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郭小川的长篇叙事诗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郭小川的长篇叙事诗创作
郭小川出生于河北省丰宁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在父母的教导下,郭小川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

“这样的早期教育,不仅为他日后诗歌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于他思想个性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感使他迅速地选择了为国为民的人生道路,同时知识分子的气
质又使得他在面对社会政治风云变幻时能保持人格的独立,
坚持进行个人化的思考,而这也正是他的五首备受关注和争
议的长篇叙事诗得以创作问世的重要原因。

在诗作中,他从个人的切身经历出发,展示并思考着知识分子在斗争年代投身
革命的艰难历程和矛盾心态。

对于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是郭小川长篇叙事诗的重要内容,也是他的思想光芒的突出表现。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马克斯?韦伯就把知识分子定义为那些“因为其赫然成就而被誉为‘文化魂宝’的人,他们是社会群体的精神领袖”。

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也主张知识分子应该是“每一个时代的批判性良知”。

班达也将知识分子定义为“一小群才智出众、道德高超的哲学家――国王,他们构成人类的良心”。

虽然这些定义的表述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从中至少可以归纳出知识分子的两大特点: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自觉的社会良知。

因此,知识分子既要献身于知识真理的探求,还要积极投身社会,敢于批判、勇于
承担。

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
命感,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参与社会
政治的自觉要求:在我国古代,代表知识分子的“士”或者通
过充当门客、四处游说来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或者通过科举考试直接进入社会政治权利之门来发挥参政作用;在国将破
家将亡的战争年代里,觉醒的知识分子更会主动地把自己的
命运和社会、民族的前途结合在一起,积极投身革命,成为革
命的启蒙者和先锋队。

《白雪的赞歌》中的医生和于植、《深深的山谷》中的男女主人公等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走进革命队伍的,革命是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自觉要求,也是他
们参与社会、体现自身价值、表达自己理想的最重要的形式。

在战争岁月中,许多知识分子迅速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在人
民群众身上找到精神和信仰的寄托,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
革命者。

大刘、于植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曾有过对个人情感的依恋,但是他们能够迅速地脱尽身上的“小资”味道,成为时代所要求的真正的完全的革命者。

因此在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融入时代洪流、参与社会政治似乎比和平岁月更容易一些。

“然而,当郭小川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进行新颖而独特的思考,并由此向更深层次挖掘时,发现战争时代个人与历史进
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合拍,有时甚至更为尖锐”。

战争年代知
识分子投身革命也要经过痛苦的选择和艰难的历程。

因为现代知识分子不仅有源远流长的社会责任传统同时也坚守着自身文化身份的精神价值,但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个人的生存都无法保障,自由、幸福、价值的实现等精神追求就更无从谈起,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经历着心灵的拷问,甚至最后导致了人生的悲剧。

《深深的山谷》中的男青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因为国统区的反动统治压得他直不起腰,于是他选择来到延安参加革命,但是这个从小过惯了富裕生活、养成孤傲性格的知识分子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爱情由于生活目标的严重分歧在增添裂痕,而自己也和这个斗争的环境难以适应。

在严酷战争和严格纪律的约束下,这个只想保存个体尊严、追求个人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理智地选择了自杀来逃避自身的困境。

这类知识分子的悲剧是因为人生定位错误引发的,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时刻,连民族尊严都遭受践踏,哪里还有什么个人尊严可讲呢?知识分子渴望个体生命和精神的自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里只能是一种超我的追求。

同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投身革命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受自己内心的强烈冲突,也要面临来自外在环境的质疑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与改造,因为中国共产党相信知识分子只有通过痛苦的改造才能真正被革命队伍所接受。

“不是所有的这些知识分子都能革命到底的。

其中一部分,到了革命的紧
急关头,就会脱离革命队伍,采取消极态度,其中少数人,就会变成革命的敌人”,所以中国共产党长期对知识分子持怀疑保留的态度。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延安整风运动经验的同时又进行了多次的文艺运动和政治运动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改造。

通过这一系列的运动,把许多学术问题纳入政治范畴,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作一再被规范,最终使知识分子开始全面倒向政治和主流话语的要求成为集计划经济――一元化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霸权于一体的体制的代言人。

然而,无论社会意识有多么强的约束力,知识分子的品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不只是受制于自己所处的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制度和规则,他们的确更有可能“离开中央集权的权威,走向边缘,从而使自己具有一定的超越能力。

”具有这种超越精神的知识分子各国各个时代都有,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郭小川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知识分子的郭小川亲身经历过知识分子选择、投身革命的艰难,也深深懂得知识分子经受改造的痛苦,所以他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要站稳政治立场,对知识分子身上的缺点进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同情、理解、爱护这些知识分子,欣赏他们身上的优雅、忧郁、洁身自爱等气质。

这种矛盾的态度在他的长篇叙事诗中就有着鲜明的表
现。

《白雪的赞歌》中的医生是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典型,这是一个性格有些柔弱、还不是共产党员的知识分子。

他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但目光中却隐隐闪着轻微的忧伤,他沉默寡言却诚实敬业,他同情、帮助、深爱着于植,但是他又洁身自好、矜持自尊正是他理智地离开,最终成全了革命者的爱情的坚贞。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救死扶伤,深切的关怀他人,他投身革命战场,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能够“发乎情,止乎礼”,具有强烈的道德要求。

尽管医生所坚守的道德操守也是时代的选择和要求,但是郭小川却用他独有的细腻描写真实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矛盾,使得这个形象更加生动。

相比较来说,郭小川对《深深的山谷》中的男青年的态度却要复杂得多。

男青年忧郁的气质、稳重的举止深深吸引了大刘,当然这也是郭小川所欣赏的。

但是男青年投身革命后又难以适应斗争的环境,他虽然有学问,但是在革命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宿,革命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在艰苦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动摇和幻灭,对此郭小川又给予了谴责。

但是郭小川又是“以爱护知识分子的善良的动机为出发点的,他从来没有把知识分子放到革命的对立面来看待”。

《深深的山谷》中的男青年虽然是一个革命的懦夫,但是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革命的叛徒又完全不同,作者专门在几十行的文字里用充满同情的笔调描写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使男青年那种既想拥有爱
情、实现自己价值,也曾认真努力想要改变自己但是又和当时的革命环境格格不入最终幻灭的心态跃然纸上。

这样的知识分子不是一个可憎的革命叛徒,而是一个在革命现实中找不到自己人生目标苦苦探求但是最终绝望的一个可悲的形象,这个形象因为作者对于他复杂心灵世界的描写而具有了时
代意义。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分子既恨又爱、既批判又惋惜的矛盾心情。

郭小川对叙事诗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态度体现了诗人
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真实看法,他坚信“全心全意投身革命,就是解决、克服知识分子的复杂感情和思想矛盾的过程”,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他又看到了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许多问题。

因为郭小川深深知道知识分子身上有许多独特的气质,这些气质使他们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战士,所以使他们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显得格外艰难,对于这种蜕变的痛苦诗人充满着同情和理解。

诗人在叙事诗里把这些复杂的情感都熔铸其中,通过这些形象展示了那个特定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包括郭小川在内的知识分子的选择与困惑。

参考文献:
1.马德生、田小军,郭小川50年代诗歌探索的知识分子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 2003(3):52。

2.郭小川,郭小川全集(第三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郭晓惠等,检讨书:诗人郭小川在政治运动中的另类文字[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240。

4.郭晓惠范肖丹,关于郭小川的长篇叙事诗《深深的山谷》[J].南方文坛,2006(6):83。

尚炜,湖北襄樊学院文学院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