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性土用于渠道填筑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性土用于渠道填筑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过去砂性土用于水库大坝、河道堤防填筑的范例比较多,但砂性土用于渠道填筑并不多,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是第一次。砂性土料又分为粉细砂、中细砂、中粗砂、砂砾料四种,不同砂性土料其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参数各不相同。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共有三处渠道砂性土填筑,即:S3标滹沱河段、S12标大砂河段、S19标唐河段。砂性土选用中细砂,现将S19标唐河段渠道砂性土填筑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浅述如下。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砂性土,渠道填筑
1工程概况
1.1工程基本情况
S19标砂性土填筑段位于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总干渠309+390~312+790段,全长3.4km。渠底宽度为15m,渠道深为7m,纵向比降为1/25000,渠道内外边坡比为1:3,渠口宽度65m。左侧堤顶为5m宽泥结石路面,右侧堤顶为5m宽沥青混凝土路面,渠底纵向设三道无砂混凝土排水管,间隔300~400m设横向汇水管与集水井相连,集水井处设排水泵站。该段共设9座排水泵站,其作用是排除渠底因地下水和渠道渗漏水,防止渠道在冬季不行水时产生冻胀破坏。渠道外坡左右侧设8m宽绿化带,绿化带外边沿设有截流沟和隔离网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全封闭)。详细渠道结构布置尺寸见附图。
1.2工程地质和环境情况
该渠段上游309+260处设有村交通桥,地面高程为76.2m,本填筑段地面平均高程为69.4m,高差为6.8m。交通桥与本填筑起点相距130m,原地貌为斜坡相接,本工程上游段左右侧设一级马道和防洪堤,一级马道与本渠段堤顶相接,本填筑段的下游与唐河倒虹吸相接。本填筑段为唐河多年古河床,属村民河滩地,地表以下为1m左右粉细砂,2~4m左右为细砂,4~7m左右为中细砂或中粗砂,7m以下为砂砾石,砂层分布不均匀,除河滩地以外,方圆10km以内,即地面高程为76.2m的地质情况经勘察,粘土层只有1~2m左右,分布也不均匀。根据设计要求,该渠段左侧渠堤填筑高度为5.6m,右侧渠堤填筑高度为3.7m,3.4km渠道填筑总方量约70万m3,若采用粘土回填按1.5m取土深度,共需征用约700亩农田。
1.3砂性土填筑方案使用的理由
该渠段若用粘土填筑需征用农田700亩,这样做一是增加了征地费用,二是取走了粘土、外露了砂土,使这700亩农田砂漠化,不利于环境保护。在距该填筑区10km以外的曲阳县的南边有粘土层超过3m的粘土料场,但要利用定州到曲阳段的公路为运输线,而定曲公路本身车流量大,交通部门不允许,而且增加了运距,从而加大了工程投资。经中线局和国调办专家会同设计单位反复研究决定,采用就地取材,利用渠道开挖的砂性土进行渠堤填筑。
2砂性土填筑施工工艺
任何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都是检测填筑的密实度,砂性土填筑其密实度与砂料颗粒级配混合均匀度、虚铺厚度、含水率、碾压机械类型、碾压遍数等参数有关,因此,在正式填筑前,必须做砂料的击实试验和填筑碾压试验,以确定砂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和施工参数。
2.1砂料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砂样的采集,直接影响试验数据的科学有效性,为了比较分析,尽可能反映现场实际情况,采集三批试样送检,第一批为现场312+100处,采取竖直混合砂料,其最大干密度为1.76g/m3、最小干密度为1.50g/m3;采样里程为310+100,最大干密度为
1.75g/m3、最小干密度为1.46g/m3。第二批为碾压试验场取样,分别取用了第一、第
二、第三层已填筑好的砂样,采用单点法取样,其中第一层最大干密度1.82g/m3,最小干密度1.47g/m3;第二层最大最大干密度1.86g/m3,最小干密度1.5g/m3;第三层最大干密度1.83g/m3,最小干密度1.43g/m3。第三批取样采用试验现场多点法,取样时每份样品在碾压现场的每层各个部位取5个砂样进行混合,试验结果是:最大干密度从一层至六层顺序是1.81g/m3、1.80g/m3、1.78g/m3、1.80g/m3、1.84g/m3、1.81g/m3,最小干密度分别为1.35g/m3、1.36g/m3、1.25g/m3、1.31g/m3、1.38g/m3、1.32g/m3。三批击实试验数据相差较大,说明填筑区域内砂料差异很大。为了真实地反映砂料情况,后来又每100m取一组试样,进行击实试验,并在填筑过程中分段对比使用。
2.2碾压试验
(1)试验经过
为了取砂料方便,试验场地选择在渠道右侧311+125支槽桥右岸,试验长度50m。宽度26m,场地相对平整。试验用砂性土上料取用渠道开挖砂料,试验填筑用水选用距填筑面约50m水井取水。试验用机械挖掘机、20m3自卸汽车、20t光面压路机、装载机、推土机等。试验用检测设备:感量为0.01g天平称一台、称重为30kg感量为10g天平称一台,灌砂筒一套,称量200g感量0.1g天平称一台、铅盒若干、取样环刀3个、99%酒精若干。试验程序:基础处理→测量放样→砂料挖运→料场拌合→填筑面上料→人工配合机械整平→洒水→检测含水量→机械碾压→密实度检测→铺设土工格栅。试验目的确定填筑程序、工艺和施工参数。
(2)试验结果
确定的填筑程序和试验程序相同,确定的工艺参数:基础处理用人工配合推土机、砂性土料采用挖掘机开挖、20m3自卸汽车运输,料场拌合采用装载机拌合,拌合场至填筑面砂性土料运输采用装载机,填筑面采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整平,人工洒水,20t光面压路机压实,人工铺设土工格栅。每层砂性土虚铺厚度为40cm,虚铺超宽2.4m,如下图:洒水量每立方米砂性土料洒水1.2t(探坑查看,以渗入下层10cm为宜),碾压遍数为静压2遍、振动碾压6遍,轮迹搭接30~50cm,行车速度控制在30m/min以内,砂料松铺系数为
1.253,细度模数为1.3以上。
2.3渠堤填筑施工工艺
(1)基础处理:根据设计技术要求渠堤基础必须用推土机将30cm 表层土清理干净,人工配合机械整平,将基础面上的杂物清除,然后用压路机碾压4~6遍,其相对密度为:基础面30cm为土基,相对密度不低于0.85,基础面30cm为砂基,相对密度不低于0.75。堤基清理完成后,报监理组织设计、业主、施工单位进行联合验收,验收通过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2)测量放线:以渠道中线为基准线,以填筑高度和坡比测算填筑宽度,再加上超填宽度,用全站仪测定渠堤轴线(即堤中心线)。经试验确定,每层砂性土边沿有90cm宽度压路机不能行走,有坍陷现象,为了坡面密实超填30cm,又因坡比较缓(1:3),需加宽1.2m,共计一边需超宽2.4m。每层碾压完成后,都要根据坡比、填层高度、以及超宽测放填筑面边线。
(3)填筑段布置:该段砂性土渠堤填筑长度为3.4km,分左右两侧同时填筑,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方便车辆运输,将3.4km渠堤填筑分成8个填筑段,每段400~500m,段与段之间预留10~12m施工通道,方便施工车辆通行,具体布置见下图:渠道左右两侧各有8m宽绿化带,可以做砂料拌合场,兼做施工车辆通道。每个填筑段两端以1:3的斜面填筑,该斜面为上料通道,考虑车辆在砂性土斜面行走困难,可用粘土或砂砾料铺设40cm并压实。每段填筑成型后,将斜面粘土或砂砾料清除利用刷坡料补填段与段的空隙。由于用水量很大,在每个填筑段左右侧适当位置打一眼水井,全段共打井16眼。
(4)砂性土开挖运输:采用大型挖掘机开挖装车,大型自卸汽车运输,由于本区段表层为粉细砂料,不能用于填筑,必须清除运往弃土场,再将可用砂性土表面清理干净后,采用竖向开挖方法,进行后退式开挖,利用自卸车运往拌料场进行拌合。
由于该段渠道开挖深度平均为3.3m左右,对一般挖掘机来说在地面位置对渠底部位的砂料无法清理,在粉细砂清除后在砂料位置给装车造成困难。解决的办法:一是换用长臂挖掘机,二是将粉细砂清除一段后,制作跑箱,将自卸车开到砂料面上装车。
一个填筑段成型后,应及时进行机械削坡,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将坡面多余的砂料堆放于渠底两侧。由于成型渠底多为中细砂基础,自卸车无法行走,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表层含泥量大的粉细砂在渠底中心线上铺筑10m宽的道路,采用倒退式装车,待所有坡面清理完毕后,再将渠底粉细砂清除。
(5)砂性土拌制:虽然渠道中的砂料采用竖向开挖,由于地质比较复杂,中砂和细砂分布不均匀,因此开挖的砂料必须经装载机充分拌合均匀后才能上填筑面。从试验数据显示,6个填筑层密实度差异较大,分析原因,砂料不均匀性是主要原因。在砂料充分拌合均匀后,还应检测其细度模数,若细度模数低于1.2的砂料太细,且含泥量也较高,洒水后会出现液化现象,影响填筑质量,不宜使用。
(6)上料与摊铺:由于每层填筑面上铺有土工格栅,车辆不能直接行驶,又因自卸车重量大,车轮接触面较小,容易沉陷,因此,从拌合场到填筑面的上料宜采用装载机,并从填筑段两端采用前进式上料,边上料边摊铺,最后人工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