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测量跨瓣压差可判断二尖瓣狭窄程度
病理生理
• 左房压升高对肺循环的影响
–左房压升高依次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被 动性升高,肺顺应性减低,导致劳力性呼吸困 难;心率增快时舒张期缩短,左房压更高,因 此,妊娠、房颤、感染或贫血等增加心率的诱 因均可促使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由于左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引起肺小动脉反 应性收缩,最终导致肺小动脉硬化,肺血管阻 力增高,肺动脉压升高。
风心病二狭,瓣口面积1.2cm2
辅助检查
3、超声心动图 为明确和量化二尖瓣狭窄的可靠方法。
M型:二尖瓣城墙样改变
二尖瓣关闭不全
• 病因及病理
收缩期二尖瓣关闭依赖二尖瓣装置(瓣叶、 瓣环、腱索、乳头肌)和左心室的结构和 功能完整,其中任何部分的异常均可导致 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炎症引起瓣叶纤维化、增厚、僵硬和 缩短,使心室收缩时两瓣叶不能紧密闭合, 如有乳头肌纤维化、融合和缩短,更加重 关闭不全。
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
病因及病理
➢二尖瓣狭窄的最常见病因为风湿热。风湿 性二尖瓣狭窄仍是我国主要的瓣膜病,2/3 的患者为女性。约半数患者无急性风湿热 史,但多有反复链球菌扁桃体炎或咽峡炎。 反复风湿活动、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 妊娠、分娩等诱因均可促使病情加重。
➢单纯二尖瓣狭窄占风心病的25%,二尖瓣 狭窄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占40%,主动脉 瓣常同时受累
病理生理
二尖瓣狭窄病人的肺动脉高压产生于:
升高的左房压被动性向后传递; 左房和肺静脉高压触发肺小动脉收缩; 长期严重的二尖瓣狭窄,持续的肺小动脉收缩,
最终导致肺血管床器质性闭塞性改变。
肺动脉高压对右室的影响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室肥厚三尖瓣和肺动 脉瓣关闭不全和右心衰竭。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1.休息与活动 频繁发作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 动、情绪激动和改变体位时动作过快等诱发晕厥; 避免单独外出,以防发生意外。
2.应急处理 有晕厥先兆时,立即下蹲或平卧;发 作时,安置平卧于空气流通处,头低位,松开衣 领,以改善脑供血、促使苏醒。
3.治疗配合 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配合人 工心脏起搏、电复律、消融术治疗。
Ⅱ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 觉症状,但一般日常活动时出现上述症状,休息 后很快缓解。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一般日 常活动即可出现上述症状,需休息较长时间后症 状方可缓解。
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 亦可出现上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4.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 素检查;心-肺吸氧运动试验;心导管检查。
(二)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疼痛:心前区疼痛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药物止痛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疼痛发作时的心 率、血压与心电图变化。
4.健康指导
ppt课件
9
四、心 悸
心悸(palpitation)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并伴有心 前区不适感。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临床表现 ①心悸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病情成正比。②
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全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和营养物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和营养物质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废物运走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ppt课件

十一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精品PPT课件

十一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精品PPT课件
上肢,下半身血氧含量最低。
出生后血液循环
出生后脐血管被阻断,呼吸建立肺泡扩张,肺小 动脉管壁肌层逐渐退化,管壁变薄并扩张,肺循 环压力下降;右心经肺动脉流入肺的血液增多, 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的血量也增多,左心房压力 增高。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卵圆孔瓣膜先在 功能上关闭,出生后5-7月解剖上大多闭合。自主 呼吸使血氧增高,动脉导管平滑肌受到刺激后收 缩,体阻力的胎盘循环由于脐带结扎终止,体循 环阻力增高,动脉导管处逆转为左向右分流,高 的动脉氧分压加上出生后体内前列腺素的减少, 使导管逐渐收缩、闭合,最后血流停止,成为动 脉韧带。
with septal override) 4、右心室肥厚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法 洛 四 联 症
肺动脉狭窄
四种畸形及病理生理
主动脉骑跨
室间隔缺损
右心室肥厚
病理生理
• 由于肺动脉狭窄,血液进入肺循环受阻, 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右心室压力增高 ;狭窄严重时,右心室压力超过左心室, 此时为右向左分流,血液大部分进入骑跨 的主动脉。
临床表现
• (一)青紫(cyanosis): • 1、程度: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程度 • 2、时间:常见生后3到4个月,1岁明显加重 • 3、部位:毛细血管丰富的浅表部位
• (二)血O2↓:
• 1、活动耐力差,哭闹、活动后气急、青 紫加重
• 2、发育落后
• 3、蹲踞位(squatting position) 患儿多 有蹲踞症状,于行走或游戏时,常有主动 下蹲片刻。
三、动脉导管未闭
分为三型: 1、管型 2、漏斗型 3、窗型
病理生理
• 由于主动脉血流入肺动脉,故周围动脉舒 张压下降而致脉压差增大。

最新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2014
主要内容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先天性心脏病
正常胎儿循环
正常胎儿循环
胎儿循环特点:
• 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来完成的。 • 左右心脏都向全身供血 • 只有体循环,没有有效的肺循环。 • 静脉导管、卵圆孔和动脉导管是胎儿循环特殊通道 • 除脐静脉是氧合血,其他为混合血。
• 1岁以内SP70-80mmHg • 2岁以后收缩压=(年龄×2)+80 mmHg • 舒张压=收缩压的2/3
先天性心脏病
• 概述 • 病因 • 分类 • 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 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概述
• 定义:
胎儿时期心脏或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
• 发病率:
➢ 约7-8‰,我国每年新出生15-20万先心病患者 ➢ 儿童尸检报告发病率约为10% ➢ 性别差异:患儿男性多于女性,其比率约为4:3 ➢ 我国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表明,近年来CHD发生率呈明显
➢并发症: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
竭、肺水肿、感染性心内膜炎
室间隔缺损VSD
➢辅助检查:
X线:左右心室增大,以右 心室增大为主
肺动脉段凸出,肺野充血, 可见“肺门舞蹈征”
超声心电图确诊 心血管照影、心导
有自然闭合的可能<1cm 婴儿期发生心衰内儿科治疗为主 大缺损、婴儿期已经出现肺动脉高压、
出生后血循环改变
• 脐带结扎:脐-胎盘循环终止。 • 肺循环形成:新生儿呼吸建立,肺血管阻力↓,形成两个循环 • 卵圆孔关闭:
➢ 左心房压力>右心房,功能性关闭 ➢ 生后5-7月,解剖上关闭 • 动脉导管闭合: ➢ 体循环压力>肺循环,生后24小时功能性关闭 ➢ 95%婴儿1岁以内解剖上关闭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1 2
3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循环系统通过心血管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 组织和器官,支持细胞代谢和功能。
回收废物
循环系统通过心血管系统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从组织中回 收,进而排出体外。
调节体温
循环系统通过血管收缩和扩张来调节体温,保持体温稳定。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类型
冠心病
详细描述
心脏杂音通常是由心脏瓣膜、血管或心腔异 常引起的,可能表现为收缩期或舒张期的心 脏杂音。收缩期杂音主要是由于二尖瓣关闭 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引起,而舒张期杂音 主要是由于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等引起。心脏杂音的严重程度和性质对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力衰竭
总结词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进而引起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而引起的心脏病。
高血压
由于动脉壁弹性下降、血管阻力增加等原因引 起的高血压。
心力衰竭
由于心脏功能下降,无法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 求而引起的心脏病。
02 常见症状
心悸
总结词
心悸是指患者感到心脏不规则搏动或 快速跳动,常常与心律失常有关。
详细描述
心悸可能是由于心脏早搏、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或其他心律失常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胸闷、气短, 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晕厥。
提供心理支持
向病人及家属提供疾病相关的知识,解答疑问,给予鼓励和支持。
调整心态
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增强信心。
生活护理
01
02
03
休息与活动
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根据病情适 当安排活动。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D.供给足够的液体 E.保持呼吸道通畅
答案:D
.
7.男孩5岁,平时无青紫但活动后气短,易患肺炎。发育落后
于同龄儿,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4级全收缩期杂音,P2
亢进。考虑为( )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瓣狭窄 E.艾森曼格综合征
答案:B
3岁患儿,气促、紫绀2年余,活动时喜蹲踞,诊断为法洛四联
VSD血液动力学变化
.
(二)室间隔缺损(VSD)
临床表现:决定于缺损的大小和肺循环的阻力 小型缺损(缺损<0.5cm) ➢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杂音 中型缺损(0.5~1.0cm),大型缺损(> 1.0cm) ➢喂养困难,吸吮时气急,面色苍白,多汗, 生长发育落后 ➢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 ➢晚期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肺动脉高压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
什么是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调 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
.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心脏解剖图
育一 、 心 脏 的 胚 胎 发
.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2周时开始形成原始心脏 ➢4周开始形成房室间隔,并有循环
作用 ➢8周房室间隔已完全形成 ➢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胚胎
症。现患儿哭闹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随即昏厥、抽搐。
8.患儿昏厥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脑栓塞
B.肺栓塞
C.脑脓肿
D.缺氧发作
E.急性心力衰竭
答案:D
9.此时应采取( )
A.仰卧位
B.俯卧位
C.膝胸位
D.左侧卧位
E.右侧卧位
答案:C
.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抑郁和孤独
患病后,患儿可能会感到自己与 同龄人不同,产生自卑和孤独感,
甚至发展为抑郁情绪。
行为问题
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痛苦和不适可 能导致患儿出现行为问题,如攻
击性、违拗等。
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儿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 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被关爱,有 助于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积极沟通
通过温和的语言和表情与患儿 沟通,让他们了解治疗的目的 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 治疗。
社区关怀活动
组织社区关怀活动,让患儿有机 会与同龄人交流和互动,增强他 们的社交能力,减轻孤独感。
05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康 复护理
康复评估
评估患儿病情
了解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 果,评估患儿的循环系统功能状况。
评估患儿心理状况
关注患儿的情绪状态,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和应 对方式,以便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对于卧床患儿,定期为其进行肢体 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 成。
合理饮食与用药
指导患儿家长合理安排患儿饮食, 遵医嘱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03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护 理
心力衰竭的护理
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儿充分休息,避 免剧烈运动,根据病情
调整活动量。
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 化食物,避免过饱,保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严格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和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避免过 度劳累等。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06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预 防保健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PPT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护理PPT课件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
(一)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
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1. 营养与气体交换是 通过胎盘与脐血管 来完成的。
2. 只有体循环,没有 有效的肺循环。
3.胎儿体内绝大部分是 混合血液。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身体状况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 并发症 反复呼吸道感染,如肺炎 心力衰竭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护理评估】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 法洛四联症 是存活婴儿
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心病。
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右心室肥厚
【护理评估】
表现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
①最主要的表现是发绀
多见于唇、指(趾)甲床、眼结膜等处。
症状
③剧哭、屏气、患肺炎或心衰时可出现 一过性青紫,晚期出现持续性青紫;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表现为差异性 青紫,即仅下半身出现青紫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
心脏杂音
①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 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 音(P2)增强或亢进,伴固定分裂。
【护理评估】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
病因
遗传因素 特别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
环境因素 ①宫内感染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流感病毒、 柯萨奇等病毒感染;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
病因
孕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钙血 症、苯丙酮尿症
孕母接触放射性、缺乏叶酸、服用药 物(抗癌、抗癫痫药物)、各种导致 宫内缺氧的慢性疾病。
④杵状指(趾)、舌色发暗
【护理评估】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 ⑤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胚第四周,房室管上下壁正中线形成心内膜 垫,其相连而隔----左右房室管 ---心内膜横向皱折------成为瓣膜(心内膜垫构 成房间隔下部、室间隔上部、二、三尖瓣)
一 心脏的胚胎发育
• 房中隔的形成: • 第一房间隔:妊三周末--心房腔的前背侧长出一
廉状隔(第一房间隔)--下端为第一房间孔--上端吸收 形成第二房间孔
三、病毒性心肌炎
• 临床表现
–轻症
• 无自觉症状或乏力,仅心电图的异常
–典型表现
• 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 • 乏力、气促、心悸和心前区不适或腹痛等 • 体征:
–心动过速或过缓,第一心音低钝,期前收缩、奔马 律或心包摩擦音
–重型
三、病毒性心肌炎
• 辅助检查
– 血象及血沉 – 心肌酶谱测定:
– 体检
• 心前区可略隆起 • 一般无收缩期震颤 • 心界正常或轻度扩大 • L2~4Ⅱ~Ⅲ级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P2减弱
二、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 辅助检查
– 血常规:RBC ↑ ,血黏度↑ – 心电图 – X线检查:典型者心影呈靴形 – 超声心电图 – 心导管检查
二、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 早产儿:吲哚美辛或阿司匹林口服
• 介入治疗
– 微型弹簧伞堵塞动脉导管
– 手术治疗 • 手术结扎或切断缝扎导管
二、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TOF
• TOF是小儿最常见的青 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 约占各类先心病的10%15%
二、先天性心脏病
• 病理解剖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狭窄
二、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 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 约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
30%~50%
二、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VSD血液动力学变化
二、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 临床表现
– 决定于缺损的大小和肺循环的阻力 – 小型缺损(缺损<0.5cm)
三、病毒性心肌炎
• 护理措施
– 休息
• 急性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消除后3~4周 • 有心衰及心脏扩大者绝对卧床休息3个月 • 恢复期应限制活动至少3个月 • 一般总休息时间不少于6个月
–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 对症处理 – 健康教育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有何共同临床表现?
二、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 TOF血液动力学变化
二、先天性心脏病
• 临床表现
法洛四联症
– 青紫
• 多见于毛细血管丰富的浅表部位
– 蹲踞现象
• 于行走活动时,常主动下蹲片刻
– 缺氧发作
• 多发生于婴儿期在吃奶或哭闹时
– 杵状指趾 – 脑血栓 – 生长发育落后
二、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 临床表现
• PDA约占先天性心脏病 发病总数的9%~12%
• 女性较多见
动脉导管
二、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 PDA血液动力学变化
二、先天性心脏病
• 临床表现
动脉导管未闭
–导管细小者:临床可无症状 –导管粗大者
• 患儿疲劳、多汗,生长发育落后,易合并呼吸道感染 • 周围血管征: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 • 差异性青紫
泛传导,P2增强
二、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 辅助检查
– 心电图
• 中型缺损者左心室肥大 • 大型缺损者有左、右心室肥大
– 胸部X线检查 – 超声心动图
• 可见缺损部位、大小及分流方向
– 心导管检查
• RV血氧含量高于RA,导管可通过缺损进入左心室
二、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 VSD的治疗
– 手术治疗
P2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
二、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 ASD的治疗
– 介入性心导管术
• 扣式双盘堵塞装置 • 蚌状伞或蘑菇伞
– 手术治疗
• 房间隔修补术
二、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 辅助检查
– 心电图 – 胸部X线检查 – 超声心动图 – 心导管检查
二、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其根部为室间隔膜部
一 心脏的胚胎发育
主动脉、肺动脉形成:
心球出口是动脉总干----纵嵴----主动脉、肺动脉 螺旋形生长向心室生长
肺动脉
(右前旋转)
主动脉
(左后旋转)
右心室
左心室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一 心脏的胚胎发育
心脏形成关键期:第二---八周
心脏在胚胎第二周形成,第四周有循环 作用,第八周房室中隔形成构成四腔心
二、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 临床表现
–缺损小者
• 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杂音
–缺损大者
• 活动后气促、乏力、生长发育迟缓 • 易患呼吸道感染
二、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 临床表现
– 体检
• 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 • 不伴震颤 • 心浊音界扩大 • L2 ~ 3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 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 •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LDH1) ↑ • 心肌肌钙蛋白T(cTnT)↑,更具特异性 • 抗心肌抗体可↑
– 病毒分离:检出率极低 – PCR:检测病毒核酸 – 心肌内膜活检 – 心电图检查 – X线检查
三、病毒性心肌炎
• 治疗要点
– 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 保护心肌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
配套课件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2021/2/22
10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
目录
1
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2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
3
病毒性心肌炎
学习目标
• 识记
– 列出小儿心率、血压的正常值范围 – 复述法洛四联症,差异性发绀,缺氧发作,蹲踞,杵
状指(趾),周围血管征的概念 – 复述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预防及临床表现 – 复述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 大剂量维生素C • 辅酶Q10 • 1,6-二磷酸果糖(FDP) • 能量合剂
– 利巴韦林,干扰素,胸腺素,丙种球蛋白 – 重症
• 肾上腺皮质激素 • 控制心力衰竭及救治心源性休克
– 心律失常的治疗
三、病毒性心肌炎
• 常见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潜在并发症:
• 心律失常 • 心力衰竭 • 心源性休克
• 小型VSD:不一定需要治疗 • 中型VSD:5~6岁做手术 • 大型缺损、反复肺炎、心衰者
– 在6个月~ 2岁内做手术
– 介入性心导管术
二、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 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 总数的7%~15%
二、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 ASD血液动力学变化
正常血液循环示意图
正 常 胎 儿 血 液 循 环
一、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 脐血管阻断 • 卵圆孔关闭 • 动脉导管关闭
一、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 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 心脏大小和位置 • 心率
– 新生儿 120~140次/分 – 婴 儿 110~130次/分 – 2~3岁 100~120次/分 – 4~7岁 80~100次/分 – 8~14岁 70~ 90次/分
一、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 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 血压
– 新生儿平均收缩压 60~70mmHg – 1岁 平均收缩压 70~80mmHg – >2岁 平均收缩压(mmHg)=年龄× 2 + 80 mmHg
或年龄× 0.26 + 10.7 kPa – 舒张压 = 2/3 收缩压
二、先天性心脏病
组织缺氧有关
–生长发育改变 与体循环血量减少或血氧下降影响生长发育有

–有感染的危险 与肺血增多及心内缺损易致心内膜损伤有关 –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血栓 –焦虑 与疾病的威胁和对手术担忧有关
二、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 护理措施
–保证休息、适当活动 –保证营养、耐心喂养 –预防感染,保护性隔离 –观察病情:
• 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杂音
– 中型缺损(0.5~1.0cm),大型缺损(>1.0cm)
• 喂养困难,吸吮时气急,苍白,多汗,生长发育落后 • 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 • 晚期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肺动脉高压
二、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 临床表现
– 体检
• 心前区隆起 • L3~4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 心界扩大 • L3~4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心前区广
• 第二房间隔:妊五六周--第二房间隔--向下生长
--游离端留有卵圆孔--其被第一房间间隔掩盖--卵圆孔 与第二房间孔形成斜开小孔道
一 心脏的胚胎发育:
室中隔形成
肌隔 心底壁向上生长--其下缘与心内膜间留有-
-室间孔
心内膜 向下生长--与肌隔相连--遮盖室间孔 膜部 动脉总干、心球分割为--主动脉、肺动脉-
• 生长发育、生命体征、并发症、心功能状况
–避免剧烈哭闹、过饱和便秘 –青紫型先心病患儿,应供给足够的液量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三、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lditis)
• 病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