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例————“布朗运动原因”的探究教学

合集下载

布朗运动的教案

布朗运动的教案

布朗运动的教案小朋友,你知道吗?在我们的科学世界里,有一个超级神奇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今天就让我这个好奇宝宝来给你讲讲吧!先来说说啥是布朗运动。

想象一下,有好多小小的颗粒,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水里或者空气里不停地乱动,没有规律,没有方向,一会儿跑到这边,一会儿又跑到那边。

这可不是它们故意捣乱,而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推动着它们。

就好像我们在操场上玩耍,没有老师指挥,大家乱跑乱跳一样。

这些小颗粒就像是没有指挥的小朋友,自由自在地到处跑。

那到底是什么让它们这样乱跑呢?这背后的原因可复杂啦!其实是周围的分子在不停地撞击它们。

分子们可不会乖乖排队,它们也在不停地运动,左撞一下,右撞一下,就把小颗粒撞得晕头转向啦!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布朗运动,专门做了一个实验呢!在一个大大的玻璃容器里装满了水,然后滴进去一些小墨滴。

我们瞪大眼睛看着,那些小墨滴真的就开始到处乱跑啦!“哇,太神奇啦!”同学们都忍不住叫起来。

“这到底是为啥呀?”有同学问老师。

老师笑着说:“这就是布朗运动呀,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撞击着小墨滴,让它们没办法安静下来。

”我回到家,还想着这个实验。

我就跟爸爸妈妈说:“你们知道吗?今天在学校看到了超级神奇的布朗运动!”爸爸好奇地问:“那你给我们讲讲呗。

”我就把看到的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

我就在想,这小小的布朗运动,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能让我们知道分子在运动。

这就好像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能发现一个大大的秘密一样。

所以呀,科学真的太有趣啦!到处都有神奇的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

我们可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疑问,说不定就能发现一个新的科学奥秘呢!你说是不是?。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案例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案例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案例分析物理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理思想的渗透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案例分析为主,探讨了如何在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应用渗透物理思想的方法,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1. 布朗运动案例分析在介绍布朗运动的原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界中微小物体的运动规律。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各种液体中的颗粒运动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微粒子浑浊不定的运动规律。

加深学生对于分子运动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原子理论,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奥妙和美妙。

2. 弹簧支撑自由落体实验案例分析通常来说,自由落体实验是人们首推的案例来讲述物理思想的过程。

但在教学上,这个案例常被过度关注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为了促进学生从实验过程中理解物理原理,我们引入了弹簧支撑自由落体实验。

学生通过松开弹簧之后,观察重物所受到的弹簧力与重力相平衡的瞬间,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

从而再次体现物理思想的准确性并加深了学生对于牛顿定律的印象。

3. 汽球气体分子运动状态实验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汽球气体分子运动状态实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实验案例。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气球的压力实质以及温度所对应的气体分子运动状态。

通过实验可以清晰地展示气体分子间的动能转化以及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并通过引导思考,进一步理解状态方程以及热力学原理。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物理思想的渗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案例以及带领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技能的培养。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热运动教案

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1.理解布朗运动;2.知道热运动的概念;3.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4.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5.使学生初步接触到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结果。

重点、难点:1.布朗运动的产生原因;2.布朗运动反映了什么?3.理解图6-4的意义。

4.布朗运动实验;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清楚的、有说服力的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法、讨论法、演示法、归纳法等教法。

教学媒体:1.放大倍数为600倍的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2.实物投影仪1部;投影机1部;电脑(586)1部;3.广告颜料、开水、酒精、台灯1个。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第一个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米,还学习了一种粗略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油膜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子动理论的第二个内容:第六章第二节:分子的热运动(电脑动画配合)。

那么分子动理论的第二个内容又是怎样的呢?1.物质分子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

(电脑动画字幕配合)分子的永不停息的运动是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的,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各种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更明显地证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事例?──布朗运动。

2.经典物理实验之一:布朗运动(电脑动画字幕配合)(1)介绍实验装置。

(结合屏幕电脑投影图及实验装置)(2)指出什么叫布朗运动,讲解“物质微粒”又称布朗粒子,它是一个“分子团”,而不是一个分子,布朗运动是物质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是无法看见的。

(3)观察布朗运动实验(采用放大倍数为600倍的显微镜,然后再用实物投影仪接驳在投影机,放大投放在屏幕上,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

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

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温度 激烈
有关。

5.通过学习布朗运动以及对 布朗运动发现过程的了解, 你应向科学家学习什么优秀 的品质?
作业:
1.P179 (1)、(2) 2.课外活动:用显 微镜观察布朗运动
第二节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
布朗是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1827年布朗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面 上的形态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微粒在不 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布朗经过反复观察后,写 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我确信这种运动不是 由于液体的流动所引起,也不是由于液体的逐 渐蒸发所引起,而是属于粒子本身的运动。”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看法,布朗把观察的 对象扩大到一切物质的微小颗粒,结果发现,一切悬浮在液体中 的微小颗粒,都会作无休止的不规则运动。 布朗的发现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在以后的 几十年里,众多的物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观测和研究,终于科学 的解释了布朗运动,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分子运动的奥秘, 使人类认识产生了飞跃。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发现,便把悬浮在 液体中的花粉的无规则运动命名为布朗运动。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的运动是布朗运动;
B、C ) 3.对布朗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课本中图6-4的折线是颗粒的运动路径; B: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C:温度升高,布朗运动加剧; D:布朗运动是微粒内部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
4.分子的热运动是指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运动状态难改变
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
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我们把分子的无规 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高一物理布朗运动》课件

《高一物理布朗运动》课件
高一物理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一种微观物理现象,掌握它的原理对于理解分子运动、扩散、化 学反应等诸多现象非常重要。
布朗运动的定义和背景
定义
布朗运动是指微观分子或粒子受到周围分子或粒子冲击而发生不规则运动的现象。
背景
布朗运动被发现于1827年,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首先观察到其花粉颗粒在水中做无规则运 动。
微珠颗粒实验
利用计算机追踪微珠颗粒在液 体中的运动轨迹,验证了布朗 运动的存在和本质。
纳米机器人应用
利用布朗运动现象,德国的研 究人员开发了利用纳米机器人 对药物进行精准输送的技术。
微流控芯片应用
布朗运动对于微小颗粒在微流 控芯片中的流动有着显著影响, 其中利用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 的结合进行精确分析,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
微珠颗粒观察
现代的科学实验可以通过像微 珠颗粒这样的物质,在水中观 察几乎没有误差的布朗运动现 象。
布朗运动的原因和机理
1
温度
高温会加快周围粒子的运动速度,增加碰撞机会,对布朗运动的表现有着非常明 显的影响。
2
分子运动
碰撞所产生的不规则运动是由于空气或水中导致的分子气或水分子对于物体不停地撞击所产生的一种阻力,使得物 体不停地受到扰动从而产生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的数学描述和模型
数学模型
布朗运动的随机性质也可以 通过微积分中的随机过程和 随机微分方程来表达。
基础模型
基础模型是考虑到粒子和周 围分子的碰撞机制,通过粘 弹性阻力和外力驱动对布朗 运动进行了合理的逼近。
流体动力学模型
流体动力学模型则是站在大 范围角度,强调了流体动力 学对于布朗运动的根本影响。
总结和展望
布朗运动的研究始于植物学家的发现和眼前的实验观察,通过不断迭代进化 搭建起一套完整的物理学理论体系。今天,布朗运动在工业、医学等领域有 了广泛应用,也有着深远的科学价值。

高中物理布朗运动试讲教案

高中物理布朗运动试讲教案

高中物理布朗运动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布朗运动的定义和研究背景;
2. 掌握用布朗颗粒观察布朗运动的方法和步骤;
3.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 布朗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布朗颗粒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 布朗颗粒实验装置;
2. 显微镜;
3. 布朗颗粒样本。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布朗运动:介绍布朗运动的定义和研究背景,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2. 实验操作:演示使用布朗颗粒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

3. 数据分析: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共同分析数据结果,探讨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联系。

4. 总结归纳:总结布朗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让学生提出疑问和思考。

五、教学反馈:
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检查他们对布朗运动的理解;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和思考经验;
3. 对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进行评价,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
1. 课后复习布朗运动的相关知识,准备提问或小测验;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布朗运动模型,展示给同学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布朗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布朗运动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探究

布朗运动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探究

布朗运动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探究引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着。

而在物理学中,布朗运动则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布朗运动并探究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一、布朗运动的定义与特点布朗运动,又称布朗分子运动,是指微小颗粒在液体或气体中不断发生的无规则运动。

它最初由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在1827年观察到并描述。

布朗运动的特点是随机性与无序性,即微粒的运动轨迹不可预测,且没有固定的方向。

二、布朗运动的原因布朗运动的原因可归结为分子碰撞和热运动两个主要方面。

1. 分子碰撞布朗运动源于分子之间的碰撞。

当微粒与周围分子碰撞时,分子会传递一部分的动量给微粒,使其具有一定的运动能量。

2. 热运动热运动是微粒的内能造成的无规则运动。

微粒中的分子不断自发地运动,并以高速撞击周围的分子,从而产生了布朗运动。

三、布朗运动的实际应用1. 粒子追踪技术布朗运动为生物学、化学和医学领域中的粒子追踪提供了基础。

通过追踪微小颗粒在液体中的随机运动,可以获得关于粒子的动力学性质和周围环境的信息。

这项技术在病毒研究、药物传递和细胞内运输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液体扩散研究布朗运动也被应用于研究液体扩散现象。

通过测量微小颗粒在液体中的扩散距离和时间,可以得到液体中的扩散系数。

这对于理解流体的运动方式、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优化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 粒子自组装布朗运动可以促进微粒的自组装过程。

当微小颗粒在布朗运动的驱动下,碰撞并靠近时,它们有可能会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或聚集体。

这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备新型纳米材料、构建微米级的智能材料等。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布朗运动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

人们将继续探索布朗运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微粒的动力学行为。

同时,布朗运动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可能为新材料的合成、疾病诊断与治疗等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的热运动教案3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的热运动教案3

分子的热运动★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对悬浮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结果。

★教学重点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教学难点布朗运动的产生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布朗运动模拟课件,广口瓶两个,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玻璃板一块、墨汁、水、显微镜★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据分子动理论,构成物体的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个结论也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到的。

本节课我们就用实验事实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二)进行新课1.扩散现象[实验]把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猜想一:二氧化氮和空气均无变化猜想二:二氧化氮颜色变淡,空气颜色变红。

[演示]抽去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发现: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运动到上面的瓶中去了,使上面的瓶中的气体变成了淡红棕色,上面的无色气体运动到下面去了,使下面红棕色的气体颜色变淡,可以发现最后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

[分析]假如气体分子是静止的,则二氧化氮和空气的扩散实验中,把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后,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氮气体将不会运动到上面瓶中去,上面瓶中的空气也不会运动到下面瓶中,应该观察到上面瓶中始终是无色的,下面瓶中的红棕色始终不会变淡。

然而实验结果却恰相反,我们发现过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这就证明了气体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正是由于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使两瓶中气体分子都重新分布混合在一起,并变得均匀而无差异了。

中学物理布朗运动实验探究教案

中学物理布朗运动实验探究教案

中学物理布朗运动实验探究教案教案:中学物理布朗运动实验探究引言:布朗运动是指微小颗粒(如烟尘、花粉等)在液体或气体中自发无序的运动现象。

其背后的物理原理至今仍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和验证布朗运动与粒子大小、浓度、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目的:1. 探究布朗运动与颗粒大小的关系;2. 探究布朗运动与颗粒浓度的关系;3. 探究布朗运动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1. 显微镜2. 玻璃片3. 鼠尾草花粉(或者烟尘等颗粒)4. 室温下的水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干净的玻璃片,并在其上滴上一滴水,将水滴扩散均匀;2. 玻璃片摆放在显微镜的台上,调整显微镜使得样品清晰可见;3. 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花粉颗粒的运动情况;4. 将观察时间定为1分钟,记录观察过程中花粉颗粒的运动轨迹;5. 更改花粉颗粒的种类和大小,重复步骤3和步骤4;6.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花粉颗粒的浓度,重复步骤3和步骤4;7. 将环境温度改变(例如使用恒温器控制),重复步骤3和步骤4。

实验结果:1. 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对比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布朗运动中的运动情况;2. 对比不同浓度条件下颗粒的运动特征;3. 对比不同温度条件下颗粒的运动特征。

实验讨论: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不同粒径、浓度和温度对布朗运动的影响;2. 解释布朗运动背后的物理原理。

实验延伸:1. 探究其他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如环境压力、液体粘度等;2. 尝试使用不同颗粒和液体进行实验,比较结果的差异。

实验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布朗运动这一有趣的现象,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粒子大小、浓度和温度对布朗运动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触发了更多思考,探索其他可能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更培养了实验设计、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文章长度约800字,根据题目要求,可以适当补充细节描述,增加字数限制。

新课标人教版3-3选修三7.2《分子的热运动》优秀教案2(重点资料).doc

新课标人教版3-3选修三7.2《分子的热运动》优秀教案2(重点资料).doc
【课题名称】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4、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8、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微粒做布朗运动位置的连线。对这个图的正确说法是()
A.图中记录的是三颗微粒运动位置的连线
B.微粒在任何两个相邻位置间的运动时间是相等的
C.连线表示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时经过的路径
D.微粒的运动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
课后自主巩固
教材P43问题与练习1,2
课后自主反思
自己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透。
D.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7、在观察布朗运动时,若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可能看到的现象和正确的解释是()
A.颗粒的布朗运动越明显,因为撞击颗粒的液体分子越多
B.颗粒的布朗运动越不明显,因为撞击作用相互平衡
C.颗粒的布朗运动越明显,因为大的颗粒更容易观察
D.观察不到颗粒的布朗运动,因为液体分子不运动了
3、、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所谓外界因素的影响,是指存在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
4、布朗运动有哪几个特点?
展示导思(25分钟)
课中合作探究
1、若液体两端有温度差,液体是怎样传递热量的?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将做定向移动,还是无规则运动?温度差这样的外界因素能产生布朗运动吗?
A、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运动越快

物理实验布朗运动实验设计与实验讲解

物理实验布朗运动实验设计与实验讲解

05
实验注意事项与安全规范
实验安全规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避免杂乱 物品堆积,降低意外风险。
个人防护
实验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如实验服、护目镜和手套,以
防止飞溅或接触有害物质。
应急处理
熟悉实验室应急处理措施,如遇 到火灾、触电等紧急情况,应迅 速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等工具 进行初步处理,并及时报警求助
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实验结果讨论
通过观察和记录悬浮颗粒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可以分 析得出温度、颗粒大小和液体性质对布朗运动的影响规律。 同时,实验结果还可以与理论预测进行比较,以验证理论的 正确性。
误差来源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包括环境温度的波动、悬浮 颗粒的不均匀性、观察记录的主观性等。为了减小误差,可 以采取控制变量法、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等方法。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布朗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
数据记录与处理
01
02
03
数据记录
记录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 下布朗粒子的运动情况, 包括粒子的位置、速度和 加速度等信息。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 类和统计分析,提取出有 用的信息。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布朗 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探讨 温度等因素对布朗运动的 影响。
知识回顾与拓展
布朗运动定义
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 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
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产生原因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分 子对微粒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 性所导致的。
布朗运动与温度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布朗运动越 剧烈,因为高温使得分子热运 动更加剧烈。

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

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2.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3.知道什么是热运动.二、重点难点重点:布朗运动及产生的原因.难点:布朗运动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关系.三、教与学教学过程:构成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个结论是在怎样的实验基础上得到的是我们本节所讨论的问题.(一)扩散现象【演示】将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抽去中间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发现,上面瓶中气体变成了淡红棕色,下面气体的颜色变浅了,最后上下两瓶气体颜色一致.1.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扩散现象随温度的升高而日趋明显.【演示】分别向冷水和热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可观察到热水很快变成红色,而冷水变成红色稍慢.3.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发生.4.扩散现象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扩散现象的应用: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在半导体材料中掺入一些其他元素来制造各种元件等.(二)布朗运动【演示】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用显微放大投影仪观察液体中的小碳粒的运动,可观察到小碳粒的运动无规则,颗粒越小,这种无规则运动越明显,而且永不停止.1.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它首先是由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时发现的.2.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简言之: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3.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固体微粒的大小和液体的温度.固体微粒越小,液体分子对它各部分碰撞的不均匀性越明显;质量越小,它的惯性越小,越容易改变运动状态,所以运动越激烈;液体的温度越高,固体微粒周围的流体分子运动越不规则,对微粒碰撞的不均匀性越强,布朗运动越激烈.4.布朗运动本身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它反映了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注意】(1)任何固体微粒悬浮在液体内,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做布朗运动.(2)悬浮在气体中的微粒也存在布朗运动,它是由大量气体分子撞击微粒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反映了气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布朗运动中固体微粒的运动极不规则.实验得出的每隔一定时间微粒所处位置的连线,不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轨迹.(三)热运动1.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越明显.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2.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例1】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D.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小颗粒由许多分子组成,所以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也不是指悬浮颗粒内固体分子的运动,故A、B均错,布朗运动虽然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但其重要意义是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反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故C错.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固体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故D正确.正确答案是D.【例2】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阳光中,可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在不停地的运动,这些微粒的运动是()A.布朗运动B.不是布朗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是由气流和重力引起的运动【解析】这些肉眼可以看到的微粒是相当大的,某时刻它们所受到的各方向空气分子碰撞的合力几乎为零,这些微小的合力对相当大的微粒来说,是不能使它做布朗运动的,这时微粒的运动是气体对流和重力作用引起的,所以答案是BD.【例3】如下图所示的是做布朗运动小颗粒的运动路线记录的放大图.以小颗粒在A点开始计时,每隔30s记下小颗粒的位置,得到B、C、D、E.F、G等点,则小颗粒在第75s末时位置,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在CD连线的中点B.一定不在CD连线的中点C.可能在CD连线上,但不一定在CD连线中点D.可能在CD连线以外的某点上【解析】图中的各点的连线不是微粒的运动轨迹,它是为了表明微粒在做极短促的无定向运动过程中的移动的顺序而做的连线.由以上分析,在第75s末,小颗粒可能在CD连线上,但不一定在CD中点,也可能在CD连线外的位置.因此选CD,正确答案CD.【小结】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不但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教案点评:本节重点布朗运动及产生的原因.教案围绕这些重点,对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及产生、分子无规则运动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结合例题分析,由浅入深,思路明确,合理使用此教案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布朗 运动 《 分子 的热 运动 》教案

布朗 运动 《 分子 的热 运动 》教案

布朗运动《分子的热运动》教案布朗运动《分子的热运动》教案教学目的:⑴知识性目标:a、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

b、知道布朗运动的特点。

c、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d、了解分子的热运动。

⑵能力培养目标:a、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宏观现象来研究微观问题的方法。

b、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对微观领域的感性认识较少,对分子的热运动的学习感到抽象不易理解。

因此教学的重难点为⑴教学重点: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⑵教学难点:分析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本节所学知识属微观领域,而微观领域的物质微粒及其运动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是学生陌生的、缺乏感性认识的。

学生在学习中易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因而易产生心理障碍,缺乏学习热情,死记结论,不求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以问题讨论为主的教学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物理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抽象思维的具体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一系列问题,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

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过程:一、用问题引导,配合演示实验,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提出,前面我们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第一节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可见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

根据学习知识总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律,提出问题一: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举例说明。

配合演示酒精挥发、红墨水滴入水中及利用课件演示二氧化氮(红棕色但有毒)与空气混合等初中所学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动的。

提出问题二: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介绍一个更能证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例--布朗运动。

二、循序渐进,配合实验及课件演示,讲授新课:(一)布朗运动1、布朗运动定义利用课件演示介绍1827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朗观察悬浮在水中花粉颗粒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布朗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给出布朗运动的定义。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例————“布朗运动原因”的探究教学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例————“布朗运动原因”的探究教学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例————“布朗运动原因”的探究教学设计浙江 宁波 奉化中学 方颖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特例:扩散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子热运动相关的知识,学习本节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子热运动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由于学生已有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成熟,对于微观领域的研究没有基础,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得出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这个教学难点通过由近及远,由浅至深的引导学生,把物理学家当时研究的过程重现,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突破教学难点。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扩散运动和布朗运动并撑握他们的特点。

(2)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3)理解分子热运动的本质,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研究实际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提出提出问题能力、得出猜想能力(2)在理论论证猜想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3)通过启发、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熟悉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回顾、重现科学家当初研究布朗运动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并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喜悦和艰辛,并曾加对科学研究的热情(2)通过对布朗运动真实原因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对自然、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性。

(3)在运用提出猜想、论证、再猜想、再论证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布朗运动原因”的探究教学过程“布朗运动”这一课中,如何通过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掌握一般的科学方法,为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打好基础?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布朗运动的本质是以如下的方式来进行的。

(1)介绍布朗运动现象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受精的过程中,发现花粉颗粒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那我们来看一下: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个现象(布朗运动)(2)分析布朗运动现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探究过程:问题1、布朗运动是不是分子的运动?(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来判定这个问题。

物理选修3-3 第七章第二节分子的热运动(第二课时) 教案

物理选修3-3 第七章第二节分子的热运动(第二课时) 教案
三、巩固练习:
例1:较大的微粒不做布朗运动是因为( C )
A.液体分子停止运动 B.液体温度太低
C.跟颗粒碰撞的分子数较多,各方向的撞击作用趋于相互平衡,而且分子冲击力很难改变大颗粒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四、【板书设计】
7.2分子热运动
例1 , 例2,例3,例4,例5
课堂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做题而巩固了对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
例3.分子的热运动是指(B)
A.分子被加热后的运动
B.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D.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某种情况
解析:分子的热运动的概念来回答。
例4.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在不停的运动,这些微粒的运动是(B )
A.布朗运动 B.曲线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无法确定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P7 第二题
备课组长:
教学反思
亮点:
不足及改进措施:
教务处(教学部):
A.液体的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显著
B.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
D.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解析:温度高,液体分子运动剧烈,对微粒的碰撞也越剧烈,所以布朗运动越明显,微粒的体积大,液体分子在各个方向上的碰撞趋于平衡;同时体积大质量也大,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所以布朗运动不明显。
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固体与固体间
D.任何物质间都可发生相互扩散现象
解析:不同物质之间,由于分子的运动,总会存在着扩散现象,只是进行的快慢程度有所不同。扩散现象不仅存在于气体与气体之间,液体与液体,固体和固体之间,同样也存在于液体与固体,气体与固体,液体与气体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例————“布朗运动原因”的探究教学设计
浙江 宁波 奉化中学 方颖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特例:扩散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子热运动相关的知识,学习本节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子热运动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由于学生已有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成熟,对于微观领域的研究没有基础,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得出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这个教学难点通过由近及远,由浅至深的引导学生,把物理学家当时研究的过程重现,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突破教学难点。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扩散运动和布朗运动并撑握他们的特点。

(2)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3)理解分子热运动的本质,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研究实际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提出提出问题能力、得出猜想能力
(2)在理论论证猜想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启发、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熟悉一般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回顾、重现科学家当初研究布朗运动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并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喜悦和艰辛,并曾加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2)通过对布朗运动真实原因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对自然、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性。

(3)在运用提出猜想、论证、再猜想、再论证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布朗运动原因”的探究教学过程
“布朗运动”这一课中,如何通过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掌握一般的科学方法,为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打好基础?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布朗运动的本质是以如下的方式来进行的。

(1)介绍布朗运动现象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受精的过程中,发现花粉颗粒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那我们来看一下: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个现象(布朗运动)
(2)分析布朗运动现象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探究过程:
问题1、布朗运动是不是分子的运动?
(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来判定这个问题。


因为在上节教学内容已经知道分子的直径数量级是m 1010 ,只有在放大几亿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这只放大几百倍的显微镜是看不到的,所以这不是分子的运动,这是悬浮在水中的小颗粒的规则运动。

问题2、布朗运动有没有规则?
分析书中的图11-4,是每隔30s 记录的小颗粒的位置,然后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起来的,可见是无规则运动,实际上在这短短的30秒内微粒运动也极不规则,绝不是直线运动。

后来我们把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问题3、为什么会产生布朗运动?
让学生知道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的否定,不断的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句话的过程,让我们把布朗当年的研究过程来重现。

其实在教学的实践中知道,学生也不可
能立刻知道布朗运动的原因和本质,人的一般思维过程不是这样的,可能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是在比学生高的起点上,以及因为教师多年教学面养成的思维定式,其实学生不能,也不会立刻知道原因的,我们应该好好的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也来做一下当年布朗看到这个现象时是如何做的?布朗当时的显微镜下看到这个现象后很惊奇,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但是当时对于布朗看到的这种现象是新现象,布朗也找不到可以借鉴的资料和知识,那怎么办呢?
当我们看到某一些现象时,并要对这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但是这现象是处于人们不能直接感知的微观或宏观领域,以及材料比较缺乏的新领域,当时还没有有关这个实验现象的理论和实验,那么怎么办呢?“假说”便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分子动理论是在物质由分子组成这一假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科学发展史上不乏这种由假说发展成理论的事例。

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最初也都是假说。

所以假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

假说是理性认识。

从假说发展成理论,似乎认识不必依赖于实践。

这显然是错误的。

(一是从提出假说的原因来看,总是为了解释某些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假说的依据总离不开已有的实践和认识。


我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和提出假说,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提出的猜想超出教师的想象,我们教师由于长时间的按照教材上课,已经养成了一种固有定式,经过概括学生提出了四种猜想,我们来看:(1)花粉是不是活的?(生物活体的运动)
(2)由于风吹草动?(由于液体周围气体的流动)
(3)可能是建筑物或地面的微小振动?(实验周围环境中的干扰而引起的振动,让液体也发生了很小振动)
(3)有可能液体的对流?(液体上下层的温差而产生的液体对流)
然后我对学生提出的猜想进行分析,讨论,并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猜想,(当年科学家布朗也是这样做的,学生觉得自己和布朗一样的伟大,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兴趣),那么提出猜想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么用已有的知识来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与否呢?向学生传授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观察现象,初步分析⇒猜想、假说⇒实验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否定⇒再猜想、假说⇒再实验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再否定,螺旋上升⇒得出正确结论。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一起对每一种的猜想进行讨论、实验研究。

假说:(1)花粉是不是活的?(生物活体的运动)
布朗运动是由于花粉是活的,在液体中游动,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猜测是否正确?用其他物体非生物的颗粒做实验,看看是否有布朗运动现象。

可以用水彩颜料粉做一下实验,同样有布朗运动现象,那么说明猜想是错的。

我们的猜想和布朗当年时一样,布朗是在观察花粉的受精,布朗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植物的受精过程,他选取克拉花属植物雄蕊花粉中的微粒,用显微镜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行为。

由于这种花粉微粒是非球形不规则状,认为容易跟踪它们向着雌蕊行进的方式。

所以当时布朗当初也认为可能是花粉是活,所以布朗用枯死长时间的花粉做实验,仍可看到布朗运动,然后再用他看到其它植物的花粉微粒都有这种运动,还看到死去很久的标本植物也有同样现象。

他又惊奇地发现,把植物的其它部分磨碎得到的微粒也是一样,这使他打消了这种运动可能是雄性生殖器官特征的想法。

布朗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他继续观察了各类物质,包括树脂、煤、烟灰、尘埃、化石、玻璃和多种矿物。

就这样,从生命物质到非生命物质,从有机物到无机物,发现在所有情况下,只要把物质粉碎到足够细的微粒,它们都能显示这种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而且经过几天、几个月,也看不到这种运动停下来,根据所有这些观察结果,布朗明智地推断这种运动说明布朗运动不取决于颗粒本身,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存在布朗运动,这必定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不是生物现象。

假说:(2)由于风吹草动?(由于液体周围气体的流动)
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教室的空气流动,即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带动液体的流动,使液体中的小颗粒跟着运动。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猜测是否正确?那么我们可以消除这种因素再来做一实验,看一看有没有这个现象。

(逐步培养学生的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用一个密闭玻璃罩罩住液体,再来做实验,发现仍可以看到布朗运动。

那么说明我们的猜想是错的。

(猜想、假说的否定并不是我们的猜想、假说没有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上升,在不断的接近正确的结论)
假说:(3)可能是建筑物或地面的微小振动?(实验周围环境中的干扰而引起的振动,让液体也发生了很小振动)
通过前面假说的分析,学生已经知道这个假说如何判定,即消除这个因素做实验。

发现仍可以看到布朗运动。

假说:(4)有可能液体的对流?(液体上下层的温差而产生的液体对流)
如果液体中存在着温差,那么就一定有对流,那么液体中的对流现象是怎样的?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能知道液体发生对流时的特点,那么所引起的微粒运动是定向的,但是人们知道布朗运动是没有规则的,所以假说不成立,
因此,经过假说、论证得出外界因素的影响不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只能是液体内部造成的。

那么接下来从液体内部分析,一步步的接近真理。

通过这样的一个讨论、研究、实验,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做好主导工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并时时开发学生的潜力,我相信新课程的实施一定能越走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