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27804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构成》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构成》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构成》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57)盗传必究名词解释题1.对比概念:与调和相对应,或者说以相反性质的要素组合起来产生的效果是对比。

2.平而构成:指在两维的平而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而要素(点、线、而)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3.减色混合:主要是指色料的混合,即指那些物质的、具有吸光性的色彩混合。

减色混合可分为颜料、染料的混合与叠色混合两种。

4.群化构成:群化构成,是基木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它不像一般重复构成那样四而连续发展,而是以简洁的形态重复构成具有独立价值的图形。

一般将它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设计手段。

5.骨骼特异:在规律性的骨骼之中,部分骨骼单位在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发生了变异,这就是骨骼特异。

6.对比概念:与调和相对应。

或者说以相反性质的要素组合起来产生的效果是对比。

7.平面构成:指在两维的平而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而要素(点、线、而)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8.减色混合:主要是指色料的混合,即指那些物质的、具有吸光性的色彩混合。

减色混合可分为颜料、染料的混合与叠色混合两种。

9.色彩的均衡:是指色彩的构成中,视觉上感觉到的一种力的平衡状态,或叫视觉上的平衡安定感, 是色彩分割布局上的合理性和匀称性。

10.具象形态构成:即自然形态构成,主要以自然本体物象为基础的构成和对自然物象进行变象分解而重新组合为新的形象的构成。

11.线的概念:是指点的移动轨迹而形成线,点的大小、形状及其运动的方式决定了线的形态。

12.具象形态构成:即白然形态构成,主要以白然本体物象为基础的构成和对白然物象进行变象分解而重新组合为新的形象的构成。

13.群化构成: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它不像一般重复构成那样四而连续发展,而是以简洁的形态重复构成具有独立价值的图形。

一般将它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设计手段。

生物工艺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生物工艺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1生物工艺学: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远离,依靠生物作用剂的作用将原料加工以及提供产品或用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2发酵工程:生物学和工程学的结合,生物方面的各种工程的总称,技术的开发产业化3自然选育:利用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变异的原理,通过分离筛选等方法,排除衰变型菌株,从中选择维持原菌落生产水平的菌落,并获得纯种4随机筛选:将人工诱变或自然突变的菌株凭经验进行筛选,以从中挑选出目的菌株的过程5理性化筛选:根据遗传学原理,涉及选择性筛子,将目的菌筛选出来6目的筛选:理性化筛选的基础上,每一次摇瓶筛选都采用不同的技术指导,使变株的选出频率进一步提高以达到筛选的目的7杂交育种: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居住以吻合后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具有新性状的菌株8原生质融合:把两个亲本的细胞壁分别通过酶解作用加以瓦解,使菌体细胞在高渗环境中释放出只有原生质包裹的球状体,两亲本的原生质体在高渗条件下使之融合,由PEG作为助溶剂,使其发生细胞融合,是两亲本基因由截出到交换,从而实现基因组合9简述传统生物技术与现在生物技术的区别:传统:利用现有生物、宏观水平、传统技术、注重产量的提高;现代:利用改造的生物、围观水平、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心技术。

注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10简述发酵工艺的历史和特征:历史:天然发酵时期,对微生物本生与缺乏的认识,纯培养技术的建立,发酵技术的建立是第一个转折期,人为控制微生物的时代;通气搅拌技术的发展发酵工业第二个转折期,发酵工程的开端,青霉素发酵的开始;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第三转折期,氨基酸、核苷酸的发酵:发酵原制的转换,糖质原料到非糖质原料,基因工程的运用:广泛的生物产业,固定代细胞技术,单克隆抗体。

特征:常压常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材料多价格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的原制,不需要精制,反应自动调节,反应选径高度专一和选择性,对环境污染少,生产过程无害,可以不增加设备而增加产量,投资少见效快11发酵工程的发展方向:l菌种的筛选及新的活性物质的筛选2对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进行的研究3使用新的发酵工艺和新的控制程序12微生物来源的途径:1传统生态途径:土壤筛选2现代遗传途径:对现有菌种进行改造3基因突变:诱发突变4基因重组:基因克隆,原生厦体融台14获得菌种的方法步骤有哪些1样品收集2采集后处理3菌种培养4纯化15纯种的常规分离方法有哪些:理平板划线法,倾倒平板法,涂布培养,毛细管法,小滴分离法,显微操作16富集培养的选择压力有哪些:温度,渗透压,氧气,光,PH与氧化还原电位,培养基,抗生素17工业微生物分离的注意事项培养基的来源,丰富,价格低,温度选择常温或偏高,不需要特殊的生产设备,菌种遗传稳定性好,发酵的浓度高,产物收率高;产物容易提取18菌种选育的含义基本原理及主要方法有哪些:含义:把菌种进行诱变处理,用随机或理眺方法获得目的变体。

名词解释汇总(修改)

名词解释汇总(修改)

名词解释汇总(修改)生物化学中的相关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2.等电点(isoelectricpoint,pi):指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解离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等电点。

3.蛋白质的亚基:就是指参予形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而又具备单一制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4.增色效应(hyperchromiceffect):天然dna分子在热变性条件下,双螺旋结构毁坏,碱基曝露,在紫外光260nm波长处的稀释度明显增加,此现象称作增色效应。

5.tm值(meltingtemperature):当50%的dna变性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解链温度,即增色效应达到一半时的温度;一般dna的tm值在70-85?c之间。

6.减色效应:天然dna 分子在退火条件下,双螺旋结构恢复,碱基回归到双螺旋结构内部,在紫外光260nm波长处的吸收度下降,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7.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加热过程中,具备碱基序列部分优势互补的相同的dna之间或dna与rna之间构成杂化双链的现象称作核酸分子杂交。

8.淬火:对于热变性的dna,在缓慢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再次融合恢复正常双螺旋结构,称作淬火。

9.淬火:将冷变性的dna骤然加热至低温时,dna不可能将复性。

即为淬火9.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可以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其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随之恢复,这一过程称为复性。

10.糖有氧水解:葡萄糖在细胞液中水解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脱氢酶的促进作用下分解成乙酰coa,而后乙酰coa步入线粒体在邮箱条件下展开tca循环,全盘水解水解分解成co2和h2o,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作糖的有氧水解。

机械制造技术基本名词解释及简介.doc

机械制造技术基本名词解释及简介.doc

机械制造技术基本名词解释及简介一、名词解释1、切削参数:切割速度Vc、进给速率(或进给速率Vf)和回给速率ap统称为。

2. 直角切割:当刀具主切削刃的倾角为入s=0寸进行切削。

3. 工具耐用性: 刃磨刀具从切削开始到磨损量达到磨削钝度标准的切削时间用t表示。

4. 模块化机床:组合机床是根据特定工件的加工要求,由系列标准化通用零件和少量专用零件组成的专用机床。

5. 机床夹具:机床夹具是一种用于在机床上夹紧工件(和导向工具)的装置。

其功能是定位工件,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或刀具的正确位置,并可靠地夹紧工件。

6. 过度定位:工件的相同自由度被两个或多个支撑点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

7. 定位不足: 工件应该被限制的自由度,而不受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8. 工艺系统的刚度: 指作用在工件加工表面法线方向上的切削力Fy 与刀具在切削力作用下沿该方向相对于工件的位移y 的比值k(N/mm) 。

9. 流程: 构成加工过程的基本单位。

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点连续完成同一工件或几个工件的工艺过程。

它可以细分为安装、工作站、工作步骤和进料。

10. 安装: 安装是工件夹紧一次后完成的工序的一部分。

11、加工经济精度: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工艺设备,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通过加工方法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经济精度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达到效益最大化的最低精度和最低成本。

12. 误差敏感方向:指加工表面通过切削刃的法线方向,其中原始误差对加工误差的影响最大。

13. 错误重新映射现象:被加工表面存在何种误差,被加工表面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相同性质的误差。

14、成组技术:根据工厂产品零件之间结构形状、尺寸、材料和工艺信息的相似性原则,将应用技术进行分组,通过扩大分组批量,提高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

二.简介3.避免或减少芯片肿瘤的措施。

(P122-P123) (1)控制切割速度,尽量使用很低或很高的速度以避开中速区;(2) 使用润滑性好的切削液,减少摩擦;(3) 增加刀具的前角,降低切屑接触区域的压力;(4) 提高工件材料的硬度,降低加工硬化倾向。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名词解释1.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的数值。

通常用时间或用将各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载气的体积来表示。

2.死时间: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3.保留时间: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4.相对保留值:指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5.半峰宽度:峰高为一半处的宽度。

6.峰底宽度:指自色谱峰两侧的转折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7.固定液:8.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

9.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或容量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

10.相比:VM与Vs的比值。

11.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个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

12.梯度洗提:就是流动相中含有多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流动相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以提高分离效果。

梯度洗提可以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这种方式叫做低压梯度,又叫外梯度,也可以将溶剂用高压泵增压以后输入色谱系统的梯度混合室,加以混合后送入色谱柱,即所谓高压梯度或称内梯度。

13.化学键合固定相:将各种不同有机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离羟基上,代替机械涂渍的液体固定相,从而产生了化学键合固定相。

14.正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5.反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16.半波电位: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

17.支持电解质(消除迁移电位):如果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它们在溶液中解离为阳离子和阴离子,负极对所有阳离子都有静电吸引力,因此作用于被分析离子的静电吸引力就大大的减弱了,以致由静电力引起的迁移电流趋近于零,从而达到消除迁移电流的目的。

名词解释74915

名词解释74915

名词解释74915一、名词解释石油:(又称原油)(crude oil):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组分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凝析气(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有效孔隙度:岩样中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绝对渗透率: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隙,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对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

孔隙结构: 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相互关系。

流体饱和度: 油、气、水在储集岩孔隙中的含量分别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的饱和度。

油气圈闭:适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叫闭圈。

其中聚集了油气的叫油气藏闭圈。

油气藏;是相当数量的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在一个油气藏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构造圈闭(油气藏):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 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基础生命科学名词解释汇总

基础生命科学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酶:酶是生物活体细胞产生,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具催化功能的一类生物催化剂。

抗体酶:抗体酶或催化抗体(Catalytic antibody)是一种新型人工酶制剂,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在其可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

脂阀模型:生物膜上胆固醇富集而形成有序脂相,如同“脂筏”一样载着各种蛋白。

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有三个必备条件:1\能识别与结合信号分子2\能转导信号为细胞反应3\能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细胞株:保持原有细胞特性的传代细胞。

细胞系:染色体明显改变,一般呈亚二倍体或非整倍体,失去接触抑制的细胞,容易传代培养。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与高度增殖以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细胞凋亡(apoptosis): 细胞在一定的生理与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生物在发育过程中一定生理刺激的反应性死亡,它需要一定基因表达。

寻靶运输:新合成的蛋白质向不同细胞器的转移信号肽:指导蛋白质寻靶定位的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中心法则:生物信息流最根本的内容,其内容是DNA分子可以自我复制,也可以转录成mRNA,mRNA再把信息翻译成蛋白质,某些细胞中或者实验条件下RNA也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及逆转录成DNA。

操纵子:原核细胞内单个mRNA分子可以包含多个基因的转录物,这种由多个结构基因及其共同的转录操纵区组成的单一转录单位称为操纵子。

顺反子: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

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学说:大肠杆菌培养基中没有乳糖,操纵子前端的调节基因编码产生阻遏蛋白同操纵基因结合,阻止了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

当有乳糖存在时,乳糖变成异乳糖,作为诱导物与阻遏蛋白相结合改变其构象,使阻遏蛋白不能再与操纵基因相结合,操纵基因开启。

医药行业生化名词解释

医药行业生化名词解释

生化名词解释1,氨基酸(amino acid):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一般连在α-碳上。

2,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赖氨酸,苏氨酸等)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4,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使分子处于兼性分子状态,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静电荷为零)的pH值。

5,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的反应。

6,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的氨基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氨键。

7,肽(peptide):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8,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9,层析(chromatography):按照在移动相和固定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10,离子交换层析(ion-exchange column)使用带有固定的带电基团的聚合树脂或凝胶层析柱11,透析(dialysis):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12,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也叫做分子排阻层析。

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13,亲合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质或其它分子的层析技术。

名词解释27605

名词解释27605

1.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淡黄,浆液性,透明或微混,不自凝。

其发生机制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③淋巴回流受阻④纳水潴留2.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Rivalta试验)。

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反应次级下分泌增加。

定量检验采用双缩脲法,祖坟测定用蛋白电泳。

3.出血性疾病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因素,导致机体止血、凝血活性的减弱或抗凝血、纤溶活性的增强,引起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的一类疾病。

4.脱落细胞学属于细胞病理学,是采用人体各部位的上皮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5.增生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加强,数目增多,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

多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

6.再生当组织损伤后,由邻近组织的同类细胞增殖补充的过程。

细胞形态与增生的细胞相似,常伴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

7.化生一种成熟的组织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被另一类型的成熟组织所替代的过程。

如鳞化。

8.核异质上皮细胞的核异常,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细胞。

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报纸尚正常。

9.异常角化鳞状上皮细胞胞质的成熟程度超过胞核的成熟程度,又称不成熟角化或角化不良。

使用巴氏染色法染色。

10.Ph染色体即费城染色体,是缺失长臂的22号染色体,形成机理是t(9;22)(q34;q11)。

可作为确诊CML的主要依据及衡量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1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12.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成熟B细胞肿瘤。

企业正是单克隆浆细胞过渡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的增生并侵犯骨髓,引起骨髓破坏、古铜或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功不全及免疫功能异常。

13.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的一种,是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发生恶性增生引起的淋巴瘤,分为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服装工艺名词解释辅料:是服装材料中除了服装面料以外的其他材料,如里料、填料、衬垫料、袋料、缝纫线材料、扣紧材料、装饰材料、商标、包装材料等特克斯:简称特数,俗称“号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纱线所具有的重量克数。

其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

克罗值:在室温为21℃,相对湿度<50%,空气流速<10cm/s条件下(无风),成年男子试穿者,静坐保持舒适状态且维持体表温度33℃时,服装所具有的热阻(保温能力)叫做1克罗值拒水性:服装材料防止吸水或透水的特性,但不影响水蒸气的穿透皮革:一般指动物的外皮经过鞣制加工后,作为服装、服饰等用途的材料服装工艺名词解释2017-04-09 16:31 | #2楼1、服装工艺:P1(2017年高考题)答:所谓服装工艺即指从服装量体、结构制图到排料、画料、裁剪、缝纫、熨烫等整个成衣加工成型过程。

主要由服装结构制图、纸样设计(俗称打版)和服装缝制两大部分组成。

2、服装制图:P3答:服装制图主要是指结构制图及其成衣最终样版的绘制方法及绘制程序。

将服装设计意图转化为服装制作标准纸样,进而绘制出生产所需的系列样版,是组织和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之一。

3、结构制图规则:P3答:结构制图规则主要是绘图线的使用方法,即先作基础线,后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

在作基础线时应先定长度,后定宽度,由上而下,从左到右进行。

一定形式的制图线能正确表达一定的制图内容。

4、服装基础工艺:P68答:服装基础工艺是缝制工艺的基础部分,是成衣制造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手针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等。

5、手针工艺:P68(2017年高考题)答:所谓手针工艺也称手工缝纫,指不用机械而以手用针在布料上穿刺缝纫的方法,其针法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是服装缝制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艺。

6、平缝针:P69答:也称为纳针,拱针,是一种一上一下,顺向等距运针的针法。

该针法线迹均匀,顺直、可抽缩,常用于服装袖山、口袋的圆角等需要收缩或抽碎褶之处。

生化名词解释39804

生化名词解释39804

生化名词解释:1.蛋白质等电点:AA所带电荷为零时所处溶液的PH值。

2.肽键和肽链:一分子AA的羧基与另一分子AA的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键结构即肽键。

多个AA分子脱水缩合就形成肽链。

3.肽平面:组成肽腱的四个原子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为刚性平面结构。

4.一级结构:指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涉及肽链的空间排序。

5.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不考虑侧链的空间构象。

6.三级结构:指整个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包括侧链在内的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即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7.四级结构:蛋白质由相同或不同的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这种亚基间的组合方式即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8.超二级结构: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即超二级结构。

9.结构域:较大的球形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往往形成几个紧密的球状构象,这些球状结构间以松散的肽链相连,这些球状构象即结构域。

10.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当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时,维系天然构象的次级键被破坏,蛋白质失去天然构象,导致生物活性丧失及相关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的过程为变性。

变性后蛋白质除去变性因素后,重新恢复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11.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2.盐析法: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胶体的稳定性使其析出。

13.别构效应:一个蛋白质与其配体结构后,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使它适用于功能的需要,这一类变化称为别构效应。

14.构型与构象:构型,分子中由于各原子或基团间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而使它呈现出不同的较定的立体结构;构象,由于分子中的某个原子(基团)绕C-C单键自由旋转而形成的不同的暂时性的易变的空间结构形式,不同的构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变,在各种构象形式中,势能最低、最稳定的构象是优势对象。

江苏自考27972农业机械复习题库

江苏自考27972农业机械复习题库

江苏自考27972农业机械复习题库江苏自考27972农业机械复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犁体曲面:由犁铧和犁壁共同构成的犁体的工作(曲)面。

2. 入土性能:入土性能常以入土行程作为评价指标。

3. 双列对置耙:双列对置式圆盘耙耙组对称地配置在拖拉机中心线两侧,有前后两列。

4. 对置式圆盘耙:对置式圆盘耙耙组对称地配置在拖拉机中心线两侧,左右侧向力相互平衡,偏角调节方便。

5. 犁体三支点:放在平台上的犁体,只应铧尖、铧翼和犁踵三点接触台面,称为犁体三支点。

6. 旋耕机弯刀交错装法:旋耕机的左、右弯刀在刀轴上交错安装。

7. 双列偏置耙:偏置耙耙组偏置在拖拉机中心线的一侧(左侧或右侧),前后两列耙组一组右翻,一组左翻。

8. 旋耕机弯刀内装法:旋耕机的所有左、右刀片都朝向刀轴中间。

9. 联作耙:机力水田耙多采用将不同部件组合在一起的方法,以加强耙碎和整平土壤的作用,同时又可减少耙地的次数、降低作业成本,这种水田耙叫做联作耙(也叫联合耙)。

10. 旋耕机弯刀外装法:旋耕机的左、右弯刀分装在刀轴的两侧,即左弯刀装在刀轴的左侧,右弯刀装在刀轴的右侧。

11. 圆盘耙偏角:耙片工作时,其刃口平面垂直于地面,并与机器前进方向成一偏角。

12. 尾轮倾角:尾轮盘平面与铅垂面之间的夹角。

13. 轧滚:水田整地的一种工作部件,具有较强的灭茬、起浆性能和碎土、平整田面的作用。

14. 犁的入土行程:犁在地头入土时,从第一铧开始入土,到最后一铧入土达到规定耕深,犁所前进的距离。

15. 左侧偏置耙:偏置耙耙组偏置在拖拉机中心线的左侧。

16. 播种均匀性:播种机播下的种子在播行内分布的均匀程度。

17. 穴播:按要求的行距、穴距和播深将几粒种子播入一穴中,称为穴播。

18. 条播:将种子按要求的行距、播深和播量,均匀成条地播入土中。

19. 穴粒数合格率:穴播时,每穴种子粒数以规定值1粒或2粒为合格,合格穴数占取样总穴数的百分比即为穴粒数合格率。

基础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基础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1.碱基互补原则: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2.核酸的变性: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 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

3.核酸的复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

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

4.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5.减色效应:DNA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6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

7.DNA的熔解温度(Tm值):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m)。

8.环化核苷酸: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

9.碱基堆积力:各个碱基堆积在一起,产生碱基间的范德华引力,对稳定双螺旋结构起一定的作用。

10.顺反子:遗传学将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11.核小体:DNA双螺旋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核小体。

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12.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又称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13.氨基酸残基: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由于参加肽键的形成已不完整,每一个氨基酸单位叫氨基酸残基。

14.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用符号pI表示。

15.肽键: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而形成的共价键. 16.肽单位:多肽链主骨架的重复单位Cα-CO-NH- Cα,包括肽键和两个α-碳原子。

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解释

X线片的密度:胶片中的感光乳剂在光作用下致黑的程度称为照片密度。

密度分辨率(CT):低对比度的情况下,图像对两种组织间最小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

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度的情况下,密度分辨率大于10%时图像对组织结构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

康普顿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外层轨道电子相互作用,光子将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获得能量后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原子中射出,而入射光子损失一部分能量后改变了频率和方向后散射了出去,这种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X线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于X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光子数目和能量总和。

IP板:是CR关键元件,是信息记录,实现模数转换的载体,代替传统的屏-片系统。

滤线栅的栅比:铅条高度和铅条之间间隔的比值,值越大,吸收散射线越好。

静脉肾盂造影(IVP):静脉注射造影剂,经过肾脏排泄至尿路使其显影,病人痛苦小,适合结石,结核,肿瘤,先天性畸形等。

mask像(DSA):不含对比剂的,在打入对比剂之前的摄片。

重复时间(TR):从第一个RF激励脉冲出现到下一个周期同样激励脉冲出现经历的时间。

回波时间(TE):从第一个RF激励脉冲开始到采集回拨信号之间的时间。

反转时间(TI):指施加180度反转脉冲使磁化矢量反转到负Z轴方向到施加90度激励脉冲中间的时间段。

减影:通过计算机把血管影像上的骨与软组织影像消除而凸出血管的技术。

注射流率:单位时间内经导管注入对比剂的量。

T1加权像:SE序列中,通过采用短TR短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T1特征的图像。

T2加权像:SE序列中,通过采用长TR长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T2特征的图像。

质子密度加权像:SE序列中,通过采用长TR短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应组织质子密度特征的图像。

纵向弛豫:高能态自旋将能量传到周围环境中的过程。

横向弛豫:自旋质子自身产生的磁场相互干扰导致的彼此相位一致性丧失。

静态显像:显像剂在脏器组织和病灶达到分布平衡时的显像。

动态显像:显像剂引入人体后,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或间断地多幅成像,用以显示显像剂随血流流经或灌注的脏器,并被组织不断摄取与排泄在器官内反复充盈和射出的过程所造成的脏器内放射性在数量或位置上随时间发生的变化的显像。

自学考试人体工程学名词解释

自学考试人体工程学名词解释

自学考试人体工程学名词解释自学考试人体工程学名词解释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的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它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

是由关节的活动、转动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寸,它对于解决许多带有空间范围、位置的问题很有用种族差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特质的不同,人体尺寸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正态分布:大部分属于中间值,只有一小部分属于过大和过小的值,它们分布在范围的两端身高:指人身体直立、眼睛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正常坐高:是指人放松坐着时,从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眼高(站立):是指人身体直立、眼睛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内眼角的垂直距离眼高:是指人的内眼角到座椅表面的垂直距离肩高:是指从座椅表面到脖子与肩峰之间的肩中部位置的垂直距离肩宽:是指两个三角肌外侧的最大水平距离两肘宽:是指两肋屈曲、自然靠近身体、前臂平伸时两肋外则面之间的水平距离肘高:是指从座椅表面到肘部尖端的垂直距离大腿厚度:是指从座椅表面到大腿与腹部交接处的大腿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膝盖高度:是指从地面到膝盖骨中点的垂直距离膝腘高度:是指人挺直身体坐着时,从地面到膝盖背后(腿弯)的垂直距离。

测量时膝盖与髁骨垂直方向对正,赤裸的大腿底面与膝盖背面(褪弯)接触座椅表面臀部-膝腿部长度:是由臀部最后面到小腿背面的水平距离臀部-膝盖长度:是从臀部最后面到膝盖骨前面的水平距离臀部-足尖长度:是从臀部最后面到脚趾尖端的水平距离肘部高度:指从地面到人的前臂与上臂接合处可弯曲部分的距离挺直坐高:是指人挺直坐着时,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垂直手握高度:是指人站立、手握横杆,然后使横杆上升到不便人感到不舒服或拉得过紧的限度为止,此时从地面到横杆顶部的乖直距离侧向手握距离:是指人直立、右手侧向平伸握住横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无菌术一、名词解释1.无菌术2.灭菌法3.抗菌法二、问答题1.药物浸泡消毒法适用于哪些器械?其注意事项是什么?2.病人手术区的准备其目的是什么?若腹部手术区曾用胶布粘贴过,应如何用消毒?第二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一、名词解释1.高渗性脱水2.反常性酸性尿3.酸碱平衡二、问答题1.补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试述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第三章输血一、名词解释1.冷沉淀2.自体输血二、问答题1.自体输血的禁忌证有哪些?2.如何预防溶血反应,治疗重点有哪些?第四章外科休克一、名词解释1.动静脉短路2.中心静脉压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毛细血管充盈二、问答题1.简述各项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

2.简述皮质类固醇在休克治疗中的作用和用法。

第五章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一、名词解释1.MODS2.少尿和无尿二、问答题1.简述急性肾衰多尿期补液原则。

2.高血钾的常用药物治疗方法有哪些?第六章麻醉一、名词解释1.全身麻醉2.基础麻醉3.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4.局部麻醉6.蛛网膜下腔阻滞7.硬膜外阻滞8.表面麻醉9.Mendelson综合征10.分离麻醉11.控制性降压12.低温麻醉二、问答题1.腰麻后发生头痛的原因是什么?2.气管内麻醉的优点?3.腰麻血压下降的原因和处理。

第七章颅内压增高一、名词解释1.柯兴反应3.慢性颅内压增高三主征4.颅内压体积压力反应5.脑疝6.血管源性脑水肿7.细胞毒性脑水肿二、问答题1.什么是小脑幕切迹疝?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2.何谓枕骨大孔疝?最常见的症状有哪些?第八章颅脑损伤一、名词解释1.逆行性遗忘2.中间清醒期3.继发性颅脑损伤二、问答题1.急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和外科处理原则?2.颅底骨折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第九章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一、名词解释1.先天性脑积水2.交通性脑积水3.非交通性脑积水4.落日症5.脑膜膨出6.脑膨出二、问答题1.试述交通性脑积水与非交通性脑积水的异同点。

2.简述显性脊柱裂的临床表现。

第十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一、名词解释2.伽玛刀(γ-knife)放射治疗二、问答题1.简述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2.简述脑肿瘤的好发部位。

3.颅内肿瘤治疗方法。

第十一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一、名词解释1.SAH2.颅内动静脉畸形二、问答题1.颅内动静脉瘤治疗原则。

2.脑AVM的治疗原则。

3.出血性卒中外科治疗原则。

第十二章颈部疾病1.甲状腺危象2.甲状舌骨襄肿3.甲状腺外科包膜二、问答题1.简述甲亢手术后主要并发症。

2.试述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

第十三章乳房疾病一、名词解释1.酒窝征2.Paget乳头病3.“橘皮样”改变二、问答题1.试述乳房囊性增生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

2.简述乳房的淋巴回流。

一、名词解释1.闭合性和开放性胸部损伤2.浮动胸壁或连枷胸壁3.反常呼吸4.张力性气胸5.纵隔扑动6.骨摩擦感7.心包填塞和心脏压塞8.胸腹联合伤9.Beck三联症10.闭式胸腔引流术二、问答题1.张力性气胸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

2.试述血心包的病理生理及其临床表现。

一、名词解释1.Tietze病2.胸壁寒性脓肿3.胸壁哑铃型脓肿二、问答题1.试述胸壁结核的病因和病理特点。

2.常见胸壁肿瘤的分类及其治疗原则。

第十六章脓胸一、名词解释1.全脓胸2.腐败性脓胸3.自溃性脓胸4.局限性脓胸二、问答题1.简述慢性脓胸的成因。

2.简述慢性脓胸的手术方式及各自的手术适应证。

第十七章食管疾病一、名词解释1.早期食管癌2.贲门失弛缓症3.食管憩室二、问答题1.简述食管癌的病理分型。

2.简述食管癌的手术适应证。

第十八章原发性纵隔肿瘤一、名词解释1.前纵隔2.后纵隔3.上腔静脉综合征二、问答题1.试述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原则。

第十九章腹外疝一、名词解释1.腹外疝2.白线疝3.Halsted疝修补术4.疝囊5.逆行性嵌顿疝二、问答题1.试述腹股沟管的解剖。

2.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有关增强腹股沟管的常用手术方法有哪些?并请简述其各自的手术适应证。

3.切口疝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第二十章腹部损伤1.闭合性腹部损伤2.穿透伤3.中央型脾破裂4.被子膜下肝破裂5.真性脾破裂二、问答题1.腹部闭合性损伤时的手术探查指征是哪些?2.腹部闭合性损伤时,在什么情况下应考虑有腹内脏器损伤?3.实质性脏器损伤与空腔器损伤在临床表现上有何异同点?第二十一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一、名词解释1.原发性腹膜炎2.继发性腹膜炎3.腹腔脓肿二、问答题1.急性腹膜炎的非手术疗法包括哪些措施?第二十二章胃十二指肠疾病一、名词解释1.复合溃疡2.球后溃疡3.胰源性溃疡4.应激性溃疡5.顽固性溃疡6.BillrothⅠ式胃切除术7.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8.倾倒综合征9.残胃癌10.碱性反流隆胃炎“三联症”12.小胃癌13.微小胃癌14.Brukenderg瘤二、问答题1.试述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证2.简述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及其主要机制?3.简述胃癌的治疗原则?第二十三章疾病一、名词解释1.单纯性肠梗阻2.Gardner综合征3.类癌综合征4.先天性肠旋转不良5.短肠综合征二、问答题1.试述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2.请简述结肠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

3.试述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式。

第二十四章阑尾炎一、名词解释1.麦氏(McBurney)点2.阑尾残株炎3.腰大肌试验二、问答题1.简述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简述阑尾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

第二十五章直肠肛管疾病一、名词解释1.肛裂2.肛门周围脓肿3.肛瘘4.血栓性外痔5.息肉病二、问答题1.简述直肠肛管周围间隙有哪些?2.简述直肠癌如何分期?(改良Dukes分期法)第二十六章肝脏疾病一、名词解释1.Couinaud 分段法二、问答题1.原发性肝癌的大体分类?2.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性肝脓肿的鉴别。

3.细菌性肝脓肿的手术适应证和常用手术入路?4.简述细菌性肝脓肿的常见致病途径。

5.简述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措施。

第二十七章门静脉高压症一、名词解释1.门静脉高压症2.分流术3.断流术4.TIPSS5.Budd-Chiari综合征二、问答题1.试述门静高压症形成后可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哪些?2.简述门静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第二十八章胆道疾病一、名词解释1.Glisson鞘2.Hartmann袋3.Calot三角4.Vater壶腹部5.PIC6.ERCP7.Murphy征8.Charcot三联症9.Charcot五联症10.Oddi括约肌11.Mirizzi综合征二、问答题1.试述胆囊三角的构成及其重要的组织结构。

2.试述胆总管探查的指征。

3.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2周,夹闭T管后应注意观察什么内容?理由是什么?4.试述肝内胆管结石X线特征。

5.试述胆道疾病的并发症。

6.试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五联症及其术前处理原则。

7.试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8.试述先天性胆管闭锁的病理及其临床表现。

第二十九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一、问答题1.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及特点。

2.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探查病变脏器的顺序。

第三十章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一、名词解释1.绞窄性肠梗阻2.夏科(Charvot)三联症3.脾破裂4.Gray-Turner征5.腹部闭合性损伤6.板状腹7.胆囊三角8.闭袢性肠梗阻二、问答题1.试述急性胰腺炎的分型和并发症。

第三十一章胰腺疾病一、名词解释1.胆源性胰腺炎2.假性胰腺囊肿3.壶腹部癌4.壶腹周围癌5.脂肪泻6.Whipple三联症7.Grey-Turner征8.Cullen征9.Zolinger-Ellison综合征二、问答题1.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2.试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及其常见并发症。

第三十二章脾切除的适应证及其疗效一、名词解释1.wandering spleen2.OPSI第三十三章腹主动脉瘤和肢体动脉瘤一、名词解释1.动脉瘤2.夹层动脉瘤3.假性动脉瘤二、填空题1.腹主动脉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

第三十四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一、名词解释1.交通支静脉2.Trendelenburg试验3.静息痛4.髂股静脉血栓形成5.Perthes试验6.Pratt试验二、问答题1.慢性动脉闭塞病变的临床分期。

2.解张试验或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的作用。

第三十五章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一、名词解释1.尿频2.尿失禁4.少尿和无尿二、问答题1.尿失禁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各为什么?2.怎样根据血尿出现阶段的不同初步判断出血部位?第三十六章泌尿、男生殖系先天性畸形一、名词解释1.多囊肾2.隐睾3.包茎和包皮过长二、问答题1.尿道下裂的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各是什么?2.多囊肾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第三十七章泌尿系统损伤一、名词解释2.肾挫伤3.骑跨伤4.腹膜内膀胱二、问答题1.闭合性肾损伤病人在保守治疗期间出现什么情况时,需施行手术治疗?2.腹膜内膀胱破裂的临床表现有哪些?3.尿道球部损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第三十八章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一、名词解释1.上行感染2.肾周脓肿3.非淋菌性尿道炎4.肾积脓5.正常菌丛1.请简述容易诱发泌尿系感染的因素2.细菌进入尿路的途径有哪些3.泌尿系感染中应用抗生素的原则第三十九章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一、名词解释1.病理型肾结核2.临床型肾结核3.肾自截4.挛缩膀胱二、问答题1.简述肾结核继发对侧肾积水的可能病因。

2.简述肾结核的主要X线表现。

第四十章泌尿系统梗阻一、名词解释2.充溢性尿失禁3.尿积水4.尿潴留二、问答题1.简述前列腺增生后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2.简述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指征。

第四十一章尿石症一、名词解释1.肾绞痛2.体外震波碎石二、问答题1.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治疗原则。

2.试述结石预防的原则。

第四十二章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1.肾癌的典型三大症状2.浅表膀胱癌3.膀胱原位癌4.Wilms瘤5.浸润膀胱癌二、问答题1.简单膀胱癌的治疗原则。

2.简述肾癌的临床表现。

第四十三章骨折概论(含关节脱位)一、名词解释1.骨折2.病理性骨折3.疲劳性骨折4.青枝骨折6.粉碎性骨折7.骨筋膜室综合征8.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化)9.解剖复位10.功能复位11.骨折延迟愈合12.骨折不愈合13.关节脱位14.关节半脱位15.新鲜关节脱位16.“方肩”17.搭肩试验阴性二、问答题1.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2.影响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简述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特点。

4.简述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

第四十四章上肢骨折一、名词解释1.携带角2.Colle's骨折3.反骨折</FONT< p>4.“银叉”样畸形5.“枪刺刀”状畸形6.Monteggia骨折7.Galeazzi骨折二、问答题1.试述前臂双骨折发生后骨折的移位及其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