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6〇_堂教学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张晴华(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地理 教学对学生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地理 实践力”的提升要求尤为突出,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操 作、观察等方法处理地理信息,能够在生活或某种情 境中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要求课堂教学过程 必须由教师一味“输出”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吸 收”,创设更多情境、提供更多工具,让学生理解所学 内容的意义、激发其学习兴趣,进一步将理论联系实 际,实现学习的迁移。

二、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 第一册(2019年版)第二章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第三个知识模块“大气热力环流”。

主要学习大气运动最基础的原理—热力环流,学 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理解近地面受热不均是引起 大气热力环流的原因,通过阅读地理语言解读资料 中提供的信息,学以致用,将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与大 气热力环流相联系。

本节课承接上节课“大气受热 过程”,为后续进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学 习作铺垫,也为今后认识气候与天气相关现象奠定 认知基础。

三、 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选考地理等级性考 试的学生。

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基 础知识,如大气静止时同一水平面上温度/气压相同、温度/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 不均、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物体具有热胀冷缩 性质等。

但是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仍有待提高,对于 物理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大气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认知较为薄弱。

高一学生好奇心强,有探究欲望,但是很难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关联,其地理实践 力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其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解决 问题。

四、教学目标针对高一学生的新授课,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从 过程和方法切入,通过设计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 主动探索问题,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 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 力”素养,树立人地协调观。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关键就在于这个目标是否清晰,实现标志着成功;没有实现就标志着失败。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化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相同。

所以人才趋同性太强,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二)培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人和人绝对是不一样的,拿着培养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所有的人身上,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立足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变的范围:(—)高考科目思考就高考的范畴而言,相信还有一个科学的做法。

这个做法,一方面能推进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保证高考。

(二)学校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限定在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有改变国家课程,触及这个领域,才能真正称得上变革的课程。

为此,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称,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特点: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一)类别上的差异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创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有些课程,孩子们的差异主要在类别上,比如体育,不同的人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网球,有的喜欢武术,它是个类别的差异;比如技术和艺术,差异主要在类别上。

因此,像此类的课程,怎么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是强化类别上的不同种类上的提供。

(二)层级上的差异有些课程,实际上它是层级上的差异,比如数学,它是一门逻辑学科,每个人对逻辑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它在学习的层级上差异很大。

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技术,它们是按类别的,这一类和那一类,这就是课程体系。

四、学段设置一学年(两个学期),将每个学期划成三段。

第一、三段是九个星期,第二段是两个星期;九个星期的学段,称之为大学段,最后简称为学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这个孩子读四年高中的话,那是1-16学段,如果你要查他的成绩,一说每个学段,它是唯一的。

十一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十一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十一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

十一学校的课程实施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均衡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使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1. 核心课程。

(1)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体育等基础学科课程;(2)思想品德、艺术、劳动教育等综合素质课程。

2. 选修课程。

(1)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设置的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计算机等;(2)开设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如实验课、实习课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程实施。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2)注重课程的跨学科性,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应用;(3)注重课程的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三、课程评价。

1. 考试评价。

(1)采用多种形式的考试,如笔试、口试、实践考核等;(2)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避免单一的死记硬背。

2. 综合评价。

(1)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

四、课程管理。

1. 教师队伍。

(1)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2)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2. 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2)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提供支持。

3. 学校管理。

(1)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合力。

五、课程保障。

1. 资金支持。

(1)保障课程实施所需的经费,包括教学设备更新、教材购置等;(2)鼓励学校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支持课程建设。

2. 政策支持。

(1)学校应充分利用政府相关政策,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2)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

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部课程表Timetable - Study In China

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部课程表Timetable - Study In China

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教育部课程表 Timetable 语言初级班 (Chinese Language Intensive Class of Beginners)星 期Week 第一节 No.1 第二节No.2 第三节 No.3 第四节No.4 第五节 No.5 第六节 No.6 第七节No.7 第八节 No.8星期一Mon 基础汉语Chinese基础汉语Chinese 体 育 P E 汉语听力 Listening 汉语听力 Listening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计算机 Computer 体育活动课 Sports Activities星期二Tue汉语听力Listening汉语听力Listening 体 育 P E 基础汉语 Chinese 美 术 Fine Arts 基础汉语 Chinese 基础汉语 Chinese 选修课 Elective Class 星期三Wed基础汉语Chinese基础汉语Chinese 音 乐 Music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单周:汉语实践课Chinese Practice双周:活动课 Activities单周:汉语实践课Chinese Practice双周:活动课Activities单周:汉语实践课Chinese Practice双周:活动课 Activities星期四Thur 基础汉语Chinese基础汉语Chinese 特色体育Characteristic PE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基础汉语 Chinese 美 术Fine Arts 班 会Class Meeting星期五Fri 基础汉语Chinese基础汉语Chinese 音 乐Music 汉语会话Conversation 传统手工课Traditional Handcraft 汉语听力Listening 汉语听力Listening 选修课Elective Class[备注] :1) 每周总课时40 节,包括基础汉语课12节、汉语听力课6节、汉语会话课6节、汉语实践课3节(双周上活动课)、体育课3节、音乐课2节、美术课2节、传统手工课1节、计算机课1节、选修课2节(如中国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中国文化讲座、西班牙语、HSK考试辅导等)、班会1节、体育活动课1节。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六、艺术 1.音乐 必修课程:3学分,任选模块,共六个模块: 音乐鉴赏(2学分)、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 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各1学分。 2.美术 必修课程: 3学分,任选模块,共五个模块: 美术鉴赏、绘画· 雕塑、设计· 工艺、书法· 篆刻、现 代媒体艺术等系列中开设若干模块供选择,每个模 块各1学分。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选修课程:由三个选修系列组成: 系列1:由两个模块组成,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 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色彩,各2学分。 系列2:由三个模块组成,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显示物理学, 各2学分。 系列3:由五个模块组成,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 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深入地认 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各2 学分。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一、语言与文学 1.语文 必修课程:语文1-5模块,每个模块各2学分,共10学分。 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 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5个系列组成,下设若干模块 每个模块2学分。 2.英语 必修课程:英语1-5模块,每个模块各2学分,共10学分。 选修课程:分两个系列,系列Ⅰ共6模块(即英语6-11),选择 其中6-10共5个模块,每模块2学分,共10分。
2.历史 必修课程:历史1-4 ,各2学分,共8学分 。 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 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3.地理 必修课程:地理1-3 ,各2学分,共6分。 选修课程:地球与宇宙、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 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四、科学 1.物理 必修课程:物理1-2 ,各2学分,另从选修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获 2学分,共6个学分。

收藏版北京市十一学校闫存林老师分享核心素养与课程构建

收藏版北京市十一学校闫存林老师分享核心素养与课程构建

收藏版北京市十一学校闫存林老师分享核心素养与课程构建学习对于学习者而言,意味着一段旅程,一种经历,最终意味着生命的成长。

一、关于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1. 我们基于什么在进行教学?关于核心素养的思考,可以先追问一个问题:我们基于什么在进行教学?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到四个基本原则:学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为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应该提供怎样的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学习经验?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今天,这些原则依然能够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其中,三条都提到了“教育目标”,这与核心素养紧密相关。

2. 核心素养的前世今生关于核心素养的发展,回顾20多年前,教学强调围绕“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设计课程,但“双基”存在明显的狭隘性。

21世纪初期,课程改革走向“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在教师实际操作中依旧存在诸多困难。

而发展到基于学科本质的核心素养,则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到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课程总目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语文教学紧密围绕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核心素养设计课程。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构建的两个思考1. 在构建课程中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如何将课程总目标在每一节课上得以实现?很重要的工作是细化课程标准。

以高中语文为例,课程标准高度概括,并不区分学段、欠缺层级性。

北京市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方案

北京市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方案

北京市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方案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中“科学实验班”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全市唯一的,也是全国首家设在中学的科学实验班。

十一学校在切实保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选拔一部分思想品德优良、文化基础扎实,具有学习潜力,对自然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初中毕业生,进行实验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造就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创新人才。

学校从2010年开始在高一设立“科学实验班”,首届科学实验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

一、培养目标培养未来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拔尖人才和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

1.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2.注重自主学习、自主实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

3.加强学术交流和实践体验学习,培养未来科学界领导者的责任感。

通过中学阶段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为他们成为未来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奠定基础。

二、学生选拔办法1.中考选拔。

申请的学生填报相应中考志愿,在其所在区县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

2.综合能力测查。

暑期,由学校统一组织测查综合能力。

3.面试。

通过与大学教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一起对学生进行面试,测试探究能力。

三、课程特色1.课程个性化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设计开发不同的课程。

班内模块分组,按照不同发展方向,组建不同的学习模块,对接不同升学目标。

科学实验班的学生将构建动态的“班内模块”。

学生在学业初期会根据选课类型、学习方式形成不同的“模块分组”。

比如物理竞赛小组、微生物发酵俱乐部、未来经济学家论坛、机器人智能小组等。

随着学业的推进,还可以按照不同发展方向,组建新的学习模块。

比如加强对接清华联考自主招生的研修小组、加强应对美国SAT考试的学习小组等。

学校会对各种类型的“模块”和“分组”,在实验室、图书资料、自习室的使用、专业指导教师的配备、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2.三导师制。

师生比1:4科学实验班的每位学生都将受惠于“三导师制”。

京教杯-教学设计-十一学校-高中英语-周劢

京教杯-教学设计-十一学校-高中英语-周劢
2. DivideSsinto five groups and each groupreadsonedifferentparagraphand summarize main ideasand the principles.
Ssa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and each groupreadsonedifferentparagraphand summarize main ideasand the principles.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然本着高中课改以来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精神,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技能学习课的高效教学。“高效”的关键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解决学生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本课采取“top-down reading”模式,结合高中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特点,更多从篇章大意和结构整体入手,关注文章意义本身,继而解决对细节的理解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推断。
3. infer author’s attitude by understanding paragraph idea and passage organization.
重难点:学习通过找段落主题句、关键词来概括段落大意;学习通过结合首尾段和各段段落大意来总结归纳篇章结构;练习通过对文章大意、篇章结构的把握实现对细节、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学生需要在给定时间内阅读两篇高考cd篇难度的议论文段落或文章完成概括段落或文章大意归纳篇章结构和推断作者观点态度等思维含量较高的题目还要借助语言描述mindmap等手段外显自己对作者观点和文章结构的理解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阅读速度和深度学习能力等都是一种挑战
高中英语议论文阅读技能学习
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中英语周劢
Ss will brainstorm their ideas about“diet”products and share in class.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供参考)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供参考)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关键就在于这个目标是否清晰,实现标志着成功;没有实现就标志着失败。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化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相同。

所以人才趋同性太强,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二)培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人和人绝对是不一样的,拿着培养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所有的人身上,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立足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变的范围:(一)高考科目思考就高考的范畴而言,相信还有一个科学的做法。

这个做法,一方面能推进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保证高考。

(二)学校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限定在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有改变国家课程,触及这个领域,才能真正称得上变革的课程。

为此,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称,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特点: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一)类别上的差异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创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有些课程,孩子们的差异主要在类别上,比如体育,不同的人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网球,有的喜欢武术,它是个类别的差异;比如技术和艺术,差异主要在类别上。

因此,像此类的课程,怎么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是强化类别上的不同种类上的提供。

(二)层级上的差异有些课程,实际上它是层级上的差异,比如数学,它是一门逻辑学科,每个人对逻辑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它在学习的层级上差异很大。

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技术,它们是按类别的,这一类和那一类,这就是课程体系。

四、学段设置一学年(两个学期),将每个学期划成三段。

第一、三段是九个星期,第二段是两个星期;九个星期的学段,称之为大学段,最后简称为学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这个孩子读四年高中的话,那是1-16学段,如果你要查他的成绩,一说每个学段,它是唯一的。

北京十一学校2+4模式

北京十一学校2+4模式

十一学校:2+4初中段(一)改革学制,实行二•四学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把中学六年重新划分为二•四学制。

初中两年完成原三年的教学任务,从第三年开始进入高中阶段。

对于不能适应的学生仍按三•三学制。

初中两年的主要任务:完成原初中三年课程教学任务,夯实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科学习方法的积淀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学段,各实验区在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整体考虑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经过基础学段的学习不参加中考的实际情况,注意确定每一学年的工作重点,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初一年级的工作重点是:高标准要求,明确奋斗目标,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实验角色意识,实现高起点;初二年级的工作重点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水平的质疑能力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制定适当的指导策略,通过加强竞赛等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各方面崭露头角,防止落后生的出现;(二)改革教学内容,对主要学科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实行语文、数学、英语工具学科重心下移,物理、化学、生物重心上移并开设科学课(理科综合课)、历史与社会课(文科综合课)和创造课,改革和增加体育课、艺术课。

1、在这一学段,要特别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学科的教学,适当提高教学标准,适量增加课时。

不仅要使学生在两年的时间优秀地完成原初中三年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掌握较完整的语文和外语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语文和英语一定要增大阅读量,通过说话课、演讲课、辩论课等课型发展学生的中英文的口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设置“科学课”,实施模块教学,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综合五大模块。

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简介(郭学军20140303)

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简介(郭学军20140303)

诊断 练习题
(2)比较 a2 3a 1和 a2 2a 5的大小.
阅读技能 Unit 2 Exposition(说明文阅读)
目标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目标表述
1. 获取主旨大意。 2. 获取说明文的细节。理解“是什么
”,明白“为什么”。
整理和提炼信息, 划出文章结构图。
对文章进行缩写。
阅读提示
1. 阅读时可以通过可以通过看题目和 把握段落主题句来明确说明对 象。主题句常出现在段首或段 尾。获取主旨大意的意识是做 快速阅读时必须具备的。
15
15
10
比较不适合,
10
比较不适合非, 常不适
5
2.8 非常不适合, 1.7
5
2.3 合, 2.3
0
0
数学考试
数学课堂
分层次课程实施前:新高一学生的调查(2012.8)
【物理难度:读本-课堂-作业-考试四个环节】
40
比较适合,
35
非常适合, 33.2
30
29
有点容易, 35.2
25
20
15
10
通过将文章主要内容的整 理提炼出来的信息进 行加工就变成的对文 章的缩写,这是一个 很重要的概括能力和 表达能力。整理和提 炼信息的能力和书面 表达能力是比较高的 能力要求,需要持久 训练。
阅读范例: Unit2 Lesson 7 What’s a University Education Worth? In 2006, the UK government started to allow universit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to charge British students tuition fees. As a result, more than 80 per cent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人一课表”的选课走班制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人一课表”的选课走班制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人一课表”的选课走班制到底是怎么实现的?随着全国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的省市在不断扩大,“选课走班”日趋普遍。

“选课走班”增加了课程的丰富性,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需求,但是如果没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选课走班”就只能流于“选科走班”,甚至仅提供几种捆绑式的组合,大大降低了课程的选择性,难以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

北京市十一学校以“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为价值追求,通过构建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了一人一张课表的选课走班。

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方案,旨在使学生通过可选择的课程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找到目标和方向,拥有学习的内动力,更好地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分层课程:难度分层,适合学生不同发展方向数学和科学领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自身体系逻辑严密,在基础教育的不同阶段,按照难度螺旋上升。

这样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常常表现为对难易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

同时,学生的学习差异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发展需求,不同的发展需求对这些课程的难度要求也不同。

因此,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方向,我们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对课程进行分层设计。

以高中数学为例,学校设置了数学 I、数学Ⅱ、数学Ⅲ三个层次的课程。

其中数学I是为将来升入大学准备选择人文社会、语言、法律、经济、商科、农林、中医、艺术、教育、心理等专业方向的学生以及有店铺意愿的学生开设的。

它立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国家必修和选修I的内容,满足国家统一高考的要求。

数学Ⅱ主要针对准备选学金融、工程、矿业、师范等专业的学生开设。

它将普通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I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略有拓展。

数学Ⅲ是为喜欢数学,并且自主学习能力强,善于独立思考,准备选学计算机、信息学、数学、物理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的。

北京十一学校2+4模式---精品管理资料

北京十一学校2+4模式---精品管理资料

十一学校:2+4初中段(一)改革学制,实行二•四学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把中学六年重新划分为二•四学制。

初中两年完成原三年的教学任务,从第三年开始进入高中阶段。

对于不能适应的学生仍按三•三学制.初中两年的主要任务:完成原初中三年课程教学任务,夯实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科学习方法的积淀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学段,各实验区在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整体考虑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经过基础学段的学习不参加中考的实际情况,注意确定每一学年的工作重点,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初一年级的工作重点是:高标准要求,明确奋斗目标,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实验角色意识,实现高起点;初二年级的工作重点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水平的质疑能力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制定适当的指导策略,通过加强竞赛等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各方面崭露头角,防止落后生的出现;(二)改革教学内容,对主要学科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实行语文、数学、英语工具学科重心下移,物理、化学、生物重心上移并开设科学课(理科综合课)、历史与社会课(文科综合课)和创造课,改革和增加体育课、艺术课。

1、在这一学段,要特别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学科的教学,适当提高教学标准,适量增加课时。

不仅要使学生在两年的时间优秀地完成原初中三年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掌握较完整的语文和外语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语文和英语一定要增大阅读量,通过说话课、演讲课、辩论课等课型发展学生的中英文的口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设置“科学课”,实施模块教学,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综合五大模块。

北京十一学校---我校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北京十一学校---我校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八)综合实践课程
• 紧紧围绕我们的育人目标而设计,搭设了 育人目标落地的平台。
课程 领域
课程
名家大师进校园 名师讲堂 名生讲堂 学长有约 家长有约
课程简介
每周三下午学校邀请名家大师或各领域领军人物开设讲座
举办优秀教师的讲座,介绍他们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已经毕业的学长或在校学生中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生位同学课设讲座 学生的学习或校园生活经验分享 家长志愿者为同学们提供生理、心理、职业、亲子沟通等咨询服务
四年制高中数理方向、酷爱化学,具备了较好的化学思维的学生;对初、高中和大学内容进行统整
工程与数理方向的学生 出国留学方向的学生
自选 必选 自选

化学概念与应用 AP化学
生 生物Ⅰ 生物Ⅱ 生物Ⅲ 生物Ⅳ 生物Ⅴ
人文与社会方向的学生;达到高中毕业要求
三年制高中工程与经济方向,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达到理科高考难度
我校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北京十一学校 来凤华
一、改革的动因
• 1.培养模式单一,无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需要,尤其是课程缺乏选择性,无法支撑学生获 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 2.评价方式单一,片面追求分数,造成学生自主 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能力严重不足。日益 凸显的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自主发展需求,迫使学 校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途径等反面进 行内源性、结构性、系统性的转型。
(七)援助课程设计
• 有的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 题和困难,需要特别帮助。考虑到他们的需求, 在平时系统课程的学习之外,我们还设置了学科 援助课程,针对学生的情况和需求,编排专门内 容,安排还时间、地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 缺,有各学科教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援助课程一 般安排在每个学期中间的小学段或课余时间。

北京十一学校(走班制)

北京十一学校(走班制)

学段2学 段 评价 一
自编


数学Ⅲ(A)数理方向学生 5 2-1-H-3
1- 24 12
10 一 个 大 一 个 大 学 高中数学原 科 学 教 育
学段2学 段 评 价 一 理与方法 出 版 社 、


自编
数学Ⅳ(A)选学数理方向中 5+2 1- 24
参加自主招生的
12
2-1-H-4
学生
10 一 个 大 一 个 大 学 高中数学原 科 学 教 育
天津、北京线路
《思想品德》(九年级关注经济发展、八年级同 伴交往)、《历史》八年级上第一次鸦片战争, 下新中国的外交)、《地理》(八年级上中国的 工业)、《生物》(八年级上第5章生物的多样 性)
绍兴、杭州线路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多元文化)、《历史》 (七年级下金与南宋的对峙)、《地理》(八年级 上河流和湖泊)、《生物》(七年级上第3章生态系 统)
学段2学 段 评 价 一 理与方法 出 版 社 、


自编
2-1-H-5
数学Ⅴ
数 理 方 向 中 学 5+ 1- 24 习 大 学 先 修 和 4 16 竞赛课程的学 生
10 一 个 大 一个大学 高 中 数 学 教育科学
学 段 2 段评价一 原 理 与 方 出版社
学分 次
法、
高中课程
高中课程
高中课程
打造绿色课程链 北创京新十育一人学模校式
2015.8.17
1
课程 :发现唤醒了每一个学生
《学校行动纲要》
学生 创造适合
发展的教育
8
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了,那就是达到 了幸福的顶点。
——德西得乌·伊拉斯谟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第一篇: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关键就在于这个目标是否清晰,实现标志着成功;没有实现就标志着失败。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化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相同。

所以人才趋同性太强,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二)培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人和人绝对是不一样的,拿着培养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所有的人身上,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立足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变的范围:(一)高考科目思考就高考的范畴而言,相信还有一个科学的做法。

这个做法,一方面能推进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保证高考。

(二)学校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限定在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有改变国家课程,触及这个领域,才能真正称得上变革的课程。

为此,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称,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特点: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一)类别上的差异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创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有些课程,孩子们的差异主要在类别上,比如体育,不同的人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网球,有的喜欢武术,它是个类别的差异;比如技术和艺术,差异主要在类别上。

因此,像此类的课程,怎么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是强化类别上的不同种类上的提供。

(二)层级上的差异有些课程,实际上它是层级上的差异,比如数学,它是一门逻辑学科,每个人对逻辑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它在学习的层级上差异很大。

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技术,它们是按类别的,这一类和那一类,这就是课程体系。

四、学段设置一学年(两个学期),将每个学期划成三段。

第一、三段是九个星期,第二段是两个星期;九个星期的学段,称之为大学段,最后简称为学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这个孩子读四年高中的话,那是1-16学段,如果你要查他的成绩,一说每个学段,它是唯一的。

北京十一中学课程设计

北京十一中学课程设计

北京十一中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宪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

2.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3.熟悉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能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增强对宪法的尊重和维护意识。

2.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宪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以及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具体安排如下:1.宪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介绍宪法的定义、特点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讲解宪法的制定过程、修改条件和程序。

3.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阐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以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相关解读资料。

2.参考书:宪法学、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书籍。

3.多媒体资料:宪法相关视频、图片、图表等。

4.实验设备:如有需要,可使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进行教学演示。

教学资源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准备,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
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关键就在于这个目标是否清晰,实现标志着成功;没有实现就标志着失败。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化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相同。

所以人才趋同性太强,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二)培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人和人绝对是不一样的,拿着培养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所有的人身上,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立足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变的范围:
(一)高考科目思考
就高考的范畴而言,相信还有一个科学的做法。

这个做法,一方面能推进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保证高考。

(二)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不是限定在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有改变国家课程,触及这个领域,才能真正称得上变革的课程。

为此,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称,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特点:分层、分类课程体系
(一)类别上的差异
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创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有些课程,孩子们的差异主要在类别上,比如体育,不同的人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网球,有的喜欢武术,它是个类别的差异;比如技术和艺术,差异主要在类别上。

因此,像此类的课程,怎么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是强化类别上的不同种类上的提供。

(二)层级上的差异
有些课程,实际上它是层级上的差异,比如数学,它是一门逻辑学科,每个人对逻辑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它在学习的层级上差异很大。

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技术,它们是按类别的,这一类和那一类,这就是课程体系。

四、学段设置
一学年(两个学期),将每个学期划成三段。

第一、三段是九个星期,第二段是两个星期;九个星期的学段,称之为大学段,最后简称为学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这个孩子读四年高中的话,那是1-16学段,如果你要查他的成绩,一说每个学段,它是唯一的。

把小学段用A、B、C、D表示,如果是四年的高中,它是一直的到H,前面九个星期的大学段,是八个星期上课,一个星期的诊断与评价。

诊断与评价结束后,两星期是小学段,小学段内学校内无课程安排。

四年制高中的学段设置情况是:大学段的表示方式依次为1—16大学段,小学段的表示方式依次为A—H小学段。

高中四年共设16个大学段,其中1—12大学段主要用于学习新课,15—16大学段主要用于高考总复习。

以下用表格的方式列出大小学段的安排:
五、语文课的设置
(一)高中语文
一类是完成语文的工具性职能,称之为高中语文,这门语文课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选的,是完成高考的需要;另一类使我们的学生学会怎样去写记叙文,怎么样去写议论文,如何去阅读一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上让孩子们去累积更多的字、词、句。

(二)自选课
第二类语文课叫自选课,分两类:一部分是补弱,另一部分是欣赏的语文课,针对语文修养比较高的孩子。

(三)其他语文课
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维语和藏语,这是一个全校性的选修课。

还有对外汉语阅读,对外汉语写作,对外汉语听说,这是给国际课程的孩子设置的语文课程。

完成知识点学习
一、英语课程的设置
英语和语文在社会思想上是一样的,一门高中英语,每周3节课,这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的,当然有一部分学生可以放弃。

比如说选法语作为第一外语,那么英语可以不修。

没必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过去由于教师的配置有困难,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

但今天不是这样的,学校鼓励有一些学生,可以选择法语、德语、日语作为第一外语。

学校招聘了德语、法语、日语,还包括俄语的教师,来帮助学生学习。

二、数学课程的设置
高中数学,一共有五个层级,因为有两种学制,一个是高中四年,一个是高中三年。

(一)数学一
数学一,是服务于人文方向的历史、地理、政治,就服务于这些,考试就是文科数学考试;
(二)数学二
数学二,是三年制高中的,它服务于将来考文科,但从事于经济的学生;服务于将来考理科,但将来从事于工程而不从事数理研究的学生。

(三)数学三
数学三是把初高中打通的一门数学课,它服务的对象是四年制高中,因为四年制高中的学生,他初中都在本校读,在本校读两年的初中,直接升本校的四年高中。

(四)数学四
数学四是三年高中的学生,水平比较高,他的这门课是把大学的一部分内容拿下来,和高中重整,这门课的内容基本上20%-25%和高考无关,都会高于高考,是大学的内容。

(五)数学五
数学五,是四年制高中用的,它的内容是初中、高中和大学打通。

三、地理、历史和政治课程的设置
能否有这样的一个历史课,学生可以充分辩论、收集证据、支持或批驳某人的观点,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程进行改革,从过去的长时间改短,一个学期,一周四节课,把内容重新调整。

当然还想着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里边的一些内容作为游学课程,不允许在教室里面上课,小学段的时候,拉出去到自然当中去学,这个是现在初中做的,将来高中再跟上,高中暂时没有做。

四、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设置
物理、化学和生物,跟数学的道理是一样的。

一、商学和经济学课程的设置
学校还开出了商学和经济学,在国家的课程领域上,高中课程是有缺陷的。

缺商学和经济学,商学的基本理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实际上渗透了人生活的最基本的东西,而高中
如果不学学商学和经济学,对于有些学生一辈子都不可能了。

十一学校毕业的学生必须有商学和经济学的学分,否则不予毕业。

二、技术课程的设置
技术有两个问题:
(一)高中开的技术课,档次太低,严重不符合现在的社会的状况
学完通用技术之后,到农村作坊去招工,肯定落聘,因为现有技术课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农村的造假作坊的技术含量都相当的高,技术是和这个时代最紧密联系的东西。

(二)技术课品种太少
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机器人,平面电脑设计,手工DIY,影视技术,移动互联于开发,网站设计开发,基于数据库的系统设计与实现,网络技术,汽车造型技术等等。

技术一定要很丰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喜欢。

三、艺术课程的设置
国家的艺术课程本身有两类,一类是音乐美术,另一类是艺术。

四、体育课程的设置
体育开设了很多的体育项目,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

五、管理与服务课程的设置
目标很清晰,积累管理经验,去服务他人,每一个职位都有对应的课程的标准,培养服务意识,锻炼管理能力。

六、深度体验课程的设置
通过每一个项目带两三个学生,使他们在高中阶段就能够感受深度,或者叫体验深度的科研,力争本科毕业的时候能有较扎实的研究过程,否则永远都培养不出来所谓的高精尖端人才,这就是课程体系,用一句话概括,该课程体系就是想实现民主的课程体系,为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为了不同的学生而设置的。

课程体系必须是公开的、透明的、可选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