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类型和常见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合集下载

脊椎和脊髓常用影像检查方法及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脊椎和脊髓常用影像检查方法及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阻塞面杯口状,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脊髓向对侧移位。
• 硬膜外肿瘤:
阻塞面梳齿状,患侧蛛网膜下腔变窄,脊髓向对侧移位。
• 脊髓内肿瘤:
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变窄,呈大杯口状,脊髓膨大。
髓内
髓外硬膜内
硬膜外
•畸胎瘤
外伤
• X线摄片:是脊椎外伤的主要检查方法,可以 显示椎体和椎弓附件的骨折。椎体骨折多表现 为楔形压缩骨折。 • CT:在显示椎弓骨折、椎小关节骨折和脱位方 面明显优于X线片。还能显示脊髓内出血和硬 膜外血肿。 • MRI:能显示脊髓损伤及椎管内血肿,包括硬 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脊髓内血肿。脊髓水 肿T2WI为高信号。
常见肿瘤和好发部位:
• 髓内肿瘤: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和室管膜瘤(Ependymoma)等。
• 脊髓外硬膜内肿瘤:脊膜瘤 (Meningioma)和神经鞘瘤(Neuroma) 等。 • 硬膜外肿瘤:转移瘤(包括脊椎骨转 移)、淋巴瘤等。神经纤维瘤有时也位 于硬膜外。
脊髓造影
• 髓外硬膜内肿瘤:
脊髓纵裂畸形
脊髓空洞症syrinx
原因:先天性或继发于外伤、感染和肿瘤。 影像学表现:
A.
CT平扫上颈髓内低密度囊,脊髓 CT造影是可有造影剂充盈。 B. MRI:呈脊髓中央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病灶。
OTHERS
脊髓梗塞
• 一个身体健康20岁男性,晨起发现
双下肢瘫,大小便失禁,请问首选 影像学检查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核素扫描
• 适用于全身骨骼的检查,例 如骨转移瘤的过筛检查。
脊髓造影检查
• 经腰穿向蛛网膜下腔内注入水溶性碘剂后X线透 视或摄片,这种方法称为脊髓造影 (myelography)。水溶性造影剂必须是非离子 型的。 • 鞘内注入造影剂后行CT扫描,称为CT脊髓造影。

脊柱X线检查报告详解

脊柱X线检查报告详解

脊柱X线检查报告详解脊柱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通过X射线的透视影像来观察和评估脊柱的结构、形态和功能。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读脊柱X线检查报告,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检查项目:脊柱X线检查通常包括正侧位、位位及斜位等多个角度的拍片,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脊柱的各个部分。

在报告中会明确标注所拍摄的角度和部位。

2. 脊柱结构:报告中会对每个部位的脊柱结构进行描述,比如颈椎、胸椎和腰椎等。

通常会注明每个椎段的骨质情况、椎间隙的宽度、椎体的高度和形态等。

此外,还会观察脊柱的弯曲情况,如生理性曲度和病理性曲度等。

3. 椎间盘:椎间盘是连接脊柱椎体的软骨结构,在报告中会单独描述各个椎间盘的状况。

包括椎间盘的高度、骨刺和退变的情况。

退变可能表现为椎间盘变薄、骨刺的形成等,这些退变可能会对周围神经和血管造成压迫和疼痛。

4. 椎间孔和神经根管:报告会详细描述椎间孔和神经根管的情况,这是神经根从椎间孔通过的通道。

报告会观察椎间孔的宽度、神经根管的形态和是否存在骨刺等。

如果椎间孔狭窄或有骨刺影响到神经根,可能会引起神经根的受压和疼痛症状。

5. 脊柱骨折和畸形:如果有脊柱骨折或畸形,报告中会明确描述其位置、程度和类型。

骨折或畸形可能是外伤、骨质疏松或先天性畸形所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6. 附加发现:除了描述脊柱结构和椎间盘等主要部分之外,报告中可能还会提及一些附加的发现。

这些发现可能与脊柱问题有关,也可能是其他病理改变,需要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脊柱X线检查仅仅是一种影像检查方法,它可以提供重要的脊柱结构和异常情况的信息,但结果需要与其他临床检查数据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因此,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读报告,请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

正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理解脊柱X线检查报告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详细了解,请与专业医生进行沟通。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高出坠落,脊柱骨折
脊柱良性肿瘤和 肿瘤样病变
Benign Spinal Tumor and Tumorlike Lesion
脊柱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骨血管瘤 骨软骨瘤 骨巨细胞瘤 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内生骨疣 其它: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纤维骨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和血管内皮细胞瘤等
环椎:前后弓及两侧块 枢椎:齿状突、椎体及棘突 第3至第7椎体:逐渐增大,椎孔三角形,椎间关节面近呈水平位,钩椎关节 (Luscka 关节)
胸椎:逐渐增大,椎孔心形,关节突关节面呈冠状位 腰椎:椎体逐渐增大,椎孔呈三角形,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 骶骨:骶骨倒立扁三角形,5个骶椎融合而成 尾骨: 4个尾椎融合而成
环枢关节半脱位 齿状突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 L1压缩骨折
脊髓损伤
脊髓震荡: 单纯脊髓功能损伤,可出现轻微脊髓水肿,愈后良好。
脊髓挫伤: 脊髓水肿、出血、脊髓广泛破碎出血、乃至脊髓横断;
脊髓受压: 骨折脱位或髓外血肿等原因导致的椎管变窄压迫脊髓;
MRI表现
1、脊髓形态改变 梭形膨大,灶性水肿;脊髓弯曲;完全或不完全横断,伴
elements of T-3
and T-4 and the
posterior soft
tissues
(arrowheads).
The lesion
enhances
markedly with the
contrast agent.
FigC the lesion
C
has only
intermediate
38, yr, M of C
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is with several spinal osteochondromas 遗传性多发骨软骨瘤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影像诊断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影像诊断

椎间盘突出MRI表现
颈椎间盘扫描定位片
正常颈椎间盘
正常颈椎间盘(1)
正常颈椎间盘
病理(椎间盘膨隆)
椎间盘退变导致纤维环松 弛,横断面上表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光滑对称的软组 织影,并产生环状或横行的 裂隙,髓核水分减少,弹性 降低趋玻璃样变性
椎间盘膨隆CT表现
横断面上表 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 光滑对称的 软组织影
THANK YOU
黄韧带肥厚
椎体滑脱
脊椎滑脱的定义:界定为椎体所有或部 分结构相对于其下部稳定的脊椎向前或 向后的滑动。
脊椎滑脱好发部位:90%为腰椎;多 见于L4-L5、L5-S1。
椎体滑脱分类:
– 真性滑脱 – 假性滑脱
真性滑脱:由于椎弓某部位断裂所致椎 体移位,多见于峡部断裂
脊椎峡部:指脊椎关节突间部,而非椎 弓根部。
Chiari畸形
Chiari畸形
正常
颈椎分节不全
脊柱侧弯
化脓性脊柱炎
累及椎体较少 有椎旁脓肿但一般较小
MRI 信号较均匀 均匀强化或中心均匀强化伴周边环状强化 椎旁软组织广泛斑片状强化而无脓肿形成
化脓性脊柱炎
与结核鉴别:发热、血像高、临床症状重
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病因不明 目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矢状T2WI显 示多个椎体 呈异常高信 号,椎体及 椎间盘正常
椎体转移瘤
矢状T1WI显 示多个椎体 呈异常低信 号,椎间隙 及椎间盘正 常
椎体转移瘤
矢状T2WI显 示椎体及其 附件呈异常 高信号,脊 髓受压椎间 隙及椎间盘 正常
椎体转移瘤
横段T2WI显 示椎体及其附 件呈异常高信 号,脊髓受压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 变的影像诊断

常见脊柱MRI的异常征象及临床意义

常见脊柱MRI的异常征象及临床意义

常见脊柱MRI的异常征象及临床意义xxxx人民医院骨科xxMRI是脊柱脊髓疾病非常灵敏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广泛,现收集了八种常见脊柱的MRI异常征象,就其MRI表现及临床意义分述如下:(一)Romanus病灶(又称椎角炎或椎缘炎)Romanus病灶是由Romanus 和Yden于1952年率先提出并命名的,是AS常见的MRI表现,其病理基础是发生于前后纵韧带在椎体和纤维环交界区附着点处的炎症所致的骨髓水肿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修复反应,发生在椎体四角中的一角或多角,呈边界清楚的三角形或圆形,不累及整个终板,影像学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变。

(1)急性Romanus病灶:急性炎症表现为韧带附着点周围的骨髓水肿,在T1WI上呈低或略低信号,在T2FS及STIR上呈高信号。

增强造影后脂肪抑制T1WI相应区域明显强化。

(2)慢性Romanus病灶:可因脂肪沉积,在T1WI、T2WI均为高信号,T2FS及STIR呈低信号,或因骨质硬化于T1WI、T2WI均为低信号(此时X片或CT上表现为椎角密度增高,成为亮角征)。

Romanus病灶可导致椎体前方韧带骨赘形成,并可使两个邻近椎体间形成骨桥。

是晚期AS特征性改变。

Romanus病灶常见于AS,亦可以出现于脊柱退行变患者,甚至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但AS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机械性腰痛患者,且为多发病灶,好发生于胸腰椎交界处,而机械性腰腿痛患者Romanus病灶常为单发,且好发生于下腰椎,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率高。

脊柱各段中,以下胸椎的Romanus病灶有相对较高的诊断意义,急性Romanus病灶的诊断意义高于慢性Romanus病灶,以脊柱急性Romanus诊断中轴SPA时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以脊柱Romanus病灶诊断中轴SPA时的敏感性及阳性似然比尙不足以将之定为诊断标准,下胸段的急性Romanus病灶对SPA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有报道Romanus病灶≥2个作为标准,其诊断AS的敏感性为52.9%(),特异性为94.1%(),当Romanus病灶≥3个作为标准,诊断AS的敏感性为43.1%(),特异性为98.0%(),所以Romanus病灶对脊柱关节炎不足以定为标准,但当Romanus病灶数≥2个时,诊断SPA有较高的特异性。

脊柱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脊柱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正常胸椎
T1W
T2W
STIR
正常腰椎
矢状面T1W
矢状面T2W
矢状面T1W
纤维环
硬膜外脂肪
马尾神经
椎小关节
腰神经
横断面T2W
硬膜囊
髓核
L3-4
L5-S1
L4-5
正常腰椎椎间盘CT横断面
侧隐窝
侧隐窝
侧隐窝概念
前面为椎体后缘及椎间盘 后面为上关节突前面 外面为椎弓根内面
侧隐窝
上关节突
髓核和韧带钙化: 前者在狭窄之椎间隙中出现零星点状或环状钙化影。后者在脊柱周围相当于前后纵韧带、黄韧带和棘间韧带等处之软组织内,可出现密度与骨质相仿或稍淡些的斑片状或线条状钙化,最常见于椎体之前后和两旁,钙化阴影的方向常与韧带之纵轴一致。 椎间盘积气出现“真空”现象(氮气)。 椎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密度增高,小关节和邻近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导致椎间孔狭窄(横径和上下径均缩小)。
检查方法
X线平片:是骨骼系统检查的基础。 CT检查:对骨内小病灶和软组织的观察远较X线为佳。包括CT平扫、CT增强、CTM(脊髓造影)等。MR检查:是检查脊柱病变的重要手段。对椎管、椎间盘及脊髓的显示有独到之处。对各种正常软组织如脂肪、肌肉、韧带、肌腱、软骨、骨髓等;病变如肿块、坏死、出血、水肿等都能很好的显示。但对钙化及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及CT,因此常需结合X线平片及CT。 包括MR平扫、MR增强、MRM(脊髓造影)、MRA等。
颈椎钩椎关节
椎骨之间的连接主要有: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横突间韧带、寰椎横韧带;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寰枢关节等结构组成。黄韧带:正常宽度约3-5mm,超过5mm为黄韧带增厚。颈、胸段较腰段薄。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及上下软骨板构成。脊髓被膜及被膜腔:由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脊膜腔由硬膜外腔、硬膜下腔及蛛网膜下腔构成。

脊柱侧弯影像学诊断标准

脊柱侧弯影像学诊断标准

脊柱侧弯影像学诊断标准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脊柱在冠状面上呈现侧弯的状态。

这种疾病在青少年中尤为常见,特别是女性患者。

脊柱侧弯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观,还会导致身体不平衡、肌肉劳损、脊柱关节痛等一系列问题。

及早发现和诊断脊柱侧弯对于预防并治疗其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影像学诊断在脊柱侧弯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X线片、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方法,医生可以准确地评估脊柱的结构和变形情况,从而帮助确定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和类型。

深入了解脊柱侧弯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脊柱侧弯影像学诊断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通过对脊柱侧弯的定义、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像学诊断标准的系统整理和分析,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我们还将对影像学评估方法进行探讨,以及指出影像学诊断的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脊柱侧弯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准度,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也为未来对脊柱侧弯影像学诊断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脊柱侧弯的定义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其特征为脊柱在冠状面(身体正面)呈现侧向曲度。

正常的脊柱在冠状面上应该是直的,但脊柱侧弯则呈现出一种C形或S形的曲度。

脊柱侧弯通常发生在青少年期,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脊柱侧弯会导致脊柱的旋转和骨盆的不对称,可能引起身体不平衡、肌肉疼痛和呼吸受限等问题。

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角度来描述,一般来说,超过10度的脊柱侧弯被视为异常。

脊柱侧弯可以分为结构性侧弯和功能性侧弯,结构性侧弯是由脊柱本身的异常引起的,而功能性侧弯则是由其他因素(如肌肉不平衡)引起的暂时性曲度。

脊柱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脊柱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Case22: M,49y;??。
Case23: F,66y;腰痛,右下肢放射痛 。
Case24: M,77y;腰背痛1年,加重1月 。
神经鞘瘤
• 不属于原发椎体的肿瘤,多数为椎管内病变,压迫周围骨 质,或者恶性变引起周围骨质破坏
Case25:M,45y;颈痛4年,加重伴四肢麻木无力、头晕1年 。
Case26:F,47y;腰背痛4年,加重5月 。
谢谢观赏
Chordoma 脊索瘤
• • •
• •
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或迷走脊索组织
好发于30~60y,骶尾部最多见(骶骨3~5节),中轴线 X/CT:溶骨性/膨胀性破坏,瘤内斑片状钙化,边缘硬 化边 可穿破椎间盘累及相邻椎体,伴椎间隙变窄
MRI:T2WI显著高信号(黏液基质);中等度强化,不
均匀
Case6: M,61y;骶尾椎疼痛2年 。
Case7: M,62y;8月前前列腺手术发现骶尾部肿物,无不适,现肿物逐渐
增大,2月前伴局部疼痛。
Case8: M,73y;右臀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月 。
中间性肿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嗜酸性肉芽肿 骨巨细胞瘤 骨母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
ABC (Aneurysmal bone cyst) 动脉瘤样骨囊肿
Case12: F,4y;患儿颈部活动受限1个月 。
Case13: F,4y;腰痛1月余,加重半月 。
Case14: M,6y;双侧髋部疼痛1月余,加重伴不能行走半月 。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骨巨细胞瘤
• 好发于20~40y,起于椎体,向附件发展
• 单纯溶骨性骨质破坏,有偏心性,膨胀明显;椎体变扁时 肿瘤呈前后哑铃状膨胀(较有特征) • 有骨包壳形成,可伴骨皮质中断,无周围硬化及基质钙化。 • 在骶骨者,好发于上部骶椎(脊索瘤:S3-5)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负数或>38 上弓下直
颈椎椎体倾斜度测量法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 在所需测量椎体的下一个椎体上缘作CD连线,并与AB线平行, 将倾斜的椎体下缘作 EF连线,EF线与CD线相交角度,为该椎 体倾斜度。
颈椎旋转棘横线测量法A、棘突,B、C、左右横突,正常AB 线等于AC线,如不相等,则椎体旋转。
运算公式:
S弓形
r2
360
1 Lh 2
正常颈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颈曲(A.为寰椎棘突基底部下缘, B.为C7后 下缘)。
正常腰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A.为T12后下缘,B.为S1后上缘),r.为半径 α.为圆心角 L.为AB弦长 h.为圆心至AB的垂直 距离
例如:颈曲面积:
S弓形
3.14 15.82 50 360
脊柱侧凸Ferguson测量法
脊柱侧凸Cobb测量法
腰骶角测量法(水平角)正常为30o~42.5o左右。
腰骶角测量法(轴交角正常为130o左右 )
腰椎滑脱测量法 (将下一个椎体分为4度,上椎体向前移动度为滑脱度,
左图为1度,右图为2度。)
寰枢关节错位侧偏型,寰枢关节腔右宽左窄,提示齿状突侧偏。
颈曲阶梯状错位的测量线
显示上一椎体前移4mm
常规正位片双侧钩椎关节对称,无侧弯
钩突关节不对称 (正位相显示颈3-4间双侧钩突关节不对称)
双边双突征
(颈椎侧位片,可见颈2、3、4小关节呈双突影(双边),说明颈4以上轴向旋转。)
双边双突征 侧位片自颈5以上及颈7以下均为纯侧位相,但颈6下关节突呈清晰之 双突影。说明颈6单个轴向旋转。
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不全
骶椎裂
第5腰椎有Schmerl结节(线条所指)

【医学PPT课件】脊柱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

【医学PPT课件】脊柱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
• 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约占所有结外淋巴瘤 病例中的3-5%,占所有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的5%,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主要见于20-40 岁,男女之比为2:1。
•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较常见。
脊柱恶性淋巴瘤影像特点
•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胸椎,多先侵犯椎体,呈浸润 性生长,可先累及单个椎体,然后侵犯相邻椎体。
• 肿瘤未钙化部分 T1WI呈低-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
• 肿瘤钙化部分在 T1WI及T2WI上均呈 低信号。
• 增强后强化明显
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
• 1.该肿瘤不太多见,约占骨肿瘤总数的1%,男 女之比为2:1,患者年龄80%小于30岁,25岁左 右为发病高峰。
• 2.脊柱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半数发生于腰椎, 其次是胸椎、颈椎和骶椎,椎骨上的病变多位 于脊柱的后方,尤以椎弓根易先受累。
多发性骨髓瘤
• T2WI上呈高信号 。脂肪抑制T2WI 或STIR序列上,由 于脂肪信号被抑 制,病灶的高信 号较T2WI更明显 。
多发性骨髓瘤
• MR骨质破坏或骨髓 浸润区在T1WI呈边 界清楚的低信号。 多发散在点状低信 号,分布于高信号 骨髓背景内,呈特 征性的“椒盐状” 改变。
恶性淋巴瘤
•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 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发病年龄10-40岁,高峰位于20岁左右。 • 男女比例为5:1。 • 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90%血清组织
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阳性。RF阴性。 (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炎) • 病理基础:关节滑膜非特异性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
• 中央型突出:为 髓核物质通过纤 维环后部中央突 出,到达后纵韧 带下。
椎间盘突出(后外侧型)

脊柱影象总结

脊柱影象总结

脊椎的影像学总结概述:1、椎体:呈方形或长方形, 外为骨皮质,内为骨松质,应注意其形状、轮廓、密度及有无脱位等。

2、附件:包括椎弓根、椎板、横突、棘突及上下关节突等。

3、椎间隙:为椎间盘组成,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

椎间盘富有弹性,起缓冲作用。

X 线表现为两椎体间的低密度影。

4、椎旁软组织:颈前软组织,胸椎双侧的胸膜反折线及腰椎双侧的腰大肌影。

5.生理曲度:颈、腰向前,胸、骶向后。

一、脊柱骨折【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①?椎第?椎体呈楔形改变,②骨皮质断裂、皱折,可见横形不规则线状致密带。

③有时椎体前上方可见分离的骨碎片,严峻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乃至发生椎体错位。

④临近椎间隙未见变窄,其余?椎各椎体未见骨折及滑脱,椎间隙等宽,未见变窄。

⑤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撕脱骨折,横突也可发生骨折(书写报告时注意强调椎体形态及密度的改变,同时应注意观察椎间隙及椎旁软组织等改变,以便与椎体结核及转移瘤等辨别。

)特殊:齿状突骨皮质断裂,向?侧移位,齿状突与环椎侧块关节间隙失对称,?侧明显变窄,较对侧狭小约5mm。

齿状突骨折、环枢椎关节脱位。

CT:重点是观察骨折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影响,了解有无骨折片突入椎管和骨折移位对脊髓的压迫情形。

①骨折的椎体内出现横行,纵行,斜行,丫行等形态的骨折线,重者呈崩裂状,表现为多数长短不等骨折线,使椎体割裂成大小不等骨块,如椎体后缘骨折。

②注意在椎管内有无游离的骨折块,其大小,形态及位置和对脊髓的压迫情形。

③椎体紧缩骨折常归并上下关节突,横突,椎弓根及棘突骨折和椎间小关节脱位。

轻微附件骨折X线片显示不清,CT检查可明确诊断。

MRI:在脊柱外伤,MRI可用以观察椎体骨折,椎间盘突出和韧带撕裂。

同时还能够观察脊髓挫裂伤和脊髓受压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①对X线平片及CT不能发觉,而MRI检查能够发觉的骨折,称为隐性骨折,隐性骨折即骨小梁骨折,可表现为隐性骨折线和骨髓水肿,出血,无骨皮质中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
[临床分型] 1、神经根型: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
手麻 2、脊髓型:单或双侧肢体无力、束带
感,病理反射(+) 3、交感神经型:症状复杂:头痛、心
慌、耳鸣 4、椎动脉型:头转眩晕、恶心、呕吐
常规X线诊断颈椎病
1.颈椎曲度变直、反屈 2.颈椎序列改变 3.椎间隙变窄 4.椎体及小关节骨质增生 5.椎间孔狭窄 6.小关节紊乱 7.后纵韧带、项韧带钙化或骨化
椎管的测量
椎管矢状径
椎弓根高度
两关节间距离
椎弓根间距离
如何评价椎管狭窄?
侧隐窝≤2mm为 狭窄,>5mm肯 定不狭窄
AXB/CXD正常在1/4.5—1/2间, 分母>4.5表示腰椎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
三、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与病理
椎间盘由透明软骨终板、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随年龄增长,出现髓核脱水、变性、弹性减低,
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增生、硬 化,边缘骨赘形成,关节囊松弛,关节脱位。
韧带退行性变:纤维增生、硬化、钙化或骨化。 脊椎骨骼改变:骨髓水肿、脂肪沉积和骨质增生。 继发性改变: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的继发性狭窄。
脊椎退行性变的CT表现
椎间盘向四周均匀膨出于椎体边缘,其后缘正中仍保持前 凹的形态。
是指构成椎管的脊椎、软骨和软组织异常, 引起椎管有效容积减少,压迫脊髓、神经 和血管结构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 症。
临床与病理
先天性:包括伴有其他骨骼发育异常的椎 管狭窄,和特发性狭窄。
获得性:退行性变、创伤、炎症、肿瘤、 肿瘤样病变、手术、后纵韧带骨化、骨质 增生。
依狭窄部位可分为A、中心型椎管狭窄;B、 侧隐窝狭窄;C、神经孔狭窄。
常规X线表现
正常颈椎-钩椎关节
椎体骨质增生
椎管狭窄、后矢状韧带骨化
椎间盘突出
腰椎正常解剖
一、椎间孔 椎间孔位于上方椎弓根至下方
椎弓根之间,可分为三段: (1)上1/3最大,其中含神经根 (2)中部,相当于椎间盘平面,在神 经根下方 (3)下1/3很小,在椎间孔的最低部 分,在上方小关节突之前及椎体之后
腰椎正常解剖
二、椎间盘 正常椎间盘在腰2~4为凹陷
状或扁平状,L4~5及L5/S1常为 扁平或轻度凸出。椎间盘的密度比 在其后方 含脑脊液的硬膜囊低, 鉴别二者轻度衰减值差异重要,以 区分椎间盘及硬膜囊的界面。
腰椎正常解剖
三、神经根 CT可确认神经根的位置。
四、硬膜外脂肪 硬膜外脂肪围绕椎管内的各
硬膜囊前缘及椎间孔可受压。 膨出的椎间盘外周可有弧形钙多表现为椎体边缘部唇样骨增生、硬化。 黄韧带肥厚、钙化:表现为椎板内侧高密度影,硬膜囊侧
后缘受压、移位。 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骨化:表现为椎体后缘的圆形或椭圆
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楚。
二、椎管狭窄
正常椎间盘
正常腰椎椎体
脊椎退行性变病理与临床
椎间盘退行性变:A、纤维环退变:多发生于20岁以后, 出现网状、玻璃样变及裂隙样改变,并向周围膨出,退变 处可有钙盐沉着;B、软骨终板退行性变:表现为软骨细 胞坏死、囊变、钙化和裂隙;C、髓核退变:晚于纤维环 退变,主要表现为脱水、碎裂,有时出现气体和钙化。
种结构,但在椎间盘脱出,退行 性变或手术后硬膜外脂肪可消失。 可见两侧前内椎静脉。在椎体后 方中线可见脊椎内静脉网或椎体 静脉为低密度缺损。
腰椎正常解剖
五、黄韧带
黄韧带为位于小关节及椎管后外侧方 之间的窄条状软组织阴影黄韧带可增厚, 凸至椎骨,形成椎管狭窄,并偶可钙化。
六、小关节突
在椎间孔中 1/3 平面可见小关节突。 自下方脊椎的上方小关节突位于自上方脊 椎的下关节面的前及外侧方。关节间隙在 轴位CT扫描清晰可见。
纤维环出现裂隙,周围韧带松弛。为内因。 急性或慢性损伤造成椎间盘内压增加,为外因。 髓核可经相邻上下椎体软骨板的薄弱区突入椎体
松质骨内,形成椎体上下缘的压迹,称为 Schmorl结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类型
LDH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后纵韧带下)、脱出 型(后纵韧带后)及游离型。
退变型(degeneration): 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核磁扫 描可见盘内含水量减少,CT可见变形或钙化。退变型是早 期改变,一般不会与突出型相混。
膨出型(bulging): 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 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一 般无临床症状,有时可因椎间隙狭窄、椎节不稳、关节突 继发性改变,出现反复腰痛,很少出现根性症状。如同时 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则表现为椎管狭窄症,应行椎管减 压。
突出型(protrusion): 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 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 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此型通 过牵引、卧床等保守方法可缓解,但由于纤维环裂隙愈合能 力较差,复发率较高。必要时需微创介入治疗。
脊柱的类型和常见影像学表现及 诊断
一、脊椎退行性变
多为生理性老化过程,一般不引起明显症 状。遗传性、自身免疫性、急性创伤或慢 性劳损等原因,也可促使脊椎发生退行形 变。
退行性改变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现代医疗 技术的不断提高,因退变所致的颈腰腿痛在诸多疼痛疾病中 占有主要地位,因此有必要重视对本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以期降低发病率。 那么,什么叫退行性疾病呢?与颈腰腿痛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人体进入成人期的同时,发育却逐渐停止、随之而来的就 是身体各组织的老化、退变,即进入退变期。 但我们经常发现,尽管有人年龄相似,但退变的程度却不相 同。有的人年龄仅40岁左右,但其腰椎或膝关节的X光片却 显示尤如50—60岁年龄的退变程度,这些主要取决于以下 几种因素。
腰椎椎管的表现形式
正常椎管
椎弓根短小
向心性狭窄
小关节肥大
椎管狭窄的CT表现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脊柱滑脱、椎间关节增生、后纵韧带肥厚、 钙化等改变。
骨性椎管矢状径:颈椎小于10mm为狭窄, 腰椎小于15mm为狭窄。
椎弓根间距:小于20mm为狭窄。 侧隐窝矢状径:小于2mm为狭窄。 椎间孔宽度:小于2mm为狭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