点。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提问开放性问题,让被研究者自由表达,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访谈的优点在于可以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主观体验,获得详细和丰富的数据。

但是,访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被研究者可能受到主观意识和回忆偏差的影响,结果可能不够客观和准确。

因此,在进行访谈时,研究者需要注意提问方式和访谈环境,以减少可能的干扰和误导。

三、观察观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环境,研究者可以了解其行为模式、情绪状态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观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或视频录像等方式进行。

观察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获得客观和真实的数据。

然而,观察也存在一些限制,如观察者可能受到主观意识和观察偏差的影响,结果可能不够准确和全面。

因此,在进行观察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四、整合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因此常常使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整合。

教育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

教育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

教育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教育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用于深入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

相较于定量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方法注重对个体经历、观点和行为的理解,通过描绘和解释现象的背后原因和动机来推测其潜在规律。

本文将重点探讨教育研究中常用的质性分析方法,以及其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一、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质性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一个或多个个体、事件或组织的深入研究,来理解和描述特定现象的细节和特点。

个案研究法通常包括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

研究者通过对个案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得出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为教育实践和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

二、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书面、口头或视觉材料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分析来研究和理解特定现象的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常用于分析课程文件、学生作品、教师教学记录等。

通过对这些文本和材料的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和改进的方向,为改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三、现象学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对个体经验和现实世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来研究和理解特定现象的方法。

教育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常通过访谈、观察和自我描述等方式获取个体在特定教育场景中的体验和感受。

研究者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描述和分析,探索教育实践中个体的想法、态度和行为,以及其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四、理论驱动的分析方法理论驱动的分析方法是基于特定理论框架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理论驱动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对教育现象进行解释和理解,并将其与现有理论进行对接和比较。

常用的理论包括社会交往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理论驱动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深化对教育现象的理解,还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五、主题分析法主题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大量文本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取其中的主题和模式,来理解和解释特定现象的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主题分析法可用于分析学生作文、学术论文和教育政策文件等。

研究报告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研究报告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研究报告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在研究报告中的应用概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以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特征为目标,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和分析来获得详细的信息和描述。

本文将探讨研究报告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并具体展开以下六个方面的论述。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和特点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描述、解释和理解的研究方法,强调个案和上下文的研究,多采用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收集方式,对数据进行主观性的分析和解读。

质性研究方法具有深度、全面和全面的特点,适用于研究复杂、多样和主观性较强的现象和问题。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领域质性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特定群体、组织或社会现象的内在意义和背后的机制,并提供对实践和政策的有价值的建议。

三、质性研究方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数据收集主要通过访谈、观察和文档分析等方式进行。

在访谈中,研究者通过与被访者的深入交流和开放性提问,获取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观察法则是通过观察目标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来收集数据。

文档分析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档案和资料来获得数据。

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主题和语义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编码、分类、归纳和综合等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

四、质性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质性研究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如能够获得详细、深入和全面的信息,揭示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帮助理解社会实践和个体经验等。

然而,质性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有限、数据主观性和解释性的困难等。

五、质性研究方法在研究报告中的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在研究报告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报告中,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提供详尽的研究细节和信息,为读者提供深入的理解和洞察力。

此外,质性研究方法还可以强调实践和调查研究的连续性,使研究报告与实际应用更加贴近。

本科毕业论文中质性研究的方法与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中质性研究的方法与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中质性研究的方法与分析质性研究方法一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通过对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致力于深入理解人类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等复杂的现实问题。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的方法和分析过程,并介绍其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一、质性研究方法1.1 研究设计质性研究的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和问题。

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个案研究、现象学、资料分析和地理研究等。

个案研究用于深入了解个别案例,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来获取详细的数据。

现象学关注人们对经验的理解和主观体验,通过深入访谈和现象描述来收集数据。

资料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文献、报告和数据来回答研究问题。

地理研究将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地理位置和空间关系来解释现象。

1.2 数据收集方法在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

观察是研究者亲自参与或观察对象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和情境,通过记录和观察数据来了解问题。

访谈是研究者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交流,以获取关于研究问题的信息。

文本分析是通过对书籍、文章、文档、音频或视频记录的内容进行细致研读和解释来获得研究数据。

1.3 数据分析方法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强调对数据的整理、归纳和解释。

研究者可以使用一些软件工具来帮助数据分析,如Nvivo和ATLAS.ti等。

数据分析的过程通常包括:a)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一个清晰的数据档案。

b) 反复阅读和轮廓制作:通过反复阅读数据,了解其核心内容和关键主题,并制作文字或图表的轮廓。

c) 编码:将核心内容和主题转化为具体的代码或标签,以便后续分析。

d) 发现模式: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关联分析,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并将其整合成有意义的观点和结论。

e) 解释和归纳:通过对模式和关系的解释,提炼核心观点和结论,并归纳出重要的主题和概念。

二、本科毕业论文中质性研究的应用2.1 主题选择在选择研究主题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确定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主题。

学术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技巧

学术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技巧

学术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技巧学术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在学术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对于一些主观性较高、难以量化的问题,质性研究方法便成为了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学术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及选择和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技巧。

1.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文字、图片、访谈等非数值化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相较于定量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

它着重于研究对象的个案研究、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2.质性研究方法的分类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几种类型:2.1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质性研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一个个体、组织或事件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从而得出一些关于个体或事件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结论。

2.2 访谈研究访谈研究是通过与被研究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访谈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思想和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2.3 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通过对书籍、文章、报纸、电视节目等文字和媒体材料进行内容分析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研究社会文化现象和传媒影响等领域。

2.4 现象学现象学是一种关注人类行为的意义和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被研究者的主观描述、情感体验、意义理解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因素。

3.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在选择质性研究方法时,需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选择质性研究方法的几点建议:3.1 明确研究目的在进行质性研究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

是为了了解某个现象的内在动机?还是为了探索某个群体的行为模式?明确研究目的有助于筛选适合的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可获得性在选择质性研究方法时,还要考虑研究对象的可获得性。

比如,若研究对象是某群体内部的秘密行为,那么访谈研究可能并不适合。

大学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

大学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

大学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在大学论文中,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相比于数量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参与者的主观经验和意义的理解,通过对话和深入的观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常用技术和分析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与特点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用于研究人类行为和经验的非统计性研究方法。

它旨在深入理解参与者的观点、信念和态度,以及研究现象背后的意义和情境。

与数量性研究方法不同,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全面理解,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追求深入洞察而非广泛推广。

质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研究方法,即研究者通过参与者的语言和行为来理解研究现象,尽量不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或控制。

其次,质性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对研究现象的主观解读和理解。

其研究结果往往以描述、解释和理解的方式呈现,通过诠释性的分析来揭示研究主题的内部逻辑和意义。

最后,质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小样本研究,即选择少数典型或具有代表性的个例进行深入研究。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常用技术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运用各种技术来收集数据,以获得参与者的观点和经验。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质性研究技术。

1. 访谈:访谈是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技术之一。

研究者通过与参与者面对面的对话,了解其观点、感受和经验。

访谈可以采取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形式,以便参与者能够自由表达其思想和感受。

2. 观察:观察是质性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收集技术。

研究者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语言和环境来获得数据。

观察可以是参与式的,即研究者直接融入研究场景,与参与者进行交往和观察;也可以是非参与式的,即研究者仅作为观察者进行观察。

3. 文献综述:质性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不同于定量研究中的文献综述。

质性研究中的文献综述是对已有质性研究、理论和概念的综合和解释性评估。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综合,研究者可以理解研究领域现有的研究进展和争议。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

第一节个案研究模式要探讨个案研究模式,关键是要了解何为“个案”。

对很多人来说,“个案”这个词耳熟能详,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

但是要在研究的范畴内,对“个案”进行明确的定义并非易事。

科学研究中的个案,必须是一个界定清楚的对象,而非过程。

这个对象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比如一个家庭或社会团体。

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个机构,比如学校和医院。

个案研究可以定义为,使用任何适当的研究方法对个案展开的细节性研究,其常见研究目的是对个案的特征做到尽可能充分的理解。

六个质性研究模式中,个案研究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大名鼎鼎的达尔文物种起源研究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其实都在使用个案研究的方法。

1 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研究中的芝加哥学派,将个案研究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化城市中社会问题的研究,主张研究者多进行实地考察,对社会问题给予更深入和全面的描述。

这些研究理念对后来其他领域的研究影响深远,也使个案研究方法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突破性进展,都是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获得的。

就应用语言学领域而言,很多已经被大家广泛认可的理论,其实都源自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的一系列个案研究。

比如,著语言学家韩礼德曾经以自己的儿子Nigel为观察对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语言习得研究。

( Halliday, 1975)其后不久,韩礼德开始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体系。

其中的很多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都同这项个案研究中的发现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说明个案研究的特点和类别,我们先来看一个应用语言学个案研究的实例。

一、个案研究实例:柬埔寨难民在加拿大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该研究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帕特丽夏·达夫(以下称“研究者”)完成,项目于1986年开始,持续近两年半时间。

(Duff,1993)研究对象吉姆是时年28岁的柬埔寨难民,研究开始时移居加拿大仅有两个月。

吉姆在研究者生活的社区派发报纸,两人由此结识。

报告中如何采用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分析问题

报告中如何采用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分析问题

报告中如何采用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分析问题引言: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分别强调数据的量化和理解。

在报告中使用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并得出准确的结论。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报告中合理运用这两种方法。

一、数量研究方法1.1 数据采集数量研究方法强调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报告中,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方法等手段收集相关数据。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满意度,可以设计问卷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获取反馈数据。

1.2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报告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例如,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来描述和解释数据。

统计方法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形成准确的结论。

二、质性研究方法2.1 个案研究质性研究方法注重对个案的深入理解。

在报告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特定个案的分析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例如,通过对一家企业的案例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为类似的企业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2.2 访谈和观察质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访谈和观察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在报告中,我们可以通过访谈相关人员和观察相关现象来获取丰富的质性数据。

例如,通过访谈消费者并观察其购买行为,可以了解其决策过程和需求特点。

三、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的整合3.1 纵向研究在报告中,我们可以将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纵向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量数据,我们可以获得总体的趋势和规律;而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其中的细节和影响因素。

3.2 三角验证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在报告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进行三角验证。

通过比较和对照数量和质性数据,我们可以检验它们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例如,通过对消费者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比较,可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数量和质性研究方法的局限性4.1 数量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数量研究方法忽略了问题的内在复杂性和多样性,偏重于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在论文写作中。

与数量研究相比,质性研究注重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数值化的数据来揭示人类行为、态度和观点的内在含义。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概述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它试图通过探索和揭示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多样性来建立对于人类行为和观点的理解。

质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较小的样本量,核心是深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经验、态度和社会互动,通过主观性的信息来帮助研究者从多角度理解问题。

1.1 研究设计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常见的质性研究设计包括个案研究、现象学研究、基于理论的鸟瞰研究和群体比较研究等。

研究设计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性质来确定。

1.2 数据收集方法质性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例如深度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等。

深度访谈是最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来收集详尽而丰富的信息。

观察方法则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和环境来收集数据。

1.3 数据分析方法在质性研究中,数据分析是个体和群体观点提取的关键步骤。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

归纳方法通过总结和提炼数据中的常见观点和模式来得出结论;演绎方法则通过从推理和逻辑中推断出结论。

此外,质性研究还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来辅助数据分析。

二、质性研究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质性研究在论文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

以下是质性研究在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重要方面:2.1 深入理解与解释质性研究可以提供对于人类行为和观点的深入理解与解释。

通过深入的访谈和观察,研究者可以获取到受访者真实的经验、态度和观点,并在论文中准确地呈现和解释这些信息。

2.2 名词解释通过质性研究,研究者可以对于某个名词或概念进行深入的解释和探讨。

质性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并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理解深度心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心理过程和现象的学科。

为了理解个体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与动机,心理学者们常常采用质性分析方法。

质性分析方法通过深入探究社会心理现象的本质,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为我们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质性分析方法,并介绍它们的应用和局限性。

一、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质性分析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对个别个体或小规模样本进行深入观察、采访和分析,以了解特定社会心理现象的内在本质。

个案研究法注重于对个体经验的感性把握,通过深入交流和观察,研究者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真实的心理过程。

例如,当研究者对一个社交群体的成员进行个案研究时,他们可以深入观察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并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个体的动机、价值观和情感反应。

个案研究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独特而深入的洞察力,帮助研究者理解个体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过程。

然而,个案研究法的局限性也不可忽视。

由于个案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因此其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和普遍性有限。

此外,个案研究受到个体差异和主观性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个体化。

因此,在应用个案研究法时,研究者需要权衡好样本选择和结果解释的可靠性。

二、焦点小组讨论法焦点小组讨论法是一种常用于质性研究的方法。

它通过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对参与者观点和意见的交流和探讨,获取深入了解社会心理现象的信息。

焦点小组讨论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捕捉到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影响,了解他们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心理反应。

例如,当研究者组织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焦点小组时,他们可以通过参与者的交流和讨论了解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动机、态度和情感体验。

焦点小组讨论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集体智慧来获得丰富的信息和多维度的观点。

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可以激发新的想法和思考,为研究者提供不同层面的分析材料。

然而,焦点小组讨论也有其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5am
曉雯從資源班教室櫥櫃中拿出自己 到資源班,心情明顯較放鬆,
的卷宗夾,拿出國語學習單坐下寫,老師和同學還沒到,主動拿出
邊寫曉雯邊對我說:王老師要讓我們 自己的卷宗夾和今天的學習
把課文”背起來”
單出來寫,並向我介紹在資源
班的情形
(資源班的國語學習單:把國語課本
的課文全文貼上製成學習單,重要的
研究者參考「學校生活經驗」相關研究歸納可參考的觀察焦點如下: 1、學習適應:學習動機強弱、學業成就表現、對學習抱持著積極的態度對於
學校的課程安排與教學環境是否感到滿意,學校常規遵守的情形如何?是否有違規或偏差行為出現,
如:打架、傷害或欺負別人、不守規律、反抗,以及撒謊等。 3、人際適應:包含師生關係和同儕關係,師生互動與同儕互動情形。 4、自我概念: 兒童是否自我接納、喜歡自己、具有正向的自我概念? 5、對學校的態度:兒童對學校的接納態度如何?處於學校其感受如何? 觀察時程 學校生活經驗發生在學校的時間、空間中,因此觀察包含上課、下課及其他 時間(如:午餐時間、打掃時間等),研究者自 2008 年 11 月 26 日開始至該學期 結束(2009 年 1 月 19 日),每週約三~四天,每次約半天的時間,至三三國小六 年愛班進行觀察,直到發現所得資料已重複,或沒有其他資訊出現,達至飽和 (saturation)時結束資料蒐集。 觀察記錄:描述的事實筆記和反省的觀察者評註 現場所見、所聞、所思作成現場筆記,現場筆記內容包含兩種材料,一是描 述的「事實筆記」,研究者以盡可能具體、仔細的文字記錄現場所觀察到的人、 事、時、地、物;二是反省的「觀察者評註」,記錄研究者個人較為主觀的想法、 推測、情感,及研究者於現場情境中的自覺。現場筆記記錄表格,舉例如下:
訪談的時間、地點、情境安排
在盡量不影響個案在校生活及學習的原則下,選擇課餘時間及個案感覺自在 安全的地點(放學後學校旁的麥當勞)進行訪談。
訪談對象
除個案外,為增進研究的可靠性,研究者亦訪談其他參與研究的成員—班級 導師、資源班老師、其他老師,尋求更豐富、深入的資料,尋求較為客觀、可信 的研究結果。
其他注意事項 1、考量國小兒童認知發展及表達能力,訪談方式以半結構式為主,依本研究的研
33
戶家庭兒童 ;2、根據經濟弱勢兒童與學校生活適應相關文獻,請班級導師推薦 可提供「深度且豐富內涵」者;3、考量國小學童表達能力對資料提供的影響,選 擇國民小學五、六年級之兒童為研究對象。
研究者透過個人人際關係網絡,向任教於國民小學的友人尋求協助,找到來 自低收入戶家庭,就讀三三國小六年級的個案曉雯,攜帶研究計畫拜訪機構的「守 門者」(三三國小校長、曉雯導師),得到同意進入現場研究後,再向個案及家 長說明研究目的及研究過程,詢問其參與研究的意願,個案與家長皆表示同意參 與研究,惟家長個人不願接受訪問與到家拜訪,只願接受透過電話了解參與研究 過程及以家庭聯絡簿傳回參與研究同意書(附件一)簽署。
對其貧質窮性經研驗究及關貧注窮「對情學境a校脈l 生絡C活」h適、e應重n影視g響「c的歷h感程i 受」U和、n想在i法乎v ,「所參知與甚者少觀。點」,認為必
須直接進入場所觀察情境中探究活動或事件發展的歷程才能了解意義,並主張若 欲了解局內人的世界,則必須由其所屬情境中人們的觀點去看待其世界。胡幼慧 (1996)指出,質性研究在瞭解事件及行為時,傾向將事件放在其發生場景或網絡 中去看,而且企圖對事件的始末做通盤的瞭解,其目的是借助對事件整體背景的 瞭解去解釋事件,及事件對行動的意義。此外,Ridge(2000)亦指出 :由於質化 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較重視反應(reflexive)與回應(responsive),因此它更 能深入了解貧窮兒童的生活(孫健忠、傅玉琴、吳俊輝譯,2007:008)。
究目的擬定訪談大綱,列出訪談中欲了解的主題和範圍,實際訪談時,則已開 放心態,視情況彈性調整問題。 2、訪談記錄在研究對象同意下,以錄音完整記錄訪談過程與內容。 3、訪談次數視實際情況調整,不限三次,直到資料飽和為止。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的選取
「質性研究所重視的是資料的豐富性,而非樣本數的多寡,只要研究者所選 取的樣本能提供有『深度且豐富』的內涵,即使是只有一個樣本的個案研究仍有 其價值」(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根據研究目的及質性研究抽樣原則,本研究採取「立意抽樣方法」(purposive sampling),選擇符合研究條件並可提供「深度且豐富內涵」資料的樣本進行觀察 與訪談。選擇對象的考量為:1、符合「社會救助法」規定,受政府扶助之低收入
目前台灣關於貧窮議題的研究,其研究重點多為致貧因素的分析、貧窮門檻
立 政 治 大 的建構與調整,及貧窮的動態歷程研究(王德睦、蔡勇美,1997;陳淑英,1983;
陳琇惠,1986;陳正峰,1998;張清富,1993;萬育維,1992;蔡明璋,1987;蘇 淑真,1997)。和「兒童貧窮」議題相關者則多為以量化研究方式蒐集整理描述兒 童貧窮概況(王永慈,2000;鄭麗珍,2006)及探討低收入或家庭社經背景和兒童 學校生活適應問題的關係(林梅蓉,2004;吳佳蓉,2002;黃悅菁,1993 ;黃保 勝;1997;蔡宜珍,2003)。在兒童貧窮議題的理解上,缺乏來自兒童本身的觀點,
教室王老師的座位旁一角),有時候
氣"的事(沒洗
我和我妹臭臭的話,王老師會幫我們 王老師在學校替文慈和妹妹 澡、髒髒臭臭的)
洗澡換那個衣服……
買了換洗的衣物和盥洗用 大喇喇的對我
具,教她們洗澡和洗衣
說?
37
(二)訪談(interview)
在質的研究中,訪談(interview)通常是兩個人(有時包括更多人)之間有目 的的談話,由其中一個人(研究者)引導,蒐集對方(研究對象)的語言資料, 藉以了解研究對象如何解釋他們的世界(黃瑞琴,1999:109)。與觀察相比,訪 談可以瞭解受訪者的所思所想和情緒反應、他們生活中曾經發生的事情、他們的 行為所隱含的意義(陳向明,2002:228)。
32
要瞭解教育場域中貧窮兒童的問題,必須從他們本身的觀點來審視問題,並 由學校整體的情境脈絡來理解其行為及表現。個案研究(case study)是對研究對象 (一個人、一個方案或一個單位)作深入的觀察、分析,進行全盤性的描述與詮 釋的研究歷程,其興趣在於討論現象的過程、意義的詮釋及理解的追求,透過豐 富的現象描述,顯現出現象在情境脈絡裡的完整性與意義性。應用於教育情境中, 是從一較整體的觀點來了解教育實際的問題(林佩璇,2000:240)。
二、資料蒐集
本研究之資料蒐集以「參與觀察」為主,在經濟弱勢兒童所處之學校情境觀 察其學校生活經驗,輔以「訪談」及「實物蒐集」,藉此尋求更多來自兒童本身 的感受及看法,驗證並補充參與觀察所得。
(一)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淵源於人類學家的現場田野工作,人類學家 將自己融入社區人們的生活中,藉以觀察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瞭解人們的基 本信念、害怕和期望,並有系統的作成資料記錄。經由參與觀察,研究者可描述 在某個情境中什麼在進行、誰或什麼涉及其中、事情發生於何時何地、事情如何 發生、事情為什麼發生等,因此參與觀察特別可用來研究過程、人們之間和事件 之間的關係、人們和事件的組織、以及人類社會生活的脈絡(黃瑞琴,1991:74)。
34
本研究為瞭解經濟弱勢兒童的學校生活經驗,需將經濟弱勢兒童本身及其學校生 活置放於「學校」這個由個案、老師、同儕、教學活動等交織而成的情境脈絡中 作整體的探究,瞭解關係,尋求較為完整、深入的認識。
參與觀察的步驟如下:
進入現場
進入現場觀察前,向班級老師、校長、個案曉雯、曉雯母親說明解釋研究方 法及相關倫理考量,取得同意後進入現場觀察,並和班級導師商討現場觀察的相 關事項,如:班級經營常規的了解、可觀察時段、研究者參與的程度等。研究者 參與的程度隨著研究階段的不同而有所調整,研究初期在現場旁觀看,隨著與現 場人物和環境的熟悉,在班級導師的同意下參與部分活動(協助輔導功課)。
本研究依塞德曼建議之訪談發展階段進行訪談,第一階段採取「完全開放式 訪談」,研究者於個案下課及中午休息時間,和個案閒聊,由此粗略地瞭解個案 目前的生活情況,同時也和個案建立關係;第二階段訪談,就欲瞭解主題—貧窮 及學校生活經驗,詢問個案目前的情況及相關細節,依觀察及前次訪談,對欲了
38
解的事情作細節的訪問,擬定半結構訪談大綱,以掌握欲了解事項;第三階段訪 談,請個案對自己的貧窮及學校生活經驗進行較深入的思考和解釋,探討個案在 此主題上的認知和情感層面,挑選研究者覺得好奇、有意義的事件,請個案表達 對其的意義,和自身的解釋。
本研究希望了解經濟弱勢兒童的學校生活經驗,尤其兒童本身如何看待貧窮 及貧窮如何影響他們的學校生活,此研究目的涉及兒童本身的想法、感受,為能 深入了解其想法和感受,並透過訪談與個案有所互動,同時觀察受訪個案非口語 及肢體的表達,擬以訪談方式蒐集資料,補充觀察所得之不足。
訪談採取的方式
研究者採美國學者塞德曼(I. Seidman, 1991)提出之訪談建議,塞德曼認為, 若要對受訪者的經歷和看法有較深入的瞭解,最少應該進行三次訪談,第一次訪 談主要粗略的瞭解一下受訪者過去經歷,訪談的形式應該絕對開放,以受訪者自 己講故事的方式進行。第二次訪談主要就研究的問題詢問受訪者目前有關的情 況,著重瞭解事情的有關細節。第三次訪談主要請受訪者對自己行為的意義進行 反省和解釋,重點在認知和情感層面對受訪者的反應進行探索,在受訪者的行為、 思想和情緒之間建立起一定的聯繫(引自陳向明,2002:232)。
36
編號:觀 120508 時間:12/5/08(五) 地點:資源班 活動:寫國語學習單 成員:王老師、曉雯和
兩個同學、我
時間
事實筆記
觀察者評註
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