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四肢骨折的急救与治疗

儿童常见四肢骨折的急救与治疗

关节僵硬。
2
肌肉力量训练
针对骨折部位的肌群进行循序渐进的肌力训练,恢复肌肉功能
步行和日常活动
3

尽早进行自主步行训练,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1 早期冰敷
2 适度固定
在骨折发生后立即进行局部冰
采用合适的夹板或绷带固定关
敷,可以有效减少关节周围软
节,可以避免活动导致的进一
组织的肿胀和炎症。
远期评估
骨折治疗成功与否需要长期 随访评估,包括日常生活能力 、工作能力、活动水平等,以 全面评估预后。
常见四肢骨折的X光表现
X光检查是诊断骨折的金标准。不同类型的骨折在X光片上表现各不相同。常 见的X光表现包括骨折线、骨折位移、骨折碎片、关节面损伤等。及时评估X 光表现有助于及时诊断骨折类型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骨质再生 3
软骨逐渐被骨细胞替代,形成坚硬的新骨骼组织。
骨折愈合 4
新生骨骼逐渐重塑,最终完全愈合,恢复原有的功能。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经历血肿形成、软骨成骨以及骨质重塑等阶段。这个过程由身体自身的修复机制驱动,并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 影响。了解骨折愈合的生理机理有助于医生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骨折的临床表现
疼痛
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患儿 会表现出呻吟和躲避的行为。
畸形
骨折会导致肢体发生明显的畸形 或变形,可能出现皮肤撕裂、肿胀 等表象。
肢体活动受限
骨折会使肢体活动功能严重受损, 患儿难以主动活动或承重。
血肿
骨折常伴有局部组织损害,导致周 围组织出血形成血肿。
骨折的评估与检查
病史采集 1
不同类型骨折有不同的生物力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四肢骨折是指四肢骨骼断裂或损伤,通常伴有剧痛、畸形及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

在急救现场,对四肢骨折的固定需要及时有效,以减轻疼痛、保护伤口、防止伤势恶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种可行的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1.现场安全:确保救援者和伤者的安全。

如有必要,将伤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的意外伤害。

2.判断受伤情况:对伤者进行初步检查,了解受伤部位和程度。

判断是否为开放性骨折,如有出血、骨露出或外露,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4.定位和固定: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

在固定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伤处的移动和压迫。

-上肢骨折固定:如果发现上肢骨折,可以使用三角巾、绷带或固定器材。

首先,将损伤的四肢扶正,使骨折部位与邻近正常的骨块对齐。

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使局部保持固定。

-下肢骨折固定:如果发现下肢骨折,可以使用夹板、宽绷带或固定器材。

首先,将伤者的骨折肢体放置在适当位置,与邻近的关节保持正常位置。

然后,用夹板或宽绷带固定,使骨折处保持稳定。

5.冷敷:对于发生骨折的部位,将冷敷物(如冰袋或冷湿毛巾)轻轻放在骨折处周围,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6.疼痛缓解:如果伤者疼痛严重,可以给予口服止痛药或其他疼痛缓解的药物。

但在给药前,应了解伤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相关情况。

7.安抚伤者:在急救过程中,要及时安抚伤者的情绪,保持沟通并鼓励他们保持镇静。

8.监测状况:在固定好骨折后,应持续观察伤者的状况,确保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如有需要,可以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最为重要的是,及时呼叫专业救援,将伤者尽快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评估。

同时,在实施急救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伤者,并不断评估和监测伤者的状况,以保障其安全和健康。

四肢骨折护理查房

四肢骨折护理查房

四肢骨折护理查房四肢骨折是指四肢骨骼的连续性断裂,是骨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对于患有四肢骨折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查房工作。

下面将对四肢骨折护理查房进行详细介绍。

查房前准备工作:1.查房时间:通常在患者手术后的第一天进行,保持每日查房一次的频率。

2.查房工具准备:包括工作手套、口罩、洗手液、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纸笔等。

3.查房姿势:首先应该洗手并戴上手套,进入病房后关闭门窗,确保病房的安静和私密性,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查房内容:1.体征观察:包括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常规生命体征的观察。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活动度和色泽等情况。

2.创面观察: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创面情况,包括创口的颜色、渗液、红肿程度等。

注意创面有无异常出血或感染的迹象,并嘱咐患者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

3.疼痛评估: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包括程度、部位和特点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4.肢体功能检查:了解患者的肢体活动度,包括受限的程度、关节的活动度等。

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的恢复和康复。

5.药物治疗:查看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抗生素等。

确保患者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情况。

6.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目前的情绪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鼓励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信心,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增加患者的社交活动。

7.饮食营养指导:查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提供合理的饮食营养指导,包括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促进骨折的愈合。

8.交接班注意事项:查房结束后,将查房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交接班,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饮食情况等。

通过以上的查房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同时,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了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婴幼儿四肢骨折的流程

婴幼儿四肢骨折的流程

婴幼儿四肢骨折的流程
婴幼儿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处理流程如下:
1. 紧急处理:首先,家长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孩子的安全:将孩子抱在怀里,避免二次伤害。

检查伤势:检查孩子的伤势,包括骨折部位、程度和范围。

如有必要,请
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止血:如果孩子的伤口出血,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
或纱布按压伤口止血。

2. 就医治疗:在等待急救车到达之前,家长可以尽快带孩子前往附近的医院接受治疗。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固定和复位:对于骨折的固定和复位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能会使用石膏、夹板或其他工具来固定骨折部位,并尝试将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4. 康复训练:在骨折愈合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孩子恢复功能。

家长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5.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家长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跑动或攀爬高处,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总之,婴幼儿四肢骨折的处理需要家长的冷静和配合。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以确保孩子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

四肢骨折的康复课件

四肢骨折的康复课件

定期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运 保持骨折部位清洁干燥, 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
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
避免污染。如有感染迹象, 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
血栓形成风险。如有需要, 及时就医治疗。
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
可使用抗凝药物。
康复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个体化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骨折类 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休息与活动平衡
确保患者充足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根据 康复计划进行适当活 动。
饮食调整
合理搭配营养,增加 钙、磷、维生素D等 摄入,促进骨折愈合。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
遵医嘱服药
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减轻疼痛,促进骨愈 合。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 况,调整康复计划。
03 四肢骨折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概述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四肢骨折,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 将骨折部位复位,并使用钢板、螺钉或钢针进行固定。手术 后患者需休息并进行康复训练。
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或无移位的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石膏固 定或牵引治疗。患者需保持固定位置,并通过康复治疗加速 骨折愈合。
进患者的处方
康复训练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
四肢骨折的康复训练主要目的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患肢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 生,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则
康复训练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和安全性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骨 折类型、手术方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03
02
分类
04
闭合性骨折:骨折端未穿透皮肤,相对不 易感染。
完全性骨折:骨骼完全断裂。

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常规

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常规

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常规常见的上肢骨折包括肱骨干骨折、肱骨霞上骨折、尺椀骨干双骨折、楮骨远端骨折;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胫腓骨骨折。

一、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是指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豚上2cm 段内的骨折,常见于青年和中年人。

【病因】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

直接暴力常由外侧打击肱骨干中段导致横形或粉碎性骨折。

间接暴力常由于手掌或肘部着地,暴力上传,加之身体倾倒产生的剪式应力,导致肱骨中下1/3段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有时因投掷运动或“掰腕”,也可导致中下1/3骨折。

【临床表现】受伤后,上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皮下瘀斑及功能障碍。

肱骨干可出现假关节活动、骨擦感、患肢缩短等。

肱骨干中下1/3段骨折易发生梯神经损伤,合并梯神经损伤时可出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椀侧皮肤感觉减弱或消失等表现。

【治疗要点】主要取决于骨折的位置和移位情况,大多数肱骨干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粉碎性、开放性及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肱骨干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

1石膏固定复位后比较稳定的骨折,可用U形石膏固定。

若为中、下段长斜形或长螺旋形骨折,手法复位后不稳定,可用上肢悬垂石膏固定,但有可能因重量太大,导致骨折端分离,宜采用轻质石膏,并在固定中严密观察骨折对位、对线情况。

2,小夹板固定用四块合适长度的小夹板分别置于上臂前、内、外、后侧捆扎固定。

在屈肘90。

位用三角巾悬吊。

成人固定6~8周,儿童固定4~6周。

3.康复治疗复位术后抬高患肢,主动练习手指屈伸活动。

2~3周后,开始主动的腕、肘关节屈伸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但活动量不宜过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频率。

6~8周后加大活动量,并作肩关节旋转活动。

在锻炼过程中,要随时检查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

骨折完全愈合后去除外固定。

内固定物可在半年以后取出,若无不适也可不必取出。

在锻炼过程中,可配合理疗、体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四肢长骨粉 骨折伤残鉴定

四肢长骨粉 骨折伤残鉴定

四肢长骨粉骨折伤残鉴定摘要:一、四肢长骨骨折概述1.定义与分类2.骨折的常见原因3.骨折对人体的影响二、四肢长骨骨折的伤残鉴定1.鉴定标准2.鉴定方法3.鉴定注意事项三、四肢长骨骨折的治疗与康复1.治疗原则2.康复训练3.预后及预防正文:一、四肢长骨骨折概述四肢长骨骨折是指发生在四肢长骨骨干上的骨折,通常包括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等。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和程度,四肢长骨骨折可分为线性骨折、螺旋骨折、压缩骨折、粉碎骨折等。

四肢长骨骨折的常见原因包括外力冲击、肌肉疲劳、骨质疏松等。

骨折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四肢长骨骨折的伤残鉴定1.鉴定标准根据我国《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四肢长骨骨折的伤残等级分为十级,其中一级为最重,十级为最轻。

伤残等级主要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程度、治疗效果等因素综合评定。

2.鉴定方法四肢长骨骨折的伤残鉴定需由专业鉴定人员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询问病史、观察骨折部位、了解治疗过程等。

此外,还需参考影像学资料,如X 光片、CT 等,以了解骨折线的形态、移位程度等。

3.鉴定注意事项在进行四肢长骨骨折的伤残鉴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患者在鉴定时处于病情稳定期,以获得更准确的鉴定结果;(2)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治疗过程,以便对骨折情况进行全面评估;(3)参考影像学资料时,要关注骨折线的形态、移位程度等因素。

三、四肢长骨骨折的治疗与康复1.治疗原则四肢长骨骨折的治疗原则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复位是指将骨折端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固定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使骨折端保持稳定,如石膏固定、内固定等;功能锻炼是指在固定期间进行患肢肌肉、关节的主动或被动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四肢长骨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部位、程度等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四肢骨折是指肢体的骨头断裂,常见的骨折包括肱骨骨折、桡骨骨折、尺骨骨折、股骨骨折、胫骨骨折等。

在骨折现场进行急救外固定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稳定骨折部位,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并为后续的治疗和手术做好准备。

本文将介绍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方法可以分为非手术固定和手术固定两种。

在非手术固定中常用的方法有石膏固定和各种支具固定。

石膏固定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石膏固定在骨折部位,使其恢复正常位置并稳定。

通常需要在骨折现场拍X线片确定骨折类型和位置,然后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固定。

手术固定是在骨折现场进行手术操纵和内固定,通常需要医生进行操作。

在进行手术固定之前,也需要进行X光检查确定骨折类型和位置,并进行麻醉使病人进入手术状态。

然后医生会使用金属板、钢钉或者钢丝将骨头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无论是非手术固定还是手术固定,都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急救步骤。

在急救现场,首先需要提供安全保护,将骨折患者移至安全位置,避免二次伤害。

同时,需要快速评估伤情的严重程度,包括观察是否有骨外露、骨突质低、皮肤渗血等,以及有无动脉损伤、神经损伤等。

如果有呼吸、心跳等严重问题,需要先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外固定之前,需要给患者提供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

然后需要将伤肢固定住,防止骨头进一步移位。

可以使用软垫、衣物垫住伤肢,然后用绷带或者绑带固定住。

注意不要使绑带太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在进行外固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在固定伤肢时要避免剧烈扭动或者旋转,以免进一步损伤骨折部位或者伤及血管、神经。

其次,在固定时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正常位置,避免错位。

还要注意检查伤肢的血液供应情况,观察冷暖、有无发绀等,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血管损伤。

除了以上的基本步骤外,对于特殊类型的骨折还需要特殊的处理。

比如,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要进行创面处理和包扎,避免感染。

对于关节骨折,需要考虑到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可能需要进行关节复位和固定。

如何判断并处理四肢骨折

如何判断并处理四肢骨折

如何判断并处理四肢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受伤导致四肢骨折的情况并不少见。

无论是运动中的不慎摔倒,交通事故,还是其他意外事件,都可能造成四肢骨折。

及时准确地判断骨折情况,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于伤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如何判断四肢骨折1、观察症状疼痛:骨折通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移动受伤部位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肿胀:受伤部位周围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内部出血和组织损伤导致的。

畸形:骨折可能导致肢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出现弯曲、缩短或旋转等异常情况。

皮下淤血:骨折处周围的皮肤可能会出现青紫或淤血。

功能障碍:伤者无法正常活动受伤的肢体,或者活动时疼痛剧烈。

2、触摸检查压痛:轻轻按压受伤部位,如果感觉到明显的压痛,可能提示骨折。

骨擦感:用手指触摸时,有时能感觉到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产生的骨擦感,但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经验,且操作时要非常小心,以免加重损伤。

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的关节活动是有一定范围和规律的。

如果在非关节部位出现了不正常的活动,可能是骨折的表现。

3、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的经过,包括受伤的原因、姿势、受力方向等,有助于判断骨折的类型和可能的损伤程度。

二、处理四肢骨折的原则1、急救处理保持冷静,迅速评估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防止骨折断端进一步移位。

如果有出血,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对于开放性骨折,不要将骨折端推回伤口内,以免造成感染。

2、固定受伤部位固定的目的是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木板、树枝、硬纸板等作为临时固定材料。

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也可以将受伤的肢体与健侧肢体捆绑固定。

固定的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以确保固定牢固。

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既要保证固定效果,又不能影响血液循环。

可以通过观察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感觉和活动情况来判断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3、迅速转运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四肢骨折的体格检查与鉴别诊断

四肢骨折的体格检查与鉴别诊断

四肢骨折的体格检查与鉴别诊断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或破裂。

四肢骨折是指上肢和下肢骨骼发生断裂或破裂的情况。

在进行体格检查和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受伤部位以及相关的体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肢骨折的体格检查和鉴别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1. 症状观察在四肢骨折的体格检查中,医生首先需要观察患者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疼痛通常是最明显的症状,而肿胀和活动受限则是因为骨折导致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2. 受伤部位观察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受伤部位。

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形、皮肤创伤或血肿。

如果骨折伴有皮肤创伤,需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骨折与环境接触引起的感染风险。

3. 相关体征检查除了观察症状和受伤部位,医生还需要进行相关体征的检查。

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可能需要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情况以及关节稳定性等。

例如,如果患者出现手指或足趾感觉异常,可能需要进行神经功能检查。

如果骨折涉及周围血管,可能需要评估患者的脉搏、皮肤温度等情况。

此外,如果骨折导致关节脱位或不稳定,医生还需进行相关关节的功能检查。

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在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后,根据体格检查结果对四肢骨折进行确诊的过程。

根据患者的症状、受伤部位、相关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医生能够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1.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骨折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CT扫描和MRI。

X射线是最常用的骨折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显示骨折的位置、方向、程度以及骨折线的形态。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骨折信息,特别适用于复杂骨折的诊断。

MRI主要用于评估软组织损伤、关节或韧带的情况。

2. 骨折分型根据骨折的不同特点和分型标准,医生可以对骨折进行分类。

常见的骨折分型包括简单骨折、开放性骨折、复合性骨折、骨粉碎性骨折等。

不同类型的骨折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治疗选择非常重要。

四肢长骨骨折的鉴定标准

四肢长骨骨折的鉴定标准

四肢长骨骨折的鉴定标准四肢长骨骨折是指上肢和下肢的长骨发生断裂或破碎,常见的包括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髂骨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等。

鉴定四肢长骨骨折的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表现和骨折分类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鉴定标准。

一、临床症状和体征1.疼痛:四肢长骨骨折后常伴有明显疼痛,疼痛程度与骨折的严重程度相关。

患者在活动或触及疼痛部位时疼痛加剧。

2.畸形:四肢长骨骨折后,常可引起局部畸形,如断端错位、肢体缩短等。

观察患者时应注意畸形的程度和类型。

3.肿胀:四肢长骨骨折后,局部可出现明显的肿胀,多与软组织损伤有关。

肿胀的程度与骨折的严重程度有关。

4.活动受限:四肢长骨骨折后,肢体活动受限,患者常不能正常活动相关关节。

5.摩擦感:四肢长骨骨折时,断端间可能会有明显的骨摩擦感,摩擦感是骨折存在的重要体征。

二、影像学表现医生在鉴定四肢长骨骨折时,常采用常规X线检查,包括正侧位和斜位片。

此外,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骨折信息。

1.骨折线:X线片上显示的骨折线是鉴定骨折的重要依据。

骨折线可以是直线、弯曲线或断线,分为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和压缩骨折等类型。

2.骨折部位:通过X线片可以确定骨折的部位,如近端、干突、远端等。

对于复杂骨折,CT扫描可提供更为清晰的骨折部位信息。

3.骨折类型: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和方向,可以将四肢长骨骨折分为多种类型,如横骨折、纵骨折、斜骨折、螺旋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等。

骨折类型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三、骨折分类四肢长骨骨折的分类有很多,最常用的是根据骨折发生部位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四肢长骨骨折分类:1.近端骨折:指骨折发生在四肢长骨的近端,如肱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等。

2.干突骨折:指骨折发生在四肢长骨的干突部位,如肱骨干突骨折、胫骨干突骨折等。

3.远端骨折:指骨折发生在四肢长骨的远端,如肱骨远端骨折、胫腓骨远端骨折等。

4.椎弓根骨折:指发生在椎弓根骨的骨折,常见于腰椎和胸椎。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抬高患肢,促进患肢的静脉回流,以利于肿胀消退。

2. 在术后48小时内对患肢进行冰敷,减少内出血,48小时后改为热敷、理疗以促进患肢肿胀消退。

3. 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勤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4. 对于合并有血管损伤的患者,需要告诫其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以免发生血管痉挛。

5. 对患肢进行妥善的固定,可以使用石膏或皮肤牵引的方法来制动患肢。

6. 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重点需要对伤口进行护理,如及时换药以防伤口感染。

7. 重视患者的康复锻炼,在医师指导下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肌肉主动收缩和合理的关节运动等。

8. 营养护理,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保证患者有丰富的营养摄入。

9. 并发症预防护理,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等,应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给予扩血管类药物。

10. 早期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功能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持病房的干燥清洁,营造舒适的修养环境;以及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休息姿势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四肢骨折病人护理

四肢骨折病人护理

设计锻炼方案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合适 的锻炼方案,包括锻炼方式、频
率、强度等。
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关节活动度评估
在训练前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了解关 节受限情况。
选择合适训练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关节活动度训 练方法,如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或助力运动等。
监督训练过程
在训练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表现,确 保训练安全有效。
安全防护
01
移除家中可能导致摔倒或碰撞的障碍物,保持地面干燥,避免
滑倒。
家具调整
02
确保家具摆放合理,方便病人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弯腰或伸展
动作。
辅助设备
03
提供必要的辅助设备,如拐杖、轮椅、坐便器等,以减轻病人
行动困难。
家属参与护理工作培训
护理技能培训
教授家属基本的护理技能,如协助病人翻身、更换衣物、处理伤 口等。
疼痛部位与特点
了解患者疼痛的具体部位 、性质(如锐痛、钝痛等 )以及疼痛的放射范围。
疼痛影响因素
分析患者疼痛加重或缓解 的因素,如活动、体位改 变等。
合理选择止痛药物及方法
1 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
阿片类药物
适用于中至重度疼痛,如吗啡、芬太尼等,需严 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注意事项
提醒病人及家属按时复 诊,遵守医嘱,注意保 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 剧烈运动等。
谢谢观看
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从而延缓骨折的愈合。同时,吸烟还会增加感 染的风险。因此,建议骨折病人戒烟。
饮酒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过量饮酒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同时,饮酒 还可能增加跌倒和再次受伤的风险。因此,建议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避免饮酒。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

永久性外固定器材
如钢板、髓内针等,适用 于复杂骨折或需要长期固 定的骨折,稳定性好。
使用方法
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 合适的固定器材,遵循操 作规范,确保固定稳定可 靠。
外固定技术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检查伤口情况,进行初步止血和清创处理。
确定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器材。
外固定技术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稳定,为后续治疗和康复创造条件。
05
CATALOGUE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后续处理
外固定后的观察与护理
定期检查外固定装置
确保外固定装置稳固,没有松动或移位,防 止骨折移位。
预防感染
保持外固定装置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预防感染。
观察肢体血液循环
注意观察肢体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 功能,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骨部分断裂,骨断端未 完全分离。
四肢骨折的症状与影响
疼痛
骨折部位剧烈疼痛,活动或触 碰时加重。
肿胀
骨折部位周围组织肿胀,可能 出现瘀斑。
功能障碍
骨折部位丧失正常活动功能, 关节僵硬。
畸形
骨折部位出现异常形态,如缩 短、扭曲、旋转等。
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
止血
固定
抬高患肢
避免活动
在处理四肢骨折时,保 持冷静的头脑至关重要 ,避免因恐慌而做出错 误的判断和操作。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 惧和焦虑,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外固定后的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
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安全防护
在外固定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骨折 移位或外固定装置松动。
在外固定装疏松
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 时调整外固定装置或进行进一步治疗。

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四肢骨折是指四肢的骨折,包括手臂、腿部、足部等部位的骨折。

这些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跌倒、运动损伤等各种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将介绍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措施1.安置好病人:将病人安置在舒适的位置,提供必要的垫物来支撑骨折部位,减轻疼痛和不适。

尽量避免翻转和移动骨折部位。

2.疼痛管理:给病人提供必要的药物,控制疼痛。

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和镇痛药。

同时,可以采取冷敷或热敷的方式来减轻疼痛。

3.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洁病人周围的环境,保持床单、枕头等物品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

二、固定四肢骨折的护理措施1.骨折固定:根据医生的指示,将骨折部位固定好,可以采用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的方式。

2.保持清洁:保持固定部位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石膏,预防皮肤溃疡和感染。

3.促进血液循环:定时按摩,加强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可以进行定期的肌肉活动和理疗,帮助康复。

4.动态观察:观察固定部位的局部情况,检查有无肿胀、红肿、蓝紫等情况,防止紧扎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三、术后护理措施1.观察手术部位:患者术后应常规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感染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手术部位的干燥和清洁。

3.动态观察疼痛情况:观察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控制疼痛。

4.术后康复训练:根据康复师的指导,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和肌肉按摩等,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功能。

四、心理支持1.安抚情绪:四肢骨折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需要护士适时安抚患者的情绪,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2.提供信息: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使他们了解病情和治疗计划,减轻焦虑和不安。

3.家庭支持:协助患者和家属解决一些困扰,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病人顺利康复。

四肢骨折后中医治疗科普知识张建龙

四肢骨折后中医治疗科普知识张建龙

四肢骨折后中医治疗科普知识张建龙发布时间:2023-07-06T05:31:54.37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7期作者:张建龙[导读]四川省南充市中医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骨折你一定不陌生,你听说过四肢骨折吗?你知道中医也能治疗四肢骨折吗?短文给大家科普一下,中医如何治疗四肢骨折。

1什么是四肢骨折?所谓骨折,实际上是骨骼由于高空坠落或跌倒、车祸等一些意外性伤害而引起骨连接性中断。

同时,所谓的四肢骨折,主要是指四肢骨骼发生连续性中断,多见于肩胛骨骨折、腰部骨折、膝关节骨折、股骨干骨折、肱骨骨折等。

2四肢骨折有哪些临床表现?2.1畸形因骨折端移位而导致受伤位置正常形态消失,后使患者引发局部性形态畸形症状。

一旦出现此类现象,则必须要特别重视。

2.2肿胀患者骨折局部位置会表现出显著肿胀,此为因骨折端周围出血引起的血肿和由于软组织受损引起的水肿所致。

2.3骨摩擦音一旦患者发生骨折,则往往会因为断端活动时互相摩擦而引发骨擦音。

如遇这类情况出现,则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便于后期针对病情情况有针对性地治疗。

2.4疼痛患者在四肢骨折之后会因为骨折处组织损伤而出现显著疼痛感,且往往会在四肢活动时或是处于挤压状态下时痛感加剧,症状加重。

2.5发热若患者骨折处表现出大幅度的出血或血肿问题时,则机体往往会在血肿组织恢复过程中吸收热,继而引起患者体温小幅度升高。

然若为开放性骨折,则患者极有可能会因为局部炎症感染而引起发热。

2.6休克患者病发多发性骨折大部分是由于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所致,且病发之际患者会伴有大量失血及剧烈疼痛,甚至使患者处于休克状态。

3中医如何治疗四肢骨折?3.1手法复位药垫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充分发挥中医正骨优势,采取手法复位的方法,用木质小夹板、高分子塑性小夹板及铝板高分子夹板进行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同时匹配自制加衬药垫,主要作用于消肿止痛,且起到活血接骨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操作方法简洁轻便。

护理专业知识:常见四肢骨折

护理专业知识:常见四肢骨折

护理专业知识:常见四肢骨折今天整理之常见四肢骨折的内容。

骨折作为一种比较经常发生的情况,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相关方面的知识,常见四肢骨折的分类有哪些?一、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5~12岁小儿。

伸直型多见,多由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引起。

表现特点:肘部畸形,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可合并正中、桡或尺神经损伤;肱动脉损伤或受压可引起前臂肌缺血,出现剧痛、苍白、发凉、麻木、被动伸指疼痛及桡动脉搏动消失,如不及时处理,以后出现缺血性肌痉挛。

治疗:1.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较常见。

2.持续鹰嘴牵引,用于肿痛严重者,可牵引3-5日后,再手法复位。

3.手术治疗,用于手法复位失败或由血管受压者,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

二、尺桡骨干双骨折:较多见,青少年占多数。

因致伤暴力不同,使两骨骨折线平面和畸形程度有所差异。

表现特点:以旋转活动障碍明显,有畸形、骨擦音及反常活动;可合并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治疗:1.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2.手术治疗,用于难以手法复位或不稳定的双骨折,可行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或髓内针内固定。

三、Colles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下端3厘米以内的伸直型骨折,见于中老年有辜质疏松者。

由于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引起。

表现特点:典型的Colles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侧面观呈餐叉样畸形,正面观呈枪刺刀畸形。

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四、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

由于跌倒时下肢遭受扭转暴力引起。

头下型和经颈型,由于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大多中断。

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基底型,因骨折端血运良好,骨折较易愈合。

表现特点:患肢有缩短、外旋,大转子明显突出,患髋压痛,轴位扣击时有震痛,但嵌插骨折病人仍能行走。

病人年龄较大,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及泌尿系病人等并发症。

治疗1.持续皮牵引:用于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嵌插骨折。

四肢骨折中医治疗那些事

四肢骨折中医治疗那些事

四肢骨折中医治疗那些事防止四肢骨折,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因为骨质疏松或者外力作用引发四肢骨折。

一旦出现四肢骨折问题,就要及时医治,在治疗期间,医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中医治疗方法。

本文将简单介绍四肢骨折类型,并综合探讨中医治疗方法。

一、四肢骨折类型:常见四肢骨折主要分为五种类型:第一,锁骨骨折。

对于人体来说,锁骨位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和人的上肢、躯干紧密相连。

因为锁骨处于皮下,位置表非常浅,这样很容易因为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而引起骨折症状。

在医学病案中,锁骨骨折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他们在剧烈运动、不慎跌倒或者受到外在暴力影响,就很容易致使锁骨骨折,因此,必须严加注意,一旦骨折,要及时就医。

第二,肱骨外科颈骨折。

从肱骨外科颈的部位来看,它处于解剖颈下两到三厘米的部位,该部位是从人体松质骨过渡为皮质骨的重要身体部位,也是力学薄弱部位,正因为薄弱,所以更容易出现骨折症状。

不同年龄段的人均有可能出现肱骨外科颈骨折,病因各异,相比之下,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肱骨外科颈骨折。

这种骨折导致的移位现象非常严重,存在较多的局部出血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预防,及时医治。

第三,肱骨干骨折。

这种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外科颈以下一到两厘米的部位以及肱骨髁以上两厘米部位的骨折。

通常,骨折部位出现在中部为主,有时也会在下部出现骨折现象,总体上讲,上部骨折的发生概率比较低。

如果肱骨干骨折发生在患者中下三分之一的部位,就很容易导致合并桡神经损伤,如果出现在下部三分之一的部位,就会引发骨不连症状。

对此,必须及时医治,科学采取手术疗法。

第四,肱骨髁上骨折。

这种骨折类型特指肱骨远端内科与外科上方出现骨折症状,对于患者来说,最常见的肱骨髁上骨折为伸直型骨折,发生比率高达90%。

在5岁到12岁的儿童中,肱骨髁上骨折发生概率较高。

这和该年龄段的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与运动量有关,因此,要注意引导孩子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

第五,尺桡骨骨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肢骨折常见四肢骨折:上肢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Colles 骨折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

一肱骨干骨折: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

处理原则:1手法复位和外固定:可在局麻或臂丛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用悬臂石膏后小夹板固定;嵌插骨折通常采取吊带固定。

为防止肱骨关节盂的活动可用肩部固定器。

外固定可用外固定器或锁定钢板螺钉进行固定。

2切开复位内固定(1)麻醉:臂丛神经阻滞或高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2)体位:仰卧(3)切口与暴露: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间切口,沿肌间隙暴露骨折端。

若为上1/3 的骨折,切口向上经三角肌、肱二头肌间隙延长;若为下1/3骨折,切口向下经肱二头肌、肱桡肌间隙延长。

注意勿损伤桡神经。

( 4 )固定:锁定钢板二肱骨髁上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的骨折分类:(一)伸直型多见: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骨下端,导致髁上部伸直型骨折。

骨折近端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

骨折远端向侧方移位可挫伤桡神经或尺神经。

(二)屈曲型:较少见。

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反。

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三)粉碎型:多见于成年人。

引型骨折多属肱骨髁间骨折,按骨折线形状可分T型和Y型或粉碎型骨折。

处理原则:1复位固定肘部肿胀较轻,桡动脉搏动正常者,可行手法复位和后侧石膏托固定。

伸直型骨折骨折复位后固定肘关节与90度--60度屈曲或半屈位。

2持续骨牵引对受伤后时间较长,肘部肿胀严重并并有水泡形成,但末梢血运良好者,可行尺骨鹰嘴牵引,牵引重量1--2kg;待3--5天后肿胀消退,即可行手法复位。

3手术治疗 [手术步骤]麻醉:臂丛神经阻滞或高位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1.体位新鲜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因取前侧切口,故取仰卧位患肢外展80度置于手术桌上,。

对无血管损伤,仅有内翻畸形者,或骨折已有纤维愈合者,应取后侧切口,病人取仰卧位,伤肘置胸前。

或侧卧位,患肢放置在体位架上。

驱血后,在止血带控制下手术。

2.切口S形前切口,起自肘上内侧8cm,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间隙下行,至肘横纹横切达肘关节外侧,再沿肱桡肌内缘下行4cm3 内固定肱骨髁上骨折用两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先显露肱骨内髁,在肱骨内髁处将克氏针与骨干成45°角斜行钉入,通过骨折面,直达对侧皮质骨。

然后在外髁另作小切口,同样钉入另一钢针,与对侧钢针交叉固定[图1 ⑷]。

检查如骨折对合良好,即可将断裂的肱肌缝合。

剪去多余的克氏针,使外露针尾长约0.5cm,并将其弯成钩状。

最后缝合皮肤切口及外髁小切口,只缝合皮肤,不缝深筋膜。

三尺桡骨干双骨折治疗措施1、复位比较困难 , 要求高 , 复位后容易移位。

(1)儿童青枝骨折多有成角畸形,可在适当麻醉下,轻柔手法牵引纠正,石膏固定 6~8周。

亦可用石膏楔型切开法纠正成角畸型。

(2)有移位骨折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和成角畸型,并在持续牵引下,如系上 1/3 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上),前臂要置于旋后位;中下 1/3 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下),前臂要置于旋转中立位,以纠正旋转畸形。

然后在骨折处挤压分骨,恢复骨间膜的紧张度和正常间隙,最后使骨折端完全对位。

复位后用长臂石膏管型固定 8 ~ 12 周,石膏成型后立即切开松解,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肢端血循环,防止发生缺血挛缩。

肿胀消退后,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注意观察和纠正骨折再移位。

2、开放复位、内固定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或复位后固定困难者;上肢多处骨折 , 骨间膜破裂者;开放性骨折 , 伤后时间不长、污染较轻者;骨不连或畸形愈合、功能受限者。

手术治疗1.切开复位内固定(1)适应证:①开放性骨折伤后在8小时以内者,或软组织损伤严重者;②多发骨折,特别一个肢体多处骨折者;③多段骨折或不稳定性骨折,不能满意的手法复位或不能手法维持整复骨折端的对位者;④尺桡骨上1/3骨折手法复位失败,或难以外固定者;⑤对位不良的陈旧性骨折,手法已不能整复者;⑥火器性骨折,伤口愈合骨折端移位未整复者。

(2)切口选择:桡骨上、中、下1/3骨折,均可选用前臂背侧入路(即Thompson 切口),上1/3骨折桡骨背侧切口在伸腕肌伸指肌间分离,切开部分旋后肌附着处即可暴露桡骨,应注意桡神经深支自旋后肌中穿出,切勿损伤,中1/3的桡骨背侧切口,将外展拇长肌向尺侧牵开,即显露桡骨,下1/3桡骨背侧切口,自拇短展肌与伸拇长肌之间显露桡骨。

亦可用桡骨掌侧切口(即Henry切口),沿肱桡肌内缘与桡侧屈腕肌之间进入,并向桡侧牵开桡神经,向尺侧牵开尺动脉。

尺骨全长均位于皮下,均可直接尺骨嵴切口,显露尺骨。

3 内固定物的选择:①钢板螺丝钉宜用6孔或长4孔为佳;亦有用加压钢板内固定者。

②髓内针内固定,剥离骨膜范围要小或不剥骨膜。

有利于骨折愈合,采用的髓内针必须横径够粗,对桡骨骨折,要将髓内针上端打到桡骨颈部,才能控制桡骨旋转位;否则仍需加用外固定,才能防止骨折端旋转移位,直至骨折愈合。

交锁髓内针内固定,可有效控制骨折端旋转移位,骨折端加压、小范围或不剥骨膜有利于骨折愈合。

早期功能锻炼,不需外固定。

四 colles骨折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畸形。

1814年Abraham 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为Colles骨折。

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好发于老年人,女性较多,有“老年性骨折”之称。

一治疗原则(1)无移位的骨折,采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固定,将手和腕固定于功能位4周。

(2)移位型骨折,骨折整复后,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将腕部固定于旋前及掌屈尺偏位4 周。

(3)不稳定骨折,采用穿针外固定的方法。

例如,在前臂近端和掌骨横穿细钢针,牵引复位,然后将钢针固定在管形石膏内,起维持牵引,防止骨折移位的作用。

(4)Colles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是患腕向桡侧倾斜,腕关节功能严重受限,下尺桡关节分离且疼痛。

手术方法有:①尺骨下端切除术,适用于因下尺桡关节炎或脱位引起腕部疼痛和旋转受限者。

②桡骨下端截骨植骨术及Campbell's手术,适用于桡骨下端骨折畸形愈合,关节面向背侧倾斜和桡骨短缩明显者。

五: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是指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治疗原则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本病的预防重点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上。

主要是提倡早期无创复位。

遵循早期无创伤的解剖复位,选择合理有效的内固定器材及方法,减少局部血供破坏改善血流灌注促使骨折早期愈合,恢复和建立跨越骨折线的血管迅速参与坏死骨的修复,避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在选择治疗方法以前,首先要了解伤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全面检查,血压、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结合骨折全面考虑。

股骨颈骨折愈合较慢,平均需5~6个月,而且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平均为15%左右。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和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内固定坚强度有关。

治疗方式1.外固定:适用于外展型和中间型骨折,一般多采用患肢牵引或抗足外旋鞋8~12周,防止患肢外旋和内收,约需3~4个月愈合,极少发生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

但骨折在早期有错位的可能,故有人主张以采用内固定为妥。

至于石膏外固定已很少应用,仅限于较小的儿童。

内固定适应证最广。

对绝大部分内收型骨折均适用。

一般约需4~6个月愈合,骨折愈合后仍应继续观察直至术后五年,便于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

2.内固定: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在电视X光机的配合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如无X光机设备,亦可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

在内固定术之前先行手法复位,证实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再行内固定术。

内固定的形式很多,归纳约有以下几种类型:①Smith-Petersen三刃钉内固定:自1929年Smith-Petersen首次创用三刃钉以来,使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提高,至今仍为常用的内固定内固定术后X线表现方法之一。

②滑动式内固定:现有各种不同式样的压缩钉或针。

压缩钉或针可在套筒内滑动,当骨折线两侧有吸收时,钉向套筒内滑动缩短以保持骨折端密切接触,早期承重更利于骨折端的嵌插。

③加压式内固定:此种内固定物带有压缩装置,能使骨折端互相嵌紧以利愈合。

常用的有Charnley带有弹簧的压缩螺丝钉和Siffert使用的螺丝栓(Corkscrew Bolt)等。

④多针(或钉)内固定:根据股骨上端骨结构和生物力学原则分别插入2~4根螺丝钉或钢钉,不但固定牢靠,而且可减少对股骨头的损伤。

如Moore或Hagia针等。

总之,内固定形式多种多样。

3.内固定同时植骨:对于愈合较困难或陈旧性骨折,为了促进其愈合,于内固定同时植骨,植骨方法有两种:①游离植骨:如取腓骨或胫骨条由大转子下插入股骨头,或用松质骨填充骨缺损等。

②带蒂植骨:较常用的是缝匠肌蒂骨瓣植骨术。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已开展带血管蒂植骨术。

如旋髂深动脉骨瓣的骨移植术。

4.截骨术:对于愈合较为困难或一些陈旧骨折可有选择施行截骨术,如转子间截骨术或转子下截骨术。

截骨术具有手术操作易,患肢缩短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等优点。

5.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股头颈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愈合有困难。

2.股骨颈头下型粉碎性骨折。

3.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股骨颈已被吸收。

4.不能配合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人,如偏瘫,帕金森氏病或精神病人。

5.成人特发性或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范围大,而髋臼损伤不重,用其它手术又不能修复。

6.不应行刮除植骨术的股骨颈良性肿瘤。

7.股骨颈原发性或转移的恶性肿瘤或致病理性骨折,为减轻病人痛苦,可以手术置换。

六股骨干骨折以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丧失,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为主要表现的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部位骨折。

治疗原则(一)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二)持续牵引1、垂直悬吊牵引:适用于3岁以内的儿童。

2、平衡牵引:3岁以上的儿童至15岁左右的青少年以及成人的股骨干骨折,可同时加用小夹板以纠正移位。

3、悬浮牵引:适用于成人。

4、90°-90°90°牵引:适用于已感染的股骨干开放性骨折。

(三)切开复位和内固定适用于复位不理想或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夹,或有血管神经禹伤者可作切开复位。

固定方法可用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同时,适当考虑应用外固定,要求达到固定确实可靠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