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由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想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根留住
——由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想到的
郑珮
一、引子: 乡民进城与市民涌乡
“村里没意思。
”
“那想去哪里呢?”
“进城。
”
“为什么呢?”
“城里才有前途。
”
这是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雨朵镇龙场村这个山区村庄里的采访片段。
被采访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对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没有一点信心。
然而这绝不是个例。
如今在中国农村,“乡民进城”、尤其是年轻劳动力流失的境况越来越常见:在高原、在山地、在苗岭、在边疆,青年男女成批外出, 抛下一个老弱病残的家乡。
乡村不如城、村民低一等。
这便是当代中国日益普及的一种社会常识。
这常识不仅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 驱赶大量乡民拥挤进城, 而且也促使了乡村结构的日趋瓦解和乡土传统的日渐消亡。
不过值得对照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源源不断以游客身份涌向乡村。
是什么吸引他们呢? 回答是:“乡土魅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 其中还包括不少身份特殊的专家学者。
他们也在“乡土魅力”的吸引下,力图将许多曾被斥为愚昧落后的传统事象, 申报为可为国争光的“世界遗产”。
一面是乡民进城, 一面是市民涌乡。
彼此相反,各自矛盾。
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也很复杂——那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乡土”。
二、乡土中国的迷茫与困境
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近亲亦在城市,所以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算是我第一次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
流连于那泥土的清新气息,但同时我也深深感慨于“泥土”的局限与束缚——村民们的眼神是迷茫的、处境也多少有些尴尬——他们离中国最传统的土地最近、却与当今世界所默认的“现代生活”最远。
乡土中国,仿佛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乡
土中国》,其实从晚清起就有诸多名家为之献计献策。
晚清以来, 在主要是与“工业西方”比较中视中国为“农业国家”的人士里, 把“乡土”看作“落后”者居多数。
而一旦在此二者间划上等号, 持这种看法的人自然便把中国落后的原因与出路都归在了“乡土”之上: 乡土既是落后的表现又是落后的基础。
于是若要根本改变“落后”, 必得先行“改造乡土”。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推动下, 一场规模浩大的乡村重建运动便在中国各地推行开来。
参与运动的突出人物有晏阳初、梁漱溟等。
晏阳初出生于四川省中部, 后留学香港、美国。
个人的时代经历、尤其是与西洋列强的对比, 使他深切感受到“国弱民贫”的悲哀。
晏阳初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民族衰老、堕落和涣散,若要治病, 重在乡土。
而追其原因,乃在“中西对照”:因为进行中西对比, 中国社会才令人感到“事事不如人”,因此中国人才开始觉醒,这样国家才有可重新强盛。
对于中国当下境况, 晏认为中国乡土中几乎找不出什么正面意义, 相反倒存在着明显的四大弊端: 愚、贫、弱、私, 合在一起, 其实是“没有文化”。
乡土和农民需要彻底的改造。
对于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的普遍危机, 梁漱溟也同意主要原因在西方, 但却与晏阳初相反。
“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
”1如果真要说“乡土中国”有病的话, 病根乃在国人“跟着近代都市文明的路,学西洋而破坏了乡村。
”2我认为,“破坏”一词的含义是深刻的。
它表明作为中国根基的乡土, 原本是有其文化原创的; 这文化之所以陷入病态, 不在自身内部而乃因为近代以来的外力摧毁。
三、乡土根基与乡土价值
“乡土中国”概念和名称就这样被日益广泛地用来用去。
迷茫的不止是乡下人,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
因为在我看来,“乡土中国”指的并不仅是农村而是整个中国社会。
1947 年, 继其关于个案式的调查报告《花篮瑶的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云南三村》等之后, 费孝通发表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总体分析的学术论著,取名就叫《乡土中国》。
从贵州社会实践回来,所见所闻萦绕脑中,对农村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固守与变革的抉择,我百思不得其理。
它们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而深刻。
这时,朋友对我说:“读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吧。
”
薄薄一本,不足百页,然言内涵,厚重千金。
读完之后第一感受:什么是经典——无数语言被后世诸多著作引用、其观点就算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可谓先进与深刻!费先生对“乡土中国”社会特征的评述,不仅回答了中国文化不存在疑问的问题,还在社会层次、结构、
1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邹平: 邹平出版社, 1937.
功能等方面构建了新的体系。
《乡土中国》开篇便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对《乡土中国》一书的英文名称, 他选择译为“From the Soil”,直译是“来自土地”。
不错,一个“土”字即已把握到了“乡土中国”的根本要义。
土是土地, 土气就是土地之气。
中国社会的一切, 皆由这“土气”中产生、延续3。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 费孝通就是从“土”和“乡”两个层面来论说中国社会与文化。
“要认识中国社会, 认识中国人, 不认识农民生活, 不认识农村经济是不行的。
”《乡土中国》一书虽然没有直接明说, 但通观其中篇章, 不难发现, 它的主旨之一其实是在对“乡建运动”所蕴含的理论基点进行批评。
针对晏阳初等提出的所谓乡村“愚、贫、弱、私”四大痼疾, 费孝通几乎一一驳斥。
他说,“愚”不等于不识字,“私”不等于不道德。
要想弄清个中缘由,须得从了解乡土中国的底层结构做起, 在认识和比较当中, 还要放下城市人的偏见以及西方标准的误差。
4费孝通分析说, 乡人生活在“熟人社会”当中, 可称为“面对面社群”。
对他们而言, 文字是多余的。
倘若硬要因不识字而说其“愚”, 只能表现出说者的无知和傲慢。
如果进行公平的比较, 这道理不难理解,正像乡下孩子在教室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 与后者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是一样的——都基于知识和经验, 而与智力无关。
由此, 费孝通幽默而又寓意深刻地打了个比方:
“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 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
之后他反问道:“‘愚’在什么地方呢?”在是否识字的问题上, 费孝通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 乡土社会的特点在口传, 文字最早不在乡土发生, 文字的本质是庙堂性的。
至于所“私”与“公”的对立, 也不过是乡土中国“推己及人”之伦理所派生的“差序格局”, 与西洋社会之“团体格局”的类型区别而已, 各有长短和存在的原因。
从《乡土中国》使用的委婉语气来看, 费孝通并没有与持不同观点的人公开论战, 而还是称他们为“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
但因此同时, 费孝通实际上已经看到并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就是, 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 导致以往的传统尚难存留; 另一方面“乡村建设者们看问题的起点和解决的方法都未必正确有效, 因此他们倡导的前景并不令人乐观: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 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3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 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5。
四、尾声:乡土情结
合上轻盈的书本,再次端详封皮上四个火红的大字:乡土中国,心中一阵莫名的激动。
其实喜欢也好、厌恶也罢,从我们降生之日起,这种乡土情结就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
乡土是我们的标志、是根,对于这种文化和历史我们应该像钱穆先生一样心存“深意和温情”。
钱先生曾说过:“即便面对近代工商文明的剧烈挑战, 若能保其农本, 同时与新的科技结合, 建成一个依旧安足的“大型农国”, 那么, 不仅中国不亡, 而领导当前世界之和平者, 亦必此等国家是也。
”这个判断并不一定正确,但在西方主导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几乎霸占世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理性的看待而不是一味的拿西方的标尺衡量中国。
就让我以艾青的诗句结尾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的深沉。
乡土的根,请把它留住。
参考文献:
1、晏阳初.告语人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一) [M ].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4、钱穆. 中国文化史导论[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