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关系
西周的宗法制
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制度。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特点:把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实行族权与政权结合。
4.影响:实现族权、政权,国与家的结合,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特权,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提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来区别亲疏远近的制度。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但分封制并不是全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互相依存。
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必不可少的工具。
提示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等级森严的序列。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
4.王权与神权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制度。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特点:把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实行族权与政权结合。
4.影响:实现族权、政权,国与家的结合,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特权,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提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来区别亲疏远近的制度。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但分封制并不是全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互相依存。
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必不可少的工具。
提示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等级森严的序列。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
4.王权与神权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关系及现代意义
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关系及现代意义作者:贾璇杜浩然来源:《财税月刊》2015年第07期摘要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对当今社会仍旧影响深远。
不论其利弊,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它们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其加以引导利用,为中国的发展做出更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关系;现代意义一、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关系分封制:天子、诸侯对嫡长子以外的宗室实行土地和权利的分配制度。
宗法制:是在父权家长制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它构成奴隶主贵族的等级阶梯,形成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礼乐制: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等级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是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
宗法制以血缘辨识作为人群划分和政治分层的基础,分封制依据宗法关系确定不同血缘身份在社会资源和政治权力的分配中所占的份额,礼乐制则将上述血缘差异和由此带来的权力等级转变成一种日常生活的理念和行为模式。
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
嫡长制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并且,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因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可以在自己领地里进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和征派赋税,同时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西周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西周制度对后世的影响篇一:西周社会几大基本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西周社会几大基本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西周时期的主要制度包含四个方面,宗法制度,分封制度、礼乐制度和井田制度。
一、宗法制度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是在西周初年形成的,宗法制度是同分封制相配合的,周公鉴于夏商两代王位继承不善的历史教训,为使周朝免于王位继承纷争造成的内部混乱确定了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样就形成了周天子家天下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度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强调等级。
大宗由嫡长子一脉相承,他代表了宗族祖先的延续和其权威的传承,小宗对大宗的服从,不仅是对宗族权威的服从,也是对国家政治权威的服从。
第二特点是:强调血缘相亲。
就是通过维护各级同姓贵族的利益来团结整个周族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强调血缘关系,以期达到对天下万邦加强统治的目的。
宗法制度影响之深远,因宗法家族社会存续时间之长久而难以估量,它已深深渗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正面影响:首先,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是许多外国民族所没有的。
其次,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
今天,海内外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荣。
大陆每次举行黄帝、炎帝、大禹等祭祖活动,海内外炎黄子孙来者如潮。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
负面影响:第一,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
在宗法家族社会里,统治阶级和思想家们提倡“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甚至提出“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这些极端专制的思想和理论,极大地禁锢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将个性丰富、富有创造力的人,一个个变成了奴隶和机器,使中国的封建社会维持了数千年,世所未有。
第二,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西周的分封制教学设计
西周的分封制教学设计蕲春县实验高级中学丁卫平【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分封制的含义、内容、目的、影响,知道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分析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设置图片场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封制以及其带来的影响,通过图示演示,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度之间的关系。
讨论探究,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在当时和历史上的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认识分封制是在西周时期发展完善的,在西周末年被破坏,封建社会时期的分封与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形同性质不同。
【重点】: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关系,分封制的影响。
【难点】:为什么说分封制为确立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做出了贡献?【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古代皇帝对次子和庶子的分封导入,让学生思考:分封制起源于什么时期?分封制崩溃于什么时期?皇帝的分封和我们所说的分封制是一回事吗?【分封制是什么?】一、分封制的含义分封制是一种管理地方的制度。
在古代又叫“封建制”,其含义是“封邦建国”,即古代"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给王族,功臣或先代贵族;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分封制古已有之,在西周时期发展达到顶峰。
二、分封制的内容1、什么人被分封?有何特点?(读图得出)第一幅图:王族姬姓贵族伯禽,封鲁;叔虞,(成王弟)封晋;周章,封吴;召公奭,封燕;康叔,封卫;分封对象功臣姜尚,封齐;先代贵族殷商贵族微子(殷商后代),封宋;妫满(舜的后代)封陈等。
地理位置:黄河中下游第二幅图:特点:分封对象多元化,王族为主体。
分布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王族分布在战略要地和富庶地区2、被分封者有什么权利?经济权利:拥有封地内的土地和人口,可以征收赋税政治权利:在封地内进行行政管理,任命官吏以及层层分封军事权利: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具有延续性分封制为中国古代等级制奠定了基础。
周代的礼乐制度
周代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
周武王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
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就连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天子——驾崩
诸侯——薨
卿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奴隶——去世
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
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五六百年以后,孔子提到周公制礼作乐的事,还赞赏不绝!
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四、 夏商周王权制度综括
见面的礼节就能说明“异”。 • 据齐思和先生考证,称王为天子,始于西周。这可不是 简单的称谓变化,其中包含着受命于天的宗教意义,统 治者由此取得与鬼神并列的地位。 • 按孔子的说法,礼是“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天子奉天承运,以礼治国,礼就变成了“国之大事”。 • 周朝规定,距国都方圆1500里以内的诸侯,每年一次上 朝觐见天子;以外每远500里,间隔时间增加一年,实际 最远的距国都6000里,那就6年上朝一次。诸侯如不按时 朝见天子,就被视作“大不敬”,要受到军事讨伐。 • 《周礼》中记载,诸侯见到天子要行“稽首”礼,稽首 就是先拜后跪,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于手前触地, 停留片刻再起身,动作很大,相对缓慢。 • 这种礼节只用于见天子,到后世发展为三跪九叩。这种 礼节增强了天子高高在上的意识。
西周的乐制是与各种礼仪活动相配套而实行的制度
• 周代的音乐领导机构“大司乐”是世界上 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 演机构,它所培养的对象是王和诸侯的长 子、公卿大夫的子弟、从民间选拔的优秀 青年。
• 大司乐教育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并非是让他 们真去正的表演,而是让他们懂得“礼乐” 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
• 商代可没那么多讲究。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商朝嫡庶 不分,无上下贵贱之别,也没有君臣之分, 也就不讲究礼。 • 据此想像,觐见商王可能没什么大规矩。
礼节规矩愈大,礼仪就更能区分等级
• 祭祀天地是隆重的大事。从西周开始,非帝 王是没有权力祭天地的。 • 那时人们认为泰山顶离天最近,祭天要在泰 山上举行,叫封禅。 • 春秋时,齐桓公称霸,会盟诸侯。他也想仿 周天子举行封禅,管仲告诉他,你还没有得 到帝王的位置,没有资格封禅。齐桓公也只 好作罢。 • 由此可见,礼制已经形成了人们的思想意识。 • 天子祭天地,诸侯就只能祭自己境内的名山 大川了。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导语】历史时间轴是学生需要记忆的,而且这些也是高中考试的考点,下面作者将为大家带来高一的不锈一的历史时间轴的介绍,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公元前1046-77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对象:王族、元勋、先代贵族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2.公元前221-206:秦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内朝制度,削弱相权方法:频繁更换丞相4.618年到907年唐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5.960年到1172年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6.元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7.明1368年到1644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君主独裁到达新高度。
8.清1644年到 1840年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独裁到达顶峰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议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抗击外国入侵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11.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答应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早期政治制度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四、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五、各朝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宋:二府三司制,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明清专制顶峰(一)早期政治制度(奴隶社会-贵族政治)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商周的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官僚政治)演变趋势: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集中;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日益收归中央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一个由建立到完善,不断强化的过程特点:1、君主专制:皇权至高无上2、中央集权制:中央权力高度集中3、官僚政治:建立完整的官僚体系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1、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于社会稳定2、经济上: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民族关系上: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消极:1、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3、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使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阻碍科技创新,文化的发展4、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割断了中外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另外表达:1、中央集权制度历朝的具体措施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2、秦汉-隋唐,进步性居主流:有利于都民主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盛世出现提供政治保障3、宋-明清,消极性居主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发展,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败;经济上扼杀社会创造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思想上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摧残文化;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改革中央机构:秦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唐三省六部制等等2、加强地方控制:秦郡县制,元行省制3、加强监察机制:秦御史大夫,汉刺史,宋通判4、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秦朝起,皇帝任免官吏,隋唐科举5、加强思想控制:秦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三)中国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的趋势:1、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发展到公开考试2、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3、封建社会后期,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四)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1、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3、未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与低效现象1、在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起重要作用2、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无上权力(五)各朝政治制度一、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大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西周。
谈谈周朝的礼乐制度
谈谈周朝的礼乐制度周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
下面是有周朝的礼乐制度,欢迎参阅。
周朝的礼乐制度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特征,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然而西周统治者在推行礼乐制度的同时,必然会加强礼乐方面的教育,它对我们今天又有怎样的意义呢,本文通过论述西周礼乐制度的含义及内容的阐述,又进一步探悉它对当今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和意义.西周礼乐制度更多的是等级制度而非文化制度,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
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穿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
它严格地划分了等级观念,不同等级的人能听什么样的音乐,能用多少人的乐舞,都有严格规定,《论语》里孔子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是可忍孰不可忍”,那么是什么事儿让孔子这么生气呢?是因为当时的一个诸侯用了“八佾”也就是六十四个人的乐舞,而这是天子才有资格享用的,这句话的原文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因为孔子是推崇周礼的,同时孔子也认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实际上就是说奴隶制度的崩溃周朝得了政权以后,西周王朝以夏商礼乐为基础,在公元前1058年制订了周代礼乐(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等。
),将其作为奴隶主的行为准则,各级奴隶必须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享受礼乐——在礼的中间,把贵族和人民分成许多等级,对各个等级都规定了有关生活各个方面的区别和限制。
同时周朝的统治者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
他们把礼与乐看得一样的重要,并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的有效手段。
西周社会几大基本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西周社会几大基本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西周时期的主要制度包含四个方面,宗法制度,分封制度、礼乐制度和井田制度。
一、宗法制度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是在西周初年形成的,宗法制度是同分封制相配合的,周公鉴于夏商两代王位继承不善的历史教训,为使周朝免于王位继承纷争造成的内部混乱确定了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样就形成了周天子家天下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度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强调等级。
大宗由嫡长子一脉相承,他代表了宗族祖先的延续和其权威的传承,小宗对大宗的服从,不仅是对宗族权威的服从,也是对国家政治权威的服从。
第二特点是:强调血缘相亲。
就是通过维护各级同姓贵族的利益来团结整个周族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强调血缘关系,以期达到对天下万邦加强统治的目的。
宗法制度影响之深远,因宗法家族社会存续时间之长久而难以估量,它已深深渗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正面影响:首先,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是许多外国民族所没有的。
其次,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
今天,海内外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荣。
大陆每次举行黄帝、炎帝、大禹等祭祖活动,海内外炎黄子孙来者如潮。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
负面影响:第一,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
在宗法家族社会里,统治阶级和思想家们提倡“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甚至提出“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这些极端专制的思想和理论,极大地禁锢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将个性丰富、富有创造力的人,一个个变成了奴隶和机器,使中国的封建社会维持了数千年,世所未有。
第二,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
儒家: 孔子 道家: 老子
墨家: 墨子
孟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武(子) 孙膑
孔子
儒家的创始人,春秋晚期鲁 国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国 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 育家。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继承与发展: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世间万 物都是相对的,人应该看破事物间的差异, 不做物质和欲念的奴隶,便可以达到精神 的逍遥和快乐。 庄子还认为,人应该顺 从自然。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 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 “非攻”
韩非
法家学派的 主要代表,著有 《韩非子》一书。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变革与争霸
生产力发展 诸侯国强盛 周天子威望大减 诸侯国进行变法 争霸 战国七雄 (秦国为例) 春秋五霸 (齐国为例)
春秋五霸说法一
晋文 C 公
秦穆 D 公 楚庄 E 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 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 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 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 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
2、战国时期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 法家思想的代表:韩非子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分封制,以西周为代表,秦汉虽有分封(汉朝)但是自武帝起逐渐加强中央集权,唐宋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改革中央地方的沟通,如唐朝的都护府和宋的节度使,明清干脆废除宰相,藩王侯爵无兵权,但是明朝为了加强内廷势力,大力发展宦官势力,导致阉祸不断。
总之中央集权是越来越大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1.世袭制: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西周——嫡长子继承制2.分封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题3.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动摇破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原始社会制度(远古---夏朝的建立)------奴隶制度(春秋末期)---------封建社会制度(战国的正式确立----清亡)简述;民族是从原始部落民族上万年的发展直至夏朝建国前是原始社会制度。
而随着夏启建立中国第一个朝代时,奴隶制度也随之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并表示确立直到春秋木末期封建奴隶制度的逐步瓦解。
而封建社会制度在春秋末期的缓慢建立以及在战国制度确立直到清朝的覆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封建社会制度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几乎都是在封建经济最高峰时所创造出来的。
封建社会制度所一直伴随的君主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达到了最高峰,同时也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1.发展历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实用
全球华人西安祭祖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思维拓展一:假如正室生了一对双胞胎 儿子,那么由谁来做嫡长子呢?
年均以德
思维拓展二:假如这两个儿子都是品学 兼优,那么由谁来做嫡长子呢? 德均则卜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 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 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 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 位诸侯王死去. 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 该由谁继承?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 的遗产又该怎样划分?
卿 大夫 小宗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嫡长子 家族等级关系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士 余嫡子及庶子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大宗而言,小宗就是 小宗 + 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服从;同时小宗也 政治隶属关系 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庶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宗法制的基本概况
(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本课小结
王位世袭制
夏 夏商的政治制度 公共权力 商 内外服联盟制度 商制 周 度 的 目的 政 内容、 分封制 影响 治 制 结果 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目的
夏制 度
宗法制
特点
响夏 了商 西的 周早 的期 宗政 法治 制制 和度 分, 封直 制接 影
内容 作用
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 口,还有物资和武装
1.分封制——众星拱月格局的造就
探寻分封制的内涵
1.目的—为什么分?
2.对象—分给谁? 3.方法—怎么分? 4.内容—分什么? 5.权利与义务—分了之后怎么办? 6.作用—分的效果?
分封制下的诸侯有哪些义务?
材料一:(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 不朝,则六师移之。 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消极: 家族本位,人情关系,任人为亲,传宗接代、 重男轻女的思想。
孰对孰错
天子永远都是大宗 嫡长子永是大宗 非嫡长子永是小宗 诸侯的大宗、小宗地 位是相对的
(√) (×) (×)
(√)
分析下图,并结合教材P6图示,探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①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②确立严格的大
2、内容:宗、小宗体系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④大宗
与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3、特征:①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带有浓重的宗族统治色彩
4、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又是根据什 么制度来确定的?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本义):宗庙,祖庙
宗,尊祖庙也。 《说文》
——
宗法:就是以家族为中心, 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2014广东文综)“宗”是一个会意 字。在甲骨文中,宗字象宫室屋 宇之形,“T”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
3、内容
②诸侯权利和义务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
义务:镇守疆土、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诸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6、实质: 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高中历史知识点:周朝的礼乐制度
高中历史知识点:周朝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1、目的: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2、含义: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赞曰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庶民和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
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大。
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总之,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3)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礼”和“乐”:“礼”:构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构架,有利于维护政治安定、保证社会和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乐”:是辅与“礼”的,以其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礼”、“乐”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典雅、精致的内容具有深厚的内涵、久远的影响,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制定目的: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
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但它又使乐成了礼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渐趋于僵化。
统治阶级为了推行“统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合的音乐。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
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
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详解】1、分封制:(商-西周-春秋)根本目的:巩固统治,保证周王室的稳定对象:同姓亲族(主体)(晋、燕、卫、鲁)、异姓(功臣[齐]、姻亲、殷商降族[宋]、先代贵族)权利与义务:周王对诸侯授土、授民;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作用:使周人势力X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2、宗法制:目的:(主要原因)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直接原因)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上的矛盾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3、礼乐制度:推行和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②秦朝正式建立中央:皇帝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长官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大夫丞相太尉(三公)太尉:协助皇帝管理政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九卿三公九卿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地方:郡县制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秦朝全面推行。
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社会安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机构,三公九卿分工细密,各司其职,军政大权由皇帝一人操纵(2)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3)中央、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③西汉巩固(“汉承秦制”。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讲夏、商、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 点 二
菜
单
高三总复习 ·历史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 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
考 点 一
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 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 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 点 二
菜
单
高三总复习 ·历史
[读教材 抓基础]
考 点 一
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王位有时_________ 有时兄终弟及。 父子相传 , (2)王权特点: 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王权 具有神秘色彩。
课 时 提 升 练
考 点 二
(3)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和伯,成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
考 点 一
[借真题 破考向] 【例】 (2014· 广东高考)“宗”是一个会意字。在 ”象宫室屋宇之形,“ ”
课 时 提 升 练
甲骨文中,宗字作“ ”,“ 可能表示(
考 点 二
) B.铁制农具 D.皇帝宝座
A.青铜兵器 C.祖先牌位
菜
单
高三总复习 ·历史
【解答路径】
考 点 一
审题干 A
“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甲骨文是商代文字。 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青铜兵器与宗 的含义没有联系 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 “宗”,是一个会意字, 示指神妡, 宀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 在甲骨文中“ ”像宫室屋宇之形, 则“ ”表示祖先牌位 商周时期尚无皇帝,直到秦朝才有皇帝 制度 C ×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知识框架
表里的制度 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 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
血缘纽带(里)
பைடு நூலகம்
分封制
政治表现(表)
宗法制
礼乐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起源:夏朝
从禅让到
夏 、 商 、 西 周 的 政 治 制 度 王位世袭 内容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中央 相、卿、士等的设立 地方——侯、伯等的设立
内容:封建诸侯,以藩屏周 分封制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结束: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概念: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
先秦与秦朝的政治制度 知识讲解
先秦与秦朝的政治制度编稿:翟秀红审稿:陈敏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经纬早期政治制度秦朝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官僚机构示意图知识清单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以后其子启破坏禅让制,以__①__取代,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在中央设相、卿士,地方封侯和伯。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__②__、___③___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大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
附图:西周分封示意图(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____④____。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位和爵位的继承制度:世袭制2.地方政治制度:分封制3.权利的分配和继承制度:宗法制4.基本特点:_____⑤_____同_____⑥_____结合,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宗法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春秋时期,宗法制、_____①_____遭到破坏。
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一统天下,纷纷进行政治改革。
秦国经过____②____,国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③___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在中央设置_____④______制,在地方设置____⑤____,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水笔整理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9-5-6
【字体:小大】选择视力保护色: 【】
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初中教学中涉及西周的,仅“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即可。
但教材小字体中也涉及到宗法制、礼乐制,一些教辅资料,甚至中考试题也有涉及,如选择题的题肢设计中出现宗法制、礼乐制等。
就师者而言,这三项西周制度的了解,是必要的,故整理如下。
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
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
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汉初又兼采之。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汉语对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称为“诸侯”(“诸侯国”、“封国”或“王国”),统治诸侯(王国)的君主被称为“诸侯王”、“君王”或“国君”,也使用“国王”的称谓;受封的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宗法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
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
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
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权利。
若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么庶子才可代为祭祀。
和大宗相对应的是小宗。
在一般情况下,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历代的周天子为大宗,这些诸侯就是小宗。
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
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
在宗法系统里,诸侯和大夫实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
意思是指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父亲留下来的一切.国王是这样,一般家庭也是这样.
礼乐制: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
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
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古代舞队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
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
这样,阶层不同从而使用舞队人数的不同,是为了给人们灌输君权至上无人能与之相抗衡的等级秩序思想。
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三者是一体的.但分封制,主要是指政治上面的,宗法制主要是针对家庭内部的,礼乐制是对两者的补充,用礼乐来区分等级。
文章录入:中史在线责任编辑:中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