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希望疗法_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_陈海贤
希望疗法-论中学心理咨询的新方向
希望疗法:论中学心理咨询的新方向"〔论文摘要〕积极心理学旗下希望疗法的出现给中学心理咨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以提高中学生希望水平为理念,希望疗法在中学心理咨询运用时主要包括灌输希望、确立合理清晰的目标、培养好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目标达成的检验和巩固等步骤。
希望疗法在中学应用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吸收多流派的相关技术,摒弃一些负面的影响,才能在心理咨询中发挥作用。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希望疗法;中学心理咨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希望已成为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了对希望理论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其中以美国斯奈德(Snyder)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研究队伍在希望的发展、希望的意义和希望培养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且就希望理论提出了“希望疗法”用以心理咨询。
希望疗法目前已经逐渐被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且逐步完善。
当前,以90后为主体的中学生群体问题层出不穷,厌学、人际关系等问题普遍反映了一些中学生希望水平较低。
希望疗法的出现可以给中学心理咨询提供新的帮助。
一、希望疗法在中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原理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是一个和乐观紧密相关的概念,但是希望和乐观又有所区别。
斯奈德(Snyder)等人认为,希望主要由目标、路径思维、动力思维三个要素构成,其中,目标是希望的核心部分,它既是希望的起点又是希望的终点;路径思维是个体对自己找到有效路径来完成目标的能力的信念和认知;动力思维是推动个体行动起来,并支持个体向既定目标前进的信念系统。
他们认为这三个要素是以如下关系呈现的: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个体从有价值的目标出发,路径思维推动个体寻找达成目标的有效路径方法,动力思维推动个体朝着既定的目标行动,在此过程中,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有机结合能促进个体最终达成目标。
希望疗法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时代产物,主要是基于希望理论,以“希望水平的高低影响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前提,以希望理论为基础,采用相关技术提高来访者的希望水平,从而提高来访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解决相关的咨询问题。
期待疗法的名词解释
期待疗法的名词解释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许多人常常面临着身心疾病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不断探索各种形式的疗法,其中一种备受瞩目的是期待疗法。
本文将对期待疗法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原理和效果。
一、期待疗法的基本概念期待疗法,又称心理期待疗法,是一种利用人们对治疗的期待,通过心理暗示和积极预期,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疗法。
它通过激发人们对治疗结果的期待,调动人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期待疗法的原理期待疗法的原理基于心理学上的“心理暗示”和“自我实现预言”理论。
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方式对个体进行暗示,从而影响其心理和生理状态。
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的期望和信念会影响其行为和实现这些期望的可能性。
期待疗法的关键在于激发人们内部的积极期待。
当人们期待某种结果时,大脑会释放出与此结果相关的荷尔蒙和神经递质,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恢复。
此外,积极的期待还可以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人的心理状态,增强其对治疗效果的信心。
三、期待疗法的应用范围期待疗法适用于多种身心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例如,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通过正确认识疼痛,培养积极的期待和忍耐力,可以改善其疼痛体验,降低疼痛的程度。
对于焦虑和抑郁症状,期待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思考积极的可能性,培养并增强内心的积极情绪和信心。
此外,在康复期患者中,期待疗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正向的期待,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并提高康复效果。
在癌症患者中,期待疗法可以激发他们对康复的希望和动力,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
四、期待疗法的方法和技巧在实施期待疗法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人需求,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其次,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行为暗示,向患者灌输积极的期待和信念,激发其内在的自愈能力。
此外,为了增强期待疗法的效果,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
例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通过刺激感官、调节情绪和提高认知能力,增强期待疗法的效果。
心理治疗的八种方法
心理治疗的八种方法
心理治疗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术,以下是其中八种常见的方法:
1.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通过帮助个体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促进积极的心理变化和解决问题。
2. 解决问题疗法(Problem-Solving Therapy,PST):通过教授个体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策略,以帮助他们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3. 知觉心理疗法(Gestalt Therapy):通过帮助个体意识到和接受自己的感受、需求和体验,以增强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4. 系统疗法(Family Systems Therapy):通过关注个体与家庭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以帮助解决家庭中的冲突和问题。
5. 心理动力疗法(Psychodynamic Therapy):通过探索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和需求,以促进自我认知和心理成长。
6.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Humanistic Therapy):通过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经验,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
7. 艺术治疗(Art Therapy):通过创造性表达(如绘画、写作等),以帮助个体
探索自我、表达情感、缓解压力和解决问题。
8. 儿童游戏疗法(Child Play Therapy):通过使用游戏和玩具,以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解决问题和实现心理发展的目标。
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技术
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技术一、行为疗法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既然好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不良的行为、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消除。
行为疗法是基于严格的实验心理学成果,遵循科学的研究准则,运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强化作用等基本原理,采用程序化的操作流程,帮助患者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
常见的行为治疗及其适应症:系统脱敏疗法:社交恐怖症,广场恐怖症、考试焦虑等。
冲击疗法:恐怖症、强迫症等。
厌恶疗法:酒精依赖、海洛因依赖、同性恋、窥阴癖、露阴癖、恋物癖、强迫症等。
阳性强化法:儿童孤独症、癔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慢性精神分裂症等。
四、森田疗法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求生欲望强烈,内省力强,将专注力指向自己的生命安全,当专注力过分集中在某种内感不适上,这些不适就会越演越烈,形成恶性循环。
森田疗法就是要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同时协调欲望和压抑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适应症:神经质、强迫症、疑病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
五、认知疗法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
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适应症:情绪障碍、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行为障碍。
人格障碍、性变态、性心理障碍、偏头痛、慢性结肠炎等身心疾病。
在中国最实用的心理治疗技术是什么其次,人本主义、格式塔也不实用。
行为治疗比较实用,但是也不是经典的行为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是改良的。
他们对A-B-C,对认知作业(三格表)不感兴趣。
辩论的方法更是距离国人的习惯太远,有“文革”斗争的忌讳。
他们需要放松、脱敏。
九种心理治疗方法
九种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是一种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增强心理健康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短期、目标导向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处理心理问题。
该治疗方法着重于帮助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思维,并学习替换它们为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
2. 眼动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EMDR 是一种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心理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注意力引导到创伤体验上,并教授个体管理思维、情感和身体反应的技巧来帮助个体处理创伤。
3.解决问题疗法:解决问题疗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帮助个体通过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来增强应对能力。
该治疗方法通过引导个体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来帮助个体达到目标。
4.心理动力学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分析个体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帮助个体了解和解决内心冲突和不满。
该治疗方法注重探索个体的童年经历和潜意识需求,以解决个体面临的问题。
5.人本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关注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实现潜力,强调人的自我趋向和自我接纳。
该治疗方法注重个体的体验和感受,并通过提供理解和支持来帮助个体实现个人成长。
6.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关注家庭动力和家庭关系的心理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治疗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不良互动,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从而改善家庭的功能和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7.组织系统疗法:组织系统疗法是一种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和关系的心理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帮助个体改变不良的组织行为和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个体在工作和社交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8.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一种通过教授个体有关心理健康和问题解决的知识和技巧来帮助个体的心理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增加个体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帮助个体更好地面对和处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当面临焦虑、抑郁、压力等各种心理困扰时,心理治疗成为了帮助人们恢复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那么,到底有哪些常见且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呢?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来改善心理状态。
例如,一个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人,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治疗师会帮助他找出这种想法的不合理之处,并引导他用更积极、客观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
人际关系疗法(IPT)侧重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它认为人际关系的问题,如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冲突或缺乏支持,可能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治疗师会帮助患者改善人际交往技巧,解决人际冲突,增强社会支持系统,从而缓解心理症状。
比如,对于一位因与朋友争吵而陷入抑郁的患者,治疗师会协助其分析争吵的原因,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以修复和改善这段关系。
精神分析疗法则是深入挖掘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情感。
通过自由联想、梦境解析等方式,帮助患者了解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从而解决内心的矛盾。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较为漫长,但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如长期的焦虑和抑郁,精神分析疗法有时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心理动力学疗法也与精神分析疗法有一定关联。
它关注个体的早期经历和内心冲突对当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治疗师会帮助患者探索过去的经历如何塑造了现在的人格和行为模式,以促进自我理解和成长。
家庭治疗将家庭视为一个系统,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问题时,可能不仅仅是个体自身的原因,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也可能起到了推动作用。
治疗师会与整个家庭一起工作,改善家庭沟通和互动模式,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团体治疗是让一群有相似心理问题的人在一起交流和分享。
在团体中,成员们可以互相支持、学习和模仿,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和改变。
心理学八大疗法
心理学八大疗法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学家们发展出了许多有效的疗法。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八大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行为疗法、催眠疗法、家庭疗法、群体疗法和艺术疗法。
每种疗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心理疗法之一。
它致力于帮助人们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
该疗法通过认知重构、行为实验和情绪调节等方法,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思维,并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对待问题,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二、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它通过分析患者的潜意识,解决潜藏在潜意识中的心理问题。
该疗法强调童年经历和梦境的重要性,通过揭示潜意识中的冲突和压抑,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三、人本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疗法。
它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
该疗法通过提供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实现个人成长和幸福。
四、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行为来解决心理问题的疗法。
它认为行为是由环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该疗法通过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帮助患者摆脱消极的行为和情绪,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五、催眠疗法催眠疗法是一种通过催眠状态来治疗心理问题的疗法。
它通过改变患者的意识状态,使其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从而更容易接受治疗。
该疗法适用于一些需要控制焦虑、恐惧或疼痛的病人,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减轻症状。
六、家庭疗法家庭疗法是一种以家庭系统为对象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系统,个体的心理问题常常与家庭关系有关。
该疗法通过改变家庭系统中的沟通和互动方式,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家庭氛围。
浙大幸福课第七节 心理资源 自信与乐观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心理中心陈海贤博士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心理中心陈海贤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心理中心陈海贤博士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心理中心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心理中心陈海贤博士
(永远型)•我完蛋了;
(永远型)
•今天我很幸运;•我很努力;
(普遍的)
•所有的老师都不公平;
(特定的)•幸福课很有意思;
(外在的)•这次考试很简单;
(内在的)•我很愚蠢;
心理中心陈海贤博士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心理中心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心理中心陈海贤博士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心理中心陈海贤博士
浙大幸福课第七讲:心理资源:乐观与自信心理中心陈海贤。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自我发展心理学陈海贤第一天笔记作为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你来设计的。
有时候,就是很多不公平、苦难和不如意。
如果你放不下对世界的设想,你的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
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
我们的心里有太多的应该在告诉我们怎么做,这些应该思维变成了我们对自己情感的限制,并最终取代了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
这就是自我应该思维的最大问题。
应该思维完整的语句也许是:既然别人觉得那样做是对的,那我就应该那样做。
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像别人期待的这样做。
从真正的努力,到追求努力的状态,到追求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
这就是应该思维胁迫下的自我和自然状态下的自我的区别。
很多我们的烦恼背后,都是应该思维所导致的非黑即白。
当我们按照外在的世界的标准设定人生目标时,很容易就变成了应该思维牢笼中的囚徒,不再能看见世界的灰度,也不再拥有思维的弹性。
悲观思维会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绝对化加工: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
第一种绝对化方式-永久化。
所谓的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一旦把一件事情永久化了,你就看不到变化的希望,自然就会悲观沮丧。
第二种绝对化方式-普遍化。
所谓的普遍化,就死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
第三种绝对化方式-人格化。
所谓的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我们经常对坏事会有一种奇怪的内疚,有时候明明我们自己是受害者,却仍然觉得是我们的错。
这扩大了我们的防御范围,却让我们陷入了不必要的内疚和自责。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对于不理性的思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辩驳:第一种辩驳方式,是实证式的辩驳。
就是找与不理性结论相反的证据。
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希望所在
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希望所在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且十分严重的心理疾病,在现代社会中影响着大量的人们。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绝望、无法享受生活、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想法和情绪,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然而,有幸的是,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方法,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希望和康复的可能。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重塑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逐渐缓解负面情绪、促进积极心态的形成。
它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了解患者的症状和问题,并帮助患者发现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重建积极的自我评价,达到疗效的目的。
二、心理援助心理援助是一种帮助抑郁症患者应对问题、分担痛苦的治疗方法。
在援助过程中,治疗师主要通过倾听、理解、共情和支持患者的方式,积极引导患者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获得内心的解脱与启示。
心理援助的目的是通过情感上的支持和治疗师的专业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自信、重拾生活的乐趣,以及积极应对并克服抑郁症。
三、社交支持社交支持在心理治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失落和不被理解,正是这种缺乏社交支持的感受使得抑郁症更加严重。
因此,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提供患者充足的社交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加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支持网络,在控制和缓解症状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抗抑郁药物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的情绪、恢复正常的生物钟等,帮助患者摆脱抑郁症带来的困扰。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并注意副作用的发生和控制。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不应该被看作是单一而独立的方法,而是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中不仅要关注症状的缓解,也要注重患者的自我调适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患者不仅在病情好转方面获得希望,也在心灵上得到满足。
希望疗法: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
调: 希望是 和信 仰 、 慈并列 的美 德 。 一些 哲学 家则 仁 另
认 为 , 望 是虚 幻 的表 象 。培 根 说 : 望 是美 妙 的早 希 希
餐, 却是 糟 糕 的晚餐 。中 国也 有 类 似 的谚 语 : 望 越 希
多 , 望越 多 。 失
2 O世纪 8 代 以 来 , O年 随着 积 极 心理 学研 究 思潮
虽然 S y e 强 调 希 望 的认 知 为 基 础 , 同时 包 n dr 但
它让 人在 无助 的情 境 中坚持 信 仰 。相反 , 另一些 研 究
者强 调 希望 的认 知特 性 。S oln tt d等 人 认 为 , 望是 a 希
“
一
含 了对情 绪 的说 明 。 目标追 寻过程 包 含 了障碍 , 目标
Vo . 2 No 1 ( u No 7 ) 1 2 . S m . 3
希 望疗 法 : 种 积 极 的心 理 疗 法 一
陈海 贤 , 陈
[ 摘
洁
30 1 ) 10 8
( 州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中心 , 江 杭 州 杭 浙
要] S y e n d r的希 望理论认为 , 望由 目标 、 希 路径思维和动力 思维组成 。希望疗 法是在希望理
作 为人 类 的重 要 心理 特 质 , 望 一 直是 哲 学 、 希 宗
教 等人 文学 科 讨论 和 关 注 的焦 点 。基 督 教 的 传统 强
有达到 目标后 的消 极情绪 之 间的差 异”在 认 知上 , 。 希
望 是愿 望 和预 期 的交互作 用 。 S y e 人 提 出 的希 望 理 论 引 起 了 广 泛 的关 n d r等 注。 在这 个 理论 中 , 希望被 定义 为“ 种 目标导 向 的思 一 维, 它包 含 个人 对 自己有 能力找 到达到 目标 的 有效途 径 的认 知 和信 念 ( 路径 思维 )和 个人 对能 自己能激发 , 沿 着既 定 目标 前进 的必要 动机 的认 知和信 念 ( 动力 思 维 )” n d r 为 , 。S y e 认 目标 , 力 思 维 和 路 径 思 维是 希 动 望 的核 心 , 在此 基础上 构建 了希望 理论 的模 型 。 并 希 望 理论 认为 , 路径 思维 最初是 从幼 儿对 事件之 间的相 关 和 因果关 系的意 识 中产生 和发展 起来 的 , 而
希望疗法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希望疗法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王敏;王文玲;蒋红;吴荣琴【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22(46)9【摘要】目的研究希望疗法+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在住院精神分裂症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纳入的9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接受希望疗法+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前后测评两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简明精神量表(BPRS)、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30)、希望水平、生活质量(QOL),比较两组护理结果。
结果护理前两组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BPRS低于对照组,但NOSIE-30、希望水平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两组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希望疗法+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在住院精神分裂症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增强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总页数】2页(P1482-1483)【作者】王敏;王文玲;蒋红;吴荣琴【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相关文献】1.音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生活-社交技能训练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影响4.运动疗法联合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5.积极心理疗法联合强化三球式呼吸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学十大疗法
心理学十大疗法介绍心理学十大疗法是在心理学领域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这些疗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还能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每种疗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疗法。
1.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心理学中最常见的疗法之一。
它通过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变消极和有害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CBT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问题识别:帮助个体识别和理解自己的问题。
2. 目标设定:确定治疗的具体目标和期望结果。
3. 认知重构:帮助个体发现和改变负性和扭曲的思维模式。
4. 行为实验: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新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5. 结果评估:评估个体在治疗过程中的进展和效果。
2. 解决方案导向疗法(SFBT)解决方案导向疗法(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一种注重解决问题和建立解决方案的疗法。
相比于关注问题的根源,SFBT更注重未来,并通过帮助个体发现已经成功解决问题的资源和策略来促进变革。
以下是SFBT的基本步骤:1. 目标设定:明确个体想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的结果。
2. 寻找例外:探索个体过去是如何成功解决问题的,并找出其中的模式和策略。
3. 缩小差距:帮助个体发现当前与期望结果之间的差距,并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4. 存在感和承认:承认个体已经做过的行动和改变,并增强其对自身能力的信心。
5. 反馈和评估:通过评估和反馈来确定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3. 系统家庭治疗(SFT)系统家庭治疗(Systemic Family Therapy,SFT)是针对家庭系统中的问题和冲突进行治疗的疗法。
它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是问题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整家庭系统中的结构和互动方式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以下是SFT的基本步骤: 1. 家庭评估: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沟通方式和动态平衡。
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和技术方法
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和技术方法心理治疗这个话题啊,真的是个让人一说就停不下来的事儿。
你看啊,生活中难免有点儿波折,有些小情绪就像小火苗,一不小心就能烧得你满头大汗。
心理治疗呢,就像是一把灭火器,能帮你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情绪给处理掉。
今天我们就聊聊心理治疗的几大流派,听起来高大上,其实都挺接地气的。
首先啊,咱们得说说认知行为疗法。
这玩意儿就像是个调皮的小孩,专门捣鼓你脑袋里的那些怪念头。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脑子里会冒出一些不靠谱的想法,像是“我永远都做不好”之类的。
这时候,认知行为疗法就会出场了。
它教你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些想法,把那些负面的情绪给转变成积极的信念。
就像给你的脑袋换了个灯泡,突然一片光明,哇,真的是豁然开朗。
想象一下,过去你觉得自己像个掉链子的自行车,现在你可以骑上去,呼啸而过,简直爽歪歪!接着呢,有一种叫人本主义的疗法,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有点儿高深,但其实特别简单。
它就像是你最好的朋友,永远在你身边,支持你。
人本主义疗法特别强调每个人内心的潜力,讲究的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你心里那些小秘密,小烦恼,尽管说出来,没有人会笑话你,反而会给你加油鼓劲。
想象一下,和你最亲密的小伙伴坐在咖啡馆里,你们聊得欢快,就像是畅所欲言,内心的压力一下子就释放了。
哎呀,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
然后呢,精神分析就像是一位古老的智者,深邃而又神秘。
这种疗法强调潜意识,认为很多情绪其实都是埋在心底的老问题。
通过对话,帮助你挖掘这些隐秘的情感。
想象一下,你的脑袋就像一座宝藏岛,里面藏着很多过往的经历,精神分析就是那个寻找宝藏的探险家,把你心里的故事慢慢挖掘出来。
虽然这个过程有点儿慢,但一旦找到了,就像发现了失落已久的珍宝,心里的沉重感瞬间消失不见,哈哈,真是妙不可言。
行为疗法就像个实用的小工具,它不管你的过去,只关注现在。
你想改变什么行为,它就帮助你一步步去实现。
比如说,有人想戒烟,行为疗法就会教你怎么去应对烟瘾的冲动。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心理健康对于每个人的生活都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很多人可能会遭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在这些情况下,心理治疗成为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
本文将阐述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及其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CBT基于认知模型,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因此,通过重新评估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患者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的发生。
CBT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患者与治疗师一起识别和评估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然后,他们会共同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设定可行的目标和制定应对策略。
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会指导患者学习和应用一些技巧,如正向思考、问题解决和放松训练等。
二、心理动力学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深入了解和解决内心的冲突和困惑,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内心的冲突和不同层面的意识对个体的心理功能和行为产生了影响。
通过探索个体的潜意识和童年经历,心理动力学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心理动力学治疗通常包括以下过程:患者与治疗师建立信任关系,并逐渐探索患者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经历。
治疗师会用一些专业的方法(如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等),帮助患者了解内心的冲突和情感,并通过解释和理解这些冲突,培养患者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方案导向短期治疗解决方案导向短期治疗(SFBT)是一种注重患者的现实问题和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不同,SFBT强调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合作和积极性。
治疗师通过询问问题和倾听,引导患者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SFBT的典型过程包括:首先,治疗师与患者一起明确目标,重点关注患者希望改变的方面。
希望疗法:中学心理咨询的新方向
希望疗法:中学心理咨询的新方向
苏明亮
【期刊名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年(卷),期】2011(000)019
【摘要】积极心理学旗下希望疗法的出现给中学心理咨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以提高中学生希望水平为理念,希望疗法在中学心理咨询运用时主要包括灌输希望、确立合理清晰的目标、培养好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目标达成的检验和巩固等步骤。
希望疗法在中学应用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吸收多流派的相关技术,摒弃一些负面的影响,才能在心理咨询中发挥作用。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苏明亮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南通22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
【相关文献】
1.森田疗法的核心理念在中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探析 [J], 苏明亮
2.寻找丢失的希望——“希望疗法"在中学心理咨询中l的应用 [J], 苏明亮
3.以人本疗法为前题的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对两个成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个案的研究 [J], 李国强;王志维;赵艳会
4.中学朗中学朗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革新方向与策略探讨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革新方向与策略探讨 [J], 张旻
5.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中心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J], 胡天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期望疗法
期望疗法
期望疗法又叫降低期望疗法,是我在咨询和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临床效果。
请大家补充、指正。
任何人对将来都有着预期。
决定一个人情绪和动机的,除了过去、现在,还有将来。
明晰的预期体现为目标。
预期也作为检验过去的标准。
有相当多的心理问题来自不恰当的自我定位和预期。
过高的期望由于很难达到或不能达到,会打击信心,形成逃避或自卑。
降低期望疗法:
1、在治疗期间,降低对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必要时心理医生可以设计失败,让其尝试失败。
通过可控制的连续小挫折提高其对挫折和坏心情的免疫力。
2、目标分解训练。
让其提出一个目标,然后引导其逐步分解。
一般分解层次在4层以上。
可以口头论述,或在纸上列示。
3、平常心训练。
即使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或者再怎样时间紧迫,在治疗期内都要放下来,按心理医生的安排和原来协商好的计划去做。
心理医生也要设计一些紧急情况,但是通过泰然处之可以妥善解决,或不理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以此逐步缓解紧张。
4、效率提高训练。
通过改进学习和工作方法,掌握技巧,提高效率,获取自信。
人没有必要对自己要求过高,也没有必要老是要求自己比别
人出色。
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也不见得不如成功人士快乐。
健康的心境来自合理定位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3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 第1期 (总第73期) Mar.2008 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Vo l.22No.1 (Sum No.73)希望疗法: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陈海贤,陈 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浙江杭州 310018)[摘 要] Snyder的希望理论认为,希望由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组成。
希望疗法是在希望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
它通过灌输希望,树立目标,加强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来提高来访者的希望水平,体现了积极心理疗法积极的、未来导向的、理性主义的特点。
希望疗法的效果得到了一些研究的证实。
文章从希望疗法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干预方法,干预效果等方面对希望疗法作了全面介绍。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希望理论;路径思维;动力思维[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70(2008)01-0121-05 一、引言作为人类的重要心理特质,希望一直是哲学、宗教等人文学科讨论和关注的焦点。
基督教的传统强调:希望是和信仰、仁慈并列的美德。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希望是虚幻的表象。
培根说:希望是美妙的早餐,却是糟糕的晚餐。
中国也有类似的谚语:希望越多,失望越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思潮的兴起,希望开始进入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视野。
尤其以Snyder等人为首的希望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教育,医学,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介绍了希望理论的理论模型,研究成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二、希望理论的概念和模型研究者主要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来理解希望。
Marcel等人在对二战的被囚禁者的研究中发现,希望是恶劣的环境中产生的具有应对功能的特殊情绪,它让人在无助的情境中坚持信仰。
相反,另一些研究者强调希望的认知特性。
Sto tland等人认为,希望是“一种实现目标的预期”,希望程度取决于目标本身的重要性和目标达到的可能性。
Staats等人则认为,希望既包含了情绪成分,又包含了认知成分。
在情绪上,希望被定义为“预期达到目标后的积极情绪和预期没有达到目标后的消极情绪之间的差异”。
在认知上,希望是愿望和预期的交互作用。
Snyder等人提出的希望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个理论中,希望被定义为“一种目标导向的思维,它包含个人对自己有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和信念(路径思维),和个人对能自己能激发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必要动机的认知和信念(动力思维)。
”Snyder认为,目标,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是希望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希望理论的模型。
希望理论认为,路径思维最初是从幼儿对事件之间的相关和因果关系的意识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动力思维是从幼儿自身作为行动发起者的主体地位的意识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当希望水平高时,个体具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因此,也更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重要价值的目标。
在目标追寻过程中,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之间相互加强,为个体最后的目标达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虽然Snyder强调希望的认知为基础,但同时包含了对情绪的说明。
目标追寻过程包含了障碍,目标追求顺利时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而目标追求受阻时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
情绪是目标追求是否顺利的反应,同时,构成了对目标追求的反馈。
121[收稿日期]2007-11-21[作者简介]陈海贤(1980- ),男,浙江舟山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助教,研究领域: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实践;陈 洁(1974- )女,河南息县人,硕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研究领域: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一)目标目标是希望的核心部分,它是希望的方向和终点。
目标主要有两种:趋向目标(appro ach goals)和阻碍目标。
趋向目标以获得某个想要的结果为目标,而阻碍目标以阻碍或延迟某个不想要的结果为目标[5]。
目标可长可短,可大可小。
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目标都包含这些特点:首先,目标对个体是有价值的。
其次,目标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既不是百分之百的可得之物,也不是毫无可能的非份之想。
第三,目标实现的进程会影响希望情绪,当目标即将实现时,希望最为高涨[3]。
(二)路径思维路径思维是个体对自己找到有效路径来达成目标的能力的信念和认知。
路径思维既包括个体构想出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能力,也包括个体对自身这种能力的信念和认知。
在目标受阻时,像“我肯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类内部语言正是路径思维的表现。
(三)动力思维动力思维是一组启动个体行动,并支持个体向既定目标前进的自我信念系统。
动力思维既指激励个体产生目标,维持沿着所设定的路径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能量,也指个体对于自己沿着预设路径到达目标的能力的知觉。
动力思维能够让个体在困难的情境中保持信心,并坚持对目标的追求。
高希望的被试常常有“我能做到”、“我不会退缩”之类的内部语言,这正是动力思维的典型表现。
(四)目标,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之间的关系目标,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对个体有价值的目标是希望的出发点。
动力思维推动着个体寻找更多有效的方法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通过有效方法所得到的阶段性反馈会进一步激发个体的动机。
在目标追寻的过程中,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是相互加强的。
假如个体只有很高的动力思维而没有很好的路径思维,不断遭受的挫折和失败会很快让目标追寻的过程停滞不前。
反之,即使个体有实现目标的方法,但是没有坚持的强烈的动力,同样达不到目的。
因此,希望是目标、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的有机结合。
动力思维提供目标追寻需要的心理能量,路径思维寻找实现目标的合适方法。
对于希望的获得,三者缺一不可。
(五)希望水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疗法通过改变来访者的希望水平来提高来访者的幸福感和意义感,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
希望疗法的前提是,来访者的希望水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希望水平影响个体的生活意义感。
Feldman等人[6]调查了139名大学生的生活意义感,希望水平和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被试在希望水平上的得分和被试在不同生活意义感量表上的得分附着在同一个因子上,这个因子共能说明71.26%的变异。
多重回归发现,在控制了希望水平以后,生活意义感和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显著降低。
同样,控制了生活意义感之后,希望和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也显著降低。
这说明,希望和生活意义之间有很大的重叠部分,我们有可能通过希望干预来增强被试的生活意义感,并进而减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希望水平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Valle等人[7]在一项纵向研究中调查了青少年的希望水平、退缩、攻击性等问题行为,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希望水平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在控制了一年前的生活满意度之后,一年前所测得的希望水平对一年后的生活满意度仍然有独立的预测作用。
同时,希望水平和生活事件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一年以后的生活满意度和行为问题均有独立的预测作用。
这说明,希望是帮助青少年应对各种情境的有效的心理能力。
在面对不利的生活事件时,希望水平高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少的问题行为。
由这个研究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虽然无法消除不利的生活事件,但是可以通过希望干预来帮助青少年更加有效地应对不利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希望水平还直接影响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Chang等人[8]调查了被试的希望水平,情绪唤醒,应对方式和躁狂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
路径分析表明,希望水平对躁狂抑郁情绪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
希望水平通过影响被试的二级情绪唤醒(包括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的情绪唤醒)来影响抑郁情绪水平,同时,在排除了间接影响之后,希望水平对被试的抑郁情绪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在另一项研究中, Arnau等人[9]以一个月为间隔,分三次调查了522个大学生的希望水平和焦虑抑郁水平。
研究表明,早期的希望的动力因子的得分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焦虑和抑郁上的得分,而早期的焦虑和抑郁上的得分不能预测后期的希望水平的得分。
这说明,希望中的动力成分决定了被试的焦虑抑郁水平而焦虑、抑郁水平则无法影响希望的动力因子。
以上研究表明,被试的希望水平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被试的希望水平是影响他们生活意义感和满意度等积极情绪和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通过希望干预改善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依据。
Snyder等人[10]回1222008年3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22卷第1期(总第73期)顾了希望在身心疾病预防和心力(streng th)增强中的作用。
在身心疾病预防方面,他指出,人们的高希望的思维模式能够在他们遭遇未来可能的问题或压力事件的时候起到保护的作用。
当问题已经发生时,高希望水平的被试会采取更加灵活的应对方式来处理压力,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表现出更多的求助意识和求助行为,因此也更容易尽快从忧伤、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
在心力增强方面,更高的希望水平导致更好的表现,而好的表现会提高自尊和对生活的满意度。
处在希望和目标追求中的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对生活充满意义感,从而增强心理力量。
因此,通过希望疗法提高希望水平,是预防身心疾病和增强心理力量的有效手段。
三、希望疗法的干预方法根据希望理论,心理学家发展出了一套提高希望水平的干预模式。
这些干预模式既用于个别咨询,也用于团体辅导。
无论形式如何,这些干预模式都紧紧围绕着希望的不同成分展开。
干预的过程可以分为灌输希望、确立目标、加强路径思维、加强动力思维四个方面[11]。
(一)灌输希望灌输希望是指咨询师通过特定的方法让来访者对希望疗法的效果和未来生活的改善产生积极的预期。
叙事疗法(narra tiv e thera py)是希望灌输中常用的技术[11]。
叙事疗法认为,个人叙事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了解和自我整合的过程。
个人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将过去零散的经验予以整合,对事件赋予意义,确立自我概念。
在希望干预的初期,咨询师引导来访者讲述生活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来访者一起探讨来访者过去曾经拥有过的希望,这些希望是如何产生和消退的,是什么阻碍了希望的实现等。
咨询师用希望理论对来访者的故事进行重新解释,以帮助来访者发现个人的希望特质是如何发展、成长和停滞的,存在哪些习惯性减损个人希望特质的思维和行为,又存在哪些积极的动力和路径思维。
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整合,让来访者对改变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预期。
干预过程中,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建立联结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希望灌输的过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