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然经济

合集下载

3-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3-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①迅速上升。②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 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 ③南洋公司与英美烟公司的斗争 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说明了什么问题? 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 货市场等。 ③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要继续控制中国市场,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爱国的积极性。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1、开始兴起:19世纪60、70年代 3、短暂春天:一战期间 5、巨大打击:国民党统治后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20世纪初 4、短暂发展:抗战前夕 6、最后结局:三大改造
外商企业如何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类别 生丝 茶叶
1843年 1400担 13万担
1860年 69000担 153担
增长 48倍 11倍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表现有哪些?
表现一:鸦片战争后,洋纱涌入取代土纱,导致“纺”与“织”分离。洋布 输入取代土布,又使“织”与“耕”分离; 表现二: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 化。
情况:棉纱进口大幅度增加;棉布进口增幅不大,趋于平衡;棉花出口大 幅度增加。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 1872-1890年期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 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每包 三百斤的 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量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提示:(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 价值观的权威地位,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

经济基础的名词解释

经济基础的名词解释

经济基础的名词解释1、所谓经济基础是指人类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二是谁来生产。

2、原始的自然经济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主要以采集渔猎等直接获得生产资料的方式进行。

这个时期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3、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交换的扩大,剩余产品的出现和丰富,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阶级的产生。

4、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产生,就必然会由一种经济形态转化为另一种经济形态,社会生产由一种所有制变为另一种所有制。

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类社会的实践出发,科学地阐明了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他们认为,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进入到文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首先必须吃、住以及其他一切生活资料,于是生产力就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社会分工出现了,由于“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分工使人们的注意力转向手工业品,从而使得产品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居于次要地位”,于是,“货币代替了一般等价物,成为交换的媒介”。

因此,“市民阶级产生了”,“商品生产开始了”,货币“取代了实物货币而充当一般等价物,人们交换产品不再付出一般等价物而只支付实际价值”。

“所有制关系发生变化了,那时,对土地、农奴和手工业的所有权已经是商品生产者的关系了。

”于是,“有了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这时,产业工人已经摆脱了它们的狭隘的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地位,正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他们在同自己的生产资料分离的条件下,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产业工人“必须同他们的老板——生产资料分离”,“工人的本性已经同所有制关系发生了矛盾”。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习题及答案)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习题及答案)

像经济学家⼀样思考(习题及答案)第2章像经济学家⼀样思考习题⼀、名词解释1、⽣产可能性边界2、⾃给经济3、计划经济4、市场经济5、混合经济6、微观经济学7、宏观经济学8、实证分析9、规范分析10、内⽣变量11、外⽣变量⼆、正误题(请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______越现实的模型总是越好。

2、______经济模型要么反映现实.要么没有价值。

3、______假设使解释世界变得相对容易,因为它们简化了现实,并集中了我们的注意⼒。

4、______当建⽴国际贸易的模型时,似设世界只由⼀个国家组成是合理的。

5、______当⼈们作为科学家时,他们必须努⼒做到客观。

6、______如果⼀种经济在其⽣产可能性边界上运⾏,它肯定有效地使⽤了⾃⼰的资源.7、______如果⼀种经济在其⽣产可能性边界上运⾏,它要多⽣产⼀种物品就必须少⽣产另⼀种物品。

8、______⽣产可能性边界之外的点是可以达到的,⽽且是有效率的。

9、______如果⼀种经济中有相当多的失业,这种经济就在⽣产可能性边界之内⽣产。

10、______⽣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出,是因为任何两种物品⽣产之间的权衡取舍都是不变的。

11、______⽣产技术进步引起⽣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

12、______宏观经济学涉及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交易。

13、______ “通货膨胀上升往往引起短期中失业减少”的表述是规范的。

14、______当经济学家做出实证表述时,他们更可能是以科学家的⾝份出现。

15、______⽆法⽤证据否定规范表述。

16、______⼤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关税和进⼝限额通常减少了⼀般经济福利。

三、单项选择题1、⼀国⽣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点表⽰________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C该国可能利⽤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平降低D⼀种⽣产品最适度产出⽔平2、⽣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还带来其他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周期越长意味着决策时风险越大。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能够减少决策风险的各种制度和措施,例如市场信息发布和预测、农业生产保险、农产品储备、保护价收购等。农产品大多数是鲜活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连续性存在明显的矛盾。因此,需要进行适当地保鲜贮藏和加工,以便保持其使用价值,使之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农业现代化肯定是跟商品化统一起来的,就是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是农业的商品率基本特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我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说农业现代化的时候,基本就是说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等,现在我们再提到农业现代化,除了上述几化以外,又有一些新的内涵,比如农业标准化、信息化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业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肯定是不同的,这是它的动态性。
上述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料利用的季节性、资金支出的不均衡性和产品收获的间断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一方面表明根据农时安排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农户多种经营和兼业经营的必要性。多种经营和兼业经营不仅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以增加生产,同时也可以用其经营的收入弥补资金支出不均衡和农产品收获间断所造成的收支缺口。
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表现为农业生产的波动性。自然界大范围的长期变化,如地质变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等无疑都会对农业生产发生长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往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从农业生产上反映出来。短期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气候的变化,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如旱、涝、风、雹等,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年度间的剧烈变化。病虫害的爆发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也可能导致严重减产。因此,减灾防灾在农业生产上具有特殊意义。主要的减灾防灾措施包括建设水利工程、培育抗逆性强的动植物品种、生产类型多样化、综合防治病虫害、发展设施农业、建立合理的农产品储备体系等。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的概念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的概念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与产品经济的概念在我们深入探讨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以及产品经济的概念之前,让我们先了解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这三个概念都在经济学领域有着特定的定义和含义,它们反映了经济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和演变中的不同特点。

一、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个古老的经济模式,它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直接交换和自给自足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自然经济中,生产和消费基本上是原始和局限的,经济活动受限于可获得的自然资源。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生产食物、衣物和住所等必需品,通常采用简单的农业和手工业方式。

货币在自然经济中并不起到重要的作用,交换更多地依赖于物物交换,这就是所谓的“以物易物”。

在现代社会,自然经济的存在主要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原始社群中,但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城市化地区,自然经济已经被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所替代。

二、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基于商品的生产、交换和销售。

在商品经济中,产品被生产出来,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交换。

这种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市场中各种商品和服务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买卖,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专业化和产业分工,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

商品经济的关键特点包括生产的标准化、市场竞争、供应链管理和广告营销等。

货币在这一经济模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允许人们将资源用于最有效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产品经济产品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而来的概念。

在产品经济中,不再仅仅卖出商品,而是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商品、服务和客户体验。

产品经济强调品牌价值、创新和客户满意度。

产品经济背后的理念是,企业不仅仅要提供产品,还要提供与产品相关的价值。

这可能包括售后服务、维修、升级和与客户的持续互动。

产品经济在现代商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科技、汽车和医疗行业等领域。

总结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代表了不同的经济模式和发展阶段。

自然经济是古老的自给自足模式,商品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而产品经济则强调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客户体验。

高考历史考前点拨:必修二经济史应知应会的106个易混易错点

高考历史考前点拨:必修二经济史应知应会的106个易混易错点

【高考历史】历史必修二应知应会基础知识1.铁犁牛耕的使用有何意义?提示:是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土地私有制发展。

2.你知道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标志是什么吗?提示:曲辕犁的出现。

3.“自给自足”中的“足”就是“富足”吗?提示:否。

“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4.你知道什么是精耕细作吗?提示: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古代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它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5.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提示:(1)主观: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2)客观: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6.试分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小。

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

7.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吗?提示:否。

明朝中期开始,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

8.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都面向市场吗?提示:否。

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国家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工业产品流入外国,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

马原知识点整理总结

马原知识点整理总结

名词解释:1.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5.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7.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8.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9.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0.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11.发展:前进的向上的运动,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规律:事物联系和发现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3.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4.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从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思维。

15.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16.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7.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答(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答(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定⽣产⼒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产关系,是⼈们在社会⽣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分配、交换、消费诸⽅⾯。

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产关系体系。

(3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经济运⾏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 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

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门代表⽆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是⼀门揭⽰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产阶圾利益同⼴⼤劳动⼈民的根本利益是⼀致的;同社会发展⽅向是完全⼀致的。

3.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答:(1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

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劳动⽣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经济体制改⾰,都具有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后习题补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后习题补充

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的补充导论(第30页)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3.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两者的辨证关系如何?4.劳动三要素?生产资料?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第一章商品(46页)1.解释概念: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3.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及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的关系?5.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6.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第二章:货币(65页)1.解释概念:货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货币流通量规律及其公式?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82页)1.解释概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2.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是什么?4.价格对价值的背离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129页)1.解释概念: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5.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6.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什么?7.剩余价值率的计算?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殊性?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142页)1.解释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2.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动时间又包含哪些组成部分?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4.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是什么?5.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是什么?7.产业资本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8.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是什么?9.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173页)1.解释概念:生产成本、利润、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利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2.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3.年利润率的公式?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是是什么?4.平均利润如何形成的?计算过程?5.生产价格是如何形成的?6.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7.生产价格规律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8.极差地租的形成条件和原因?9.绝对地租的形成条件和原因?10.利息率的决定?11.土地价格的决定?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1.解释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构成2.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7.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什么?8.资本有机构成为什么具有提高的趋势?对工人阶级就业有什么影响?。

政治经济学一考通题库——课后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绪论和1-3章)

政治经济学一考通题库——课后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绪论和1-3章)

导论思考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

无产阶级要求有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而且还批判地继承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有价值的见解,阐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

马克思、恩格斯从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于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

在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中,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了大量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关注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和新问题。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的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2)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

物质资料生产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3.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相互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3)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也标志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

什么是社会主义,是该说说清楚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是该说说清楚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是该说说清楚了一、引言有讲座,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秦伯益院士讲:小平说,什么是社会主义,谁能够说清楚,先(把经济)发展起来再说。

某某社会是指一种社会形态,而某某主义是一种政治形态,存在某某法治、某某制度、某某文化、某某政治的社会就是某某社会。

希望下文能够把“什么是社会主义”说清楚!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1、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顾名思义,是以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社会政治形态。

社会主义社会,是在经济、法律、文化、道德、教育、福利、分配等采取以社会大众利益为重,限制少数个人利益侵犯、损害社会大众利益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诞生于16世纪初,纯粹的社会主义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纯粹的社会主义是完全以人民大众利益为中心的社会政治。

纯粹的社会主义是政治、社会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以全社会,即人民大众利益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是完美的社会主义,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中国将“社会主义国家”定义为“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形态的名称是“人民民主专政”)、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即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在政治权益、经济分配上确保以人民大众利益为中心。

北欧的挪威,瑞典,丹麦等一些国家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以高税收、高福利、低人口增长率和相对较小的贫富差距为特点。

民主社会主义是在社会很多方面以社会大众利益为重心的社会。

2、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以资本持有者、拥有者为重的政治形态。

资本主义的根本特点是少数拥有大量资产、资本的企业家、资本家、贵族,通过掌握生产资料来控制社会分配,主导社会发展,是资产阶级民主执政的政治形态。

3、封建主义封建主义,以君主分封臣子为主要手段的政治形态。

封建主义,西方定义是一种以土地占有权和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关于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制度。

也有指封主与封臣的关系,封主封臣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土地的分封制度,等级分权制度,国王抑或是中央权力,传统的法律习惯等。

什么是自然经济

什么是自然经济

什么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Natural Economy)是传统社会封建经济形态下主要的经济形式,它与商品经济既相互结合又相互排斥,不能说自然经济就是没有商品交换的。

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

是存在于市场范围较小时期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扩展资料:
1、构成体系
农业经济(尤其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为基础,原始商品经济提供扶助,但居于从属地位。

2、基本特征
以家庭(其他时期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庄园等)为主要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相当小。

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原料采集、生产乃至消费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并扩大再生产),只有在生产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将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

并且自然经济中农业生产同家庭手工业制造相结合,即农产品以及一部分手工业品都是自主生产并使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现象。

自然经济(Natural Economy)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
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

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马克思作业实习题目(15道)

马克思作业实习题目(15道)

第一道:立统一规律,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道: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第三道:实践的特征、基本形式是什么?
第四道 :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价值观?
第五道: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第六道: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七道: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八题:什么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第九题: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什么?
第十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主要有哪些表现?
第十一题: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世界发展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间,
第十二题: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有哪些?为什么说垄断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第十三题: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空想社会主义贡献及其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不能实现的空想理论?
第十四题: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第十五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直接生产者因遭受强制剥夺而与生产资产相分离,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主要途径:2.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势;商品经济:是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交换为媒介来进行;条件:一、社会分工的出现;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什么是商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什么关系?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一、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二、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是指两者相互依存,统一于商品之中;表现为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是使用价值交换进行量的比较基础;两者缺一不可,不然就不称其为商品。

两者的矛盾,是指两者相互排斥,表现为同一个商品对卖者和买者来说,不可能同时兼得。

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转让商品的使用价值;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5.商品价值量由什么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有什么影响?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随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全过程;二、两者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根源;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021年浅谈人本质是什么

2021年浅谈人本质是什么

摘要我们通过学习哲学史知道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早就进行了。

根据前人的观点和自我梳理得出主要有一下三种本质说先天人性论,就是把人的本质看做是与生俱来、先天形成的。

例如讲“性本善”、“性本恶”;自然人性论,即片面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人的各种欲望)决定人的本性;抽象人性论,即超越阶级和历史发展谈论人的本质的趋同性、永恒性。

这三种本质说法,都没有科学地揭示出人的真正本质。

在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前人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下,创造性地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人的社会关系及人的需要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从而使人的本质有了科学的界定。

关键字本质,全面发展,统一性“劳动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作出了详细论述,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1]这里面的人的类特性指人的本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则是指劳动,换言之,人的本质就是劳动。

这正是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性活动即劳动来探讨人的本质。

我们可以从这文献资料中看到,马克思对人的对象性活动进行了论述,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人不是抽象的存在于世界之外的东西,人的发展离不开他所生存生长的自然界,离开了自然便不复存在,应该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人的本质属性。

“劳动是人的本质”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问题,是对人类主体性活动本质的深度概括。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从这里看出,马克思是立足社会关系去探讨人的本质。

这一论断的提出,就意味着马克思开始着手从历史的、现实的社会角度去探讨人的本质。

因此,马克思给我们后人提供了立足实际生活中去分析人的本质的思路,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人的本质必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去探寻,不能直观猜测和主观臆断,只能通过反思、实践、再实践的形式去把握和理解,人的本质不能离开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来空谈,它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我是中国公民

我是中国公民

预习教材P110-118,“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 两目: 1、什么是自然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的含义? 2、什么是“看不见的手”?它是通过什么来发挥 调节市场的作用的? 3、什么是“看得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可以通过 哪些手段来调节市场? 拓展:为什么需要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市场? 4、《能力训练》P88填空题、选择题; 第11题。
在下述生活领域中,请各举一例,表明 任何公民不能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也 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 在家庭生活中: 在学校生活中:
在市场交易中:
1、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公民最大的 特征是:所有公民都依法受到法律保护,都必须平 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权利和履行义务。 2、权利和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3、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容非法践踏, 不可非法剥夺;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神圣的, 不容推卸的。公民的称号表达了法律对人权的确认 和保护。一旦丧失了公民的称号,就意味着失去该 国法律的保护。
1、任何公民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同时,都应 当遵守 和 。 2、公民 ,是我国 基本制度,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 3、法律对 民 的 。
的特殊保护,是法律对公 的维护,也是衡量一个国家
程度的重要标尺,反映了现代法治 社会对维护公民 和 的关注。
预习P101“我是中国公民”: 1、“公民’的含义、特征、意义? 2、公民与子民、臣民有什么区别? 拓展:回答“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知能》P70填空题、选择题、材料第8 题。
1、任何公民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同时,都应 当遵守 宪法 和 法律 。 2、公民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我国 法律 的 基本制度,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 基本权利 。 3、法律对 弱势群体 的特殊保护,是法律对公 民 平等权利 的维护,也是衡量一个国家

自然经济是什么意思

自然经济是什么意思

自然经济是什么意思
自然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利用自身的经济条件,几乎能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产品不进入或极少进入流通过程。

1自然经济发展过程
自然经济是与生产力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奴隶制经济与封建制经济尽管都属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但它们之间有较大区别;漫长封建社会经济的表现状况也不同。

2白然经济的特征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之间的关系?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是社会经济运行采取的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是与极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生产力基础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基本的一种经济形态。

商品经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产品经济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基础的,并以全社会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为前提。

产品经济是马克思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那时生产力高度发展,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并与此相适应要在全社会实行计划经济,这就是产品经济时代。

应当指出,社会经济的运行形态或经济体制,是与经济制度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

在一定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运行机制,必然受到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

例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存在着本质的制度差别。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虽然已出现了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仍处于从属地位,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不发达,甚至排斥社会分工为特点的。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几乎都在生产者个人或本单位范围内完成,生产着生产者自身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

那时,各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的生产规模很小,劳动生产率低下,各自闭关自守,相互很少联系,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

我国广大农村在历史上长时期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小农经济,就是典型的自然经济。

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最后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代替。

商品经济是比自然经济优越和进步的经济形式。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生产者之间或经济单位之间,存在着分工和协作的关系。

它们各自从事某种产品或产品的某些部分的专业化生产,形成相互密切联系的社会生产体系,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