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三则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陈通 2011-05-14
其一
•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 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 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 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 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 出。”
• 钟毓,字稚叔,颖川长社(今河南 长葛)人,大书法家钟繇的长子。 钟毓十四为散骑侍郎,机捷谈笑有 父风,魏明帝时,迁黄门侍郎。后 以军功为青州刺史,都督徐州、荆 州诸军事。死后,追赠车骑将军, 谥惠侯。据说古时候,士人得封侯 爵,不管犯罪还是去世,其妻不得 被强行改嫁,就是钟毓做廷尉时制 定的。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Hale Waihona Puke • 钟会,字士季,钟繇少子,受父 亲的影响,在书法上很有造诣, 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钟会自幼 有异才,后为司马昭的心腹,前 面说过,嵇康被杀,就是钟会向 司马昭出的主意。钟会协助司马 昭灭蜀后,居功自大,谋反事败 被诛
•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 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 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 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 “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 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 非礼,所以不拜。”
其二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 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 “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 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 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 ,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 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 !”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
与焉。
其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 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 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 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 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25、《世说新语》三则(刘义庆)课文全解

25、《世说新语》三则(刘义庆)课文全解

25、《世说新语》三则(刘义庆)课文全解【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俄而:一会儿。

欣然:愉快地。

信然:确实,这样不虚假。

笺疏:古书的注释,分条说明的文字。

内集:家庭集会。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未若:比不上。

数岁:几岁(指小时候)。

酷贫:极穷。

自成之:亲自把它(短袄)缝纫成。

成之,使之成。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

官至衮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

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

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

其中“周处除三害”、“望梅止渴”、“击鼓骂曹”等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子猷献戴”等也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梁刘孝标作注,旁征博引,为后人所重。

另有《幽明录》,今佚。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其佚文200余条,皆记神鬼怪异之事。

2、相关知识:《世说新语》,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

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梁刘峻(字孝标)注。

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

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家。

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

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

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4、文章写李元礼及宾客莫不称奇,以及 最后陈韪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这属于什么 手法?
表现了孔文举聪明机智和 应对的敏捷。 侧面衬托
小时了了:指人不能
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 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主题
本文记述了孔融拜访李元礼
的事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 描写和层层烘顾
《世说新语》三则
刘义庆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新书》,
简称《世说》 ,是我国南朝宋时 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 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体 小说。 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 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意 味隽永.
第一则
小时了了
孔融
字文举,家学渊源,
建安七子之首。 是孔子的二十四世 孙。
原文: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 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辈:等,类(指人) 国:郡县的城邑 班军:班 – 回,还。调回出去打仗的军队。 并:一起,一齐。
译文: 胡贼相互讨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打进 了有道义的城镇!”于是调动军队回去了。整个郡 城都获得保全。
荀巨伯是个怎样的人?课文如何 刻画他的形象的?
10 岁突出年龄之小
孔融 天资 对“亲”的解释 聪颖 正 侧 面 机智 面 善辩 对陈韪的反击
李元礼的盛名做铺垫 李元礼及众宾客 的称奇
陈韪的表现
第二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 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拜访 李元礼的故事。
2、你觉得孔融是个怎样的人?

高中语文情感美文《世说新语》三则

高中语文情感美文《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世说新语》三则徐孺子〔徐孺子〕即徐稚(97—168),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现在江西南昌)人,家境贫苦,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多次被征召,终不为官,时称之为“南州高士”。

年九岁,尝月下戏〔尝月下戏〕曾经(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耶?”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孔文举有二子孔文举〔孔文举〕即孔融(153—208),汉末文学家,字文举,鲁国(现在山东曲阜)人.因不满曹操的奸诈擅权,触怒曹操,后被杀害.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钟毓、钟会钟毓、钟会①〔钟毓(yù)、钟会〕是兄弟二人。

钟毓,字稚叔,后官至车骑将军。

钟会,字士季,后官至司徒,成为平灭蜀国的主要将领。

少有令誉〔令誉〕美好的声誉.。

年十三,魏文帝〔魏文帝〕即曹丕(187—226),字子桓,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的长子。

博学多闻,善于骑射。

曹操死后,嗣位为丞相、魏王,不久即代汉称帝,史称魏文帝。

闻之,语其父钟繇〔钟繇(yáo,151—230)〕三国时魏国的大臣,书法家。

字元常,颍川长社(现在河南长葛东)人。

曹丕称帝后,任廷尉。

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敕见〕皇帝宣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世说新语》三则①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和他的门客所作,分类记述汉末到东晋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

《世说新语》(三则)赏析

《世说新语》(三则)赏析

《桓公入洛 》
解题: 解题: 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 记叙了桓温将清谈误国的名士斥为 “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 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 一羸牸”的大牛, 一羸牸”的大牛,揭示出了清谈名士的本 质:误国。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误国。表现了他的爱国咄咄, 语言简练,机锋咄咄,极富个 性。 比喻,实现了指桑骂槐。
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
小说比较完整地记叙了温峤婚娶的始 生动刻画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末 ,生动刻画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1、生动而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展示了人物 、生动而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鲜明的个性。 鲜明的个性。 2、双线索发展,悬念叠生,使故事情节紧 、双线索发展,悬念叠生 使故事情节紧 凑集中。 凑集中。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1、触景生情,由情及人,情 触景生情,由情及人, 景交融。 景交融。 2、行为描写生动、曲折传神。 行为描写生动、曲折传神。 3、文笔简洁,充满诗意。 文笔简洁,充满诗意。
《温公娶妇》 温公娶妇》 解题: 解题: 赏析: 赏析: 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 第一部分:曲折表达密有婿意。 第一部分:曲折表达密有婿意。 第二部分:成婚,真相大白。 第二部分:成婚,真相大白。
招隐诗 其一
左思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 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非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 聊欲投我簪。 这首诗描写隐士的生活及居住环境, 这首诗描写隐士的生活及居住环境 , 表达 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三则) 三则)
刘 义 庆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一、课文悟读《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及其门客所撰的一部魏晋志人小说,是记述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的小说集,是魏晋志人小说的典范。

该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36门,课文所选的三则故事分别出自《言语》《方正》和《容止》门。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记叙孔融小时候的一件轶事,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层层烘托的手法,表现了孔融的聪慧机智。

李元礼声名显赫,官位极高,非英才名士清誉之人及内亲外戚是见不到的,但孔融“欲观其为人”,就对门吏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

”孔融得以被接见。

这便罢了,他还抬出老祖宗孔子和李元礼扯上关系,让元礼和宾客都倍感惊奇。

这是用他人的反应烘托孔融之聪明。

陈韪的一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则又引来了孔融的反唇相讥,机敏之极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在此将情节推向高潮。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元方的言行表现了他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客人不讲信用,却当着元方的面骂陈太丘不是人,元方据理以对:“您和我父亲相约在正午,但您正午没赶到,您这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您这是没有礼貌。

”试想,如果元方自己不明白何为信用,何为礼貌,能说出这番话吗?这则故事也启示我们:做人就要有诚信,讲礼仪。

《魏武将见匈奴使》通过典型事件的概括描述,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曹操阴险、狡诈、狠毒的个性特征。

曹操认为自己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国家的使者,所以在会见匈奴使者时,让相貌威武清朗的崔琰代替,自己则充当侍卫,手握钢刀站在坐榻旁,会见完毕后又派间谍去问使者:“你觉得魏王怎样?”使者答道:“魏王风度儒雅非同一般,但坐榻旁那个握刀的人,才是位真正的英雄啊!”曹操警觉起来,生怕使者察觉了个中情形,有损形象,于是马上暗中派人杀死了使者。

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一典型事件的概括描述,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曹操的个性特征。

二、亮点探究1.结合这三则故事,谈谈你对个性化语言的理解。

探究学习:个性化语言是指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语言,是特定的“这一个”,是其他任何人都难以替代的。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 狭义——魏晋名士独特的言行风范和精神特 质 • 广义——魏晋时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言行风范:
• 谈玄、品题人物、嗜酒、服药
精神特质:
• 崇尚自然,讲求个性,主张适意 而行,不受拘束
崇 尚 自 然
顾长康(顾恺之)从会稽还,人 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 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 蔚” ——《言语》
——《任诞》
不 受 羁 勒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 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 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 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 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 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 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简傲》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 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任诞》
《世说新语》三则
【南朝】刘义庆
壹 贰 叁
过江诸人 雪夜访戴 石崇要客燕集
刘义庆:南朝刘宋宗室,封临川王,
有《世说新语》、《幽明录》 《世说新语》: ——记载东汉末年到东晋年间士族名 人的言谈逸事 ——按内容分类,共分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等36门(类)
《世说新语》——
“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
《雪夜访戴》重在记行为 ——潇洒率性、任由情兴的名士风度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杜牧《润州二首》 其一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 王子猷尝赞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 :“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 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 酒之关系》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 人的美》
《世说新语》 “志人”的特点 • 简洁传神
1、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 物 (1)个性化的言行 (2)对比的手法 2、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徐孺子赏月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词句注释①若令:如果。

物:指人和事物。

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②尝:曾经。

③瞳子:瞳孔。

④语:对……说。

⑤然:这样。

⑥戏:玩耍,嬉戏。

白话译文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

”作品鉴赏语言的精妙之处: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了比较,借助了某样东西来回答提问者。

了解其人:徐孺子:即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南昌市)人。

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经学家,世人称“南州高士”。

徐孺子一贯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不愿为官而乐于助人,被人们尊称为“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成为千秋传颂的“人杰地灵之典范”。

他曾赴江夏(今湖北云梦)拜著名学者黄琼为师,后来黄当了大官,徐就与之断交,并多次拒绝黄邀请他去当官。

黄琼死后,徐孺子身背干粮从南昌徒步数日赶到江夏哭祭,后人敬佩道:“邀官不肯出门,奔丧不远千里。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词句注释内集:家里人聚会。

文义:文章的内容。

俄而:一会儿,不久。

雪骤:雪下得急且大。

欣然:高兴的样子。

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谢朗,字长度,少有才名。

差可拟:勉强可以比方。

因风起:随风起荡。

无奕女:即谢道韫,东晋女诗人。

无奕,就是谢安的大哥谢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谢道韫的丈夫。

白话译文太傅谢安在一个寒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和儿女们讲解谈论文章。

《世说新语》三则(通用15篇)

《世说新语》三则(通用15篇)

《世说新语》三则(通用15篇)《世说新语》三则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诚恳、守信,敬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究竟有何评价?2.元方批判父友失信、无礼,最终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预备同学:预备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上课沟通。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及作品的资料。

老师:查阅有关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争论,多媒体帮助教学。

【教学方法】1.诵读法。

同学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肯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争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谈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进展同学的思维,多方争论,沟通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方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同学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长阅读法。

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同学阅读。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很多聪慧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同学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

(老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日,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板书文题)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同学齐读注解①,老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

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

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

【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

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吧。

”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代替朋友的性命。

”胡兵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重道义的郡城!”于是撤回大军。

整个郡城都得以保全。

庾公乘的卢马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①,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②。

效之,不亦达乎!”【注释】①庾公: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

的卢:马名。

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

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

②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

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

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

他母亲说:你心肠好,一定会好心得好报,不用担心。

【译文】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

庾亮说:“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

有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室门,命令下人斟酒来喝。

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于是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在剡地,王子猷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过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身而走。

有人问其中的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来,现在兴致尽了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启示: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要适可而止,但求尽兴.杨氏之子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道边苦李压得枝条快断掉,小孩们高兴地爬上树摘果子,只有王戎没去摘。

《世说新语》课外阅读三则

《世说新语》课外阅读三则

《世说新语》课外阅读三则(一)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kūn)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糯,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拟:)⑶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折枝:)⑷诸儿竞走取之(走:)⑸母殷夫人自成之(自成之:)⑹寻作复裈(寻:)5、谢太傅的儿女们分别对雪作了怎样的比喻?你对雪还可以有哪些比喻?6、看到道旁的李树,诸儿竞走取之的理由是,戎不动的理由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7、韩康伯的母亲“甚异之,知为国器”,她为什么“异”?8、翻译下列句子。

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⑵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⑶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第二部分:(二)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9、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⑴诸儿竞走取之()⑵人问之()⑶取之信然()10、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什么作用?11、译句:⑴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⑵取之信然。

12、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13、用简短的语言概述本文的内容。

(三)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子无敢食我也。

(无:)⑵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逆:)⑶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遂:)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畏:)15、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⑴虎求百兽而食之()A、要求,请求B、寻求,寻找C、帮助D、需求,需要⑵虎以为然()A、正确,对B、这样C、然而D、然后16、为下列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郑远祥谢德怀
[自读导言]
1.读懂这三则故事,了解这三则故事的大意。

2.领会孔融“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之意;领悟第二则故事的思想意义;体会曹操的个性特点。

3.学习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学习通过典型事件进行概括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4.反复诵读,继续积累文言词句。

(解说:本文的三则短文故事性均强,应指导学生充分借助注解读懂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突出各则的特点。

第一则着重表现孔融小时的聪明机智,第二则含有积极的思想意义,第三则着重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个性。

这些,均应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深入品析、领悟。

当然,积累文言字句,积淀文化内蕴,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根本任务,故无论哪篇课文,均应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句。

)。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三则王敦①既下,住船石头②,欲有废明帝③意。

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孝废之。

每言帝不孝之状,而皆云:“温太真④所说。

温尝为东宫率⑤,后为吾司马⑥,甚悉之。

”须臾,温宋,敦便奋其威容,问温曰:“皇太子作人何似⑦?”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

”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曰;“钩深致远⑧,盖非浅识所测。

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世说新语·方正》)[注释]①王敦:东晋权臣,居功做乱,后被诛杀。

②石头:城名。

(今南京附近)③明帝:东晋明帝司马绍。

④温太真:温峤,字太真。

为明帝所信赖,为王敦所畏忌。

⑤东宫率:太子侍从官员,守卫东宫。

⑥司马:高级武官的侍从官员。

⑦何似:怎么样。

⑧钩深致远:能探取深处的物,能招致远方的人。

语出《易·系辞》,这里形容人贤能聪明。

桓公①伏甲②设馔,广延③朝士,因此④欲诛谢安⑤、王坦之⑥。

王甚遽⑦,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日:“晋阼⑧存亡,在此一行。

”相与俱前。

王之恐状,转见于色。

谢之宽容愈表于貌。

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⑨,讽“浩浩洪流”⑩。

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

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世说新语·雅量》)[注释]①桓公:桓温,东晋权臣,晋明帝女婿。

后谋篡位,未果而死。

②伏甲:埋伏武士。

③延:邀请。

④因此:借此,趁机。

⑤谢安:东晋名臣,文武全才,为世所称道。

⑥王坦之:宇文度,东晋名士、大臣,年少即誉为:“江东独步”。

⑦遽(jù):慌张、惶恐。

⑧阼(zuò):皇位,国统。

⑨洛生咏:东晋南迁,中原人渡江后仍然使用以洛阳音为准北方话。

与以金陵地区为代表的吴音为当时方言的两大系统。

⑩浩浩洪流:嵇康所作《赠秀才入军》一诗的诗句。

钟士季①精有才理②,先不识嵇康③。

钟要④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

康方大树下锻⑤,向子期⑥为佐鼓排⑦。

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⑧不交一言。

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2021年整理〗《世说新语》三则译文

〖2021年整理〗《世说新语》三则译文

《世说新语》三则译文《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

孔融十岁时,随父亲孔宙到洛阳。

当时李元礼名望很高,任司隶校尉(纠察百官行为的官员),上门造访的人都是社会名流和皇亲国戚,才能进见。

孔融到了(李元礼)家门门口,对守门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通报后,到前厅坐下。

李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是师生关系,所以我和您是几代友好的亲戚。

”李元礼和(在座的)宾客无不称奇。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有人把孔融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这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能干。

”孔融听后答道:“想必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陈韪(被说得)非常窘迫。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恰逢外族敌寇攻城。

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要死去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吗?”敌寇到了,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全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

【精选】大学语文 世说新语三则 教学课件 PPT

【精选】大学语文  世说新语三则 教学课件 PPT
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

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世说新语· 汰侈第三十》)
王君夫以饴糒(bei4)澳
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
君夫作紫丝巾步障碧绫裹
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 以敌之。 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 泥壁。
(《世说新语· 汰侈第三十》)
绿珠


石崇家妓,美而艳,善吹笛。 时孙秀专权,使人求之。崇勃然 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 使者出而复返,崇终不许。 秀怒,乃劝赵王伦诛崇。 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 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 死于官前。”于是,自投于楼下 而死。
清谈与魏晋风度
• 东汉末年的清议与党锢之祸。
• 一日之内,天下名士减半。
• 许多文人都是被杀的,如祢衡、杨修、丁仪、
何晏、嵇康、张华、陆机、陆云、潘岳、郭 璞、石崇等。
• 后期则有谢混、谢灵运、范晔、袁淑、鲍照、
袁粲、王融、谢朓
清谈与魏晋风度
• 汉末至魏晋,政治议论最不自由。统治者
的政权多是以权诈之术抢来的,最讨厌别 人议论他们的行为。士人为避祸而发言玄 远,在行为上也放荡不羁,终日饮酒,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未知生,焉知死
王子猷作桓车骑(桓冲)骑兵参军,桓问曰:
“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
是马曹。”桓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 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 “未知生,焉知死?”(《世说新语· 简傲第二十四》)
《论语》:厩焚,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融注曰:“贵人贱畜,故不问也。” 《论语》:子路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马融注曰:“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
(mì )

世说新语三则课堂归纳总结

世说新语三则课堂归纳总结

世说新语三则课堂归纳总结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以言语为主,记录了晋代至隋唐时期各个历史时期名人的言行举止的小说。

其中包含了许多有着深刻内涵和启示性意义的故事和寓言,对于我们进行思考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其中的三则故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达到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故事一:读书入仕这则故事讲述了袁生通过不断努力读书,最终成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经历。

这个故事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积累知识和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故事二:忍让优势这则故事讲述了司马德操与任昉斗智斗勇、争夺权力的过程。

最终,司马德操因为任昉的“忍让”而取胜,得到了权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仅要有智慧和勇气,还要懂得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忍让”。

正所谓,“兵不厌诈”,智者不张扬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而是善于冷静分析和谋划,选择适合的时候来展现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故事三:勤俭节约这则故事讲述了孙康守礼节待客、勤俭节约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交往中,都应该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能够锻炼我们的自律能力,培养我们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在有限的资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对这三则故事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与现代社会仍然是一致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追求真理和进取精神。

同时,我们也应该懂得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智慧,学会忍让和妥协,以达到更好的交流和合作的效果。

最后,我们应该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珍惜资源,遵守公共道德,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世说新语中的三则故事通过言行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名士的为人处世之道。

这些故事对我们现代人的思考和学习至今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世说新语》鉴赏三则word精品文档4页

《世说新语》鉴赏三则word精品文档4页

《世说新语》鉴赏三则一、毛诗何句最佳(文学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公曰:“?谟定命,远猷辰告。

”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这里的谢公,即大名鼎鼎的谢安。

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他指挥若定,击退前秦符坚万千大军;在东晋朝中,他身居高位,把持实权,把个偏安一隅的朝廷打理得倒也井井有条。

而《世说》中此条,讲的则是谢公在文学方面的品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诗经?小雅?采薇》。

每一位读到这段诗句的读者,无论是口中吟诵还是心中默念,恐怕都会无法抑制般地勾起自己心灵深处无尽怀念与联想――可能是关于一个人,可能是关于一件事,可能是自己的似水流年……总之,是一份深沉隽永的情怀,甚至蕴涵一丝哀愁与伤感。

诚如王夫之在《?K齐诗话》中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明媚春光与肃杀冬日,可谓景之两端,“往时之风光,杨柳方盛,此日之景象,雨雪霏微。

一转瞬而时序顿殊,故不觉触景怆怀耳。

”谢公推崇的“?谟定命,远猷辰告”,出自《诗经?大雅?抑》。

“?(xū),大。

谟(mó),谋、计划。

定,确定。

命,号令。

猷,同‘?q’,谋略,策略。

辰,时。

告,宣布。

这二句意为,有宏大的计划就确定为号令,有长远的政策就随时宣布。

”从文学性角度而言,后者显然逊色于前者,它更多地体现了文学功利性的一面――或者叫做社会意义,它指向的是现实秩序,不似前者,关注的更多是个人的心灵。

一个人文学喜好、品位的形成,往往与他的性格、经历、年龄、地位、所处环境等许多因素密切关联。

谢安身居高位,一生经历无数政治风浪。

这样一位“入则言咏属文”的安石公,在瞬息万变、处处充满玄机与危机的政治舞台上能够“吟啸自若”,很大程度上即得益于做得到“?谟定命,远猷辰告”。

古代入仕之人是很少展示自己内心情绪的,有时甚至会刻意隐藏,所谓“喜怒不形于色”。

因此,这里,毋宁说谢安其实在展现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药
• 寒食散:即五石散,服后使人全身发热, 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
• 在养生求仙之风的影响下,许多人妄图 借此实现虚幻的神仙梦,于是当时许多人 都来服食。这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一种时髦 ,穷人是消受不起的。由于服食五石散后 发热,服食者往往要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 ,于是不吃药者也附庸风雅,跟着名人将 衣服宽大起来了。还有许多吃不起药的人 会在路旁假装药性发作以摆阔气,一副生 怕不服食就跟不上时代的样子。
➢尚美
“傅粉何郎”
鹤立鸡群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 自拭,色转皎然。
何晏——《世说新语》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 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 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 委顿而返。
——《世说新语》
嵇康
➢ 任诞放达 蔑视礼教 率性不羁
魏晋风度
中国历史上,魏晋作为一个非常特 殊的时期久久地为人所怀念。彼时 文人的风度气韵、飘逸风流让一代 又一代文人赞叹。
魏晋文人风度的表现
刘伶的一生的四件大事:
歌颂酒,找喝酒的借口,喝酒,安 排醉死后怎么处理。
• 魏晋文人嗜酒原因:
• 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 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 ,或以酒避祸,以酒(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 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 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 代。”
——宗白华
魏晋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1.对死亡的关照何冥思; 2.对自由的渴盼与追寻;--形体、心灵 3.对人生的参透与超脱

桓公(温)少与殷侯(浩)齐名,常有竞
• 刘伶现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颂》 和《北 芒客舍》 。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 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 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 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 纵酒避世的典型。
• 思考:如何理解“我与我周 旋久,宁作我!”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 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 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出自《世说新语》任诞。
• 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
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竹林 七贤"之一。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好老 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 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 二(266)年朝廷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被刘伶拒 绝。
邻居家有个媳妇长的 非常漂亮,对着窗子在酒垆 旁边卖酒。阮籍曾经到那里 喝酒,喝醉了,就躺在那个 青年妇女的身旁睡着了。阮 籍自己不避嫌,她的丈夫经 过观察,也不怀疑阮籍。
“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 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 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 世谓竹林七贤。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 物,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 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 司马朝廷的虚伪。
殷浩(303~356年) 字深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西华县)人,豫
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 ,东晋时期大臣、
将领、清谈家。大司马桓温势力消灭成汉,逐 渐坐大。为了抗衡桓温,司马昱有意栽培殷浩, 令其参预朝政。因此,桓温和殷浩的两股势力, 加剧了东晋朝廷内部矛盾激化。
• 译文:桓公(桓温)年轻的时候 和殷侯(殷浩)齐名,他常常有 跟殷浩一较高下的心思,桓公问 殷浩:“你和我比起来,怎么样 ?”殷浩说:“我跟我自己比较 已经很久了,(现在)宁愿做回 自己(就足够了)。”
《世说新语》 三则
刘义庆及其《世说新语》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 字季伯,汉族,南朝宋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 刘裕之侄,长沙王刘道邻之 子,袭封临川王,官至尚书 左仆射、中书令。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 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 表作。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宋彭 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 ”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冯友兰:“中国的风流宝鉴”
鲁迅: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记言则玄远冷峻,记事则高简瑰奇。”
傅雷在写给傅聪的信里还说:“你现在手头
没有散文的书(指古文),《世说新语》大 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做枕中秘 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 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
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 桓温(312年-373年)
• 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政治家、 军事家、权臣,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 、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 ,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 ,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桓温曾在晚年逼 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 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 追尊为"宣武皇帝"。
魏晋风度
所谓“魏晋风度”,基本上是门阀士族知识 分子所崇尚、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它 唱的是追求个人自由,行的是吃药、喝酒、清 谈等精神深度的怪异。魏晋名士们蔑视礼法、 摒弃世务、放浪形骸,酗酒成性。他们颓废、 郁闷、执著、豁达、飘逸、风流。 其精髓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解放、超然物 外的精神。
➢喜欢清谈
“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
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 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 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 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
-孙盛与殷浩清谈
那是一个洒脱的时代, 不!那是一个逼人洒脱的时代! 任何一个人对于暴政,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装傻子与当局者握手; 要么装疯子与自己言欢。 如果装不了傻子也装不了疯子, 我说哥们,那你只能装死了! 魏晋风度是生命的一次狂欢! 魏晋风度是人性的一次长假! 魏晋风度是从肉体到灵魂的一次彻彻底底的盛宴! 魏晋风度就是疏狂任诞! 魏晋风度就是务虚谈玄! 魏晋风度就是率性不羁! 魏晋风度就是佯醉心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