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世说新语·期行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说新语》这部作品的基本情况和文学价值。
2、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中的文言字词、句子。
3、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2)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1)体会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价值观进行思考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有趣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2、引出《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篇文章就选自古代一部记录了很多有趣故事的书——《世说新语》。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介绍刘义庆: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他组织编写了《世说新语》。
2、讲解《世说新语》: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和士人的思想情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强调重点字音和停顿。
3、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四)精读课文,字词讲解1、讲解《咏雪》中的重点字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家庭聚会。
(2)“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3)“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4)“公欣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
(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
拟,相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思辨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色和角度分析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写作实践:给出一些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四、教学流程
最后,我希望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能够让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成长,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同时,也期待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积极进取,学有所成。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记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名士的言行举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道德观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诚信和礼仪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课后,我思考了很多。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这篇古文的学习兴趣还是挺高的,他们对于故事中的陈太丘与友的性格特点以及所传达的道德观念都很感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感觉问题设置得还不够巧妙,没有完全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和礼仪”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9《世说新语》二则-期行公开课获奖教案
19.《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一、教课目的:认识古代聪慧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先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敬他人的美德。
阅读简易文言文,累积常有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课要点:——朗读课文,累积文言词语。
学法指导: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简易,又是环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简单一些。
采纳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课文字词(散发,否则教课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次序)(板书出字词)期: qī:商定。
过:超出。
舍:放弃。
去:走开。
乃:才。
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尊君在不( f ǒu):此刻写作:否表示不委:丢掉,扔掉。
君:古代尊称对方,能够为“您”。
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
元丘入门不管:顾:回头看。
三、课文导语:中国古代少年有好多聪慧的模范,如:“司马光砸缸,又如四岁作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的宰相甘罗等,今日我们要来认识一下这样一位古代少年,他就是《期行》中的元方。
四、知识(散发)刘义庆(公元 403 年——公元 444 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临川王,南朝宋文学家。
组织人编写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录小说集,分品德、语言、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
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医生高傲放诞的言谈逸闻,也记录有一些先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练委婉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代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就是公正不阿,为人正派的意思。
为何没有列入“夙惠”一门?“夙惠”是特意记录聪慧小孩的故事。
这一则故事固然也表现了他的聪慧,但主假如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两个词的是全文中心,可见作者的企图是责怪客人,从反面来说“信” 、“礼”的重要性。
五、课内问题 --串讲:(含语言剖析)(板书出题目)(1)文中“尊君”“君”“家君”的称呼有什么不一样?“尊君”是对他人父亲的尊称;“君”是有礼貌的称号对方;“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世说新语》之《期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世说新语》之《期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说新语》之《期行》的作者、内容和背景。
2.学习《期行》的主要词语、诗句和语言风格。
3.通过阅读《期行》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态度和思想。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2.阅读理解(30分钟)3.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讨论《期行》中的一篇诗句或篇章,并总结其主题和思想内涵。
每个小组派一两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就不同观点进行辩论。
4.写作练习(2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期行》的诗句,以人生哲理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可以引用《期行》中的诗句,或者借鉴《期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老师可以给予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5.展示与反馈(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并给予反馈和评价。
同时,通过讨论的方式,进一步探究《期行》中的人生智慧和思考。
三、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交互式的教学手段,例如导入、阅读理解和分组讨论等。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和展示与反馈,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反思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世说新语》这本书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也不够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加强了对《世说新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它的重要性和价值。
同时,在选择诗句时,也要注意挑选那些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诗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
有些学生可能会对古代文学抱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认为它们过于古老而无法理解。
因此,我会采用直观呈现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期行》中的诗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注重个别差异和情感教育。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学习内容】教材:《陈太丘与友期行》【学习目标】1.诵读古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谦辞、敬辞,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谦辞、敬辞,培养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冰心有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谢道韫、谢朗、孔融等“小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位古代少年——陈元方。
二、学以致用,自主学习根据《咏雪》的预习,自主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1.标注疑难字词。
尊君在不.(fǒu)太丘舍(shě)去2.读准节奏。
陈太丘/ 与友/ 期行,期/ 日中。
过中/ 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 乃至。
元方/ 时年/ 七岁,门外/ 戏。
客/ 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 久不至,已去。
”友人/ 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 期行,相委/ 而去。
”元方/ 曰:“君/ 与家君/ 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
”友人/ 惭,下车/ 引之。
元方/ 入门/ 不顾。
3.读出感情。
三、朗读比拼,读出趣味1.读准字音与节奏2.朗读接力赛,读准语气、节奏随机指名朗读课文和繁体字文章,其他同学听读字音、断句是否准确、合理,发现错误立即指出。
由发现错误的同学继续朗读,看哪位同学读得又多又好。
3.朗读大比拼分角色朗读,读准语气,读出感情。
可按男女生、小组分角色朗读。
4.文言接龙赛借助注释,翻译全文。
组内先自主翻译,画出不懂的语句,与同学交流,将学习成果在班内展示交流。
教师补充、指导。
古今异义词语分析:期:动词,约定;今义:名词,日期。
中:时间名词,中午;今义:方位名词,中间。
戏:动词,玩耍;今义:名词,戏曲。
时:当时;今义:时间。
信:动词,讲信用;今义:名词,书信。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2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
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激趣导入1.“诚信”和“礼貌”是我们在生活中常提及的两个词,是否有同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它们的认识理解呢?2.总结学生发言,由此导入新课:是的,几千年来“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不断地熏陶着我们。
老祖宗们反复地告诫我们,诚于中必信于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也就是我们必须讲诚信。
当然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还得讲礼貌,因为这样更能使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为自己赢得别人的信任。
还记得歌德曾说过的话吗?——“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体现,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信”“礼”相关的文言文。
二、课文初读培养语感文章的内容是怎样的呢?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好奇,不过,我们先不急,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语感为幻灯片上的无标点文言文划分句读,标注标点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可同桌相互讨论交流)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请学生朗读有标点的课文内容,掌握字词音。
世说新语七年级语文教案10篇
世说新语七年级语文教案10篇世说新语七年级语文教案10篇世说新语七年级语文教案1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3、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教学过程:第一则《期行》)一、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正音,辨形。
译重点词、句。
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
不:现写作“否”,表示不。
引:拉。
过:超过。
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
(注意省略的成分)二、合作交流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译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
三、质疑讨论〈1〉友人末到,陈大丘就独自走了。
你是陈大丘,你会怎么做?〈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3〉如何看待元方这个“时年七岁”的孩子?〈4〉“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5〉假如第二天陈大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第二则《乘船》)一、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正音,辨形。
俱:一起。
幸:(古义:幸而、恰巧)、(今义:幸福)。
尚:还。
辄:当即。
可:肯、同意。
舍:抛弃。
守:难道。
所以:……的原因。
邪:相当于“吗”,表疑问。
遂:于是,就。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罢了。
二、合作交流: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
三、质疑讨论1、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优劣?3、比较《期行》和《乘船》有什么不同?4、比较《期行》《乘船》的写作特点:(《期行》行文简洁,故事情节紧凑,中心意思深刻,耐人寻味。
)(《乘船》行文简洁,故事情节完整,通过对比,揭示了文章中心。
总结:通过本文两个小故事的学习,我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布置作业。
围绕对课文中所阐明的主旨——“诚信”,联系社会现实,结合生活实际以“诚信”为题材写一段话。
课堂检测:《世说新语》两则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世说新语》是由组织编写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3.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解读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文化背景介绍:介绍《世说新语》的成书背景,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貌。
5.道德启示探讨: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道德教育,如诚信、友谊、尊重他人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章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文化背景介绍、道德启示探讨。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文章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4.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文言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创造力。
5.道德观念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尊重、友善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言文朗读:正确把握文言文的节奏、韵律,理解课文大意。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文言文中的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晰、准确。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课后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他们通过写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教案——世说新语·期行
教案——世说新语·期行第一篇:教案——世说新语·期行世说新语·期行【教学目的】1、让学生大致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文史知识;2、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六则选文的文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修养;3、让学生理解六则选文所体现出来的魏晋风度,提升思想境界;4、让学生体会《世说新语》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增强文学艺术品的鉴赏力。
5、结合教材《世说新语·期行》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
【重、难点】六则短文的文义、显示的魏晋风度特征和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一、刘义庆、《世说新语》简介二、文本分析——教材《期行》与其他三、“魏晋风度”与“隽永简约” 【思考题】1.什么是魏晋风度?2.结合六则短文体会《世说新语》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
【导入语】东晋的尚书令诸葛令和丞相王导二人为姓族的先后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语言交锋。
王导说:“为什么不说葛、王,却说王、葛?”“王、葛”的排序是当时习惯的说法,很难应对。
没想到诸葛令说:“这就好像说驴马,而不说马驴,这难道是说驴胜过马吗?”(原文: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nìng胜马邪?)弄得丞相王导很尴尬。
简文帝召见东晋名臣王坦之和中央秘书(黄门侍郎)范荣期。
王坦之年龄小官位高,范荣期年龄大官位低,于是二人为了谁走在前谁走在后极力推让,最后还是年龄大的范荣期走在前边。
走了一会儿,王坦之突然说:“簸呀扬呀,糠皮在前。
”(原文:簸之扬之,糠秕bì在前)这是说范荣期是糠皮,自己是好米。
老范不动声色地走着,也轻声地感叹:“淘呀汰呀,沙子在后。
”(原文:洮之汰之,沙砾在后)这都是《世说新语》的《排调》篇中记载的小幽默。
《世说新语》中不仅记载了许多这样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一共有36篇,每篇都是一个专题,内容非常丰富,把魏晋士人的风貌和社会风情展示得淋漓尽致,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一本书。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5.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文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言文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如“期行”、“绝决”等),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等),以及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的理解和应用。
4.了解古人的道德品质和交往礼仪,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5.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
3.强化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基本内容、古代交往礼仪和道德观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诚信、守时、礼貌等道德准则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及诚信、守时、礼貌等道德观念。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代交往礼仪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古代交往场景,演示古代礼仪的基本原则。
-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需要教师引导和分析。
22.《世说新语》教案
22、《世说新语》二则第一课时《期行》课前三分钟:《我读〈论语〉》一、导入(诚信故事导入):1、故事导入。
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
一天,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呀?“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曾子因为妻子对儿子说的一句“回来杀了猪给你吃”的玩笑话,执意要将猪杀掉,一兑现诺言,体现了儒家“言必行”的道德理念。
①体现了教育儿童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②做事一定要言行一致。
③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
2、导入新课“诚信”是立世之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诸如“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二、简介《世说新语》及其作者请学生介绍,结合导学案P111,113页)《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三、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板书)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解说: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②调动原有的积累,运用工具书,通过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③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④小说的审美评价是多方面的,就初中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
世说新语〉二则中《期行》说课稿
《〈世说新语〉二则》中《期行》说课稿一、说教材:《〈世说新语〉二则》以“诚信”为主旨,告诉人们要重诺守信,这两则故事短小精悍,语言简练、辞意隽永。
其中一则《期行》通过写七岁孩童陈元方怒斥父亲的友人“无信”“无礼”的行为,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文言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疑难词句,体会短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分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本文的字词不多,课文的注释也比较全面,学生易于把握课文内容。
课文叙事简洁、人物形象鲜明,教师可以采用“诵读——探究——诵读”的方法学习本文。
力求让学生体会到:在课文简短的文字下面蕴藏着的巨大的人格力量——诚信的魅力,这应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此文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文中人物具备的人格魅力,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和升华。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3、掌握并积累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1、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中主旨。
2、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情感与态度:1、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2、认识诚信是立世之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说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文言文,加上乡镇中学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已经有了一点肤浅的文言知识,能初步读懂课文。
理性分析能力弱,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中学的大门,还没有完全能够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第一单元的语文学习对学生以后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奠基作用。
而本篇课文又是作为初中文言文阅读的第一课,所以学生学习起来肯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虽然本节课上的是复习课,但是由于本班学生的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文言文学习方法还处在形成阶段,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把握教材,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本人在本节课上思考的重点。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优秀3篇)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优秀3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篇一《期行》《乘船》两则短文都以“诚信”为主旨,告诉人们要重诺守信。
七年级学生初接触文言文,在教学时,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疑难词句,体会短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要求学生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法学法]运用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即认读、品读、创读进行教学。
首先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再在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三步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第二篇短文《乘船》以学生自学为主,用竞赛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第1课时(一)导人新课1•导语。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2•简介作家作品。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403一-牡u,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
为人简素,爱好文学。
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
《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
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
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二)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l•引语:你们觉得文言文要怎样学?2•学生交流,归纳。
3•文言文三步习读法。
(1)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2)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3)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三、课堂总结
通过教材这两篇短文,我们能够略微感知魏晋时代士族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世说新语》记录了很多魏晋名士的言谈轶事,他们以真性情、真行为举止,成就了“魏晋风度”,诠释着魏Hale Waihona Puke 名士的群体人格。四、课后作业
场景一 陈太丘与友( )期行,期日中。
场景二 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友人)( )乃至。
场景三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
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
元方(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 )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君)不至,
则是(君)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君)无礼。”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断句读,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暂时合上教材,用斜线试着给文章断句读。然后翻开教材,看看你断句读是否正确。
二、品悟与赏析
1.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1)交待时间、地点、人物,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安排好顺序:一般按照时间顺序。
(3)讲清楚人物不同的表现,让听众明白人物形象特点。
2.改编成课本剧。
请同学们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句,描述人物的神情、动作、态度等,以便给表演者作表演提示。
陈太丘与友期行
场景四 友人惭,( )下车( )引之。元方( )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2、积累文言词语:“期、委、去、引、舍、顾、辄、幸、尚、可、贼、舍、纳、托、宁、邪、拯”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3、诵读课文,初步了解笔记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洁的特点,感受古汉语的语言魅力。
(学习重点)4、评价故事中的人物——以人物言行为依据,以公认的思想道德为标准,尝试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理解——陈元方言行是否也有失礼之处,若从王朗角度考虑是否也有合理之处?(学习难点)5、认识“诚信”是立世之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不要轻诺寡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学习难点)二、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合作探究三、教学道具:多媒体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执教者:永春延清中学潘顺钦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期行》)一、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古代(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
《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二、生朗读《期行》,并检查字音。
期.()行在不.()友人惭.()明确:期.( qī)行在不.(fǒu )友人惭.(cán )三、生根据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师点拨。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和朋友相约一同出行,(它们)约定在正午,过了正午约定时间友人没到,太丘便离开了,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他)走后友人才到。
陈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期行》教案
《世说新语·期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世说新语·期行》。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析文中的主旨和寓意,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工具书,掌握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2)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文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学习,了解《世说新语》的其他篇章,拓宽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诚信和信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世说新语·期行》。
2.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析文中的主旨和寓意,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节奏。
2. 文中涉及的古代人物、事件和背景的了解。
3. 对文中寓意和作者观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3. 实践法: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并翻译《世说新语·期行》,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分析文中的主旨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世说新语·期行》。
2. 抄写《世说新语·期行》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文中主旨和寓意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1.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2.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词语、句子的能力,提升语文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提炼主旨的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朗读、词语理解和句子翻译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文言文句式结构和词语多义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阅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朗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文言文朗读的基本方法。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针对七年级学生,依据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中的《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文章朗读: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词语解释: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如“期”、“俱”、“至”、“去”等。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学生在文言文朗读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对文言文的节奏、语气把握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多加练习,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其次,对于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和句子翻译,我发现部分学生仍然觉得吃力。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一些更具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重点词汇和句式。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多义性。
人教(20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教学内容
人教(20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本节课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熟读并背诵《世说新语》中《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句式,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掌握文章的文学常识,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诚信和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对于文章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深入挖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进行探讨;
-在比较阅读中,教师应提供明确的比较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分析,从而突破难点;
-在理解传统文化价值观时,教师可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诚信、礼仪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4.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陈太丘与友期行》与《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深入理解儒家文化中的诚信、礼仪等价值观;
5.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关注现实生活,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期行【教学目的】1、让学生大致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文史知识;2、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六则选文的文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修养;3、让学生理解六则选文所体现出来的魏晋风度,提升思想境界;4、让学生体会《世说新语》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增强文学艺术品的鉴赏力。
5、结合教材《世说新语·期行》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
【重、难点】六则短文的文义、显示的魏晋风度特征和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一、刘义庆、《世说新语》简介二、文本分析——教材《期行》与其他三、“魏晋风度”与“隽永简约”【思考题】1.什么是魏晋风度?2.结合六则短文体会《世说新语》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
【导入语】东晋的尚书令诸葛令和丞相王导二人为姓族的先后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语言交锋。
王导说:“为什么不说葛、王,却说王、葛?”“王、葛”的排序是当时习惯的说法,很难应对。
没想到诸葛令说:“这就好像说驴马,而不说马驴,这难道是说驴胜过马吗?”(原文: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nìng胜马邪?)弄得丞相王导很尴尬。
简文帝召见东晋名臣王坦之和中央秘书(黄门侍郎)范荣期。
王坦之年龄小官位高,范荣期年龄大官位低,于是二人为了谁走在前谁走在后极力推让,最后还是年龄大的范荣期走在前边。
走了一会儿,王坦之突然说:“簸呀扬呀,糠皮在前。
”(原文:簸之扬之,糠秕bì在前)这是说范荣期是糠皮,自己是好米。
老范不动声色地走着,也轻声地感叹:“淘呀汰呀,沙子在后。
”(原文:洮之汰之,沙砾在后)这都是《世说新语》的《排调》篇中记载的小幽默。
《世说新语》中不仅记载了许多这样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一共有36篇,每篇都是一个专题,内容非常丰富,把魏晋士人的风貌和社会风情展示得淋漓尽致,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一本书。
本课选择了《世说新语》中的六则,在一定程度上映现出魏晋名士的风流雅尚。
一、刘义庆、《世说新语》介绍1.刘义庆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他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第2个儿子,即宋武帝侄,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
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
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
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
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
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宋书·刘道规传》云:刘义庆“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
说明他生性求简单朴素,无不良嗜好,不贪欲,又爱文艺。
他还喜欢与文学之士交游,他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
《宋书》云:“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当时著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都曾受到他的礼遇。
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
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
”刘义庆公元444年去世,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生有5子,均有功名:长子刘烨(一作晔),嗣封为临川王;次子刘衍,官任太子舍人;三子刘镜,官任宣城太守;四子刘颖,任前将军;五子刘倩,官任南新蔡太守。
临川哀王刘烨,官至通直郎,后被太子刘邵杀害。
刘烨生子刘绰,字子流,承嗣为临川王,官至步兵校尉,顺帝末年因谋反被杀,临川王国也被废除,后裔不明。
刘义庆著作丰富,所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
总之,刘义庆是南朝宋最优秀的皇家子弟,很聪明,品德好,又有文才。
但也有文称他“文才不多”,可是“足为宗室之表”,意思是虽没有什么文才,但品德高尚,是宗室的优秀代表。
看来关于他到底有没有文才,是有争论的。
这个我们就不要参加讨论了。
2.《世说新语》书名: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衮州刺史期间,开始编撰《世说新语》,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此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以及《南史》都只称《世说》,唐代《世说新书》、《世说新语》之称常并用,自宋初始《世说新语》渐渐成为通行书名。
背景:自汉朝末年,经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统一,中国社会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动荡时期。
农民起义、封建割据、军阀作乱、外族入侵纠缠起伏,绵绵不绝。
因为政治的诡谲不定,儒家入世的传统思想基石渐渐动摇,人们开始寻觅另外的精神依凭。
鲁迅在其《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从汉末到六朝为篡夺时代,四海骚然,人多抱厌世主义;加以佛道二教盛行一时,皆讲超脱现世,晋人先受其影响,于是有一派人去修仙,想飞升,所以喜服药;有一派人欲永游醉乡,不问世事,所以好饮酒。
”这样,谈一些玄而又玄的道理,服药饮酒,笃信佛道,任性率真,成为当时社会精英们追逐的时尚。
内容:这部书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遗闻轶事。
所记虽然常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
《世说新语》一书计有三十六篇(附36篇篇名解义):德行(道德、品行)言语(思想敏捷,长于辞令)政事(布政治事)文学(文章博学,尤重清谈)方正(为人方正)雅量(度量宽宏)识鉴(审查人事,鉴别是非)赏誉(品评人物,加以揄扬)品藻(品评人物,定其高下)规箴(规劝、告诫)捷悟(聪明机智,领悟迅速)夙惠(幼时聪慧)豪爽(豪放爽朗,不落凡俗)容止(容色、动静)自新(改过自新)企羡(企望仰慕)伤逝(感伤死者)栖逸(隐逸山林)贤媛(贤明妇女)术解(方术技艺,解释问题)巧艺(工程技艺,精巧高妙)宠礼(宠幸、礼遇)任诞(任意而行,放诞不拘)简傲(轻率傲慢)排调(嘲笑戏弄)轻诋(轻蔑、诋毁)假谲(诡诈、欺骗)黜免(贬斥罢免)俭啬(节俭、吝啬)汰侈(骄奢无度)忿狷(愤怒、急躁)谗险(轻信谗言,毁害贤能)尤悔(过错、懊悔)纰漏(错失、疏漏)惑溺(迷乱陷溺)仇隙(仇恨嫌隙)除德行、言语、文学、政事属孔门四科(《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其中有部分传承儒家礼教的内容外,其余篇类大都洋溢着自由浪漫的人生格调,显示了独立自觉的文学内涵。
价值:准确地说,《世说新语》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
它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也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也称为笔记体小说。
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由于其反映了当时名士清谈、放诞等精神,因而被称为“名士的教科书”。
鲁迅先生说:“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也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料。
周祖谟先生说:“《世说新语》虽是古代的一部小说,但一直为研究汉末魏晋间的历史、语言和文学的人所重视。
”“所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徒,都有所记载,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的风俗、习尚,这确实士很好的历史资料。
”《世说新语》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
鲁迅先生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事则高简瑰奇”。
因此它也是一个文学语言的范本。
【文本解析】本课所选六则精彩场景,反映了魏晋时代的审美情趣:轻视外物、向往自由、冷静坦荡、狂放不羁、即兴任情、语带玄机等。
六则的小标题为《大学语文》教材编者所拟。
第一则:《期行》(选自《方正》篇,教材63页。
)方正,指为人方正。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如果不诚实,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好。
所以说诚信是我们做人的一个原则,而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期行》正是说明了诚信的道理。
补注: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
舍,丢下;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假字,通“否”。
君:您。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指表示歉意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讲信用。
与:和时年:这年(那时)。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转折。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惭:感到惭愧。
礼:礼貌。
引之:拉住。
不:通“否”,是不是。
已去:已经离开。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则:就是古今异义词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通假字1、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否定。
相当于“吗?”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转身进入家门,也不回头看他。
本则核心:突出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
第二则:《支公好鹤》(《言语》篇第76条)——向往自由言语,“孔门四科”之一。
《孟子·公孙丑》曰:“宰我、子贡,善为说辞。
”据说宰我、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为能言善辩的。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合纵连横,最重外交,故游说舌辩之士受到空前的重视。
所以,思想敏捷、善于辞令、应对机智,逐渐成为士大夫和文人必不可少的才能和修养。
魏晋时期儒学衰微,玄风大畅,繁琐的经典章句之学受到轻视,谈玄析理、微言大义之风盛行。
因此,士大夫在应对辞令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简约机巧而意味深长,哲理精微而内涵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