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的效果

合集下载

研究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护理意义

研究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护理意义

研究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护
理意义
韩丹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8(016)034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护理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分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4%)较对照组(77.8%)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189-190)
【作者】韩丹
【作者单位】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阜新1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J], 沙莎
2.应用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联合护理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J], 田聪;
3.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观察 [J], 唐理胜
4.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观察 [J], 王翔; 胡显华
5.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J], 熊英; 柯晓琴; 冉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媒体方式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前焦虑影响论文

多媒体方式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前焦虑影响论文

多媒体方式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前焦虑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方法:将15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

干预组运用多媒体方式(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进行术前健康教育。

对照组仅口头和文字告知大致手术过程、并发症及术后注意事项。

stai焦虑状态-特质自评量表测定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的焦虑情绪程度。

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sta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stai-s明显下降,干预组stai-s由(45.7±10.2)降为(30.6±6.8),对照组stai-s由(43.9±9.7)降为(36.3±6.0),干预组比对照组stai-s降低更显著(p0.05)。

结论:术前运用多媒体方式作为健康教育手段能显著减轻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多媒体;焦虑【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16-01冠心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但介入治疗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经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或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放弃手术治疗机会[1,2]。

目前多采用口头和或文字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笔者采用多媒体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以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5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人,男95例,女63例,年龄40~84岁。

所有患者既往无精神病史及冠心病介入诊疗史。

将15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9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提升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提升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提升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给其心理健康带来诸多挑战。

在面对疾病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关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得知自己患有冠心病后,患者往往会对疾病的发展、治疗效果以及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忧和不安,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紧张、烦躁、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2、抑郁长期的疾病困扰、身体不适以及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等,可能会使患者感到沮丧、失落,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

3、恐惧冠心病可能会突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这使得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疾病发作,担心自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4、否认与逃避有些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否认自己的病情,不愿意接受现实,或者采取逃避的态度,拒绝配合治疗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二、心理问题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1、加重病情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2、影响治疗效果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会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康复训练的效果。

3、降低生活质量心理问题会使患者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变差,影响其正常的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三、提升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方法1、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减轻恐惧和焦虑。

同时,教育患者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增强其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和信心。

2、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鼓励他们表达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黛力新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和焦虑抑郁障碍的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通过分析黛力新的药理作用以及在治疗冠心病和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发现黛力新对这一患者群体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进一步探讨了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机制,并总结了临床研究结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黛力新在这一领域的临床疗效,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黛力新、冠心病、焦虑、抑郁、合并障碍、临床疗效、药理作用、疗效机制、临床研究、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情绪问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焦虑和抑郁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焦虑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抑郁则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态度和治疗依从性。

针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治疗,近年来黛力新作为治疗药物备受关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患者心血管症状、焦虑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黛力新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2.探讨黛力新在治疗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3.分析黛力新在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具体疗效表现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4.总结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其心理状态的

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其心理状态的

2 . 1 两 组 疾 病 知 识 知 晓 度 评 分 给 予 不 同 的 护 理 方 法 后 ,对 照 组 对 疾 病 知 识 知 晓 度 评分 为 ( 6 . 4 ±1 . 2 ) 分 , 研 究 组 对 疾 病 知 识 知 晓 度 评 分 为 ( 8 . 1 ±1 . 4 )分。组间数据对 比发 现,研究组对疾病 知识知 晓度评分显著高于对 照组 ( P <0 . 0 5 ),有 统计 学意义。 2 . 2两组治疗前后S AS 、S DS 评 分 治疗 前 ,对 照组 S AS 、S DS 评 分 分 别为 ( 3 1 . 4 ±2 . 7 )分 、 ( 3 2 . 8± 1 . 9) 分 , 研 究 组 分 别 为 ( 3 2. 9 ±1 . 8) 分 、 ( 3 2. 5± 1 . 5) 分 ; 对 照 组 S A S、 S D S评 分 分 别 为 ( 2 0 . 2± 1 . 2) 分 、 ( 21 . 7± 1 . 3) 分 , 研 究 组 分 别 为 ( 1 3 . 1 ±1 . 6 )分、 ( 1 2 . 8 ±1 . 0 ) 分 。 组 间数 据 对 比 发 现 , 护 理前 , 两组S AS 、S DS 评分 无 显著 差异 ( P> 0 . 0 5 ), 无 统 计学 意 义 。给 予 不 同 的护 理 方 式 之后 ,两组 S AS、 S DS 评分 均得 到改善 ,研 究组 的改善情 况显著 优于对 照组 ( P <0 . 0 5 )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缶 床医药文献杂志
l 2 8 6
J o u na r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2 0 1 7 年 第 4卷第 7期
2O1 7 Vl 01 . 4 N O. 7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也常常对其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至关重要。

一、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面对疾病的不确定性、治疗的复杂性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冠心病患者往往会感到焦虑不安。

他们可能会过度担心自己的病情,害怕疾病突然恶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

2、抑郁长期的疾病折磨、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对家庭和工作的影响,容易使冠心病患者产生抑郁情绪。

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3、恐惧冠心病发作时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对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恐惧,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4、愤怒有些患者可能会对自己患上冠心病感到愤怒,认为命运不公,或者对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产生愤怒情绪。

二、心理问题对冠心病的影响1、加重病情长期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导致病情恶化。

2、影响治疗依从性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对治疗失去信心,不按时服药、不遵守医嘱,影响治疗效果。

3、降低生活质量心理问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和社交活动,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三、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1、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让他们对疾病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减轻因无知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

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手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2、心理支持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心和鼓励。

让患者感受到自己不是独自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和支持。

3、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例如,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过度担忧和灾难化思维,引导他们以更积极、理性的方式看待病情。

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总结其心理护理对策,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对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护理措施,以便为更多的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更周到的护理服务。

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56名冠心病患者中,用随机方法抽取116例,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反映了四个方面的心理特征,用百分比统计出。

结果:心理焦虑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其次是心理忧郁、再其次是心理恐惧和否认;而且这四个方面的心理反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结论:用正确的心理护理及措施,从而减少和避免病情的发展,这将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及早日康復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标签:冠心病;心理反应;护理措施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危害全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程度的不同,其症状也有不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为五类:①原发性心脏骤停。

②心绞痛。

③心肌梗死。

④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⑤心律失常。

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情绪变化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及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116例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56人中,用随机方法抽取116例,其中:男52例,女64例,40~50岁27人,51~60岁37人,61~75岁52人。

1.2方法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

根据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及医学心理学,此调查设计了20个问题反映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4个方面的心理特征,用百分比统计。

表211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2结果从表2中可以显示出,心理焦虑是冠心病患者最易出现的心理反应,其次是心理忧郁、心理恐惧和否认。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措施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在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冠心病患者常常担心疾病的发作、治疗效果以及未来的生活质量,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可能表现为紧张、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状。

2、抑郁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身体功能的下降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抑郁的表现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自罪、食欲不振等。

3、恐惧对疾病的恐惧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他们害怕疾病突然恶化、死亡的威胁,这种恐惧可能导致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

4、心理应激患病后的生活方式改变、经济负担、家庭关系变化等都可能成为患者的心理应激源,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心理健康评估方法1、心理量表评估常用的心理量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

这些量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初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2、临床访谈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内心感受、情绪变化、应对方式等,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评估。

3、观察法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言语等,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4、家属提供信息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情绪状态,以获取更全面的评估信息。

三、影响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1、疾病本身冠心病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痛苦,从而影响心理状态。

2、治疗过程手术、药物治疗等可能带来副作用,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3、个人性格性格内向、敏感、神经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4、社会支持良好的家庭支持、朋友关怀和社会关爱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反之则可能加重心理问题。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基础知识。

通过宣传冠心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基础知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2)、饮食。

合理的饮食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士应该告诉患者如何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以及如何控制饮食量和饮食时间。

3)、心理。

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士应该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和抗病能力。

4)、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但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都需要控制,护士应该告诉患者如何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5)、药物。

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护士应该告诉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介入治疗简单知识教育是治疗冠心病的新手段,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然而,医护人员对此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尽相同。

因此,护士应简单了解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并向患者提供适当指导。

告诉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还有疗效更好的治疗手段,让难治性冠心病患者看到光明,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环境要舒适,这有助于患者的心情和食欲,促进病体康复。

其次,睡眠指导很重要,老年冠心病患者夜间发作较多见,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睡眠惯,以及夜间突发不适时及时呼救。

第三,预防便秘,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应告知患者便秘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帮助其改变饮食惯并备缓泻药。

最后,洗澡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应正确教育患者如何安全洗澡,掌握洗澡时间和反应,避免诱发急性发病。

对家属及健康照顾者的教育同样重要,因为大部分老年冠心病患者需要有人照顾。

在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时,可以邀请家属一同参与,共同研究如何配合医院为患者治疗,了解运动、饮食、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以及怎样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护理环境和紧急情况下的呼救方法等。

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思路构建

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思路构建

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思路构建【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采取心理疏导方式,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分别采取心理疏导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之间差距较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于患有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当中采取心理疏导的方式,对于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能够有效缓解,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抑郁;心理疏导;护理效果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当中较为常见,同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复发率,导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极易产生消极、焦虑、抑郁的心理。

因此,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1]。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

研究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数量相同都为15例,患者的年龄为56~79岁,(57.33±4.83)岁为患者的平均年龄;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数量分别为14例、16例,患者的年龄为55~80岁,(57.96±4.21)岁为患者的平均年龄.对比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情况(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心理疏导的方式,具体方法如下:护理人员要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讲解,同时在讲解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患者进行提问,护理人员要耐心进行解答,并且将治疗过程当中会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也要告知患者,这样能够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提高[2]。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分析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分析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

方法将本院而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3人。

对照组的换用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方案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案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指标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与观察组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方案进行护理后,临床效果明显比常规护理的效果要好的多,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抑郁;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联合冠心病主要是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而导致动脉内发生了粥样硬化病变。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出现烧灼样和压榨性疼痛感[1],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患者就会因为疾病反复发作而出现情绪抑郁和焦虑,导致心理压力大,从而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变差。

本文主要研究了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取本院而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诊断标准,没有相关用药的过敏史。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

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2-79岁,平均(64.45±3.8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4.42±3.73)岁。

两组患儿在病情、年龄结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通过比较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引言概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饮食控制、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定期检查等五个方面。

一、饮食控制:1.1 控制摄入总能量:冠心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每日的总能量摄入,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

建议患者咨询专业营养师,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1.2 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高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与冠心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教育患者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如多摄入蔬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等。

1.3 控制盐摄入:高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建议患者限制盐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可以选择低盐或者无盐的调味品。

二、生活方式改变:2.1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冠心病的危(wei)险因素,应教育患者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的暴露。

同时,过量饮酒也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建议适量饮酒或者戒酒。

2.2 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和改善冠心病有益。

教育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2.3 控制体重:肥胖是冠心病的危(wei)险因素之一,应教育患者控制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达到健康的体重范围。

三、药物治疗:3.1 抗血小板药物: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这些药物,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3.2 降脂药物:高血脂是冠心病的重要危(wei)险因素,教育患者正确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控制血脂水平。

3.3 抗高血压药物: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常见合并症,教育患者按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内。

四、心理支持:4.1 心理疏导: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赋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教育患者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心理压力。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除了生理上的治疗,心理疏导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一、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和恐惧得知自己患有冠心病后,患者往往会对疾病的发展、治疗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感到焦虑和恐惧。

他们可能会担心病情突然恶化,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生命。

2、抑郁长期的疾病折磨、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能导致冠心病患者出现抑郁情绪。

患者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自罪,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3、否认和逃避有些患者在确诊后,不愿意接受现实,采取否认和逃避的态度。

他们可能拒绝治疗,或者不遵守医生的建议,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4、依赖和无助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过度依赖医生和家人,感到自己无能为力,缺乏自主控制疾病的信心。

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1、改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应对疾病的能力。

2、促进身体康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身体的康复。

3、提高生活质量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重新适应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三、心理疏导的方法1、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冠心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减轻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

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

2、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倾听患者的倾诉,理解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情绪。

家属和朋友也要多陪伴患者,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

3、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例如,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过度担忧和恐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指导患者通过放松训练、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锻炼,转移注意力,改善心情。

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导对抑郁焦虑状态冠心病患者护理的价值

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导对抑郁焦虑状态冠心病患者护理的价值
虱眶|匿■国匠■ 2 0 1 3 年1 2 月第 1 1 卷 第3 4 期
求。老年痴呆 是一种 中枢神经变性 型疾 病 ,该病 的病 程发展 较慢 ,若
不能够得 到及 时有效 的护 理干预 ,非常 容易致使本 已衰退 的功 能出现

临床护理 ・ 2 4 3
到分散患者注意力 为 目的 ,例如 :场景模拟和情感疗法 等方式 ;针对
体力 等方面进行 全面 了解 ,并对患者 的紧邻 因素 进行分析的记忆 力 、认知 能力 以及 日常生 活 能力 下 降 ,甚至在病情更加严重 的情 况下 ,完全丧失生活能力 。给予老年
痴 呆患者个性化 护理 ,能够使护理措施 更有针对性 ,对 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和治疗效果 等各 方面均有积极 作用 。 由此可知 ,个 性化护理干预
1 . 2 护理方法
注 :与 相较 于 治疗 前 , <O . O 5 ,
后. <O . 0 5 . <O . 0 1
<O . 0 1 ;相 较 于 对 照 组 治疗
1 . 2 . 1整体 评估 :所有患者 在入 院后 ,护 理人员 及时与 患者及 家属联
系 ,并进行深 人调查 ,对 患者的认 知能力 、神 经因素 、个性 特征 以及
是 老年痴 呆护理 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 1 ] 李 桂林 , 费 静 霞, 冷文娟 , 等. 个 性化 护理 干预对 老 年J 陛痴 呆患者 生
活质量 的影 响[ J ] . 中国健 康心理学 杂志, 2 0 1 3 , 1 5 ( 1 ) : 7 5 - 7 7 . [ 2 】 陈 丽坚, 谭 艳荒 覃 洁, 等. 个 性 化护理 干预 改善痴呆 患 者精 神行 为 症 状 的研 究 [ J 1 . 全 国精 神 科 护理 学 术交流 会议 论文 汇 编, 2 0 1 1 , 9

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现代化压力不断加大,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同时,冠心病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因此,治疗冠心病并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变得尤为重要。

黛力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以其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广受认可,而且还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具有综合治疗作用。

本文综述了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黛力新是一种双重作用钙通道阻滞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脏的氧需,从而缓解心绞痛等冠心病症状。

此外,黛力新还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和能量利用,提高心肌细胞的耐缺氧能力,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和缺氧的程度。

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心理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

焦虑和抑郁是心理疾病中常见的两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密不可分。

而这些心理问题又会进一步反作用于身体,使患者的病情更加恶化。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应该同等重视。

研究发现,黛力新对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也有显著的疗效。

黛力新不仅可以减轻冠心病的症状,还可以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代谢等机制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此外,黛力新还能改善心肌组织的营养物质供应,进一步保护心肌细胞的功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也证明了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这些研究表明,黛力新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适应能力。

此外,黛力新还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心肌缺氧和缺血,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

冠心病的心理影响

冠心病的心理影响

冠心病的心理影响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除了身体上的影响外,冠心病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1. 亚健康心理状态冠心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

首先,他们对于疾病的恐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其次,症状的持续出现可能会使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产生动摇,使得抑郁情绪进一步加重。

此外,冠心病的发作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度的恐惧,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甚至会产生死亡的念头。

2. 自我认同和自尊感的降低冠心病的患者往往需要经历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例如体力减退、强烈的疼痛感、不适应药物等。

这些变化会对患者的自我认同和自尊感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变得脆弱和无能,失去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能力,进而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3. 生活质量下降冠心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患者可能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限制体力活动,避免诱发症状的发作,这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和活动能力。

长期以往,患者可能感到生活乏味和无聊,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进一步加重了心理负担。

4. 家庭和社交关系的受损冠心病的患者面临着家庭和社交关系的变化和压力。

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而对方可能无法充分理解或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种关系的变化可能导致纠纷和不和谐,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

此外,为了避免诱发症状的发作,患者可能需要减少外出和参与社交活动,限制了与他人的交流,导致社交关系的疏远。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1. 心理咨询和支持冠心病患者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困惑,寻求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增强对疾病的适应能力。

冠心病的饮食控制与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冠心病的饮食控制与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冠心病的饮食控制与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许多人都有可能患上。

为了控制冠心病的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正确的饮食控制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1.饮食控制(1)降低脂肪摄入:冠心病患者需要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以降低血脂水平。

应该限制猪肉、牛油、蛋黄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

应选择低脂肪乳制品、瘦肉、鱼类以及植物油作为替代品。

(2)增加纤维摄入:高纤维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水平和体重。

推荐摄入全谷物、水果、蔬菜和豆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3)低盐饮食:盐摄入过多会引发高血压和水肿,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不利的。

应该减少食盐的使用,尽量少吃加工食品和咸味食品。

(4)控制体重: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来达到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2.生活方式健康教育(1)适度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选择散步、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功能。

(2)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应该坚决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酒精摄入过多则会升高血脂。

(3)充足休息:冠心病患者需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休息,以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4)管理压力: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冠心病发作。

患者可以通过放松技巧、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寻求社会支持来减轻压力。

(5)定期随访: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处理相关问题,以保持健康的状态。

总结冠心病的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应该按照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调整饮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休息,以及定期进行随访和体检。

对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目标

对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目标

对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目标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1. 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向患者传达冠心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常见症状,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的严重性和需重视的事项。

2. 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强调冠心病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重控制、吸烟和饮酒等因素的关联,引导患者减少不健康的行为,如过度饮食、缺乏运动等,并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3. 提供适当的运动指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4. 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解释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冠心病的疗效,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并遵守医生的用药方案,定期按时服药,避免中断或滥用药物。

5.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应对冠心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引导患者学会积极应对生活压力,如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6. 加强社会支持和家庭教育:提供冠心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关于冠心病的相关知识,让家庭成员能够积极配合患者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提供支持和关爱。

7.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康复评估:引导患者定期接受医生的随访,并配合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康复评估,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

以上目标旨在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身体和心理健康,并减少冠心病的发作和并发症风险。

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及治疗现状

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及治疗现状

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及治疗现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身疾病。

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多种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变化上,社会心理因素与其关系密切,大量的证据表明,焦虑与抑郁的发生在冠心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并且与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增加有关。

近年来综合心理干预已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本文拟从冠心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对其预后的影响及临床干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标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焦虑和抑郁;心理干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也是目前公认的心身疾病,在其病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对冠心病的预后产生极大影响,需引起医患双方的重视。

在冠心病各类型中,以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伴发的最为严重,多表现为焦虑与抑郁。

文献表明无论何种类型的冠心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较高[1]。

冠心病的治疗方针除内科躯体治疗外,还需要采用一系列以消除精神心理症状、维持疗效、稳定病情、促进康复、减少复发为目标的综合心理干预治疗。

本文拟从冠心病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对其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干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1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发病率迄今为止,人们对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横、纵断面研究。

心血管疾病可引起或加重抑郁,而焦慮和抑郁又可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与焦虑、抑郁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冠心病。

Atoosheh指出在由运动负荷试验诱发的胸痛患者中42%的患者有焦虑,而31%的患者有抑郁[2]。

国内王宽等对314例中国冠心病患者运用中国版的HADS(C-HADS)进行评估后发现有超过1/3的患者出现心理困扰[3]。

国内综合医院门诊冠心病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焦虑(78.2%)、抑郁(54.0%)、恐怖(33.3%)、强迫(33.3%)[4]。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7%,抑郁发生率为43%;不稳定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发生抑郁的人数显著增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并且确诊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35例患者。

对对照组中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相关护理,而对改良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进行了解,并且进行分析。

结果对照组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占54.29%,有效的患者占25.71%;而改良组中的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71.43%,有效的患者占25.71%,即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

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给予一定的相关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03-02
冠心病作为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焦虑等负性情绪,其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一定的消极影响[1]。

而对患者给予一定相关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焦虑状况。

本文就此问题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并且确诊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

对照组中有35例患者,年龄段在60岁至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10.2)岁,其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有14例。

其中,心绞痛型患者有25例,心肌梗死型患者有3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型患者有7例。

改良组中有35例患者,年龄段在62岁至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3±10.1)岁,其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有12例。

其中,心绞痛型患者有24例,心肌梗死型患者有4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型患者有7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如患者的疾病检查以及治疗情况,患者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以及患者对与疾病的认识等。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相关护理。

而对改良组中的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干预。

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对患者进行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判断。

判断标准为以下:①显效:患者的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其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或者恢复至ⅰ级,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小于等于6.1mmol/l,其餐后2h的血糖值小于等于7.8mmol/l;②有效:患者的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减轻,患者的发病次数减少,其心功能有
一定的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小于等于7mmol/l,餐后2h的血糖值小于等于10mmol/l;③无效:患者的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没有改善,其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或者病情有一定的恶化,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mmol/l,其餐后2h的血糖值大于等于
11.1mmol/l。

1.3 数据处理将所得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取95%可信区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知,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一。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使得患者的疾病治疗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而在对患者进行相关药物治疗与护理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并且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也有一定的影响[2]。

而在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通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每周进行3次,每次持续30min,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其中包括使用扩冠药、降糖药以及抗凝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预防心绞痛和心衰发作的方法以及具体措施[3]。

另一方面,对患者进行糖尿病饮食以及相关运动疗法的介绍,告知患者如何进
行识别和处理低血糖,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血糖、血压的监测,对患者的错误认识以及不良行为进行纠正,使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治疗的态度[4]。

同时,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及时的解答,鼓励和支持患者进行积极的疾病治疗[5]。

由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知,在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改善,并且患者能够以较为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

所以,对于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给予一定的相关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华颖,王莺,郭莉兰,等.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225-226.
[2] 陈平顺,王保奇,焦红娟,等.中医药与心理疏导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症和/或抑郁症患者心绞痛疗效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4):50-52.
[3] 魏立业,杜雯,冯倩,等.黛力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5):463.
[4] 李庆民,刘兴德.冠心病合并焦虑障碍患者血浆npy、ne、da、5-ht的变化及意义[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6):671-673.
[5] 刘芊,史青.疏肝宁心汤加减联合心理治疗法对冠心病心
绞痛合并焦虑症的临床观察[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三届中医药与亚健康学术大会论文集,2011:380-3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