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PPT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PPT课件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施
知识总结 1.由于生态缸要与外界隔离,其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
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 间的活性。
2.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成分复杂,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强,在 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问题思考与讨论:
1、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哪些成分是必不可少的?
非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课堂活动(小组讨论)
图中生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营养级: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所有生物)
的负反馈调节 •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
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解析】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可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 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施
设计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 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缸),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学期](1)PPT课件(初中科学)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学期](1)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产生的特殊变化,或者自 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 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当今世界上有两种强大的因素,经常破坏生态系 统的平衡。第一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 和利用,常常造成森林毁灭、水土流失、草原荒 废、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其次,人类对自然 环境的污染,也常常破坏生态系统。例如工业废 水、农药、化肥等污染物质,排放入湖泊,使湖 泊中有机体因缺氧或受毒害死亡,造成湖泊生态 系统的破坏。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 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 中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相对稳定;
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一种 能力,而不是一种状态,这也是与生态平衡的区分;
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 稳定性等方面。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鼠数量
增加
鼠数量
降落
鼠吃大量
鼠因饥饿 鼠食物 死亡
增加
鼠吃少量 植物 植物
植物 减少
植物 增加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点下,对居民区附近
的一河流(图A)进行溶解氧和藻类的测书定,并根据所测
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结果绘成图B,发现在AB段溶解氧和藻类大量减少。通过
调查,了解到在河流A上游附近处有一酿造厂将污水直接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2. 在一个由草、野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野兔的数量变化可用下图中哪一曲线来表示( )
A
C
课堂反馈
3. 图23-02中图A、图B均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示,据图回答。
(1)图A 中数量最多的动物是______;图B中数量最少的动物是______。(2)图B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_。(3)图B中食物网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天食物链______________; 消费者有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B中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捕猎狐狸,则会使 ________大量增加,导致____________,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5)本题中哪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容易维持?为什么?
水葫芦
大米草
外来物种入侵
情景再现
火山喷发
情景再现
环境污染
情景再现
土壤沙化
情景再现
过度采伐
课堂反馈
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如今却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 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 人类乱砍滥伐造成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 D. 地壳变迁所致
当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 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2)人为因素: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
仔鹿
野狗

狮子
秃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优秀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优秀课件
2021/6/3
1
2021/6/3
亚马逊森林
2
欧亚大陆草原
2021/6/3
3
极地苔原
2021/6/3
4
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 为什么仍能保持相对稳 定?
2021/6/3
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1/6/3
6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 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稳态)。
意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021/6/3
9
2021/6/3
10
P109页思考与讨论,构建“草-虫-鸟”反 馈调节概念模型。


草+
虫+ 鸟
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2021/6/3
11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2021/6/3
12
总结: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 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 有: 自我调节 能力,这种能力 的基础是 负反馈 调节。



A 2021/6/3


B

C

D 38
3、下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
比较低的是( C )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北极冻原 D.温带森林
(1)环境条件相同时:
生物 营养 自动调节 抵抗力稳 恢复力稳
种类 结构 能力
定性
定性
越多 越复杂



越少 越简单



(2)环境条件不同时:环境条件好的生态系统,恢复力 稳定性较__高__。反之亦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我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
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消极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消极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A.对森林的过量采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对石油海洋 的过度开发造成植被破坏。 B.对某些动物的过度围猎造成食物链破坏。 (2)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汽车排放 尾气而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
自动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影响生态系统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课堂总结
生态系 统的稳 定性
人类活动 对生态系 统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人类活动 能改善生 态环境
建立林业生态体系 建立自然保护区 颁布相关法律 综合治理各种环境污染
及时巩固
1.下列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不属于自然因 素的是( B ) A.早期霜冻影响了蔬菜园西红柿的产量 B.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C.一场洪水或一次飓风毁掉了动物的巢穴 D.由于某种疾病使得某一地区的大多数兔子死亡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 定的能力,因此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 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 会被破坏。
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哪个的抵抗力强,哪个 受破坏后容易恢复?
抵抗力强、恢复力弱
抵抗力弱、恢复力强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 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但是一 旦被破坏,恢复起来也就越慢。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二、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水旱灾害、雷电、火灾、台风、 滑坡、泥石流等都可使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遭到破坏。

生物八年级下北师大版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课件(20张)

生物八年级下北师大版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课件(20张)

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 A)
A.无生产者
B.无分解者
C.无能量流动
D.无物质循环
17. (2018亳州)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分解者
B.食物链反映的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C.食物链中可以没有生产者
D.构成食物链至少要有三种生物
考点精练
18. (2018东营)图6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
1. (2018•广东)“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
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 A)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环境适应生物
2.(2018•常德)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
至没有,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B )
A.空气
B.阳光
C.温度
D.水
考点精练
考点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5. (2018•威海)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
链和食物网实现的。下列能够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
中能量流动方向的是 A.草→食虫鸟→兔→鹰
( B)
B.草→鼠→蛇→鹰
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蛇←鹰
考点精练
16. (2018绵阳)“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
生物学 八年级 下册 配北师大版
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章末总结
思维导图
考点要求
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 生态系统的类型。(了解)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了解) 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了解)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理解)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初中科学)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初中科学)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就越高。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如果只播种单一的马尾
松林,由于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弱,遇到虫害,会使成片的马尾松 死亡。因此,通常还要人工点播或补植其他多个树种,以提高树林的自动 调节能力。当然这会增加造林成本,另外与提高树种的成活率没有关系。
【答案】 C
【例 2】 如图 2.5-1 是一个草原生态系 统的食物网,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单击此处进入课后同步训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一定 时期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备一定程度的自我稳定能力。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在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不同 的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不同,稳定性也存 在差异。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是 一个生态系统能在自然界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的内在因素。
据估计我国目前有 400 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有 50 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 界 100 个最危险的入侵物种。我国入侵物种造成的总体损失估计为每年数千亿元人民币。 如紫茎泽兰、水葫芦、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美国白蛾、非洲大 蜗牛等。
外来生物入侵是相互的,我国也有一些生物进入其他地区,成为别处的入侵物种。 比如葛藤,作为一种药材引入美国,然而到了美国后却大量滋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 重大影响。再比如青鱼,在中国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肉食性鱼类,然而不慎传到美国,已 成为美国渔业大害,当地政府甚至出价 100 美元一条悬赏捕捉青鱼。
【例 1】 某市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先用飞机进行马尾松林飞播,然后用 阔叶树种进行人工点播或补植,以形成针阔混交林。这样做对于生态平衡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PT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PT

6、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营养功能划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它应属于( 分,它应属于( D ) A.生产者 生产者 B.分解者 分解者 C.消费者 消费者 D.因细菌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因细菌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 流动》
问题探讨
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宾逊那样, 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宾逊那样,流落在 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外, 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外, 几乎没有任何食物。 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 有一只母鸡和15kg玉米。为了有较长的时 玉米。 有一只母鸡和 玉米 间等待救援,你将采取下列哪种方法? 间等待救援,你将采取下列哪种方法? 方法1:先吃鸡,再吃玉米。 方法 :先吃鸡,再吃玉米。 方法2:先吃玉米, 方法 :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 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请把下面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 关系表示出来
田鼠 农作物 第一营养级 昆虫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蛇 猫头鹰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 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 消费者
请同学们注意: 请同学们注意: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 起点总是生产者,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 动物所食的动物。 动物所食的动物。 每一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 2. 每一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 , 处在第几位即为第几 营养级。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 营养级。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 各种生物所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各种生物所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种生物, 4. 同种生物 , 所属消费者级别和所处的营养级级别 一定是不同的 消费者级别+ 营养级别) 一定是不同的。(消费者级别+1=营养级别)

生物: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生物: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 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 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B)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 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开 采 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 是(A )被破坏后,最不容易恢复的是() A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林 D.北方针叶林
呼吸热
生 能 量 物 数 量 金 字 塔
生 物 圈
生态系统
最大的 类型 结 组成 构 一定自 然区域 陆地 湿地 海洋 功 能
生物与非生命物质 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 之间,形成的稳定状态 之间 形成的稳定状态
生环 物境
非生命物 质.能量 能量 生产者、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食 物 链
生物与非生命物质 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 之间,形成的稳定状态 之间 形成的稳定状态
生环 物境
非生命物 质.能量 能量 生产者、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食 物 链
食 物 网
物 质 流 动
能 量 流 动
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生产者 消费者
食物网: 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

上图中总共多少条食物链
食 物 网
物 质 流 动 特 点
能 量 流 动 特 点
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破 原 因 素 因 坏
的 产 生
生产者 消费者
食 物链 流 动 流动
物质的
一定的 自然 自 的 能
能量
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 A.池塘中的水草 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 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 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 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A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后 增

3.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共62张PPT)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3.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共62张PPT)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 也就越高( )
常考基础诊断
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
× 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
(6)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
高( √)
(7)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则恢复力稳
× 定性就一定很高( )
常考基础诊断
3、生态缸设计注意事项: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一般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 缸内温度;便于观察
采光应用较强的散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射光
宜小不宜大,缸中 的水量应适宜,要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留出一定的空间
思考①:生态缸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是,因为它具有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
(3)从图二中看出,甲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 的恢复力稳定性__低__ (填“高”或“低”),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经 历__次__生____演替。
思考:在个体水平稳态的维持上,有没有类似生 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情况?
人体在遇到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抵抗 病原体的入侵,这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相 似;人体也有恢复稳态的机制和趋势,在大病初 愈时,有些功能需要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与恢复 力稳定性相似。
C 释( ) A. 马尾松对松毛虫抵抗力差
B. 人工林内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C. 人工林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D. 当地气候适于松毛虫的生长和繁殖
课后第练五节习
二、拓展应用 某江南水乡小城,曾经是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怡人景象。几百年来,当地百姓在 河流上 游淘米洗菜,在下游洗澡洗衣,河水的水质一直保持良好。20世纪70年代, 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水质恶化。20世纪90年代, 当地采取措施对 工业废水排放进行控制,同时将河道支流很多入水口封闭以减少污水流入,河道内水 量减少、河水流速降低,水质仍然较差。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优秀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优秀课件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 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后,生态系统就 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稳定性被破坏。
破坏生态系统 人为因素 稳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
乱 砍 滥 伐
大量 捕杀 野生 动物







原 油 泄 漏
外 来 物 种 入 侵
水葫芦疯长
【随堂训练】
A 1.玉米螟在田里大量繁殖,造成玉米严重减产,引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当雨量充沛时,草木生长十分繁茂,老鼠的 数量急剧增加,其他生物会发生变化吗?
(2)老鼠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吗?说明了什么?
兔吃大量植物
植物 减少
兔因饥饿死亡
兔增加 兔食物增加
狐狸增加
狐狸减少
植 物 增 加
兔减少 兔吃少量植物
借助食物链,生物间彼此制约,数量、比 例维持在一定水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 的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 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营 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森林生 态系统
荒漠生 态系统
适度捕捞海洋鱼类,不会导致 鱼类种群减小,更不会灭绝。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 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的原因
园艺人员在公园的一角种植了一块 草地,为了防止鸟吃草籽,他们用 网把这块草地罩了起来,过一段时 间,发现网里的草被虫子吃光了。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课件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课件

模 式 图
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力;信息传
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
联系
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把 生态系统的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
• 1.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 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 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 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1)食物链为A→B→C→D
• 已知D营养级增加的能量为M,则至少需要A 营养级的能量=M÷(20%)3,最多需要A营养 级的能量=M÷(10%)3。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 为N,则D营养级最多可获得的能量= N×(20%)3,最少可获得的能量=N×(10%)3。
(2)在类似
的食物网中,计算生物
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 解析: 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80 kg。粪便是羊未同化的能量。羊一年的 呼吸量=同化量-有机物积累量=70 kg。题 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一 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 答案: B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①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②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
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少。
具体计算方法总结如下:
获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 知低营养级 按×20%计算 求高营养级获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
按×10%计算
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 知高营养级 按÷10%计算 求低营养级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3:16:38 P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 具有出生、死亡、年龄、_性__别___等特征
种群 具有__种__群__密__度___、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_年__龄__组__成___、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群落 具有丰富度、种间关系、__空__间__结__构___等特征
+ 无
_组__成__成__分__ 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越复杂 大


越简单 小


(2)环境条件不同时:环境条件好的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较_高___。反. 之亦然。
15
二、网络构建
小组合作:
把第五章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制成比较系
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图示。
如:
人工生 态系统
生产者固定
食物链和食物网
热能
能量 流动
热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16
二、网络构建(1)
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_消__费__者___。 (3)捕食链不包括_分__解__者___。 (4)分解者只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它与动
植物之间不能形成捕食或竞争关系。
.
8
要点5:生态系统的功能
例5:鄂尔多斯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A、B、C各项
小结: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物质_循__环__、 能量_流__动__、信息_传__递__这三项基本功能。这 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的结果。
12
太阳能 要点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能量源头: 太阳能 能量流动渠道: 食物链(网)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能量传递效率: 10%~20%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分解者能给绿色植物提供. _无_机__物__, 但不提供_能__1量3_
要点8: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
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14
要点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9:下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 稳定性都比较低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北极冻原 D.温带森林
温带森林比温带草原抵抗力稳定性_高__,恢复力稳定性_低__ (1)环境条件相同时: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鲤鱼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③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总结
个体 同种生物 种群 不同种生物 生物群落 +无机
个体构成
种群构成 .
环境
生物圈 最大
生态系统 4
要点2:生态系统的结构
例2: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 生活着牛、羊、兔、鼠、狼, 还有秃鹫、蜣螂、 细菌、真菌等,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以 下叙述不正确的有
例8:判断下列各项属于何种信息。
(1)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 物理信息
(2)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 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 行为信息
(3)花香引蝶 化学信息 花色引蝶 (4)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行为信息 (5)引起候鸟南飞的信息 物理信息 (6)警犬嗅寻毒品 化学信息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化学、行为
生物圈 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
_恢__复__力_稳定性 .
17
二、网络构建(2)
食物链(网) 自动调节能力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10%~20%
全球性 循环性
抵抗力 恢复力
.
18
三、巩固提高 1.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类型 食物链和食物
网 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
9
要点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例6:请在下图中合适的地方画上线条与箭头, 形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图。
大气中的CO2库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化石燃料
.
10
例6: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大气中的CO2库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化石燃料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_光__合__作用 和化能合成作用。
(2)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 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
(3)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 碳以_C__O_2_的形式循环.
(4)在生物群落内部,碳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以
含_碳___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11
要点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例7: 请在下图中合适的地方画上线条与箭头, 形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简图。
太阳能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
①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_硝__化_细菌也是生产者
②植物都是生产者 ③动物都是消费者
菟丝子是_消__费__者__ 秃鹫、蜣螂等属于分__解__者__
④细菌都是分解者 光合细菌属于_生__产__者__
菟丝子
寄生细菌于_消__费__者___
各成分之间的联系?
用概念图表示
.
6
要点4:食物链与食物网
例4: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兔
A.水草属于生产者 B.蜣螂、真菌属于分解者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有可无 一定要有
D.食物链(网)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_能__量__、
生态系统 的结构
生产者、_消_费__者__、分解者
营养结构: 食.物_链___、食物网
5
要点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例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_营__养__结__构__:食物链(网)
环 境
_物__质__循__环_:发循环生运在动_生_,_物_反_圈_复__利,用物质可 同时_进__行__
生态 系统
功能
能量流动:发生在_各__营__养__级__,能量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相互依存
_信__息__传__递__: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不可分割
生物与__环__境___之间

昆虫


细菌
A. 图中只有二条捕食链
B. 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C. 狐占据2个营养级
D. 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兔和昆虫是_竞__争__.关系
7
要点4:食物链与食物网
总结:
(1)食物链有三类:_捕__食__链、腐生链、寄生链。 (2)捕食链的起点是_生__产__者__,属于第_一___营养级;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复习课
.
1
课标与考纲要求
ⅠⅠ ⅢⅡ
I:了解
II:理解
.
ⅠⅡ ⅡⅡ
III:应用
2
复习流程
一、基础回顾 二、网络构建 三、巩固提高
.
3
要点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例1: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依 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