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原则及调整的策略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原则及调整的策略◇胡卫珍[摘要] 通过对本校1999级与2002级学生两年半在校学习的课程设置调查,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就业目标调整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了在就业导向背景下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课程调整的策略,意在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既有文化基础知识、又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有职业道德的合格劳动者。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现状课程设置原则调整策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职业类学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中等职业学校为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增删课程内容。
一、课程现状调查分析浙江省平湖市是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浙江光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平湖职业中专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也是一所国家级先进职业学校,就规模而言,可称得上是浙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职业学校之一。
学校在“办社会欢迎的职业教育,建人民满意的职业学校”宗旨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在社会上的信誉越来越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日趋看好。
之所以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与这几年学校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正确的专业定位和合理的专业设置分不开的。
本人就平湖职业中专两大省级示范专业——服装专业与机电专业1999级和2002级学生(统计说明:以上统计以就业班为例,由于高三下学期学生参加就业生产实习,故统计以两年半计算,每学期以18周累计。
)从以上1999级及2002级两届学生在两年半内所学到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训练统计情况可以看出:1、专业设置由大专业向小方向发展。
99级服装专业和机电专业只是单纯的两个专业,没有进一步细化。
而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2002级服装专业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走大专业、小方向的路子,将服装专业分成两个小专业,即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有工艺。
对于机电专业而言,从99级单一的机电专业改变为2002级的数控专业和电子电工专业,而电子电工专业又进一步分成电工技能和家电维修两个小专业,使毕业生就业更适应本地经济要求。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职业教育是按社会职业的划分与归类而进行的职业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教育,是通过具体的专业教育形式体现出来的。
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
专业设置构成了职业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实施职业教育的起始环节。
因此,研究专业设置,对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专业及专业设置概述一、专业(一)定义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通常也泛指专门人才所从事的特定的业务领域或某一大类职业。
专业既是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就业等项工作,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种各类人才的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内容,进而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特长,为将来职业活动做准备的依据。
(《职业教育学》)专业: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
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
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
高等学校据此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分配等项工作;学生按此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职业活动作准备。
(《教育大辞典》)(二)职业教育专业的历史演变:早期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是不分专业的。
中国东汉时设立的与太学并立的鸿都门学(专习文学、艺术)。
南北朝时开设的四学馆(儒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
隋唐时期所设的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等,类似于后来的单科专门学院和西欧中世纪大学设置的文、法、神、医等学院,可以认为是按专业进行教学的萌芽。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便对增设专业提出了要求。
于是近代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出现了专业分类。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中专学校是学习苏联的结果,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设置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201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我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二○一○年九月十日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doc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外专业报表.doc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国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符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可自主开设、调整和停办专业。
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基本依据。
第六条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做好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七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制定并定期修订《目录》。
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工作。
第八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2〕12号)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2〕12号)》
一、设置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有效、学力和质量先进、能适应社会需求。
二、中等职业学校应具备以下条件:
1、设校地点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及支持特殊行业
及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
2、配备符合国家教育标准的设施设备,且设备齐全。
3、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科学宜行的制度,按照国家规定、行业准则执行。
4、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制定有效的课程,建立有效的教学体系,招收合格的学生,
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5、招聘资质合要求的师资人员,培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6、建立有诚信的评估机制,保证学业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高品质信息共享平台,切实促进专业提升效率。
三、按照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师资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可设立各类专项职业,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且应设有必要的职责和制度,严格监督该职业教育质量,保证
教育教学水平。
四、建立完善的教育监管系统,采取必要的审批和检查机制,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落实、加强职业教育的管理。
五、根据师资、教室等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教育资源充足,保证学校健康、安全
发展,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2〕12号)》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要求要求准备充分,务必遵守以上的原则和标准,保证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原则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原则各设区市教育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我们提出以下省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原则。
一、认真组织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组织具体教学的重要依据。
各地和学校要认真组织研究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并按照“以就业为导向,德育为先,做中学、做中教,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的人才培养模式,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强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要依据《原则意见》,按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结合考虑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由学校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编制。
从新学年开始,2009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将按照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三)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明确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1年。
同时,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研究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实施性教学计划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要求科学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等必修课程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约1000至1100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实训。
每个专业都必须确定3-5门突出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核心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约2000至2200学时,其中实实训必须保证安排1000学时以上。
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
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如物理、化学等,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安排。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国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符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可自主开设、调整和停办专业。
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基本依据。
第六条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做好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3—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七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制定并定期修订《目录》。
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工作。
第八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市(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职责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
第二章设置条件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二)开设专业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三)完成所开设专业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教师队伍、教学辅助人员和相关行业、企业兼职专业教师;(四)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应保持相对稳定。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专业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性。
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规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行为,避免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3.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社区深度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三、制度内容1. 专业设置原则(1)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产业政策,遵循职业教育规律;(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3)注重专业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和优势;(4)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专业设置程序(1)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制定专业设置规划;(2)学校组织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对拟设置的专业进行审议;(3)学校将审议结果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4)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学校方可开设专业。
3. 专业设置调整(1)学校根据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趋势,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2)调整专业设置需经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审议,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3)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学校方可调整专业。
4. 专业设置备案(1)学校将备案材料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2)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学校可开展招生工作。
5. 专业设置监督(1)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2)学校应主动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四、制度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制度有效实施;2. 完善专业设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 加强与产业、企业、社区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1.doc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国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符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可自主开设、调整和停办专业。
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基本依据。
第六条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做好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七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制定并定期修订《目录》。
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工作。
第八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市(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职责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
第二章设置条件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二)开设专业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三)完成所开设专业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教师队伍、教学辅助人员和相关行业、企业兼职专业教师;(四)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应保持相对稳定。
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使得一些专业在社 发展 的瓶颈 , 在企 业 建 立教 学 实训 基 地 , 吸引 企业 进 会上普遍存在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
校建设生产 眭实训基地 , 业安 排技 术人员 担 任兼职 会 上虽然有 大量 需 求但 并不 适 合 于 中等 职业 学校 学 企
20 年, 教师或提供实训 岗位 , 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 的“ 零距 生。 05 经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随着我市及周边 对海关报 关员有大量需 离” 对接 , 无疑是“ 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 的有效途径 , 城市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 ,
决定着教 育资源能否充分利用 , 关系到职业 学校 能否可持 续发 展。专 业设置应 遵循服务 地方 经济的发展 、 考虑 学 生的综合 素质、 注意 区域 内协调 、 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 避免专业设置过 多过 杂等原 则。
关键 词 : 业 设 置 ; 方 经 济 ; 专 地 区域 协 调 发 展
遇到 了极大 困难 , 生 很难 与 相 关专 业 大 专 生 、 科 业 教 师 、 学 本 添置 相关 仪 器 、 备 等 , 场 虽 然 有 良好 前 设 市
生 竞争 。因此 , 校专业设 置要 考虑 学生 的综 合 素质 景 但容 量太 小 , 生只 有几个 人 , 育 资 源得 不 到充 学 招 教
以就业 为导 向、 以服 务为宗 旨” 的办学 方 校能 否可持 续发 展 。通过 近几 年 我校 在专 业设 置 上 教育明确 了“ 的得 失 , 者认 为 中等 职 业 学 校专 业 设 置 应 遵 循 以 笔
下原 则 。
一
针, 不仅要体现在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上 , 还要体现在
学校为企业提供 培训与技 术 服务上 。 因此 , 职业教 育
收 稿 日期 :0 0— 7—1 21 0 3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00版)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
为顺利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现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专业设置的原则1.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各地、各行业对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需要。
2.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提高专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促进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和设置专门化,满足社会需求和职业变化的需要。
需增设新专业的,应按照本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4.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遵照教育部及有关行业制定的相关专业设置标准,遵循教育规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和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完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具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理论和实践(训)教师队伍;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实习(训)场所、以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办学基本条件。
二、专业设置管理的职责分工1.教育部主要负责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工作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专业目录的制定(修订)工作;把握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总体情况,并进行宏观指导。
2.省、地政府及其教育部门负责对所属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宏观统筹和管理,并对行业部门所属学校开设为当地服务的专业具有指导的责任和服务咨询的义务。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附件1: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创业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研究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优化已有专业,新设紧缺专业,调整专业结构,推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吻合。
第四条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办学条件,设置符合全省和各地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
支持和引导学校之间合理分工、错位发展,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1—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基本依据,自主开设、调整和停办专业。
第六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工作。
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含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
第二章设置条件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紧贴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稳定的人才需求,符合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二)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三)开设专业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一产类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应不低于50万元,其他专业应不低于100万元,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可适应降低标准。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建设与调整管理办法
XXXX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建设与调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工作,优化专业结构,规范专业建设管理行为,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职成厅[20XX]9号)、《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X年)》(教职成[202X]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青岛市供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建设和调整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建设和调整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
第二章专业设置原则第四条专业设置应符合教育部有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和规定,同时应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
第五条专业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社会需求原则:专业设置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特别是产业结构和职业岗位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2.适应能力原则:专业设置应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确保专业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3.特色发展原则:专业设置应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区域特色,培育特色专业,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专业设置条件及程序第六条专业设置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开设专业的必要条件:包括教学设施、实训设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基本条件。
2.符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专业设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需求。
3.市场调研充分,专业定位准确,就业前景好,并经行业、企业及职业教育专家论证。
第七条专业设置的程序应包括以下环节:1.提出申请:招生与就业办公室提出专业设置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2.论证审核:教务科组织专家对申请的专业进行论证和审核,形成论证报告。
3.审批备案:学校领导审批通过后,将新设专业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章专业建设第八条专业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2.课程模式单一,形式僵化
现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沿用了大学和普通教育的课程
模式,这种模式适合知识的识记和逻辑思维推理,不适合以形象
思维为主的职业任务的完成。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课程多采用以文
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为主的“四段式”课程模式。
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
德国的课程设置是以工作程序(操作过程)为依据进 行的。例如表1中可以看到的《掌握工业企业中市场导 向的业务流程》、《分析并评价价值产生的过程》、 《计划、操控并检验业务绩效过程》、《计划、操控 并检验采购过程》、《计划、操控和检验营销过程》 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以学习完成某一项工作为目标 的。而我国的课程设置(见表2)就明显带有学历教育的 色彩。尽管这与以前的课程设置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仍可看到它受着课程系统、全面等条条框框的制约。
14 推销实务
72
15 商业实用美术
72
16 销售心理基础
72
60 12 48 24 72
17 经济法
72
三、实践教学(综合实习) 600
四、选修课程
378
72 19% 12%
18 商业企业业态
36
19 中国经济地理
36
20 公共关系概论
3621Biblioteka 财税与金融5422 销售服务英语
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室、制图教研室等。每个教研室研究的教学
54
23 电子商务基础
54
24 超市营销
36
25 美学基础知识
36
26 商品经营技能
36
总学时数
3120
100%
说明:本表格删节了文化基础课的具体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专业化设置原则
相 关 专业 、 行业 的 紧密 结 合 。 二、 中职 学校 计 算 机 应 用 课 程专 业 化 设 置 的原 则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是 为社 会 培 养 生 产 一 线 的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
目前 计算 机 应 用 技 术 不 断 专 业 化 ,社会 对 计 算 机 应 用 人 才 的 要 求 也 更加 专 业 化 、 面化 , 需 要 既懂 得计 算 机 的知 识 和 理 全 更 论, 又能 够 熟 练地 利 用 计 算 机 进行 专 业 化 工 作 的人 才 中职 学 校计 算 机 专 业 的 细化 与 定 位 社 会要 求 是 影 响 计 算 机 专 业 课 程 的决 定 性 因 素 . 此 我 因 们 在 设 置 专 业 课 程 时 , 该 充 分 考 虑 社 会 的需 求 。计 算 机 应 应 用 涉 及 多 方 面 的专 业 知 识 , 于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的学 生 来 说 全 对
行 的 办 法 是 把 计 算 机 应 用 专 业 划 分 为 多 个 应 用 方 向 .让 学 生 选 择 某 个 方 向进 行 比较 深 入 地 学 习 ,使 之 毕 业 后 成 为 某 方 面 的专 业 技 术 人 员 。 据 就业 市 场 对 初 、 级 计 算 机 专 根 中 业 人 才 的需 求 , 认 为 , 以 把 计 算 机 应 用 专 业 分 为 以下 几 我 可
一
能 的 培 养 , 是 如 果 学 生 不 掌 握 基 本 理 论 、 本 知识 . 学 生 但 基 对 应 用技 能 的培 养 将无 从 谈 起 目前 中职 学 校 的 计 算 机课 程设 置与 大 学 、高 职 高专 的课 程 设置 差 不 多 。 些 学 生 连初 中数 学 都 不会 . 么能 指 望他 们 这 怎 编 制程 序 呢 ? 此 , 课 程设 置 中我 们 应 注 重 以下 几 条原 则 。 因 在 1课 程 理 论适 度 化 。所 谓 理 论 适 度化 。 是既 要 在 中等 职 . 就 业 教育 专 业 理 论 基 础 上进 一 步 加深 和拓 宽 理 论 知 识 ,又要 兼 顾 少 而 精 。在课 程 教 学 中 , 量 少 教 理 论 的 推导 。 二进 制 的 尽 如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原那么是人们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那么或标准。
在当前科学技术开展日新月异,职业岗工变换异常频繁的情况下,中等职止学校的专业设置应遵循科学性原那么、适应性原那么、效益性原那么和开展性原那么。
原那么,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那么或标准。
原那么是实践过程中对事物规律性的概括,因而它最接近客观规律。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原那么,指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中所依据的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制订的或在总结实践经验根底上形成的标准。
一、科学性原那么科学性原那么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那么。
科学性原那么主张凡事应从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出发,尊重客观性,反对主观性;尊重必然性对偶然性;尊重本质性,反对外表性。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现象较为严重。
专业名称不标准,专业内涵不明确,专业教学不严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开展效劳功能的发挥。
因此,强调科学性原那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正确。
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绝不是迎合家长学生的口味,投其所好,盲目赶潮流,也不是学校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满足社会开展需求和个人成才愿望,为社会培养全面开展的高素质人才。
只有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才不会被短期利益、局部利益所迷惑,造成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其次,专业划分要科学,名称要标准,内涵要明确。
专业划分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分类的有关标准,突破以往一个行业一个类别的分类模式,依据某类职业所要求的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划分。
第三,专业设置的操作过程遵循科学性原那么。
从专业的规划、实施、管理到教学,每个环节的进行都要做到有据可依,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根底上才能作合理调整。
二、适应性原那么适应性原那么是指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的需要,按需设置,表达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中所设专业均为应用性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要能直接有效地效劳于生产一线。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第⼀章总则第⼀条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德、智、体、美等全⾯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的⾼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才的教育机构。
为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宏观管理,促进学校建设,保证教育质量,提⾼办学效益,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条本办法适⽤于福建省辖区内中等职业学校(指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中专、职业⾼级中学,以下统称为中职学校)。
第三条中职学校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贯彻教育⽅针,严格执⾏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学⽣的思想道德、⽂化知识、职业技能和⾝体⼼理素质,重视学⽣创新精神和创业能⼒的培养,发展学⽣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能在⽣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线⼯作的⾼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才。
第四条积极⿎励社会⼒量举办中职学校,其教师和学⽣享有国家举办的中职学校及其教师和学⽣平等的法律地位。
第⼆章设置原则第五条设置中职学校,要⽴⾜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纳⼊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在省、设区市教育⾏政部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进⾏。
第六条新建中职学校的校址⼀般设在市、县(区、市)或⼈⼝较多的乡镇所在地。
学校环境应符合教育教学安全和卫⽣保健的要求。
第三章设置标准第七条设置中职学校要有学校章程和必须的管理制度。
第⼋条设置中职学校,须配备有较⾼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管理能⼒,熟悉职业教育的学校领导。
校长应具有从事三年以上教育教学⼯作的经历,校长及教学副校长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九条设置中职学校,须建⽴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作机构。
第⼗条设置中职学校,要有基本的办学规模。
学校学历教育在校⽣规模:校址在城市的学校(以下简称城市学校)960⼈以上,校址在县城和乡镇的学校(以下简称农村学校)600⼈以上。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模板】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国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符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可自主开设、调整和停办专业。
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基本依据。
第六条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做好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七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制定并定期修订《目录》。
—3—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工作。
第八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市(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职责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
第二章设置条件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二)开设专业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三)完成所开设专业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教师队伍、教学辅助人员和相关行业、企业兼职专业教师;(四)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应保持相对稳定。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教职成 [2000]8 号)
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的通知教职成 [2000]8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 21 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附件一,以下简称《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附件二,以下简称《原则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目录》是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的指导性文件,适应于实施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本《目录》颁布之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须按本《目录》所列专业名称招生。
我部制订重点建设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及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专业简介”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建议修业年限、业务范围、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各地、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其他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组织和安排教学工作。
对已经在校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既可按原专业名称、修业年限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工作,也可按本《目录》进行相应的调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根据《原则意见》,制定相应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或实施意见),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组织好《目录》的实施工作,工作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附件: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教育部2000年9月25日主题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管理意见通知部内发送:有关部领导,办公厅、高教司、规划司、学生司、师范司、考试中心录入员:贾丽莉校对员:温炼任秀玲附件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附件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 ) 成专业 结构 的综合优势 。在 具体 的职业 教育机构 ,可设 3 形 置 若干个 主干 专业 ,并 分别 围绕主 干专业 ,设置几 个互有 联系 的专 业 ,形 成具有综 合优 势 的专业 结构 。这些互 有联 系的专业 ,由于 其 基 础理 论学科 相 同或相近 ,专业课在 各专业 之间能 相互结 合和相 互 渗 透 ,教 学结 构和 教学过 程 接近 ,有 利于发 挥教师 的潜 力 ,有 利于 实 验 、实 习场地 和 装 备为各 专业综合 服 务 ,提高 设备使 用率 ,有 利
要 适应社 会 的需 要 ,还 要考 虑现实可 能性 ,适应 学校本 身的发 展情 况 ,这包 括适 应学校可 能具 备的物 质条件 、师 资等 ,更重要 的是与 学校所 处的地 理 、经 济 、社会 等环 境以及 学校 的特 色 、发展 目标相 适应。 ( ) 业划分要科学 ,名称要规范 ,内涵要 明确 。专 业划分必 3 专 须符合 国家 职业分类 的有关标 准 ,突破 以往一个 行业 一个类别 的分 类模 式 ,依据某类 职业 所要求的素质和 职业 能力要求进行 划分。
于 组织教 学 、安排 进程 ,这样 就有可 能较好 地发挥 学校教 育投 资的
效益 的主 要手段 。专业 设置 的指导思 想是 为了满足 社会 发展需 求和 个 人成才 愿望 ,为社会 培养全 面发展 的高 素质 人才 。只有确立 正确 的指导思 想 ,在 专业 设置过程 中才 不会被 短期 利益 、局部 利益 所迷 惑 ,造 成专业 设置的 盲 目性 。因此 ,在 设置专业 的时 候要遵循 以下
原 则、效益性 原则和发展 性原则。本文对此进行 了一 些分析和探讨 。
关键 词 中等教 育 职业 学校 专业设置
目前 ,中等职 业学校 专业 设置存 在着诸 多的 问题 ,如 专业 名称 不规 范 、专业 内涵不 明确 、专业教 学不严 密等 问题 ,严重影 响了职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
现。 有 的学 校缺乏优质教育资 源 , 专业软件 、 硬件建设滞后 , 不 顾 自身现有 的办学 条件 , 盲 目举办 热门专业 , 教学 质量低 劣 , 在某种程度 上出现误人子弟 的现 象。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招 生 数量 的盲 目扩大 , 使学校 紧张 的教育资源不堪重负 。
5 . 专业设置“ 一边倒” . 雷同现象严重 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之 间不仅教 育层 次相同 ,专业设 置也 大都雷 同 , 大多是选择设 置成 本低 、 易于教学 、 见效快 的专业 , 形成 了学校间争夺生源 的竞 争局面 ,而不顾及专业结 构的合
造成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的新 增专业大多雷 同,使有 限的教育
资源过于分散 , 难 以发挥 应有的效用 。笔者认 为 , 中等职业学 校专业设置应始终 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 1 . 科学性不考虑人才市场需 求 . 缺乏针对性 有 的学 校在新专业 设置过 程中 , 对 社会潜 在的人才 需求
设 置是学校 工作 的首要工作 , 是影 响学 校招生 、 学生就 业 、 学
4 . 缺乏优质教育 资源 , 办学条件差 近几年 的中等 职业教育较大规模 的扩 招 ,使得绝大 多数
中等职 业学校在师 资力量 、 实验实 习条件 、 实训基 地 、 课程 设
校 能否较好地 服务社会 、 能否可持续 性发展 的最基本 的决定
专业 是中等职业 学校人才培养 的载体 , 是 中等 职业学 校与社 会需 求的结合点 , 是体现学 校办学 内涵 、 办学特 色 、 人 才培养
的学校专业设 置门类 齐全 , 专业 的设 置和管理与企业 、 行业 和 职业界 的联 系不够 紧密 , 带有粗放性 。
工 作水平 的标 志 , 也 是 中等职业 学校 师资 队伍建设 、 软 硬件 设施建设 和实训基地建设 的基 本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原则是人们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职业岗工变换异常频繁的情况下,中等职止学校的专业设置应遵循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原则
原则,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原则是实践过程中对事物规律性的概括,因而它最接近客观规律。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原则,指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中所依据的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制订的或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标准。
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则。
科学性原则主张凡事应从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出发,尊重客观性,反对主观性;尊重必然性,对偶然性;尊重本质性,反对表面性。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现象较为严重。
专业名称不规范,专业内涵不明确,专业教学不严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功能的发挥。
因此,强调科学性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正确。
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绝不是迎合家长、学生的口味,投其所好,盲目赶潮流,也不是学校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成才愿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只有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才不会被短期利益、局部利益所迷惑,造成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其次,专业划分要科学,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
专业划分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分类的有关标准,突破以往一个行业一个类别的分类模式,依据某类职业所要求的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划分。
第三,专业设置的操作过程遵循科学性原则。
从专业的规划、实施、管理到教学,每个环节的进行都要做到有据可依,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作合理调整。
二、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需设置,体现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中所设专业均为应用性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要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
只有遵循适应性原则,才能实现其专业设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才能确保经济必须依靠教育,从而形成“服务——依靠”互为推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首先,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
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因而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步和匹
配。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各地都在根据当地的资源、技术、经济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变化的需求,职业高中必须切实做好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分析工作,选择专业种类,合理安排专业结构,使之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适应。
其次,专业口径要与社会职业分工情况相适应。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不平衡,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行业社会分工程度和劳动组织形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再加上社会职业群体范围有大有小,因此,确定专业设置,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
第三,专业设置必须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情况。
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是专业设置的现实依据之一。
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还要考虑现实可能性,适应学校本身的发展情况,这包括适应学校可能具备的物质条件、师资等,更重要的是与学校所处的地理、经济、社会等环境,学校的特色、发展目标相适应。
三、效益性原则即指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在实现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时,要考虑其是否经济合理,效益是否最佳。
其要旨是指专业设置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专业教学内容符合社会职业劳动实际,培养的人才能顺利就业,创造社会财富。
在此前提下,可强调效益的最大化,即合理配置职教资源,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具体要求是:
首先,保持适度的专业规模。
职业教育是以专业组织教学的,各专业的专业师资、教学设备、管理规范都有其特殊的要求,而各专业师资、教学、实验、实习设备的配置都有一个基本标准。
如:每名教师负担的学生数或平均授课时数,如果过多,会影响质量,如果过少,则工作量不足,造成闲置浪费。
同样,就教学设施和实验、实习设备而言,如果规模过小,造成设备利用率过低;如果规模过大,造成设备不足,就会影响教育质量;如再添置设备,又有可能造成设备利用率过低,使成本过高,造成不经济。
其次,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
职业教育有着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其基本要求是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通常一个专业,需要若干年的建设,如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等。
这些是保证教盲质量的条件。
很难想象,一个专业处于频繁变换的学校,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而且专业设置频繁变换,还会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
第三,形成专业结构的综合优势。
在具体的职业教育机构,可设置若干个主干专业,并分别围绕主干专业,设置几个互有联系的专业,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结构。
这些互有联系的专业,由于其基础理论学科相同或相近,专业课在各专业之间能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接近,有利于发挥教师的
潜力,有利于实验、实习场地和装备为各专业综合服务,提高设备使用率,有利于组织教学,安排进程,这样就有可能较好地发挥学校教育投资的效益,综合提高教育质量,而且专业口径和内涵有较大的伸缩余地,学校就可灵活地适应市场需要。
当然,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一些专业即使投入多,需求量小,但如果社会确实需要,也得设置。
四、发[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