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PPT课件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PPT课件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不 本质 物质生产的 农业经营的
同 属性 自给自足
规模狭小
点 与商品 与商品经济 随社会属性变
经济的 相对立 化与商品经济
关系
的联系加深
相同点 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第4页/共18页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社会属性——封建小农经济 经济形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社会生产——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C 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第15页/共18页
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
济是不是小农经济?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 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 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不利因素:
①分散、简陋、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灾 能力弱; ②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 ③封建统治腐朽,封建剥削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 锐,社会动荡; ④旱、涝、战争等天灾人祸打击; ⑤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
第12页/共18页
A 1、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 )
第16页/共18页
★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有利:
①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与普及。 ②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自主权,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规模小,有利农民提高耕作技术,促进精耕细作农业。 ④封建政府为维护统治采取重农、扶植政策。

高考中关于“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佃农经济”的考辨 检测题 --2023届高三历史三轮复习(含解析)

高考中关于“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佃农经济”的考辨 检测题 --2023届高三历史三轮复习(含解析)

高考中关于“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佃农经济”的考辨检测题【概念解析】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主要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该种经济形态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典型的男耕女织,其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与商品经济对立。

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本质属于自然经济。

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进步以及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社会生产模式。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自耕农经济:是相对佃农经济而言,它主要强调生产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其特点是农民自己拥有小块土地和劳动工具。

佃农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

佃农耕种地主的土地,但自己有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一、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1.据文献和西汉墓壁画像等考古资料可知,耦犁的犁铧较大,有犁辕、犁壁等装置,由二牛牵引,三人操作,一人牵牛把握方向,一人掌犁辕调节深浅,一人扶犁。

后来经过改进,二牛三人的耦犁法逐渐为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取代。

这反映出当时A.农学知识比较丰富B.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C.农耕区域逐渐扩大D.生产技术取得新发展2.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土分民”,促进土地私分。

其他各诸侯国的变法也类似,荀子从理论上论证了私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提倡“分田而耕”。

这在当时有助于A.赢得争霸战争的胜利B.阻碍社会阶层的流动C.强化奴隶主贵族统治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3.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壁画。

如图是6号墓《犁地》壁画,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第1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第1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2)相当发达:距今七八千年时。

(3)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2.商周农业(1)概况:耕作工具出现青铜农具,重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耕作技术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和治虫灭害农作物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①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②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

(3)东汉: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

(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

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4.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灌溉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时创制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集体劳作(1)出现:商周时期。

(2)基础:土地归国家所有。

(3)评价:在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工效。

2.小农经济(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2)原因: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特点:①组织形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高中历史自然经济知识点

高中历史自然经济知识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应,不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可简称为“自给自足”的经济。

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太平天国运动影响;(3)新思潮的萌发。

2、表现:(1)洋沙输入,“纺”与“织”分离(2)洋布输入,“织”与“耕”分离(3)破产的手工业者成为棉布的消费者(4)未破产的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发生变化3、影响:(1)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2)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3)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掠夺农产品,对自然经济进行猛烈的冲击。

这是中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2.近代企业的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

3.城乡联系的加强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快,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城乡经济的联系加强,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个体生产的局限性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分上和协作不发达,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

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区别是什么?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

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

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

再说自耕农经济和小农经济之关系

再说自耕农经济和小农经济之关系

再说自耕农经济和小农经济之关系——由《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并非一回事》谈起小农经济就是自耕农经济吗?《历史学习》2008年第3期中一篇标题为《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并非一回事》的文章中谈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认为“在固定的土地上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个体农民――小农,不仅包括自己耕种自己的土地的自耕农,还包括租种地主土地向土地主纳租的佃农。

因而,可以说,自耕农经济一定是小农经济,但小农经济不一定是自耕农经济。

”从这段简短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任今老师把自耕农经济看作是小农经济的一部分,即后者包含前者,两者并非是一回事。

然而高中新课程教材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中谈到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时是这样陈述的: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或称个体小农经济应运而生。

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很显然,从文中表述可以看出其认为两者就是同一个事物。

同为这一单元第2课“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这一子目中论及租佃经营问题时,提到“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综合上述陈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既然自耕农经济或称为个体小农经济,租佃经营不同于自耕农形式,那么租佃经营也就不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岳麓版教材中关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之关系的表述明显与任今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出入,那么问题何在?是教材有误还是上述文章的观点存在问题呢?事实上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否定或者肯定两者的对与错,因为目前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便持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的小农经济就是指自耕农经济;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自耕农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的一部分。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不同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以明确出现这种分岐的原因,并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观点一:自耕农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的一部分。

小农经济的特点

小农经济的特点

小农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封闭分散、力量脆弱。

2、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条件简单,在比较贫瘠的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产;又由于它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容易通过勤劳节俭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所以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的一面。

4、自耕农和佃农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普遍的经济形式。

自耕农的兴衰对封建经济有重要意义。

一般是通过农民战争,或其他形式的生产关系的调整,自耕农大量增加,生产力即可获得发展。

在相反的情况下,也会有相反的结果。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之间的区别
1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是存在於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 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
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3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4一句话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出现时间最早。

小农经济是前者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商品经济就是有货币了,交换不是为了自己的需求。

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具体状况
1、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⑴中国农业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⑵生产工具: 石刀、石斧、石犁
⑶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 ①概念:
刀耕火种
先用石刀、石斧把大树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
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②弊端:
土地利用率不高,人民频繁迁徙
③生产工具相对简单,技术革新缓慢,心理上极易满足 (落后性) ④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产品主要不面向市场 (自足性,或称“稳定性”)
⑤负担沉重,缺乏必要的积累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脆弱性)
二、小农经济
6、影响:
①积极性:
a经济:在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政治:利于确保封建王朝赋役来源,促进政权巩固和社 会稳定;
★生产工具中青铜农具较少原因: ①青铜器多用于礼器和贵族生活用品,是贵族权力和 地位的象征; ②青铜器较珍贵
⑵耕作技术:
已懂得排水、除草、沤肥、治虫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具体状况
2、石器锄耕的商周农业:
⑶农作物: 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
⑷土地制度: 井田制
⑸经营方式: 劳动者集体耕作
c科技:促进了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科技的发展;
d思想:造就了农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注重孝
道、重视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
二、小农经济
6、影响:
②消极性: a十分脆弱,难以应对天灾、战乱、瘟疫和沉重的赋役负担,易导 致阶级矛盾激化;(政治) b具有封闭性、落后性,阻碍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资本 主义萌芽的发展,是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 源,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近代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 c随着土地兼并和人口的增加,土地会过度开垦,这就给生态环境 带来负面影响;(社会) d助长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也造就了农民自私、狭隘、保守的心理 性格;(思想) e影响技术革新,使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突破,发展不成近 代科技(科技)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区别联系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区别联系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区别联系
区别:
自然经济:是从生产的目的出发,生产目的是为了自给自足,多出部分可以销售,与商品经济相对应。

小农经济:是从生产组织形式出发,是以一家一户作为生产单位,与集体生产、规模生产相对应
联系: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战国到1956)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可以等同,也就是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内一般的小农经济他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自给自足可以认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相等。

但是其他时候不行。

因为小农经济在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例如:有资本主义的小农经济——雅各宾派时候的土地改革形成的法国式资本主义小农经济,但是他不是自然经济,他是资本主义也就是是商品经济。

而中国1978年后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的是社会主义的小农经济,他们生产可以自己自足,也可以销售所以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组织形式可以是小农生产、也可以是田庄生产,不管他以什么样的形式生产,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说的是生产目的(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是生产的组织形式(一家一户)。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主要内容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特点:分散性(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

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发展历程农业中与手工工具相联系,从事小块土地经营的个体经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自耕农,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佃农,也属于小农经济。

为只供个人使用的手工工具所决定,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经济。

他们的生产具有以下特征:农民个人在其家属的辅助下,独立完成主要产品的全部的生产过程,一般没有外部协作,属于个体劳动的性质。

由于生产限于家庭劳动力的范围,农民所耕种的土地,以全家力量所能耕种的面积为限度,经营规模狭小。

由于以家庭为生活单位,农民的生产通常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即所谓“男耕女织”,以满足自己衣食的基本生活需要,具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性质。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产品日益卷入交换之中,他们通常也生产一部分商品,用以交换其他生产和生活必需品。

他们的生产也就逐步发展为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相结合。

小农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

个体农民根据所有权或租佃权拥有小块土地,不同程度地拥有农具、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

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经济,相对独立地解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因而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自耕农具有比较完整的个体所有制和经营自主性,其生产积极性也较高,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封建经济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封建经济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与封建经济
自然经济是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自耕农,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佃农,也属于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现在有些偏远的农村,也还存在这种经济现象。

小农经济不能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封建经济不能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

在封建经济中,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但封建经济还包括其它内容,如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商品经济等。

当然,有时候我们可以把封建经济与自然经济划等号来理解,比如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我们这时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1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1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5.小农经济有何阶段性影响和变化? 提示: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但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消极作用为主。
1.《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 自得。”这句话 ( )。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富裕的画面 期盼 A.①②③ C.①②④ 解析 B.②③④ D.①③④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
②“生活富裕”不符合小农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承担繁重
徭役和赋税、贫穷易破产的特点。
答案 D
2.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 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C.连续性 解析 的脆弱性。 答案 D B.自给自足 D.脆弱性 )。
下篇
聚焦提升案
高频考点1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1.什么是小农经济?
提示:小农经济一般指自耕农经济,其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
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是我国古 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什么是自然经济? 提示:自然经济:简单的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很 少进力水平低下,“非老不休,非疾不息,
非死不舍。”人们终生劳动,才能勉强维持保暖。
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农业。从材料看,农民辛辛苦苦,仍不能应对
繁重的赋税,不得以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以偿债。这反映了小农经济
3.《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 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 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C.生产能力 解析 B.社会制度 D.劳动力短缺 ( )。

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备选题] (2010·海南卷)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 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 主要是由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解析】北魏到唐朝前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均田 制得以推行,唐朝中后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 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以及国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造成 国家土地所有制的萎缩,不仅均田制遭破坏,国家也 无法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故答案为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前 一句出自《淮南子》,“耒”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 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 作犁的前身。战国时期农具有犁铧、锄、锸、镰、斧 等,因此产量提高。答案为B。
[备选题]考古发现有穿鼻环的青铜牛尊,其时代为春 秋。反映是孔子一个学生叫司马牛,字子耕。这些现 象反映( ) A.春秋时期牛作为重要畜力用于耕作 B.春秋时期青铜器皿造型取材广泛 C.春秋时期人们取名字已不拘小节 D.春秋时期人们敬佩牛任劳任怨的精神
[备选题]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 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 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 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析】从材料对牛的尊重可知牛在中国古代社会具 有重要的地位,而牛的重要性在于铁犁牛耕的耕作方 式下牛是主要的农用动力,可知选择D项。
其次,两者存在的时间不同:小农经济产生于春 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 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在此之前由于生产工具落后, 生产力低下,还无法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Word版含答案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神农”的传说1.农业的起源(1)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2)农作物:粟和水稻。

(3)传说:“神农能殖嘉谷”,创制耒耜,教民耕作。

(4)史证: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的农耕实践。

2.农业的地位(1)农耕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2)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历程(1)原始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2)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3)汉代: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②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及播种工具耧车出现。

③东汉: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2.评价(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制度(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

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2.土地兼并(1)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2)表现:土地高度集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影响:农耕生产秩序遭受严重破坏,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赋税(1)目的:古代国家通过征收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

(2)标准: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泰半之赋”。

(3)形式:田亩税和人头税,还有很多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

(4)结果:赋税征收使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赋税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名词解释汇总

1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典型的经济结构,2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男耕女织,以织促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需要,而且也3地主购 4的租佃农民,通过双方订立租佃契约,确立出租者和承租者二者之间的租佃关系以及双方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承租者据此经营所承租的土地,掌握一定时期内土地的经营权,出租者基于对土地的占有权或所有权,按契约规定的 5中国政府不直接6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它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五口通商、勒索巨款、协定关税、取消洋行制度、开设租界、71844年7月3日签订的。

条约共34条,美国依据得益均沾的原则,除了取得英国已取得的一切特权外,还获得了在中英条约中没有或尚不明确的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对中国封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林则徐于1839年将之前缴获的2万多箱鸦片在虎门统统销毁。

它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痛恨鸦片贸易、反对外国侵9讼”的权力。

即英国人在中国犯法,不按中国法律处置, 10他们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服务。

买办较早地接触到近代工业,并在外国在华企业中“附股搭办” 111865年成立的,是第一家以中国为创办资本为500万港元,每股250元。

总部设在香港,上海设管理行。

它在中国近代金融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12织纺业是中国传统小农家庭手工业的重要内容,以织助耕是小农经济的优势所在,但是在西方机器纺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13在家庭纺纱业被排斥,家庭织布业也因洋布物美价廉而受到打击。

洋布需求日益扩大,土布市场不断缩小,最后几乎 14、它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联系程度,即它的自给率或商品率等状况。

中国传统农业是以单一粮食作物种植为 15、 通过小农经济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加剧了中国近代农业的危机和小农经济的贫困破产来维持的,它是一种依附并服务于外国资本16、 是1853年在洪秀全直接指导面的政纲,集中体现了他对社会改革的思想。

怎样分清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个概念

怎样分清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个概念

怎样分清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个概念(2014-05-17 08:18:57)▼很多学生无法确切把握的经济史概念主要集中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大多数原因在于老师授课过程中对三个概念的模糊化,让学生云里雾里,因此学习过程和之后的使用上就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也严重影响学生的深化理解。

一、概念1、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商品经济相对立。

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

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畴。

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

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存在。

2、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就是指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主要单位的经营方式。

实行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男耕女织”。

农业经营规模也不大,它是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

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不同的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3、自耕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指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方式。

如果说自然经济侧重于生产者的生产目的,小农经济侧重于生产者的经营规模的话,自耕农经济则侧重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来看。

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自耕农是随着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古代中国社会,一个新的政权建立后,农民获得一定的生产资料,自耕农数量是明显上升的。

当自耕农经济发展比较好、自耕农阶层比较庞大的时候,恰恰就是封建社会的盛世。

但是自耕农经济是一种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由于地主阶级的盘剥,加上自然灾害频繁,自耕农逐渐失去土地等生产资料,自耕农减少、一个王朝也就走向衰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现在历史课本中经常出现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这两个概念,绝大多数同学都将二者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还是有差别的。

根据我国学术界通行的理解,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

即为满足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概括起来主要如下的特征:①它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

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基本形式。

其具有如下特征: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一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

科学地讲,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制农具、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之后。

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

因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及其低下,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农耕使用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

但由于他们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所以是自然经济。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结束。

因为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两者出现了交集。

3. 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

由于它经营规模小,故叫小农经济。

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4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仍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

现在的小农经济土地是公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首先,要明确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二者的概念和特征。

目前对“自然经济”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

根据我国学术界通行的理解和表述,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

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

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存在。

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

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新课标教材对“小农经济”表述为:它“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由上述对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概念与特征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一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联系加深。

科学地讲,小农经济是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

其最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

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⑴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

因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农耕通过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

但由于他们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属于自然经济。

⑵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二者出现了交集。

⑶法国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小农经济,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富农经济。

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

但由于它经营规模小,相对于资本主义大农场而言,故叫小农经济。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小农经济被集体农庄所取代。

在中国,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⑷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所以,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中国的农民仍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

以前的土地是私有的,而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小农经济土地仍是公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它和传统意义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小农经济相比,已是大相径庭、面目全非。

当今的农民已被卷入或融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其社会化程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正是基于此,在实践中,我国正在探索社会组织与农户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国家提出了加强对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