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养生法
养生方法之四时调食
花生与黄瓜 芥末与鸭梨
甜酒与味精 烧酒与桃子
白藤与川连 香蕉与芋头
桃子与冷水
羊肉与霉干菜 驴肉与黄花菜
鸡蛋与消炎片 西药片与烧酒
兔肉与小白菜 鸭肉与杨梅子
胡萝卜汁与酒 棒冰与西红柿
02
夏季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食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食物可选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适当选用具有酸味的辛香的食物,以增强食欲。
目录
CONTENTS
1、夏食宜清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1
02
苦瓜(菜中君子)——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对糖尿病、癌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菊花叶——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可治口舌生疮、口干口臭、心烦易怒等。
茄子——对防治高血压、脑溢血、紫斑病有效。
番茄——可利尿、健脾消食、清热解毒、降低血压,大量的番茄红素有抗癌作用
2、品种多样的蔬菜瓜果有利于健康
黄瓜——降低胆固醇及抗衰老。
01
冬瓜——解暑利尿,生津止渴
02
辣椒——防治动脉硬化、坏血病、风湿病及防癌作用。
03
丝瓜——清热利尿、化痰通络、凉血解毒。
04
阳虚
食补——如狗肉、羊肉、鹿肉、鸡肉、桂圆、核桃、韭菜等。
药补——如人参、白术、干姜、鹿茸、虫草、附子、肉桂、杜仲、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等。
2
3
1
常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不振、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乏无力、自汗、心悸气短、食欲差、食后腹胀;舌质淡胖、苔白等。
食补——如大枣、饴糖、山药;
药补——如人参、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灵芝等。
纯净的白开水进入人体后不仅能解渴,且能立即发挥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起到调节体温、输送营养、洗涤、清洁内脏器官的作用。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中医养生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医养生却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该如何进行。
下面店铺给大家提供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希望对你有用!四季养生口诀1、四时养生小口诀晨起一杯温开水,舒舒服服通肠胃;上午冰糖炖雪梨,幸福永伴不费力;中午来碗绿豆汤,清热解毒保健康;清凉西瓜桌上摆,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诀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书中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四时养生ppt课件
秋季运动
秋季气候宜人,适合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登山、慢跑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
四时养生与情绪调节
春季情绪调节 春季是情绪容易波动的季节,人 们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 悦,多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 。
冬季情绪调节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容易感到孤 独和抑郁,应注意与家人和朋友 保持联系,多进行室内活动和社 交活动。
白质的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秋季饮食
秋季气候干燥,饮食应以养肺、润燥为主 ,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如梨、藕、百
合等。
夏季饮食
夏季气温高,人体消耗大,饮食应以清淡 、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等。
冬季饮食
冬季是收藏的季节,饮食应以养肾、进补 为主,多吃富含脂肪和热量的食物,如羊 肉、狗肉、核桃等。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要 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
免感冒。
夏季养生的方法
01
02
03
04
夏养心
夏季气温高,易引起心火旺盛 ,要注意养心,保持心情平静
。
饮食调理
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绿豆、冬瓜、西瓜等,有助
于消暑降温。
适量运动
夏季适合水上运动,如游泳、 冲浪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
注意防晒
夏季阳光强烈,要注意防晒, 避免晒伤和中暑。
适量运动
冬季适合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有助 于增强免疫力。
饮食调理
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姜、蒜、羊肉等,有 助于驱寒保暖。
注意保湿
冬季空气干燥,要注意保湿,预防皮肤干燥 和瘙痒。
04
四时养生的注意事项
春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春养生气
饮食调养
四时养生
春季养生
一、春季的时段 根据我国的传统的季节划分方法,每年农历的一、二、三月,公历 的2、3、4 月为春季。春季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 雨六大节气。 二、春季的气候特点 1、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2月6日前后, 立春为春季的第一日,这时气候向暖,阳气始发,气温渐渐上升。人们 可逐渐感到一个万物更新、冬眠动物开始复苏、充满生命力的季节即将 开始。 春季为风向转变时期,低气压和高气压(气旋和反气旋)的变化频 率在春季最高,因此,春季有风多、风速大、风向变化快和天气多变的 气候特点,尤其是早春,气候变化更大,昼夜温差悬殊,天气乍寒乍热。 所以,有“春主风”,“善行而数变”之说。严寒之余威尚未退尽,春 日之阳光也尚未充沛,春风仍带着冬天的寒意,人们要注意气候的变化, 以防气候乍变而引起的外感。
春季养生
养生要顺乎肝之特性 人们应顺应春季生机盎然的特点,多做户外活动,调摄情志。 如野外放风筝、沐浴阳光、呼吸清新空气、嬉戏玩乐,将一切烦 恼置之度外,迎天顺气、随风送忧。下棋也不失为此时的一种有 益活动,其能解除郁闷,愉悦心情,开发智力,所以,古人有 “善弈者长寿”之说,对于精神情志曾受过损伤及老年退休者最 为适宜。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三)旧病易复发 春季是由寒转暖的过渡季节,需要人体不断地进行调节, 以保持平衡。有些慢性疾病,即通常所称的“宿疾”或“旧病”, 每逢季节交换时,机体调节失常而容易发作。许多常见病如高血 压、哮喘、溃疡病等都容易在此季节复发。
四时养生
于俊生
绪论
四时养生的原则 1、顺应四时养生的意义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绪论
2、顺应养生的基本原则
顺应四时自然规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顺四时综合调养
《黄帝内经》的四时养生
四时养生
四时养生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这是它的病理特 点。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津伤时,即见口渴引饮、唇 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可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偿 的限度必然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而导致死亡,由此观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 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 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四时养生三是“风胜则动”:古人见到空气流动而成风,因此推论风邪致病,其证以动为特征,即所谓“风 胜则动”。故凡见肢体运动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蠕动,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症往往责之于风而列 为风病。破伤风之抽搐及面神经瘫痪所致之口眼歪斜等可为代表。
四是兼杂为病:所谓兼杂为病,是指风邪常与其他邪气相兼病
保养阳气
病理变化
《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 它,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原因是,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地球的表 面凹凸不平,冷热不均,于是便形成了来去匆匆的风,风既是绿色的信使,也是落叶的祸首,历来它就以温顺和 蔼、狂暴凶残两张脸谱对人类施以福祸。
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子,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因此,风病之病种较多,而病变复杂,故《黄帝内 经》里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说明了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医疗气象学告 诉我们,在大风呼啸时,空气的冲撞摩擦噪音使人心里感到烦躁不适,特别是有时大风音频过低,甚至达到“次 声波”的标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次声波是杀人的声波,它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 烦躁,甚至致人于死地。此外,猛烈的大风常使空气中的“维生素”——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导致那些对天气变 化敏感的人体内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开始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压抑和疲劳,并会引 起一些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还有,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的水汽,空气湿度极大地减少,这会使人口 干唇裂、鼻腔粘膜变得干燥、弹性减少,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导致 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流行。这也往往是“风助病威”的结果。故《黄帝内 经》里又说:“风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常常与风邪相关连。
四时养生、药食同源
中医四季养生顺时养生的基本原则1.顺应四时自然规律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顺四时综合调养一、春季养生春季,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
春季的特点:阳气生发,万物始生春季养生原则:春季养阳1.春季的五行属性:木木的生理特点:“木曰曲直”,即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点。
2.春季的五脏归属:肝肝的生理特点:《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养生谚语:无饥无饱,五脏之葆。
安步当车走,精神加倍有。
一、春季养生——起居(1)春季养生在起居方面的调养,注重舒展条达,着意疏泄宣发以助阳气之生,不要郁结压抑,以与春天少阳生发之气相应。
1.“春捂”以养阳气:调护阳气,保养正气要重视“春捂秋冻”的养生之道。
《寿亲养老新书》里所指出的“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以免使人受寒”。
2.“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认识各种致病因素以适时趋避。
(一)在水中浸泡贯众。
取贯众500克,放置于水缸或水桶中,每月更换1次。
性味:苦、涩,微寒。
归肝、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二)在住宅内放置一些薄荷油。
任其慢慢挥发,以净化空气。
性味:辛、凉。
归肺、肝经。
功效: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对于年老体弱之人,应尽量避免到人多、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清新、流通。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要消灭传染源;2.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3.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一、春季养生——饮食(2)(1)春季饮食调养原则: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
养生有时中国古代顺时养生保健12策图
中国古代顺时养生保健12策图古人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1、顺时养生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提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即从保健的角度说,养生要遵从自然规律,并克服不良心态。
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人体亦不例外。
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应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则。
因时制宜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2、修身养生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
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
”明确提出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
唐代医学家孟诜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
”“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
”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
不管做什么事,要处处为别人着想;别人有困难,要尽心尽力地给予帮助。
故常做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
3、静神养生静神养生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
“安”即静心,“和”即顺心。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安”“和”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之养生境界。
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高尚、适宜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意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中医理论中的四时养生讲的是什么?
中医理论中的四时养生讲的是什么?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
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懂得养生之道,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中医养生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
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
主张“正气为本”,提倡“未病先防”,强调辨证思想。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如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四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
正如《灵枢·本神》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的一大特色。
一、四时养生的理论基础(一)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中医学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认为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说明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这与现代科学认为的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天、地”,古人是指整个自然界而言,“天地一体”就是说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第九章传统养生之四时养生
❖ 一、应时起居
❖ 夏季宜晚睡早起。中午一定要加午睡,时间不易 过长。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 处久坐、久卧、久睡。更不宜久用电风扇,因夏 令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 袭,吹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 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 二、合理调节饮食
❖ 夏季一般人的食欲有所减低,通俗称谓“苦夏”, 老年人更是如此。所以夏季应吃清淡易消化的食 物,少吃油腻或煎炸的食品。其中蛋白质的摄入 量要充足,最好吃些含蛋白较高的食物,如鸡、 鱼、蛋、奶及豆制品等。当然新鲜蔬菜、水果更 是不可缺少的,如苦瓜、冬瓜、丝瓜、西瓜、苹 果等。
❖ 偏于气阴不足的,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 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银耳、蘑 菇、鸭蛋、鸭肉、兔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 食还要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索、高矿物质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油菜、芹菜、菠菜、香椿头等,这 对于因冬季过食膏梁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内热偏 亢者,还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 醒脾开胃等作用。
❖ 2.夏季不贪凉
❖ 艳阳夏日,酷暑外蒸,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 养生尤应注意:夏不贪凉、夏当静心、夏季防暑、 夏调饮食。
❖ 3.秋季谨慎起居 ❖ 秋季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景物萧条,人
也应随之调养。做法是安神宁志、谨慎起居、饮 食调节、秋季药补。 ❖ 4.冬季避寒就温 ❖ 冬季闭藏,阴盛阳衰,草木凋零,所以冬季养生 要顺应阳气潜藏。其做法是避寒就温、冬季进补、
❖ 三、不宜久洗冷水澡 ❖ 老年人久洗冷水澡或在冷水中久泡,体温会骤然
下降,容易受寒,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 ❖ 四、应注意防暑 ❖ 夏季暑热湿盛,宜防暴晒,宜降室温,居室应尽
量做到通风凉爽,早上开窗,十点前关闭,防止 室外热气入侵。此外家中还应备些适当的防暑药 物,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仁丹、风油精等。 ❖ 五、日常养生 ❖ 一忌腹泻。其病因是暑热外蒸,贪凉饮冷太过, 加之此时人体肠胃薄弱,或饮食不洁,可造成急 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疾病。 ❖ 二忌暑天感冒。又叫冒暑,即白天受暑,夜晚着 凉,出现发热、头晕头痛、无汗、周身酸痛。治 疗可选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中医四时养生
春季的起居保健
1、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 意思是说春天人们应当晚一些睡, 早点起,以适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 起床后宜披散着头发、舒展着形体, 在庭院里信步漫行,这样就能达到 使思想意识、灵感生发不息。
春季的起居保健
2、由于春天气候变化较大,多出现乍 暖乍寒的情况,再加之人体的皮肤 腠理已经开始变得疏松,故穿着总 的要求是: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 一方面又要柔软保暖,并且还要做 到衣服不可顿减。在《千金要方》 中,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既养阳又收阴。
四时与五脏的关系
四时与五脏的对应 四时养五脏的哲理
春应肝
春养肝
夏应心
夏养心
秋应肺
秋养肺
冬应肾
冬养肾
长夏应脾
长夏养脾
违逆四时阴阳的危害性
“肝气内变” “心气内洞” “肺气焦满”----“逆其根则伐其动 (2)精神调摄
中医四时养生的两条总原则:
春季的运动锻炼
香薷饮:洁净的香薷10克、厚朴5克,用剪刀剪碎,白扁豆5克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一小时,代茶频饮,每日二次,
对于夏季感冒,以发热、头沉、倦怠、吐泻为主症者,效果较好。
1、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春季应该多做户外活动或旅游 。春天的郊野, 1、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春季的精神调养
精神调养方面,着眼于一个“生”字。 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恶抑郁 而喜条达。
戒怒为第一要务。“怒”是历代养生家 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 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在《老老恒 言·戒怒》篇中这样说:“人借气以充身, 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 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 即足以伤我身。” 指出了气怒伤身的严 重的危害性。
四时养生
• 夏至——夏至日一般在每 年公历的6月21日。 •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 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 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它们 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 日、7月23日左右。
情志养生
夏季养生,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 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 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 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 的情绪,切忌发火,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 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春天养“生”:在春天应借助大自然的生机,去激 发人体的生机,鼓动生命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激发 五脏,尽快从冬天的藏伏状态中走出来,进入新一 年的生命活动。春天重在养肝,因为肝主生机,肝 应于春。 夏天养“长”:利用夏天天地的长势,去促进人体 的生长功能,重点在养心,通过调动心的气血运行 功能去加强人体的生长功能。养长包括夏天要长个 子、长肉、长骨骼。
春季养生——起居
1.早睡早起,广步于庭。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成年人每 天8 小时,中学生8~9 小时,小学生9~10 小时。 2.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使之尽快适应 春季的血液循环变化。 3.春天后母脸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春捂秋冻 )
春季养生——运动
运动上,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淋 漓而损伤阳气,以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 舒适为宜。 一般可选择简单易行而富有兴趣的活动为好, 如散步、慢跑、春游、乃至放风筝、荡秋千 等,老年人还可选择一些简单的保健功法, 如八段锦、十二段锦、易筋经等。
5 不能临出门才涂防晒霜。 防晒霜跟一般的护肤用品一样,需要一定时间才 能被肌肤吸收。所以出门前10—20分钟应涂防 晒霜,而去海滩前30分钟就应涂好。 6 防晒霜不能在上妆前使用。
四时养生
四时养生《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这些都说明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人类需要摄取饮食。
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生活在自然中 ,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所谓“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就是告诫人们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 ,适应周围环境 ,使机体与大自然谐调 ,以健康长寿。
据统计 ,城市室内每立方厘米空气中 ,有阴离子 40- 50个 ,森林中可多达 10万至 100多万个。
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阴离子少于 25个时 ,人体就会感到疲倦 ,阴离子含量陡然下降时 ,人们会出现头昏头痛、胸闷、关节痛、疲倦等症状。
相反 ,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就变得非常活跃。
“中国长寿王后金手杖”荣誉称号的 124岁老人孔英 ,就是粤西北怀集县怀城镇的山区老妇。
四时养生顺应自然“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 ,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故而顺应四时变化以调摄人体阴阳平衡 ,乃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之一。
春季防病复发寒冬已过 ,万物复苏 ,阳气升发 ,一派生机 ,人们养生也应适应春天的时光。
其做法是 :春捂秋凉、和日春游、春季调食、防病复发。
夏季不贪凉艳阳夏日 ,酷暑外蒸 ,人体阳气在外 ,阴气内伏 ,养生尤应注意 :夏不贪凉、夏当静心、夏季防暑、夏调饮食。
顺应四时养生
顺应四时养生顺应四时: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随遇而安,改造自然,为人类防病抗衰、保健益寿的根本利益服务。
从根本上去调节阴阳、把握阴阳,就会给自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创造有利条件。
就能向“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交融”的境界迈进了。
A.春三月春季,始于农历立春,止于立夏,为公历二月、三月、四月,共三个月。
①春季,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
农历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减咸酸,增辛辣,助肾补肺,安养胃气;衣宜下厚而上薄。
勿骤脱衣,勿令犯风,防夏飧泄。
农历二月:肾气微肝正旺,减酸增辛,助肾补肝;衣宜暖,令得微汗,以散去冬伏邪。
农历三月:肾气以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减甜增辛,补精益气,勿处湿地,勿贪凉。
②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人应夜早起,广步于庭,以使志生。
春季宜常食新韭,大益人。
过春后勿食,多昏神。
春季乍暖还寒时节,不可顿去棉衣,而应渐渐减之(春捂秋冻,不易得病)。
春夜卧时,间或用热水,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能泄风邪脚气。
③五行学说认为,春三月木旺,是肝气旺盛,易于发病的季节。
春季养生,应根据“万物生发,肝气旺盛”的特点做好养生。
春季勿多食酸味,减酸益甜以养脾气(春,肝木正旺,酸味属木,脾属土,恐酸味助木克土,令脾受病)。
B.夏三月夏季,起于农历立夏,止于立秋,为公历五月、六月、七月,共三月。
①夏季,为万物生长,繁荣秀丽的季节。
农历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壮,减酸增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为纯阳之月,忌行房事。
农历五月:肝气休,心正旺,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
早卧早起;名为毒月,君子斋戒,薄滋味,节嗜欲,霉雨湿蒸,宜烘燥衣,时焚苍术,常擦涌泉穴,以袜护足。
农历六月:肝弱脾旺,节约饮食,远避声色;阴气内伏,暑毒外蒸,勿濯冷,勿当风,夜勿纳凉,卧勿摇扇,腹护单衾,食必温暖。
②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季的生活起居,也应与“夏长”相应,晚睡早起,无厌于日,适当午休,以保存精力。
夏季虽暑气酷烈,但勿多食冰水、冷粉、冷粥等物,虽取快一时,冷热相搏,多致腹疾;勿多食煎、烤、油炸之物,以助势毒,多发痈疽;勿枕冷石,损目;勿睡熟扇风,或露卧取凉,多成风痹瘫痪之病;勿沐浴当风、阴房开窗,防贼风中人最暴;勿用冷井水洗面,伏热在身,宜每天早起,以受清明之气;平檐下、过廊、巷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时养生法
因时进补,对养生是重要的一环,在选用滋补药时,必须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以及四时气候与人体脏腑组织的内在联系,而合理选择补药。
其原因在于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四时不同,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也不同,因而,药物养生宜根据四季阴阳盛衰消长等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顺应四时的自然规律,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养生原则。
唐代药王孙思邀着《备急千金要方》曰:“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乃诸补散各一剂;夏人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茂等丸一两剂;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
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
”此即应四时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而进行的因时进补的例证。
1.春季药食养生法
春天要考虑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的食物,而不宜吃酸收之味。
《黄帝内经》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者,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
所以,春天要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中草药和食品。
如《寿世秘典》记载:“三月采桃花浸酒饮之,能除百病益颜色。
”若春季患温热病后,津伤液亏者,则需凉补以滋阴生津。
此外,南方阴雨连绵,低温与天暖交替出现,湿气困脾,宜进健脾运湿之品,如截米、云获、党参。
中草药可以选用构祀子、郁金、丹参、麦冬、何首乌、元胡等。
食品
可选择辛温散发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蒜、姜等。
参考中医药学中的草药和营养学,灵活应用可以达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梅雨季节,空气湿润,天气暖和是调养胃的好季节。
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役功能,可以防老抗衰。
饮食以新鲜蔬菜,多吃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吃油腻之物品,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上。
雨季食物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豆苗、筒篙、算菜、春笋、山药、莲藕、芋头、萝卜、甘蔗等。
中药选择脾胃升降和生化机能来调补脾胃,如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首乌粉及朴中益气汤等。
同时也可以选用白烧鳝鱼、杜仲腰花、大蒜烧茄子等,以朴虚损、壮筋骨降血压、凉血止血等的功效。
2.夏季药食养生法
中医认为,夏为“蕃秀”之季,即是自然界生物最为茂盛的时候,此时气候,阳气蒸腾,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旺盛期。
其因在于热能伤阴、伤气,加之夏日排汗较多,气阴更益耗伤,如有阴雨,则兼扶湿邪。
根据上述特点,夏季药物补益当以甘平、甘凉补益气阴、气津之品为主,兼以清热祛湿。
有些慢性病患者,如支气管炎,只有在冬天发作,而在夏季不发作,可采取“冬病夏治”之法。
夏季进补,常选用平补肾气的药物,如参茂片、胎盘片、固本丸、灵芝液、参菩白术散等中成药。
此外,夏季由于寒凉之物食之较多,易伤胃气,故应在补气生津之时,还要注意健脾胃。
气候过湿,常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而生病。
根据研究发现,“高湿度”人体容易引起以肌梗死、多发性关节炎,胃溃疡等疾病。
所以,夏季人体要“宜泄阳气,防范风热之邪”。
此时生活起居应该晚
睡早起,使阳气得到宜泄,反之,不要发怒,则伤及心气。
夏季要顺护阳气,以养心、脾、肝、肺、'肾五脏,防病强身,对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有很大的实效性。
夏季天气闷热,衣杉单薄,身体最容易受风热之侵袭,若使用发汗药剂则汗多伤心,容易造成气血癖滞。
若暴喜暴怒则伤其心阳,而造成心脏病之发作。
所以夏季在膳食方面,早晨吃少许洋葱,晚饭后饮少量红酒,保持气血通畅。
平时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等比较清淡之食物为主,有清芬养心,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养血安神的功效,在配合气功的动静功,以助体内气血的微循环,以避免因夏季冷气房呆过久,造成气滞血疲。
这个季节一般选用中药草的蔬菜果食为:荷叶、鱼腥草、麦冬、获荃、川芍、丹参、红花、赤芍、莲露、西瓜、莲藕、绿豆汤、乌梅汤、小豆汤、葛笋、冬瓜汤、茄子、苦瓜汤、菊花叶汤、宛豆、四季豆、包菜、大白菜、蕾香、佩兰等。
3.秋季药食养生法
中医学认为“秋为容平”之季,自然界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寒,处于“阳消阴长”阶段。
由于气候逐渐凉爽,燥气盛行,使人们感到口唇干燥,咽干,皮肤干燥,说明燥气可消耗人体之津液。
津液既伤,滋补津液就是适宜秋季的补法。
秋季是万物成熟,各物种收获的时节。
同时也是千树落叶,万花凋零的时一节。
此时自然阳气日衰,阴寒之气日生,雨水渐少,天气干燥,秋风徐来,自然界一片萧杀、萧条之景象。
“阳消阴长”人体的代谢机制由盛转衰,开始进
入低潮,人体容易受到外来邪气之侵袭。
所以,秋宜养阴,慎防津气耗散防燥护阴,养肺为先。
谨慎生活起居,必需调畅情志。
饮食调节上,
平时少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宜吃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多食一些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麦冬、杏仁、远志、川贝、胖大海等,对一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一般膳食可食莲子百合煲,袖子鸡、银杏鸡丁、香酥山药等,有清润肺燥,止咳消炎,朴气养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同时食用润燥之食品,如芝麻、糯米、梗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大枣等以增加体质。
秋季适宜的蔬菜水果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白萝卜、花菜、包心菜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朴肺的功效。
4.冬季药食养生法
冬季自然界阳气衰微,万物收藏,聊无生机,草木凋零。
阳气潜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养精蓄锐,以待来年春天生机勃发。
人体与自然界必需相协调,生理机能也与之相应,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
这是阳气内潜,有益于精气的充养和积聚。
所以冬季养生宜藏精,应时而养。
养阴防寒,起居必需调摄。
房事调节不可过劳以益肾蓄精。
运动的调和以护阳养形。
冬季寒气旺盛,寒为阴邪,最容易伤人之肾阳。
因此,冬季养生重在养藏固精,补肾娜
阴。
养生应以精神调镊,饮食调节、药物调和、运动等都方面着手。
以养藏为原则,台则将导致四肢枯萎无力,损害健康。
《千金翼方》曰:“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
这类补益药酒有十全大补酒、虎骨酒、构祀酒、截仁酒、山药酒、参茸药酒、人参药酒、虫草补酒等。
每日
1-2次,每次半两左右。
冬季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茂、阿胶、冬虫夏草、何首乌、构祀子、当归、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鹿茸、肉桂等。
但冬季进补亦应注意不可过服温热之品,以免太过伤阴。
著名医学家张志聪针刘一《黄帝内经》曰:“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认为“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不可一味温补助阳,还须结合滋补阴精,使阴阳互生互化。
至于在南方,由于冬季雨水少,气候较为干燥,宜进温润之品,如桑寄生、冤丝子、熟地等。
冬季的饮食调摄方面以补为主,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如:牛羊肉、乌鸡、螂鱼、豆浆、牛奶、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同时可适量的膳食进朴,如:黑芝麻粥、虫草蒸老鸭、番茄砂糖藕、构祀肉丝、火腿海参、羊肉炖白萝卜、红祀田七鸡、牛奶粥、山药羊肉粥等有补益肝肾、滋阴助阳、健脾开胃,生津止渴的功效。
冬季常用中药、蔬菜、水果有:香蕉、莽菜、芹菜、香茹、玫瑰、芝麻、百合、栗子、菠菜、丝瓜等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化痰散寒、通脉开胸、健脾化滞、养血充髓、润肺通畅呼吸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