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社会学学科认识论要
高中音乐学习技巧如何理解音乐理论
高中音乐学习技巧如何理解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音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音乐的构成、表达和演绎等方面。
但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理解音乐理论可能会觉得有些困难。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音乐学习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论。
一、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与感知能力第一步是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与感知能力。
无论是学习理论还是实际演奏,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多听音乐,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加音乐会、音乐比赛等活动,亲自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二、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理解音乐理论的基础是掌握乐理知识。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音符、音阶、节奏等基本概念,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形式等。
学习乐理的同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演奏或合唱,在实践中理论,加深对音乐理论的理解。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音乐课外活动或加入音乐社团等方式,与其他音乐爱好者一起学习,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三、注重实践与创造除了学习乐理知识,我们还要注重实践与创造。
通过实际的演奏、创作等方式,将学到的乐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乐曲进行演奏,体验音乐的表达和演绎过程。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多问问题,勇于学习在学习音乐理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的。
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提问和学习。
如果遇到不理解的概念或难题,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寻求帮助。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音乐书籍、参加乐理培训班等方式,扩展知识面,强化自己的音乐理论能力。
五、多进行实验和探索理解音乐理论还需要多进行实验和探索。
可以通过进行不同风格的曲目演奏,体验音乐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性。
也可以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音乐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深入理解音乐理论的应用。
同时,还可以尝试运用乐理知识进行编曲、改编等创作,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音乐社会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音乐社会学》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分析音乐与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音乐与社会的关系2. 音乐与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教学难点:1. 音乐与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分析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音乐作品、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2. 提问:音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关系?二、讲授新课1. 音乐与社会的关系(1)音乐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娱乐、教育、宣传等功能。
(2)音乐可以反映社会现象,表达社会情感,影响社会风气。
2. 音乐与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1)音乐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
(2)音乐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音乐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音乐可以了解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特点。
(3)音乐与社会心理的关系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性格、行为等,具有调节社会心理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 以我国古代音乐为例,分析音乐与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的关系。
2. 以现代流行音乐为例,分析音乐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音乐与社会关系的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音乐与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1. 教师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音乐社会学教案
音乐社会学教案标题:音乐社会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社会学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与社会变迁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活动,学生将能够分析音乐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变化、探究音乐对社会的影响,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下音乐的变化与发展;3. 探究音乐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音乐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变化与发展。
教学难点:1. 探究音乐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与音乐播放器;2. 音乐社会学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音乐社会学的概念,与学生一起讨论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 播放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音乐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变化。
二、知识讲解与探究(30分钟)1. 介绍音乐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目的;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研究该社会背景下音乐的特点和变化,并准备小组报告。
三、小组报告与讨论(20分钟)1. 每个小组依次进行报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2. 全班讨论:学生共同探讨不同社会背景下音乐的共同特点和差异,以及音乐对社会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与批判性思维培养(20分钟)1. 提供一些音乐社会学的案例研究,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社会背景、音乐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2.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讨论音乐对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创造性表达与总结(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根据所学知识和讨论的内容,创作一段具有特定社会背景特点的音乐;2. 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3.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学生对音乐社会学的理解和收获。
音乐与社会学
音乐与社会学
张前、王次炤教授在《音乐美学基础》中阐明,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不但包含哲学、心理学方法,也包含社会学方法,不同的方法有助于解答不同类型的问题。
当前,我国音乐美学界对前两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居多,对社会学方法的借鉴和了解则相对较少。
而就整个音乐学界来说,把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实行研究的学者同样是凤毛麟角。
在这方面,曾遂今先生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杨洸、孟祥林、刘丽华、金经言、周耀群等学者也翻译了数本外文专著。
这些著述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但总的来说,现有的音乐社会学文献仍有待丰富。
当然,探索音乐作品的社会、历史及文化内涵,早已是众多音乐学者熟悉的研究思路,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们一开始就要面对这个问题。
但是,他们的研究是否就等同于音乐社会学?音乐社会学是否有独特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它是否有充足的理由成为一门“学科”?它与当今势头强劲的民族音乐学之间到底有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问题始终萦绕于大众心头,正是为了找到解答问题的些许线索,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箱是十分必要的。
推荐大家读书《音乐与社会学观察--艺术世界与文化产品》,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作者并非音乐学者,而是社会学者。
在西方,很多音乐社会学研究者皆供职于社会学系,他们有着与音乐学者不一样
的学术背景和话语系统,这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某些新的视角和启发。
从社会学认识论和审美三个层次谈谈你对艺术的理解
在社会学认识论和审美的三个层次下,我对艺术的理解一、从社会学认识论的角度谈艺术1.1 社会学认识论的概念社会学认识论是研究人类社会认识活动的理论,它关注人们对社会的认识、理解和反映。
在社会学认识论的框架下,艺术被视为一种社会认识的方式,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和情感的认知和表达。
1.2 艺术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学认识论的视角下,艺术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不仅能够传递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凝聚和稳定,还能够反映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社会变革和进步。
1.3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社会认知的方式,与社会密不可分。
艺术作品的主题、内容和风格受到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特征和氛围。
二、从审美的角度谈艺术2.1 审美的内涵审美是一种特殊的感知能力和情感体验,是人们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艺术作为审美的对象,能够引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和美的体验。
2.2 艺术作为审美的表达艺术作为审美的表达形式,是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在观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能够体验到美的情感、情境和内涵,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意蕴。
2.3 艺术的审美意义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它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情操,拓展人们的审美视野,还能够传递美的力量,启迪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社会学认识论和审美的双重框架下,我对艺术的理解是多维度、多层次的。
艺术不仅是一种社会认知的方式,还是一种审美的表达形式。
它融汇了社会的关怀和审美的追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核。
艺术创作和鉴赏的过程中,既能够反映社会的脉动和情感,又能够赋予人们审美的愉悦和启迪。
总结与回顾通过社会学认识论和审美的双重视角,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在社会的长河之中,艺术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传递着文化的精髓和人类的情感。
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感知和体验,让人们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谈音乐社会学学科职能
谈音乐社会学学科职能作者:杨远东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7期【摘要】我们对中国音乐社会学在学科结构相对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提出的问题是:音乐社会学在学术领域或在社会中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要创建音乐社会学学科和开展音乐社会学研究?这已向我们提出了音乐社会学的学科职能问题。
和其他学科一样,中国音乐社会学学科具有相应的学科职能。
【关键词】音乐;社会学;学科;职能【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音乐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类去利用音乐,为社会取得最大的利益。
所以,既然社会需要音乐,需要理智而又合目的地运用音乐,社会也就需要音乐社会学。
为此,中国音乐社会学的学科职能包含明确的三方面:思想观念上的科学认识职能、音乐建设中的科学实践职能、音乐发展中的科学预测职能。
一、思想观念上的科学认识职能中国音乐社会学,在结构的实践层面上,首先使我们从宏观上来认识社会音乐的整体结构,并把这个整体结构内部的各个环节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
为此,我们以广义的“生产”概念来理解社会音乐的形成、传播和社会接受。
以此“生产”观念,可以较完满地解释社会音乐生产的本质问题、社会音乐生产的结构问题以及社会音乐生产内部各环节的相关作用问题。
这样,我们就会得到与音乐相联系的、宏观的、立体的认识:音乐是为什么而出现的?音乐又是向何处去的?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它又将经过什么样的轨迹?在此基础上,中国音乐社会学为人们提供一个音乐生产的动力运行模式,通过对这个模式各环节的动力分析,将会给我们带来崭新的认识和启发。
其次,中国音乐社会学也会帮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认识音乐的社会运动过程。
它带领我们在音乐运动的各个环节上具体观察音乐的运动状态和与运动相关的各种问题。
比如,关于音乐的传播问题,中国音乐社会学要具体阐明音乐传播的概念与功能,并分析音乐传播的本质特征,对当代的音乐传播形式进行全面的梳理,以此来观察音乐在现代传播条件下的“情感受阻”现象,而这个现象正是当代人们关注、思索的焦点、热点。
音乐社会学
音乐社会学作者:杨玲玲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将音乐和社会学两门学科联系起来,阐述了音乐社会学的概念,分析了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及音乐对于社会的功能。
认为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历史、表现生活,在社会需要的时候以一种清爽灵动的方式反馈社会。
因此,我们要用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来表现社会生活。
【关键词】音乐;社会;关系;音乐社会学音乐社会学,是一门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严格的说,它既非音乐学也非社会学,但它可以从这两门学科中借用它需要的方法与技能以建立和实现为它所独有的概念框架与方法论。
音乐社会学是在音乐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的交叉点上形成的,它是作为艺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而发生和发展的。
音乐社会学要求研究者把音乐作为一种受社会制约的现象来观察,包括社会生活以怎样的方式表现为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作曲家的世界观在内的研究。
关于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某些观点,早就包含在古罗马的哲学著作中,首先体现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应用可能性的概念,并且和柏拉图一起提出了有关听众的类型学问题。
中世纪,在众多著作家的著作中,根据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存在的社会环境,提出了音乐艺术的分类法;在文艺复兴时代,音乐的社会应用范围明显的扩大了起来,音乐成为独立的艺术;15-16世纪,在众多著作家的著作中曾研究过音乐社会存在的具体形式。
17-18世纪,由于音乐社会生活的发展,普及的音乐会和歌剧院的创立,研究对象逐渐转向演奏家和作曲家活动的社会地位和环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西欧,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结果,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特征。
一方面,音乐生活出现了民主化,听众范围扩大了。
另一方面,音乐家依赖纯粹地追求商业目的的剧院业主和出版商的关系急剧地被强化,因此,加剧了艺术与资本主义社会听众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音乐日常生活,逐渐成为系统的研究对象,出现了格·克列奇玛尔的《音乐的时代问题》,克·勃列辛格尔的《音乐现代化问题与它的解决方法》等学术著作。
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作者:陈华来源:《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年第02期摘要:音乐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并在此后形成了三大流派,尽管在学科内观点莫衷一是,但是对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上可以归为“社会成因观”、“社会作用观”和“社会运动观”三个不同的形式,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不同的音乐社会学流派也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音乐社会学;社会与音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114-01社会学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孕育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它是一门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发展规律的科学。
随着社会学研究的勃兴,现代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开始渗入到人类活动的各个不同领域,从而产生了各部门的社会学,诸如工业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等等。
艺术社会学便是诸多领域中的一个,但是,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它同时又被划分成不同的艺术的科学学科,音乐社会学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一、音乐社会学的形成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子科学,无论是将其视为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其视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毋容置疑的是,音乐社会学是与音乐学和社会学紧密相连的,它是将音乐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
从词义上看,音乐社会学既强调了音乐,也涉及了社会,它所标示的乃是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关系。
而对于音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现象,不仅引起了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注意,也引起了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家们的注意。
从儒家的教义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诲是“乐与政通”,“审乐以知政”,“乐”被作为与“礼”、“刑”、“政”并行的治国方略。
《礼记》云:“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通过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持续的教化注入到音乐之中,音乐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和工具,来为统治者培养恭顺的奴仆,音乐的功利主义被强调道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传统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
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探究流行音乐
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探究流行音乐"流行"的社会现象根源作者:丹青论文发表网【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与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重要。
音乐作为人们娱乐身心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的一个分支,其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广大的青少年朋友广泛的接受着,是当前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
文章从流行音乐的定义出发,对我国流行音乐中中国元素的融入进行分析,进而从社会学理论的角度,对流行音乐中“流行”这一社会现象所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流行音乐;社会现象0.引言在当代的流行音乐中,其是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开始的,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其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流行音乐是我国当代文化现象中的一种重要特点,那么,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就一定会收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广大的年轻朋友中得到“流行”,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
1.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根据应用中“Popuiar Music”翻译出来的。
从汉语的角度去理解,流行音乐就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内容通俗易懂,而被广大的群众所喜爱与广为传唱流行一时或流传后世的歌曲与器乐曲[1]。
但是,在音乐学术界,流行音乐准确的概念为商品音乐,其创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
在流行音乐中市场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艺术性占据着次要地位。
流行音乐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从音乐体系的角度来看,流行音乐是在叮砰巷音乐、摇滚乐、爵士乐等美国大众音乐的构架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音乐,其具有着形态丰富和风格多样的特点。
2.流行音乐中中国元素的融入在我国,流行音乐是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开始的。
我国的流行音乐在风格和形态上受到美国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才逐渐的形成了本土风格。
总体来说,在西方其流行音乐具有摇滚、爵士和乡村音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具有自己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几点思考
赵聪 :关 于音乐社会学 的几 点思考
关 于音乐社 会 学 的 几 点 思 考
。
( 河 北 大学
【 摘
赵 聪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2)
要】 音乐社 会学是 音乐学这 一理 论学科 中十分重 要的层面 ,具体说 来 它是 归结于音乐 学 中体系音乐 学
里面 的一个 重要分 支,笔者通过 系统学 习俞 人豪先生 的 《 音乐 学概论 》, 针对其 中音乐社会 学这 一部分谈几点思考。
涵 ,进而帮助 自己在具 体学习 中对该节 内容有更深 入的理解 化 。可 以说 ,侧 重 对 各 类 社 会 现象 的调 查 分 析 、对社 会 各 个 领 域 存 在 问题 的专 题 探 讨 等 的 多元 化研 究视 角 ,这对 今 天 不 和 把 握 , 以下 针 对 音乐 社 会 学 谈 几 点 学 习 收获 与思 考 。
一
、
什 么是 音乐社会学
断 发展 的社 会 来 说 都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 三 )对 音 乐 经验 社 会 事 实 的研 究
从 字 面 意 思 来 看 ,音 乐 社会 学 具 有 音 乐 学 和社 会 学 的 双
重 学 科 属 性 ,可 以说 它 既属 于社 会 学 ,又 属 于 音 乐 学 的边 缘
这 是 以西 伯 尔 曼 为 代 表 的研 究 视 角 。笔 者 对 他 的 四个 课 题 作 了深 入 的研 究 ,用 举 例 子 的方 式 更 加 准 确 地 对 课 题 内 容 学 科 。那 么 我 们 首 先 需 要 了 解 什 么 是 音 乐 学 、社 会 学 。音 乐 从 因果 性 和 目的性 去 理 解 作 为 学 是 研 究 有 关 音 乐 的 一 切 事 物 的 学 术 领 域 ,简 单 说 也 就 是 进 行 了理 解 和 分 析 ,其 中对 “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的 一 种 现 象 的音 乐 ”和 对 “ 探 讨 音 乐 与社 会 相 关 于 对 音 乐 的所 有 学 问 的研 究 。 社会 学 是 “ 研究社会生 活 、 互 关 系 不 断 发 生 变 化 的过 程 ”这 两 个 课 题 ,让 笔 者 想 到现 今 社 会 制 度 、社 会 行 为 、社 会 变 迁 和发 展 及 其 他 社 会 问题 的学 科 ” 。 现 将 音 乐 学 与 社 会 学 融 合 在 一 起 ,音 乐 社 会 学 就 很 好 在 政 府 和社 会 群 体 的 积 极 保 护 意 识 下 开 展 的 非 遗 文 化 活 动 , 就 是 在 社 会 共 同 发 展 下 出 现 的 一 种 保 护 和 传 承 形 式 。2 0 0 5 理 解 了 ,它 是 “ 研 究 与 音 乐 相 关 的人 的行 为 与 社 会 、音 乐 作 年 国务 院 发 布 了 《 国 务 院 关 于 加 强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的通 知 》 , 品 与 社 会 的 相 互 关 系 的学 科 ” ,这 与研 究 音 乐 本 体 有 很 大 差 规 定 自2 0 0 6年 起 ,每 年 6月 的第 二 个 星 期 六 为 “ 文 化 遗 产 别 ,主 要 是 对 音 乐 与 社 会 之 间相 互 作 用 过 程 的 研 究 。 日” 。 为 积 极 推 进 非 遗 的保 护 与 传 承 ,2 0 1 3年 6月 在 河 北 二 、对音乐社会学 的几点思考 省 保 定 市成 功举 办 了 主 题 为 “ 人 人 都 是 文 化 遗 产 的主 人 ” 的 ( 一 )学科 出现 的 必 然性 问题 第 六 届 河 北 省 民俗 文 化 节 暨 首 届 保 定 市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博 可 以 说 ,音 乐 是 人 类 社 会 生 活不 断发 展 的 产 物 ,将 音 乐 览会 。这 次 的文 化艺 术 展 演 活 动 , 向广 大 市 民展 示 了丰 富 多 与社 会 学 这 两 个 概 念 结 合 在 一 起 是 人 类 文 明 进 步 的 体 现 。音 彩 的传 统 艺 术表 演 、地方 工 艺 品 及 地 方 美 食 等 内容 ,展 示 了 乐 不 是 孤 立 存 在 的 ,音 乐 的产 生 一 定 有 人 类 的 参 与 。 当人 类 河北省非物 质文 化遗 产保 护的阶段性成果 ,这为社会群体普 迈进 2 O 世 纪 之 后 ,伴 随 唱 片 、广 播 、 电 视 等 传 播 媒 介 的 迅 及 了非 物 质 文 化 遗产 保 护 知识 ,鼓 励 并 引 导 社会 和 人 民共 同 猛 发 展 ,在 之 前 只 有 上 流 社 会 可 接 触 欣 赏 到 的 音乐 逐 渐 向广 参 与 非 遗 的保 护 和传 承 ,体 现 出非 遗 文 化 活 动 现 象 与 社 会 发 大 人 民 群众 贴 近 ,这 时 候 的 音 乐 作 品成 为 普 通 人 群 较 容 易 获 展 的一 面 ,同 时此 活 动保 护 和传 承 的 目的 性 十 分 明 确 ,皆 为 得 的一 般 消 费 品 ,音 乐 家 与 普 通 大 众 之 间 自然 而 然 地 建 立 起 丰 富传 统 文 化 艺 术 内 涵 ,构 建 色彩 斑 斓 而 独 具 生 命 力 的 民 间 种 关 系 ,伴 随 着 音 乐 的发 展 ,这 种 关 系 也 日益 密 切 ,有 关 生 活 画卷 。
音乐学中的音乐认知研究
音乐学中的音乐认知研究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并且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想象力。
音乐认知研究是一门探索人类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学科,它涉及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音乐学中的音乐认知研究,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一、音乐的感知和理解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人们通过听觉系统感知和理解音乐。
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涉及到音高、音色、节奏等多个方面。
音高是指音乐的高低音调,音色是指音乐的质感和特征,节奏是指音乐的时间结构和脉动感。
人们通过听觉系统对这些音乐要素进行感知和理解,从而获得对音乐的整体印象和情感体验。
二、音乐认知的心理过程音乐认知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理解和评价等多个环节。
在感知阶段,人们通过听觉系统接收音乐信息,并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感知。
在注意阶段,人们选择性地关注音乐的某些方面,如旋律、和声等。
在记忆阶段,人们将音乐信息存储在记忆中,以便后续的处理和回忆。
在理解阶段,人们对音乐进行分析和解释,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意义。
在评价阶段,人们对音乐进行主观评价,形成对音乐的喜好和态度。
三、音乐认知的神经基础音乐认知的神经基础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参与了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过程。
听觉皮层是处理音乐感知的主要区域,它接收来自听觉系统的音乐信息,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加工。
前额叶皮层和颞叶皮层参与了音乐的记忆和理解过程,它们对音乐的结构和意义进行分析和解释。
大脑的奖赏回路与音乐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它们使人们对音乐产生愉悦和兴奋的感受。
四、音乐认知的发展和教育音乐认知的发展和教育是音乐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表明,音乐认知能力在人类的早期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且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进行培养和提高。
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培养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此外,音乐认知研究还为音乐教育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音乐教学。
音乐社会学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音乐社会学二、教学对象:高中年级三、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认识音乐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分析音乐与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4.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社会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音乐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音乐与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难点:运用音乐社会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音乐在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二、讲授新课1. 介绍音乐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分析音乐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传递文化、凝聚社会、表达情感等。
3. 讲解音乐与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1. 分析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变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
2.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音乐与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音乐社会学理论分析实际音乐现象?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吗?二、深化讲解1. 深入讲解音乐与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如:音乐产业、音乐政策、音乐教育等。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音乐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变迁。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社会学调查,如:调查某地区的音乐产业发展现状、音乐教育普及程度等。
2. 各组汇报调查结果,分享调查心得。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音乐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与机遇。
五、布置作业1. 写一篇关于音乐与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关系的小论文。
2. 收集国内外音乐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研究
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研究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探讨音乐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音乐社会学研究关注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它也是一种社会交往的媒介。
通过研究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功能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
例如,音乐可以用作社交活动的一部分,通过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人们可以建立联系和共同体验。
此外,音乐还可以成为身份认同的象征,不同社会群体通过喜好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
其次,音乐社会学研究也关注音乐对社会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可以通过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念等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在听音乐时感到快乐、悲伤或愤怒等不同情绪。
此外,音乐还可以传递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例如通过歌曲歌颂爱国主义、平等和和平等社会价值观。
此外,音乐社会学研究还关注音乐在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也存在着社会阶层和地位的差异。
例如,一些音乐形式可能更受上层社会的欢迎,而另一些音乐形式可能更受底层社会的喜爱。
这种不平等现象可能与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
通过研究音乐在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音乐社会学研究还关注音乐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音乐产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
音乐的传播和获取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唱片销售到数字音乐时代的在线音乐平台。
这些变革不仅对音乐产业本身产生了影响,也对音乐创作、表演和消费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研究音乐产业的发展和变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社会学研究在音乐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浅析中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
浅析中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作者:杨白莹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音乐的世界是无比奇妙的,音乐世界的构成也是复杂的。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像是一个个社会的缩影,我们研究音乐,也要研究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态和音乐对象,这就是音乐社会学所要研究的。
那么,中国音乐的音乐社会学又是以怎样的形态在发展,这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音乐学;音乐社会学;中国音乐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088-01社会是人类产生后的特定产物,经过长期的发展,人们开始对自己生活的形态、行为等进行关注、研究,演变而成为了一门学科—社会学。
社会学的发展让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生活的规律,人们掌握了规律之后,能够更积极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进而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音乐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后,人们也逐渐关注音乐对象、音乐形态、音乐作品的背景及音乐产生的历史等,这些元素构成了音乐社会,因此,人们对音乐社会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即音乐社会学。
虽然音乐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在音乐史乃至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都不可小觑,因此,我们研究音乐社会学,研究中国当代音乐将会对社会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音乐社会学的特点(一)音乐社会学的社会性音乐社会学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这是由音乐对象及音乐形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往往会将真实社会中的元素作为创作的主体内容,利用音乐技巧将社会元素表现出来,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作品就是人类社会的浓缩。
对于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需要将音乐和实际社会背景进行连接起来,将音乐放在实际的社会背景环境中进行研究。
在音乐社会学中,需要对音乐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含义等进行融合解读,才能全面的了解音乐社会以学中的社会性特点。
(二)音乐社会学的实践性社会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社会学的活动取决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同理,音乐的产生也源于人们的实践。
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_罗成
第25卷 总第147期攀 登(双月刊)Vol25 G eneral.No.147 2006年第4期 2006年8月出版Ascent(Bimonthly)N o.4.2006 August.2006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47(2006)04—0097—02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罗 成(青海省艺术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是一种经验的方式,是对音乐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音乐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
音乐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特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又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本文应用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作者从事音乐创作研究的实践经验对其进行新的综合研究。
关键词: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抒发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反映人类社会生活进行文化交流的一门艺术。
社会学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学问,它科学系统地探讨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则及其运动、发展规律与自然关系,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音乐社会学是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交叉互动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注重研究音乐产品如何对社会的伦理标准、社会观念以及社会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探讨产生人类传统音乐的社会历史和现代音乐的发展状况。
一、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一)音乐社会学产生的土壤及社会音乐圈的形成音乐社会学离不开研究高雅艺术音乐及民族民间音乐涉及的全部领域,尤其是从历史发展高度研究创作、表演(演唱、演奏)、听众为一体的大群体之间的音乐活动。
音乐社会学探索不同的审美情趣之间的联系和社会各阶层与音乐生产过程的关系,对音乐消费的社会关系进行纵向性、横向性、综合性评述。
但对音乐学而言,社会学是一门辅助性学科,与其相联系的还有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美学,音乐学是音乐社会学认识的源泉。
对社会学而言,音乐学只是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的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社会论
音乐教育社会论一、社会音乐教育综述从而在人们传统教育思想下形成的重学校教育,而轻社会教育的单一教育理念,正在逐渐的打破。
在这样一个大的形势下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教育,合理的利用社会办学这一力量,充分共享社会教育的有效资源,为下一代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加有效广阔的教育空间,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社会音乐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分支,在现如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接受它。
社会音乐教育目前已经成为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
也可以说社会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
二、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体系当中的社会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是个庞大的教育体系,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的综合体。
而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系统中的一支,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要达到一个怎样目标,怎样发挥它的作用等等,还有待于我们去进行深入的探讨。
只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软弱的,而没有品行只有知识是非常危险的,这样恐怕就会成为社会当中的一种潜在的威胁。
缺失了素质教育就会出现许多不良的后果,如此种种可谓屡见不鲜。
学习水平上升了,道德水准却下降了;课本上的知识丰富强化了,动手的能力却弱了;理论知识增长了,创新能力却退化了。
我们国家目前现行的教育体制对人才的培养,往往是因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片面的注重智力开发,操作技能训练与培养,课本知识传授。
单一的重视学生知识系统的开发,忽视了其他系统的培养。
造成了部分学生在情感与道德,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方面的缺失。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对个人的成长和对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艺术教育的实质作用,就是通过艺术技能的训练来提升人的艺术审美能力,以此来引导和提升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因此社会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心理健康、弥补人的性格与素质缺陷等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了替代的功能。
音乐社会学视角下音乐教育再思考
音乐社会学视角下音乐教育再思考作者:李子薇来源:《艺术评鉴》2022年第15期摘要:音乐离不开社会背景,音乐教育也是。
在如今这个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世界中,跨學科趋势日益明显,音乐与社会的双向联系使得音乐具有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认识世界以及放松心情等社会性功能,所以将音乐社会学的成果带入音乐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本文将从音乐社会学视角对音乐教育进行思考,探讨将音乐社会学带入音乐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思考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5-0168-04一、关于音乐社会学(一)学科内涵音乐社会学是音乐学的一门子学科,它是音乐学与社会学相互交融的跨学科成果,是一门将音乐研究与社会研究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虽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可以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学,音乐社会学是将音乐放在主体地位,它更加侧重于从音乐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将它归为音乐学领域内的一个学科更加合适。
从名称上看,音乐社会学是音乐学与社会学融合的产物。
音乐社会学主要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交互联系包括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与社会的双向联系、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它未来的发展前景,由此构成音乐社会学的基本观念与对该学科的基本认识。
那么,什么是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围中加以推敲和体会。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他的《音乐理性基础和社会学基础》一书中提出“合理化”和“理想型”理论方法。
韦伯摆脱了历史哲学思想的前提和进化论的基本立场,将西方音乐中“复调音乐逐渐发展为主调音乐并且成为主流音乐”这一过程看作是其本身合理化的结果,也正因如此,音乐中的音程、和声、调音、记谱法以及乐器的制造也就成为了欧洲音乐文化的合理化标志;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发展也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合理化的发展途径。
音乐社会学与音乐治疗-花版1-说课PPT培训课件
和语言的障碍,直接触动人的内心世界。
音乐治疗的实践方法
总结词
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音乐治疗的生理、 心理和社会机制,为治疗 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 作,共同推进音乐治疗的 理论和实践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治疗正逐步引入数字音乐、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便捷性。
社区化发展
音乐治疗正逐渐从医疗机构扩展到社区、学校、 家庭等场所,以满足更广泛人群的需求。
音乐治疗面临的挑战
标准化和规范化
01
尽管音乐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
准和规范,影响了治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
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音乐作品、 音乐家、音乐活动、音乐机构以及音 乐与社会的关系等。
研究范围
音乐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音 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产业、音乐 教育、音乐受众等多个领域。
音乐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音乐社会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的社会学家开始关注音乐在社会中的 作用和意义。自20世纪以来,随着音乐学和人类学的发展,音乐社会学逐渐成为 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音乐治疗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通过 放松和调节情绪,缓解失眠和睡眠障 碍。
疼痛管理
音乐治疗在疼痛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感, 提高疼痛阈值。
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观后感
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观后感我最近观看了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有所感悟,能够使我学会将音乐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纳入多种学科的范畴内,因为本课程涉及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哲学原理、美学原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课程和教学原理、测量和评价原理等范畴,运用经过这些学科的传统和现代的观点,分析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音乐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为音乐教育工作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1、了解本学科涉及的各个基本范畴和相应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掌握本学科各基本范畴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上相关的人物及其研究的对象、思想、方法和结论,构想进一步探究的可能性。
3、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5、了解主要的教育哲学、美学、心理学观点,在理解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并运用前人和自己的观点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
6、了解主要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相应问题。
7、了解课程的分类、要素和过程,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课程和教学课题。
8、理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工具,了解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国际的评价新概念和方法。
9、理解研究型教师的含义,以及音乐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课题。
尝试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
10、了解音乐教育在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运用这些知识。
学习音乐教育学原理,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一些原则:(1)现实与历史、教科书与经典原著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本学科的现有范畴和知识,又选择相关的历史知识尤其是有关的教育原著,在浏览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教科书表达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各种观点的历史渊源,以及各种观点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局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中国音乐学 (季刊) 1996 年第 4 期
曾遂今: 音乐社会与社会 联系特点的 “作用方向”一面, 即音乐与 社会正向联系的一面, 将可能会向我们展 示出一个广阔的、 新的认识空间。 这个空 间是充满运动活力、 生气勃勃的音乐现象 空间。 它包括着从事音乐、 占有音乐的人 的行为活动、社会效果, 音乐的流动方式、 流动规律以及音乐运动载体的本质与现象 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而这个空间却是过去 人们感觉到而未正视到, 或人们正视到而 未重视到的空间。 而当随着音乐的传播技 术的进化、发展到现当代的革命性飞跃, 这 个空间才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因为, 由 音乐作用于社会而引发出的一系列音乐社 会问题单靠对音乐的本质、 音乐美的本质 的研究认识是不可能解决的。 要深刻地认 识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还必须深入地在音 乐与社会正向联系的具体过程中了解音乐 运动的全部过程。
·6· 中国音乐学 (季刊) 1996 年第 4 期
籍的“乐法不修, 淫声遂起”、汪 的“声 与政通, 一感一应, 祸福应之”等等观点, 又表现出历代人们在注意音乐的社会来 源、 音乐的社会风俗反映问题的同时, 又 在观察音乐和社会联系的另一个侧面—— 音乐的社会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问题。人 们在对音乐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中, 均以音 乐和社会这两方面的相关联系为主。
为此, 改换一种音乐社会学对象观的 思维方式, 不去罗列和穷尽前人在 “作用 论”对象中所涉及或未涉及、 涉及得深与 浅的一切, 而是把音乐作为在社会中运动 的实体。 为此, 考察音乐的全部社会运动 过程, 可能会使我们的音乐社会学研究, 进
曾遂今: 音乐社会学学科认识论要 ·9·
一、 音乐美学思想中的 音乐与社会
在中国古代各时期音乐思想中, 均内 含音乐社会观 —— 即音乐与社会相联系的 思想观念。 从很多文献里我们也基本能洞 察到中国古人们在音乐认识主题中关于音 乐从何而来, 又向何而去的一个本质问题。 孔子的 “兴观群怨”观、 庄子的 “奏之以 人, 征之以天”、《吕氏春秋》中的 “世浊 则礼繁而乐淫”、董钟舒的“天下未遍合和, 王者不虚作乐”、阮籍对“淫声”社会根源 的论述、 李开先的 “风出谣口, 真诗只在 民间”等等观点, 表现出历代人们已经注 意到音乐的社会来源问题、 音乐对社会风 俗的反映问题; 而孔子的 “移风易俗, 莫 善于乐”之题论、墨子的“为乐非也”观、 庄子的“乐也者, 始于惧……愚故道”、荀 子的 “奸声、 正声”感人论、 贾谊的 “教 子以乐, 以疏其秽而填其浮气”、司马迁的 “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 无若乎五音者”、阮
音乐社会学, 就是一门研究、认识、了 解音乐的社会运动全部过程的学科。 音乐 社会学已超越了 “静态”的音乐社会观念 而对 “动态”的音乐现象——音乐向社会 的交织、音乐与社会的“结合部”、音乐向 社会的作用过程进行认识与清理。
“音乐社会学”与“音乐社会观”两个 词组仅一字之差, 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概 念内涵。 前者是一门学科, 在这门具有相 应结构体系的学科中, 研究相关的音乐运 动过程; 后者是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表达 了一种音乐的本质。而对音乐本质的探寻, 是音乐美学的学科职能。
在西方,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起, 从有 关文献中我们也同样基本能洞察到, 西方 人在音乐认识主题中, 对音乐从何而来, 又 向何而去的本质问题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 识: 音乐来自于社会和社会中人的情感, 音 乐又作用于社会, 作用于社会人的情感。这 就构成了他们的音乐社会观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点上, 西方与中国古代的音乐社会 观是相似的。 与中国不同的是, 西方的观 点较为集中、 明确、 直率, 能直接就音乐 与社会问题发论。而更多的音乐专门家, 是 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 逐步完善自己的音 乐社会观, 并以此观念进一步地指导自己 的实践活动。 在中国, 由于特殊的、 漫长 的封建社会性质所制约, 很多人是站在统 治阶级、 剥削阶级立场, 从维护本阶级利 益出发来包装自己的认识观念, 大量的认 识与科学规律背道而弛, 有一部分观点隐 晦、 荒谬、 怪诞、 玄妙, 并将音乐的社会 作用夸张到直接与 “治国”、“亡国”现象 相联的不恰当的程度, 由此而形成某些音 乐社会观念神秘的、 不现实的色彩。
在中国和西方古代人们对音乐本质的 认识中, 在已经形成的音乐社会观里, 出 现了一些音乐社会学的萌芽和端倪, 如音 乐的听众问题、 流行问题、 流行的激发与
抑制问题等等。 但这些思想与庞大的音乐 社会观思想体系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往 往得不到重视与充分地展开。
在我国当代的音乐美学理论中对音乐 和社会的关系作了本质而全面的论述。 比 如, 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和音乐的社会属 性问题, 有的学者们认为, 音乐社会功能 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 听众对社会现实和 艺术家本人的认识作用; 其二, 对社会听 众的情感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作用; 其三, 对社会听众在身心愉悦、 性情陶冶、 审美 能力和审美趣味提高方面的社会审美作 用。 关于音乐的社会属性, 有的学者集中 归纳为民族性、 阶级性、 人民性、 党性和 时代性五大特征①。 其中对音乐社会功能 的正视, 是为了完美地说明音乐的特殊性, 是对音乐要素和要素组合因特定性质、 组 合方式而产生的能力和发挥出的可以满足 社会一定需要的作用与结果的正视。 对音 乐社会功能的归纳, 这本身就是在强调音 乐所具有的这种性质。 在音乐美学中, 人 们谈音乐的社会功能, 目的是指出音乐所 具有的这种“可能性”, 而有关功能的“现 实性”, 如音乐怎样在社会中施展其三大功 能, 发挥这三大功能时各个具体的音乐传 播、 流动环节怎样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等 等, 这一切将是音乐社会学的任务。
三、 关于中国音乐社会学的 学科认识
一般认为, 音乐社会学作为独立的学 科在国外成形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在中 国, 把音乐社会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思 考则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 为此, 中国音 乐社会学应当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 特点——科学的学科对象、 学科构架、 学 科职能和研究方法。
国外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观的 “成因 论”, 本质是研究音乐形成的社会原因。基 于对这种社会原因的探索动机, 出现两种 流派: 其一是所谓“音乐学流派”②。这种 “音乐学流派”的音乐社会学, 是弥补一定 历史时期音乐史论研究中的缺陷与不足。 这就是如布劳考普夫所说的 “如果音乐学 从各方面都能胜任这一任务, 那就根本不 需要一门独立的音乐社会学了”③。其二是 所谓“美学流派”。这个流派以阿多诺为代 表。 阿多诺的整体思想基于他的艺术哲学 观即“社会是艺术的本源”, 而表现出音乐 艺术的一切均是社会向音乐方向曲折的形 成。 因此, 大到对音乐现象的概貌性社会 理解, 小到一个和弦和音调, 都要作出社 会的回答。 然而, 他的研究目的, 不是去 弥补音乐学中的不足, 也不是社会学家对 音乐现象作社会学的研究, 而是力图建立 起 “音乐反映社会”的学问——音乐社会 学。 前苏联音乐学家索霍尔认为, 阿多诺 的音乐社会学思想又融入他的音乐美学研 究之中④。
音乐的本质, 是音乐该事物内部相对 稳定、 深刻的内在成分, 我们可以用 “静 态”来加以比喻。 即音乐本质的内容, 相 对 于 “音乐本质的实现”来说, 是 “静 态”的而不是运动的。 在马克思主义音乐 美学中, 人们为了寻求音乐的各种相对稳 定、深刻的本质, 总是按照“去粗取精、去 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毛泽东 语) 的科学抽象过程, 曾取得一项又一项 的认识成果。
然而, 我们仍然认为, 当以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 音乐史论研究已充分发展的今天, 音乐社
会学没有必要再去重复音乐史论中应当涉 及的社会问题。
国外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观中的 “作 用论”, 其本质是研究音乐对社会的作用过 程。 也是曾出现有两种学术流派。 其一是 所谓“经验主义流派”(纯社会学流派)。这 是从社会学家的角度来考察音乐文化现 象。 其二是以索霍尔为代表的音乐社会学 研究者的“交叉学科流派”。所谓“交叉学 科流派”, 按索霍尔的话来说, 是这样的: “音乐社会学, 从名称上已经表示出, 是在 两门学科 —— 社会学与音乐学的结合点上 形成的学科。 所以它部分地包括在社会学 之中作为艺术社会学或文化社会学一个分 支学科。”⑤为此, 索霍尔基于“交叉学科” 的理解, 认为音乐社会学具有两大研究课 题: 社会学中的音乐课题与音乐学中的社 会课题。 由此可见, “交叉学科流派”, 本 质上是对 “经验社会学流派”和 “音乐学 流派”有机的综合。
● 曾遂今
中国音乐学 (季刊) 1996 年第 4 期
MUS ICOLO G Y IN CH INA
音乐社会学学科认识论要
音乐社会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什 么样的客体范围构成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 象? 这是我们进入音乐社会学大门之前首 先所关注的问题。
音乐社会学, 从词意上理解, 强调了 音乐, 也涉及了社会, 则首先标志出音乐 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内涵。 但是, 音乐与社 会相互关系是多层次、 多结构的关系, 在 这些关系中, 有不断运动的关系, 也有相 对静止的关系, 更有介于运动和静止二者 之间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来, 只要人们把 观察的焦点集中在这种关系的某层面上, 那就产生了相关的学问和理论中的音乐与 社会问题。 比如音乐美学理论, 文艺学理 论、 民族音乐学理论或音乐社会学理论中 的音乐与社会问题等等。 因此, 为了判定 音乐社会学处于音乐与社会关系的何种层 面上, 我们则先从笔者对音乐美学中的音 乐与社会问题的理解谈起。 只有在此基础 上, 我们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音乐与社会 关系在音乐社会学中的选择。
六十年代音乐社会学对象观出现的这 种综合, 固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时代性 和进步性。但是, 当我们在今天音乐传播、 音乐物质基础和社会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 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历史 时代里, 社会音乐生活的方式、 音乐的社 会运动规律出现了新的、 有时是人们料想 不到的变化。此刻, 传统的“作用论”、传 统的音乐社会学研习方式很难清晰地研究 音乐中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中的音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