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守则1.doc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制度1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制度1、为确保诊疗技术操作的质量及患者安全,实行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能力评估与再授权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以下各类别项目:(1)临床科室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包括普外科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肾内科肾穿刺活检术、腹膜透析技术,传染科肝脏穿刺活检术;(2)重症医学科技术操作: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3)检验科操作技术;(4)病理科一般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技术,补充报告、更改报告或迟发报告,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院际病理切片会诊,尸体检验医师和技术人员;(5)心内介入诊疗技术;(6)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7)放射科介入诊疗、普通介入技术;(8)放射诊疗技术;(9)超声科介入诊疗技术;(10)肿瘤科乳腺旋切技术;(11)内镜诊疗技术: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12)腔镜诊疗技术:妇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鼻内镜,骨关节科关节镜,脊柱骨科椎间孔镜、椎间盘镜技术;(13)血液净化科血液净化技术;(14)高压氧治疗技术。
3、成立诊疗技术操作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成员应包括技术管理职能部门、各相关专业科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
4、医院对诊疗技术实行动态管理,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明确其技术风险性,属于高风险诊疗技术的,医院应将其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操作者应同时申请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
5、资格授权程序(1)个人申请,各临床科室根据专科标准要求,科内讨论通过后,由科主任以书面形式向医务部推荐诊疗技术操作资格人员。
(2)医务部组织诊疗技术领导小组对临床医护人员提交的资格授权申请进行审查,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5、(1)介入资格考评与复评标准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的考评与复评标准——参照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1年版)本标准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主要包括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务人员基本要求(一)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或者外科专业。
2.有5年以上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卫生部认定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经2名以上具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且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培训要求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规定数量的诊断性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病例和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拟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50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例和不少于2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拟从事导管消融治疗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20例导管消融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拟从事起搏器治疗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10例起搏器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拟从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25例诊断性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病例和15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对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操作、介入诊疗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手术后随访等。
医师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考核表
医师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考核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创操作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考核表科室:姓名:得分:外科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考核表科室:姓名:得分:高风险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考核表科室:姓名:得分: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为贯侧落实卫生部及四川省卫生厅有关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等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我院对相关科室给予相应的技术操作资格授权。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制定了操作权利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的相关标准。
两年为一复评周期。
一、临床手术科室手术人员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1、近两年工作量5分。
2、手术适应证10分:诊疗原则正确5分、诊断明确2分、治疗方案充分3分。
3、术前讨论10分:诊断要点清晰5分、难度估计及风险预案充分5分。
4、术前准备5分:医嘱规范2分、检查结果完整1分、同意书及审核签字规范2分。
5、手术操作20分:动作规范5分、操作准确5分、技术熟练5分、流程熟悉5分。
6、无菌观念10分:洗手程序正确5分、手术消毒彻底5分。
7、无瘤观念5分:无瘤原则1分、无癌残留1分、淋巴清扫1分、减少医源性传播1分、冲洗1分。
8、注意事项5分:手术体位2分、术野暴露2分;器械选择1分。
9、预期目标10分:手术顺利完成5分、解决预期问题5分。
10、术后处理10分:术后医嘱规范5分、术后记录完整5分。
11、抗菌素使用10分:严格掌握抗菌素应用原则5分、抗菌素使用、时机、剂量合理3分、抗菌素选择合理2分。
12、考评总分满分:100分;75分合格,65分至75分接受考评组织的复评,60分至65分降低相应的操作权利,低于60分取消相应的操作权利(附件)。
二、麻醉科各级麻醉医师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1、助理麻醉医师: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工作,并能熟悉各种麻醉方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麻醉操作;能及时发现围麻醉期的各种病情变化,并向上级医师汇报,能掌握一般麻醉中病情变化的处理方法,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在80%以上。
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范小春)
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为贯侧落实卫生部及四川省卫生厅有关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等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我院对相关科室给予相应的技术操作资格授权。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制定了操作权利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的相关标准。
两年为一复评周期。
一、临床手术科室手术人员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1、近两年工作量5分。
2、手术适应证10分:诊疗原则正确5分、诊断明确2分、治疗方案充分3分。
3、术前讨论10分:诊断要点清晰5分、难度估计及风险预案充分5分。
4、术前准备5分:医嘱规范2分、检查结果完整1分、同意书及审核签字规范2分。
5、手术操作20分:动作规范5分、操作准确5分、技术熟练5分、流程熟悉5分。
6、无菌观念10分:洗手程序正确5分、手术消毒彻底5分。
7、无瘤观念5分:无瘤原则1分、无癌残留1分、淋巴清扫1分、减少医源性传播1分、冲洗1分。
8、注意事项5分:手术体位2分、术野暴露2分;器械选择1分。
9、预期目标10分:手术顺利完成5分、解决预期问题5分。
10、术后处理10分:术后医嘱规范5分、术后记录完整5分。
11、抗菌素使用10分:严格掌握抗菌素应用原则5分、抗菌素使用、时机、剂量合理3分、抗菌素选择合理2分。
12、考评总分满分:100分;75分合格,65分至75分接受考评组织的复评,60分至65分降低相应的操作权利,低于60分取消相应的操作权利(附件)。
二、麻醉科各级麻醉医师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1、助理麻醉医师: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工作,并能熟悉各种麻醉方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麻醉操作;能及时发现围麻醉期的各种病情变化,并向上级医师汇报,能掌握一般麻醉中病情变化的处理方法,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在80%以上。
2、麻醉住院医师:能独立一般麻醉的的操作和管理工作,掌握围麻醉期监测技术和病人管理,对危重病人的处理能够提供正确的方案,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术。
医院诊疗技术资格授权考评管理办法
医院诊疗技术资格授权考评管理办法一、本制度适用于医学影像科、放射科、检验科、输血科、功能科、病理科诊疗技术人员二、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分级授权项目和要求1.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授权项目:仪器操作和维护和审签报告。
2.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授权要求:按照相关规定接受特殊检查专业技能培训,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专业技师应有专业资格证书。
三、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分级授权程序1.各相关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技术人员的权限管理,科主任任组长,为本科室技术权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管理小组定期对本科室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诊断权限评估工作,结合每位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与能力明确其具体的权限。
3.管理小组讨论确定技术人员的权限后,填写权限申请表,经科主任签名确认后报送医疗技术管理小组,医疗技术管理小组将申报情况上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申请技术人员方获得相应的操作和诊断权限。
审批材料一式两份,一份由科主任保存,另一份由医务部备案。
四、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权限的动态管理1.根据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级别变动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科室管理小组将适时组织特殊诊疗权限的再评估工作,并在履行申请审批程序后,扩大申请技术人员相应的特殊诊疗权限。
2.一般情况下特殊诊疗技术人员不得超权限实施操作,否则给予通报批评或降低、暂停操作权限3个月至1年等处罚。
3.对德才兼备、业务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经科室特殊诊疗管理小组、医务部、分管院长研究同意后,可适当放宽操作范围,但应在上级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止发生意外。
4.发生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技术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医技科室诊疗技术人员权限的再授权机制1.被降低、限制医技科室诊疗权限或暂停执业的技术人员,医院将责成本科室的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察,考察时间为3个月至1年不等。
2.考察期满后,管理小组对被考察技术人员再次进行操作和诊断权限评估。
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管理办法
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管理办法为规范诊疗技术的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1.组织领导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医院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处长任副组长,临床科室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组员: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诊疗技术项目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2.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领导小组职责2.1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确保医疗质量与医患安全出发,认真分析所评诊疗项目,全面权衡全院设施条件,能否开展。
2.2负责制定诊疗技术项目资格考评标准及复评标准。
对考评结果有异议的,应由医务科重新抽取专家进行复评,对复评仍有异议者,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
2.3对各科室推荐或选评的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履行相关考核流程,从工作业绩、医德医风、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合格后予以从事诊疗技术项目的授权许可,并报医务科备案。
2.4对于开展已终止的诊疗技术项目人员,予以取消授权许可,并备案。
待重新认定开展后,重新履行授权许可程序,获得授权许可后方可继续开展。
2.5定期监督所授权人员开展诊疗技术项目的情况,对于不具备技术能力的人员,予以及时停止授权许可,并撤离岗位,报医务科备案。
2.6实施每年一次再授权管理制度,对所授权人员实施分级管理制度。
合格人员予以晋级,不合格人员予以降级或停止授权,相关资料报医务科备案。
2.7因原则不强,徇私舞弊等未能规范履行授权许可考评制度,导致诊疗技术项目无法正常实施或损害医院及患者利益的,予以取消考评人员资质及授权人员资质,同时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理,涉及相关法律责任的,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制度
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评估与再授权管理制度1、为确保诊疗技术操作的质量及患者安全,实行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定期能力评估与再授权制度.2、本制度适用于以下各类别项目:(1)临床科室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包括普外科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肾内科肾穿刺活检术、腹膜透析技术,传染科肝脏穿刺活检术;(2)重症医学科技术操作: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3)检验科操作技术;(4)病理科一般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技术,补充报告、更改报告或迟发报告,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院际病理切片会诊,尸体检验医师和技术人员;(5)心内介入诊疗技术;(6)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7)放射科介入诊疗、普通介入技术;(8)放射诊疗技术;(9)超声科介入诊疗技术;(10)肿瘤科乳腺旋切技术;(11)内镜诊疗技术: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12)腔镜诊疗技术:妇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鼻内镜,骨关节科关节镜,脊柱骨科椎间孔镜、椎间盘镜技术;(13)血液净化科血液净化技术;(14)高压氧治疗技术.3、成立诊疗技术操作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成员应包括技术管理职能部门、各相关专业科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
4、医院对诊疗技术实行动态管理,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明确其技术风险性,属于高风险诊疗技术的,医院应将其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操作者应同时申请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
5、资格授权程序(1)个人申请,各临床科室根据专科标准要求,科内讨论通过后,由科主任以书面形式向医务部推荐诊疗技术操作资格人员.(2)医务部组织诊疗技术领导小组对临床医护人员提交的资格授权申请进行审查,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3)经领导小组资格认定通过后由医务部下发授权文件.6、定期能力评估与再授权程序。
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我院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等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管理”。
现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等,严格制定了操作权利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的相关标准。
规定一年为一复评周期。
一、临床手术科室手术人员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1、上一年工作量(40分),以本专业同一职称参加考核人员一年平均手术量为标准进行统计,达到不扣分,少1例扣2分。
(主任及副主任医师仅计算三、四级手术量。
)2、手术适应证(5分):诊疗原则正确2分,手术适应证明确2分,术前诊断完整1分。
3、术前讨论,风险评估(5分):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充分3分,风险评估表填写完整2分。
4、术前准备(5分):手术标识1分,术前检查完整2分,手术知情同意书签字及时规范2分。
5、手术操作(10分):动作规范2.5分,操作准确2.5分,技术熟练2.5分,流程熟悉2.5分。
6、无菌观念(无瘤观念)(10分):洗手程序正确3分,手术消毒彻底、铺单正确4分,若为肿瘤切除手术,能否做到无瘤操作3分7、安全核查(5分):麻醉开始前核查1分,手术开始前核查1分,出手术室前核查1分,出手术室前完成安全核查表签字1分,核查项目是否完整1分。
8、注意事项(5分):手术体位2分,术野暴露2分,术中与主刀或一助的配合情况1分。
9、术后处理(10分):手术记录完整5分。
10、抗菌素使用(5分):(未使用抗生素此项可不扣分)抗生素使用时机、剂量合理3分,抗菌素种类选择合理2分。
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
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为贯侧落实卫生部及省卫生厅有关对实施手术、介入、麻醉等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我院对相关科室给予相应的技术操作资格授权。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制定了操作权利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的相关标准。
一、外科手术人员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1,近两年工作量5分。
2,手术适应证10分:诊疗原则正确5分;诊断明确2 分;治疗方案充分3分。
3,术前讨论10分:诊断要点清晰5分;难度估计及风险预案充分5分。
4,术前准备5分:医嘱规范2分;检查结果完整1分;同意书及审签字规2分。
5,手术操作20分:动作规范5分;操作准确5分;技术熟练5分;流程熟悉5分。
6,无菌观念10分:洗手程序正确5分;手术消毒彻底5分。
7,无瘤观念5分:无瘤原则1分;无癌残留1分;淋巴清扫1分;减少医源性传播1分;冲洗1分。
8,注意事项5分:手术体位2分;术野暴露2分;器械选择1分。
9,预期目标10分:手术顺利完成5分;解决预期问题5分。
10,术后处理10分:术后医嘱规范5分;术后记录完整5分。
11,抗菌素使用10分:严格掌握抗菌素应用原则5分;抗菌素使用、时机、剂量合理3分;抗菌素选择合理2分。
考评总分满分:100分,75分合格,65分至75分接受考评组织的复评,60分至65分降低相应的操作权利,低于60分取消相应的操作权利。
二、麻醉科各级麻醉医师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1、助理麻醉医师: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工作,并能熟悉各种麻醉方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麻醉操作;能及时发现围麻醉期的各种病情变化,并向上级医师汇报,能掌握一般麻醉中病情变化的处理方法,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在80%以上。
2、低年麻醉住院医师:能独立一般麻醉的的操作和管理工作,掌握围麻醉期监测技术和病人管理,对危重病人的处理能够提供正确的方案,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术。
xx市人民医院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5
xx市人民医院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5行情况,对下级医师不能完成的操作成功率在90%以上。
制定麻醉方案,修改下级医师的麻醉方案,解决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5、正、副主任医师:指导各级医师完成麻醉工作,对各种困难操作或操作失败的病人熟练掌握处理流程,并能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对疑难病例的处置有独到之处,并根据情况开展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
指导各下级医师麻醉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完成危重病例、特殊病人的麻醉;参与病例讨论时能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讲解,制定和选择优良的处理方案。
对各种麻醉出现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处理,正确率在100%。
各级麻醉医师的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应达到以上相关标准,如达不到标准给予降级或取消相应的麻醉操作权利。
各级麻醉医师应严格按照《麻醉医师分级授权制度》所规定的范围进行操作,如有违规、越级操作者给予降级或取消相应的麻醉操作权利的处罚。
三、腔镜诊疗技术人员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1.对本级别腔镜种类完成80%者,视为相关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腔镜诊疗技术权限;2.预申请高一级别腔镜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腔镜种类完成80%以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腔镜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腔镜的准入资格者;(2)在参与高一级别腔镜中,依次从辅助到主助做起;各类腔镜手术一助累积达到50例以上;专项病例腔镜手术一助累积20例以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主刀专项病例达到10例以上;特殊腔镜手术(如病种极少)准入需提交医务科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特批;(3)承担本级别腔镜时间满两年度;(4)承担本级别腔镜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以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腔镜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及省卫生厅有关对实施手术、介入、麻醉等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我院对相关科室给予相应的技术操作资格授权。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制定了操作权利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的相关标准。
一、外科手术人员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见附表)
考评总分满分:100分,85分合格,65分至85分接受考评组织的复评,60分至65分降低相应的操作权利,低于60分取消相应的操作权利。
二、麻醉科各级麻醉医师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
1、助理麻醉医师: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工作,并能熟悉各种麻醉方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麻醉操作;能及时发现围麻醉期的各种病情变化,并向上级医师汇报,能掌握一般麻醉中病情变化的处理方法,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在 80%以上。
2、低年麻醉住院医师:能独立一般麻醉的的操作和管理工作,掌握围麻醉期监测技术和病人管理,对危重病人的处理能够提供正确的方案,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术。
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在 85%以上,并能根据病情制定麻醉方案,与主治医师以上级别医师符合率在 90%以上。
3、高年麻醉住院医师:能独立完成各类普通手术麻醉,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特殊病人的麻醉,熟悉各种监测技术和麻醉方法,对麻醉期间出现的各种情况能正确处理,正
确率在 90%以上,参加各种危重病人的诊治,并能够提出正确的方案。
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在 95%以上,并能根据病情制定麻醉方案,与主治医师以上级别医师符合率在 95%以上。
4、麻醉主治医师:日常麻醉的中坚力量,能完成麻醉日常工作,并指导下级医师工作。
对危重病人能够提出诊断、治疗方案,检查执行情况,对下级医师不能完成的操作成功率在 90%以上。
制定麻醉方案,修改下级医师的麻醉方案,解决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5、正、副主任医师:指导各级医师完成麻醉工作,对各种困难操作或操作失败的病人熟练掌握处理流程,并能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对疑难病例的处置有独到之处,并根据情况开展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
指导各下级医师麻醉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完成危重病例、特殊病人的麻醉;参与病例讨论时能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讲解,制定和选择优良的处理方案。
对各种麻醉出现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处理,正确率在 100%。
各级麻醉医师的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应达到以上相关标准,如达不到标准给予降级或取消相应的麻醉操作权利。
各级麻醉医师应严格按照《麻醉医师分级授权制度》所规定的范围进行操作,如有违规、越级操作者给予降级或取消相应的麻醉操作权利的处罚。
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资格复评标准
根据《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的要求,对医师的高风险诊疗技术能力实行动态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取得执业医师证书三年内者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二、并发症(不危及生命的普通并发症)发生率<10%;
三、一年内要完成10例;
四、因技术失误所引起的医疗纠纷每年发生不超过两例;
五、资格授权:各级医师按规定申报相应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经科室、医院两级审核通过者,可获得相应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操作权限。
六、资格授权复评:对取消资格者,当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手术操作及治疗过程中达到考核指标者,可再次经评定获得资格授权。
七、发生以下情形者,经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组提出,上报医务科,经查实后立即终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一)发生严重手术安全事故者;
(二)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者。
八、任何级别具备高风险诊疗技术的医师手术范围均不可超出所受聘医院的高风险诊疗技术范围之外。
手术分级申请及考评授权表
手术医生资格准入审批表
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管理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一、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
二、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
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评定专家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一、负责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技术考核。
二、外科手术评价。
三、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手术分级审定。
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评定办公室
主任:
成员:
职责:
一、组织手术医师资质的审定。
二、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
三、定期和不定期考核麻醉科监督执行情况。
专科手术医师资质评审小组
普外科:
组长:
成员:
骨科:
组长:
成员:
妇产科:
组长:
成员:
五官科:
组长:
成员:
职责:各专科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组长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