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的诗学思想
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
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
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韩愈以他独特而深刻的文学观念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
讨韩愈的文学观念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来的风格。
文学观念
1.古文复兴:韩愈主张恢复古代经典,强调语言简练、意义明确、规范严谨。
2.史称立言:韩愈认为历史是对德行和事实评价最公正客观的标准,主张以
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作为指导。
3.才性说:韩愈提出文才来源于天赋和勤奋,强调真才实学比社会地位更重
要。
诗歌风格
1.内容丰富多样:韩愈的诗作内容广泛涉及政治、时事、道德伦理等方面,
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品质的关注。
2.语言淳朴自然:韩愈的诗风追求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内涵丰富的思想,
避免华丽辞藻和夸张修饰。
3.音节谐美:他善于运用音韵变化和韵律配合,创造出优美的音乐效果,使
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4.象征意义:韩愈常使用象征手法,通过隐喻、比喻等手段抒发情感,给读
者留下深刻印象。
影响与评价
1.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韩愈的文学观念奠定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对后
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地位备受争议:尽管有一部分人认为韩愈过于保守,缺乏灵活性,但
他在思想和艺术上仍被广泛赞誉为杰出的文学家。
通过对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进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和文学家的独特贡献,以及他对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简述韩愈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简述韩愈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韩愈是唐朝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韩愈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有:
一、追求自然。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自然为主题,他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把自然的美景和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出自然的美丽和人的温暖。
二、崇尚儒家伦理。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儒家伦理为主题,他把儒家伦理的思想
融入到诗歌中,表达出他对儒家伦理的尊重和赞赏。
三、追求实用性。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实用性为主题,他把实用性的思想融入到
诗歌中,表达出他对实用性的重视和认可。
四、追求精神境界。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精神境界为主题,他把精神境界的思想
融入到诗歌中,表达出他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理解。
韩愈的诗歌创作以自然、儒家伦理、实用性和精神境界为主题,他的诗歌创作
不仅把自然的美景和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而且把儒家伦理、实用性和精神境界的思想融入到诗歌中,表达出他对自然、儒家伦理、实用性和精神境界的尊重和赞赏。
韩愈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而且也为后世的文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参考。
唐代著名学者韩愈的文学成就与理念
唐代著名学者韩愈的文学成就与理念在唐代的文学史上,韩愈可谓一个耀眼的存在,他以其丰富的才华和独特的文学理念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韩愈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对文学的独特理念。
一、韩愈的文学成就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韩愈在文学创作方面表现出色,涉猎广泛,从诗歌、散文到骈文,无一不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其一,韩愈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推崇。
他的诗歌以雄浑豪放的风格闻名,对于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现实有着敏锐的触角。
他笔下的诗作,既有高洁的文人气质,又能抒发内心的情感,给人一种深邃的艺术享受。
其二,韩愈的散文作品也卓有成就。
他的散文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又有独特的艺术性。
韩愈用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读者在思考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文学的美感。
其三,韩愈还以其骈文的创作而闻名于世。
他的骈文通俗易懂,篇章结构紧凑,常常运用对仗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精炼的语言,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描述时事,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韩愈的文学理念除了出色的文学成就,韩愈的文学理念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他提倡“经世致用”,主张文人要关注社会问题,用自己的文学才华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首先,韩愈主张文学要具有现实的意义。
他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力图唤起读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其次,韩愈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
他认为文学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的工具,更应该有教育人的作用。
他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陶冶读者的情操,塑造道德人格,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韩愈倡导文学要有温暖的情感。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备情感的共鸣力,通过煽动读者的情绪来引发共情,进而影响读者的思考和行动。
总之,韩愈以其出色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文学理念,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一位耀眼的学者。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然为我们所铭记,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启发。
论韩愈的以诗为文——兼论以文为诗与以诗为文的关系
论韩愈的以诗为文——兼论以文为诗与以诗为文的
关系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思想家,也是知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学者,他的著作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作品中有一部是《以文为诗》,这部作品也是世界古典文学史上的名著,它充分地体现了韩愈以诗为文的理念。
以文为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流传更久的一种写作模式,它和以诗为文所采用的模式不同,在以文为诗中,虽然文字不具有韵律特征,但它通过对字句的组合来表现出整齐的美感,从而达到一种文学效果。
韩愈认为,今天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需要采用以文为诗的方式来写作,使作品表现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他同时也建议,文学作品应该是自由自在的,使得作品以自然而亲切的风格写就,不受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的约束。
因此,韩愈以诗为文的理念,即采用文字灵活而不拘束的写作方式,从而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也给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总之,以诗为文的理念,不仅转变了古代文学的模式,也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思想。
有人认为韩愈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没有他,中国文学史就没有这样精彩的历史。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资料
论文题目作者论韩愈的“以文为诗”中唐时期,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位关键性的领军人物。
他的创作在引领了当时的文学风潮外,还沾溉一代宋诗,使宋人在唐人之后摆脱唐诗束缚扩展出一片诗坛新天地。
而这位领军人物就是被后人称为韩昌黎的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曰“文”,又称韩文公。
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他的一生,无论是在政治、哲学,还是在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
苏轼曾说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1(《潮州韩文公庙碑》),从文、道、忠、勇等方面概括韩愈一生的事业。
而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一是领导了唐代中期的古文运动,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二是尝试并倡导“以文为诗”的诗歌创作手法。
其中,尤以“以文为诗”最为引人注目。
连史学家陈寅恪也不禁赞道:“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不仅空前,恐亦绝后。
”2当然这种创作倾向正是韩愈作为一位古文大家而具有的独特成就。
因此,本文主要从文学背景、艺术特征两个角度来研究韩愈的“以文为诗”。
一、“以文为诗”与唐代古文运动“古文”(专指秦汉散文)是出现于中唐时代散文的特有名称,是相对骈文而言。
首先提出这一名称的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而这一文学运动的发生、发展都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文学规律的,它是中唐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
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统治者信佛侫道,更加重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士人心态的主流已不是初盛唐时期的昂扬与奋发,文学的面貌也因此发生显著变化。
面对复杂的政治社会形势,他们希望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儒学,挽救时弊。
论韩愈开拓诗歌的阳刚之美
论韩愈开拓诗歌的阳刚之美诗分阴柔、阳刚;韩愈崇尚阳刚清姚鼐云:“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①。
姚鼐根据自然之道,从人性施于文而形成阳刚与阴柔的不同风格作了比较,符合人性与文艺特性。
以阴阳之不同特性和表现来认识、分析自然、人,以及因人性而导致的文艺个性,早在上古时期就成为先哲的理念。
《易·系辞下》云:“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孔颖达疏云:“刚柔即阴阳也。
”《礼记·乐记》云:“是故先王本之情性”,“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
这就是针对物理、人性而言的。
明李贽《史纲评要·东汉纪·光武帝》云:“光武与高祖不同,高祖阳明,光武阴柔。
”此则纯论人物性格。
重在论文者,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云:“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然才有庸儁,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然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
故辞理庸儁,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
”风趣犹风格;风格之刚柔,由人的气质而定。
见其文而知其人,亦因人的气质决定人之文也。
范文澜《中国通史》指出:“柳(宗元)称韩文‘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所谓猖狂云云,就是韩愈兴儒反佛,理直气壮,表现阳刚爽朗、文章雄伟的气格。
”②这段话则直接把韩愈的性情与其从学、为文结合起来,认为韩愈文之雄伟的气格来源于其猖狂恣肆的性格,表现出阳刚之气。
若与文友柳宗元相比,韩阳刚,柳阴柔。
在中唐,以诗文比肩者,韩愈、柳宗元最为著称。
然二人性情迥别,诗文风格各异。
如宋人林光朝所说:“韩、柳之别犹作室。
子厚则先量自家四至所到,不敢略侵别人田地。
退之则惟意之所指,横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饱满,不问田地四至,或在我与别人也。
《韩愈诗中的儒家思想》
《韩愈诗中的儒家思想》1. 引言1.1 概述在中国文化史上,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影响深远。
韩愈作为唐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诗作中展现了深厚的儒家思想内涵。
本篇长文将以《韩愈诗中的儒家思想》为题,旨在探讨并分析韩愈诗作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内容,以及这些思想对于后世文化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韩愈诗中的儒家思想。
首先,我们将探讨韩愈与儒家的关系,并介绍他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和传承。
其次,我们将剖析韩愈诗作中明显体现出的儒家思想,并通过具体案例阐释其内涵与价值。
最后,我们将聚焦于仁爱观念和礼制观念这两个核心要素,在分别阐发其来源、特点和在韩愈诗作中呈现方式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韩愈诗作中的儒家思想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所传播的核心价值观念如何影响着韩愈以及他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激发读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儒家思想的兴趣,并引发对于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借鉴和思考的问题。
通过深入了解韩愈诗作中体现的儒家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2. 韩愈诗中的儒家思想2.1 韩愈与儒家的关系韩愈(768年-824年),是唐代文学家、儒学大师,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并通过他的诗作表达了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传承。
在唐代社会中,儒家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深深地影响着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作为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化评论家,韩愈致力于恢复儒家经典教育,在他所处的时代里强调了人类道德修养以及对于社会伦理规范的遵守。
2.2 儒家思想在韩愈诗中的体现韩愈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内容丰富多样,但其作品普遍贯穿着浓厚的儒家氛围。
首先,在题材选择上,韩愈常常描绘具有儒家伦理价值的题材,如崇尚仁爱、宣扬礼制等。
唐代文学名士韩愈的思想与作品评析
唐代文学名士韩愈的思想与作品评析韩愈(768年-824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文学宗师”和“达于中庸”的名士。
他在唐代文坛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思想和作品对于唐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剖析韩愈的思想观点及其代表作品,并评析其对于唐代文学的积极贡献。
I. 韩愈的思想观点H1 韩愈的士人思想观点韩愈出生于士人家庭,受到良好教育的他具备了广泛的知识和卓越的才华。
他倡导士人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和尊严的行为,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以及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他认为士人应该尽力修养自己,同时也应该以身作则,引导社会风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H2 韩愈的道德批判韩愈对于当时的社会道德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认为道德败坏是社会问题的根源,而士人应该以身作则,秉持高尚的道德标准,用自己的榜样来影响他人。
他以“论盛孝章”为例,对那些对父母不孝的人进行了痛斥和批评,借此提醒人们要尊敬父母、孝顺长辈。
H1 韩愈的经济主张韩愈在经济问题上持有较为激进的观点。
他主张贫富一体,推动富有分配给贫困人民,反对富者恶威欺贫者。
他强调社会的稳定与公平,认为贫富差距扩大将导致社会的动荡,因此主张通过减轻农民负担、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等手段,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平等。
H2 韩愈的教育观点韩愈对于教育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全面发展。
他主张提高教育的质量,关注教育的实际效果,而非空洞的文字。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H1 韩愈的政治观点在政治问题上,韩愈主张君主立宪制。
他认为君主应该依法行事,尊重法律,以法治国。
他主张君主应该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民意,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制定公正合理的政策。
此外,他也主张加强君主的监督,防止统治者滥用权力。
他认为作为臣子的士人也应该敢于直言劝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敢奋斗。
韩愈诗歌艺术特点
韩愈诗歌艺术特点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开创了独特的诗歌艺术。
韩愈的诗歌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富有思想性。
韩愈的诗歌里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他多以思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表现出一种审视社会的眼光,而且也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社会大局中去,使诗歌充满了思想与情感的统
一。
二、倾向于抒情。
韩愈诗歌倾向于抒情,有着浓厚的情调。
他的诗歌作品中,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有对个人情感的追忆,有对孤独寂寞的表达,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都体现出他的抒情色彩。
三、追求自然。
韩愈的诗歌追求自然,他把自然和社会结合起来,把人的追求融入自然之中,使诗歌在抒情中达到自然之美。
四、追求审美。
韩愈的诗歌对自然现象有着极其深刻的审美,他把自然现象与人的心灵结合起来,在诗歌创作中达到自然和审美的完美结合。
五、追求哲理。
韩愈的诗歌追求哲理,他结合自然审美与人的心灵,达到了哲理的追求,他的诗歌中有着深刻的哲理意蕴,以此表达出他对时代的思考与看法。
以上就是韩愈诗歌艺术特点的总结,他的诗歌充满了思想性、抒情性、自然性、审美性和哲理性,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和价值,它们不仅是韩愈的创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品。
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
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诗大序》是唐代文学大家韩愈在文学思想上的一次重要发展,它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时代,对于中国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主要从文学思想方面来探讨《诗大序》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
1. 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诗大序》是韩愈在其任职为判官时写下的,并且以刑名检校为背景,围绕着诗的创作与欣赏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韩愈在文中强调诗歌的内容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诗歌需要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他认为“诗以言志,言者无良,志者无益。
诗之所以为诗者,以其言志之美也。
何谓美也?生活所生之美也。
”韩愈强调诗歌要回归传统文化,回归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以此来塑造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点。
他认为“纵观唐诗,贵盛唐乐府,皆取于民间,民间之诗,方为美真。
” 然而,韩愈又不仅仅满足于追求传统文化,他在其文中强调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诗歌成为与现实生活结合的艺术表达。
2. 反对空洞文学在《诗大序》中,韩愈强烈反对空洞的文学,强调一个作品的价值应该是用心创作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凭空虚构的东西。
他的观点是,没有了现实的基础,思想与写作变成了毫无意义和价值的空洞。
他的这一观点对后世的文化和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韩愈自己的创作也体现了他的倡导。
3. 强调现实主义“诗大序”中的现实主义是韩愈文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他看来,诗歌应该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会被人们所接受。
他认为:“诗之为言,非好言也,好言者不得其情,不得其情者不得其情,不得其情者况于作者何!”这一观点引导了中国文学走向了现实主义的路线。
4. 注重语言风格韩愈在《诗大序》中强调语言的风格。
他认为语言的风格是诗歌的灵魂。
他认为,语言应该是具有思想性的,所以不同的文学作品应该有不同的语言风格。
他强调了“言必有道,辞必有章”的口号,让创作者们放弃一切细节,专注于用独特语言表达思想。
韩愈诗的艺术成就
韩愈诗的艺术成就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歌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韩愈的诗歌作品以自然、真实、朴实为主要特点,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韩愈诗歌的艺术成就方面进行探讨。
一、韩愈的形式创新韩愈在诗歌形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他尝试了新的诗体和诗歌形式,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例如,他提出了“八股诗”和“律诗”,并且在这两种诗歌形式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他的八股诗在诗歌结构上比较规矩,但是在运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则更加灵活和自由,这种诗歌形式被后人称为“韩八股”;而他的律诗则更加注重诗歌的音韵和格律,使得他的诗歌更加优美和流畅。
二、韩愈的思想深度韩愈的诗歌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描写,更重要的是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性的探索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例如《帝京篇十首》中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这段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性高尚的赞美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思想深度。
三、韩愈的语言艺术韩愈的诗歌语言简练、朴实,但是却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
他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洛阳女儿行》中的“绿肥红瘦,非常妒嫉东篱菊”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女子的妒嫉和心理变化。
四、韩愈的文化传承韩愈在诗歌中不仅仅表达了自己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他在诗歌中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传统。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和传承,例如《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传承。
总之,韩愈的诗歌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形式创新、思想深度、语言艺术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艺术成就。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反思,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论述古代文论家韩愈的文学观和他对诗歌创作的贡献。
韩愈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论家,他对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贡献。
在他的文学观中,他强调文学创作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求作品对人民生活有所关怀,并提出“文以载道”的理念。
他在文学批评方面也有着突出的成就,对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韩愈的文学观出发,探讨他对诗歌创作的深远贡献。
一、韩愈的文学观韩愈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家和文论家,他的文学观为后人所重视与传承。
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作品要对社会生活有所关怀,要有价值取向。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他认为作为文人,应该立足实际,以文学作品影响社会,使社会风气更加良好。
这种观点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唐宋时期尤为突出,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起到了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二、韩愈对诗歌创作的贡献在诗歌创作方面,韩愈对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韩愈提出了诗歌应该有“雅俗共赏”的观点,认为诗歌创作不应该局限于精英阶层,而是要受到广大人民裙众的喜爱。
他倡导诗歌应该表现真实的人生、真实的情感,力图使诗歌从精英文学的象牙塔中走向民间,使诗歌成为广大人民裙众所共赏的文学形式。
这一观点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形式,使诗歌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人民生活。
韩愈在文学批评方面的贡献也对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他的《滕王阁序》中,他对古代诗歌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探讨。
他认为诗歌应该注重表现现实生活,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裙众。
他还提出了“以经传之,以史述之”的创作观点,认为诗作应该借鉴历史典籍和经典故事,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这些观点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诗歌的题材,使诗歌更加融入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底蕴。
韩愈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和文论家,他在文学观和文学创作方面的贡献为后世所铭记。
他倡导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诗歌创作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韩愈的诗歌在艺术特色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题材选择上,韩愈的诗歌不拘于传统的题材和主题,偏向选择一些非传统的、冷僻的、甚至有些奇异的内容。
例如,他的《调张籍》一诗,表达了对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崇敬和赞叹,这在诗歌中是非常罕见的。
此外,他的《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则以月蚀为题,写出了独特的天文感受。
2. 风格上,韩愈的诗歌呈现出雄奇、豪放、险怪的特点。
他的诗歌语言不避险恶,敢于探索和尝试,形式多样,富有变化。
例如,《陆浑山火》一诗,以火灾为题材,用惊险的笔触描绘了火灾的恐怖场景,表现出强烈的写实风格。
3. 技巧上,韩愈的诗歌常常采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以及富有哲理的反思和质疑。
例如,《记梦》一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他的诗歌还常常使用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韩愈的诗歌艺术特色独树一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论韩愈的Word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摘要:韩愈是中唐时期,继李白、杜甫之后在中国诗歌史上又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歌大家。
他的“以文为诗”的诗歌艺术手法的形成原因有韩愈的古文理论及创作对“以文为诗“的影响,时代追求以及诗歌自身的发展态势,而“以文为诗”的特点在其诗歌中的体现也是极其鲜明的,“以文为诗”对宋代诗歌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关键词:韩愈;以文为诗;形成原因;特征及体现;影响韩愈是中唐时期一位文学巨匠,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这样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对韩愈在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崇高的评价,也为文学界所公认,韩愈无论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其中,尤以“以文为诗”最为引人注目。
连史学家陈寅恪也不禁赞道:“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不仅空前,恐亦绝后。
”1当然这种创作倾向正是韩愈作为一位古文大家而具有的独特成就。
因此,本文主要从“以文为诗”的形成原因、“以文为诗”在韩愈诗歌中的具体体现、“以文为诗”的影响等角度角度来研究韩愈的“以文为诗”。
一、“以文为诗”的定义“以文为诗”是一种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始于古文大家韩愈。
但第一次提出“以文为诗”的却是宋代陈师道,他在《后山诗话》中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
唐诸人不迨也。
”2“以文为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陈师道并没有明确地定义。
到了严羽,这一概念才得到最完整的概括。
《沧浪诗话》第五:“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夫岂不公,终非古人之诗也。
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者到何在,其未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韩愈(767年-824年),唐代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四公”之一,其诗歌被誉为“韩文公诗”。
韩愈的诗歌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韩愈的诗歌创作注重情感真挚。
他在《送杨凝式》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情,笔下的深情真挚感动人心。
在诸多咏史叙志之作中,韩愈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英雄气概的描写,也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他的诗中情感流露自然真挚,触动人心,这种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刻体验。
其次,韩愈的诗歌语言平实朴素,追求文字的清新自然。
他反对唐代盛行的艳丽辞藻,提倡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诗意。
在《长歌行》中,韩愈运用平实的语言描写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不加修饰的文字却表现出深邃的情感。
他倡导“文如行吟”的写作风格,主张文字要清新淳朴,不加雕琢,以意境感染读者,这种以情动人的写作风格影响了后世文人。
此外,韩愈的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和创作技巧。
他善于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为优美流畅。
在《洛阳女儿行》中,他用对仗的手法展现了洛阳女子的风采,令人赏心悦目。
同时,他善于运用抒情、叙事和议论等不同写作手法,使作品更加多样化。
韩愈还重视诗歌的音韵美,讲究音节的韵律感,使诗歌的节奏感更加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韩愈的诗歌具有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等艺术特色。
他的诗歌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后人所传颂。
韩愈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价值,赢得了历代文人的景仰和推崇,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韩愈诗歌风格略论
韩愈的诗歌风格略论如下:
1.言辞简练、清新自然:韩愈的文风简练、清新自然,言辞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修辞和繁琐的语
言,让人感到亲切和舒适。
2.情感真挚、表现深刻:韩愈的作品情感真挚,表现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他在表现人物形
象和情感方面尤为出色,很多作品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和深刻的人物性格。
3.思想深邃、富有哲理:韩愈的作品思想深邃,富有哲理,能够引导读者对生活和人生进行深刻的
思考。
他的作品涉及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展现了他深刻的思想和观察力。
4.文风严谨、力求完美:韩愈的文风严谨,力求完美,他非常注重文字的精细和结构的严谨性。
他
的作品语言简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他善于运用对立和对比手法,使作品更具美感和思想深度。
韩愈与唐代文学
韩愈与唐代文学韩愈是唐代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的文学风格不拘一格,既有壮丽豪放的古文,也有细腻温婉的诗作,其作品不仅充满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
下面我们将从其诗歌、散文和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韩愈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一、韩愈的诗歌韩愈的诗歌体裁广泛,无论是《早春呈水部张使君》中的七绝,还是《其二》中的初唐四杰风格的五言古诗,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点。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诗歌中的豪放和气势。
在充满高亢激越的笔触下,他以雄浑震撼的口吻表现了对时局和人生的感慨。
例如《洛阳女儿行》中写到:“恨君千万态,哀我一生泪。
”这句表达了作者的颠沛流离和深情厚谊。
再比如《师说》中“星分翼轸,灵通遁变,钟灵毓秀,功宏庙飨”等华丽辞藻,富有气势,更显得韩愈的文学功底和雄才豪气。
二、韩愈的散文韩愈的散文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品质优秀,传世作品中绝大部分都是散文。
在其散文中,韩愈不但写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关注和反映了社会上的诸多问题。
例如他的《师说》、《进学解》、《早发白帝城》等著作都展现了其学问与见识,同时也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
韩愈的散文多半以反驳别人的文章入手,然后从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出发展开阐述,这种技法引人深思,也展现了韩愈豪放清新的写作风格。
例如他在《进学解》中反对得人带领,呼吁以实事求是、以实践验证为原则,对于学习方法上的问题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这也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三、韩愈的思想韩愈与文学、思想、哲学的关系紧密,在唐朝的时代中,他是成为进步思想的代表之一。
他的思想主张特别突出表现在对封建社会、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批判中。
他主张“天人合一,道心相通”,也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用道德教化人,形成一个新的人格塑造观。
此外,在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韩愈还写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其中《师说》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学问与实践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蒲宏凌(1983———),男,甘肃甘谷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收稿日期:2007—04—04论韩愈的诗学思想蒲宏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70)摘要:韩愈是中唐诗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他在时代世风的孕育之中,提出不平则鸣之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质;拈出笔补造化之说,重视诗人的学问才力;尚险求奇,写雄奇光怪的诗境;大胆创新,立务去陈言的法度。
韩愈以其独特的诗学思想,开一代诗风,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韩愈;不平则鸣;笔补造化;雄奇光怪;务去陈言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958(2007)05-0059-032007年第5期(总第99期)No.5,2007General.No.99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唐之世,诗人面临极盛难继的困境,要实现中唐再盛,必须披荆斩棘,另辟蹊径。
韩愈有感于时局艰危,有慨于官场黑暗,欲回狂澜于既倒,鸣人世之不平,赋予诗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越现实的色彩;雕镂词句,尚险求奇,致力于雄奇光怪的诗境的创造;大胆创新,务去陈言,特别是运用古文章法句法,以文为诗,自成一格,开一代诗风。
这些都展示出其独有的诗美追求。
一、不平则鸣的思想基础贞元十九年,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1]1464这里揭示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不平则鸣”。
韩愈认为,“不平则鸣”在内容上有歌哭悲喜之分,而使之鸣者,则有世道盛衰之别,包括“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和“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两个方面,都是对内心情感的宣泄抒发。
尽管有两种不同的趋向,“不平则鸣”说更偏重于郁愤哀怨的一面。
韩愈本出身寒门,仕途上又长期困顿,报国无门,难有建树,内心充满抑郁不平之气。
这篇序文又是专为一生困厄潦倒、怀才不遇的孟郊而作。
韩愈以“善鸣”推许孟郊,慰安以“其在下也奚以悲”,即针对他仕途失意,生活穷愁发的。
他在《荆潭唱和诗序》中进一步指出:“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1]1671羁旅草野之人多愤懑不平之气,情不可遏,发而为文,自易感人;气满志得的王公贵人并非情有所激,不得不发,而是自鸣得意,附庸风雅,难以久传。
正所谓善鸣者,乃穷愁不遇者;鸣之善者,乃不平之鸣。
他在《唐柳州刺史柳子厚墓志铭》中评论柳宗元说:“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1]2391柳宗元被贬遐荒,困顿终生,在政治上可谓失;但正是这种困顿,玉成了他的文学事业,因而又可谓得。
韩愈提倡“不平则鸣”,指出“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
他认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学观照的对象主要是人的生命层次和人的生存状态。
“不平则鸣”不仅是贫士失职的抗争,也是时使之然的结果。
“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
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1]1532这是对世道不公,贤人失位的感慨。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2]119这是胸怀耿耿而报国无门的激愤。
“不平则鸣”说的核心在于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提倡审美上的情感宣泄。
他曾申明其诗59——只是“感激怨怼奇怪之辞”[1]1238,借以“舒忧娱悲”[1]652而已。
“感激怨怼”就是不平,“舒忧娱悲”就是抒发不平之气,所谓“郁于中而泄于外”[1]1464。
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1]2770他把张旭草书的成功归之于强烈的喜怒哀乐之情,主要是“怨恨思慕,酣醉无聊”的不平之情,而他所激赏的,也正在于此。
二、笔补造化的自觉追求所谓造化,即天工,即自然。
李贺《高轩过》诗云:“……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都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3]290)“东都才子”,“文章巨公”,指来造访李贺的韩愈、皇甫湜。
“笔补造化天无功”,则是对韩愈等人创作特点的高度赞扬和精妙概括。
对于来自自然、社会的原始素材,只有进行简择取舍,陶铸提炼,琢补润色,才能戛戛独造,工夺造化,真正使诗歌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
因此,韩愈十分重视心智胆力和对物象的主观裁夺,他说:“研文较幽玄,呼博骋雄快”[2]465,“雕刻文刀利,搜求智网恢”[2]161。
以幽玄之文,骋雄快之气;以文刀之利,求智网之恢;造端命意,遣词造句,力避流俗,觑寻天巧。
清人潘德舆解释说:“昌黎《赠东野》云:‘文字觑天巧。
’此‘巧’字用得最精。
盖作人之道,贵拙不贵巧,作文亦然。
然至于‘天巧’,则大巧若拙,非后世之所谓巧也。
……巧从心悟,非洞澈天机者不足语此。
若以安排而得,则昌黎所云‘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也。
”[4]2142他也看出韩愈对心智的重视。
钱钟书指出:“‘觑’字下得最好;盖此派之说,以为造化虽备众美,而不能全善全美,作者必加一番简择取舍之工。
即‘觑巧’之意也。
”[5]60可谓知言。
孟郊《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云:“心放出天地,形物在风尘。
……将期律万有,倾倒甄无垠。
”[6]127《赠郑夫子鲂》诗云:“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6]110不仅要能够“心放出天地”,而且要能使“天地入胸臆”,也就是说,只有充分重视心智胆力,放心出天地之外,用心去牢笼乾坤,才可裁物象,该造化,绳律万有。
孟郊之说是韩愈诗论的最好注脚。
韩愈强调写作要“能自树立,不因循”[1]2050,要大胆创新,勇于创新。
他在《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一诗中说:“若使乘酣骋雄怪,造化何以当镌劖。
”[2]809充分展现了他胸括宇宙,笔补造化的雄心与魄力。
中唐之世,政治秩序日益混乱,传统价值被人摒弃。
韩愈目睹时局日艰,世风日降,受命危难、担当道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真诚深刻,使他敢于坚持道统以自尊,力挽狂澜,重振乾坤。
他不仅改革古文,以文载道,在诗文中探讨和贯彻道统,而且上书请免赋税,冒死谏迎佛骨,以身犯险,践履斯道。
他在《驽骥》中赞美骐骥:“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
……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
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
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
问谁能为御,旷世不可求。
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
”[2]115这种睥睨当世,目空一切的态度实际正是韩愈自己的写照。
司空图评韩愈诗云:“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奔腾于天地之间,物状奇变,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7]8488韩诗这种风格的形成,不能不说与其深刻的思想基础有着紧密联系。
三、雄奇光怪的审美理想在审美理想上,韩诗崇尚雄奇光怪之美。
这种崇尚表现为以胸括宇宙之气,笔削山岳之概,穷奸怪变,怒卷狂涛,其根本指向在于避易求难,避熟就生,避平求险,独树一帜。
这种审美理想的产生,首先源于尚怪的时风。
白居易《时世妆》、《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等诗表现了时人的审美趣味。
好奇尚怪,也反映在行为风尚上。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墓志铭》记叙落拓文人王适用假文诰骗取婚姻的故事,李商隐《齐鲁二生》述及怪诗人刘叉从韩愈处径自取金归家的情节。
特别是安史乱后,科举成为寒族士人仕进的一条主要道路,吏部铨选由于“选人猥多,案牍浅近不足为难,乃采经籍古义,假设甲乙,令其判断。
既而来者益众,而通经正籍又不足以为问,乃征僻书曲学隐伏之义问之,唯惧人之能知也。
”[8]85从考试到时俗都轻寻常而重怪僻,则好以“险韵奇字古句方言矜其饾辏之巧”[9]14的诗风随之流行。
所谓“元和尚怪”[10]57,实乃时风在诗歌作品中的表现。
其次,这种审美理想还源于韩愈“少小尚奇伟”[2]229的性格,也源于他务去陈言,务求革新,欲开宗立派,独树一帜的自觉追求。
赵翼指出:“至昌黎时……惟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
故一眼觑定,欲从此闢山开道,自成一家。
此昌黎注意所在也。
”[11]1164韩愈《调张籍》诗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2]989韩愈高度赞誉李杜,认为与李杜“精神交通”之处,便是“百怪入肠”之时。
所谓“拔鲸牙”,“酌天浆”,足见其胆之大,力之雄,思之怪,境之奇,完全一幅笔笼宇宙,超越尘俗的气象。
这是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韩愈的诗歌创作将这种审美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在《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中写火:“山狂谷很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摆磨出火以自燔。
有声夜中惊莫原,天跳地踔颠乾坤。
赫赫上照穷崖垠,截然高周烧四垣。
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弛隳不复暾。
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
……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繁。
千钟万鼓咽耳喧,攒杂啾嚄沸篪埙。
”[2]684写得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神鬼百出,哭号饮泣,状以强烈刺激之色彩,光怪狰狞之形象,怒突奔腾之气势,喧闹攒杂之声音,不仅狠险震荡,而且惊心悚目。
又如《辛卯年雪》中写雪:“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旙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
白霓先启涂,从以万玉妃。
”[2]774崩腾排拶,龙凤交飞,天风横吹波涛,羽卫浩浩荡荡。
飘飘洒洒、宁静悠美的雪花,韩愈却状写为光怪陆离,雄伟震激的形象幻化,真是大异其趣。
而且,韩愈还经常运用这一标准审视评价他人诗作。
他论贾岛诗:“狂词肆滂60——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
”[2]820他论张籍诗:“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2]63其着眼点都在力大气雄,词险语怪,造境奇特上。
他论孟郊诗,强调的仍是雄骜奋猛,敷柔纡馀,特别是“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2]527,奇硬古奥的文字与雄健奔放的笔力相结合,便是韩愈所追求的诗境,即雄奇光怪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