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雪老中医治疗中风的经验

合集下载

脑中风良方初识

脑中风良方初识

跑 、 跳 、 下 蹲 等 各 种 功 能 ,而 且 它 还 负 担 您 身
体 的 重 量 。 一 旦 膝 关 节 发 生 病 变 ,关 节 的 软 骨 便 被 破 坏 ,原 来 光 滑 如 镜 的 表 面 变 成 粗 糙
甚 至 缺 损 的 表 面 ,进 一 步 还 会 使 股 骨 髁 变 形 。
这 样 您 就 会 感 到 疼 痛 , 活 动 受 限 ,严 重 地 影
积 存 时间过 长还会 诱 发其 它疾 病 , 因 此 在 临 床
上 本病 属于 疑难 病之 一 。
响 了患 者 的健 康 和 工 作 。 由于 各 种原 因引 起
的 膝 关 节 骨 质 增 生 并 伴 有 关 节 积 液 在 临 床 上
血 逐 瘀 。而 脑 络 痹 阻 型 中 风 的 主 要 病 机 是
气虚 血瘀 , 脑 络痹阻 , 脑髓失 养 , 脑 失 神
明 , 在治疗 时以益气 活血 , 搜 剔通 络为 主 。 在 治疗 中风 的诸 多 药 方 中 , 活 血 通 络 之 药 物 主要 发 挥 作 用 , 除 了川 芎 、 红花 、 桃 仁 、 地 黄 等药 物 外 , 古 人 常 用 并 且 起 到 很 大 作用 的药物 还有 丹参 、 水蛭 、 三 七等 。
药 物 成 分 的 提 炼 和 组 合 进 行 了 史 先 进 的
改 善 。血 府 逐瘀 方 剂 , 源 于 清 代 王 清 任 的 血 府逐 瘀 汤 , 以桃 f _、 川 I 芎 、 红花 、 赤芍 、 当 归 、 地黄为君药 , 枳壳 、 柴胡 为臣药 , 佐 以 牛膝 、 桔梗 , 引 之 以 甘草 , 此 1 1味 药 谓 之 不寒 不 热 , 气血双调 , 行 血分 、 祛瘀 滞 , 活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疗中风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等方法,针对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中风的典型医案:
病人男,65岁,患有高血压多年。

一天突然出现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步态不稳等中风症状。

中医辨证分析:
该病人属于中风病类型,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肾气不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采用活血化瘀、通络、疏肝理气、补肾壮阳的中药方剂。

主要成药包括川芎、红花、丹参、黄芪、当归、白芍等。

2.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穴位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等,以及搔痒、拔罐等疗法,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脊柱、头部、四肢等部位,以及灵活运用拇指压、揉、拿、推、按等手法,按摩和刺激相关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畅通。

4. 康复训练:采用针对病人病情和症状的康复训练,包括进行各种功能性训练、平衡训练、手指灵活性训练等,帮助恢复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

疗效评估:
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人的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等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步态也比之前更加稳定。

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中风需要根据具体病人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与西医医生合作,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程门雪等会诊中风重症案

程门雪等会诊中风重症案

程门雪等会诊中风重症案本例病者夏理彬是近代着名医家夏应堂先生之子,又为程门雪先生早年弟子。

60岁时患中风,1965年2月27日入院,3月1日组织上海中医界名流进行会诊,每日1次,共九次,终使患者脱离险境,转危为安,渐趋康复,以后又为人民服务多年,后再次复发,则终因年老而不救。

由于夏是程门雪先生之弟子,故程老颇为负责,肯出主张,发言独多。

从这份会诊病案中我们可以揣摩程老的辨证思路,学习他立法用药的独到经验。

现将经何时希先生整理的会整记录摘抄如下,以飨读者。

第一次会诊:1965年3月1日程门雪:病属中风,首先分清闭脱,目前症属于闭。

昨有脚冷、遗尿、面红,但无汗出。

火气旺的闭证也有面红,而脉又洪大,属于类中。

以前辨类中真中,以内风外风为别。

本证肯定内风、痰浊与火。

风乘火动,火借风威,蒙蔽清窍。

目前亟须吃药,不吃药是与时机不利的。

治疗从熄风,化痰热,开窍。

内闭至心包即入血分。

目前是内闭,进一步即防外脱,冬眠可以不要了。

黄文东:病来势很急,主要是内风,一种是中经,一种是中脏。

本证是中脏。

主要症状是昏迷,是痰热蒙蔽,神明堵塞,热在血分,是内风引起痰火上蔽清窍心与肺。

有过抽搐。

刘河间谓"心火暴盛,水不济火"。

病者平时健谈,体质尚好,是阴虚火旺体质,平时不见有痰,讲话虽多,亦不见其喝水。

但此时痰也应顾到,因痰易蒙蔽,故神志昏迷。

目前是闭证。

不好的是内出血,往往使正气更虚。

程门雪:目前气虚要排除,主要是痰火。

黄文东:需要吃药是给药途径问题,牙关虽不紧,不能吞咽。

程门雪:目前不考虑鼻饲,过去多用口服,不妨试试,药量不宜多。

化痰开窍主要是至宝丹同竹沥、羚角粉三味。

以竹沥代水,微微口服,能考虑鼻饲时,可加胆星、竺黄。

凉血可用犀牛角,吞咽不下,纳药量就太少了。

夏仲芳:口服恐吸入肺中。

药用羚角、竹沥、犀角、石膏、黄苓、大黄。

程门雪:石膏很好。

黄羡明:家属提出用云南白药。

程门雪:云南白药有草乌。

目前不出血,可暂不考虑。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中风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脑血管意外”,由于脑局部组织出血或缺血性坏死而导致,从而发生神经功能缺失,出现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脑栓塞、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为“中风”,不同之处在与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

其中主要表现为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

之所以会发生中风,可能是因为久病体虚或元气不足,从而导致筋脉不通。

本文主要针对中风发病机制以及中医治疗展开分析。

1.中风的发病机制中风是内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急症,发病机制诸多,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的主要发生因素,同时糖尿病、饮酒过度、抑郁、基础心脏疾病、高血压、吸烟、肥胖等都可能引起中风,同时脑血脉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等都是比较多见的致病因素,该病主要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生,根据发病类型不同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

而中医学者指出“气血并逆、肝阳化风、直冲犯脑”的理论,认为“血”“脑”是中风的基本因素。

1.中医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大部分发生中风的患者都是超过50岁的人群,所以身体各项机能均明显降低,所以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重要病理机制,因为年龄在>50岁以后气虚就不能推动血行,从而导致瘀血,而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化瘀、祛邪扶正之功效,对于中风、偏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补阳还五汤中是一种理血剂,疏通筋络、活血补气效果很好,主治中风气虚血瘀证,同时临床常应用于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中,其中包含赤芍、当归尾、黄芪、川芎、红花、去土、桃仁等药物,针对气虚严重的患者,可以加上太子参和党参;而上肢偏瘫的患者,加上桂枝;下肢无力瘫软的患者,加上牛膝、桑寄、杜仲、川断;喘息、心悸患者加炙甘草和桂枝;肢体麻木的患者加伸筋草和木瓜;血瘀严重的患者加鸡血藤、水蛭、鬼箭羽。

其中黄芪量最大,因为其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有动物实验已经提出,黄芪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提高心肌收缩力的功效较强,同时黄芪中硒的含量较高,而人体酶类自由基损害防御物离不开硒,所以黄芪还能使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并将自由基清除。

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经验评述

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经验评述

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经验评述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张晋 王亚威* 司维 刘荫君 陈志伟 (北京100091)关键词 名老中医 中风 治疗经验 评述中风亦名 卒中,现代医学将之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有高血压性脑出血,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T IA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而致的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的一类疾病,并被列为中医 四大证之首,故对于本病的防治历来被古今医家所重视,而著名老一辈中医学者论治本病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亦各得要妙。

1 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较多,病机复杂多变。

任继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甚详且别有见地,以病因有三,一为情志失调(怒、嘻为主);二为饮食失常(膏粱美食或食咸过多);三为久患消渴之疾(痼疾)。

病机有二,一是脑之气街为患,气机受阻,引起气不顺为风,风动生热,热为火之渐,久而不解,风热伤及脑髓大经、小络、孙脉;二是 脑中血海血脉、经脉、毛脉受损,造成血络、血道循环障碍,轻则血凝成瘀、痰生、热结、毒生,而损伤脑之神机,重则脑气不能束邪,内风统领热邪火毒,窜扰脑络血脉、毛脉之膜后,而脉络之内受风热外鼓之力,膜破、络裂,血脉不能束血,其脑气不能固血,其血必溢于外,重责溢于 琼室之内,脑髓精质体受损,窍络阻塞,于病机形成上下失应,阴阳不能互用而欲离,精气神不能互生互化而欲离散。

王永炎以中风急性期虽为本虚标实,然而侧重在标实(瘀血、痰湿阻滞)去辨治中风急证,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分类,对其病机做进一步明确以适合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主要由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痰热、气虚、阴虚等因致病;出血性中风为风火、痰浊、邪热内闭心窍,元气败脱导致而成。

孔伯华谓本病之成是先有内因基础,再有外因诱发。

即痼疾潜伏于脏腑(肝动热生、气火相郁、积食化痰、瘀塞经络、气虚上浮等害伤空窍),再遇外邪触发而成病。

汪履秋认为中风一病的病机主要可包括为气机逆乱、血瘀、痰浊等方面。

一程门雪医案DOC

一程门雪医案DOC

程门雪医案案一、春温陈XX,女,成年。

初诊:1949 年2 月25 日。

春温十日不解,热势甚壮,烦不安寐,谵语耳聋,咳不爽,气急,白pei 隐隐不多,胸闷口干,苔黄腻,舌尖绛,脉濡滑数左弦。

温邪不得外达, 肺胃肃化失常,素虚之体,须防内陷,拟清温透热。

清水豆卷12g 黑山栀9g桑叶9g桑白皮9g白杏仁9g辰赤苓9g 象贝母9g 块滑石12g(包煎)广郁金4.5g带心连翘9g 生米仁12g冬瓜子12g竹叶心4.5g朱灯芯2 扎甘露消毒丹15g(包煎)二诊:白pei 隐隐不多,红疹已布而不显,耳聋,谵语神昏,咳不爽,气急胸闷, 口干唇焦,苔黄腻,舌尖绛,脉濡滑数左弦。

温邪为病,热势鸱张,气血两燔,病情重险。

再拟气血双清,以望转动。

鲜生地15g 清水豆卷12g 黑山栀4.5g 桑叶9g 桑白皮9g 辰赤苓9g 净银花9g 带心连翘9g 竹叶心4.5g 白杏仁9g 象贝母9g 生米仁12g 冬瓜子12g 块滑石12g(包煎)牛黄清心丸1粒,分2次化服。

三诊:红疹虽多,色不显明,耳聋失聪,唇焦,神蒙谵语,咳痰不爽,气急,喉有痰声,舌尖绛而干,脉弦滑数。

症势重险,防其动风、内陷。

再从昨方加减。

鲜生地15g 清水豆卷12g 黑山栀9g 桑叶9g 桑白皮9g 净银花12g 带心连翘12g 象贝母9g 黄郁金4.5g 生米仁12g 冬瓜子12g 竹叶心4.5g 块滑石12g(包煎)茅根30g (去心)芦苇30g(去节)牛黄清心1粒,2次化服。

四诊:白pei 渐多,红疹隐隐,色不明显,耳聋,神蒙谵语,大便艰行,咯痰不爽, 气急,喉有痰声,唇焦齿垢,舌绛而干,脉弦滑数。

症势重险至极,动风、内陷,可虑之至。

再从昨方加重。

鲜沙参15g 鲜生地15g 黑山栀9g 清水豆卷12g 净银花12g 带心连翘9g 川黄连四分象贝母9g 广郁金4.5g 鲜竹叶4.5g 鲜竹茹4.5g 鲜菖蒲2.4g 茅根30g(去心)芦根30g(去节)嫩钩藤4.5g(后下)枇杷叶露120g 淡竹沥60g,炖温,调服牛黄清心丸1粒,分2次服。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中风(stroke),是指因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脑功能损害。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言语、运动、认知和感知障碍等各种症状。

中风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治疗,因此选择一位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位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

病案:男,72岁,中风后左半身瘫痪,面部略微歪斜,言语不清,左手无力,左腿跛行,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

初诊时,老中医详细了解了患者的中风病史、既往病史和饮食习惯,进行了中医四诊,发现其脉浮紧,舌红苔黄。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老中医初步诊断为中风后证。

治疗:老中医设计了一套中药配方,并结合针灸和推拿疗法。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 中药治疗:老中医选用了脑健康汤的方剂,包括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淮山、川芎、当归等中草药,且每天按时给患者服用。

治疗过程中,老中医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中药的作用调整了剂量和配方。

2. 针灸疗法:老中医使用了绿色针灸(即无痛针灸)的方式,选取了手太阳膀胱经等穴位进行治疗,用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情。

治疗过程中,老中医根据针灸效果和患者的反应修改了穴位和治疗时间。

3. 推拿疗法:老中医使用了手推功夫,以调整患者身体平衡、平缓肌肉萎缩、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老中医在过程中反复对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

面部和言语渐渐恢复正常,左手和左腿运动能力明显增强,走路也变得更加稳定。

患者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

治疗后几个月,老中医继续按照上述的治疗方案进行,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

结论:中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正确认识和治疗非常重要。

经过老中医的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也说明了中药在治疗中风方面所具有的良好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配合现代医学,采用综合治疗,最终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秘方偏方:这是一个救命神方!

秘方偏方:这是一个救命神方!

这是一个救命神方!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干金要方》卷八,组方:麻黄桂心甘草(各二两)生姜(五两)人参川芎杏仁附子防己芍药黄芩(各一两)防风(一两半)上十二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愈更合三、四剂。

功效:祛风扶正。

主治:中风卒起,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或神志闷乱等。

初涉此方读大学时看《备急干金要方》,得闻小续命汤,为“续命”所感,视为奇方!后学西医内科学,始知中风即现代所说的“脑血管意外”,既是血压高脑血管破裂,或是脑血管梗死,何来风邪?既无外风可言,用麻黄、防风,能有效乎?况且麻黄服用后容易出现血压增高,对于脑血管破裂之人,再投此方似乎不妥?然此方名为“续命”,当不为浪得虚名,唯其中妙处尚有不明之处,故本人对此方虽有敬重之心,实无尝试之胆啊!再闻此方去年读李可老中医的演讲稿,书中提到李老因小中风,服用几贴小续命汤后已无大碍,但不方便过来参加会议,其演讲稿由弟子代述……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兴趣,难道这小续命汤真的疗效神奇?很多医家对中风的治疗从风论治,而王清任则以补阳还五汤立法,开活血化瘀治疗中风之门,将小续命汤与补阳还五汤比较起来,似乎没有更加有特点的地方,补益之力不及对方大剂量黄芪,活血之力就更加不及对方大量的活血化瘀药,何来“续命”之说?读懂“续命汤”半年前一个外地患者前来就诊,因脑血管瘤破裂致脑出血,术后两年留下左半身不遂的毛病,走路不稳,时常崴脚,左手五指关节活动障碍,肌力II级+,舌根白厚,略滑,双尺沉紧,关郁,寸部虚细弱无,四诊资料收集全后,开了如下几味药:制川乌、制草乌、丹参、桂枝、地龙、豨签草、黄芪、黄芩、赤芍、桃仁、红花、木香、生甘草。

同时叮嘱患者每天用手抓玻璃弹珠,加强功能锻炼。

十多天后,左侧肢体恢复不少,手指关节能自由活动,但精细度差,脉象虽然有所好转,但双寸仍然沉细,头经常发昏,如何加快治疗进程?思索之际,突然记起李老亲身体验小续命汤的事情,再结合病人的脉象,为什么偏瘫后重用麻黄,立即豁然开朗。

脑中风的中医急症处理

脑中风的中医急症处理

脑中风的中医急症处理一、中風急救1、腦中風急救2、手指、耳垂肉/放血救命法: 腦中風發生時簡易急救法腦中風/放血救命法如果有人遇到【中風】時,患者腦部的微血管,會慢慢地破裂。

頭暈,神智不清,體力不支倒地。

遇到這種情形,千萬別慌張,病人無論在何處,【不管是浴室、臥室或客廳、馬路、山上】,千萬不可搬動他。

因為:如果移動,會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在原地把病人扶起坐穩【防止再摔倒】。

這時對病人進行【放血急救法】:拿一支打針用的針頭最好,如果沒有,請到【西藥行】拿一針頭或放血片,否則,用縫衣服的針,或大頭針,用火燒一下消毒。

在病人十個手指頭尖端,【無固定位置,約離手指甲一公分】用針頭刺出血來,萬一血不出來,用手指擠出,每指擠出一滴血【約豆粒般大小】,否則,用牙齒咬指尖,事不宜遲,使其出血。

三、五分鐘之後,病人會自動清醒來。

如果病人的嘴歪了,就拉紅兩耳垂,各刺一針,並擠出一點血,幾分鐘後,嘴形恢復原狀,說話清楚。

讓病人靜坐一下【給病人喝一杯溫開水】,等病人正常,沒有異狀時,再扶病人上車,送醫院保健。

以上是腦中風放血急救法,可使病人安全。

否則,急忙將病人抬上救護車,一路上的顛跛和震動,病人頭部微血管,幾乎已經破裂了。

不要說請人醫,就是請神醫,也難保全病人的生命。

敬請影印推廣知識減少中風功德無量。

a、上列十指尖紅色圓圈處,是針刺點,使其出血。

b、兩耳垂紅色三角形點,是針刺點,使耳垂放血既可。

二:竹木扎入肉中,蝼蛄一只捣碎敷患处,一夜即出。

三:胃痛足三里、太冲,脉实多用泻法,背部走罐或刮痧;脉弱心慌配内关用补法,不要针中脘,容易引起胃穿孔。

如果条件允许,功底扎实,随脉治之,即使穿孔也能有效控制病情。

遇到过隔下出现游离气体(穿孔了),西医切开却找不到穿孔点的病例。

四:急救方法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结晶,中医的急救方法独具专长,并非一些人所误解的那样,单纯地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而不能用于急救,在这里介绍几种中医常用的急救法。

中医中风后遗症的辨证论治方法有哪些

中医中风后遗症的辨证论治方法有哪些

中医中风后遗症的辨证论治方法有哪些嘿,咱今儿就来好好聊聊中医中风后遗症的辨证论治方法。

我记得之前有个邻居大叔,原本身体还算硬朗,可突然就中风了。

经过治疗命是保住了,却留下了后遗症,走路一瘸一拐的,手也不太听使唤。

这可把他和他家里人愁坏了。

咱先来说说中风后遗症常见的证型和对应的治法。

第一种是气虚血瘀型,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软弱无力,还容易感到疲倦,脸色也不太好。

治法呢,就是益气活血啦。

就像给身体这个大机器加点“动力油”,让气血重新顺畅运行起来。

还有一种是阴虚风动型。

这类患者可能会有肢体麻木、手足拘挛、头晕耳鸣等症状。

这时候就得滋阴熄风,给身体来一场“温润的调理”。

再说说风痰阻络型。

这种情况患者常常会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肢体麻木等表现。

那治法就是祛风化痰、通络行瘀,把身体里那些捣乱的“风”和“痰”给清理出去。

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药方剂可是个重要手段。

比如补阳还五汤,这就是针对气虚血瘀型的良方。

就好像是一支专门修复气血通道的“施工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显神通,一起努力让气血重新通畅起来。

针灸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我曾经见过一位患者通过针灸治疗,原本僵硬的肢体慢慢地能活动一些了。

那一根根银针扎下去,就像是在给身体里堵塞的地方“开锁”。

康复锻炼更是必不可少。

就像我那邻居大叔,在家人的陪伴下,每天坚持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从一开始的站不稳,到后来能慢慢走上几步,这都是坚持锻炼的成果。

在饮食方面也得注意。

要多吃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像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的东西。

这就好比给身体提供“优质燃料”,而不是“劣质汽油”。

总之啊,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是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多种方法齐上阵。

相信只要坚持治疗和康复,就一定能让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生活慢慢好起来,就像我那邻居大叔一样,虽然恢复的过程很艰难,但只要不放弃,总会看到希望的!。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
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
1、气虚血瘀型
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少华,语言晦涩
调理方向:益气活血
中成药:消栓颗粒、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
2、肝阳上亢型
表现:半生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兼见头痛头晕,脉弦或弦涩
调理方向:滋阴降火、平肝潜阳
中成药:心脑静片、脑血栓片
3、风痰阻络型
症状:肢体麻木,舌强语滞,或伴胸闷多痰,舌苔腻,脉弦滑
调理方向:祛风涤痰
中成药:醒脑再造胶囊、半夏天麻丸
4、肾米青亏损型
表现: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耳鸣,腰膝酸软,舌红或淡
调理方向:滋肾利窍
方剂:地黄饮子汤加减
5,风挟痰火型
表现:其挛急偏枯,口舌强,大便不爽,小便不顺调理方向:养血顺气,消痰清火
方剂:秦艽汤,愈风汤。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
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疾病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减少,引起脑组织损
伤的疾病。

中风后,中医护理措施可以起到辅助治疗和康复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中风的中医护理措施:
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作
用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桃仁等,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供血。

2.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脑血管的功能
恢复。

常用的针刺穴位有百会、曲池、内关等。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缓解肌
肉紧张。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推拿、揉捏、敲击等。

4. 中医饮食调理:根据中医理论,中风患者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
辛辣、油腻、牛羊肉等食物。

适当增加水果、蔬菜、鱼类的摄入,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康复。

5. 中医理疗:如火罐、艾灸等中医理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促
进康复。

6. 中医养生:建议中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适量运动,避免
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以上是中风中医护理的常见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护理措施仅作为辅助
治疗手段,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并在治疗期间注意身体状况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

程氏养生经络操:第二讲揉擦三风穴,挡风又散邪,治感冒、防中风

程氏养生经络操:第二讲揉擦三风穴,挡风又散邪,治感冒、防中风

程氏养生经络操:第二讲揉擦三风穴,挡风又散邪,治感冒、防中风程氏养生经络操:第二讲揉擦三风穴,挡风又散邪,治感冒、防中风我们脖子后面有三道防风墙——翳风、风池和风府穴。

翳风是排头兵——风邪入侵的时候,首先从翳风穴进入。

点揉翳风看其疼痛程度,就可以判断风邪是否侵袭身体。

按摩此穴感到痛的话,就得多按摩直到穴区局部发红;风池是护城河——当风邪冲破第一道关卡后,人就会有一点外感症状了,如头痛、头晕、颈部紧张不适等,记着要点揉风池穴,同时注意喝水、休息,并适当吃点姜汤驱寒,守住城外这道“护城河”;风府是禁卫军——如果第二道防线失守,风邪就会直达最后的一道防线,这便是风府穴。

虽然兵力少,及时按摩还是能帮助抵御风寒的。

方法:双手四指并拢,先分别按揉翳风、风池、风府穴,再回到翳风穴,依照翳风穴→风池穴→风府穴的顺序,推擦脖子后面,使颈后部发热。

(1)双手食指和中指放在耳垂后,点揉翳风穴,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1分钟,直到有酸胀感向耳内传导为止。

(2)手指移到脑后风池穴点揉,方法同上,酸胀感向脑内传导为佳。

(3)再移到中间风府穴,双手中指重叠,点揉风府穴,方法同上。

(4)双手四指并拢,回到翳风穴,按翳风穴→风池穴→风府穴的顺序,两手相对推擦,再沿原路返回,如此重复10次,直到颈后部发热。

要领:点揉三风穴的时候用力的方向是向内的,使酸胀感直传入耳中和脑中。

推擦的时候用力要平稳、均匀一致,直到颈后部发热。

程氏养生经络操:第二讲揉擦三风穴,挡风又散邪,治感冒、防中风程氏经络养生操:预备式程氏养生经络操:第一讲拿五经,防中风1、2、3程氏养生经络操:第二讲揉擦三风穴,挡风又散邪,治感冒、防中风程氏养生经络操:第三讲风池加人迎,升压又降压程氏养生经络操:第四讲理气活血,精神百倍程氏养生经络操:第五讲摩腹养生沟通先后天固本养全身程氏经络养生操:第六讲擦肾俞搓八髎温肾阳程氏经络养生操:第七讲通胃经补脾经排毒又调经程氏经络养生操:第八讲交通心肾好安眠程氏经络养生操:第九讲擦原穴中指环腕原穴强心肺。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内科对中风病的辨证分型非常重要。

中医辨证分型是根据中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特点,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指导治疗和药物选择。

下面将介绍中医内科中风病的辨证分型。

一、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概述中医内科认为中风病主要由于脑血管瘤破裂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其辨证分型包括气虚血瘀型、痰湿阻络型、热毒内蕴型和肝肾阴亏型等。

每种类型的中风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辨证特点,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二、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是中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患者多为中年或老年人,常见症状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象细弱等。

辨证特点是气虚血瘀,需要通过补气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川芎等,同时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如扎血络、刺血等。

三、痰湿阻络型痰湿阻络型是中风病的另一种常见类型。

患者多为体质肥胖、湿重的人群,常见症状有口苦、痰多、舌苔厚腻等。

辨证特点是痰湿阻络,需要通过化痰祛湿、通络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半夏、陈皮、赤芍等,同时可以配合推拿疗法,如捏脊、揉腰等。

四、热毒内蕴型热毒内蕴型是中风病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类型。

患者多为年轻人,常见症状有口渴、烦躁、舌红、脉象数等。

辨证特点是热毒内蕴,需要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散结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连翘、金银花、丹参等,同时可以配合艾灸疗法,如艾炷、艾条等。

五、肝肾阴亏型肝肾阴亏型是中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患者多为久病体弱、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辨证特点是肝肾阴亏,需要通过滋阴养血、益肾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首乌藤、熟地、酸枣仁等,同时可以配合推拿疗法,如按揉太冲穴、涌泉穴等。

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是中医内科治疗中风病的重要依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辨证分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患者的辨证类型也可能存在变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中医医案——中风(二十三)

中医医案——中风(二十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辨证论治治愈中风二例病案一:胡某,男,63岁。

初诊:8月5日主诉及病史:素患肝阳头晕头痛,心烦易怒,近感昏眩恍惚,身如浮云,指麻身困。

昨午猝然跌仆,肢体偏废于左,口眼㖞斜于右,神识昏迷,目呆斜视。

诊查:舌鲜红,苔干黄而垢,脉滑劲疾有力。

辨证:肝肾阴精虚亏,而阳刚太盛,风阳内动,痰火上扰,脑腑元神受损,为类中入脏之危候。

治法:养肝肾之阴,以引上亢之风阳,参熄风化痰,以清脑腑元神。

宗河间地黄饮子而变其制。

处方:鲜生地黄24g 制首乌24g 鲜霍斛24g 甘杞子15g 山茱萸肉9g 天竺黄15g 净远志12g 白蒺藜15g 秦艽15g 嫩钩藤18g 另:羚羊角粉1.5g 猴枣0.9g(研末)竹沥90g 分3次开水送服二诊:10月5日。

今晨左下肢略能转动,惟神志不清,昏昏嗜睡,呵欠频作,齘齿作声,脉弦滑,舌转黄而厚腻,风痰内盛,蒙蔽神志,险证未脱,再宗导痰合解语煎加减。

处方:制胆南星10g 姜半夏10g 石菖蒲6g 化橘红9g 远志12g 沉香屑6g 嫩钩藤18g 明天麻9g 白蒺藜12g 磁朱丸18g(包煎)另:羚羊角粉1.5g分3次用竹沥90g送服。

三诊:10月7日。

神志较前清醒,嗜卧而不落䀛,舌音尚不清晰,时称头痛,口角流涎,呵欠频作,舌苔黄腻。

前方参以交心肾、宁神志,能得肾中精气,脑腑元神上下贯注,则偏废之局,桑榆可守。

前方去磁朱丸、白蒺藜、沉香屑,加川黄连1.8g、肉桂心1.8g.四诊:10月10日,脉象渐转缓滑,向之弦劲有力者已去八九;神志渐清,呵欠亦稀,言语渐能有序,头痛亦减,舌底绛,苔中心转白,上罩灰腻,满布不松;咳嗽痰黏,嗳气不舒,口角尚有流涎。

高年卒中,真阴真阳亏损,风火痰湿交困,因果相循,病非一端,现证阳气不展,痰湿难化。

宜于补益肾气之中,参与芳淡宜通之品,为阳光烛照之助。

处方:上川黄连1.8g 肉桂心1.8g 朱远志10g 沉香屑5g 化橘红6g 姜半夏10g 石菖蒲8g 茯苓神各18g 肉苁蓉9g 甘杞子18g 酸枣仁18g 炒白术9g药后诸症继续减轻,至10月14日后停药。

小续命汤—中风第一效方

小续命汤—中风第一效方

小续命汤—中风第一效方展开全文小续命汤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处方: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川芎、杏仁各一两,附子一枚,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

制法及用法: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

分三服,甚良。

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

剂型:汤剂点评:世界上有一种距离,就是他站在你面前,而你却读不懂他。

小续命汤,就是这样的距离,方剂中的每一味药都很熟悉,却很难读懂。

一共12味中药,很像堆砌的一支杂牌军,毫无章法可言,然鹅,真的是这样吗?诸位同仁,把笔给您,能否把这个方子讲明白?反正我是不能。

但是因为不懂,所以才有研究的必要。

如果都懂了,就没有必要研究了。

全国著名老中医郝万山教授说,张仲景的方子,你读一遍,会有一遍的收获,你读十二遍,会有十二遍的收获。

小续命汤,当然也被包括其中,因为它被收录在了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面,既然千年以来,诸位医家均舍不得丢掉这个方子,想必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我们且看“清茶清清”先生提供的一个医案:颜面神径麻痹某男,三十五岁,平时很健壮,五天前突然面部左半边歪斜,言语蹇涩,担心是不是中风,前来就诊。

脉浮大,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余无其他不适。

诊断为颜面神经麻痹,投予了续命汤五日药量。

药物服完后又来诊,明显好转,变化很大,与治疗前比,判若两人。

继续给予七日药量,后未再来诊。

在该患者的店铺里工作的另外一人来看病,遂问病情,此人回答说,用药后很快好转,以后就痊愈了,与平时没有两样。

续命汤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附方中出现的处方。

原文: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味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有人说续命汤是麻黄汤、桂枝汤、四物汤的加减,也有人说,应该是这个方包含着麻黄汤、桂枝汤、四物汤的原理。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方药:[古今录验续命汤]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约16克)。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作为名老中医,我治疗中风的经验丰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医案。

患者,男性,56岁,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经确诊为中风。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吸烟、饮酒。

治疗过程中,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西医方面,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

中医方面,我采用了针刺、推拿、中药汤剂等多种方法,具体如下:
1. 针刺:选择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如合谷、太渊、曲池等穴位,通过针刺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恢复肢体功能。

2. 推拿:对患者进行局部推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3. 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了血通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方剂,通过中药治疗,调节体内环境,促进康复。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右侧肢体运动功能明显好转,语言障碍也有所改善。

经过多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明显。

在治疗中风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体内环境,促进康复。

而西医则可以通过药物等方法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最终,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好地治疗中风病患。

- 1 -。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详解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详解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详解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或出血。

中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容易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中医护理在中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起到辅助疗效和促进康复的作用。

下面是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详细介绍。

1.望、闻、问、切检查: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了解病情,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因素。

这些观察结果可以为中医师提供诊断中风的重要线索。

2.药物治疗:中医认为中风主要是气血不通所致,因此药物治疗的重点是疏通气血、通络止痛。

常用的药物有川芎、红花、蒲黄、桃仁等。

此外,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药物调配。

3.针灸治疗:针灸在中风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促进脑部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足三里、合谷等。

4.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治法是指将药物通过外用的方式施治。

中医认为,通过将药物直接施加在患者的皮肤上,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外治法有艾灸、热敷等。

5.饮食调理: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对中风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患者的饮食应注意调节,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食材。

常用的食材有红枣、山楂、生姜、蒜等。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的科学搭配和定时定量,以避免影响中风患者的病情。

6.运动康复:中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适当进行运动康复是非常有益的。

中医推荐进行一些适量的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运动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增强肢体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康复。

7.心理疏导:中风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中医认为,心理状态对于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医在中风的护理中会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康复的积极性。

以上是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详细介绍。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并且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程门雪评叶天士医案(附程氏医案一则)

程门雪评叶天士医案(附程氏医案一则)

程门雪评叶天士医案(附程氏医案一则)程门雪曾对《未刻本叶氏医案》热病后用甘麦大枣合百合地黄两方调治一案,共八诊,作了精辟的按语。

笔者(胡建华)珍藏已久,岂能私据,故特抄录于下,以奉读者细细玩味。

叶天士医案:暑风上受,首先犯肺,热蕴不解,逆传心包,肝阳化风,盘旋舞动,神昏谵语,脉虚。

急宜辛凉,开热疏痰。

伸神魂复摄,斯无变幻。

为今治法,须治上焦。

苦降消克,是有形有质,非其治矣。

犀角尖6g,鲜生地30g,甘草15g,廉珠末0.9g(研细冲入),焦丹皮6g,连翘4.5g,赤芍6g,卷心竹叶6g,白灯心1.5g。

煎成,化服牛黄丸0.6g。

冰糖120g、乌梅3g,煎汤代药。

(程门雪眉批:代药误。

当是代水或代茶耳)程门雪按此乃温邪热陷心包,凉营清温,安神宣窍,是其正法。

然不用菖蒲、郁金芳开之品,而用甘草、灯心、珠粉者,正以其脉虚,非纯属热邪内陷心包实症,已作虚中夹实治矣。

冰糖、乌梅煎汤,甘酸化阴,尤有妙想。

病久阴阳两伤,神迷微笑,厥逆便泄,正虚大著。

若治病攻邪,头绪纷纭,何以顾其根本。

莫如养正,以冀寇解。

人参4.5g,青花龙骨15g,白芍药9g,南枣(去核)3枚,掏净淮麦1合,炙黑草3g。

程门雪按二诊重在厥逆便泄一语。

神迷微笑之“微”字,亦堪注意,可知正虚为甚。

于是撤去清凉泄热化痰诸品,而专以扶正镇怯、甘缓息风之法治之,即甘麦大枣汤加味。

此诊正虚大著,故换方易治,最见灵活,看似平常,实不容易。

此案反映前辈名家处方用药之真实情况。

若《寓意草》一流医案,每一重症到手,便能一目了然,实前人自夸之说,令人难以置信。

补正厥泄并止,邪少虚多彰明失。

清火消痰,理气辛开,下乘方法,片瓣不得入口矣。

急宜扶助肝阴,伸得阴阳交恋,不致离二,则厥逆自止。

然非可旦夕图功,希其不增别症,便是验处。

细北沙参30g,青花龙骨24g,南枣4枚,白芍15g,炙黑甘草4.5g,上清阿胶6g,淮麦30g。

程门雪按此诊前方加入顾阴之品,仍是原法。

黏痰咳呕外出,邪有外达之机,神识颇清,正有渐复之势矣。

中风名医医案

中风名医医案

中风名医医案中风,又被称为脑卒中或脑中风,是指大脑供血不足或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功能受损的疾病。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严重程度可导致病患瘫痪、失语甚至生命威胁。

因此,及早发现中风的症状并寻求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许多名医以其卓越的医术和临床经验而被称为中风治疗的专家。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几位中风名医及其医案,以了解他们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1. 李东垣李东垣是明代杰出的中医学家,被称为“医中之神”。

他在中风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李东垣主张以“理气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

他强调通过调理气血平衡,促进血液流通,恢复脑部功能。

他的治疗方法以使用中药为主,组方灵活多样。

例如,他经常选择补气养血的药物,如黄芪、当归、桂枝等,来改善患者的气血不足状况。

2. 王清任王清任是近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他的中风治疗方法以穴位和针灸疗法为主。

王清任认为中风主要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因此他注重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增加脑部的血流量。

他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针刺风池穴,这是头部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上方。

通过刺激风池穴,可以促进颈椎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部的供血情况。

3. 郭勤微郭勤微是现代中医学家,是中风治疗领域的权威之一。

郭勤微主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注重预防和康复。

他认为中风的预防是最重要的,通过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潜在风险因素,可以大大降低中风发生的概率。

对于已经中风的患者,郭勤微注重康复治疗,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以上仅是部分中风名医的治疗方法和理念,他们的医案丰富多样,每个医案都是他们多年来临床实践的结晶。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除了从名医那里寻求专业的治疗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中风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通过及早发现中风的症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我们有机会战胜中风,恢复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