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审美范畴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范畴论

1.谈谈优美在自然,社会,艺术中的表现。

答:自然领域的优美,是以客体本身的外在形式美呈现出来的,表现为自然景物以光,色,形,音等合规律的组合所呈现出来的明暗,大小,高低,刚柔在矛盾中的统一,以天然的完美和谐作用于主体的感官,使主体获得安静恬美的心理感受。

社会领域中的优美,是以真与善的和谐统一为特征,它侧重于内容。人是社会领域中的主要审美实践对象,人生的优美具体表现为作为社会性的人的个体合乎礼仪,道德规范的言行举止及其所反映的一致的思想观念,衣着打扮合适得体,内外和谐统一,给人以优美感。在社会生活中,优美则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和谐融洽,社会生活的稳定,平和。

艺术中的美,表现为作品中反映的自然景物,社会人生或营造的氛围以其合规律,合目的性使主体感受到其中的和谐统一。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由于艺术中的优美是现实中经过艺术有选择加工的产物,因而它更具感染性,给人更强烈的美的享受,更鲜明的显示出优美的美学特征。

2.试谈康德对崇高的看法。

答:康德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崇高观,并从理性的角度对崇高进行了探讨。康德认为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或无限大,我们只能凭借超感官的理性,在心灵的想象中来把握,即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的感性形式里,而只能涉及理性的观念。康德还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两种,并特别强调道德情操和文化教养对于崇高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崇高是人对自己伦理道德的力量,尊严的胜利喜悦,是与理性观念直接相联系的,康德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说明美学史上对崇高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答:崇高的范畴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古代相关的概念有“大”,“阳刚”以及类似崇高风格的“风滑”等。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崇高”这一范畴的是朗吉诺斯,他在《论崇高》中论及了这一美的范畴。博克最早把优美与崇高并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崇高以痛感为基础,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康德进一步把崇高进行了分类,认为崇高分为数学崇高和力学崇高两种。黑格尔则认为崇高是理念压倒形式,对崇高进行了分析。

4.说明美学史上对优美的认识。

答:在西方美学史上,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优美的品质有6种,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加以系统的对照分析,总结出了优美的形式特征。康德从哲学上阐述了崇高与优美的不同性质,否定了它们同属与审美形态的共性。黑格尔进一步区分了优美与崇高,认为优美是有限的感性形式压倒无限的理念内容。

从中国美学史上看,战国时期的《易传》的观点,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美的阴柔美与阳刚美两大基本类型。魏晋以后,我国古代的文论,画论,对于优美的性质,特点有了更详尽的探讨,青代姚鼎则明确的将美概括为阳刚与阴柔两类,并对阴柔之美,既优美的特征作了典型的描述。

5.论西方悲剧性意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答:1)命运悲剧。在古希腊的神话和悲剧中,认为人生的悲哀和痛苦,是由神支配的,先天的,因而是无可逃避的命运。2)性格悲剧。文艺复兴以后,人由神本世界回到了人本世界,这时性格悲剧取代了命运悲剧。3)社会悲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成了时代的主题,社会的不合理给人造成了悲剧。4)叔本华,把悲剧从重大的社会矛盾推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认为人生就是悲剧。

6.谈谈你对悲剧效果的看法。

答:悲剧是正义力量遭到摧残和毁灭,因而让人产生悲壮之感,产生痛感,但同时又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感受到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使人们在悲悯和惊赞中产生探索真理

和追求进步的信念和勇气,激励人们奋进。悲剧的是积极的,让人正视世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颖悟历史性的矛盾,在悲壮之中对人生大彻大悟,最终起净化作用。悲剧让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7.阐述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戏剧性产生原因的几种观点。

答:1)霍不斯的“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认为喜剧性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发现别人的欠缺,对别人缺点的鄙夷;一是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所以有一种荣耀感。

2)“乖讹说”或“预期失望说”康德,叔本华持这种观点,认为喜剧性来源于打破现有的秩序或规律,让人的紧张期望突然消失。

3)伯格森的生命的机械化。认为喜剧性的产生原因,就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4)弗洛伊德的“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认为喜剧性来自于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8.请谈谈喜剧性的笑的特征。

答:喜剧性最显著的效果是引起人们的笑,喜剧性的笑有如下特征: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2)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恨之情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

9.谈谈丑的审美意义。

答: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丑的美学意义在于:1)丑是美的对立面,能以丑衬美。2)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3)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重要方面,因此,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4)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为艺术中的美,既化丑为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10谈谈美与丑的辨证关系。

答:1)美与丑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有明确的界限,美的反面就是丑,二者在相互斗争中发展。2)美与丑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不可分离,没有丑就没有美,反之也然。3)美丑在一定条件下不可以相互转化。

11为什么说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答:1)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人开始正视自身的反人性的本质力量,正视自己本质的丑的一面。

2)19世纪和20世纪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但也是人类遭灾遭难的时代。痛定思痛,人们内心传统的美的殿堂遭到摧毁,而把丑当作新的桅杆树立起来。3)20世纪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畸形和矛盾;一方面生产高度社会化;另一方面生活又高度个人化,孤独化。在冷漠的世界中,人们要求感情和心灵的刺激。在这方面,丑更胜与美。这样,为了刺激,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人们就宁愿追求丑。因此,丑成了近代精神的产物。12.丑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答:1)原始时代。丑以怪诞凶恶的面貌出现,但在当时不认为是丑,而认为是美,或美丑不分,美丑混杂。2)古典时代。从古希腊到9世纪,高唱美的赞歌,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丑分明。3)西方现代主义时代。一方面又回到了原始时代,美丑不分;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有意识的发现丑,表现丑,把丑当作美,丑成了美。

13.为什么说丑不等于恶?

答:丑与恶虽然有密切联系,但丑并不等于恶。1)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2)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恶与功利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丑的形象和功利的关系是间接的。对丑可以从形象上把握,对恶则通过概念去把握。3)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的联系。4)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可能对丑有一致的评价,而对恶可能有截然相反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