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一、前言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而制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风险诊疗技术被引入到医疗治疗中,这就必须严格规范操作人员的使用授权,以保证技术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主要内容(一)颁布目的本制度是为了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操作授权管理工作,确保技术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防止操作人员的不当使用和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和危害,提高医疗质量和信誉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人员和单位,包括医院内的医师、护士、技术人员等,以及所有配合医疗操作的人员。

(三)操作授权管理的原则1.操作授权采取有限授权原则,每个人员的使用权限只能根据其专业、岗位和能力授权。

不同的职能人员授权的限制不一,授权有效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及时进行调整。

2.操作授权采取过程管理原则,所有操作授权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科学的流程进行申请、审核、颁发、执行和审批。

操作授权管理应体现和保证程序公正,负责任,严谨和及时。

3.操作授权采取风险管理原则,诊疗技术的操作授权应当按照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授权,授权时间和范围均应保持与风险程度相平衡。

医疗操作的风险评估应按照规定进行,将医师操作质量作为重点,同时加强对医师及其操作过程的监督和规范。

(四)机构设置与职责1.质控中心质控中心是医院内的核心机构,承担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职责。

2.高风险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办公室负责高风险技术操作授权管理的实施和监督工作。

3.申请人员是指申请获得高风险技术操作授权的医师、护士、技术人员等。

4.审核人员是指对申请人员所提交的需要高风险技术操作授权的文档资料进行审核的人员,如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人员等。

5.颁发人员是指对审核通过的申请人员所颁发使用授权的人员,颁发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权利和职责以保证权威性。

6.执行人员是指获得授权的申请人员,按照授权资格进行诊疗技术操作的人员,应当持有相应的证书。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守则1.doc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守则1.doc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制度1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制度1、为确保诊疗技术操作的质量及患者安全,实行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能力评估与再授权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以下各类别项目:(1)临床科室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包括普外科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肾内科肾穿刺活检术、腹膜透析技术,传染科肝脏穿刺活检术;(2)重症医学科技术操作: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3)检验科操作技术;(4)病理科一般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技术,补充报告、更改报告或迟发报告,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院际病理切片会诊,尸体检验医师和技术人员;(5)心内介入诊疗技术;(6)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7)放射科介入诊疗、普通介入技术;(8)放射诊疗技术;(9)超声科介入诊疗技术;(10)肿瘤科乳腺旋切技术;(11)内镜诊疗技术: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12)腔镜诊疗技术:妇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鼻内镜,骨关节科关节镜,脊柱骨科椎间孔镜、椎间盘镜技术;(13)血液净化科血液净化技术;(14)高压氧治疗技术。

3、成立诊疗技术操作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成员应包括技术管理职能部门、各相关专业科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

4、医院对诊疗技术实行动态管理,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明确其技术风险性,属于高风险诊疗技术的,医院应将其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操作者应同时申请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

5、资格授权程序(1)个人申请,各临床科室根据专科标准要求,科内讨论通过后,由科主任以书面形式向医务部推荐诊疗技术操作资格人员。

(2)医务部组织诊疗技术领导小组对临床医护人员提交的资格授权申请进行审查,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与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与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与资格授权管理制度为了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加强高风险诊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管理,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健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应当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无操作权的个人,除非在有正当理由获得管理部门批准的紧急情况下,否则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2.我院将手术、麻醉、介入、放射治疗、腔镜诊疗等操作及特殊审批类医疗技术;国家卫健委 2017 年颁布的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纳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范围。

其中手术、麻醉、介入、放射治疗分别实行分级管理,将本专科限制类或科研类医疗技术或科主任认为具有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手术、有创操作,需要在术前进行重大手术审批的诊疗技术项目,可列为高风险诊疗操作项目进行管理。

对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介入医师、放疗医师进行资格分级授权。

3.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授权与审批3.1.科室主任为本科高风险诊疗技术第一责任人。

各科室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制定本专业的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每项诊疗技术的操作常规及考评标准,报送医务部审核。

医务部初审后,呈交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核定稿。

需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及考评标准进行定期更新,也可参照上级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指南、常规、目录、规范等标准执行。

3.2.各科室拟从事高风险诊疗技术人员填写相应的资质授权申请表(见附件);一般要求取得主治医师(或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者方可提出资质准入申请,原则上申请前申请人必须完成15 例以上的一助,并在上级医师(护师)指导下成功施行 5 例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具体例数可由科主任结合申请人及本专业实际情况决定)。

3.3.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由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部。

3.4.医务部根据申报人职称、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初审,对符合要求者报各相关专业管理授权专家组审核,并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核。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一、背景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和资格认证的医务人员才能进行的医疗技术操作,此类技术操作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建立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的管理,确保医务人员进行此类技术操作时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从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大型手术、麻醉、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内窥镜等技术操作。

四、资格授权流程(一)申请资格授权1、医务人员须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包括:个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培训证书和相关工作经历证明。

2、医务人员须接受规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必要技能和能力。

3、通过培训和考核的医务人员,须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培训证书等。

(二)资格授权审批1、医疗机构内设立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审批委员会(以下简称资格授权委员会),由机构高层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专家组成,负责申请医务人员的资格审批工作。

2、资格授权委员会对医务人员的申请进行审核,根据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背景、工作经历、培训考核结果等,评定其是否具备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资格。

3、经过资格授权委员会审批通过的医务人员,须签署工作责任书,并将相关资格证书颁发给医务人员。

(三)资格证书管理1、医务人员须妥善保管个人资格证书,不得将证书转借他人或私自冒用。

2、医务人员在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时,必须随身携带相关资格证书,并在操作前将证书出示给相关医务人员进行确认。

3、医务人员若出现不良记录或违反相关操作规定的行为,资格证书将被收回或注销。

五、技能培训和考核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培训课程和教材,并组织相应的技能培训和考核。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及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及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及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在医疗行业中,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和患者的利益,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对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资格授权和审批进行规范和监督。

本文将从资格授权管理和操作授权审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资格授权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的基础,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资格授权管理体系,明确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资格条件和授权程序。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对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认真的资格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医疗机构应当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能够与时俱进。

最后,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的资格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记录,以备查证和监督。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则是对医务人员进行具体操作授权和审批的重要保障。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细致的操作授权和审批程序。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确定具体的操作授权程序,明确操作授权的权限范围和程序,以及授权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操作审批程序,对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进行事先审批和后续监督,确保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最后,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违规处理机制,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综上所述,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及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安全运行和患者利益保障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对医务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确保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安全和规范。

希望通过医疗机构的努力和规范管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诊疗服务。

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2024年修订

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2024年修订

一、目的为规范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的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提高患者诊疗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技科室的所有诊疗技术人员。

三、原则1.分级授权与再授权应以患者的利益为核心。

2.分级授权与再授权应基于个人能力和经验的评估。

3.分级授权与再授权应有明确的程序和要求。

4.分级授权与再授权应有良好的记录和追溯机制。

四、分级授权管理1.分级授权评估(1)诊疗技术人员需根据所在科室的要求进行分级授权评估。

(2)分级授权评估的内容包括技术能力、临床经验、专业背景等。

2.分级授权等级(1)初级授权:具备基本的临床操作能力,可在监督下独立完成常规操作。

(2)中级授权:具备较高的临床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一般复杂的操作,并参与相关疾病的诊疗工作。

(3)高级授权:具备高级临床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复杂操作,且能在临床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分级授权流程(1)提交申请:诊疗技术人员需向所在科室的分级授权评估委员会提交授权申请,包括个人简历和相关证书。

(3)授权决定:根据评估和审核结果,分级授权评估委员会将作出相应的授权决定。

(4)授权通知:科室领导将以书面形式通知诊疗技术人员授权决定,并将其记录在授权登记簿上。

五、再授权管理1.再授权要求(1)诊疗技术人员需定期进行再授权,以保持业务水平。

(2)再授权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等。

2.再授权频率(1)初级授权人员:一年一次。

(2)中级授权人员:两年一次。

(3)高级授权人员:三年一次。

3.再授权流程(1)提交申请:诊疗技术人员需向所在科室的再授权评估委员会提交再授权申请,包括个人简历和相关证书。

(3)授权决定:根据评估和审核结果,再授权评估委员会将作出相应的授权决定。

(4)授权通知:科室领导将以书面形式通知诊疗技术人员授权决定,并将其记录在再授权登记簿上。

六、责任和监督1.诊疗技术人员应按照规定提交授权和再授权申请,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标准。

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

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

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1 目的规范医师授权管理,确保为客户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各级医师具备合格的资质和相应的处置能力,保障客户生命安全。

2 范围全院医师。

3 定义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执业地点在我院的正式入职医师,医院要按其执业范围进行授权,科室人员必须在医院授权范围内依法进行医疗活动。

4 职责4.1 医务部负责制定《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并培训;4.2 科主任负责落实《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4.3 各级医师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4.4 医务部负责督查《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4.4 业务院长督查医务部工作5 标准5.1 医师的授权范围必须在其执业范围内,在我院工作的医师必须在其授权范围内从事诊疗工作,杜绝超越授权权限的医疗行为。

5.2 需要授权的人员:5.2.1 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执业地点在我院的正式入职医师,医院要按其执业范围进行授权。

本院医师只有在办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所要求的相关手续后,方可办理正式授权。

5.2.2 没有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不具备独立诊疗资格,必须在有执业资格医师的监控下工作,其医疗文书必须由执业资格医师审核签字。

5.2.3 涉及助产技术的医师、助产士需要授权。

5.2.4 尚未毕业的实习医师不能获得授权,必须是在已获得授权的医师的指导和监控下进行工作。

5.3 授权等级:根据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本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授权等级,我院授权权限共分4级。

5.3.1 Ⅳ级能够处理复杂病人,具有院内专家资格,可以在困难条件下完成操作,担当术者,或在情况允许条件下指导下级医师操作;在过去一年里持续从事该项工作。

5.3.2 Ⅲ级:能够处理常见病及稍微复杂病情的客户,在专家的帮助能够处理复杂病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担任术者或一助;在过去一年里持续从事该项工作。

5.3.3 Ⅱ级:能够全面处理与本科专业有关的常见病人;而其他情况下需要寻求专家的帮助,住院医师资格,担任二助或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担任部分一助工作;在过去一年里持续从事该项工作。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制度1、为确保诊疗技术操作的质量及患者安全,实行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能力评估与再授权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以下各类别项目:(1)临床科室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包括普外科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肾内科肾穿刺活检术、腹膜透析技术,传染科肝脏穿刺活检术;(2)重症医学科技术操作: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3)检验科操作技术;(4)病理科一般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技术,补充报告、更改报告或迟发报告,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院际病理切片会诊,尸体检验医师和技术人员;(5)心内介入诊疗技术;(6)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7)放射科介入诊疗、普通介入技术;(8)放射诊疗技术;(9)超声科介入诊疗;(10)肿瘤科乳腺旋切技术;(11)内镜诊疗技术;(12)腔镜诊疗技术:妇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鼻内镜,骨关节科关节镜,脊柱骨科椎间孔镜、椎间盘镜技术;(13)血液净化科血液净化技术。

3、成立诊疗技术操作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成员应包括各相关专业科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的资质准人审批与管理。

4、进行高风险或专业性较强的诊疗技术操作必须为本院经过授权的执业医师。

未经授权的个人,除紧急情况抢救患者生命外,不得从事高风险诊疗操作。

非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操作医师经医务部授予处方权后可单独开展,进修、实习及试用期人员必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

5、手术、麻醉及二、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范围,其中手术、麻醉分别实行分级管理,对手术医师、麻醉医师进行资格分级 1授权、定期能力评估及再授权。

6、医院对诊疗技术实行动态管理,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明确其技术风险性,属于高风险诊疗技术的,医院应将其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操作者应同时申请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二、目的和原则1.目的:建立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原则: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

三、授权管理流程1.申请:操作者向医疗机构提交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申请,包括个人简历、相关证书和经验等资料。

3.鉴定:鉴定委员会根据审核结果,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鉴定,评定资格等级。

四、权责分工1.医疗机构负责建立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并成立审核委员会和鉴定委员会,负责审核和鉴定工作。

2.审核委员会负责审核申请人的申请资料,并进行面试和技能评估。

3.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审核通过的申请人进行资格鉴定,并评定相应的资格等级。

五、监督和评估机制1.医疗机构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授权管理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估。

2.审核委员会和鉴定委员会根据医疗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结果,对授权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

3.医疗机构建立病例回顾制度,对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授权范围和资格等级。

六、处罚措施1.如果操作者未经授权擅自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医疗机构有权对其进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罚措施。

七、宣传和培训1.医疗机构加强对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的宣传,提高操作者对该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是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

这一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保障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安全和有效,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及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及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及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确保患者的安全、维护医疗质量和医疗秩序,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授权和管理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包括授权的程序、条件、资格认定、授权范围、授权有效期、授权的审批和监管等内容。

该制度的制定旨在保障医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防止非授权人员擅自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减少患者的医疗风险。

以下是该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1.条件和资格认定:明确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条件和资格认定标准,包括具备相应专业背景和临床经验、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等要求。

2.授权程序:规定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的程序,包括申请、审查、考核、面试等环节。

申请人需提交相关资料并参加考核,符合资质要求的经过面试后方可获得授权。

3.授权范围和权限:明确授权人员的操作范围和权限,以确保其能够安全和有效地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

4.授权有效期和续授权:规定授权人员的授权有效期,通常为一定期限。

授权人员在授权过期前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和考核,通过后方可续授权。

5.授权的审批和监管:确定进行授权的机构或部门,并明确其审批和监管职责。

该机构或部门负责审核申请、组织考核、监督和检查授权人员的操作等。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1.授权申请:明确授权人员需要向医疗机构申请授权,提交相关材料和证明,并说明需要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原因和目的。

2.审批流程:确定授权的审批流程和程序,包括材料的审核、面试、考核等环节。

审批部门需对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根据申请人的资质和经验,进行面试和考核。

3.审批条件:明确授权的条件和要求,包括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通过相关考试或培训等。

4.审核标准:规定授权的审核标准,包括传统的纸质材料审查,还可以结合面试和考核来评价申请人的技能和能力。

5.审批结果通知:审批部门需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并向医疗机构的授权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信息。

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授权管理制度

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授权管理制度

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授权管理制度⒈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审批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指临床常用低风险,操作简单,安全的有创操作:如导尿、胃肠减压、骨髓穿刺,浅表组织活检,B超引导下诊疗性腹穿、胸穿,外周血管穿刺,清创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一定例数的操作后,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考核后,予以资质准入,科室留存备案。

⒉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级审批⑴各科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报医务科及医院学术委员会专业组审核,科室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进行定期更新。

⑵各专业根据高风险诊疗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的难度要求按项目进行资质准入,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专业设制准入标准,取得主治医师职称方可提出最低难度的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的准入资质申请,大多项目要求副主任及以上职称方可申请准入资格,申请前必须完成5例以上的助手,和在上级医师(或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成功施行5例,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根据相应项目考核,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科室同意上报医务科审核,经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组二级评审,分管院长审批后经公示生效,获得相应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资格,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3、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管理(1)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的医疗风险,为了保证操作质量减少操作风险,对操作者有更高的要求,除非紧急抢救生命,在操作前要进行科室讨论,评估有创诊疗操作的利弊和选择,原则上要安排熟练掌握的医师负责具体操作,不得安排了低年资技术不娴熟的医师进行操作。

(2)通常需由医师在危重患者诊疗活动中完成的,具有高危险性,高难度操作常用项目如下:经皮动脉置管术,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三腔管气囊填塞术,心包穿刺术,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腹膜置管透析术,机械通气,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浆置换等技术。

诊疗技能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

诊疗技能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

诊疗技能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1. 背景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诊疗技能资格的许可授权过程,确保医务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能力,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3. 许可授权程序3.1 申请资格审查医务人员应提交相关证件和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相关培训证书等,经医疗机构进行资格审查。

3.2 技能考核和评估医务人员需参加相应的技能考核和评估,以验证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3.3 许可授权决定根据申请人的资格审查和技能考核结果,医疗机构将作出许可授权决定。

如果申请人符合要求,将获得相应的诊疗技能资格许可授权。

4. 许可授权管理4.1 许可授权证书医疗机构将向获得许可授权的医务人员颁发许可授权证书,证明其具备相应的诊疗技能资格。

4.2 许可授权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和维护许可授权记录,包括许可授权决定的内容、申请人的资格审查结果、技能考核和评估结果等。

4.3 许可授权监督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许可授权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医务人员始终保持符合要求的诊疗技能资格。

4.4 许可授权更新许可授权证书的有效期为一定时间范围,医务人员需在有效期内进行许可授权的更新,以保持其诊疗技能资格的有效性。

5. 处罚和奖励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处罚和奖励制度,对违反规定者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对表现优秀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6. 其他制度衔接本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如与其他制度存在冲突,以较为严格的要求为准。

7. 生效与修订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医疗机构可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并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生效。

以上为诊疗技能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指导,确保医务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能力,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随着社会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一环。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和完善这一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进行介绍及探讨。

一、资格授权的相关概念在医疗机构中,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是指医务人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内部规定,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和授权,可以进行特定的医疗技术操作。

这种授权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种方式,旨在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技术过硬,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医疗质量:通过设立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可以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他们具备进行相应医疗技术操作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 保障患者安全:规范的资格授权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只有具备相应资格和授权的医务人员才能进行高风险的医疗技术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风险和损害。

3. 促进医务人员职业发展:通过严格的资格授权管理,医疗机构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鼓励其进行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整个医疗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三、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的实施方式1. 制定明确的操作资格标准:医疗机构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政策,制定明确的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标准,明确不同级别医务人员所需具备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2.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该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他们具备操作所需的技术和知识,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3. 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资格授权等信息进行及时记录和更新,建立完整的人员档案,实现动态管理和跟踪。

医疗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医疗技术人员的资质管理,规范医疗技术操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从事医疗技术操作的技术人员,包括医师、护士、技师等。

三、授权原则1. 依法授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和授权。

2. 分类管理:根据医疗技术操作的复杂程度、风险程度和操作要求,将医疗技术分为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和高风险诊疗技术,实行分类授权。

3. 能力评价:对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4. 安全第一:把保障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医疗技术人员,坚决不予授权。

四、授权流程1. 资质审核:医疗技术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2)具有相关专业学历;(3)经过相应技术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2. 分类授权:(1)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5例以上操作后,经科室质控小组审核同意,予以本项目独立操作权限。

(2)高风险诊疗技术:医师需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展高风险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2)具有5年以上相关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3. 授权申请:(1)医师个人提出申请,填写《医疗技术人员授权申请表》;(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审核申请材料;(3)医务部审核通过后,予以授权。

五、监督管理1. 医疗技术人员的授权信息,应纳入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2. 医疗技术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医疗技术操作,如发现违规操作,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医务部。

3. 医务部定期对医疗技术人员的授权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予以撤销授权。

4. 对违反本制度的相关责任人,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

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资质管理,规范诊疗技术操作,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诊疗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授权范围1.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2.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包括手术、麻醉、介入、腔镜等诊疗技术及二、三类医疗技术项目。

四、授权条件1. 具有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医师或注册护士资格。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3. 具有相应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

4. 通过所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业务能力考核。

五、授权程序1. 医师个人提出申请,填写《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申请表》。

2.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根据申请者基本情况、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进行考核,提出初步认定意见。

3. 医务部负责审核申请者的资格和业务能力,提出审核意见。

4. 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本院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权限授予终审部门。

5. 经批准后,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卫生技术人员授权证书》。

六、授权期限1. 卫生技术人员授权期限为3年。

2. 在授权期限内,卫生技术人员应定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七、监督管理1. 医院医务部负责对授权医师的诊疗技术操作权限进行监督管理。

2.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授权医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

3. 医师在授权期限内如有违法、违规行为,取消其授权资格。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

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

凉州医院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为规范诊疗技术的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一、组织结构:成立医院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科主任与临床科室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组长:高德玉副组长:姚兴荣、王惠东、李晓。

组员:冯金山、张勇、李景永、严陪虎、陈彦刚、李凌霄、马留学,伊庭伟。

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诊疗技术项目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主任:严陪虎。

二、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领导小组职责1、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确保医疗质量与医患安全出发,认真分析所评诊疗项目,全面权衡全院设施条件,能否开展。

2、负责制定诊疗技术项目资格考评标准及复评标准。

对考评结果有异议的,应由医务科重新抽取专家进行复评,对复评仍有异议者,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

3、对各科室推荐或选评的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履行相关考核流程,从工作业绩、医德医风、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合格后予以从事诊疗技术项目的授权许可,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于开展已终止或中止的诊疗技术项目的技术人员,予以取消授权许可,并备案。

待重新认定开展后,重新履行授权许可程序,获得授权许可后方可继续开展。

5、定期监督所授权人员开展诊疗技术项目的情况,对于不具备技术能力的人员,予以及时停止授权许可,并撤离岗位,报医务科备案。

6、实施每年一次再授权管理制度,对所授权人员实施分级管理制度。

合格人员予以晋级,不合格人员予以降级或停止授权。

相关资料报医务科备案。

7、因原则不强,徇私舞弊等未能规范履行授权许可考评制度,导致诊疗技术项目无法正常实施或损害医院及患者利益的,予以取消考评人员资质及授权人员资质,同时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理,涉及相关法律责任的,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

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

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它能够明确诊疗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权限和责任,有效管理和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制度的内容。

一、分级授权管理制度:1.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的职务、工作能力和相关经验,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作权限和责任。

2.职务等级设定:根据医技科室的具体情况,可设定初级、中级和高级等职务等级。

3.工作权限设置:根据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的职务等级,设定相应的工作权限。

初级人员拥有基本的技术操作权限,中级人员可以负责一些复杂的操作,高级人员可以拥有更高级别的技术操作权限。

4.工作责任明确:每个职务等级的工作人员都应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义务,保证按规定完成工作任务。

5.培训要求:医技科室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高诊疗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6.考核和评价:医技科室应定期对诊疗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调整人员的职务等级,并对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奖励。

二、再授权管理制度:1.再授权的定义:再授权是指对于已经授权的诊疗技术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根据工作需要,给予其临时性的权限调整。

2.再授权的原则:再授权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工作需要,确保患者安全。

(2)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考虑。

(3)授权期限明确,过期作废。

3.再授权的程序:再授权应由医技科室主任或相关负责人批准,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4.再授权的管理:再授权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再授权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并及时收回再授权的权限。

5.再授权的记录和报告:医技科室应做好再授权的记录工作,并每月向医务部门报告再授权的情况,以便于监管和管理。

综上所述,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是一项能够有效管理和规范诊疗技术人员工作的制度。

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

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

凉州医院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及管理制度为规范诊疗技术的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一、组织结构:成立医院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科主任与临床科室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组长:高德玉副组长:姚兴荣、王惠东、李晓。

组员:冯金山、张勇、李景永、严陪虎、陈彦刚、李凌霄、马留学,伊庭伟。

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诊疗技术项目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主任:严陪虎。

二、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领导小组职责1、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确保医疗质量与医患安全出发,认真分析所评诊疗项目,全面权衡全院设施条件,能否开展。

2、负责制定诊疗技术项目资格考评标准及复评标准。

对考评结果有异议的,应由医务科重新抽取专家进行复评,对复评仍有异议者,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

3、对各科室推荐或选评的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履行相关考核流程,从工作业绩、医德医风、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合格后予以从事诊疗技术项目的授权许可,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于开展已终止或中止的诊疗技术项目的技术人员,予以取消授权许可,并备案。

待重新认定开展后,重新履行授权许可程序,获得授权许可后方可继续开展。

5、定期监督所授权人员开展诊疗技术项目的情况,对于不具备技术能力的人员,予以及时停止授权许可,并撤离岗位,报医务科备案。

6、实施每年一次再授权管理制度,对所授权人员实施分级管理制度。

合格人员予以晋级,不合格人员予以降级或停止授权。

相关资料报医务科备案。

7、因原则不强,徇私舞弊等未能规范履行授权许可考评制度,导致诊疗技术项目无法正常实施或损害医院及患者利益的,予以取消考评人员资质及授权人员资质,同时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理,涉及相关法律责任的,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制度
1、为确保诊疗技术操作的质量及患者安全,实行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能力评估与再授权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以下各类别项目:
(1)临床科室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包括普外科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肾内科肾穿刺活检术、腹膜透析技术,传染科肝脏穿刺活检术;
(2)重症医学科技术操作: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3)检验科操作技术;
(4)病理科一般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技术,补充报告、更改报告或迟发报告,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院际病理切片会诊,尸体检验医师和技术人员;
(5)心内介入诊疗技术;
(6)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7)放射科介入诊疗、普通介入技术;
(8)放射诊疗技术;
(9)超声科介入诊疗;
(10)肿瘤科乳腺旋切技术;
(11)内镜诊疗技术;
(12)腔镜诊疗技术:妇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鼻内镜,骨关节科关节镜,脊柱骨科椎间孔镜、椎间盘镜技术;
(13)血液净化科血液净化技术。

3、成立诊疗技术操作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成员应包括各相关专业科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的资质准人审批与管理。

4、进行高风险或专业性较强的诊疗技术操作必须为本院经过授权的执业医师。

未经授权的个人,除紧急情况抢救患者生命外,不得从事高风险诊疗操作。

非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操作医师经医务部授予处方权后可单独开展,进修、实习及试用期人员必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

5、手术、麻醉及二、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范围,其中手术、麻醉分别实行分级管理,对手术医师、麻醉医师进行资格分级
授权、定期能力评估及再授权。

6、医院对诊疗技术实行动态管理,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明确其技术风险性,属于高风险诊疗技术的,医院应将其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操作者应同时申请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

7、资格授权程序
(1)各临床科室根据专科标准要求,科内讨论通过后向医务部推荐诊疗技术操作资格人员。

(2)医务部组织诊疗技术领导小组对临床医护人员提交的资格授权申请进行审查,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3)经领导小组资格认定通过后由医务部下发授权文件。

8、定期能力评估与再授权程序。

医院对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资格授权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复评一次,调出、退休人员自动终止资格,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限:
(1)达不到操作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不良后果。

被取消或降低操作权限的医师申请再授权时按本制度第7条重新申请授权。

9、临床科室应根据科室业务发展规划,组织科内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科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培训,培养技术人才,提高科室整体技术水平。

成立高风险诊疗技术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陈志强
副组长:张廷
成员:朱明生游旭东史文昕邵芳张燕柳李洪荣
王鹏张富全阮翊陈新晖夏国强屈跃军
王桂芝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部办公室主任:张廷(兼),办公室成员:田红杰。

高风险诊疗技术组织领导小组负责全院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资质准人审批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